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央对经济发展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提法的变化,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中央对经济发展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提法的变化,体现了:
答:(1)坚持一切从实版际出发,实事求是,权针对“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也暴露了经济教务长速度过快,公共服务投入不足等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体现了这一点。 (2)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焉,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表明了我们更加重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体现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结合。 (3)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认识具有无限性,反复性,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认识,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是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
2. 如何认识从经济增长到经济发展的转变
超过我能力之外
3. 中国从计划经济转变到市场经济的过程
1979年11月,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会见美国《不列颠网络全书》副总编吉布尼时就说过:说市场经济只限于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
1980年9月,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商品经济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现实和客观的必然。
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提出:“必须在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同时发挥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1982年春节期间,陈云和经济学家谈话时提出“坚持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重要论断。同年3月,国务院领导人在一次公开的讲话中援引了陈云的观点:“我们的国家必须坚持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对如何坚持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作了更加具体而明确的规定。其中提出:“社会主义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1990年12月,中共十三届七中全会提出,“积极发展社会主义的有计划商品经济,实行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努力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在当时,这个论断对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1992年初,邓小平视察南方时提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从党的十四大起,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取向确定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成为自觉、主动的历史进程。
(3)从经济发展到扩展阅读:
计划经济相对于市场经济,是指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高度集中的,实践中低效率的社会经济体系。计划经济,顾名思义就是有规划、计划地发展经济。
从而避免了市场经济发展的盲目性、不确定性等问题,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的危害。如:重复建设、企业恶性竞争、工厂倒闭、工人失业、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产生社会经济危机等问题。
计划经济,或计划经济体制,又称指令型经济,是对生产、资源分配以及产品消费事先进行计划的经济体制。
由于几乎所有计划经济体制都依赖于指令性计划,因此计划经济也被称为指令性经济。
解决三个基本经济问题的是政府,所谓的三个经济问题是指:生产什么、怎样生产和为谁生产。而其中大部份的资源是由政府所拥有的。
并且由政府所指令而分配资源的,不受市场影响。其余的三种经济体系是市场经济体系、传统经济体系和混合经济体系。
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一个基本原理.这种观点的逻辑推理是:社会化大生产把国民经济各部门连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因而客观上要求它们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4. 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开始过渡到什么阶段
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过渡到中高速增长阶段,也就是现在说的:新常态。
新常态特征:
从消费需求看,过去我国消费具有明显的模仿型排浪式特征,现在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保证产品质量安全、通过创新供给激活需求的重要性显著上升,必须采取正确的消费政策,释放消费潜力,使消费继续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发挥基础作用。
从投资需求看,经历了30多年高强度大规模开发建设后,传统产业相对饱和,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对创新投融资方式提出了新要求,必须善于把握投资方向,消除投资障碍,使投资继续对经济发展发挥关键作用。
(4)从经济发展到扩展阅读:
一是加强日常维系,实现上下贯通,重塑核心价值体系传播方式。通过新媒体传播手段的运用,打通社会主义核价值体系通向社会大众的传播渠道,形成日常维系的沟通模式。
二是运用情感表达,实现情感共鸣,发挥新媒体的情感传递功能。新媒体形态多样,进一步细分各种新媒体特点又各不相同,博客擅长分析,微博擅长表达情感。
三是促进理智沟通,实现矛盾化解,展现新媒体的理性交流功能。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需要情感表达,还需要理智沟通。
四是强化深度培育,实现舆论引导,发挥新媒体的宣传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有偏于理性认识和深度培育的内容,使用新闻网站进行主题宣传效果较好。
5. 中国经济将从高速增长进入到高质量发展时代了吗
据报道,在10月21日举行的新闻记者会上,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中国经济的航船还将乘风破浪、行稳致远,中国经济还将谱写新的篇章,经济从高速增长进入到高质量发展,是划时代的变化。
分析人士表示,中国正在进入全面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关键发展时期,未来中国会进入改革深化期、转型攻关期、新动能全面发展期,现代化经济体系核心内涵就是更注重质量和效益,需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行创新等工作。
相信通过十三亿人的努力,一定可以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 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6. 中国经济迅速发展是是从几几年到几几年
中国经济迅速发展是从1978年三中全会改革开放开始,
特别是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中国的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
因此,中国经济得以保持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长期.
7. 国家经济从建国到现在是如何先后发展的
在建国初期的来三年里,源通过没收官僚资本、打击投机倒把、开展“三反”“五反”,使得新中国的经济得到迅速的恢复和发展,在抗美援朝需要巨大财力的情况下,仍实现工农业产品总量超越了建国前最高水平。
1952年以后,国家开始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改造对象是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确定了国家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总路线,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到1955年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虽然社会主义改造有些过急,但仍然使得国家集中力量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迅速提高生产力,建立起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1956年至1966年之间,由于大跃进运动和自然灾害等原因,使得国民经济发展出现大起大落,而且产业结构比例严重失衡。
1966至1976年,文革期间,强调阶级斗争高于一切,生产几乎全部停顿,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
1978年以后,中央拨乱反正,实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起来,国民经济得到快速持续的发展。
8. 从1949开始到现在中国发展的过程
新中国的70年,我们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
1、70年,我们创造了经济发展的伟大奇迹。
中国经济发展的伟大奇迹,植根于新中国前30年艰苦卓绝的探索,得益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抉择。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在不长的时间里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改革开放后,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全面展开,充分释放了中国经济的活力,创造了人类经济发展史上罕见的中国速度。
201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900309亿元,经济总量首次站上90万亿元的历史新台阶,稳居世界第二位。
2、70年,我们创造了民生改善的伟大奇迹。
我们党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坚持让人民群众共享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成果。经过70年不懈努力,人民生活水平从解决温饱到实现总体小康,正在迈向全面小康。
1978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高达7.7亿人,到2018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已下降到1660万人。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力度之大、效果之彰,在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
中国还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覆盖人口最多的社会保障体系。
3、70年,我们创造了科技进步的伟大奇迹。
新中国70年,是创造科技进步奇迹的70年。在这70年中,我们形成了规模宏大的科技队伍,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科技成就。
多复变函数论、陆相成油理论、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等成就,高温超导、中微子物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纳米科技等基础科学突破,“两弹一星”、超级杂交水稻、高性能计算机等工程技术成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支撑,也为我国成为一个有世界影响的大国奠定了重要基础。
当前,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动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共享经济井喷式发展。古老的中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中踏浪前行。
4、70年,我们创造了制度创新的伟大奇迹。
一部新中国成长史,就是一部辉煌的制度创新史。在基础薄弱、人口众多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推进现代化事业,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全新创举,没有现成的教科书可供学习,没有成熟的发展模式可供模仿,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创新。
70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了制度创新的伟大探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了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权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构建起和谐的党际关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优势结合起来,“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开辟了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的崭新道路。
(8)从经济发展到扩展阅读
70载成就巨大
1994年中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那一年,四川成都一所中学里,有个16岁的少年首次在微型计算机下完成了初等几何命题的全部证明。
后来,他有了一次成果汇报的机会,他做了很多准备,却只被问到一个简单的问题:你一分钟打多少字?回首当年,他说“恍然是一种启迪”。
故事里的少年,是全国政协委员、搜狗公司CEO王小川。王小川的经历,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事业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
从1979年由王选主持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成功研制,到2005年王小川发明搜狗输入法,中文信息化进程中基础技术和应用技术的数次重大突破,夯实了实现科技强国的语言基础。
今天,人工智能时代到来,这一进程仍在加速。近两年,王小川带领他的团队先后推出了跨语言搜索、商用的机器同传系统、公开演示的中文唇语识别系统、AI合成主播。王小川告诉本报记者,现在,他们每天服务的中文语音请求超过5.4亿次。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信息产业取得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落后到赶超的历史性成就。”全国人大代表、浪潮集团董事长孙丕恕深有感触地说,今天,浪潮集团正为全国150多个省级、市级政府以及74万家企业提供云计算服务,造福3.2亿群众,连续5年政务云市场占有率第一;
积极发展工业互联网,推动企业上云,深化云ERP发展转型,以开源方式打造工业PaaS(平台即服务)平台,构建SaaS(软件即服务)生态;开创政府数据从共享、开放向授权运营升级的先河,100多个省市政府数据运营工作扎实推进;智慧城市等新兴业务快速发展。
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人大代表、西安工程大学校长高岭向记者说出了他自己的感受:“一是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1977年恢复高考,当时录取率很低,而到了2018年,高考实际录取率已达81.13%。
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很多学生因此受益。二是高素质人才显著增加,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高校毕业生仅有2.1万人;2018年则达到了820万,2019年预计达到834万。
三是教育在国家发展中地位和作用愈加明显,中国高等教育从支撑、服务社会发展,逐渐处于基础、支撑及引领地位,成为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的中坚力量。”
9. 在经济发展到什么状况才要打出城市名片
这个问题问的很含混——谁打出城市名片,是城市打出,还是企业打出
一般版说来,只要经济发展,权不论处于哪个阶段,都应打造城市名片,这是造就城市发展,招商引资的广告牌,只有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才能更多的吸引外来投入(经济的、技术的等),才能使城市加快发展。
但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就不一定了,企业起步应先以自身特色为主打,打造自己的品牌,等企业做大做强了,并且为城市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以后,再打城市牌才能更有利于以后的发展。
二者出发点、手段、目的都不同,不知道你想问的是哪个。
10. 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其含义发生了什么变化
应该是辩证法来中全面的观自点吧.
以前只提经济增长,也就是只能片面地看到经济总量的增大,但不能考虑到经济发展中还包括了经济的结构、经济生产对环境的影响,对人的生活的影响等方面.所以过去的经济目标设定是片面注重总量,不能联系地看待经法发展中各种问题.
而现在提到经济发展,也就是能够用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确立了又好又快,全面衡量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体现了全面和发展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