① 中国社会经济制度发展
新中国建国后来新民主主义--》计划源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三大改造使得人为的由新民主主义过渡到了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历史证明,不合实际,急于求成。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以来,逐渐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中国建国前,清末民国时期。封建经济(小农经济,自然经济)--》殖民经济与市场经济共存大体如此,鸦片战争之前,是小农经济,资本主义处于萌芽并一直停滞不前,可以忽略掉。近代中国一直处于半殖民地的社会,民族资本也有发展,但受到很多条件的限制与打击,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封建经济逐渐瓦解,但并没有完全的消除,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占据了主导,殖民主义也是市场经济体制,殖民主义占据了市场经济的主导地位
② 中国经济发展状况
发展速度:增长的下降有利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现阶段避免GDP的两位数发展,事关中版国的经权济承载力。失业“虑”:失业多表示我国社会分配并不公平。通涨:我国近年CPI居高不下(5%),引起社会热议,其实2010年诺贝尔奖经济学奖得主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表示:"GDP增速实际上是通胀率的3倍左右,有很多的支出盈余。所以说,中国即使通胀率达到5%都没有问题。”发展方式:我过发展方式并不合理(产业链中最低端,高耗能,高污染,社会效益低下),转变发展方式,调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势在必行。高房价:房价捆绑中国经济,不能忽视,降缓房价,迫在眉睫。民生问题:要把经济发展,表现在改善民生方面,解决广大人民最关心,最直接的现实问题。面临经济发展突出状况,找到弯路,方有出路,个人观点,愿,对你有帮助!
③ 怎样看中国当前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政府办来企业,政府、国企与民源争利,阻碍了民营资本发展,经济活力不足。经济增长严重依靠领导决策、依靠政府主导。领导决定大炼钢铁、上个电厂,政府决定建几条铁路、卖几块地盖几栋楼,人民银行再印点钱,GDP就增长了,政府就有钱了,国企就强了……
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政府必须让利与民,减税减费,扶持小微企业,减少政府主导的投资,国企逐步退出竞争性盈利行业,激发民营资本活力……
④ 如何理解新中国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功
新中国建设的领导者与组织者(一)新中国成立时的经济基础。解放前,由于帝国主义和国民党政府的黑暗统治,旧中国国弱民贫,钢的最高年产量只有90多万吨,原煤只有6000多万吨,发电量不到60亿度,粮食最高年产量只有2700多亿斤,棉花不到1700万担。从1937年7月到1949年5月的12年间,国民党政府增发钞票14多亿倍,物价上涨85000多亿倍。1949年全国解放时,现代工业总产值只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7%(见高级中学代用课本《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几个问题》,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9月第1版)。(二)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建设新中国。解放前的旧中国,各族人民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下,受尽了欺压和凌辱。经过100多年前仆后继的斗争,最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革命的胜利。新中国的延生,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旧中国灾难深重的历史。中国人民从长期的历史经验中深刻感悟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和建设新中国。此时,新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发展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三)党领导和组织全国各族人民,建立起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1、三年恢复时期的初步发展。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和人民政权的建立,是建立社会主义经济的前提。新中国成立后的1949年至1952年,中国共产党根据当时我国的社会经济状况,实施了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国家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经济,边打(朝鲜战争)、边稳(市场)、边建(恢复经济)。在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的同时,没收了官僚资本,基本上实现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我国建立起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这是历史性的胜利。2、“一五”时期的全面创建。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党中央审时度势,于1952年提出了以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为主体内容的我党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制定了1953年到1957年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3年起,随着大规模的基本建设的开始,劳动就业人数迅速增长,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人民的收入也随之增长,对一些日常生活用品和农副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到1957年钢产量达到535万吨,煤炭产量达13100万吨,粮食产量是3901亿斤,棉花3920万担。“一五”计划期间多方面的比例关系处理较恰当、其发展较顺利。农业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4.9%,其中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8%,农业年均增长4.5%,年均积累率为24.2%,1957年较1952年全民所有制职工平均工资增长42%,农民生活得到改善。3、“二五”时期的曲折发展。2004年11月26日《档案大观》第2版载赵晶莹的“黑龙江老工业基地的发展历程”一文认为:“二五”时期,“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反右倾”斗争,使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等为主的“左”倾错误泛滥。以至后来十年的“文化大革命”,使我国的全面建设在积极探索中走了一段弯路。4、我国建国以来发生的深刻变化,初步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有资料显示:从1949年到1983年我国的社会总产值增长了19.9倍,即由1949年557亿元增长到1983年的11.052亿元。1983年主要工农业产品的产值同解放前最高年产量相比的增长速度是:钢43.4倍,原煤11.5倍,原油331倍,粮食2.6倍,棉花5.5倍;有些产品产量已跃居世界前列:钢由1949年的第26位上升到第七位,粮食、棉花居世界首位,肉类居世界第二位。随着生产的发展,城市人民物质文化生活逐步改善,科技术平迅速提高,文教事业有了较大发展。1983年大、中、小学的在校生分别为1949年的10.3倍、36.9倍和5.6倍。另据《中学政治辞典》(张鸿宾等著,工人出版社出版,1988年第1版)第200页载:我国科学工作者从1958年开始,经过6年零9个月的自主创新,于1965年9月17日在世界上首次用人工方法合成了胰岛素。这一杰出成就标志着人类在认识生命、揭开生命奥秘的伟大历程中迈出关键性的一步。当这一伟大成果公布于世时,引起世界科学界的极大震动。国外把人工合成胰岛素、氢弹、人造卫星合称中国三大科学成就,后两者有的国家有,人工合成胰岛素是我国独创则成为举世瞩目的耀眼明珠。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建设推进到改革发展稳定的新时期新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我们党的伟大在于能自觉地运用历史的、全面的、辩证的、发展的观点,开展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大讨论,科学地分析自身成长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正如毛泽东在1942年3月30日《如何研究中共党史》一文中指出:“现在大家在研究党的历史,这个研究是必须的。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不把党在历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得更好。这当然不是说要把历史上每一件事统统搞清楚了才可以事,而是要把党的路线政策的历史发展搞清楚。这对研究今天的路线政策,加强党内教育,推进各方面的工作,都是必要的。我们要研究哪些是过去的成功和胜利,哪些是失败,前车之覆,后车之鉴。这个工作我们过去没有做过,现在正在开始做。”(一)党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科学地分析党的60年战斗历程。1、党的第一个历史问题的决议。1945年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是党的第一个历史问题的决议。它是在延安整风运动的基础上形成的。延安整风从学习研究党的历史入手,正确回顾党的历史,特别是党在十年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历史,分清了历史的大是大非,划清了正确和错误的界限,它统一了全党的思想,为迅速夺取全国胜利奠定了理论和思想的基础。2、党的第二个历史问题的决议。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毅然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一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抉择;旗帜鲜明地强调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奠定了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的基础。1981年党的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是党的第二个历史问题的决议:回顾了党的60年战斗历程,总结了建国32年来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经验;客观地分析“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准确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确立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及其指导作用。它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根本保证。(二)党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辩证的分析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1、1978年前的经济体制形成了一种同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僵化模式。在1956年以前,我国的经济体制既是集中的又有一定的灵活性。但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末,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和经济发展的规模扩大,经济体制某些方面统得过多过死的弊端已显露。后虽经多次调整,因未触及企业自主权这个要害就跳不出原有的框架。之后的“文化大革命”,既破坏了经济建设又使经济体制上的弊端表现得更加严重。究其因除我国原来底子薄、科学技术落后等原因外,就是在经济体制上形成了一种同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僵化模式。2、1978年前,表明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还有不完善的方面。我国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就其基本面同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是适应的。建国后的深刻变化已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我国原来经济体制上的种种弊端,表明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有不完善的方面,又和生产力发展是相矛盾的,妨碍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充分发挥。改革经济体制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在党和政府领导下有计划、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的,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环节和方面,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在改革中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主体、走共同富裕路的两条原则。离开它则是历史的大倒退。改革使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充分发挥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促进生产力的更大发展。(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党首先在农村实行试点改革。党在农村试点改革主要是实行以家庭为单位的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重中之重”。为巩固与强化在农村取得的初步成果,党中央自1982至1986年连续五年发布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的一号文件,对农村改革作出具体部署。充分发挥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党在农村改革的同时开放了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后又开放了沿海城市进一步向内陆城市开放。这时全国到处呈现出蓬勃发展的生机与活力。时隔18年: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于2003年12月30日签署《中共中央、国务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2005年1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的一号文件公布。2006年2月21日新华社受权全文公布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显示出我党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抉择。(四)党的十二大,使新中国进入全面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它的总特点是改革开放。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起步,经历了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体制到各方面体制的改革、从对内搞活到对外开放的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1、改革从农村开始是符合国情的战略决策。实行家庭联产承包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党中央尊重群众愿望积极支持试验,党的十二大召开后在全国推开。废除人民公社又不走土地私有化道路,而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统分结合、双层经营,解决了中国社会主义农村体制的重大问题。8亿农民获得对土地的经营自主权、基本取消农产品的统购派购、放开大部分农产品价格,使农业生产摆脱长期停滞的困境,农村经济向着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迅速发展,广大城乡人民得到显著实惠,带动了整个改革和建设事业。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是中国农民的又一伟大创造。它为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土地上转移出来、农村致富和逐步实现现代化、促进工业和整个经济的改革发辟了一条新路。为适应改革从农村向城市发展的新形势,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商品经济,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发展,为全面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随之我党相继决定对科技、教育体制进行改革,进一步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和任务。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又作出了《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党还强调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都要进行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教育和斗争。2、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它的主要历史功绩是比较系统地论述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概括和全面阐述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确认了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大会高度评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开始找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意义,指出这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继找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实现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后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既需要一个稳定的国内环境更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党中央领导集体审时度势,提出一整套外交战略即:和平和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和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准则;中国永远属于第三世界,永不称霸。实现了中美建交,缔结了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恢复了中苏两党两国的关系,发展了同周边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的友好关系。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风云变幻,党的事业出现严重曲折的局势,他提出要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要把国家的主权和安全始终放在第一位,为中国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条件,为维护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3、1992年10月,以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召开为标志,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党的十四召开的背景是:1992年初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重要谈话,科学地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从理论上深刻地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特别是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要求我们思想更解放一点,改革开放的胆子更大一点,建设的步子更快一点,千万不可丧失时机。3月,党中央政治局召开全体会议,随后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作出关于加快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一系列决定。1996年10月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提出今后15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实现了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回归祖国是“一国两制”构想的人心所向,标志着中国人民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路上迈出重要一步。4、1997年9月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确立以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明确了中国跨世纪发展的奋斗目标和任务。为此,中央先后召开七次全会,分别就农业和农村工作、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制定“十五”计划、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等重大问题,作出决定和部署。五年间中国走过了很不平凡的历程,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为今后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5、2002年11月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对党的十五届以来的五年工作和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十三年伟大实践的基本经验进行了科学全面的总结。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对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和改革等各方面的工作进行全面部署。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的战略部署,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等重大问题的新举措。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中国将进入全面改革开放、自主创新的新阶段。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表明:一是对前两年高能耗产业投资过热、产业发展中一味追求规模和产量的及时纠偏,二是中国将进入全面改革开放、自主创新的时代,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以人为本,转变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27年改革开放的高速发展,创下了中国又是世界历史上的最高发展速度记录。当前中国所面对的已不是否要加快发展而是如何发展的问题,不是进一步提高增长速度而是要改善管理与提高发展质量的问题。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不竭的动力,全面创新是创新发展模式包括制度、市场、技术和观念的创新。制度创新是激励人们创造各种财富、知识、发明和文化的制度体系,市场创新是充分利用以国内外两个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两种资源、激活市场活力、提高市场效率。技术创新是鼓励自主技术创新、引进消化基础上的再创新、集成各种技术的创新、原始性和基础性创新。观念创新是充分利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观念资源、提倡新思想、主意、观点和理念。中国创新自己的发展模式,将从追求GDP为中心或GDP挂帅的旧发展观转向以人为本、以13亿人口共同富裕为中心的新发展观。全面改革就是全面消除各种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全面调动全体人民的积极因素,处理、调节好不同地区、集团或个人之间的矛盾与利益,将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激活所有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对外开放是21世纪中国的基本国策之一,全面开放是中国融入世界的历史大潮流和趋势,建立全面开放的经济、市场、社会和文化。中国既要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和世界潮流,又要地贡献于世界经济、贸易与发展。6、2007年10月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五)以突出自主创新为主旋律的科学发展观,推动中国与世界经济发展所取得的伟大成就。1、自主创新已成为新时期中国科学发展的主旋律。据资料显示:中国在核科技、空间科技、物质科学、生物与医学科技、信息科技等领域已达到或接近世界最高水平,我国首次用人工方法合成有生物活力的牛胰岛素,继美国、苏联、法国后第四个掌握“一箭多星”的技术,至今保持着卫星发射安全可靠的最佳记录。我国用半年时间就完成人类基因组计划1%的测序,是参加这项被喻为又一次“阿波罗登月”大型科技计划的唯一发展中国家;在数学、理论物理、地球环境、资源考察等许多领域具有其他国家难以相比的优势;正负电子对撞机、银河巨型电子计算机和曙光并行计算机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在这些相关领域的世界前列地位。杂交水稻的研究和推广既让中国农民迅速地解决温饱问题,又对全世界发展中国家人们的“吃饭”问题做出了独特的贡献。“神舟六号”的发射成功确实让人扬眉吐气。中国实施“人才、专利和技术标准”三大战略,在战略高技术和关键技术领域组织实施了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软件、电动汽车、创新药物与中药现代化等12个重大科技专项。“科教兴国”正日益发挥生产力的第一作用,“人才强国”这一全新战略将人才资源上升到第一资源的高度。超高压输变电设备、大型发电设备等一大批重大成套技术设备研制启动。由我国科学家牵头16个国家和地区的80多个实验室参加的“人类肝脏蛋白质组计划”已启动,开创了中国科学家领衔重大国际科学研究计划的先河。在国际综合大洋钻探计划(IODP)和欧洲导航卫星系统“伽利略”计划等重大国际科技合作计划中,中国正成为一支重要的生力军。2、世界经济发展离不开中国,中国对世界经济的推动作用。据2005年第2期《求是》第61页载:在经济增长层面,中国经济增长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在扩大。据估算,1999至2003年间全球经济增长部分的1/3是由中国经济完成的。2006年第5期《求是》第58页载: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18.21万亿元,进出口贸易额为1.42万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9.9%和23.2%。而2004年我国GDP总量居世界第六位,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我国是世界上最具吸引力的庞大市场之一,连续多年是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并拥有8000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二。目前中国占世界经济的总量和全球贸易额并不高,但2004年中国经济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18.2%,贸易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16%。国际舆论公认中国是当今世界经济的一个“发动机”。中国努力发展与各国的互利经济合作,积极参与多边贸易谈判和国际经济规则的制定,促进区域经济合作和南南合作,推动各国的共同发展。随着中国经济总量的持续增大,与世界经济关系不断加强,各国在经济运作中都难以轻视中国因素的存在。展望未来,党的十七大报告对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蓝图为: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我国将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
⑤ 将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趋势
21世纪将会是一个“文明大转换”的世纪。21世纪的中国社会在变革:没错。回社会成分日益复杂答,社会结构再度调整,社会利益重新分配,社会生活急剧变化。在社会职能不断转变与完善的过程中,社会工作是现代社会里涉及到在包括物质领域和精神领域的生活、医疗、教育、服务、调节等广泛领域中去实现人与社会和谐一致,促进社会进步的专业与实践。社会工作研究与实践者,面对社会变革带来的新情况、新变化、新问题,必须去了解、去适应、去解决。
⑥ 分析中国经济现状和未来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达30年之久,中国经济增长成为世界第3大经济体。但是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减缓,本文就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论述,并对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从而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作出判断。
【关键词】经济发展;内需;经济结构一、引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达30年之久,中国经济增长成为世界第3大经济体。很多发展专家和理论家都在谈论着“中国发展模式”。但与此同时,有人提出中国经济是一个巨大的悖论。一方面,中国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经济体,经常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另一方面,如果用银行系统的不良贷款比例来衡量,中国却是最没有效率的经济体。中国经济的发展值得探讨。二、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是同期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经济实现了持续高速增长,创造了“中国经济奇迹”,并逐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其不断完善。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经济运行的新情况新变化,中国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经济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一跃成为世界第3大经济实体。但与此同时,经过30多年的高速增长,中国经济开始面临增速下行和通胀压力共存的困境,滞胀风险悄然袭来,中国经济运行面临着物价高位运行、经济增速放缓、收入分配、环境资源等多方面挑战。(一)物价高位运行2012年4月14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GDP同比增长8.1%,这也是中国GDP自2011年达到9.7%以来连续第5个季度增幅下降。而在该数据发布5天前,国家统计局发布的CPI数据显示,受食品价格上涨因素推动,3月全国CPI同比上涨3.6%,其中食品价格上涨7.5%,非食品价格上涨1.8%。而更有意思的是,在CPI数据公布的当天,福临门等食用油涨价8%,有地方市场上的香菜达到了10元一斤。通货膨胀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二)收入分配不合理近年来,在中国学界所进行的对灰色收入和居民收入差距拉大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目前中国社会内部的灰色收入,高达5万亿,主要来源于五个渠道:行政审批、金融腐败、公共资金流失、土地收益流失、垄断行业收入。目前在中国社会中真正的富人,靠个人奋斗起家的私人企业家只是很少数;真正的富人,主要是那些手中直接掌握着权力或直接、间接与权力有关的人。这也恰恰是人们对目前中国的收入分配状况强烈不满的主要原因。当今中国社会收入分配的关键问题,并不是在“不均”上,而是在“不公”上。中国几乎所有的所谓改革,如教育改革,医疗改革,住房改革等等,其实质就是向社会甩包袱,把改革的负担,改革的代价全都由加在社会的弱势群体身上。三、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一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全球的发展,受到国内外因素的共同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受到国际国内双重因素影响。(一)国际影响因素1.外部需求对于中国经济目前的结构而言,外向型特征依然非常明显,出口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而在目前中国外贸出口的主要对象中,占据前三位的分别是欧盟、美国和日本,三者相加占到中国出口总额的60%以上。因此,中国经济走势,不得不考量这些重要经济体的状况。当前国际需求市场疲软,消费量下降,直接影响到中国对外出口贸易额,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2.能源供应能源是经济生产持续发展重要的物质保障。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对能源的消费需求将持续增加,但是国内能源生产结构与能源需求结构严重不匹配,能源供需缺口大量依靠进口来弥补。而目前发达国家的经济陷入低迷时期,又需要能源作为支撑,以达到本国经济复苏的目的,致使发达经济体与中国形成资源竞争,对中国经济发展构成威胁。3.气候变化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向大气排放的有害物质及化石能源消耗与日俱增,使全球气候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重大全球性问题。气候变化既是环境问题,也是发展问题,但归根到底是发展问题。全球气候的变化对中国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中国是一个能耗大国,以牺牲环境和资源来换取经济的发展给中国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二)国内影响因素1.经济增长动力2008年以后,中国经济增长主要来自于政府的投资,是一种粗放型外延扩张式增长方式,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在经济发展早期存在优势,但它所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人民从中享受到的福利与资源、人力消耗不相称,因此是难以持续的。中国是一个出口大国,但随着全球需求市场的疲软,中国出口受限,货物与服务贸易净出口对GDP的贡献有所降低。中国经济发生外部冲击的可能性进一步加大,巩固内需增长基础,是保持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保障。2.产业结构中国经济发展的国内外市场环境和要素供给条件都已发生深刻变化,在新形势下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加快改造不良的产业结构的步伐。如制造业的发展,中国已成为一个制造大国,如何加快由制造业大国转变为制造业强国成为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方面,而目前中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缓慢,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现代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较低,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对经济发展起重要作用,应加现代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四、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一)市场经济体制转型中国当前的市场经济体制框架是以国家为主导的,其主要目标是追求GDP的增长,主要任务是扩大投资规模,主要通过重化工业化项目和热衷批租土地途径以及行政推动和行政干预的手段来发展本国的经济。当前的经济体制不够完善,要向大企业型和企业家型混合为主的市场经济体制转型,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进行改革,经济体制方面要以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为主线,推动内需带动经济增长的改革;社会体制方面要以公共需求转型为主线,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保障体系均等化,提高人们的消费动力;行政管理体制方面要以政府转型为主线,大力推进政府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保护环境五大职能的发挥;培育具有竞争优势、带动作用强、创新能力强的大型企业,引致大型企业的高速增长;培育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中小企业,提升他们的经营能力。(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国现有的经济增长方式是投资、出口拉动的,出现了很多弊端:进口和出口的严重失调,出口大于进口,顺差太大,不利于国际收支平衡;外汇储备越来越多面临的风险日益增大,导致通货膨胀;长期压低劳动力价格以获取成本优势,直接影响了国内消费需求的增长;政府对资源价格进行补贴,这样的行政管理体制导致本国国民福利的净损失;由于国外市场的需求,低技术含量和低附加值的产品大量出现,严重阻碍了我国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中国经济增长应向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以消费为主的方式转变,关键在于扩大内需尤其是消费需求,提高消费率,应对相关领域进行改革,收入分配体制方面可建立收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公司的工会组织可与股东进行谈判,形成年度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社会保障体制方面要有较大的改革,如医疗、卫生、教育等改革,但要有度,过度的社会保障会造成资源的浪费,政府应秉“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态度推进社保体制的改革;财税和金融体制转型将会加快,公共财政应用于公共产品的支出,而用于个人的生产、消费资料则可向金融机构进行贷款;投资体制改革将会加速推进,应以生产型为主想消费型为主转变。
⑦ 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发展的优势和潜力体现在哪些方面
正确处理宏观调控总量目标与其他目标之间的关系
中国是一个处于转轨过程中的发展中大国,同时又是一个开放度很高的国家,宏观调控面临的经济背景较为复杂,这就决定了政府在进行总量调控的同时,必须兼顾其他目标。但由于这些目标之间的关系有时很复杂,有些是短期变量,有些是长期变量,这就迫使宏观调控部门必须在看清楚这些经济变量关系的基础上,在多重目标中进行有取舍的选择,否则会造成主要目标的模糊不清甚至目标之间的相互冲突,使政策效果大打折扣。比如,本轮调控在抑制过剩产能、缩减贸易顺差和控制流动性过剩等方面同时下手,但这些问题的根源主要是收入分配差距过大。
收入分配机制是一个由制度所决定的长期变量,不是短期内可以调整好的。如果把保增长作为短期经济运行的首要目标,顺差扩大与货币过剩以及资产价格上涨就是保增长所必须支付的成本,也是保持较高增长率的前提条件。再比如,调整出口退税率的政策初衷是稳定出口,但出口退税针对不同产品有降有升,被多个政府部门当做政府实现多重目标的工具:显性目标是优化产业结构、稳定汇率;隐性目标则是调整货币政策、增加财政收入。多重目标之间可能相互掣肘、自相矛盾,大大降低了政策的效果。从未来趋势看,宏观调控四大总量目标应该兼顾,但在宏观经济调整尚未见底、就业形势空前严峻的新形势下,“保增长”和“保就业”应该置于更为优先的目标,而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则作为兼顾目标。在“保增长”和“保就业”两大目标中,应把“保就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政府投资和银行信贷应重点向对就业带动作用大的部门倾斜,通过增加就业扩大消费需求,以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正确处理宏观调控与宏观管理的关系
在本轮经济景气周期中,宏观调控的主要问题是经济反复“偏热”,针对土地使用和生态环境领域出现的一些问题,国土和环保部门加入了宏观调控部门的行列。例如,前环保总局组织开展“环评风暴”、国土资源部开展土地督察等等。这些政策措施在客观上起到了抑制固定资产投资过热、提高投资项目质量的效果。
但在经济下滑期,这些部门是不是需要配合调控主要目标而放松经济管理职能、放宽市场准入?显然,周期性的加强或放松土地、环保和行业准入政策是不适当的。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厘清“宏观调控”职能与“经济管理”职能的关系,把常规性经济管理职能与反周期的调控职能分开,把确需强化的部门经济管理职能通过法定形式固定下来,进一步明确宏观调控的范围、方式与手段。特别是在当前新增政府投资项目比较多、比较集中的情况下,要按照中央有关部署,坚决杜绝出现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两高一资”项目死灰复燃。要认真总结近年来在节能减排方面行之有效的一些经验做法,使之及时制度化、法制化。不能把市场准入等经济管理政策与宏观调控政策混为一谈,防止在采取宽松调控政策的同时降低环保、能耗等市场准入门槛,使“十一五”前3年来之不易的节能减排成果毁于一旦。要把扩大内需与调整结构结合起来,通过改革创新,在不断优化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和要素投入结构的过程中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正确处理经济手段与行政手段之间的关系
我国宏观调控是在经济体制转轨的大背景下进行的,由于市场体系还不健全,资源价格形成机制还不完善,价格、利率、汇率等经济调节工具还没有完全市场化,地方财政体制与市场经济还不相适应。在这种情况下,必要的行政手段客观上发挥了对宏观调控的协助和配合作用。本轮在控制投资过度扩张、土地滥用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运用行政手段调控甚至可以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行政手段往往见效快,反弹也快,甚至还会对现行体制造成路径依赖(尤其是土地、环境保护主要依靠行政手段)。行政手段的过多使用对加快市场化改革、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产生了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
因此,在未来的宏观调控中应更好地处理好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与行政手段之间的矛盾,要通过推进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重点发挥经济手段调控的作用。为了尽量减少宏观调控中过多地依赖行政手段,今后在解决产能过剩、淘汰落后企业、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方面,要应尽快完善市场准入标准体系,建立科学的行业准入制度,规范重点行业的环保标准、安全标准、能耗水耗标准和产品技术质量标准,并且通过法律手段保障这些标准的实施,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通过严格的法律法规,打击假冒伪劣,维护市场秩序,促进市场有序竞争。
正确处理宏观调控与体制改革的关系
近年来,我国在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同时,宏观经济领域的改革不断深化,但一些长期制约经济增长的深层次体制和机制问题仍未解决,尤其是能源、土地、资金等一些重要资源要素价格长期偏低,由此导致“三过”(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资过多、外贸顺差过大)问题突出,内外经济不平衡矛盾加剧。
总结本轮调控所采取的措施,大体可归纳为“五管齐下”,即管住信贷、管住土地、管住项目、管住环保、管住能耗。其中除信贷和项目分属于货币政策和产业政策,其他三项实际上都是通过宏观调控,解决由于要素和资源性产品定价过低而导致的要素和资源被滥用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属于深化改革的范畴,试图用宏观调控手段解决本应该由改革解决的问题,只能是治标不治本。宏观调控只能缓解一时的矛盾,但是不能从建立经济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上来解决问题。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已成为我国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但是,保增长、扩内需必须要与调结构有机结合起来,不能继续以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粗放式增长为代价,来换取短期的经济增长。因此,要抓住当前国际国内经济调整的有利时机,继续深化财政、金融、外汇管理、收入分配体制以及能源等资源要素价格改革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通过改革来推进增长方式的转变,推进结构的改善,建立一个完善的体制和机制。
要认真研究和吸取美国金融危机的教训
美国次贷危机已经演化为全球性金融危机,给全球实体经济带来了相当大的冲击,其教训值得引起我们认真的吸取和反思。
一是长期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必然会埋下资产泡沫的隐患。
二是稳定物价既要盯住CPI,又要关注资产价格。虽然房价和股价属于资产价格不计入消费价格指数,但房价、股价交互上涨必然会传导到消费物价,不利于物价总水平的稳定。尤其严重的是,当房价和社会最终购买力严重脱节、股价和公司的基本面严重脱节时,资产泡沫就会破灭,最终会拖累实体经济,进而引发金融和经济动荡。
三是应该对我国出口导向型增长模式和把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的发展模式进行认真反思。这次金融危机对中国最大的冲击就是造成出口大幅下降,由此导致经济急速下滑、沿海大量外向型企业停产、倒闭,2000万农民工失业返乡,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稳定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新全球化格局下,中国以巨大的贸易优势,使出口持续数年保持高增长,由此引来贸易顺差不断扩大和国际热钱所形成的巨额外汇储备,最终导致流动性过剩,进而诱发了股市和房地产的泡沫。美国次贷危机教训表明,房地产泡沫和金融机构过度涉及该行业将造成巨大风险。目前中国银行体系直接涉及房屋贷款的程度远高于美国金融机构,且风险高度集中。而且中国把房地产作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定位严重影响了其他行业的正常发展,超额利润使过多的“非地产”行业纷纷涉足,严重影响了企业科技创新的动力,削弱了中国产业长期发展的后劲。出口和房地产是拉动新一轮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两大动力,这次金融危机的教训向我们敲响了警钟,中国必须尽快转变过分依赖外需和房地产业的发展模式,向积极扩大内需、通过内需特别是居民最终消费和科技创新来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转变。 新中国60年的伟大历程,如果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分界线,那么前30年是凝聚全党和全国人民的热情和智慧,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旗帜下艰辛探索的30年;后30年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锐意改革进取,获得伟大成功的30年。这两个30年的继承与融合,使我们找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适合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体制,并使之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不断地发展与完善。
一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所面对的是—个经历了帝国主义残酷野蛮掠夺和10多年战争烽火摧残的中国,神州大地百孔千疮、民不聊生、一穷二白。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起来的以社会主义为目标的新政权,最紧迫的任务,就是巩固政权、发展经济。我们党及时果断地实施迅速恢复经济的方针,在农村尽快完成土地制度的改革,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在城市没收官僚资本的企业;集中我们自己在战争年代形成的党政机关、部队、团体经营的企业;接收了苏联无偿移交的在华企业;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征用了它们在华的部分资产和企业,将所有这些通过民主改革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国营企业。同时,统一全国财政经济工作;加强市场控制,平抑物价;加强对外贸易的管制和保护;建立独立自主的外汇经营管理制度。通过这些举措,人民政府基本掌握了国民经济的命脉和全局,初步形成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1953年我国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经过3年时间,基本实现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合作化、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国民经济也有了较快的发展。从1953年至1956年,全国工业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9.6%,农业生产总值年均递增4.8%,市场繁荣、物价稳定,人民生活改善。与此同时,在经济体制上,已经建立起了一个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管理体系。1956年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在经济体制方面,强调了要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要调整政府和企业的关系,要调整收入分配关系,这是毛泽东以及中央其他领导同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理论。1956年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为了适应新的情况和人民的需要,这种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应当以国家市场为主体,同时附有一定范围内的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作为国家市场的补充。在政策放宽以后,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很快,促进了生产,扩大了就业,增添了国民经济的活力。1957年,国民经济的主要指标达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最好水平。当形势好转以后,很多领导干部开始头脑发热,“大跃进”运动开始,“共产风”盛行。此后,为纠正“共产风”的作法,中央提出并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到1965年,经济形势进一步好转,工农业生产有较大增长。
这30年,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以前的10多年的探索,是极不平凡的。由于国际形势的各种压力,由于发展过程中的新矛盾新问题层出不穷,由于缺乏可资借鉴的成熟经验,在这个探索过程中也有过不少失误,经历了不少曲折。尽管如此,我们仍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1965年与1955年相比,工业固定资产增长3倍,电子工业、石油化工等一批新兴工业部门得以建设和发展,农业机械增长6倍,农村用电增长70倍,高校毕业生增长4.9倍。科学技术成果突出。正如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所指出的,我们现在赖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很大一部分是这个期间建设起来的;全国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和他们的工作经验,大部分也是在这个期间培养和积累起来的。特别是我们学习国外经验,但不照抄照搬,这一点非常宝贵。同时,我们在每次失误以后,都认真总结反思,总是注意针对具体实际,寻求解决办法。毛泽东、刘少奇、邓小平、陈云等针对经济体制提出的不能剥夺农民,不能超越阶段,反对平均主义,强调按劳分配,重视价值规律和商品生产,强调市场的作用和社会主义的多种所有制并存等重要思想和理论,不仅在当时对纠正错误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也为我们在三中全会以后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资源,对今后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仍具有指导意义。
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热潮即在全国掀起。到1979年,安徽等省市的广大地区推行了“包产到组”或“包产到户”;四川德阳“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点,由6个扩大到100个,并进一步扩大了自主的范围。1979年3月邓小平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提出,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这就为我们的经济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市场调节逐步被广泛使用,经济特区成功建立,对外开放不断深入,经济活力充分迸发出来。此间的经济体制改革可以分为三个步骤:“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这是突破计划经济体制的第一步目标;“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把改革目标由“计划经济”推向“商品经济”;“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明确了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提出市场经济只要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性质的。
1992年春,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这为即将召开的党的十四大从思想理论上作了充分准备。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功能,把资源配置到效益较好的环节中去,并给企业以压力和动力,实现优胜劣汰;运用市场对各种经济信号反应比较灵敏的特点,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及时协调。同时,也强调我们必须看到市场有其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要加强和改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是对社会主义从理论到体制的重大创新,是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的伟大创举。根据这个改革目标,我国全面推进了生产、流通、财政、税收、金融、价格、外贸、住房及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改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不断增强。此后,党的很多重要会议对经济体制改革不断进行发展和完善,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设计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将党的十四大确定的改革目标、原则系统化、具体化。1997年党的十五大正式提出,要在2010年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02年党的十六大着重研究了两个重大问题,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二是加入世贸组织,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这就明确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实行全面开放的新目标。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所有这些,都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认识的不断深化和发展,不仅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更加系统和完整,而且回答了在经济运行实践中的协调性和有效性的问题。
三
2007年,党的十七大对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历程作了科学总结,同时冷静分析了在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所呈现的新的阶段性特征,强调指出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当前还存在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城乡差距、社会利益格局变化等方面的新矛盾和新问题,要求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研究解决。近两年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发展证明了党的十七大的正确判断。面对国内新的阶段性特征和世界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要研究处理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与创新。
一是健全基本经济制度,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制度基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基础。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方向的根本保证。公有制主体地位,最重要的是体现在影响力、带动力和凝聚力上。二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活力不断增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经济体制完善与创新的指导思想。我们的经济体制,就是要从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出发,落实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要建立公平与效率相协调的和谐发展机制,要把优化结构作为改革发展的基础。三是完善宏观调控,引导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经济主体的活力和竞争力,也要健全国家宏观调控、完善政府的管理职能。只有这样,才能以把握经济规律为前提的发展的自觉性,来克服和疏导市场机制中的自发性,将市场机制的效率和功能引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正确轨道。四是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真正建立起一个有效利用“两种资源”、应对“两个市场”的充满活力的经济体制。我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大国,实行全面开放,积极参与全球化的进程,是必要的、正确的。只要我们善于利用机遇、规避风险,就能在实现自我发展的同时,推动世界的进步。此次国际金融危机说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没有改变,只是这个矛盾随着经济全球化而殃及全世界罢了。因此,我们必须建立和完善自身的应对机制,要关注民生,启动内需,转变出口拉动的增长方式;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建立一个以摆脱美国金融霸权为目标,内部体制健全、机制灵活的社会主义金融体系。在这一体系中政府有充分的救助和管理空间,能有效防范和严惩金融犯罪。
总之,不断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应有之义。我们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正确运用两个30年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正确判断和把握当前的新形势和新任务,不断改革勇于创新,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强大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