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陕西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功经验
冷静汽车发展的成功经验,那你可以去他们的网站上进行查询了解
㈡ 陕西未来的发展前景怎么样
毫无疑问,榆林是五年后陕西最富裕的城市,其次是延安。十年后这两个陕北城市的人均GDP甚至会超过浙江 ,这是很多南方人都不敢相信的,甚至认为我在放屁,因为他们还以为陕北人现在还都住窑洞,呵呵。其实陕北的发展速度现在远超过当年的深圳。但是,油气资源不能永远保持榆延的经济竞争力,必须要留后路,下游产业要大力发展。还有,趁现在有钱,多高绿化。现在的陕北,绿化得很不错,再加油,十年后会变成大公园的。如果机遇好,陕北能发展成中国的科威特。 陕南三市,汉中条件最好,但经济也一般,商洛和安康还没有脱贫。但这里生态很好,有点象奥地利。干脆多建立几个国家森林公园,搞搞绿色产业,对丹江口的水资源保护也有好处。发展些秘密军工企业也可以,作为医疗养老基地也是绝好选择,西安的那么多高校也可以迁移些过来。陕西以前是中国生态较好的地区,以后也会是。因为陕西其实就是中部,不是什么西部省份。陕南当初是川地,划给陕西有政治考虑,因为军事上也从成都军区划到了兰州军区,有利于中央对西南地区的控制;但是在经济上,陕南又没有完全融入西北,因此现在是全省最穷的地方。现在要做的首要事情就是修好穿越秦岭直达西安的铁路和高速公路。 西安把咸阳合并改为长安吧,市区发展方向可学习日本的京都,环境第一,城市建设要有古都风格,别搞成那个芙蓉园一样不伦不类;西安军工科教绝对是优势,但市场化不够,全盘照搬南方模式绝对不行,应该走德国式的军工改造之路;还有,西安思想观念更新必须加快,不然真的会变成废都。西安农村的发展还是大规模机械化,关中平原非常适合大规模机械化的农业。 陕西这样的历史文化大省,3700万人口,应该要有自己的模式。全世界内陆国家发展好的只有瑞士奥地利这些小国,都和陕西差别太大。俄罗斯的新西伯利亚也许可以让西安借鉴一下,但差别还是显而易见。因此陕西的路还要探索几年。
㈢ 简述陕西省的经济特点
陕西省是典型的西部经济发展的佼佼者。其实整个西安的发展趋势都是非常好的,但是有一点不妥的就是。西安过于的自己发展的快,但是周边的一些城市发展真的是有待提高。所以的话,希望陕西能够重视平均的发展。
㈣ 西安的经济状况
近年来,西安旅游业发展迅猛,旅游设施不断完善,吃住行游购娱配套发展,旅游产品结构日益合理,档次不断提高;旅游环境日臻改善,现代旅游功能进一步加强;行业管理步入正轨,市场秩序明显好转;旅游服务质量不断提高,综合接待能力和经济效益连年大幅度上升。全市旅游总收入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3.5%,旅游业已成为西安市真正的支柱产业和先导产业。西安市还首批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
目前,西安拥有接待游客床位数达17万张,其中旅游涉外饭店38家,床位2万余张(星级饭店32家,其中五星级4家,四星 级5家,三星级14家,二星级6家,一星级3家),年接待海外旅游者能力达100余万人次。从数量和质量上基本满足了西安旅游观光客人的住宿需求。 目前,西安市共有国际旅行社27家,国内旅行社100多家,组团类型也从单纯旅游观光型到观光、商务、修学、会议、散客、特种旅游等多种类型。许多旅行社由于良好的服务和业绩得到了中外游 客的好评。
为了丰富旅游者的文化娱乐生活,满足休闲度假的需要,西安市建成唐乐宫、古都大剧院、唐华歌舞剧院、陕歌大剧院、银座夜总会、桃园湖保龄球俱乐部等多种形式的文化娱乐设施3700多个;推出了《唐长安乐舞》、《仿唐乐舞》、《秦俑魂》、《陕北民间乐舞》等文艺节目,久演不衰,赢得国内外游客的赞誉。
2008年,西安购房者需要怎样的房子?要在哪儿买房?这些看起来比较难回答的问题终于有了答案。随着3月23日,连续三个周末举行的“万人看楼直通车”活动暂告一段落,我们不仅收获了众多读者的信任,更收获了一份精准的西安购房者购房意向的抽样调查结果。此次“万人看楼”活动中共发放调查问卷6435份,回收有效问卷
2981份,统计结果得出六组有趣的数据,从中基本能解读2008年购房者的需求。
1 家庭年收入 56%—5万元以上
调查项目:□5万元以下44% □5—10万元38% □10—15万元11% □15—20万元4% □20万元以上3%
数据解读:56%的调查对象,家庭年收入高于5万元,其中,家庭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占18%。
本次调查对象涉及公务员、事业单位、国企、私企、外企、个体等各个工作岗位的人员。其中公务员、事业单位和国企占37%。这些购房者不论从家庭年收入状况,还是工作收入的稳定性方面来讲,购买力都比较强,家庭经济能力可以担负每月不低于1800元的按揭贷款。
2 现居住状况 41%—0套房
调查项目:□租房41% □一套房49%□两套房7% □三套及三套以上3%
数据解读:41%的购房者是首次购房。
另外,在对购房目的的调查结果中,29%的购房者买房为了投资,51%的购房者为了居住,20%的购房者为了提高居住质量。
41%的刚性购房需求,将成为西安楼市的购房主力军,这部分人目前的购房需求比较稳定,不易受市场的波动影响;而另外59%的非刚性购房需求,可能会受到市场的影响。但总体来说,2008年西安楼市的市场需求量依然很大。而29%的购房者为投资而买房,也能看出购房者对2008年西安楼市的信心和判断。
3 准备购房时间 53%—2008年
调查项目:□一年内53% □两年内34% □三年内10% □三年以上3%
数据解读:53%的购房者购房需求集中在2008年,他们是今年的主要购房人群,另外34%的购房者虽然准备两年内买房,但随着市场情况的变化,他们也有可能在今年定下满意的房子。其他13%的购房者目前还只是了解市场情况,真正的购房需求可能会在2010年前后。
4 意向购房区域 49%—城南
调查项目: □城东10% □城南49% □城西6% □城北10% □高新10% □曲江2% □长安6% □浐灞5% □临潼2%
数据解读:2007年,城南就是购房意向选择比重最高的区域,占总量的28%。此次调查发现,购房者对城南的青睐程度有增无减,一方面取决于城南高品质楼盘的不断推出,另一方面也因为城南教育、文化、商业环境的不断成熟与完善。
5 意向购房面积 82%—120㎡以下
调查项目:□60㎡以下4% □60—90㎡36% □90—120㎡42% □120—150㎡9% □150㎡以上9%
数据解读:82%的购房者中意120平方米以下的中小户型。
中小户型依然是购房者置业的首选,其意向户型面积主要集中在60—120平方米,选择60平方米以下的小户型占4%,而且多为单身一族或新婚夫妇。另外,中意大户型的购房者大都是三口之家,也有三代人共同生活的家庭。购房者对户型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各自的家庭状况。
6 能接受新商品房单价72%—4000元/㎡以下
调查项目:
□3000元以下22% □3000—4000元50% □4000—5000元16% □5000—6000元8% □6000—7000元3% □7000元以上1%
数据解读:72%的购房者所能接受的新房价格低于4000元/平方米。
据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西安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1.2%,环比上涨0.8%。西安房价的不断上涨,也使购房者对房价的接受程度和对房价的心理预期不断上涨。
从2006年统计部门没有公布过社会平均工资,只是公布上年度的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比如说2006年西安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0475元/年,2007年西安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5012元/年
2007年,西安市商贸行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21.58亿元,同比增长18.7%,增幅首次跃居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第一位,高于全国1.9个百分点,高于全省0.4个百分点,总量占全省的51.2%。2008年西安市将把促消费、扩内需作为工作重点,力争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突破千亿元大关。
㈤ 陕西经济情况怎么样
上半年全省生产总值4289.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8%,增速同比加快5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增速高5.7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74.81亿元,增长5%;第二产业2338.32亿元,增长22%;第三产业1676.67亿元,增长12.1%。
一、农业生产保持稳定,粮食产量增长。今年以来,全省各地积极加大对粮食生产扶持,千方百计保粮食面积稳定,促粮食单产提高,全省粮食生产形势良好。全省夏粮总产445.8万吨,增长4.6%,其中小麦总产401.6万吨,增长4.8%;夏粮亩产225公斤,仅次于历史最高年份2004年(226公斤),其中小麦亩产233公斤,增长4.5%。油菜总产量37.3万吨,同比增长4.6%;上半年,肉类总产量47.4万吨,增长3%,其中,猪肉产量36万吨,增长6.3%;牛奶产量64.1万吨,下降12.5%;禽蛋产量24.1万吨,下降1.1%。
二、工业生产稳步增长,经济效益好转。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883.0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4.8%,增速较上年同期加快15.7个百分点。
三大产业拉动工业快速增长。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5060.15亿元,同比增长38.8%,增速较上年同期加快33.9个百分点。其中,能源化工工业实现总产值2318.97亿元,增长44.5%,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9.6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1221.42亿元,增长35.3%,拉动8.8个百分点;有色冶金工业553.65亿元,增长45.4%,拉动4.7个百分点。能源化工、装备制造和有色冶金三大产业拉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33.1个百分点。
重工业增速快于轻工业。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重工业实现增加值1624.6亿元,同比增长25.7%;轻工业实现增加值258.44亿元,增长19.8%,重工业增速较轻工业高5.9个百分点。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增加。上半年,天然原油开采量1410.9万吨,同比增长10.4%;原煤16815万吨,增长15.3%;天然气115.55亿立方米,增长15%;发电量550.01亿千瓦小时,增长29.5%;水泥2439.46万吨,增长24.3%;生铁249.84万吨,增长8.1%;钢材463.73万吨,增长17.5%;汽车37.43万辆,增长90.8%。
工业经济效益明显好转。1-5月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834.2亿元,同比增长47.8%,较上年同期提高45.2个百分点;实现利税773.57亿元,增长71.7%,提高88.8个百分点;其中利润458.64亿元,增长1.3倍,提高168.3个百分点。
工业用电量增长加快。上半年,全省全社会累计用电425.8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用电280.76亿千瓦时,增长25.9%,增速同比加快25.2个百分点。
客货运周转量稳步增长。上半年,全省客货运周转量1457.90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0%,比一季度加快2.2个百分点。其中,公路589.47亿吨公里,增长13.2%;铁路863.68亿吨公里,增长8.0%。
三、投资持续高位运行,结构不断优化。上半年,全省全社会投资3826.57亿元,同比增长30.6%。其中,城镇投资3664.83亿元,增长32.2%。
投资结构不断优化。上半年,全省第一产业投资99.34亿元,同比增长41.3%,占城镇投资的比重为2.7%,占比较上年同期提升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1355.01亿元,增长24.5%,比重为37%,回落2.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2210.48亿元,增长37%,比重为60.3%,提升2.1个百分点。三大产业占全省城镇投资的比重呈现二产占比回落,一产和三产占比提升的良好态势。
房地产开发投资平稳增长。今年国家房地产调控力度加大,政策效果开始显现,上半年,房地产开发投资512.83亿元,增长25.8%,较1-5月回落0.3个百分点。其中,土地开发投资13.44亿元,下降12.5%;商品房销售面积987.73万平方米,增长28.7%,较1-5月回落0.2个百分点。
建设资金到位情况良好。上半年,全省城镇投资项目本年到位资金4855.78亿元,同比增长36.7%。其中,国家预算内资金400.14亿元,国内贷款727.16亿元,自筹资金3167.32亿元,分别增长12.6%、24.1%和42%。
四、市场需求持续旺盛,消费热点纷呈。上半年,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95.48亿元,同比增长18.5%,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7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市场为1283.36亿元,增长18.4%;乡村市场为212.12亿元,增长18.6%。汽车、燃油、家电、家具类商品持续热销。上半年,据对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统计,汽车类商品实现零售额190.82亿元,同比增长31.8%;石油及制品类90.58亿元,增长52.1%;家用电器和音响器材类41.81亿元,增长26.2%;家具类19.93亿元,增长63.4%。
五、物价呈恢复性上涨,CPI接近全年目标。上半年,陕西CPI累计同比上涨2.9%,其中,城市上涨2.5%,农村上涨3.9%。PPI、原材料购进价格、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均呈现恢复性上涨,同比分别上涨10.7%、10.3%和3%,涨幅分别较上年同期提高14.2、10.9和2.1个百分点。
六、进出口形势好转,利用外资大幅增长。今年以来,全省外贸出口一改2009年月月负增长格局,保持了恢复性高增长态势。上半年,全省进出口总额54.35亿美元,同比增长37.1%,其中:进口27.09亿美元,增长27.8%;出口27.26亿美元,增长47.9%。上半年,全省实际利用外资9.19亿美元,同比增长19.3%,较上年同期提高17.7个百分点。
七、财政收入增幅加快,支出继续倾向民生。上半年,全省财政收入886.82亿元,同比增长28.1%,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8.1个百分点。民生领域财政支出继续加大。上半年,全省财政支出814.45亿元,增长23.4%;其中城乡社区事务、社会保障和就业、环境保护和医疗卫生支出增加较多,分别增长40.9%、24.1%、22.3%和21.8%。
八、金融贷款持续增加,中长期贷款增长较快。6月末,全省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9464.84亿元,新增贷款1169.18亿元,同比下降31%。短期贷款2379.22亿元,新增贷款减少100.33亿元;中长期贷款6558.1亿元,增长40.7%。各项存款余额15741.77亿元,新增存款1870.37亿元,同比下降5.5%。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7543.82亿元,下降9.4%。
九、新增就业任务完成过半,居民收入平稳增长。截至6月底,全省新增就业23.99万人,完成年度计划32万人的75%;再就业人员8.59万人,完成年度计划11.8万人的72.8%;其中就业困难人员为2.45万人,完成年度计划3.2万人的76.6%。6月末,全省城镇单位从业人员为355.71万人,比一季度末增加2.94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12.93万人。上半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83元,同比增加773元,增长10.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9%;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412元,增加296元,增长1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2%。
㈥ 陕西省延安是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延安市坚持“依托资源、面向市场、择优开发、重点突破”的工作思路,大力开发特色主导产业,国民经济保持了较快发展速度,城乡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显著提高。2000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预计达到96.2亿元;粮食总产66.6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1444元;财政总收入18.02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8.89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5亿元。全市生产总值713.27亿元,增长15.7%,增幅高于上年同期1.1个百分点,高于全省0.1个百分点、全国6.7个百分点,在全省十市中居第四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2.15亿元,增长7.1%,拉动总体经济增长0.5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0%。第二产业增加值575.61亿元,增长17.0%,拉动总体经济增长13.5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5.6%。第三产业增加值85.51亿元,增长12.7%,拉动总体经济增长1.7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1.4%。三次产业的结构为7.3:80.7:12。人均生产总值达33332元,折合4831美元,较上年净增4657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5.1%,人均生产总值在全省十市中位居第一位。 ——群众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主导产业开发初具规模。“七五”以来,大力推广了地膜覆盖、大垄沟种植、适时早播等旱作农业技术,粮食产量先后跨越了6亿公斤、7亿公斤、8亿公斤和9亿公斤四个台阶,2000年在遭受干旱等多种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农村人均生产粮食仍稳定在500公斤左右,群众的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烟、果、羊、薯四大主导产业开发初具规模。2000年,全市烤烟产量1.95万吨,苹果总产43.68万吨,羊子存栏91.64万只,薯类总产74.19万吨,以主导产业为主的多种经营收入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0%以上。止1999年,全市8个国定贫困县全部实现越线目标,扶贫攻坚取得阶段性胜利。 ——山川秀美工程全面启动,水土流失治理步伐进一步加快。引进外资治理的延河流域、杏子河流域等取得显著成效,受到国内外专家的广泛关注和一致赞誉。山川秀美工程建设全面启动,全市广大干部群众治理水土流失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到2000年底,全市累计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9万平方公里,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65.1%,农民人均基本农田达到2.4亩,农业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 ——初步形成以能源开发为主体的工业布局,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2000年,全市独立核算国有工业和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完成产值96.9亿元(现价),增长4.9%。石油、煤炭、卷烟、电力四大骨干产业继续发挥了支撑经济全局的作用。全市原油产量246万吨,原油加工量306万吨;规模以上企业原煤产量148.52万吨;卷烟产量14.49万箱;发电量3.39亿千瓦时。市编31户国有工业企业全年实现税金1.8亿元,利润4.19亿元,保持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财税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城乡市场日趋活跃。2000年全市财政总收入达到18.02亿元,增长26.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8.89亿元,比上年增长23.1%;金融机构年末各项存款余额97.6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0.5亿元;各项贷款余额84.9亿元。全市商业网点1.43万个,其中个体1.4万个,集贸市场195个。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9.5亿元,城乡市场繁荣活跃。 ——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投资环境明显改善。延安机场经过扩建,可以起降大、中型飞机,延安——西安、延安——北京航线保持畅通。西延铁路于1992年8月全线开通营运,神延铁路年内将建成通车。铜川至黄陵高速公路基本竣工,延安至安塞高速公路正在加紧建设,城乡电网改造基本完成,延安邮区中心即将投入使用。1996年底,全市农村基本实现了“村村通路、村村通电、村村具备通程控电话条件”的“三通”目标。 ——对外经济技术协作力度加大,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开放的格局。先后与山东省潍坊市,江苏省连云港市、盐城市、无锡市、福建省福州市,上海宝山区,北京石景山区,深圳龙岗区等市区缔结了友好关系,与上海市卢湾区达成了建立友好市区意向。引进联合国粮食计划署和世行资金实施了杏子河、延河流域综合治理,取得显著效果。世行贷款延河流域治理二期项目、德援造林项目、比利时援助的农村人畜饮水项目,联合国扶贫项目和日元农业综合开发、城镇供水等项目正在组织实施。与德国埃尔富特市正式缔结友好城市关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合作开始启动。 ——社会事业稳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2000年,全市拥有各级各类学校4918所,在校学生51.65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23%。196个乡镇全部完成了“普九”任务,7个县完成了“普九”任务,全市提前两年完成了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任务。初级卫生保健网络逐步健全,长期危害群众健康的克山病、地甲病、大骨节、氟中毒等地方病基本得到控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48‰。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200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83元,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8.13平方米;农民人均纯收入1444元,农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12.46平方米。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82亿元,电话总数达15.38万户,电话普及率8.2部/百人。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到88.7%和91.2%。 党中央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为延安在新世纪的更大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延安人民将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坚定不移地实施“面向市场、发挥优势、调整结构、突显特色”的发展战略,紧紧围绕富民强市和缩小差距两大任务和山川秀美工程建设、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城市化建设和实施科教兴延战略等工作重点,加快特色经济开发步伐,进一步增强综合经济实力,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建设一个富裕、民主、文明、开放的新延安。
㈦ 西安的经济发展情况
现在看城市,经济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其次是人口面积,区位优势,辐射低位,知名度,环境城建等等。
一线城市只有四个:(国际级的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其中广州深圳为准一线。
二线城市:(区域中心,知名度很高的经济发达城市)天津,重庆,南京,沈阳,武汉,成都,西安,杭州。
中国一线,二线,三线城市的划分标准
【标准一】:
一线城市:京、沪、深、穗,为房地产行业的发轫地区和最发达的城市;
二线城市:天津、重庆、成都、南京、杭州、苏州、宁波、沈阳、大连、武汉、长沙、西安、昆明、贵阳、珠海等,二线城市包括部分直辖市、计划单列城市、副省级城市、省会城市等几类,主体是省会城市;
三线城市包括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省会城市及大多数地级市,如呼和浩特、乌鲁木齐及绍兴、台州、盐城等。
四线城市则为一些县级市、县城等。
【标准二】:
“一线城市”:目前中国地产行业,上海、北京、深圳、广州四个城市明显领先于其它城市,四个城市代表着中国房地产行业发展的最高水准,一般作为一线城市。
“二线城市”:除一线城市外,达到下列数据指标及以上的为二线城市。
1、国内生产总值2000亿元人民币;
2、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4万元;
3、城区常住人口100万;
4、城市建成区面积100平方公里;
5、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50万平米;
6、商品房销售均价3000元/平方米。
“三线城市”:单项或多项指标低于上述要求的城市,均作为三线城市。
对上述标准进行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在一线城市的划分上,两种说法是统一的,即为京、沪、深、穗。这两种划分标准的差异主要存在于二、三线标准的制定上。
㈧ 近几年来陕西经济会有什么变化
●南部的汉江流域走廊,将形成汉中、安康、商洛三个中等城市,主要经营中医中药、烟茶肉果
●北部的延安和榆林,将成为我国重要的石油化工和煤化工城市
●中部以西安为中心,自西向东涵盖宝鸡、咸阳、铜川和渭南四市,形成关中都市群
三大经济板块构建未来陕西-----陈德铭接受媒体采访
㈨ 陕西各市经济排行
2011年gdp
1、西安 3864.21亿元
2、榆林 2292.25亿元
3、咸阳 1359.05亿元
4、宝鸡
1175.75亿元
5、延安 1113.35亿元
6、渭南 1028.97亿元
7、汉中 647.48亿元
8、安康 407.17亿元
9、商洛 362.87亿元
10、铜川 234.53亿元
11、杨凌 60.79亿元
㈩ 西安周边城市的经济发展情况
南边可以,宝鸡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