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开发 > 近代农业经济的发展

近代农业经济的发展

发布时间:2021-02-11 10:31:17

『壹』 近代前夜农耕经济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导学案
【课程标准】自读、1分钟
了解明清两朝的鼎盛时期农耕经济高度发展的表现,掌握明清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条件、表现、特点和缓慢发展的原因,认识由于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严重的阻碍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结果造成中国落后于世界。
【学习重点、难点】自读、1分钟
重点:在明清两朝农耕经济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因素的萌芽
难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后为何不能像西方那样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
【知识结构】
整体感知:农耕经济高度发展 资本主义萌芽 抑商与禁海

世界领先 封闭落后
在明清农耕经济迅速发展的基础上,我国已经出现了新生产关系的萌芽,然而禁海闭关与抑商等政策阻碍了它的发展,中国逐渐失去了世界领先的地位,落后于世界潮流并最终成为列强侵略的对象。
【自主学习】
一、农耕经济高度发展(自主学习下列各题,预计用时10分钟)(勾画课本记忆)
材料一:
中国历代粮食亩产量

资料来源:吴慧《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农业出版社 明朝主要经济分布图
材料二:以余所知,浙东、闽南、广东、广西,及江西、安徽,岁种再熟田居其大半,近闻两湖、四川在在亦渐艺此。
——《江南催耕课稻编》李彦章(清·道光)
材料三:山东济南,“远方之货至,富人争市以博利”。
——《明文奇赏》卷二四引王维祯《赠济南太守项君序》
【探究】阅读上述材料以及教材P26—27材料和三幅图片,分类概括农耕经济高度发展的表现。
通过对史料的分析和概括,让学生掌握明清时期农耕经济高度发展的表现。
表现:农业方面:(1)耕地面积扩大。(2)双季稻得到推广。(3)玉米、番薯等高产作物的引进和推广。(4)棉花等经济作物的种植和推广。
手工业方面:私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商业和城市方面:(1)商品流通扩大,广泛使用白银,商业资本活跃。(2)出现专门的手工业产品和原料集散地。(3)工商业市镇兴起。
明清综合国力在世界范围保持领先地位。
二、资本主义生产因素的萌芽
材料一:……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听大户呼织,日取分金为饔飧计。大户一日之机不织则束手,小户一日不就人织则腹枵,两者相资为生久矣。
──蒋以化《西台漫记》
材料二:明万历苏民无集聚,多以丝织为生。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曰唤代。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
──《苏州府志》
材料三:(清前期)苏城机户类多雇人织。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原属相需,各无异议。
——《永禁机匠叫歇碑》
材料四:两种极不相同的商品所有者必须对立和发生接触;一方面是货币、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所有者,他们要购买别人的劳动力来增殖自己所占有的价值总额;另一方面是自由劳动者,自己劳动力的出卖者。
──《资本论》
【探究】材料一至三中苏州的丝织业中出现了怎样一种新现象?请运用这四则材料证明你的观点。
新现象: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因素的萌芽。
证明:“大户张机为生”,靠手中资金、生产资料购买劳动力,剥削增殖财富,“小户趁织为活”“大户一日之机不织则束手,小户一日不就人织则腹枵”说明工匠完全脱离土地,失去任何生产资料,只能靠受雇出卖劳动力为生。“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听大户呼织”“什百为群,延颈相望”,显示了当地已形成劳动力市场。机户雇佣工匠“计日受值”,雇佣关系已经形成。资本、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的所有者(机户)和出卖劳动力的自由劳动者(机工)在市场相遇,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因素的萌芽。
阅读教材该框题下文字,作答记忆下列问题(5分钟)
资本主义萌芽的基本要素有哪些?基本特征是什么?具体有何体现?
要素: ① 为购买 增殖 的商品生产; ② 出卖劳动力的自由劳动者;
③ 工场手工业的经营形式。
特征:
表现:①明中后期苏州的丝织业; ②明中后期江西景德镇瓷业集中生产的手工工场。
※〖自选拓展〗 苏州丝织业如何体现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
三、阻滞新经济因素成长的障碍
《雍正耕织图》
【探究】根据材料二,雍正帝怎样看待农工商关系?根据是什么?
关系:农本商末,重农抑商。
依据:他认为,农业为人民生活提供粮食,是本业;在人多地少的情况下,更需要驱民归农,才能民富国安。工商业不能生产粮食,且与农业争劳力。
阅读第28-29页课文 自主完成勾画并记忆下列问题。6分钟后检查
一、重农抑商:1.说出明清阻滞新经济成长的因素?
① ;② ;③ 。
2.清朝统治者采取了怎样的措施来重农抑商?
生:限制经营、强制摊派、低价征购、苛税盘剥等手段。
二、禁海: 清朝统治者为什么要实行禁海政策?禁海政策具体有何表现?是否完全禁绝?有何影响?
原因:①根本原因(经济上):自然经济决定
②思想上:统治者愚昧自大
③军事政治上:防范外夷和沿海人民 害怕沿海人民与外国人交往形成抗清力量,危及自己统治。
表现:拆船、禁止出海贸易等。
没有。康熙年间曾一度开放海禁,至乾隆二十年(1757年)限定中外贸易只准在 。
影响:闭关政策虽然保护了自然经济免遭外来冲击,具有在一定程度的民族自卫作用。但是脱离 ,失去了 、
、 的契机。
四、近代前夜的危机
阅读第29-30页课文,自主完成勾画并记忆下列问题。7分钟后检查
1、明清之际的中国在哪些方面已经显露出危机?
中国 西方 政治 封建制度顶峰 开始资产阶级革命 经济 农耕经济繁荣 完成近代工业国转变 对外关系 闭关锁国 越洋抢滩、海外殖民 思想文化 鄙薄科技,文化专制 重视科技,思想解放 【合作探究】小组合作交流,(小组讨论)互相讨论讲解15分钟后,组长整理本组答案,派人表述。10分钟检查结果
材料一 (雍正帝说)┈┈朕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光绪〈〈大清会典事例〉〉
材料二 清代沿袭明制设置的钞关,大有增加,计共设户关26个,工关5个┈┈各关税吏巧立名目,动辄以商人违反规定为由,没收财货┈┈在这样的苛税下“商贾望见关津,如赴汤蹈火之苦。”
—— 彭雨新〈〈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
材料三 (乾隆时人说)近日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卖田地,或数市顷,或数百顷。
—— 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一辑
请回答:
(1)从材料一看,雍正帝是怎样看待农工商关系的?他的依据是什么?
1)a重本抑木;b农业为四民提供粮食,是本业;工商业不能生产粮食,且与农业争劳力;
2)材料二和材料三揭示了什么社会现象?这种现象对社会经济发展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2)a清政府广设关卡,不法官吏巧立名目,对商人征收重税;大量商业资本投向土地
b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土地兼并;影响了农产品和手工业品的流通;影响了商业资本的积累,不利于手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达标测试】
明清两朝在我国古代经济发展过程中处于一个承前启后的发展阶段。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明清两朝的鼎盛时期,封建经济高度繁荣,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2)明中期以后,中国古代经济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其结果如何?
(3)近代前夜中国经济的发展相对迟滞,其具体的原因有哪些?对近代中国有何影响?

第一组图片:

图1 乾隆皇帝 图2 英国早期议会
第二组图片:

图3中国传统的织布机 图4 珍妮纺纱机
第三组图片:

图5旧私塾一景图 图6 网络全书派在辩论
第四组图片:

图7广州十三行远眺 图8 荷兰东印度公司商站
【师生归纳】影响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不利因素: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和顽固性,造成国内市场狭小;重农抑商政策抑制商业、手工业规模的扩大;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海外市场的形成;农民极度贫困,购买力低;资本流向土地,影响了资本积累;传统观念习俗的影响;自然科学和技术没有转化为生产力。

『贰』 中国近代和古代历史经济发展的知识(农业、工业、商业等)

中国古代的经济基础是小农经济,由于统治阶级长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导致中国古代的的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十分艰难。从宋朝宋太宗开始,就有了“海禁政策”,接下来的元、明、清的政策更加严格,清朝便达到了顶峰——闭关锁国。工业发展较多是轻工业,如:麻纺织业、棉织业、陶瓷业、造纸业 ,也有重工业,像:冶铁业、造船业。
至于近代,洋务运动兴起,近代洋务派创办军事工业和民办工业;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在“师夷长技”的思想指导下,创办了一批军工企业。从此,中国就有了使用机器进行生产的工厂。
中国近代商业是指从清代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前的新式商业。
1840年鸦片战争前中国的传统商业已有发展。但最大宗的商品粮食和土布还都是农民家庭生产,并主要是自给有余的产品。商业网集中城镇,广大农村基本上还处于自然经济状态,商业属于前资本主义性质,大商人资本集中在盐、丝绸、茶、木、药材等行业。
进入20世纪后,通商口岸的近代工业(包括外商工厂)发展很快。它们的产品也进入这个商业网。棉花、小麦、烟叶等工业原料的贸易也经这个商业网向口岸集中。随着口岸人口膨胀,粮食和其他农副产品也改变了传统流通渠道,而以通商口岸为中转和消费中心。据1936年国内埠际贸易统计,机制工业品已占贸易总额的34%,并以上海等地的生产为主;埠际贸易中大米的40%,药材的46%都是运到上海。估计1936年埠际贸易总额约达47亿元,比19世纪末增长约20倍。
中国近代商业缺乏完整统计,总计约有100多个行业,趋势是不断发展的。以上海为例,1900年前后有棉布商一百三四十家,五金商58家,百货商约100家,西药商6家;到抗日战争前,棉布商增至七八百家,五金商897家,百货商约1000家,西药商165家,分别增长几倍乃至一二十倍。从业人员、资金、营业额等也都有相应增长。根据30年代的一些调查估计,全国约有坐商164万户,从业人员859万人,另有行商312万人。估计1936年私人商业资本约达30亿元。 官僚资本和商业投机化 1927年以后,出现另一种新的商业资本,即官僚商业资本。它是在国民党政府实行金融垄断的基础上,凭借政权力量发展起来的。首先插手的是出口贸易,1936年起先后垄断了钨、锑、锡的运销。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借口统制经济,实行多种物资的统购统销、公营专卖,独占丝、茶、桐油、羊毛、猪鬃的收购和出口,管制棉花、纱、布贸易。同时国民党政府大官僚的私人商业也利用特权,投机垄断,发“国难财”。抗战胜利后,它们又勾结美帝国主义,垄断了部分进口贸易。

『叁』 材料一反映了中国近代农业经济发展的什么现象

经济重心南移(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南方相对稳定。
很高兴为您解答!
有不明白的可以追问!如果您认可我的回答。
请点击下面的【选为满意回答】按钮,谢谢!

『肆』 近代商业性农业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商业性农业的发展是中国农村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资本主义侵略逐步加深的重要表现。甲午战争前,中国的自然经济还处于开始解体阶段,且解体的速度也比较缓慢,特别是长江、黄河上游地区和华北一些地区的自然经济还没有发生显著变化。甲午战争以后,由于通商口岸大量增设、轮船航运业进一步发展、铁路运输兴起等一系列新历史条件的出现,扩大了内地与沿海地区的联系,国内市场进一步开放,商业性农业的发展由此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与此同时,中国的自然经济也进一步解体,亿万中国农民被卷入了国际市场,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被打上了半殖民地化的深刻烙印。
1 甲午战后商业性农业发展成因分析
甲午战争以后,一系列新的历史条件的出现推动了中国商业性农业的发展。这些新条件的出现不仅加速了农产品的商品化进程,也使商业性农业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甲午战后,新的通商口岸特别是内地通商口岸的大量增设,为外国资本倾销商品和掠夺农产品打开了新的市场,加速了内地农村自然经济的解体。甲午战前,已开放的通商口岸有37处,1895―1927年年间又增开通商口岸67处。其中,在新增的通商口岸中,53处在内地,占新增口岸的77%。甲午战后随着通商口岸的增多,农产品输出量不断增加,且在整个土货出口比重中所占的比例也不断提升。据统计,1893年,丝、茶以外的农产品输出额为2842万余银元,到1930年已增加到62828万余银元;在出口土货中所占的比重也由15.6%提高到了45.1%。列强通过通商口岸把经济势力延伸到我国内地的广大农村地区,他们对中国农产品、原料的掠夺成为推动我国商品性农业发展的基本动力。
与此同时,这一时期中国轮船航运业也取得了进一步发展,铁路运输也开始兴起。新交通网络的形成,大大缩短了内地农村到通商口岸的运输时间和运输距离,这样不仅降低了运输费用,而且还使易于腐烂、利少的农产品的长途运输成为可能。甲午战争之前,修筑铁路受到了清政府内守旧势力的重重阻挠;尽管有李鸿章等人的一再努力,也只是建成了天津到山海关和台北到新竹间的铁路约400千米。甲午战后,清政府认识到铁路对加强国防和发展工商业的重要性,于是1898年设立矿务总局,开始悉心规划铁路修建。但由于国库空虚,清政府不得不放宽了对民间修建铁路的控制,允许各省商人筹资设铁路公司。而西方投资者为获取利润,也积极谋求在华筑路,中国铁路建设由此出现了第一次高潮。到1927 年,全国已有铁路13147千米,铁路到达地区的人口,约占当时全国人口的1/5。铁路的大量修建在加强内地与沿海地区联系的同时,也为列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提供了便利条件。
另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新式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一些农产品的工业用途增加,销售市场不断扩大。甲午战后,帝国主义对中国农产品的需求范围明显扩大,除蚕丝外,那些原来种植并不普遍或者市场销售不广的农产品,如大豆、芝麻、花生、桐油等,成为了出口的主要对象。如东北大豆的90%以原豆、豆油或豆饼的形式输往国际市场。中国的特产桐油原来只限于农村使用,销售有限。进入20世纪,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新式工业的发展,桐油在油漆、染料工业中的用途不断增大,销路日广,出口量大增。20世纪初,湖南、四川、湖北、浙江、广西等地的桐油栽培区域明显扩大,浙江一些地区还出现了桐油的专业化种植。此外,芝麻等农产品的情况也大致相似。芝麻原来只用做食品和制作香油,随着工业的发展,西欧一些国家将它用来制造发油、提炼香水、制造肥皂,推动了芝麻出口的增加。甲午战后,随着芝麻出口的不断增加,种植区域也明显扩大,并在河南、湖北京汉铁路沿线和汉水流域等地,形成了几个集中的产区。由上可见,列强需求和掠夺重点的改变也是引起这一时期商业性农业发展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甲午战后,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加强和国内民族工业的发展,特别是以农产品为原料的棉纺织业、面粉业、蛋品加工业等工业的发展,大大推动了这一时期商业性农业的发展。甲午战后,资本输出已成为列强侵华的重要手段,外资在中国直接投资设厂日益增多,仅1895―1913年年间,外国经营的资本在10万元以上的纺织和食品工业就达55家之多。尤其是《马关条约》给了外国在华设厂权后,在全国人民“设厂自救”的呼声和压力下,清政府放松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与此同时,清政府因在甲午战后威信扫地,为缓和全国舆论、维持其统治,也不得不表示“力行实政”。为此,在1903年成立商部,颁布了许多有利于民族工商业发展的法令。之后,中国民营新式工矿企业的兴办引人瞩目。在甲午战争之前,历年设立的纯粹商办企业,不论资本大小,有记载的从1892―1894年一共有一百多家。甲午战后,自1895―1913年,资本在1万元以上的商办厂矿就有463家。这些新办的工矿企业,以轻纺工业居多,其中发展最快的是棉纺织业、缫丝业和面粉业。这些行业与农业经济联系紧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产品种植的扩大和商品化。
此外,甲午战后,农村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加强了农民对市场的依赖。这些从农村游离出来到城市谋生的农民,本来是农产品的生产者,如今却成为了农产品的购买者,从而扩大了商业性农业的国内市场。正如列宁所指出的那样,“农民越破产,他们就越加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他们就越加必须在市场上购买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更大一部分。”
总之,甲午战争后30余年间,伴随着农村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中国商业性农业的发展,无论在深度还是广度上,都有了新的进展。
2 甲午战后商业性农业的发展变化
从上可知,甲午战后,在一系列新的历史条件的作用下,中国商业性农业获得了新的发展。但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背景下,中国商业性农业的发展主要是由外界因素引起的,并不是中国农业经济自然发展的结果。甲午战后,农业生产结构的明显变化就是中国商业性农业发展受国际市场需求变化和资本主义侵略加深影响的重要表现。
甲午战后,中国农业生产结构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扩大和园艺作物种植的发展。近代以前,经济作物主要是作为农村家庭手工业的原料,大部分是由农户加工成手工业产品以满足家庭需要,很少进入市场流通。进入近代以后,尤其是甲午战后,随着国门洞开和资本主义侵略的加深,中国农民被卷入了国际市场。因此,农业中的经济作物生产不仅要为家庭手工业提供原料,而且也自觉不自觉地开始服务于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和近代机器工业。随着世界市场的变化和近代工业的发展,经济作物种植表现出一种结构性的变动。1904―1929年年间,大多数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比重都有显著提高;而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除玉米有所提高外,其他作物都有所下降。油菜、花生、棉花的栽培进一步推广,种植面积扩大,商品化程度提高。原来在农业生产中种植不多的黄豆、芝麻,由于市场需求量的增加,播种面积呈现上升趋势;而原来的传统出口商品蓝靛、甘蔗等,由于市场的变化,需求量减少,播种面积也开始萎缩。可见,中国近代农业作物结构的调整与市场需求是紧密相连的。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化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表现出一种明显的替代性。

在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的同时,一些通商口岸和铁路沿线地区的蔬菜、水果等园艺作物的种植,也有了明显的发展。近代以来,随着口岸开放和外国资本的入侵,一批新兴商业城市开始兴起。特别是甲午战后,内地通商口岸的大量开放和铁路的修建,在一些通商口岸和铁路沿线一些新的城市开始兴起,推动了这些地区园艺作物种植的发展。如19世纪末20世纪初,福建厦门、福州,广东汕头、江门附近地区,柑橘、龙眼、荔枝等果树种植,山东烟台、直隶昌黎、东北辽东地区的苹果栽培,都有了长足的发展。
而农业生产结构的另一个变化就是某些地区粮食商品化程度的提高以及高产杂粮类作物种植的扩展。甲午战后,由于国际市场对经济作物需求的扩大,人们适应市场需求开始广泛种植易于销售的经济作物。在耕地面积不变的情况下,一个地区经济作物和园艺作物种植面积的扩大必然会排挤粮食作物的生产,致使这一地区的粮食自给率下降,农民对商品粮需求增多,粮食作物商品化程度提高。这一地区的人们向别的地区购买粮食,就会使得这些地区的商业性粮食种植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据鲁、豫、冀、苏4省17地区的调查显示,1900―1924年,花生种植所占耕地面积比重从4%上升到了30%以上,它的扩种排挤了各种谷物的种植。尤其是鸦片在各地的种植更是以压倒性优势排挤其他农作物。湖北一些地区的农民用相当部分的土地和精力经营丝、麻、茶、棉、油漆等业,导致大面积的粮食短缺。据统计,20世纪初,全省人口2700余万,每年约需米粮2亿石,而稻产和杂粮仅6000余万石,每年约需输入米粮1亿石。东北就是甲午战后发展起来的重要商品粮区。20世纪20年代,全国将近40%的面粉厂都设在东北。东北地区小麦的产量和商品化程度都很高。有人甚至在吉林宁安、奉天铁岭等地设立农垦公司或稻田公司,专门从事水稻的商业性种植。经济作物区和谷物产区的余缺互济,进一步促进了粮食作物商品化程度的提高。此外,甲午战后,中国新兴城市的出现、城市人口的增多也是推动商业性粮食种植增多的重要原因。
另外,中国粮食生产长期以来一直都是南方以稻米为主,北方以小麦、玉米等五谷杂粮为主。甲午战后,虽然各地种植结构没有发生变动,但各种作物的种植比例却呈现出不同的变化。战后,中国农村中稻米生产总量略有下降,高产类杂粮作物种植增长较快。在近代社会人口增长、耕地面积有限以及经济作物种植扩张的情况下,农民为了提高单位面积收获量、养家糊口以及将更多的农产品投向市场,不得不扩大杂粮类作物的种植,这就引起了各品种在生产中所占比重的变化。
甲午战后,中国农村生产结构的变化从发端上看虽然是被动地适应国际和国内市场的需求,实际上其变动的主要原因已是价值规律在起作用。在农业生产中,农民之所以放弃或减少粮食作物的生产而种植市场需求量较大的经济作物,在种植经济作物时又会依据市场需求和价格情况做出有利可赚的选择,这一切都可以说都是价值规律的作用,但这反而加强了农民对市场的依赖。如河北昌黎,1927年间“年来棉花价昂,农民多喜种棉”。而江浙两省1918―1920年年间,因种稻获利较厚,“农民以有利可图,遂多改种五谷,而种棉之地因之减少”。由此可见,近代农村生产结构的变动归根结底还是外在因素牵动的结果,自始至终受国际市场和外国资本的影响。而这与农民生产具有分散性的特点结合起来,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无疑具有不利的一面。
3 结论
中国商业性农业的发展并非始于近代。鸦片战争前,中国部分地区商业性农业已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近代以来,尤其是甲午战争之后的30年间,随着帝国主义对农村经济侵略的加深,自然经济加剧解体,商业性农业有了新的发展。但是,甲午战后商业性农业的发展并不是农业自由经营发展的结果,而是帝国主义经济侵略不断深入的原因。
中国近代商业性农业的发展,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背景下展开的;政治的畸形导致了经济的非正常化发展。甲午战后,中国商业性农业的发展主要是由于帝国主义在中国掠夺原料引起的。虽然,国内民族工业对中国的农业原料也有一定的需求量,但与前者相比,只占其很小的一部分。因此,中国商业性农业的命运主要取决于国际市场。这一时期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变化就明显地突出了这一特点。所以,国际市场对农产品需求结构和需求量的变化都会直接影响到中国农业生产的兴衰。可以说,甲午战后中国商业性农业的畸形发展不仅加强了农民对市场的依赖,也加剧了中国农业经济的半殖民地化。
这一时期,商业性农业的发展使许多自给性的农民经济逐渐变为小商品经济,加剧了农民的分化。农民作为商品的生产者,由于其生产条件、经营方式等差异,会因价值规律的作用而加剧分化。一些生产条件、经营方式较好的生产者,由于其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就会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因此就会因经常获利而发财致富;反之,则会因亏损而贫困破产。在商业性农业发展的背景下,大多数农民的处境却是每况愈下。随着自然经济的解体和商业性农业的发展,农民对市场的依赖程度不断加深,广大农民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旋涡。农民被卷入市场后,就会受到市场价格的直接影响。由于中国各级商品市场大多数都是被帝国主义操纵,因此中国农民在市场价格方面必然会受到剥削、操纵和压榨。
另外,甲午战后,帝国主义对中国农产品的掠夺是与封建统治阶级、买办商人相互勾结进行的。他们在广大农村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有时是与农民进行直接交易,但更多时候还是利用中国商人间接进行的。中国商人通过抑价收购、贷款预购等手段对农民的进行剥削,加速了农民走向贫困破产的进程,加剧了农民的分化。
总之,甲午战后中国商业性农业发展对农村经济的影响是深远的。中国商业性农业的发展,是广大农民遭受帝国主义剥削和压榨的结果。传统的自然经济加速解体,农民日益分化,农业经济的半殖民地化性质日益加强。需要指出的是,甲午战后商业性农业的发展只是局部的和个别现象,大多主要集中在沿海口岸或铁路沿线等交通便利的地区,并不具有普遍性。从整体来看,这一时期的农业仍然是传统的封建性个体农业。绝大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生产技术、劳动生产率都没有突破性的进展;在离通商口岸、铁路较远的地方或比较偏僻的地方,传统的农业经济仍占据主要地位。
参考文献:
[1] 汪敬虞.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二辑下册[G].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 .
[2] 潘君祥,沈祖炜.近代中国国情透视[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1992.
依赖于技术提高,农业组织经营改变、农产品增多;有赖于非农业的发展;国际分工。
近代中国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农业经济问题,而农业经济问题的核心是其如何通过同工业化的协调和互动共同走向现代化的问题。总的来看,当前史学界对近代中国农业状况的评价多是基于对农业生产部门本身的研究。陈翰笙、薛暮桥分别在其《帝国主义工业资本与中国农民》和《旧中国的农业经济》中对近代农业生产关系决定下的农业衰退所作的描述性评价和数量分析,主要是针对国内外工业资本在近代历史条件下对农村的剥夺而作出的,而没有提及工业资本家的涉农行为。美国学者黄宗智和珀金斯都是将近代农业融进中国14世纪以来的传统农业中进行研究。

『伍』 求 中国经济发展近代史,越详细越好,谢谢

近代

民国经济史
中国民国时期,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长期处于各种予盾的激烈斗争之中,社会经济在动荡、曲折中缓慢前进。民国时期中国社会经济曲折发展的历程,各种经济势力此消彼长的现象,给我们以如下启示:

第一,要使中国近代社会经济得到顺利发展,必须以国家的独立、自由、民主、统一为前提。近代中国历史表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掠夺,对中国社会经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使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处于十分缓慢的状况。没有一个政治上独立、自由、民主、统一的新中国,就不可能使中国经济得到正常、健康的发展。

第二,民国经济的历史表明,在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封建地主经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是阻碍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在民国时期的中国,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控制了中国财政经济命脉,他们利用政治上、经济上的特权,疯狂地掠夺中国的资源,并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行压制、打击。封建地主经济占有农村绝大部分土地,对农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造成农民生活困苦,农村经济萎缩。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垄断着中国主要经济部门,对私人资本主义经济进行排斥、打击,阻碍了中国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第三,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民国时期曾得到发展,这表明代表着新的生产方式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是民国社会经济史的重要内容,是贯穿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条重要线索。但是,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在外国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封建势力的包围打击下,难以得到正常、自由的发展,最后走向衰落。历史表明,要在中国实现资本主义是非常困难的,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第四,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建立符合中国历史的发展,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前途是社会主义。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掠夺和封建势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压迫,阻碍了中国近代经济的顺利发展,因此,在中国人民进行争取独立、自由、民主、统一的革命斗争中,必须建立新的社会经济形态来代替旧的社会经济形态。由于中国社会经济的落后性,不可能马上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必须根据中国的国情,建立一种符合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并以发展生产力为主,为以后过渡到社会主义开辟道路的新的经济形式,这种新的经济形式就是新民主主义经济,只有这种由多种经济成分构成的特殊形式的新民主主义经济,才符合中国历史发展的需要。而在新民主主义经济中,由于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居于领导和支配地位,这就保证了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前途必将是社会主义。

1、民国经济概述

2、民国初期社会经济的初步发展

3、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社会经济的曲折发展

4、抗日战争时期的社会经济

5、民国末期社会经济的崩溃

中国经济发展史-现代卷

1949--1957年的经济发展与制度变迁

1、新中国建立时的经济背景和发展条件

2、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3、国民经济的恢复

4、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和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始

5、社会主义改造的提前完成

6、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和遗留的问题

1958--1978年的经济发展与制度演变

1、“大跃进”及其严重后果

2、国民经济的调整和恢复发展

3、“文革”时期国民经济的艰难发展

4、徘徊中前进的国民经济

1978--1998年的经济发展与制度变革

1、经济调整和开始改革开放

2、全面改革的实施和经济高速增长中的曲折

3、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

4、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

希望对你有帮助

『陆』 试析近代工业和近代农业的关系

(2)复 具有分散性、封闭性和保制守性、是和商品经济相对立的经济形态。(3) 是晚清及北洋军阀统治的经济基础。鸦片战争后,外国商品大量涌入,东南沿海纺织业受到很大冲击,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开始解体。(2) 进一步解体: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列强获得更多的特权,商品输出规模扩大,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自然经济解体已由沿海扩展到内地,中国日益沦为西方原料产地及商品销售市场。(3) 加剧解体: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列强资本输出的加剧,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加剧了自然经济的解体。(4) 走向衰亡: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运动,消灭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1953—1956年进行了三大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上建立起来,封建自然经济消亡.

『柒』 试分析近现代农业阶段农业技术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农业技术可以大大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从而降低劳动成本和减少劳动者数量,而剩余的劳动力可以为社会的工业,第三产业服务,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捌』 近代西方农业经济的先驱

成为先驱的必抄要条件是创新。
可以说,明朝以前,我国一直是世界经济的先驱。清朝毁掉创新的种子,进行思想文化控制。
清灭后,军阀割据,思想自由方面反而出现短暂的春天,那一时期大师级人物频频出现。
然后...今天...不解释

『玖』 中国近代的农业经济与商品经济有什么关系

(2) 具有分散性、封闭性和保守性、是和商品经济相对立的经济形态。内
(3)容 是晚清及北洋军阀统治的经济基础。

鸦片战争后,外国商品大量涌入,东南沿海纺织业受到很大冲击,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开始解体。
(2) 进一步解体: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列强获得更多的特权,商品输出规模扩大,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自然经济解体已由沿海扩展到内地,中国日益沦为西方原料产地及商品销售市场。
(3) 加剧解体: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列强资本输出的加剧,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加剧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4) 走向衰亡: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运动,消灭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1953—1956年进行了三大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上建立起来,封建自然经济消亡.

阅读全文

与近代农业经济的发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