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开发 > 达州的经济发展历史

达州的经济发展历史

发布时间:2021-02-12 00:24:51

① 达州经济状况

达州市位于四川省东北部,是原达县地区于1993年改建达川地区,再于2000年初建市的,现辖通川区、达县、大竹县、宣汉县、开江县、渠县,代管万源市,幅员面积1.6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640万。达州市地处川渝鄂陕四省市的结合部,是中国西部四大名城-重庆、成都、武汉、西安交汇辐射的中心地带。达州资源富集,交通便捷,发展势头良好,开发潜力巨大,是四川省的人口大市、农业大市、工业重镇和四省市结合部的商贸中心和交通枢纽,素有“川东明珠”之美誉。

交通便捷,商贸活跃。达州是四川通江达海的东通道,河市机场直达成都、广州、武汉、西安、深圳、北京等地;襄渝铁路、达成铁路、国道210纵贯全境,达万铁路、国道318横穿全市,7个县(市、区)县县通铁路;达渝高速公路连接成渝,到重庆只需2小时,到成都只需4小时,达陕高速公路也正在规划建设;渠江航运直通重庆,已基本形成立体交叉、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体系。良好的区位和交通优势加速了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聚集,达州人气足、商机多、潜力大。

资源富集,物产丰饶。已探明可开发利用矿产28种,天然气、煤、石灰石、石膏、富钾卤水、锂、锶、锰、钒等储量十分丰富,特别是天然气储量高达3.8万亿m3,是仅次于新疆、东海的全国第三大气田;达州产业基础较好,是中国和四川重要的粮油、畜禽、苎麻、茶叶、油橄榄、中药材生产基地,灯影牛肉、巴山雀舌、东汉醪糟等农副产品享誉巴蜀内外;已基本形成了以达钢、华川汽车、天府药业、美好塑业等为支撑,以化工、煤电、冶金、纺织、食品、医药、建材等为主体的工业体系,初步构建起了天然气、煤电、化工产业的主骨架

② 四川宣汉市达州经济发展情况如何。

首先纠正一复下楼主,是达州制市,宣汉是达州市属的一个县,距达州车程20分钟左右,那里山川秀丽,很不错,另外,四川盒地天然气田也在宣汉,未来那里的经济发展 楼主应该可以想象,目前中石油已经投资十多亿作为宣汉天然气的开期开发,所以宣汉在未来几年的发展一定会很不错。目前而言,宣汉县在达州市来讲,县城规模不能算最大,但也要比一般的县城发展得好很多。。

③ 达州在四川的经济地位如何发展趋势怎样

一般,经过地震,应该是一个发展机遇

④ 四川达州的经济发展怎么样

(原标题:2016年达州达1447.08亿元 同比增长7.5%)
四川新闻网达州1月23日讯(记者 余开洋)今日下午,达州市召开“2016年达州经济形势新闻发布会”,通报了过去一年达州经济社会各项指数。据通报,经四川省统计局审核发布,全年达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47.08亿元,居全省第七位,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5%。
2016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环境,达州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全面做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等各项工作,全市经济总体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势头,实现了“十三五”的良好开局。经四川省统计局审核发布,全年达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47.0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10.02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606.2亿元,增长7.6%;第三产业增加值530.87亿元,增长9.3%。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农业生产再获丰收 粮油产量实现“十连增”
粮油产量实现“十连增”。全年粮食总产量292.51万吨,增长1.1%。其中,小春粮食产量48.4万吨,增长0.5%;大春粮食产量244.1万吨,增长1.2%。油料产量33.3万吨,增长2.7%。
工业生产企稳回升 规模以上工业增长7.6%,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6%,同比提高10.6个百分点。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增长9.2%,重工业增长7.2%。分经济主体看,国有工业增长5.2%,股份制工业增长9.1%。分行业看,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长7.1%,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长9.7%,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9.6%,装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增长18.8%,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7.7%、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26.3%。
服务业继续较快增长
全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3%,增速比全省快0.2个百分点。其中,金融业增加值增长18.3%,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增长6.7%,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增长7.1%。
投资增长较快 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500亿元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500亿元,达到1500.12亿元,增长12.6%,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快0.5个百分点。其中,国有投资完成913.71亿元,增长15.5%,民间投资完成586.41亿元,增长8.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87.93亿元,增长32.4%;第二产业投资415.34亿元,增长5.6%;第三产业投资996.85亿元,增长14.3%。
从房地产开发看,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93.28亿元,增长13%。商品房施工面积959.1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2%;商品房竣工面积316.92万平方米,下降0.9%;商品房销售面积257.01万平方米,增长8.1%;商品房待售面积91.25万平方米,下降26.1%,去库存效果明显。
消费市场增势稳定。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61.72亿元,同比增长13.3%,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6个百分点。
按消费所在地分,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495.74亿元,增长13.8%;乡村市场实现零售额265.98亿元,增长12.2%。
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完成77.21亿元,增长14.9%;商品零售完成684.51亿元,增长13.1%。在商品零售中,限额以上企业实现商品零售额452.11亿元,增长16%。
从消费类别看,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19.7%,汽车类销售额增长21.5%、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29.2%,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1.9%,日用品类增长66.7%。
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较快。2016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7350元,增长9.2%。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016元,增长8.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18元,增长9.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比GDP快1.4个和2.1个百分点,城乡收入比进一步缩小。

⑤ 改革开放三十年达州农村的变化

一、达州市经济区位的变化和趋势
对区域经济区位的正确判断,是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前提。达州市地处目前所指的川东北地区(包括达州、广安、巴中、南充、遂宁、广元6市)。川东北地区属盆地丘陵和盆周山地区域,面积占全省14.3%;是我省人口的主要聚居区之一,2002年人口占全省33.2%;是我省经济发展相对较落后的区域,2002年GDP占全省20.3%。长期以来,我们对川东北地区的区位认识存在着一定偏差,一是发展的思路偏重于盆地丘陵和盆周山区农业这一难解的命题;二是对区域交通运输条件改善的作用认识不足;三是对其与重庆市和接壤省区的互动关系重视不够。显然,面对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需要对川东北地区的经济地理区位及其在全省经济的地位作用重新认识。而达州市面积占川东北地区6市的23.91%,人口占川东北地区22.20%,GDP占川东北地区24.23%,在川东北地区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从这种意义上讲,对川东北地区经济区位的认识,重点在对达州市经济区位的认识。
1、工业化进程中对达州市经济区位的再认识
四川是全国农业大省,川东北地区是全省农业主产区之一。2002年全省GDP中第一产业的比重为21.1%,比全国高6.6个百分点,而川东北地区GDP中第一产业的比重达34.3%,比全省高13.2个百分点,达州市GDP中第一产业的比重为35.1%(2003年达州市第一产业的比重为33.7%),比川东北地区高0.8个百分点。这一方面说明农业经济在区域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另方面更说明工业经济薄弱是区域经济发展落后、工业对农业反哺能力较弱的主要原因。
因此,认识达州市的经济区位,必须要跳出传统农业经济的思维方式,在高度重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同时,着眼于推进区域工业化进程的历史使命,更多地用现代工业经济的思维方式,来重新认识达州市的经济区位,全面构建和整合有利于工业经济发展的区位条件和比较优势,把达州市作为我省新兴的重点工业布局区域,充分发挥达州市的资源优势,合理利用市场半径的效应,加快以能源、冶金、建材和特色农畜产品加工、现代中成药等为特色的工业基地建设。
2、交通地理条件改变对达州市经济区位的影响
就川东北地区而言,其在相当长一段时期是我省交通相对不便的区域,一方面远离省会中心城市,一方面内外交通不畅,形成对工业经济和区域发展的制约。然而对于达州市而言,其交通运输条件在川东北地区具有明显比较优势,其中又以铁路最为显著,七十年代建成的襄渝和近年来建成的达万、达成三条铁路在境内交汇,各县均通火车,铁路车站达34个之多,在川东北地区乃至全省均十分突出。
然而,在看到优势的同时,也应看到随着经济发展和公路建设的加快,尤其是川东北地区成南等高速公路的建成,铁路作为适宜于远程运输的交通方式,其重要性正在部分为公路、尤其是高速公路所取代,如近年来铁路运输客货运量的增长明显低于公路运输客货运量的增长。相对而言,达州市在这方面还不具有比较优势。可喜的是,近年来,达州市大力加强公路和机场建设,达渝高速和河市机场即将建成,交通地理条件正在重新向着有利于达州市经济发展的有利方向转变。
3、行政地理区位对达州市经济区位的作用
达州市地处我省东部,在行政地理区位上属川、渝、陕、鄂四省市的接壤地区。自古以来,达州市就是这一区域的商贸流通中心和物资集散地。尽管在我国目前按行政区划管理经济的体制下,行政区划所造成的区域经济分割仍难以根除,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特殊的地理位置将使达州市经济发展具有广阔的辐射区域和市场空间。
综观川、渝、陕、鄂四省市结合部的区域经济发展,其目前仍属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达州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区域内其他地区在总体上基本相当,其工业化进程与区域内其他地区属同一阶段,但在某些方面也略高于其他地区。因此,未来达州市一方面可以向这些地区形成辐射和吸引,拓展和扩大产品市场,构建区域经济中心;另方面也必然在一些重要方面形成竞争,尤其是在争取欠发达地区稀缺的资金、技术等经济资源方面。
4、成渝经济带的扩展与达州市经济区位的变化
长江上游经济带是西部大开发确定的三大重点区域之一,成渝经济带是长江上游经济带的核心部分,是我国西部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之一。长期以来,我们对成渝经济带的界定存在着一定的误区,一般认为只是成都—内江—重庆沿线。事实上,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川东北地区与重庆市的经济技术联系日益增多,成渝经济带的区域概念已由原来的一线型发展为哑铃型。川东北地区作为成渝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得到国务院西部开发办的认同。目前,国家正在准备开展成渝经济区规划的编制工作。
达州是巴文化的发祥地之一,社会风俗与文化传统与重庆一脉相传,历来就是重庆市重要的经济辐射区域。由于行政区划的隔离和统一市场需逐步完善,达州与重庆的经济技术联系曾一度削弱,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化,这种联系正在不断加强,并呈加速之势。以目前全市公路客货周转量为例,往重庆方向占了50%以上,而川内和陕西等方向合占不到50%。未来达州必然与重庆在经济贸易往来、资金技术辐射、产业分工协作等方面形成更加紧密的联系。

⑥ 四川达州的经济怎么样

不怎么样,没什么大企业。但是近几年开采天然气,中石化来到了达州、未来的达州将很不一样的。

⑦ 哪个知道四川达州的经济,文化,介绍一下

达州,位于四川省东部,辖5县1区1市,幅员1.6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650万,是四川省的农业大市、资源富市、工业重镇和交通枢纽,素有“川东明珠、巴蜀秀壤”之美誉。
达州,历史悠久,文化厚重。自东汉建县至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历为州、郡、府、县所在地。这里曾积淀了距今约3700年前的古巴人文化,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宣汉罗家坝巴人文化遗址,堪称我国古代文化瑰宝。这里曾留下了全国最大的汉阙群,渠县汉阙存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这里曾培育了唐宋时期李峤、李适之、韩晃、刘晏、元稹、张商英六位宰相。茫茫五峰山、幽幽百里峡,巍巍八台山,流淌着浓浓的巴山情怀。
达州,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地处川渝鄂陕四省市结合部和长江上游成渝经济带,位于中国西部四大名城——成都、重庆、西安、武汉交汇辐射的腹心地带。襄渝铁路、达成铁路、达万铁路在此交汇;达渝高速公路连接成都、重庆,达陕高速公路正加快建设;国道318线、210线纵贯全境;河市机场可直飞广州、成都、北京等地;渠江航运经重庆可直达上海。目前,达州集陆、水、空运输于一体,是四川通江达海的东通道和第二大交通枢纽。
达州,资源富集,潜力巨大。已探明天然气、煤、钾盐、页岩、石灰石等矿产28种,其中:天然气资源总量达3.8万亿立方米,探明储量6600亿立方米,是国家“十一五”天然气开发的重点地区和“川气东送”工程的起点,有“中国气都”之称。预计到2010年,全市天然气净化附产硫磺将达到400万吨/年以上,成为亚洲最大的硫磺生产基地。达州还是全国的苎麻、商品粮、生猪、黄花、油橄榄、茶叶等生产基地,被誉为“中国苎麻之乡”“中国黄花之乡”、“中国油橄榄之都”、“中国富硒茶之都”。达州森林覆盖率32.6%,正积极争创全国优秀旅游城市。
达州,基础坚实,发展较好。2007年全市生产总值510.41亿元,增长14.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5.8亿元,增长38.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5.02亿元,增长34.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06.6亿元,增长35.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5.21亿元,增长17.8%。工业上,以能源、化工、冶金、纺织、医药、建材为主体的工业体系基本形成。农业上,种植业、畜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各业并举,正逐步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商贸上,市场体系不断完善,肯德基、国美、新世纪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纷纷落户达州。城建上,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规模加速扩张,达州被列入四川省“十一五”期间重点发展的大城市之一。
达州是一片神奇而富庶的土地,正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环境优势和市场优势,展示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当前,全市人民正紧紧围绕市委二届十次全会确立的“打造一枢纽、两中心、三基地,建设秦巴地区经济文化强市”的战略定位和“突出一条主线、加速三化进程、推进四大战略”的基本思路,按照“三步走”的奋斗目标,奋力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在此,我们诚挚邀请各位领导、各位朋友到达州考察指导、观光旅游、投资兴业,勤劳淳朴、开明开放、热情好客的达州人民恭候您的到来!

⑧ 达州经济情况

达州市经济的区域定位与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二十一世纪初叶,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环境正在发生一系列重大而深刻的变化。我国加入WTO与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使区域经济可以而且必须在参与全球区域产业分工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强化经济竞争能力;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西部地区加快工业化进程注入强劲动力,也提出了重大而艰巨的发展使命;近年来全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新一轮增长周期的到来,既使全省经济呈现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也使区域经济的发展竞争更加激烈;党的十六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使我国的经济发展思路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
面对我国、我省和达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达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发展战略研究十分重视。就在本课题研究过程中,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经过深入调查研究,提出了加快跨越式发展的基本思路,并经过市委常委会讨论通过,即:“融入成渝,联动秦巴,强工重农,兴城活商,追赶跨越,富民强市”。“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优化结构,抓好龙头,加快农民致富奔小康步伐;培育航母,打造船队,构建秦巴地区的商贸中心;科学规划,强化建管,实现经营城市新突破;优化环境,大力招商,以大开放促进大跨越;放手放权,激励加压,强力推进县区经济跨越式发展。”我们认为,这一战略思路完全符合达州市的客观实际。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这一总体战略思路,经认真研究,提出本报告,供市委、市政府参考。应当指出,本报告只是针对达州市的区域定位与发展战略,关于社会发展、环境保护等领域和城市规划、空间布局等内容应该另行研究,与之配套。
一、达州市经济区位的变化和趋势
对区域经济区位的正确判断,是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前提。达州市地处目前所指的川东北地区(包括达州、广安、巴中、南充、遂宁、广元6市)。川东北地区属盆地丘陵和盆周山地区域,面积占全省14.3%;是我省人口的主要聚居区之一,2002年人口占全省33.2%;是我省经济发展相对较落后的区域,2002年GDP占全省20.3%。长期以来,我们对川东北地区的区位认识存在着一定偏差,一是发展的思路偏重于盆地丘陵和盆周山区农业这一难解的命题;二是对区域交通运输条件改善的作用认识不足;三是对其与重庆市和接壤省区的互动关系重视不够。显然,面对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需要对川东北地区的经济地理区位及其在全省经济的地位作用重新认识。而达州市面积占川东北地区6市的23.91%,人口占川东北地区22.20%,GDP占川东北地区24.23%,在川东北地区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从这种意义上讲,对川东北地区经济区位的认识,重点在对达州市经济区位的认识。
1、工业化进程中对达州市经济区位的再认识
四川是全国农业大省,川东北地区是全省农业主产区之一。2002年全省GDP中第一产业的比重为21.1%,比全国高6.6个百分点,而川东北地区GDP中第一产业的比重达34.3%,比全省高13.2个百分点,达州市GDP中第一产业的比重为35.1%(2003年达州市第一产业的比重为33.7%),比川东北地区高0.8个百分点。这一方面说明农业经济在区域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另方面更说明工业经济薄弱是区域经济发展落后、工业对农业反哺能力较弱的主要原因。
因此,认识达州市的经济区位,必须要跳出传统农业经济的思维方式,在高度重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同时,着眼于推进区域工业化进程的历史使命,更多地用现代工业经济的思维方式,来重新认识达州市的经济区位,全面构建和整合有利于工业经济发展的区位条件和比较优势,把达州市作为我省新兴的重点工业布局区域,充分发挥达州市的资源优势,合理利用市场半径的效应,加快以能源、冶金、建材和特色农畜产品加工、现代中成药等为特色的工业基地建设。
2、交通地理条件改变对达州市经济区位的影响
就川东北地区而言,其在相当长一段时期是我省交通相对不便的区域,一方面远离省会中心城市,一方面内外交通不畅,形成对工业经济和区域发展的制约。然而对于达州市而言,其交通运输条件在川东北地区具有明显比较优势,其中又以铁路最为显著,七十年代建成的襄渝和近年来建成的达万、达成三条铁路在境内交汇,各县均通火车,铁路车站达34个之多,在川东北地区乃至全省均十分突出。
然而,在看到优势的同时,也应看到随着经济发展和公路建设的加快,尤其是川东北地区成南等高速公路的建成,铁路作为适宜于远程运输的交通方式,其重要性正在部分为公路、尤其是高速公路所取代,如近年来铁路运输客货运量的增长明显低于公路运输客货运量的增长。相对而言,达州市在这方面还不具有比较优势。可喜的是,近年来,达州市大力加强公路和机场建设,达渝高速和河市机场即将建成,交通地理条件正在重新向着有利于达州市经济发展的有利方向转变。
3、行政地理区位对达州市经济区位的作用
达州市地处我省东部,在行政地理区位上属川、渝、陕、鄂四省市的接壤地区。自古以来,达州市就是这一区域的商贸流通中心和物资集散地。尽管在我国目前按行政区划管理经济的体制下,行政区划所造成的区域经济分割仍难以根除,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特殊的地理位置将使达州市经济发展具有广阔的辐射区域和市场空间。
综观川、渝、陕、鄂四省市结合部的区域经济发展,其目前仍属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达州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区域内其他地区在总体上基本相当,其工业化进程与区域内其他地区属同一阶段,但在某些方面也略高于其他地区。因此,未来达州市一方面可以向这些地区形成辐射和吸引,拓展和扩大产品市场,构建区域经济中心;另方面也必然在一些重要方面形成竞争,尤其是在争取欠发达地区稀缺的资金、技术等经济资源方面。
4、成渝经济带的扩展与达州市经济区位的变化
长江上游经济带是西部大开发确定的三大重点区域之一,成渝经济带是长江上游经济带的核心部分,是我国西部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之一。长期以来,我们对成渝经济带的界定存在着一定的误区,一般认为只是成都—内江—重庆沿线。事实上,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川东北地区与重庆市的经济技术联系日益增多,成渝经济带的区域概念已由原来的一线型发展为哑铃型。川东北地区作为成渝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得到国务院西部开发办的认同。目前,国家正在准备开展成渝经济区规划的编制工作。
达州是巴文化的发祥地之一,社会风俗与文化传统与重庆一脉相传,历来就是重庆市重要的经济辐射区域。由于行政区划的隔离和统一市场需逐步完善,达州与重庆的经济技术联系曾一度削弱,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化,这种联系正在不断加强,并呈加速之势。以目前全市公路客货周转量为例,往重庆方向占了50%以上,而川内和陕西等方向合占不到50%。未来达州必然与重庆在经济贸易往来、资金技术辐射、产业分工协作等方面形成更加紧密的联系。
二、达州市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
区域比较优势是区域产业分工的基础,对区域经济比较优势的正确认识,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前提。区域比较优势是相对的,认识区域比较优势,有一个参照系的问题。达州市地处川东北地区,主要参照系无疑是川东北地区。但在全国统一市场逐步形成和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中,更需要用更广阔的视野,既立足于地处西部内陆且相对落后的客观实际,又着眼于参与全国乃至国际产业分工的发展要求,充分发挥达州市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综合分析达州市的比较优势,主要有以下几点:
1、位于西部开发重点区域和四省市结合部、邻近特大中心城市的经济区位优势
达州市地处川渝陕鄂四省市结合部,北与陕西接界,南与重庆相依,东与三峡库区及鄂西地区相通,使达州市经济发展具有较广阔的区域市场空间;同时,达州市位于成都、重庆、西安、武汉四大都市交汇辐射的中心地带,尤其是距重庆市相对较近,使达州市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经济辐射源;达州市还处于长江上游经济带的核心成渝经济带,作为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区域,达州市经济发展将受到国家和省的进一步重视和支持。
回顾达州市经济区位的变化,其优势经历了由相对弱化再相对强化的过程。1997年重庆分设为直辖市后,由于当时全国统一市场仍处于形成之中,行政区划改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与重庆的经济技术联系。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对内对外开放的扩大,达州与重庆以及陕西、湖北的经济技术联系不断扩大。尤其是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达州市成为成渝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重庆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区域的地位加强,经济区位得到进一步提升。
2、丰富的优质煤炭、天然气等矿产和特色农产品、中药材等自然资源优势
达州市自然资源丰富,其中尤以优质煤炭、天然气和特色农产品、中药材等具有显著的比较优势。达州是我省三大煤田之一,且煤质较优,煤炭总储量达5.3亿吨,其中工业储量2.7亿吨,是我国南方煤炭资源较为富集的区域;四川是我国、达州是我省天然气资源富集的区域,据中石油西南分公司资料,以达州为主的川东北气田天然气资源量达4700亿立方米,其中探明储量1200亿立方米;据中石化西南分公司资料,区域内还有计算资源量3700亿立方米,合计资源量占四川盆地5.5万亿立方米资源总量约五分之一;达州市气候温和,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共有耕地29.08万公顷,已建成6个国家级和省级商品粮基地县、5个生猪基地县、7个肉(奶)牛基地县、3个水禽基地县、3个茶叶基地县、2个苎麻基地县等,特色农产品和中药材资源十分丰富。
当前,达州市优势资源的开发利用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大好时机。从煤炭资源看,近两年我国能源电力需求迅速增加,尽管我省发展电力以水电为主,但必须要火电与之配套,达州作为我省的富煤区域,其煤炭开发和火电发展正当其时;从天然气资源看,达州天然气资源丰富,但含硫量较高,近年来随着天然气脱硫经济技术难关的解决,达州市天然气大规模开发的黄金时期已经到来;从农产品和中药材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特色、天然、绿色食品、油料、纤维和中药材市场需求不断扩大,发展农产品加工、麻纺织和中医药产业前景广阔。
3、以襄渝、达成、达万铁路,318国道、210国道和河市机场为骨干的交通优势
达州是川东北地区、四省市结合部乃至四川省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初步形成了以铁路为干、公路为网、机场为点、水路为补,综合配套,相互连接的立体运输体系。2002年末,达州市境内铁路总长346.5公里,铁路密度达1.39公里/百平方公里,位居全省第6位;达州市公路通车里程7848公里,公路密度47.33公里/百平方公里,均位居川东北地区第1位,并分别位居全省第4、5位;公路客、货运量均位居川东北地区第1位,并分别位居全省第7和第2位。但也存在公路等级较低,等级公路比重仅为60.89%,居川东北地区末位,河市机场至今未能复航等问题。
今后一段时期,是达州市交通优势得到进一步加强的重要时期,将为达州市经济发展创造重要的有利条件。从铁路看,达万铁路客货运输的全面开通和逐步繁荣,将与长江航运构成铁路水路联运网,形成新的出川达海的直接通道;从公路看,达州至重庆的高速公路即将全面建成,将显著缩短与重庆的相对空间距离,有力促进达州与重庆的经济技术联系;从航空看,河市机场即将建成复航,将大大便利达州与国内外的联系和交往,加快达州的对内对外开放步伐。
4、以冶金建材、能源电力、食品纺织、机械电器等为特色的工业经济优势
尽管达州市工业发展滞后,但相对于川东北地区各市和川渝陕鄂四省市结合部其他地区,达州市工业具有相对较好的基础。2003年全市工业增加值66.25亿元,在川东北地区位居第1位。其中又以冶金建材、能源电力、机械电器等重工业较为突出,2003年全市钢材产量56万吨,发电量30.3亿千瓦时,水泥产量197.2万吨,均位居川东北地区首位。2002年全市规模以上重工业增加值42.7亿元,占川东北地区35.3%,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1%。但达州市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发展相对落后,2002年规模以上轻工业增加值仅为南充、遂宁的约一半。
今后一段时期,达州市工业发展既面临重大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新一轮经济增长期的到来,使钢材、水泥、煤炭、电力等的需求大幅上扬,但也导致相应的生产能力快速扩张,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绿色食品、麻纺织品、中成药等的市场需求广阔,但达州市在这方面产业规模较小,工艺技术落后,对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制约较大。
三、达州市经济存在的比较劣势
对区域经济比较劣势的正确认识,也是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前提。从某种意义上讲,客观认识经济发展的比较劣势甚至比认识比较优势更重要。认识区域比较劣势,也有一个参照系问题。当然也离不开在川东北地区的比较,但更重要的是用开放的视野和广阔的胸襟,瞄准国内发达地区和国际先进水平,寻找自身的差距和不足,以便取长补短,扬长避短。综合分析达州市的比较劣势,主要有以下几点:
1、思想观念较为封闭,改革开放相对滞后
达州市地处大巴山南麓,山地占总面积71%,丘陵占总面积28%,平坝仅占总面积1%左右。由于地处内陆,且以山地为主,经济社会的开放度不高,思想观念较为陈旧。近年来,达州市大力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成效显著,但由于以农耕文化为主的传统观念和思维方式根深蒂固,与沿海和省内发达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从改革看,由于多方面原因,达州市以产权制度为核心的国有企业改革步伐明显滞后,至今大部分国有企业仍在传统机制中运行,大量的国有资产处于沉淀状态,职工的积极性未能得到充分发挥,企业的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较为薄弱;从开放看,由于地处内陆山区,其招商引资存在较大难度,兼之其他主观原因,至今招商引资尚未有大的突破,以招商引资为重点的对外开放成效有待提高。
2、财政实力较为薄弱,建设资金严重短缺
达州市经济与全省类似,具有典型的投资拉动型特征。然而,达州市又是典型的吃饭财政,某些方面甚至入不敷出。2002年全市人均财政收入仅101.1元,在川东北地区位居第5位,仅高于巴中市,在全省排名仅19位。由于财政实力薄弱、建设资金短缺,对各方面均造成重大影响。
如固定资产投资,2002年全市投资率仅为28.1%(2003年投资率为33.76%),在川东北地区位居第5位,仅高于巴中市,在全省排名15位;又如教育事业发展,2002年全市教育事业费增长率仅为13.46%,在川东北地区位居末位,在全省仅排第17位。尤其是由于建设资金短缺,包括机场改建在内的一批重点项目工期一拖再拖,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很大影响。
3、城市化水平较低,投资环境尚不如人意
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和辐射源。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达州市城市化进程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其城市化水平不仅低于国内和省内较发达地区,也低于川东北和省内其他一些经济欠发达市。2002年达州市城市化水平为15.7%,在全省排第15位,在川东北地区居第4位,不仅低于人均GDP高于达州的遂宁市,也低于人均GDP低于达州的南充和广元市。
城市化水平的落后,不仅导致经济的集聚、辐射和带动效应降低,也是投资环境尚不如人意的重要方面。因为对于欠发达地区,吸引外商投资主要在城市,改善投资环境也主要在城市。这是达州市投资环境的重要差距,如至今市工业开发区尚未形成企业入驻的基本条件,对招商引资和经济发展形成制约。
4、产业结构尚不合理,产业关联有待加强
达州市产业结构具有明显的传统工业化初期的结构特征。与沿海和省内较发达的区域的差别尚且不论,在川东北地区6市比较,一方面2002年其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29.7%(2003年为26%),在川东北地区居第1位,比其他市高5~9个百分点;另方面其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仅为27.8%(2003年为31.9%),在川东北地区最低,且比其他市低达7~10个百分点。
如此大的差异,即便考虑某些不可比因素,也说明达州市产业结构存在不合理,尤其是第三产业发展亟待加强。同时,达州市产业的关联互动亦较弱,全市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但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不足;全市原煤年产量达730余万吨,但就地转化为电能仅占15.1%;全市苎麻年产量3.6万吨,但苎麻加工严重滞后;全市天然气大开发正在展开,但天然气如何转化亟待认真研究。
5、生产技术和管理粗放,经济效益较为低下
达州市工业企业生产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具有明显的粗放型特征。尽管工业增加值在川东北地区6市中列第1位,但其经济效益却有待提高。工业经济效益不仅与沿海和省内发达地区相比有较大差距,与川东北地区其他市相比,也有明显差距。
以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统计,2002年达州市每百元工业增加值实现利润仅1.1元,位于川东北地区末位,每百元工业增加值实现利税仅17.0元,也位于川东北地区末位;每百元工业销售收入实现利润仅0.5元,位于川东北地区末位,每百元工业销售收入实现利税仅7.6元,只略高于南充市;每百元工业固定资产原值实现利润仅0.45元,位于川东北地区末位,每百元工业固定资产原值实现利税仅6.9元,同样位于川东北地区末位。尽管同样有不可比因素,但其显然是工业未能对全市经济形成应有的强力拉动的重要原因。
四、达州市经济发展的区域定位
根据以上分析,从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加快工业化进程、扩大区域产业分工、强化区域经济特色、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出发,我们认为,今后一段时期,达州市经济发展的区域定位可以是:四省市接壤地区的以能源重化工业、特色农产品加工和现代商贸物流业为重点的大型区域性中心城市。
1.四省市接壤地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达州地处川渝鄂陕四省市接壤地区,周边市(区)虽分属四省(市),但同为秦巴山区,自然地理相似,文化习俗相近,经济联系密切。长期以来,这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至今尚未形成突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随着这一区域的经济发展,构建区域性中心城市已成为客观需要。达州市是区域内传统的商贸中心和物资集散地,且经济社会发展和工业化、城市化水平在这一区域居于前列,产业基础较好,交通运输便利,作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集聚、辐射、带动功能基本形成,2002年通川区和达县非农人口已达38.9万人,未来应向5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规模发展,把达州建成四省市接壤地区的区域中心城市,其不仅将有力增强达州的区域积聚和辐射能力,而且将有力促进四省市接壤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
建设四省市接壤地区的区域中心城市,关键是要加快达州的工业化进程和城市化进程。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强化资源开发利用,加强企业技术改造,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做强做大支柱产业,加快工业发展步伐,努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要实行工业化与城市化并举,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以达州城区为重点,加强城市规划和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增强城市的积聚和辐射功能;要利用地理区位和交通运输之便,着力培养大型专业市场和批发市场,加快商贸流通、物流配送、中介服务等较高层次第三产业的发展。
2.川东北地区的能源重化工业基地
四川省是我国重要的能源重化工业基地之一。从全省看,我省能源重化工业基地不在川东北地区。但能源、冶金、建材工业的基本产品如煤炭、水泥、钢材等,由于单位产品的重量较大,因而都有相对合理的产品市场半径,其市场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达州市能源、冶金、建材工业在川东北地区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从资源条件看,具有丰富的煤炭、天然气、石灰石等资源,资源丰度在川东北地区名列前茅,尤其天然气的开发前景十分巨大;从产业基础看,已经形成达钢、达竹煤电、恒成能源等企业为骨干的冶金、能源、建材、机械等支柱工业,重工业规模和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均位居川东北地区首位;从产品市场看,达州市的建筑钢材、煤炭、水泥等产品已在周边市场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电力、天然气的市场更供不应求。
要把充分利用和发挥资源优势、加快能源重化工业发展作为达州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的扶持,加快实施一批重点建设和技改项目,快速壮大工业经济实力。包括加强煤炭资源的就地转化,加快大型火电的建设步伐;加快天然气资源的开发利用,尽快形成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加强对达钢等优势企业的改组改造,培育和壮大重点优势企业,逐步形成和壮大作为川东北地区乃至四省市结合部的能源重化工业基地。
3.四川省的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之一
如前所述,四川是我国、川东北地区是四川、达州是川东北地区的农业主产区之一。较为雄厚的农业基础,为达州市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条件。尽管从全省看,达州在这方面并不具有明显的优势,尤其是加工业发展仍较为薄弱,但其市场容量较大,发展前景广阔,而且关系广大农民的致富奔小康,关系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关系全市城乡统筹和协调发展,必须予以大力推进。
建设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必须紧紧抓住加工这个龙头,强化市场观念和竞争意识。我省各市(州)大多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关键是看谁的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更快,谁的农产品加工质量档次更高,谁农产品加工的产品更适应市场需求;必须突出优势和特色,力争在关键环节取得突破。要围绕达州具有比较优势的肉牛、苎麻、油橄榄、富硒茶、地道药材等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壮大龙头企业,提高加工深度;必须坚持市场导向,强化市场营销。要有重点地针对不同的目标市场,开发适销对路产品,争创名优品牌,扩大市场份额。
4.重庆中心城市的重要辐射带动区域
就大的经济区域而言,达州市是成渝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成都和重庆是成渝经济带两个特大中心城市,达州的经济发展离不开这两个经济中心的辐射带动。但从经济社会的历史传承、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看,达州市与重庆市的经济技术联系更为密切,也更为重要。达州是重庆传统的辐射带动区域,其社会风俗与文化传统相似,经济社会联系历史悠久;达州与重庆比邻而居,通往重庆的交通条件更为便利,而且是重庆北上的必经通道;达州与重庆产业结构互补性较强,既为重庆提供配套服务,又承接重庆的产业转移;达州与重庆互为市场,达州市场上重庆的产品占有很大份额,达州的产品也有很大部分销往重庆市场。吸引争取重庆特大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以重庆市作为达州产品的主要目标市场,是达州经济发展的合理选择和必然趋势。
加强与重庆的经济技术合作,首先是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摆正位置,甘当配角。要突破行政区划的界限和地方保护主义的干扰,充分利用和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积极跟踪重庆经济的发展动向和市场需求,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注重与重庆优势互补,在产品开发中注重重庆的市场需求,在招商引资中加强对重庆的针对性。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拓宽合作领域,扩大合作规模,提高合作实效,使达州成为川渝经济相融和产业互动的走廊。
5.四省市结合部的商贸物流中心
商业职能是城市的初始职能,区域中心城市首先应成为区域内商贸物资流通的中心。达州作为进出川的重要门户,自古就是商贾云集之地,被誉为经商贸易的“金三角”,是川东北传统的商贸物资集散地。达州批发零售业、餐饮娱乐业、交通运输业较为发达,商品贸易辐射力强。全市2002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2亿元,2003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4亿元,居周边各市前列。2002年全市客运总量9509万人,货运总量3300万吨,在川渝地区仅次于成都和重庆。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发展基础,达州是省规划的五大二级物流枢纽之一。
加快商贸物流中心的建设,重点要培育大型专业市场和批发市场。在此基础上,积极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技术手段,加快传统物流业向现代物流业的转变步伐。继续加大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完善物流运输平台。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企业信息化建设,促进物流与信息流相结合,完善物流信息平台。积极为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创造条件,大力促进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的发展。
五、达州市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
根据以上对达州市比较优势和比较劣势、经济区位和区域定位的认识,按照达州市委、市政府总体发展战略思路的要求,我们认为:如何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和城市化进程是达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环节。为此,建议全市在战略重点上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1.以民营经济为主体,加强经济结构调整
——加大所有制结构调整力度。调整优化所有制结构,是加强区域经济自身增长机制的必要手段。要充分认识民营经济在全市工业化进程和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更加宽松的环境条件。积极推进“三个转变”,加快民间资金向民间资本的转变,激活民间资本投资。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国企改组,通过民营经济的大发展,逐步确立民营经济的主体地位,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
——加大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

⑨ 达州未来发展有什么特点

四川省政府批复了《达州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以下简称《总体规划》)。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是“实现科学发展、建设幸福达州,建成川渝鄂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为了方便市民了解达州城市发展前景,激发大家热爱达州、建设达州的热情,本网记者专程采访了《达州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委托单位——达州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党委书记、局长王伟,请他就市民关注的热点、焦点话题进行全方位解读。
2002版城市总体规划批准实施以来,达州在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至2011年,达州市区的聚居人口约73万,用地规模达到了约55平方公里。中心城区已基本形成了“一河两岸、五大组团”。
近年来,在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批准实施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和成渝城镇群发展战略规划,四川省推动“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工作、大力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和西部综合交通枢纽的背景下,达州市也相应提出了建设川渝鄂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2002版达州城市总体规划由于编制时间较早,无法满足区域中心城市空间拓展的需要,不能很好地适应达州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需要,修编城市总规迫在眉睫。
面对新情况、新变化对达州城市发展提出了新的目标任务,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重新审视达州市的发展定位,进一步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完善设施体系、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改善人居环境质量。实现科学发展、建设幸福达州,建成川渝鄂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
按照“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总体战略的要求,紧紧围绕达州市第三次党代会确立的“川渝鄂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发展定位,坚持“两化互动、统筹城乡”的发展思路,坚持追赶跨越、加快发展的主基调,坚持产业立市、工业强市、开放活市、科教兴市、文旅靓市的发展路径,奋力推进“七个加快”,进一步优化城市功能与用地布局,以优化城市空间形态、创造宜居的生态环境空间、努力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促进城市和城市产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保护达州城市生态环境和山水格局,尊重城市历史和城市文化。同时,立足长远、着眼宏观,努力构建经济发达、环境优美、设施齐全、功能配套、运转安全高效的现代化山水园林城市。
本次总规修编重点主要包括:准确把握城市定位,重新确定城市发展目标、城市规模和实施时序;优化城市功能与用地布局。拓展城市空间,调整城市用地发展方向和格局,重塑城市空间形态;创造宜居的生态环境空间。充分挖掘山水资源潜力,塑造良好的人居环境,突出山地城市的景观、风貌与生态特色;完善城市支撑系统。构建与城市空间结构相协调的道路交通网络体系,完善市政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布置,提高城市防灾、减灾能力。
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完善城市功能,塑造城市风貌特色,打造生态宜居环境,把达州建设成为川渝鄂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达州城市规划区范围:通川区全部,达县的南外、幺塘、新兴、经开区、河市、金垭、石板、百节、斌郎、江阳、亭子、大垭、大风与福善,以及宣汉的红岭、君塘、庙安、柏树与洋烈,面积约1189平方公里。
以西城为城市中心,以南城、老城为城市副中心。重点建设西城、南城、河市、亭子等片区,优化改造老城。在用地评定基础上,达州城市发展方向采取“南延西扩东跨,适度向北发展”的城市空间发展模式。近、中期主要向西扩张莲花湖、复兴、双龙一带,并向南延伸至河市与铜钵河,适度向北发展张家坝、韩家坝和魏兴。规划远期城市主要向东跨越雷音铺发展,即亭子片区。
中心城区用地及人口规模:到2015年,达州城市建设用地为78.95平方公里,用地范围控制在100平方公里;到2020年,城市建设用地为113.0平方公里,用地范围控制在130平方公里;到2030年,城市建设用地为145.84平方公里,用地范围控制在16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在2015年为100万,在2020年为130万,在2030年为160万。
达州市城镇化发展目标:2010-2015年城镇化率年均增长2个百分点,2015年达到42.7%,城镇人口290-300万人;2015-2020年城镇化率年均增长1.8个百分点,2020年达到51.7%,城镇人口360-380万人;2020-2030年城镇化率年均增长1.6个百分点,2030年达到68%,城镇人口470-500万人。
达州城市分为老城片区、西城片区、南城片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河市片区和亭子片区等六个功能区。
老城片区:规划到2030年建成区面积约12平方公里(含张家坝、韩家坝),人口规模22万人。功能定位:城市商贸中心、区级行政中心、职业教育中心,以传统商贸、文化娱乐、职业教育与居住为主的综合发展区。

西城区:规划到2030年建成区面积约32平方公里,人口规模45万人。功能定位:全市中央商务区、行政文化中心、区域性商贸物流生产性服务基地,以行政管理、金融商务办公、总部经济、科技研发为主,配套文化教育、体育、医疗与居住的综合发展区。
南城片区:规划到2030年建成区面积约20平方公里(含小河咀、三里坪、梨树坪),人口规模28万人。功能定位:城市副中心与城市门户,以金融、商务办公、居住为主的综合发展区。
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到2030年建成区面积约30平方公里。功能定位:重点发展天然气能源化工、机械制造、冶金建材。
河市片区:规划到2030年建成区面积约21平方公里,人口规模35万人。功能定位:能源化工产业区配套发展区,以会展、生活配套为主的综合发展区。规划搬迁河市机场至百节。
亭子片区:规划到2030年建成区面积约30平方公里,人口规模30万人。功能定位:未来达县行政经济文化中心,以发展现代商贸、现代服务和现代居住为一体的现代化新城。
按照“一核、一圈、两翼、三轴”市域城镇空间布局,规划打造中部经济区、北部经济区、南部经济区三大经济增长极。
“一核”:指达州主城区
“一圈”:指以达州主城区为中心,大竹、宣汉、开江城区构成的半小时经济圈
“两翼”:指渠县、万源市城区
“三轴”:指沿达渝、达陕高速路发展轴,沿达万、达巴高速路发展轴,沿南大梁高速路发展轴。
北部经济区:积极发展无公害绿色食品基地,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和生态旅游等特色产业。限制发展污染以及破坏生态环境的产业。
中部经济区:重点发展天然气能源化工、机械制造、新材料和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改造提升煤炭、建材、冶金等传统产业;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发展金融、信息、咨询、物流、旅游等现代服务业。
南部经济区:大力发展机械电子、苎麻纺织、建材和农副产品加工等优势产业。
同时规划将福善、龙潭、樊哙、大竹河、旧院、石桥、普安、石桥铺、土溪和清河打造成10个旅游型城镇;
将白沙、普光、南坝、胡家、三汇、临巴、琅琊、麻柳、渡市、石梯、石河、庙坝、团坝、柏林、任市、讲治16个打造成工贸型城镇;打造以集市贸易为主的农贸型城镇53个。
以建设全国次级综合交通枢纽为契机,统筹推进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建设,奠定达州在全国“五纵五横”骨干网络和西部综合交通枢纽中的优势地位,形成四川省通江达海的东通道,成渝地区北大门。
铁路交通:加快建设高效、大运力的进出达州的铁路通道,把铁路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建成达州至巴中铁路,规划建设达州至重庆、西安、万州、成都城际铁路。
公路交通:着力构建“一纵四横”的高速公路主骨架,加速构建“五纵七横”次级干线公路,提高路网技术等级和服务水平。加强境内干线公路建设,大力实施县乡公路改造,提升县乡公路等级。一是高等级公路:建成达陕、达万、达巴、南大梁、达州至营山、通江至万源高速公路,实现达州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高速公路大通道全部贯通。同时,为强化达州中心城市环城快速交通联系及其与市域五个二级中心城市的交通联系,规划建设完善“一环五射”的快速公路网络。二是次级干线公路:规划提高路网技术等级和服务水平,加快构建市域“五纵七横”次级干线公路网络。三是枢纽站场:建成国家运输枢纽客货站场9个,县级客货站场22个,构建跨区域的快速客货运输网络,形成多种运输方式协调配合,城市交通与城际交通紧密衔接的全国重要的次级综合交通枢纽。
水运交通:大力实施渠江梯级开发,加快渠江航道升级改造,将渠江航道等级升为三级,州河航道等级升为四级道;加强达州、渠县等港口建设,力争将达州港建成年运输能力1200万吨港口。
航空交通:适时搬迁达州河市机场至达县的百节镇,并开通更多航线。
中心城区道路交通规划:
规划采用自由式与方格网相结合的布局结构形式组织城市道路系统,形成以“三横五纵加一环”的城市快速路及片区联系性干路为主框架的城市道路交通骨架系统。
“三横”:北横,西起外环路复兴北枢纽,经莲花湖片区后穿凤凰山与210国道相接后借道210国道南行并向西过州河大桥与巴达高速盘石出入口入城通道相接;中横,西起外环路碑儿梁枢纽向东经马踏洞上跨达州火车站后接金南大道至火车东站;南横,由外环路幺塘枢纽向东接工业大道并在木瓜铺东穿雷音铺后至亭子火车站。
“五纵”:中纵线,北起莲花湖接金龙大道南延过化工园区后跨州河并沿城堵山侧至河市南至新达州铁路货站;西一纵,北起小河嘴州河大桥经通川路、朝阳路及新西河路至新达州铁路货站后与环城快速路相交;西二纵,北起外环路复兴枢纽向南经碑儿梁、幺塘、李家湾后与中纵线相接;东一纵,北起韩家坝与新达宣公路衔接并经张家坝后过明月江经南坝、杨柳垭、经开区后向南与外环快速路相交并与现状国道210线相接;东二纵,北接达万高速盘石入城线向南沿亭子西侧南延,串接亭子片区与主城区联系的两条快速通道。
“一环”:指外环快速路,北起达巴高速魏兴出入口沿凤凰山西侧南下至复兴并沿铁山东麓向南至河市郑家坪后过州河并沿铜钵河北侧向东至徐家冲,并穿雷音铺后至亭子片区南缘,再向东可与达巴高带相接。通过外环快速路将渝达陕、巴达万及达营高速连接起来。

阅读全文

与达州的经济发展历史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