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开发 > 循环经济发展的内力是指市场机制

循环经济发展的内力是指市场机制

发布时间:2021-02-11 17:30:42

❶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模式是什么

总体来讲,目前关于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研究成果。

1.C模式

1)A、B、C模式介绍

诸大建等人定义了经济发展的A、B两种模式,并且通过对生态效率的情景分析,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即C模式。

A模式是指当前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也称增物质模式。这种模式与以往中国经济发展存在类似的规律,遵循传统的发展模式,即GDP的增长依赖资源投入总量的增加;GDP的增长伴随污染排放总量的增加;如果继续保持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所需的资源投入与污染排放将随经济同步增加。

B模式是指当前发达国家所沿用的发展模式,也称减物质模式。这种模式属于绿色的发展道路,经济社会发展对环境所带来的影响可以通过一系列革命性的改革计划得到解决。从增物质化到减物质化的两种选择如图6.9所示。

图6.9从增物质化到减物质化的两种选择

显然,A模式属于危险的发展道路,可能带来社会的不稳定和环境的退化,我国迫于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不能继续遵循传统的A模式。然而,从我国当前的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来看,也不可能沿用B模式。

通过对生态效率进行情景分析,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C(China)模式。C模式也称1.5~2倍数发展战略,即我国到2020年经济总量翻两番的同时,允许资源消耗和污染产生(但是污染排放需要严加控制)最多增加1倍左右,用不高于2倍的自然资本消耗换取4倍的经济增长和相应的社会福利。该模式将给予我国GDP增长一个15~20年左右缓冲的阶段,并希望经过15~20年的经济增长方式调整,最终达到一种相对的减物质化阶段。

2)C模式的实现需要技术和政策的双重保障

产品层面上,生态效率的提高有四个阶段,见表6.1。配合四个阶段在技术方面提高生态效率有四种途径。

图6.11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

贵阳市是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批准的我国首座循环经济试点城市,也是西部地区发展循环经济进行跨越式战略转型的首次尝试。贵阳市提出了“一个目标、两个环节、三个核心系统和八大循环体系”战略框架,建立和采取了“政府主导、规划先行、制度建设、立足生产、转变观念”的循环经济建设和推进体系。

推行循环经济模式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并结合我国区域发展的特点以及循环经济发展的趋势,设计了工业生态园整合模式、虚拟仿生循环模式、企业内部的清洁生产模式、工农业融合模式、农户群的共生网络模式、以可再生资源利用为核心的区域循环经济模式、商业化专业化的回收处理模式等特色区域发展模式。

❷ 循环经济的“3R”原则,3R是指什么

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

1、减量化(rece)原则:它要求在生产过程中通过管理技术的改进。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和能量。减量化原则要求产品的包装应该追求简单朴实,而不是豪华浪费,从而达到减少废弃物排放的目的。

2 再使用(reuse)原则:通过再利用,人们可以防止物品过早成为垃圾。在生产中,要求制造产品和包装容器能够以初始的形式被反复利用,尽量延长产品的使用期;鼓励再制造工业的发展。

3、再循环(recycle)原则:要求尽可能地通过对“废物”的再加工处理(再生)使其作为资源,制成使用资源、能源较少的新产品而再次进入市场或生产过程,以减少垃圾的产生。

(2)循环经济发展的内力是指市场机制扩展阅读

循环经济实施方法:

1、建立激励机制。在税收、政府采购、股票上市等方面给发展循环经济成绩突出的企业以优惠和倾斜,建立自然资源有偿使用机制、生态恢复补偿机制和环境价格体系,实行排污总量有价分配制度,鼓励企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培育技术支持。循环经济模式在各地在推进循环经济过程中,普遍遇到缺少实用技术的制约。有关部门和地方应组织专门的课题攻关,有针对性地开发、储备一批成熟技术,并建立畅通的成果转化机制。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循环经济

❸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什么模式

试题答案抄:1.
D2.
C
试题解析:试题分袭析:1.本题较为简单,通过图示可知图甲表示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图乙表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有利于资源的循环利用。2.循环经济即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不可降解包装材料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不符合循环经济的原则。考点:本题考查循环经济模式。点评:本题属知识理解识记型,就较为简单。学生明确其含义即可。循环经济就是在物质的循环、再生、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是一种建立在资源回收和循环再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原则是资源使用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再循环。其生产的基本特征是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

❹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模式是什么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模式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发展模式,其本质是一种“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的物质闭环流动的生态经济。
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注重从不同层面协调发展。即小循环、中循环、大循环加上资源再生产业(也可称为第四产业或静脉产业)。
小循环——在企业层面,选择典型企业和大型企业,根据生态效率理念,通过产品生态设计、清洁生产等措施进行单个企业的生态工业试点,减少产品和服务中物料和能源的使用量,实现污染物排放的最小化。
中循环——在区域层面,按照工业生态学原理,通过企业间的物质集成、能量集成和信息集成,在企业间形成共生关系,建立工业生态园区。
大循环——在社会层面,重点进行循环型城市和省区的建立,最终建成循环经济型社会。
资源再生产业——建立废物和废旧资源的处理、处置和再生产业,从根本上解决废物和废旧资源在全社会的循环利用问题。
发展资源再生产业对于我国资源消耗大、需求大的现状尤其具有迫切意义。
循环经济模式是针对传统的线形经济模式而言的,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发展模式,其本质是一种“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的物质闭环流动的生态经济。
循环经济(cyclic economy)即物质循环流动型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

❺ 循环经济产业具体指什么

循环经济(来cyclic economy)即物质闭自环流动型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

❻ 循环经济的发展历程

循环经济的思想萌芽可以追溯到环境保护兴起的60年代。1962年美国生态学家蕾切尔·卡逊发表了《寂静的春天》,指出生物界以及人类所面临的危险。“循环经济”一词,首先由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提出,主要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其“宇宙飞船经济理论”可以作为循环经济的早期代表。大致内容是:地球就像在太空中飞行的宇宙飞船,要靠不断消耗自身有限的资源而生存,如果不合理开发资源、破坏环境,就会像宇宙飞船那样走向毁灭。因此,宇宙飞船经济要求一种新的发展观:第一,必须改变过去那种“增长型”经济为“储备型”经济;第二,要改变传统的“消耗型经济”,而代之以休养生息的经济;第三,实行福利量的经济,摒弃只着重与生产量的经济;第四,建立既不会使资源枯竭,又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能循环使用各种物资的“循环式”经济,以代替过去的“单程式”经济。
20世纪90年代之后,发展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成为国际社会的两大趋势。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起引入了关于循环经济的思想。此后对于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不断深入。
1998年引入德国循环经济概念,确立“3R”原理的中心地位;1999年从可持续生产的角度对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进行整合;2002年从新兴工业化的角度认识循环经济的发展意义;2003将循环经济纳入科学发展观,确立物质减量化的发展战略;2004年,提出从不同的空间规模:城市、区域、国家层面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在日前召开的2015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论坛上,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会长赵家荣告诉媒体:经过近10年发展,循环经济在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建设生态文明、促进可持续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据统计,2013年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指数为137.6%,比2005年提高了37.6个百分点。“十二五”前4年,我国资源产出率提高10%左右,单位GDP能耗下降13.4%,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24%。“2014年,我国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产值达1.5万亿元,从业人员2000万人,回收和循环利用各种废弃物和再生资源近2.5亿吨,与利用原生资源相比,节能近2亿吨标准煤,减少废水排放90亿吨,减少固体废物排放11.5亿吨。”
与此同时,循环经济技术创新取得突破。在清洁生产、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固体废物综合利用、资源再生利用、再制造、垃圾资源化、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领域开发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技术,一些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并迅速实现产业化。
“十三五”要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到循环经济,一是评价循环经济发展本身成效的指标体系,比如资源产出率等;二是评价循环经济对经济发展绿色化程度贡献的指标。相关的研究工作已经开展。可以预见,“十三五”期间,伴随价格和收费、财政、税收、金融、产业政策等的深入改革,循环经济发展的市场化机制将加快形成,催生更多新的经济增长点。

❼ 新闻经常说的“循环经济”是指什么来源是哪里

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过程中,建立起一种新形态的经济。

循环经济在本质上一种生态经济,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知道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具有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特点。所有物质能源可在不断循环中得到持久利用,将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影响降到最低。

循环经济需要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三大原则,缺一不可。减量化是从预防阶段就开始减少废弃物,而不是在废弃物产生之后再采取措施;再利用是过程性技巧,尽可能多次使用物品,避免过早造成垃圾,资源化是将废物利用,将废弃物再次转换成资源进行利用,能够减少废弃物。

(7)循环经济发展的内力是指市场机制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1、必须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循环经济观,这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前提在整个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必须改变观念,树立资源不断循环利用的理念,要着眼于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各个方面作为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加以考虑。

2、正确看待整个生态链中的物种和资源所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不能随意破坏资源,无节制的利用和浪费资源,要将自然作为赖以生存的基础,维持其良性循环,否则必然会威胁到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3、要合理利用科学技术,一方面要考虑对自然的开发能力,另一方面要考虑对生态系统的修复能力,成为有益于环境的技术。

❽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如何体现联系观点的

一、循环经济的内涵及发展的必要性
循环经济一词是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仿生生态经济,大自然生长本来就是一个完美的循环,在工业社会化之后,人为的改造严重地破坏了原有的自然循环。在可持续发展观及节约型社会的引导下,人们为了节约社会资源或者说是为了充分利用资源,从而发掘出来的一种经济模式,尊重生态原理。循环经济就是按照生态学的规律,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通过资源“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理,最大限度地经济运行中质量和效率。
我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已利用进入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排放,提升物质在经成为一个资源消费大国,经济发展所需资源、能源的已经部分依靠从国外进口,就如目前的能源石油,因为国内生产不能完全满足需要,随着国际油价的大幅度增长,从而导致我国能源供应及能源价格一度上涨。其次,我国的大量生产、大量废弃、大量消费的社会经济模式带来了诸多的环境问题。目前我国的废弃物处理压力日益增大,废弃物处理的社会成本不断加大。再次,我国经济发展阶段使然。根据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在一国或地区的发展过程中,环境质量存在先恶化后改善的U形过程。我国提出循环经济,发展节约型社会的战略完全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

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一)传统经济模式。大多是一种由“资源生产(污染物排放)消费(产生丢弃包装物和其他废物)”构成的物质单项流动的线型经济。在这种经济模式,人们通过机械化技术把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开采出来,在生产加工和消费过程中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地排放到环境中去,对资源的利用常常是粗放,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废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这样最终导致了许多自然资源的短缺与枯竭,并导致了社会环境污染,其严重程度已影响到了人类的生存。
(二)以“先污染,后治理”为特征的治理模式。这种模式的进步表现在已意识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治理污染、保护环境,但这种事后治理往往需要付出更高的成本和代价。它是一种牺牲资源与环境为代价而换取经济繁荣的道路,在工业化初期大多国家都是采取这种经济发展模式。为了追求利润采取低成本工艺,把大量有用资源当作废物排泄到自然环境中,使环境受到严重污染。
(三)循环经济模式。这是一个“资源生产(减少污染)消费资源再生(废弃物充分回收再利用)”的物质不断循环流动的过程,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模式要求把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转的过程,使得整个经济体系以及生产和消费的过程基本上不生产或者只生产很少的废弃物。循环经济从而最大限度地消除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可以使资源在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中得到利用。

三、循环经济发展的原则及现状
(一)减量化原则。减量化原则是指通过重新设计生产工艺或转变消费观念等方式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流程的物质量。在生产中,制造过程中可以通过减少每个产品的物质使用量、通过重新设计制造工艺来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排放。在消费中,消费者应通过转变消费观念来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二)再利用原则。再利用原则是指通过尽可能多次以及尽可能多种方式使用物品以减少资源使用量和污染排放量。例如:热电厂生产过程中生产出产品电及蒸汽,但是生产中同时产生了污染废气烟尘的排放、污水的排放、废热的排放。还有废渣的排放等等一系列的废弃资源,每个资源在恰当的地方都是有价值的资源。
(三)资源化原则。资源化就是充分利用废弃的资源,变废为宝,能够减少人们对垃圾填埋场和焚烧厂的压力。从循环经济的运行原理看出,减量化原则属于节能的方法,旨在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流程的物质量;再利用原则属于过程性方法,目的是充分利用资源;资源化原则再生资源的方法,通过把废弃物再次变成资源以减轻经济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
循环经济的现状:一般来说,废弃原材料均可以再生利用,但再生一定要消耗能源,其中不仅有生产过程中消耗的能源,而且还有运输过程中消耗的能源,就是说,即使原材料再生利用也要付出代价。在有的情况下,单就回收运输而言,所消耗的能量甚至会超过生产原材料所需的能量。例如,污水的净化就要耗费大量能源,废塑料包装的回收,仅运输一项就是耗能颇巨的工作。所以目前所谓的循环经济在很大程度上还处于节约资源的程度,并非像自然界生态链流转那样缜密有效。 第二,在原材料的利用过程中,由于受物质本身特性的限制,不可能百分之百地回收再生,其中总有一部分会散落到自然环境中,无法再生利用。第三,即使是能够再生利用的原材料,由于经济技术条件的限制,也不得不降低层次使用。例如,玻璃、塑料、纤维等再生以后,使用价值就会显著下降。当然,技术水平并不是不可以提高的,但必须付出极大的努力,因为存在比较效益的问题,于是再利用时所付出的再利用成本往往让生产者望而却步。 四、对策和建议
(一)开展循环经济的宣传教育,倡导节约型社会,树立可持续发展观。
各级政府应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培训活动,运用各种手段和舆论传媒加强对循环经济和节约型社会的宣传教育,大力宣传循环经济的理念和重大意义,增强全社会的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让循环经济的理念存活于人民群众之中,把节能、节水、节材、节粮和垃圾分类回收等活动变成全民的自觉行动,逐步形成循环型社会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二)用利益机制驱动企业实现“循环经济”。
企业是社会经济的细胞,也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源头,循环经济应从企业抓起。从本质上说,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与企业效益最大化原则是相同的,尤其是减量化原则,要求用较少的原料和能源投入来达到生产目的,在经济活动的源头就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显然与企业的经营目标是统一的,企业是有动力开发新技术发展循环经济的。
(三)建立和完善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体系,加大环境执法监管力度。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兴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实现社会经济和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策略。而资源的利用涉及社会、经济、环境各个层面,这就需要建立有效的机制,进行科学和严格的管理。在不同的工业和企业、不同类别的产业之间形成类似于自然生态链的关系,从而充分利用资源、尽量减少废物产生、物质循环利用、减少环境破坏、提高经济发展规模。对垃圾的排放进行采用收费,如目前的排污费及排污指标可转让的措施等,迫使企业改变生产方式,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参考文献
[1]诸大建主编,《中国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科学出版社,2007年2月
[2]北京现代循环经济研究院编,《产业循环经济》,冶金工业出版社,2007年1月
[3]黄贤金等著,《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评价》,2006年8月

❾ 循环经济发展是以什么为先导的

循环经济(cyclic
economy)即抄物质循环流动型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

阅读全文

与循环经济发展的内力是指市场机制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