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开发 > 四川支持经济发展措施

四川支持经济发展措施

发布时间:2021-02-11 23:16:50

㈠ 四川省是如何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的

一、四川简介

四川,简称"川"或"蜀",省会成都,位于中国大陆西南腹地,自古就有"天府之国"之美誉,是中国西部门户,大熊猫故乡。
四川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工业、农业、军事、旅游、文化大省。省会成都在199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中国西南地区的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是中国第四大航空港。

二、发挥特色产业,助推经济发展

四川将传统农业转型,发展成为特色农业,比如四川苍溪县瞄准“中国红心猕猴桃第一县”这一金字招牌,多措并举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并将这一产业进行深加工,发展了猕猴桃罐头、饮料、走出了‘大园区+小庭院’三次产业融合发展之路,以产业兴旺引领乡村振兴,助推县域经济加快发展。

在各级政府努力下,四川经济不断发展,我们相信“天府之国”会更加繁荣!

㈡ 四川经济如何

四川的经济虽然在汶川大地震中遭到了严重的损失。但是在全国各省一对一帮扶的情况下使得四川的经济得到了很大发展。四川现在很需要的人才为新来的企业和原来的企业做事。我建议你先网上查查资料。

㈢ 四川经济提质增效深度发力的具体措施

1月28日“一个项目带动一个产业”,正在建设中的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研发总部项目,是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与四川省全面战略合作落地的第一个项目。随着这一项目在成都的落地,四川将成为全国航空与燃机产业的重要一极。去年,四川全省新项目新企业新产业等新动能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超过50%,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超过50%,经济提质增效成效显著。

提质增效的有力举措对投资者、合作者的吸引力也进一步增强。元旦前夕,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四川)项目在四川大学华西校区开工,这是我国首个生物治疗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癌症等新药研发周期有望减半。”参与项目规划设计的四川大学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杨金亮介绍。去年12月以来,四川省密集与香港大学、香港城市大学、浙江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四川省校合作“朋友圈”快速扩大,已增加到16所知名高校。

㈣ 四川未来应该怎么发展经济

四川未来的发展应该向着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进行发展,四川本来是一个人口大省,丰富的劳动力能够很快拉动其经济发展。
至于你说的对未来的投资是否有影响,我想影响肯定是有的,但至于有多大的影响,目前来看还不清楚。不过,经历这次的地震之后,国家将会以抓典型的方式大力扶持四川的企业。中国是一个喜欢搞典型的国家,深圳就是很好的例子。中国提出西部大开发已经有9年了,但是西部的发展仍然缓慢,此次算是一个很好的契机,一方面以成渝经济特区为核心进行重点开发,一方面以四川作为典型以促进西部地区的发展。

㈤ 四川应该怎么发展

现在的重点不是发展,是要做好灾后重建的工作,在考虑经济的发展.

㈥ 四川如何保护生态高质量发展经济

长江经济带要发展,保护水体是首位。四川有大小河流1400多条,这些河流绝大多数最终都汇入长江。

按照《四川省长江经济带发展实施规划》,四川各地通过创新驱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在紧邻涪江的绵阳,借力军民融合,高新技术产业突破1700亿元;在长江经济带三大增州枝雀长极之一——成渝城市群腹地,遂宁市建成册早了西部国际技术合作产业园;而资阳市则成功申报了长江经济带国家级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如今四川新兴产业在工业当中占比已达14.9%,航空、轨道交通等一批重大产业取得明显成效。

㈦ 对如何促进四川社会经济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大力发展荣县风雨桥沿岸经济贸易,切实可行多为百姓办实事办好事,我的建议完毕

㈧ 四川经济发展的基本格局

四川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发展差异很大。改革开放20年来,虽然各个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效版,经济社会有较快发展,但与全权国尤其是沿海省区相比,差距越拉越大,成为经济落后地区。面对如此严峻形势,四川如何克服自身的劣势,发展其优势,充分利用国家的支持政策,快速发展,追赶经济发达地区,已成为四川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关心的问题。我国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中,先是推行区域均衡发展的政策,利用行政的手段将各种资源向条件较差的中西部倾斜,这虽然使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区得到均衡发展,然而,从全国整体的发展效率上看,却不尽人意。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行和深入,国家又实行了重点发展的区域政策,将各种资源向东部经济发展条件较好的地区倾斜,这样虽然提供了全国经济发展的整体效率,但却拉大了东部与中西部的发展差距。目前,国家在推进东部发达地区快速发展的同时,又提出了要推进区域间的均衡发展。为此,四川作为西部重要的省份,应响应国家的政策,充分分析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加快发展,缩小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差距。

㈨ 今后五年四川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到2015年,我省经济总量突破3万亿元大关;2015年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6万元左右,进入中等收入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4600元(2009年为1390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200元。
调节高收入者收入,减轻中低收入者税负;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探索通过农村土地权益和城镇社保权益合理置换,使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及家属有序转为城镇居民;启动实施成德绵乐同城化战略,成都建成中西部地区最具竞争力的特大中心城市,都被写入了《规划基本思路》提出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中。
发展目标

2015年经济总量突破3万亿

根据目标,“十二五”预计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左右,2015年经济总量突破3万亿元大关,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6万元左右,进入中等收入地区,与全国的差距进一步缩小;财政收入稳步增长,投资持续增长,消费逐步提高,预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年累计达到8万亿元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达到5万亿元以上,形成投资消费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5个百分点,达到48%左右,城镇发展质量明显提高。

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积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0%以上。初步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人均期望寿命75岁。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6%。以内,户籍人口控制在9200万以内。人民生活大幅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加快增长,与经济发展速度的差距逐步缩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4600元(2009年我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90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200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由3.1∶1缩小到3.0∶1,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

㈩ 绵阳市地理地貌及经济发展及在川地位

2014年,绵阳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79.8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1%。总量继续保持全省第二位,增速居全省第9位,较上年提高9个位次。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52.18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805.70亿元、增长10.0%,其中: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680.11亿元、增长9.4%,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25.59亿元、增长13.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22.01亿元、增长9.7%,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6:51:33。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924.74亿元,增长10.2%,占经济总量的比重为58.5%,较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
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16.83亿元、同比增长4.1%。农作物播种总面积66.01万公顷。其中:粮食播种面积41.88万公顷、同比下降0.3%;油料作物播种面积13.93万公顷、增长0.7%。全年粮食总产量215.94万吨、减产0.2%,其中:小春粮食产量50.27万吨、增长3.2%,大春粮食产量165.67万吨、减产1.2%。油料作物产量35.01万吨、增长3.5%。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0.1%,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5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1位,比上年提高7个位次。“2+4”重点产业工业增加值增长11.1%,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其中:冶金机械产业增长12.3%、化工节能环保产业增长12.2%、材料产业增长11.7%、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增长11.5%、电子信息产业增长11.2%、食品及生物医药产业增长7.2%。
全市工业产品产量增长面继续扩大。重点监测的133种工业产品中,有81种工业产品增长,增长面为60.9%,比上年扩大4.5个百分点。
全市资质以上总专承包建筑企业352个,其中:有工作量的343个,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33.97亿元,增长27%,较上年提高4.8个百分点。完成建筑安装产值323.96亿元,增长26.3%;完成其它产值10.01亿元,增长57.8%。按控股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69.87亿元、增长12.5%。
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80.37亿元,增长7.9%,增速较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其中:民间投资完成649.43亿元,增长15.7%,增速比全社会投资高7.8个百分点,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60.1%,较上年提高4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33.02亿元,同比下降3.9%;第二产业完成投资325.10亿元,增长7.4%;第三产业完成投资722.25亿元,增长8.8%。
全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10.74亿元,同比增长24.0%。全市商品房施工面积1888.96万平方米,增长13.9%;商品房竣工面积353.37万平方米,增长54.0%;商品房销售面积302.84万平方米,下降7.9%。
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34.77亿元,增长13.0%,总量居全省第2位,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3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0位,比上年提高8个位次。
分经营单位所在地看,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516.32亿元,增长14.1%,乡村市场实现零售额218.45亿元,增长10.7%。分行业看:批发业实现零售额88.04亿元,增长23.0%;零售业实现零售额531.80亿元,增长12.0%;住宿业实现零售额19.85亿元,增长11.2%;餐饮业实现零售额95.08亿元,增长10.6%。
全市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3%,涨幅比上年回落1.8个百分点。八大类商品及服务项目价格中出现五升三降: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2.8%、食品价格上涨2.3%、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1.9%、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1.2%、居住上涨0.2%、烟酒下降1.4%、交通和通信下降0.4%、衣着下降0.1%。
根据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全市实现地方公共财政收入101.75亿元,增长12.5%,增速与上年持平,其中:税收收入完成69.67亿元,增长10.5%,较上年回落3.3个百分点。公共财政支出294.49亿元,增长1.6%,较上年回落16个百分点。地方公共财政支出更倾向于民生工程,其中:医疗卫生、农林水事务、住房保障支出分别比上年增加6.86亿元、6.01亿元、3.17亿元。
截止12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621.72亿元,比上年增长8.8%,比年初增加211.45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464.46亿元,比上年增长11.6%,比年初增加152.55亿元。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398.50亿元,比上年增长11.6%,比年初增加145.72亿元。
绵阳科教发达,产业兴盛。是我国重要的国防军工和科研生产基地,拥有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等国家级科研院所18家,西南科技大学等高等院校14所,国家重点实验室8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6家,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25名,各类专业技术人才21.7万。现有长虹、九洲、攀长钢、新华、富临等大中型骨干企业50余家,其中长虹加快向千亿企业迈进,九洲加快向200亿台阶攀登,攀长钢、新华、富临加快向百亿目标冲刺。拥有注册上市公司12家,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等优势产业基础坚实,北斗卫星导航、通用航空、新一代显示技术、3D打印、大数据和新一代互联网、新能源汽车、环保等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2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11个。建有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城创新中心、科技城工业技术研究院、西科大国家大学科技园孵化中心等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平台,成立有四川省智能电视、北斗卫星导航等9个战略性新兴产业联盟。2012年专利申请量4992件、增长38.6%,授权量2846件、增长66.2%,认证和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1872家,六合锻造、富临精工、三阳塑胶等大批科技型中小企业快速成长。2013年10月,绵阳承办了2013中国科技城科技博览会,吸引了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嘉宾7400余人,参展项目1304项,参会单位签约项目214个、金额486.5亿元。
党中央、国务院和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绵阳发展和科技城建设。国务院成立了由科技部、国家发改委等18个部委组成的科技城建设部际协调小组,在政策、项目和资金方面给予科技城强力支持。四川省赋予科技城19项省级经济管理权限,专门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绵阳科技城建设的指导意见》和《支持绵阳科技城加快建设政策措施》10条,明确对科技城土地利用实行单列管理,规划建设科技城集中发展区,支持绵阳承办2014中国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省财政五年内为绵阳安排2.5亿元科技人才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开展股权激励和科技成果转化奖励试点,推动中国科技城突破性发展。绵阳市人民政府抽调精干力量组建了科技城集中发展区建设指挥部,正加快建设5平方公里的核心示范区启动区。设有驻北京、上海、重庆、深圳、青岛、福州和海外招商分局,成立由市级领导负责的6个重点产业招商引资办公室和行业协会,对重点项目实行市级领导对口联系和“绿色通道”审批。世界500强艾默生、宝马、IBM、神华集团、中航集团、中国建材和中国重汽、华晨汽车、海尔集团、新加坡芯联芯、浪潮集团等大企业纷纷入绵发展。

阅读全文

与四川支持经济发展措施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