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开发 > 经济发展与紧密相连

经济发展与紧密相连

发布时间:2021-02-13 00:22:00

1. 宏观经济学 经济增长问题

经济增长(economic growth):通常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人均产出(或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增加。
决定经济增长的直接因素包括:
一是投资量。一般情况下,投资量与经济增长成正比。
二是劳动量。在劳动者同生产资料数量、结构相适应的条件下,劳动者数量与经济增长成正比。
三是生产率。生产率是指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利用的效率。提高生产率也对经济增长直接作出贡献。
三个因素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大小,在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国家或不同的阶段,是有差别的。一般来说,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或阶段,生产率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在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或阶段,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增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

我国现在处于发展中国家,国家政策主要是: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增加。

而今年中国处于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国家政策有:
一。积极的财政政策。

国务院决定对财政政策做出重大调整,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这是继1998年我国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之后,再次转向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1998年,由于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国内出现了有效需求不足和通货紧缩趋势明显的问题,经济增长乏力。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政府果断决定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不仅有效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而且推动了经济结构调整和持续快速增长。2004年以来,我国经济开始走出通货紧缩的阴影,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但也出现了部分行业和地区投资增长过快等问题,通胀压力不断加大。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又一次相机抉择,从2005年起将积极的财政政策转向稳健的财政政策。”

二。适当宽松的货币政策。

这次也是中国10多年来货币政策中首次使用“宽松”的说法。适当宽松的货币政策意在增加货币供给,在继续稳定价格总水平的同时,要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1998年在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同时,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2007年下半年,针对经济中呈现的物价上涨过快、投资信贷高增等现象,货币政策由“稳健”转为“从紧”。如今,货币政策转为“适当宽松”,意味在货币供给取向上进行重大转变。 从历史上看,货币政策的变化,始终与一国宏观经济形势紧密相连。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转向,凸显了国家促进经济增长的决心。

“这次调整是在传递国家提振经济的信号。”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袁钢明认为,国内经济已经出现了增速下滑的苗头,提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应对之策。

自去年以来,我国GDP增速连续5个季度出现回落,沿海地区的一些工厂经营困难;同时,外需减弱使我国出口面临新的压力。

央行有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当前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就是要确保货币信贷稳定增长及金融体系流动性充足,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支持扩大内需,维护币值稳定和金融稳定,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一方面会对促进经济增长起到拉动作用,另一方面也会为将来经济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在‘宽松’前加上‘适度’二字,就是要强调信贷放松的规模不是全面放松,而是有保有压、有所选择。”张斌认为,“将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三。具体政策实施(以时间为序)

1.9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下调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和中小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从2008年9月25日起,除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暂不下调外,其他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下调1个百分点,汶川地震重灾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下调2个百分点。

简评:本来随着近年来的一次次加息,央行加息的空间已经不断缩小。然而却在今年年初开始,CPI指数开始疯狂上涨,让金融部门陷入到两难境地,如果通过加息来抑制通胀,则会导致中小企业经营困难和股市走低,而降息则会纵容CPI高涨。无奈之下,只能停止调整银行利率,而是改用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来实现抑制通货膨胀的效果。

就在CPI指数连续四个月下降后,更重要的是8月CPI指数下降到4.9%。在8月份CPI指数刚刚公布几天后,央行就突然宣布降息,这次情形基本跟往常一样,央行政策跟着CPI指数进行调整。突然降息不仅是为了打破民众对于银行利率向上调整的预期,这跟最近沿海地区出现的众多中小企业资金紧张、经营困难有很大关系。

央行结束加息周期,进入政策调整期,无疑对楼市是一个利好的消息。这是央行自2004年10月29日以来首次下调贷款基准利率,也是央行9年以来首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在近几年,随着银行利率的一步步向上调整,国内居民购房的贷款需求也逐步被抑制了。关于下半年的银行加息预期不断,如果央行再次加息,无疑给正在处于低迷的楼市更大的冲击。

虽然这次央行降息主要是给中小企业解困,但也从另一个层面说明了,通货膨胀已经得到合理有效控制,未来银行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将会处于一个相对稳定时期,短期内不会再进行重大调整,至少不会继续再向上调整。因为国家金融政策一般不会在短时期内进行上下调整,除非是国内通货膨胀恶化。金融环境的宽松将给目前的楼市发展带来活力。

普通居民对于银行加息的疑虑消除之后,在各楼盘纷纷推出特价和优惠价格情况下,居住贷款需求有可能得到释放,推动国内房地产市场逐步走出低迷,进入健康发展时期。

2. 证券交易印花税征收方式调整为单边征税。 18日,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决定,从2008年9月19日起,调整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征收方式,将现行的对买卖、继承、赠与所书立的A股、B股股权转让书据按千分之一的税率对双方当事人征收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调整为单边征税,即对买卖、继承、赠与所书立的A股、B股股权转让书据的出让方按千分之一的税率征收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对受让方不再征税。

简评:减少股票交易成本可能短期内增加交易量,但是受国际股市受挫,持续低迷的这种本质上金融风险,仿佛有些指标不治本,正如摩根大通经济学家龚方雄预计,“鉴于全球性危机已严重冲击投资信心,18日中国调整印花税的决定可能无力振奋中长期股市。” 可能会像过去一些人批评“布票”、“粮票”,现在批评户籍制度一样,取消了它们难道就解决了问题了吗?关键是应该使得附着在它们上面的权利义务的剥离。单边印花税的实施对短期可能会对股市产生利好现象。

2. 支持央企增持或回购上市公司股份。国资委主任李荣融18日也表示,国资委一贯强调国有企业尤其是中央企业要成为推动资本市场稳定发展的积极力量。在目前股市低迷的时候,国资委支持中央企业增持或回购上市公司股份。

3. 汇金宣布将在二级市场自主购入工、中、建三行股票。为确保国家对工、中、建三行等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的控股地位,支持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稳健经营发展,稳定国有商业银行股价,中央汇金公司将在二级市场自主购入工、中、建三行股票,并从即日起开始有关市场操作。

简评:国家增持股票、向国企(大型企业)注资无论是在任何意识形态的国家都是无可厚非,也曾经有人批评美国救市是搞社会主义,且不谈国家用公众税收拯救企业的合理性,单就国家调控市场经济的工具而言,大型企业盛衰尤其关乎基本民生的领域,国家对其扶持也是情理之中。但是在其发展逐渐成熟的时候更应该增强自身的风险预警机制和抵御风险完善缺陷的免疫力。

4. 10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同意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从10月6日起继续接受非金融企业中期票据发行的注册。

简评:重启中期票据发行将有助于部分大型企业获取流动资金,缓解其融资困境,不排除将资金用于增持上市公司股份。同时,由于中期票据发行有一定门槛限制,因此对于中小企业的融资帮助有限。

5.10月5日证监会表示,将于近期启动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工作。

简评:有人称之为“买空卖空”的套现,证券公司融资困难在股市低迷的此刻尤其困难,推行这项业务既能扩大收益也能扩大损失。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的推出是我国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也为当前的证券市场注入新的活力,对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稳定发展与改革创新具有积极的意义。

6. 10月8日,国务院决定自2008年10月9日起,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

同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10月15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从10月9日起下调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0.27个百分点,其他期限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作相应调整。

简评:对于这两项相互矛盾的措施引起了一些人的误解,免征利息税明显会增加个人储蓄,并且会成为个人所得的避税港,并且当前通货膨胀调控得当,没有必要进一步采取措施。下调准备金率也明显是对股市利好的政策,因此可见国家对这两项措施同时出台目的不同,无意冲突。

7. 10月21日,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出《关于提高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提高3486项商品的出口退税率。

简评:此次政策调整主要为了应对目前中国经济增长放缓面临的挑战,尤其是出口增速的放缓,通过减轻出口企业经营压力,促进出口企业自我发展,提高应对风险能力。

此次大规模调整商品出口退税率再次凸显了中国政府“保增长”的宏观调控意图,也是继近期增加商业银行信贷规模、实施新的外汇管理条例和两次下调“双率”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调控举措。

今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动荡、全球经济减速影响,中国经济增长放缓趋势明显,中国国家统计局最新数字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长率为9.9%,这一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了2.3个百分点。

通过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将有助于增强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支持中小企业克服经营困难健康发展,从而促进城乡劳动力就业。此外,通过提高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将有利于引导企业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加快产业升级的步伐。

8. 10月22日,财政部宣布,从11月1日起,对个人首次购买90平方米及以下普通住房的,契税税率暂统一下调到1% ,对个人销售或购买住房暂免征印花税,对个人销售住房暂免征土地增值税。金融机构对居民首次购买普通自住房和改善性普通自住房提供贷款,其贷款利率的下限可扩大为贷款基准利率的0.7倍,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20% 。同时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各档次利率分别下调0.27个百分点。地方政府可制定鼓励住房消费的收费减免政策。

简评:明显的鼓励买房提振房市的措施,对于政府拯救房地产市场一直以来观点不一,包括美国收购“两房”很多人认为这是对房地产商的保护。房价虚高,产生泡沫是众所周知的,以北京为例,首都房价确实该长,但是明显不能一直扶摇直上。0.7倍的基准利率经过测算便知会出现“存贷倒挂”现象,当然这或许这是形式上的口号,用以提振大众信心是主要目的。鼓励购房的这些措施的出台让人也不得不产生悬念:这不会造成中国的“次贷危机”吧?房价不降,不改变“土地”财政等根基性的顽疾,成效显著的背后或许是一些人谋得了灰色收入和搭了政府便车,占了政策的便宜。

9. 10月29日,央行宣布,从10月30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其中,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下调0.27个百分点。

简评:一个月内两次降息,足以见到政府在这次经济危机中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防止调控过火,和刚灭了火又去救水的现象。不过这样添油战术的效果往往不会特别明显。

10. 11月4日,央行表示,对商业银行信贷规模不再加以硬约束。

简评:有人说危机危机,既是危险又是机遇。金融危机对中国金融体制改革来说也是机遇。目前中国金融资产、企业、操作过于国有化,防范风险的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提高到了小巷当中,适当放手金融商业市场的管束也是金融市场完善的措施,当然也有人认为正是中国金融的相对封闭保护了金融领域(比如97年亚洲金融危机),但是金融资本全球一体化加快,中国参与国际金融的程度要求了我们金融市场的改革迫在眉睫。

11. 11月5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措施。会议确定了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

简评:这是财政政策的一个大手笔,基本投资4万亿,拉动地方和各方投资十几万亿,可能让西方国家看得瞠目结舌,也有一些国家赞叹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力度,但是我们自己应该头脑清醒。投资促进经济不错,应该注意的是一要严防腐败,二是要防止政策失误,投资偏离方向。这些投资主要是基础工程和民生方面,直接促进消费的并不多,主要集中在增加农民收入,看好农村市场,扩大内需目标指向农村也成为这次“土改”题中之义,没有实际增收何来消费?李昌平教授曾经说过“有人测算最近十几年以来农民实际收入增加不超过9%(扣除通胀因素)” 因此,这次大手笔改善民生轮也该轮到农村了。

12.推进增值税转型。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准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提交的增值税转型改革方案,决定自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

简评:增值税制的一大优点是能够避免生产专业化过程中的重复征税问题。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水平的大幅下调,将减轻中小企业税收负担,为中小企业提供一个更加有利的发展环境。面对中小企业目前的关闭困境,不管是像有些人说的那样6.7万家还是像一些领导辟谣说的那样,出口困难和劳动力密集型企业生存都遇到了麻烦。一些人提出的借这次危机正好促进制造业转型,但是大量劳动力就业问题不得不在我们的考虑之列。吴敬琏先生也提出了中国制造业转型的障碍 。此外,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还将通过调高增值税、营业税起征点等政策在税收上进一步鼓励中小企业的发展。当然实施消费型增值税也会造成财政收入的减少,据统计会大约减少税收2000亿元,有人质疑这会不会给4万亿的支出造成后力不足,时机选择不对。

13. 11月5日,发改委表示,明年我国将较大幅度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和良种、农机具和农资补贴,较大幅度提高支持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的投入。

简评:从十七届三中全会一路过来,可以看到中央支农决心,记得******总理到人民大学看望学生的时候说:“不了解三农问题的中国领导者不是称职的”

中国农村发展严重滞后,城乡二元结构在多方面阻碍了社会发展,真正到了不改不行了。

14.11月10日,******部署落实中央政策措施的七项工作。

 1、加大投资力度和优化投资结构

 2、着力扩大消费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

 3、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 4、努力保持出口稳定增长

 5、着力提高企业素质和市场竞争力

 6、认真做好金融财政工作

 7、推进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改革

15.11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决定四项实施措施:

措施1 核准审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措施2 提高3770项产品出口退税率

措施3 确定灾区重建基金具体方案 ,措施4 加强支持林业生态恢复重建 。

16.11月1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出台十项措施,应对工业增速下行压力。

财政部:自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国统一取消和停止征收10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将为企业和社会减轻负担约190亿元,财政安排中小企业专项资金共51.1亿元。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从2009年1月1日起,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的水平按照当地08年企业退休人员人均基本养老金的10%左右确定。国土资源部:从2009年起国家逐步适当提高征地补偿标准。

17.11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下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和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从2008年11月27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1.08个百分点,其他期限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作相应调整。同时,下调中央银行再贷款、再贴现等利率。从2008年12月5日起,下调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大型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下调中小型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同时,继续对汶川地震灾区和农村金融机构执行优惠的存款准备金率。

简评:之所以综合这几项措施一起,是因为或许一些并不简单是为了应对这次经济危机所采取的,但是或多或少都会对经济复苏和发展产生影响。同时通过这些政策可以发现应对这次经济危机货币政策应用的较97年金融危机要多,财政、货币政策形成组合拳,更为自如。尤其是中小企业问题、农村发展问题等都是基于长期发展目标的,而不是简单的经济危机问题。

目前来看,经济危机还没有接近尾声,正如成思危所言:“中国无力英雄救美”,他预测本次金融危机2至3年内就会过去,从2011年开始将迎来世界经济的复苏。 至于中国的这些宏观经济政策效果如何,有些已见成效,走出经济危机还要各方努力。

**(太多了,我从我在读课本《西方经济学基础教程(第二版)》和网上找的,耐心点看,希望对你有帮助!)

2. 为什么温室气体排放量与经济发展紧密相连

人类活动会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从而引起气候变化,这个定义是对的,气体有CO2,CH4,N2O等等,与经济发展的关联:举例1----中国是温室气体减排潜力较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加之具有良好的投资环境,开展CDM合作的市场前景广阔,为主要的发达国家所看好。其中水电项目是我国参与国际CDM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纵观全球经济发展史,经济增长和温室气体排放有规律可循:随着经济的增长,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也在增加。当经济增长到一定的水平,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会出现稳定,然后出现拐点,并在经过一段平稳期后下降。中国现在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阶段,也是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上升阶段。
发达国家一般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4万到5万美元时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增长会比较平缓。有些国家现在开始有所下降。中国目前人均GDP只有5000多美元。中国人口多,排放总量大。
中国能在人均GDP达到发达国家一半甚至更低的时候出现拐点。
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无约束地排放温室气体。中国绝对不会。中国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在人均仅有4000美元的时候就开始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提出了碳强度下降的目标,努力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

3. 领导权力的发展变化是与什么紧密相连的

领导权力的发展变化与社会发展阶段是紧密相连的,
它经历了传统社会时期的领导权力、 现 代社会的领导权力和社会转型期的领导权力三个阶段。

4. 我国经济发展的高速度是与高成本紧密相连的,高成本

拜仁

5. 未来经济发展重点

在早期的经济发展中,人们将目光聚集在大型企业的发展及演进上。这是因为,这一时期经济发展最快国度,特别是美国及西欧一些国家,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大型企业,特别是低成本、高效率的“福特制”的推广,大型企业标准化生产创造了现代工业增长的奇迹。在这一时期不少学者和政府决策者看来,中小企业无效率可言,根本不能达到大型企业的效率水平。随着工业化进程的自然发展发展,中小企业或者兼并、重组逐渐发展成大企业,或者被大型企业兼并,或者破产。总之,中小企业只是工业化过程中的一种过渡形态,是一种短期现象,一种经济发展进程最终必将修正的异常现象,工业化的发展最终将把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从生产体制中切除,为大型企业的发展腾出空间。这种依赖大型企业的发展模式可称为“英美经济增长模式”。这种模式在很长时间中被认为是一国工业化发展的标准模式,至今仍有很大的影响。
20世纪70年代末,世界经济进入又一个萧条期,不少经济发达国家与地区呈现经济衰退迹象。在这种大背景下,人们开始重新检讨“大型企业优先发展模式”。以当时工业化发展最为自豪汽车工业为例,刚性生产的福特制开始向弹性生产方式的“后福特制”转变;伴随石油危机成长起来的日本汽车制造业,为降低成本,满足个性化的市场需求,创造了小批量,产品多样化的柔性生产的“丰田制”。在生产组织形态上,丰田制生产的一个特点是将大量汽车配件的生产以“分包”的形式转交给若干中小企业,这些企业又会以再次“分包”的形式将部分产品交给另一些企业生产,由此形成了一个以丰田为中心的专业化分工生产网络。有必要指出的是,丰田式网络生产组织的出现,除所提及的社会经济背景外,还依赖于计算机科技发展所提供的快捷、多样化设计、生产技术手段、运输方式发展、组织制度创新等客观社会市场基础支撑。
在大型企业从刚性标准化批量生产向柔性多样化小批量生产转变的同时,人们发现在意大利东北部、德国、法国等国的一些地区,经济增长出现了与世界经济衰退相反现象,而且这些地区的经济增长很多是由中小企业集群产生的,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所谓“第三意大利”现象。意大利中小企业的聚集发展模式,常常被看成相对于大工业发展的新发展模式,可称为“意大利经济增长模式”。
在以后的经济发展中,无论是新兴的高新技术产业(如美国的硅谷),还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中小企业都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就我国经济而言,经济增长最快,发展势头强劲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区域,放眼望去,不是几家大公司独领风骚,而是一片片中小企业集群在唱主角。
为什么中小企业的发展能够与大企业抗衡,成为经济发展中的另一支生力军呢?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中小企业的成长与市场的发展紧密相连。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多样性、个性化成为社会需求的主流,为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另一方面,从供给方面看,为规避快速多变的市场风险,众多的中小企业不再走“小而全”的传统企业发展老路,基于专业化分工的网络型生产组织形态成为当今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生产组织形态。比如,原来的上海手表厂,在一个企业中完成钟表生产制造的全部过程。现在集聚在深圳、东莞的几千家中小企业,有的生产表盘、有的生产表针、有的生产齿轮,有的从事部分零配件的组装,为全世界的钟表企业提供小批量、多样化、个性化的产品与服务。是什么力量将消费者的需求传递给企业?又是什么力量使专业化分工的企业向社会提供消费者所需要的商品与服务?是市场,是专业化的市场。我们在广东、浙江、江苏省的大量调查中清楚地看到,凡是中小企业蓬勃发展的地区,总伴随着发达的专业化市场。市场不但解决了通常大企业通过生产组织方式完成的专业化分工后的整合问题,而且规避了市场需求多变所带来的风险。由此可见,培育市场、完善市场是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提升社会生产力的重要途径。
市场,简单地说,就是人、财、物、信息交易的场所。市场的形式是多样的,有有形的市场,也有无形的市场,有固定场所的长期市场,也有临时性短期市场。中小企业博览会就是一个临时性短期市场。与区域性长期市场不同之处在于,这是一个全国性的中小企业产品与服务的交易市场。她提供了一个平台,让全国的中小企业,以及关注中小企业产品与服务的公司与企业,到这个场所来从事人、财、物的交易和信息的交流。与许多交易市场相似(比如,义乌小商品市场),她办得越好,名气越大,愿意来交流的人就越多,对中小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也就越大。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年来,国家对民营企业(民营企业中主要是中小企业)越来越重视。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也越来越需要民营经济成为一支中坚的力量。因此,中国无数个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应该说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希望。通过中国中小企业博览会,希望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利用这个舞台来展示他们的企业、展示他们的产品,展示他们旺盛的生命力!

6. 浅谈民族团结与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关系

构建和谐社会与我国的民族关系是紧密相连的,两者之间互为条件、互相作用、相辅相成。和谐民族关系是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和重要内容,是和谐社会应有之义。而和谐社会又为和谐民族关系提供制度保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不能忽视这样两个基本事实:一是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少数民族人口已超过一亿,达到一个大国人口的数量。在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处理好民族关系特别是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对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是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4%,这大半壁江山的稳定,对全国的稳定至关重要。没有民族的和谐,就没有社会的和谐,讲改革、发展、稳定,只能是一句空话,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就难以实现。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只有做到这几者之间的和谐,才能达到真正完美的和谐。和谐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民族关系的和谐,既包括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和谐,又包括少数民族与少数民族的和谐以及民族内部的和谐。我们讲人民的团结、领土的完整、国家的统一,都是以各民族的团结为基础的。如果没有各民族的团结,我们国家就会陷于动乱和分裂,中国就不成其为中国。
应当看到,我们在加强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方面,有许多有利条件,一是我国在民族团结方面有着深厚的历史基础,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民族之间逐渐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状况,各民族在长期交往过程中结成了密不可分的关系,逐渐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历史以来,各民族友好交往,在政治上以和为贵,互相修好;在经济上互通有无,互相影响;在文化上和而不同,交相辉映。从而使中华民族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不断发扬光大,成为维系中华民族历久不衰的强有力的精神纽带。这是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二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制定了一整套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成功地解决了国内的民族问题,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少数民族地区在经济、社会方面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社会主义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得到了较好的发挥,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巩固和发展,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这就为我们在新的形势下加强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民族素质的提高,各民族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在不断增多,各民族对和谐社会理想目标的认同和追求在不断增强,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已经成为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旋律,激励各族人民去建设更加美好的未来。这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强大动力。
以上是对新形势下加强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条件的几点分析。当然,在看到有利条件的同时,也要看到还存在一些不利条件。特别是当前在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的影响下,我国的民族问题呈现出复杂的情况,胡锦涛总书记去年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概括了“四个交织在一起”,即民族问题往往表现为经济问题与政治问题交织在一起,现实问题与历史问题交织在一起,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交织在一起,国内问题与国外问题交织在一起。这就从大的方面揭示了民族问题的复杂性。这些问题的存在,是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民族团结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

民族团结的四个内涵——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维护促进民族团结、各民族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繁荣发展以及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都对我国现阶段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

①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能最大限度激起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能使各民族人民在创造历史的过程中处于一个平等的地位,并且平等地享受创造历史带来带来的好处,这就极大地调动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

②维护促进民族团结能调动最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创造历史的活动当中。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维护促进民族团结能把不同的民族的人民群众聚集到一起。假设民族不团结,那么各个民族之间就是分裂的,甚至民族内部也有这样那样的矛盾,这样就分散了人民群众的力量。正所谓“众人合起力,开动大帆船”,把来自不同民族的人民群众的力量合成一股团结统一的力量,并把这一力量投入创造历史的活动当中必然能更好的创造历史。

③各民族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繁荣发展进一步明确了民族团结的最终目的,这是符合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论断的。民族团结的最终目标是促进祖国的繁荣发展,具体来说就是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这就是说民族团结从一开始就是出于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考虑的,其本身也就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保障和推动作用。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各民族是人民群众根据语言、地域、经济生活和文化心理素质方面的不同而进行划分,其本身也就是人民群众的一部分,民族团结又以促进祖国繁荣为组中目的,这是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相一致的。

④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有利的社会环境。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材料场所等等都是由祖国为其提供的,祖国的统一为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提供了有利的空间,而民族是祖国统一的重要保证。

在历史的洪流中,一代又一代的人民群众挥洒着汗水,甚至热血,才开创出现如今的社会。民族团结是人民群众内部的一种团结,能有效避免作为历史创造力量的人民群众的内耗,同时为其创造历史提供有利环境。人民团结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

7. 与宏观经济紧密相连的行业有哪些

肇始于美国次贷危机的经济危机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我国经济较高的外贸依存度(78年为.80%,04年为70.01% ,07年为71% ),无论是金融领域还是实体经济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因此,从大众舆论一直讨论中国政府是否会“救市”,到从9月开始的一系列经济政策,包括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拉开了宏观调控干预经济危机的序幕。从出台的这些政策来看,国家应对这次经济危机采取的是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当宽松的货币政策。一。积极的财政政策。国务院决定对财政政策做出重大调整,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这是继1998年我国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之后,再次转向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1998年,由于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国内出现了有效需求不足和通货紧缩趋势明显的问题,经济增长乏力。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政府果断决定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不仅有效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而且推动了经济结构调整和持续快速增长。2004年以来,我国经济开始走出通货紧缩的阴影,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但也出现了部分行业和地区投资增长过快等问题,通胀压力不断加大。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又一次相机抉择,从2005年起将积极的财政政策转向稳健的财政政策。” 二。适当宽松的货币政策。这次也是中国10多年来货币政策中首次使用“宽松”的说法。适当宽松的货币政策意在增加货币供给,在继续稳定价格总水平的同时,要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1998年在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同时,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2007年下半年,针对经济中呈现的物价上涨过快、投资信贷高增等现象,货币政策由“稳健”转为“从紧”。如今,货币政策转为“适当宽松”,意味在货币供给取向上进行重大转变。 从历史上看,货币政策的变化,始终与一国宏观经济形势紧密相连。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转向,凸显了国家促进经济增长的决心。 “这次调整是在传递国家提振经济的信号。”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袁钢明认为,国内经济已经出现了增速下滑的苗头,提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应对之策。 自去年以来,我国GDP增速连续5个季度出现回落,沿海地区的一些工厂经营困难;同时,外需减弱使我国出口面临新的压力。当前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就是要确保货币信贷稳定增长及金融体系流动性充足,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支持扩大内需,维护币值稳定和金融稳定,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一方面会对促进经济增长起到拉动作用,另一方面也会为将来经济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在‘宽松’前加上‘适度’二字,就是要强调信贷放松的规模不是全面放松,而是有保有压、有所选择,将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8.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有什么现实意义

1. 从历史的角度看,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是社会工业化,城市化这个历史进程的必然要求。大家知道,工业化、城市化,在近代以来,已经在世界历史发展过程中被验证并加以推崇,已经成为一个现代过国家发展不可逆转的过程。纵观世界历史发展,无论是近代的美国还是法国,亦或日本、英国,都通过工业化实现了民族的腾飞与发展。中国的暂时落后恰恰从反面说明没有现代化发展所需要的工业化发展以及伴随其发展的城市化发展,就没有农村人口正常有序,大量地向城市流动,也就没有社会的快速发展进而导致落后。而工业化的发展必然带来劳动力的集中,造成农村人口向城镇区域集中,人群的集中就必然带来市场活动、商业活动已服务业的发展,再次创造就业机会。这种聚集于发展是环环相扣的过程,也是工业化与城市化一体发展的直接表现。所以农村人口正常有序,大量地向城市流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与工业化发展是与城市化发展紧密相连。

2. 从现实中看,解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人口的出路问题是社会和谐发展所必须的。城镇化不是把农村建造成为城镇,我国许多边远地区的农村,很不适合人口居住,除了“封山育林”之外,很难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城镇化,只有把农村人口吸纳到城镇,提升城镇的人气指数,扩大城镇建设规模,健全城镇的社会功能,进而克服传统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弊端,促进社会的协调发展。

3. 妥善处理好农村大量人口向城市正常,有序,合理的流动是解决三农问题,保持社会稳定发展的根本途径之一。这是一个十分浅显的道理:城市不可能独立于农村独自享受现代文明,就像一个人不可能抓住自己的头发离开地面一样。诚然,城市里有富余劳动力存在,失业人口存在,但与此同时城里也有很多工作岗位,城里人不愿意干或干不好,农村劳动力来,却能找到相应的岗位;从另一方面看,城市人口增加和创造新的就业岗位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人多了,衣食住行需求增加,相应的服务岗位需求也增加了。此外,随着各大城市的的发展,以及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推力与城市吸力的共同作用,必将进一步促进一些大中城市基础设施和房地产业的发展,促进人口向城市中的二、三产业集聚,促进城市化发展。如此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双赢的好事,我们何乐而不为之呢?
4. 从政治经济学理论上看,农村人口向城市大量、正常有序、合理的流动是社会生产力均衡发展的客观要求。生产力是支撑社会发展最活跃的因素,而人,是最宝贵的生产力,这是政治经济学最基本的原理。农村大量剩余劳动生产力的弃之不用,那无异就是犯罪。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密集型就业机会,而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正好是此发展间隙的有益补充,这样一方面满足了城市化过程中对大量劳动力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客观上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均衡发展。
5. 从城市长远发展的角度看,也需要妥善解决好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问题,否则城市的城市化发展就成为无米之炊,无源之水。诚然,我方也注意到,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之初,的确给城市的发展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但从国家近年来实施宏观调整措施上来看,这些负面的影响到目前为止已得到有效的控制。
上面我方谈到了我方的主要观点,其后将由我方二辩,三辩,四辩对我方观点进行进一步的拓展与阐述。总之,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不是洪水猛兽,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无论从解决三农问题,保持社会安定,无论是从政治经济学理论还是从城市的长远发展的角度看,农村人口大量正常有序的向城市流动都是有利的,诚然在个别方面造成过一点负面影响,但从现实的情况看,这些负面的影响均在宏观调控范围内予以了妥善的解决或正在解决。因此,我方认为,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对城市的影响,总体上来说是利大于弊。这样浅显的观点其实三十而立即该明白,而不必等到三十以后才明白。

这个问题我们学校辩论过 我也参加了 我是反方

从政治经济学理论上看,人是生产关系的组成之一,生产关系要符合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城市需求的是要有技能的生产者,而并非农村大量剩余劳动生产力的涌入,这种盲目大量涌入的客观现象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步降温。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劳动密集型就业机会,正在向知识化,技术化,科学管理化而转形,而手工作坊似的密集型劳作即将不复存在,请问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到那个间隙去补充?

5、从城市长远发展的角度看,要妥善解决好农村大量涌如城市的问题,需要正确的引导,如果预先不正确看待农村大量涌入城市的问题,而将来去做亡羊补牢的事情,势必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1:在城市运作上,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城市的的容纳空间是一个常数,而且是有限的。在城市容纳能力没有提高之前,突然蜂拥而来这么多农村人口,势必会给城市的政府部门带来了巨大的负担,使城市变得拥挤,让城市难以消化。城市道路、住房、供电、供水、供气、供暖、交通、污水处理、学校、公共设施等一系列基础设施,都要面临巨大的压力,增加城市发展的经济成本。

2:在城市的环境方面,农村人口并没有表现足够的关爱。在某种程度上,大量的农村人口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如吃完早点的塑料袋,对环境极大破坏的'白色垃圾'聚乙烯快餐饭盒,吃剩的速食面汤……

3:在就业人员的素质方面上,农村人口大多文化素质较低。城市是一个区域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的中心,须要生存,须要发展,因此就需要更多的技术、资金、各种人才。然而,农村人口的特点使得他们难以适合城市高速发展的要求,反而使城市需要花费更多的财力物力和精力处理教育培训问题,加重城市向前发展的包袱。

4:外地民工大量涌入,外来民工的增多,在增加经济压力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治安隐患,导致犯罪率不断增高。据黑龙江省鸡东县检察院对外来民工刑事犯罪的调查统计,2002年,该院共受理公安机关移送起诉农民工刑事犯罪案件为21件37人,占受案总数的16.6%;2003年,受理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农民工刑事犯罪案件为31件53人,占受案总数的22.7%;仅一年时间外来民工犯罪率上升了6%;另据宁波市未成年人犯罪率上升统计,仅今年上半年,浙江宁波市452名未成年人被判弄,同比上升62%,呈犯罪年龄低龄化、犯罪行为成人化、独罪目的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以上调查分析均显示,主要因为外来务工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疏于管教,文化素质较低,法律意识差,法制观念淡薄等带来的原因。

5:在国际经济竞争的影响方面,农民工似乎给市场提供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从而支撑了城市的的经济发展。但是在透过表象之后就会发现,农民工从事的职业都是低层次的、低技术含量的工种,并没有在关键的岗位发挥关键的作用。因而,除了给企业带了了廉价的劳动力之外,并未在技术上、企业管理上带来实质性的进步。而现代企业和城市之间的竞争,更多的是高层次、高技术含量、高技术人才的竞争,这是竞争的核心。遗憾的是,农村人口并未能在这些方面提供更高层次的帮助。

9. 我国经济发展的高速度是与高成本紧密相连的高成本包括哪些

我国许多工业原料来自于进口,由于贸易关系我国原材料购买价格较高。另外许多中间产品不能自己生产,成本较高。

10. 电机工业为什么和电能发展紧密相连

国民经济生产中,电机工业是机械工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电机是回机电一体化中机和电的答结合部位,是机电一体化的重要基础。电机可称为电气化的“心脏”,它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随着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电机的发展又与电能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电能是现代社会一种最主要的能源,这主要是由于它的生产和转换比较经济,传输和分配比较容易,使用和控制比较方便,而要实现电能的生产、转换、传输、分配、使用和控制都离不开电机。

阅读全文

与经济发展与紧密相连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