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我国为什么重视民营经济发展
1、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一支不可缺少的力量,是国民经济发展强劲稳定的动力。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将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存在和发展,它存在和发展符合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
2、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从弱到强,从国内到国际,实现了快速发展,经济实力大大提升,竞争地位不断提高,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显著增强,已经发展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民营经济的作用:
1、民营企业GDP的贡献已占据半壁江山。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党的十四大以来,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步入快车道,民营企业创造的社会财富迅猛发展,民营经济创造的GDP占比已从改革开放初期的1%迅速发展为2015年的50%以上。
2、民营企业已经成为我国主要税源。经济转型背景下,民营企业表现出了较强的发展活力,从税收角度看,来自民营企业的税收占全国税收的50%以上,超过来自国有企业的税收,成为我国主要的税收主体来源。
3、企业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蓄水池。民营企业从业人员大幅增长,成为就业的主要承载主体。在当前我国经济下行背景下,在民营企业的就业人数不但未出现不降,反而连年增加,为社会稳定做出了突出贡献。
4、民营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越来越多。近年来,一方面,随着我国民营企业经济实力提升,社会责任意识逐渐增强,民营企业逐渐从关注企业自身发展向关注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并重;
另一方面,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出于树立正面公众形象的需要,更加注重承担社会责任,参加扶贫、教育、医疗、捐赠等各类光彩事业、公益事业,由此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㈡ 什么是民营经济
民营经济是指除了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外商和港澳台商独资及其控股企业以外的多种所有制经济的统称。
民营经济包括国有民营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混合所有民营经济、民营科技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类型。民营经济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经济概念和经济形式。
民营经济曾一度在中国消失,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渐进发展中,民营经济得以复兴,成为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主力军。
(2)民营经济是我市经济发展主力军扩展阅读:
民营经济职能作用
1、加大落实政府政策的力度。各级政府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增强服务意识、责任意识,真正把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作为贯彻落实第一要务的实际行动,自觉地、主动地为民营企业排忧解难。
2、转变政府职能,为民营经济发展搞好服务。要进一步做好为民营经济的服务工作,把根治”三乱作为优化民营经济发展投资环境的重点。通过改革审批制度、简化办事程序、推行政务公开、整治“三乱等,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和机关作风提高对民营企业的服务水平。
3、加强对民营企业的监督和管理。要全面推进民营企业依法参加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等社会保险。保证其从业人员享受社会保障待遇。促进民营企业依法与职工订立劳动合同,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严厉打击非法使用童工,恶意拖欠工资等行为。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民营经济
㈢ 民营企业在整个经济社会中的作用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使两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
1 民营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
民营经济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逐步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成分中最具活力的部分,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大好势头。目前,我国非国有经济的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1/2以上,所创造的国民生产总值占整个国民生产总值的70%以上。民营经济用1/3的资源,为国家整体经济增长提供了63%的贡献,它已经成为当今我国经济增长的基础,成为整个经济发展中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
2 民营企业成为吸纳劳动力的主力军
从最近几年的情况看,民营企业已成为吸纳劳动力的唯一部门。国有企业今后每年都要减少几百万就业岗位。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随着国内社会保障制度逐渐完善和经济竞争的加剧,国有企业内部还有相当大量的隐性失业人员将彻底离岗,中央及地方机构改革后还将有大量裁员产生。么多人到哪里去工作?只有发展民营经济才是新增就业的可靠渠道。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引进外资规模每年以30%的速度下滑。截止到1997年,私营企业员工总数达到6790万人,目前估计已超过1亿人,仅私营企业的产出就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3%,如果包括私人拥有的农业企业及转制后的原国有中小型企业和乡镇企业,这一比例将会达到60%以上。因此其就业人数和所占就业人口比例将会更大。
3 民营经济是推动经济变革的主要力量
民营经济的特殊生存条件注定他们是推动经济变革的中坚力量,而且反腐败的积极分子,尽管他们也可能有时不得不向腐败官员行贿送礼,但扰乱市场秩序的主要是权力与资本,而不是非公有经济成分。民营企业经理人不会索取业务回扣,民营企业之间的交易更不可能发生类似的事。民营企业追求经营环境的稳定性和公平性,而政府过度干预和腐败官员索贿行为会极大地增加企业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破坏交易的公正性。所以,民营企业经理人有能力也有条件掌握腐败官员的腐败事实,对于政府的制度创新更为关心、更加渴望经济改革,并可能提出更有效的改革方法。
4 民营经济是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生力军
中国是一个有几千年封建历史的皇权制国家,普天之下,皆为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公”(皇家、官家、而非公民)有思想非常严重。计划经济下又强化了人们的这种落后意识,民间的发展自主权被剥夺殆尽。孙中山虽然推倒了封建皇帝,但中国没有像西方一样经历过文艺复兴、资产阶段大革命、宪章运动、启蒙运动及为人权而奋斗的黑奴解放运动等历史阶段。今天我们的市场经济不仅缺乏市场经济所需要的一整套价值观念和制度设计经验,而且历史包袱沉重。当今中国的发展迫切需要一个中产阶级队伍的产生。这些人将使中国社会结构更加多元化、合理化,并在新时期发挥巨大的历史作用。从这一点来说,民营经济既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也是推动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现代化进程的一支重要力量。
以市场为取向的中国经济改革在过去25年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强劲的经济增长使得大陆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和地区。取得如此成就的主要原因就是非国有经济,特别是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到2001年,国有经济下降到20%左右,非国有经济上升到80%左右,其中民营经济已占50%以上。目前,中国民营企业已发展到年产值超过5万亿人民币,已经占据国民经济的1/2。
㈣ 民营经济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有什么作用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版济制度。毫不动摇权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使两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
1 民营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
2 民营企业成为吸纳劳动力的主力军
3 民营经济是推动经济变革的主要力量
4 民营经济是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生力军
㈤ 什么是民营经济
民营经济是指除了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外商和港澳台商独资及其控股企业以外的多种所有制回经济的统称,答包括国有民营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混合所有民营经济、民营科技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类型。民营经济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经济概念和经济形式。民营经济曾一度在中国消失,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渐进发展中,民营经济得以复兴,成为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主力军。
㈥ 民营经济的地位和积极作用
地位:民营经济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经济概念和经济形式。
1、民营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企业产权多元化和产权明晰,从而有利于政企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2、民营经济的运行机制最接近于市场经济的运作机制,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竞争规律在民营经济中体现得最充分,因而民营经济对国有经济的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3、民营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增加供给、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4、民营经济具有相对分散、规模小、易吸纳劳动力的特点,有利于增加社会就业。
5、民营经济有助于调动多种积极性。由于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和经营特点不同于传统的经济形式,所以能够充分调动所有者、经营者和广大职工的积极性。
6、民营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培养和造就了能够适应市场经济规律运作的经营、管理人才。
(6)民营经济是我市经济发展主力军扩展阅读
1、加大落实政府政策的力度。各级政府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增强服务意识、责任意识,真正把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作为贯彻落实第一要务的实际行动,自觉地、主动地为民营企业排忧解难。
2、转变政府职能,为民营经济发展搞好服务。要进一步做好为民营经济的服务工作,把根治”三乱作为优化民营经济发展投资环境的重点。通过改革审批制度、简化办事程序、推行政务公开、整治“三乱等,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和机关作风提高对民营企业的服务水平。
3、加强对民营企业的监督和管理。要全面推进民营企业依法参加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等社会保险。保证其从业人员享受社会保障待遇。促进民营企业依法与职工订立劳动合同,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严厉打击非法使用童工,恶意拖欠工资等行为。
4、为民营企业开拓市场搭建平台。政府可责成有关部门组织民营企业产品展览会,协助民营企业打造市场,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提高民营企业产品的竞争力。
5、加强民营企业家队伍建设。民营经济要快速发展,关键还要提高民营企业决策者的水平。
6、依法维护民营企业及民营企业家的合法权益。设立民营经济投诉中心,及时受理各种投诉举报。对阻碍民营经济发展的人和事。要依法依纪严肃查处造成损失的,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并赔偿经济损失。
㈦ 辽阳市改革开放30年来理论成果
辽阳市具有2400年悠久的历史,也是一座新兴的石化工业城市。全市辖一市、一县、五区,总面积4743平方公里,总人口18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80万人。几年来,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市委紧紧抓住工资收入这个职工经济利益的核心问题,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创新机制,大力推进企业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促进了职工工资与企业经济效益和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同步增长,推动了职工共建共享和谐辽阳。
一、提高认识,把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上
完善企业工资制度既是深化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科学发展和和谐建设的必然要求。近些年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辽宁老工业基地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民营经济日益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全市GDP的60%、工业增加值的70%、县(市)区财政收入的80%、城镇就业岗位的90%来自于民营经济,全市在民营企业就业的有46万多人。近几年我市职工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生活质量持续改善。但同时收入分配领域一些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成为影响劳动关系和谐与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2005年下半年,市委责成市总工会等有关部门对企业职工收入问题进行调研,发现五个方面问题:一是有些企业职工工资收入偏低。2004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6.3%,地方财政收入增长23.5%,而70%的企业平均工资低于我市社平工资,与全市经济发展水平不相称。二是部分企业职工工资增长缓慢。有的企业十年没有涨工资,有的企业三年才涨20元。三是企业收入分配差距过大。部分经营者工资是普通职工的11.5倍甚至30倍。四是拖欠职工工资现象比较严重。2005年以前,全市累计拖欠职工工资2.8亿元,最长拖欠38个月。五是缺少工资分配共决机制和正常调增机制。有的企业职工工资多少全由老板说了算,有的企业把最低工资当做支付职工工资的标准。
针对上述这些问题,市委常委会先后召开三次常委会进行认真学习研究,一致认为,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促进职工工资逐步增长是最大的维护职工权益,实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是理顺企业分配关系的有效途径。在统一思想的基础上,市委把这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成立了辽阳市工资集体协商领导小组,及时研究解决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中的重大问题。市委先后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对工会工作领导的意见》、《关于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通知》等五个文件,建立了六项制度,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依法督促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合同制度和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市委、市政府还成立了督查指导组,深入各个企业巡回指导,督促落实。
二、创新机制,扎实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
几年来,我们着力推进建立“市场机制调节、企业自主分配、职工民主参与、政府监控指导”的企业分配体制,走出了一条富有特色的企业工资集体协商之路。
第一,注重力量整合,形成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在推进工资集体协商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党委重视、政府主导、工会主推、各方配合”的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格局。在开展工资集体协商伊始,我们专门召开了动员大会,制订了具体实施方案,确定了“一年试点、二年推广、三年覆盖”的工作目标。市政府还与各县(市)区及有关部门签订了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目标责任状,把这项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工作目标考核体系,纳入调整收入分配改革范围。为确保这项工作的顺利推进,定期开展督促检查,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通过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大大增强了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权威性和实效性。我们充分发挥工会对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推动作用。市总工会与相关部门共同组建了市、县(市)区、乡镇(街道)三级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队伍。经过专门培训后,以分组包户、分类指导的形式,深入到各企业宣传法规政策、审议工资协议、检查劳动合同、指导“要约”草签等具体协商工作。同时,注重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劳动部门把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加强对工资集体合同的审查,规范签订的程序,把工资协议及履行情况纳入年检内容,列入劳动保障诚信档案,作为执法检查的重点;建委制定和落实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制度;财政、银行加强工资总额和工资手册的管理;银行对不办理工资手册的单位,不支付工资性基金;税务部门对没有工资总额的企业不执行职工实发工资税前扣除政策,财政部门、劳动部门搞好工资总额联审。各成员单位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合力。
第二,注重制度建设,促进协商工作规范有序运作。几年来,围绕建立工资集体协商的长效机制,我们着力推进了六项制度建设。一是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每年定期发布制度。二是最低工资标准每两年定期发布制度。三是每年定期进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四是工资发放预警制度。五是工资保障金制度。六是工资协商指导员制度。在实践中,有的县(市)区、系统还建立了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年度考核制度、职工方协商代表培训制度,把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纳入制度化轨道,保证了协商工作的有序推进。
第三,注重分类指导,务求工作实效。在国有控股和参股企业,明确通过工会负责人代表职工参与和监督企业工资分配方案的制定,坚持职代会对企业分配方案进行讨论、审议和表决。在民营企业,坚持“参加平等协商的职工代表必须由职代会民主选举产生,经过协商形成的工资专项协议必须提交职代会审议表决,集体协议履约情况必须组织职工代表进行监督检查”,确保了工资专项协议落实到位。在职工人数相对较少、私营企业数量相对集中的工业园区,采取由上级工会与区域企业代表协商,签订区域或行业性工资集体协议的办法,逐步扩大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覆盖面;对生产经营正常和效益较好的企业,重点解决建立工资增长和调整机制,使广大职工共享企业改革发展的成果;对生产经营比较困难的企业,重点就工资支付办法进行协商,重在建立工资支付保障机制,确保职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对实行计件工资制的企业,通过协商合理确定工人的劳动定额和计件单价;对实行岗位工资制度的企业,把确定和调整岗位工资标准作为协商重点,收到明显效果。
第四,注重典型引路,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我们采取先易后难的办法,于2005年底在50家企业中先行试点,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推开。在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中,我们把组建企业工会工作作为重要环节来抓。建立企业工会组织是搞好工资集体协商的重要前提。我们按照“党建带工建、党工共建”的思路,不断加强企业工会组织建设。目前,全市各类企业建立工会组织2138个,建会率达到90%以上,其中25人以上企业建会率达到100%。我们还在乡(镇)村、社区和行业管理部门组建了91个区域性的行业工会联合会,其中有30个联合会主席实行了聘用制,这些工会组织在推动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建设初见成效
几年来,我们坚持不懈地推动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果。目前全市已有982户企业建立了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占全市组建工会企业的80%。
第一,职工工资收入有了较大幅度提高。在全市982户企业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中,职工工资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增长达到10%以上的企业428户,占建制企业的43.6%,其他企业职工工资也都不同程度地增长。
第二,推动了企业健康发展。职工在工资集体协商中得到实惠,认识到只有企业效益增长,职工收入才能增加,生产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仅去年一年,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的企业职工提合理化建议就达近万条,为企业增收节支近千万元;有35%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的企业销售收入和利税增长都在25%以上;有40余户企业实现了扭亏为盈。同时,通过开展工资集体协商,使企业内部管理不断得到完善,建制企业有60%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有10户企业被评为市级文明单位。
第三,企业劳动关系更加和谐。全市开展工资集体协商企业中的职工全部参加了社会保险,解除了职工的后顾之忧,有力地促进了劳动关系的和谐。同时,通过开展工资集体协商,进一步完善了工资支付行为,有效地遏制了企业拖欠职工工资、不按规定支付加班工资等现象,确保了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几年来,我市在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的企业中,无一家因工资问题发生劳动争议。
第四,企业工会组织的地位不断提升。企业工会通过代表职工进行工资集体协商,充分发挥了工会在协调劳动关系中不可替代的作用,维护了职工最关心的劳动报酬权益,得到了广大职工的信任和拥护,提高了工会在职工心目中的地位,增强了工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的企业,职工对工会的信赖进一步增强,有困难愿意找工会帮助解决;企业在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等重大决策上,也主动征求工会意见。
几年来,我市在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建设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与兄弟单位和职工群众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们要以这次会议精神为动力,把我市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