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发展旅游业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旅游业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旅游业作为一项重要的新兴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解决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为社会带来巨大的帮助。
旅游业所需的人才类型是多样的,大多数从业人员的技术要求较低,培训掌握难度比较容易。因此,就能为一部分文化水平较低的失业人员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为社会的稳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旅游对经济 旅游时第三产业,世界促进经济发展促进消费,扩大内需对社会开拓人们的精神视野 提高人文素养,有利于社会的和谐 。
旅游业可以为国家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收入,摆脱地区贫困,因其投入一般较低,因此对贫困地区的帮助是巨大的;促进了商业消费,加速了经济增长;合理和优化了产业结构部门,作为非生产性行业,带动了其它的相关产业;跨国旅游的飞速发展对本国的外汇收入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2. 试论述旅游的发展对国家经济的积极影响和作用
旅游发展对国家经济的积极影响和作用:
1、积极影响:促进经济发展和增加就业。
旅游业是一个关联性极大的产业,旅游业的发展可带动国民经济其他行业的共同发展;从劳动就业来看,旅游业是一个拉动密集型行业,对劳动力有很强的吸附能力,旅游业的发展,对解决劳动就业问题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2、作用:
(1)旅游业完全收入对GDP的作用 :
旅游业完全收入=旅游业直接收入+旅游业相关行业收入。旅游业作为一个关联度很高的行业,它不仅可以为工业、农业、建筑业等提供巨大的市场,而且还可以带动和促进金融保险业、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业、文化娱乐业以及对外贸易等行业的发展,甚至可以衍生出一些新的产业。据世界旅游组织测算,旅游业每直接收入1元,会给国民经济相关行业带来4.3元增值效益。
(2)旅游业外汇收入增加对外资利用的作用 :
旅游业是我国最早对外开放的行业之一,国际旅游业的发展导致大量人、财、物的加速流动。由此形成的招商引资和项目投资决策机率大大增加,旅游环境从本质意义上说,也是投资环境的重要构成,所以,旅游业通过正面促进对外开放,使区域内的引资和投资额增加。
(3)旅游业在扶贫开发中的作用 :
旅游业是一个产业关联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旅游业的种种特性,旅游业日益成为消除地区贫困的有效途径。旅游扶贫是一些自然和人文资源相对丰富或独特的山区扶贫工作的突破口,即依托当地旅游资源优势,通过开发旅游项目,带动贫困山区的脱贫。
(4)旅游业在扩大就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旅游业是为游客提供“食、住、行、游、购、娱”综合性消费的劳动密集型服务行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中国就业的增长点。
3. 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有何影响
第一,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增加税收
第二,促进周边配套服务发展,增加就业岗位,维护地方稳定
第三,旅游业是绿色经济,大力发展有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
第四,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
4. 旅游业的发展给区域经济的发展带来哪些好处
1、旅游业可以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旅游业是一个关联性很强的产业。可以有效带动建筑工程及相关行业、航空运输业、轻工业、商业、工艺美术和农副业等行业的发展。
2、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
旅游业作为朝阳产业,它所具有的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的导向性功能是不容置疑的。
3、增加就业机会
旅游的发展可以增加区域内的人流、物流、资金和信息流的流动,因此发展旅游业能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
4、增进国际交流,拓宽世界视野
在一定意义上,一次旅游活动是一种广义上的文化交流,通过发展旅游业,各国人民之间的彼此了解,并有力地促进中西方文化的相互交融。通过旅游业的发展,这种软环境效应可以克服各国意识形态间的障碍,增进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有利于协调各国之间的关系,以促进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的集团化。
5、促进招商引资,利于国际接轨
与贸易创汇相比,旅游创汇不需要直接输出物质产品,不需要进行多环节的长距离运输。发展旅游业可带来大量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有利于低成本地学习借鉴别人有用的东西,更新观念,促进本地区扩大开放及与国际的接轨。
(4)积极发展旅游带动经济社会发展扩展阅读:
旅游业组成要素:
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服务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三大要素。
旅游资源,包括自然风光、历史古迹、革命遗址、建设成就、民族习俗等,是经营旅游业的吸引能力;
旅游设施,包括旅游交通设施、旅游住宿设施、旅游餐饮设施、旅游游乐设施等;
旅游服务,是包括各种劳务和管理行为相结合是经营旅游业的接待能力。
5. 旅行社在促进旅游目的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的作用
旅行社是旅游活动的组织者,与旅游饭店、旅游交通并称为旅游业三大支柱。旅行社是和饭店、交通和游览对象物共同为人们旅行提供服务的专门机构。
(1)为旅游者服务
旅行社接受旅游者的相关费用后,它就以一种特殊的商 品——旅游服务,为广大旅游者旅游活动的有序进行创造条件和方便。
(2)对旅游产品进行组合和销售
即把为旅客旅游活动所需要的交通、住宿、饮食、游览、娱乐等基本旅游项目组合成为旅游新产品——预先计划好的一条条旅游路线。然后向旅游者宣传推销,把合成的旅游产品送到游客手中。可以说;旅行社把交通、饭店、娱乐、游览分散的不同的服务有机地联系起来,加强了这些部门间的协调和配合,使游客由和多个部门打交道变为和一个部门打交道,减少了许多麻烦,即使某一方面有不尽人意之处,也不需游客直接出面,而由旅行社全权处理,保护游客的合法权益。所以说它是沟通旅游者和旅游相关部门的桥梁、纽带,是旅游活动必不可少的介体。旅行社因势利导地进行旅游活动的策划和组织,使游客的旅行需要成为可能,并走向规范化和正常化。
一、行业发展为就业提供了巨大空间
我国的旅游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旅行社作为旅游业的龙头,十年间得到了飞速发展,也为就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截止到2001年底,全国共有旅行社10716家(其中国际旅行社1319家,国内旅行社9397家),比1991年底增加了9155家,扩大了近7倍,年均增长21.24%;全国旅行社直接从业人员为19.24万人,比1991年底增加了13.72万人,年均增长13.30%。如按国际经验,旅游业每增加一个直接就业人员,将间接增加5个人就业来计算,相当于提供了96.20万个间接就业机会。未来十年,如旅行社的直接从业人员按年均增长15%计算,将为全社会提供间接就业机会292.96万个,成为巨大的就业空间。
导游人员作为旅游业的形象大使,十年间从业人员的数量也有大幅度增长。1994年起,导游人员的资格考试对社会开放,截止到2001年底,全国取得导游资格证书的人数已达到15万,比1991年底增加了13.2万多人,扩大了近8倍,年均增长23.62%,相当于提供了75万个间接就业机会。预计今年年底取得全国导游资格证书的人员数量将达到20万。除此之外,临时导游和景区(点)的导游人员数量也增长较快,导游已经成为一项社会热门职业。据了解,仅北京市2001年报考导游的人数就达到13800人。
二、为拉动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作用
我国的旅行社是从有组织地接待国际入境旅游者的发展模式开始的,九十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可自由支配收入的增加,特别是每年增加了三个“黄金周”的假期,国内旅游异军突起,旅行社组织国内旅游以更强劲的增长势头发展。另外,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以及国家对出境游政策的调整,我国出境旅游的发展也很快,旅行社组织出境旅游也成为了一个亮点。旅行社在旅游行业中的龙头地位日益显现,其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是非常明显的。一是在扩大内需中起了积极的作用。据统计,2001年度,在国内旅游方面,全国旅行社组团和接待达9410.56万人次,占国内旅游人数的12%,旅行社组织的国内旅游业务收入为331.33亿元,占全国国内旅游收入的9.41%。在入境旅游方面,全国旅行社接待入境旅游者1453.64万人次,占全年入境旅游者总数的16.33%,旅行社组织入境旅游业务收入为150亿元,约占全部国际旅游收入的10.16%。在出境旅游方面,全国旅行社组织出境旅游人数为369.53万人次,占中国公民出境人数的30.45%。二是旅行社的投资对经济增长也有促进作用。旅行社是综合性比较强的行业,具有较强的关联带动作用。同时,还具有较高的投入产出率。2001年底全国旅行社资产总额达到415.47亿元,同比增长13.55%;负债总额为199.08亿元,同比增长2.07%;所有者权益总额为216.39亿元,同比增长26.64%;注册资本金额为130.63亿元,同比增长15.39%。三是拉动了国内生产总值。2001年,全国旅行社营业收入为589.80亿元,占旅游业总收入4995亿元的11.8%,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0.61%,但旅行社营业收入的增长为25.51%,远远大于全国GDP的增长速度,可以预见,旅行社行业在GDP中占的比重将越来越大。四是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呈上升趋势。2001年度,全国旅行社实缴税金为7.63亿元,占全国财政收入16371亿元的0.0466%,结汇7.85亿美元,同比增长38.94%,占旅游外汇收入的4.4%。旅行社对财政收入的贡献表现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收入主要在旅游经营企业和个人手中,第二个阶段地方财政开始增加,第三阶段中央财政开始增加,目前我国旅行社还处于第一阶段,随着我国旅行社行业的发展,对各级财政的贡献将越来越大。
三、不断开发新产品满足旅游者的需求
近年来,为了适应旅游者需求日趋个性化和差异化的发展趋势,我国旅行社加大了市场开发力度,在产品设计、营销手段、客户关系、品牌塑造等方面引入了新理念,实现了新发展。产品由过去的单一的文化观光产品为主逐步发展到观光旅游、度假旅游、特种旅游种类齐全、结构完整的格局,满足了不同层次旅游者的需求,促进了旅行社行业的发展。
在观光旅游产品方面,我国的文物古迹、山水风光、民俗风情最能反映东方文明和神州风韵,这类产品具有垄断性,而且内容丰富,已形成相当的规模,成为我国旅游产品在世界上竞争的长久优势。适应市场的需求,旅行社大力开发了观光旅游产品,使我国的观光产品有了长足的发展。一些旅游产品参团人员踊跃、经久不衰、形成了品牌。如九寨沟之旅、长江三峡游、西部之旅,云南周末团、海南周末团等。
在度假旅游产品方面,1992年,国务院正式批准在中国开办12个国家旅游度假区,由此拉开了发展度假旅游产品的序幕。之后,又有一批省市级旅游度假区开始兴办,加上城市周边的度假地,初步形成了比较适应国际国内多层次需求的度假产品体系,家庭度假、乡间度假、海滨度假、周末度假、节日度假己形成比较成型的市场。
旅行社开发的专项旅游产品比较新颖、独特、别致。如以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为脉络的古城新貌、以青山秀水和乡村风情为主题的乡村旅游、丝绸之路游、长城之旅、马拉松团、西南少数民族风情游等几十个品牌。一些大的旅行社如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积极应对市场需求,针对入境游客推出了夜游北京、中医保健、北京婚礼等入境旅游产品;中国旅行让总社的出境游产品在国内首家突出个性化服务的分团型旅游方式,以及北京--香港天天出团、“海上生明月”等特色产品,在国内市场上推出了“红色之旅--革命圣地参观团”、高考学生“放飞自我、回归自然”系列团等。广之旅国际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适应旅游者不同年龄、不同兴趣、不同需求推出了豪华旅游团、亲子团、蜜月团、长者团等。
特种旅游产品近年来发展也很快,形成了品种多样、规模较大的特点。如修学旅游产品、滑雪旅游产品、商务会议旅游产品、自驾车旅游、文化体育交流等,外国人来华自驾车旅游今年1-10月经国家旅游局审批的就达到42个团2007人次。广之旅根据旅游的特点,推出了高文化含量的特种团,如修学团、滑雪团、烹饪团、自驾车团、球迷团、音乐欣赏团、科普旅游团等。
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目的地国家不断增加,出境旅游产品也得到较大的发展,到目前为止,主要出国旅游产品有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22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十条线路,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地区,也包括东亚、欧洲、大洋洲、非洲的部分国家。中国旅行社开发的边境旅游产品主要有中俄边境、中朝边境、中越边境、中老边境、中缅边境等旅游产品。
四、更加注重企业形象和服务质量
随着我国旅行社行业的对外和对内开放,旅行社市场竞争的加剧,大多数旅行社着眼于企业自身的发展,加强内部管理,努力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意识,一批服务水平高的企业逐步脱颖而出,成了市场竞争中的佼佼者。
一是旅行社加强了内部科学管理。大多数旅行社在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旅游局出台的《旅行社出境旅游服务质量》、《国内旅游合同范本》、《出境旅游合同范本》等法规规章的同时,加强了内部质量管理。通过对直接影响旅游服务质量的过程的控制,对地接社的选择与评价、出国领队管理、导游陪同规范、顾客投诉处理、门市部服务要求等容易存在隐患问题的环节加强了管理,使旅行社的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如中旅首都旅行社对社内各部门的经营管理情况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调查,确定涉及服务质量的各个过程和环节,并以文件的形式加以规定,从而达到“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据可查”。有些旅行社还加强了企业内部精神文明建设,营造了健康向上、生动活泼的企业氛围。
二是旅行社企业重视品牌的树立。“品牌揽顾客、质量主沉浮”,一批旅行社推出了自己的品牌,并形成广泛影响。如广之旅国际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在1994年就在全行业率先导入CI,实施名牌战略,采用琅琅上口而又有丰富含义的“广之旅”简称,和让人怦然心动的广告词“广之旅无限风光带给您”,设计了新鲜活泼亮丽的新商标。导入CI后的广之旅不断通过外树形象、内抓质量,使“广之旅”的品牌形成了广泛的影响。2001年,广之旅被全国质协用户委员会评为用户满意服务单位。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积极实施品牌战略,与国际知名广告公司合作,推出了全新的品牌形象--“中青旅”,并创立了“青旅在线”网站和16家中青旅连锁营业部。
三是一些旅行社完善了质量管理、质量保证体系。一批旅行社通过了IS09001标准质量体系认证,并自觉按照标准规程运作,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标准,投诉率明显下降,顾客满意率显著上升。如国旅总社,为实现旅游服务与国际接轨,在2000年积极开展了IS09001质量认证工作,明确了企业“诚信、优质、高效、安全”的质量方针,确定了质量发展目标,2000年底顺利通过了质量体系认证,企业广义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初步完成,管理水平提升到与国际接轨的高度。
四是一些旅行社以提高游客满意度为目标,以强化员工服务意识为重点,向社会作出了更高层次、更为全面的文明服务承诺制。把企业的服务内容、服务标准、服务时限向社会、消费者公开,制定专门的服务承诺制度,对前台营业员、国内游全陪、出境游领队、入境游陪同等业务操作及服务规范制定了专门的规章制度。同时还通过与接团的旅行社签订承诺协议书,保证了旅行社的承诺落到实处。此外,通过征求游客意见书,电话回访以及上门听取意见等形式来改进服务,使游客的满意率大大提高。如广之旅在公司内部推行“五心服务”,即热心的态度、贴心的服务、精心的安排、称心的导游、开心的旅程,使游客的满意率达到98.6%。
6. 试述旅游发展对一个国家经济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1、积极影响:
(1)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带动和完善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
(2)提版升国家的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向世界输出本国本民族的文化,加深外国人对本国历史文化的了解。
2、消极影响:
(1)可能由于过度开发旅游资源而导致本国历史文化遗产的破坏;
(2)片面追求旅游业可能会导致国民经济结构不平衡发展,使得国民经济受国际影响程度大,不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定。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7. 旅游也的发展对中国经济起到的作用
根据"十一五"规划﹐旅游业将成为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对此﹐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近日指出﹐中国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重要产业﹐具有诸多有利条件﹐同时也面临一些制约因素。
邵琪伟表示﹐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是"十一五"时期中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任务。面对"十一五"旅游业发展的各方面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各级旅游部门要牢牢把握发展机遇﹐用好有利条件﹐克服制约因素﹐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快推进改革开放﹐不断提升旅游业发展水平。
旅游业将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
作为中国"十一五"开局之年﹐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要求﹐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成为中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任务。邵琪伟认为﹐把旅游业培育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既是顺应世界旅游业发展趋势的需要﹐也是适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并将有利於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据介绍﹐在世界上﹐旅游业以其持续增长的消费需求﹑快速扩张的市场规模和普遍看好的发展前景﹐被誉为"朝阳产业"﹐并成为促进现代经济社会繁荣和发展的新兴产业。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统计﹐2005年全球入境过夜旅游人数为 8.08亿人次﹐旅游外汇收入为6820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3%和9.6%。2004年全球旅游就业人数达 2.12亿﹐约占全球就业总人数的7.5%。在中等发达程度以上的国家,旅游总收入占GDP的比重约10%。以旅游为支柱产业或主导产业的国家和地区﹐其旅游总收入占GDP的比重则超过20%。相当数量的国家和地区通过发展旅游业带动的社会投资﹑就业﹑税收已占本国总量的10%以上。
并且﹐随著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国家或地区之间相互依存和竞争程度不断加强﹐旅游业已成为国家综合国力和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成为各国和地区参与国际分工﹑获取经济利益的重要途径﹐成为展示国际形象的重要领域。中国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重要产业﹐是适应世界旅游业发展的要求﹐展示中国良好国际形象﹐提高综合国力和软实力的需要。
有利国内经济发展
邵琪伟表示﹐旅游业的发展将对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内需的扩大以及区域发展的协调起到推动作用。
旅游业作为服务业的重点产业﹐综合性强﹑关联带动作用大﹐对加快服务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旅游业是需求潜力大的产业﹐发展旅游业对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具有积极的拉动作用。另外﹐旅游以人的流动为基础﹐通过发展旅游﹐可以促进城乡之间﹑东中西部之间资金﹑信息﹑人才的流动和交换﹐并成为城市支援农村﹑工业反哺农业﹑东部发达地区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而在地方经济发展中﹐旅游业已被中西部大多数省区市及地州县列为支柱产业或优势产业加以培育。中国中西部地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发展旅游业从一定意义上讲符合这些地区的自然人文资源特点和人力资源状况, 能够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培育了新的产业﹐带动了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十一五"期间中国旅游业建设的有利条件
邵琪伟表示﹐"十一五"时期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重要产业﹐具有多方面的有利条件。一是资源条件好﹐二是市场需求持续旺盛﹐三是供给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四是宏观发展环境有利。
邵琪伟指出﹐中国旅游资源丰富﹐资源禀赋高﹐自然风光丰富多样﹑历史文化沉淀深厚﹑民族风情特色鲜明﹐对海内外旅游者都有很强的吸引力。并且﹐经过改革开放28年的发展, 中国旅游业供给能力﹑配套水平不断提升﹐人的素质﹑管理水平﹑服务质量和与国际接轨的程度都不断提升; 交通﹑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交通通达性明显提高﹔旅游住宿﹑游览等服务设施体系日益完备﹔旅游人才建设和人力资源开发得到明显加强, 为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重要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十一五"时期旅游产业体系和供给能力还将进一步提高。
邵琪伟认为﹐持续增长的旅游消费需求﹐将是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重要产业最根本的保障。市场需求是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中国人口基数大﹐但目前居民平均出游率祗有92.7%﹐还不足人均1次, 与旅游发达国家相比﹐潜力很大。随著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实的和潜在的旅游消费需求都很旺盛。
另外﹐邵琪伟表示中央与国务院高度重视旅游业﹐把旅游业确立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重要领域﹐在实施一系列区域发展重大战略时﹐都将旅游列为重要内容﹐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宏观政策支撑﹔各省区市政府更加重视旅游业发展,通过实施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投入力度和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为旅游业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中国旅游业发展的瓶颈
邵琪伟同时坦承﹐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重要产业﹐也面临一些制约因素。
由於旅游业综合性强﹐在市场需求快速增长﹑产业迅猛发展的过程中, 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中国旅游业发展仍然面临著多方面的制约因素。如国际市场竞争加剧, 入境旅游发展面临更大挑战;国内旅游低层次﹑粗放型的增长方式依然突出﹔旅游法制建设严重滞後﹔市场主体还不发达﹑市场机制还不健全﹑市场规则还不完善﹐制约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从业人员素质不适应发展的要求﹐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等等。
据介绍﹐中国旅游业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航空母舰"﹐国内最大的旅游企业是首旅集团﹐其营业额也仅为世界五百强最末一名旅游企业的七分之一。邵琪伟认为﹐大力提升企业实力﹑素质和竞争能力﹐是中国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的必然要求﹐也是"十一五"时期中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任务。
此外﹐还应进一步推进旅游产品转型升级﹐加快建成全国重要的复合型旅游目的地。邵琪伟认为﹐加强诚信旅游建设﹐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提高服务质量﹐是确保旅游业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举措。按照国务院的部署﹐国家旅游局目前正在全国开展诚信旅游活动。
中国旅游业发展的辐射作用
邵琪伟还表示﹐发展旅游业对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协调发展﹐具有明显的影响和带动作用。
据介绍﹐旅游业发展在促进经济增长上发挥重要作用。2005年中国旅游总收入达 7686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2.4%﹐相当於全国GDP 的5.02%。全国出现了一批旅游业快速发展的省区市﹐若干省份和地区的旅游总收入已经占当地GDP的 10%以上﹐真正成为当地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增加国家外汇收入上﹐改革开放以来截至2005年﹐旅游外汇收入累计达2193亿美元﹐在国家外汇十分紧缺的时期, 旅游为国家平衡国际收支发挥了积极作用。
邵琪伟表示﹐旅游业将通过带动投资﹑拉动内需刺激经济发展。近年来除了对公路﹑铁路﹑民航﹑水运等基础设施提出新的需求以外 ,旅游业的发展还大大促进了宾馆饭店﹑旅游景区﹑主题公园等旅游领域直接投资的显著增长。特别是随著新的旅游产品出现﹐高尔夫球场﹑游艇﹑游轮﹑旅游房车﹑旅游港区等新业态投资快速增长﹐还带动了一批度假休闲区的发展﹐有的投资规模, 相当大。同时﹐与旅游相关的商品包括旅游纪念品﹑工艺品及相关的制造业也快速发展并获得了相应的资金与市场。黄金周旅游消费不断增长﹐带动全社会假日消费规模不断扩大﹐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邵琪伟认为﹐在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同时﹐旅游业发展也对中国社会协调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旅游业是服务性行业﹐就业容量大﹐就业门槛相对较低﹐就业层次多﹐能够吸纳不同层次的人群就业﹐能够扩大中国就业面﹔对促进农村富馀劳动力就地转移安置具有独特优势。据统计﹐国际上旅游直接就业与间接就业的比例达1:5﹐发达国家旅游就业人数占全社会就业总量的20%以上﹐发展中国家约占10%。中国旅游直接就业人数约1 000万﹐扩大就业的潜力还很大。
又由於中国广大农村地区旅游资源富集﹐是重要的旅游场所﹐通过发展旅游, 全国许多农村实现了农民增收和脱贫致富﹐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近年来农业旅游的发展﹐促进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了农村城镇化进程﹐探索出了一条以旅游推进农村城镇化﹐促进城镇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并且城市人口的平均收益和消费水平高於农村﹐中国大部分旅游资源集中在农村和山区﹐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城乡之间交流。
与此同时﹐旅游业发展对维护资源生态﹑文化传统传承﹐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也具有积极作用。目前﹐旅游业走体验型的消费方式﹐这对於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积极作用。又因为人们通过旅游可以接触和体验到不同的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将带动旅游目的地文化保护﹑建设﹑传承﹑发展﹐促进目的地与客源地之间的文化交流。近年来兴起的工农业旅游﹑红色旅游等﹐成为传播科技文化知识﹑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中华民族灿烂悠久历史文明的重要方式。
8. 旅游的发展对国家经济的积极影响和作用是什么
作用于影响
旅游业可以为国家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收入,摆脱地区贫困,因其投入一般较低,因此对贫困地区的帮助是巨大的。
促进了商业消费,加速了经济增长。
合理和优化了产业结构部门,作为非生产性行业,带动了其它的相关产业。
.跨国旅游的飞速发展对本国的外汇收入也起到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