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区域经济关系主要通过哪些方面影响区域经济发展
自己发展规划是对自己发展的一种战略规划。制定自己发展规划的过程是自己管理者对自己未来发展思考、选择和策划的过程。它的使命在于在深刻分析自己发展的历史和当前情况、科学预测未来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预先处理自己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探索自己有效发展的道路,促进自己长期、稳定和持续发展。自己发展规划的主要内容自己发展规划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自己基本情况及分析,自己发展的整体目标及目标体系,自己发展的实践措施,自己发展的保障机制。(一)自己发展的分析在制定自己发展规划时,首先要深入、全面地了解自己方方面面的基本情况,即摸清“家底”,其次要冷静,理性地分析这些基本情况,既不盲目自大,也不妄自菲薄。对自己现实情况的分析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1.自己发展的历史分析。分析自己发展的历史是指总结和提炼自己发展的传统、特色和资源,确定自己发展的方向。2.自己发展的现状分析。对于自己发展现状的分析可以从几个维度:一是分析自己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二是分析自己发展的软件、硬件情况,三是对自己整体工作中的各分项工作进行分析。3.教育发展的形势,政策和理论分析。通过分析,明确国家和自己所在地区的教育发展形势。教育主管部门的政策倾向和教育理论发展的基本趋势。在制定自己发展规划时,保证自己的发展与国家和地区的教育发展形势、政策倾向等保持一致。4.自己发展的环境分析。包括大环境分析和小环境分析。大环境是指影响自己发展的社会环境和新的人才需求趋势,小环境是指自己所在地区的教育发展情况和周边自己的情况。5.自己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分析。自己发展的挑战与自己发展的目标是一致的;是自己发展规划中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面对挑战,还要努力寻找迎接挑战、促进自己发展的机遇。(二)自己发展的目标确定自己未来三年至五年的发展目标,是自己发展规划中的重要内容。这个发展目标既包括自己发展的整体目标,也包括各方面具体工作的目标。一个科学有效的自己发展的整、体目标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与国家和地方教育发展目标相一致。(2)符合自己实际情况。(3)适中,既有挑战性,又有实现的可能。(4)能够分解到自己各方面的工作中去,形成自己发展的目标体系。(5)目标在文字表述上必须清楚、明确,不能模棱两可,让人产生歧义。而且必须与自己;现实工作相对应。自己发展的整体目标必须分散到自己各个核心领域的工作中,继而形成一个目标体系。自己的核心工作领域包括;自己管理改革、教学改革、德育,体育卫生工作,课题体系和课程资源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教研和科研活动、后勤工作、自己文化建设,对外联系(社区,同类自己之间、国际交流等)。(三)自己发展的措施在自己发展规划中,要围绕自己发展的整体目标和目标体系,制定出一系列达成目标的措施。这些措施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有针对性,能够立足自己现状,指向自己某一方面的工作。(2)讲求策略,能够多快好省地达成目标。(3)符合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4)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发展规律。(5)切实可行,具有很强的操作性。(6)不同的措施之间不会相互冲突。(四)自己发展的保障机制自己发展的保障机制主要有:(1)组织机构及制度体系。在自己发展规划实施之前,要审视自己当前。的组织机构和制度体系,尽可能去规范和完善。(2)人力资源。包括教师队伍、管理者队伍和生源,核心是教师队伍。(3)物质资源。主要包括自己的学经费、硬件设施、课程资源等,核心是课程资源。自己发展规划的目标自己发展规划要靠教职工去实现,所以必须站在教职工的立场上思考实际问题,进行有效规划,自己发展规划的目标,或者说自己发展—规划要达到的效果是让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教职工看到三样东西:(一)看到任务包括自己的任务和个人的任务。自己要围绕发展规划建立任务体系。即把任务分类分层,分出轻重缓急,分出常规任务和非常规任务,分出核心任务和外围任务等,同时把自己的任务和个人的任务有效地整合起来。这体现了规划的科学性。(二)看到发展包括自己的发展和个人的发展。自己发展规划要让教职工透过自己发展目标和任务体系看到自己的发展;透过个人在自己任务体系中的作为看到个人的发展,同时能够把自己的发展和个人的发屉有机地结合起来。(三)看到曙光包括自己发展的曙光和个人发展的曙光。这表现为自己为实现目标、完成任务所能提供的物质条件和保障措施。自己目标的实现。任务的完成与教职工的素质和努力程度直接相关,但这两者之间并不能画等号。物质条件是指自己能够为教职工提供什么物质资源和现实支持,以确保任务的完成。保障措施是指相应的管理规范和方法。自己发展规划的模式(一)自上面下的自己发展规划模式自上而下的自己发展规划模式是指在制定自己发展规划时,主要依靠自己管理层和外来咨询专家的力量,提出自己发展规划草案,再通过一定的方式征求教职工的意见,对规划草案进行建设性而非颠覆性的调整,最后确定自己发展规划。咨询专家一般包括教育管理理论研究者、知名校长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等。在这一模式中,自己管理层和外来咨询专家起决定作用,自己发展规划的技术层面的因素和理性的分析被地关注,自己发展规划的成功地取决于自己管理者的素质和咨询专家的知识。自上而下的自己发展规划模式适用于这样的情境;自己的整体师资力量比较弱,教师参与自己民主管理的程度不高,自己文化不太支持创新。(二)自下而上的自己发展规划模式这一模式是指在制定自己发展规划时,主要由教职工提出自己发展规划草案,再由自己管理层会同外来咨询人员进行集中讨论,对规划草案进行建设性或者颠覆性的调整,最后确定自己发展规划,在自己管理层会同外来咨询专家集中讨论规划草案阶段,究竟是建设性调整还是颠覆性调整取决于两个方面;一个是草案的质量,一个是自己管理层和外来咨询专家意见的质量。在这一模式中,教师的集体智慧和全员参与起决定性作用,自己发展规划的实践层面的因素和对实践的分析被地关注,自己发展规划的成功地取决于教师的整体素质和参与自己管理的程度。这种模式适用于这样的情境:自己整体师资力量比较强,教师参与民主管理的程度高,自己文化支持创新。自己发展规划的误区制定自己发展规划应该注意避免以下误区:(一)眼睛朝上的自己发展规划眼睛朝上的自己发展规划是指在制定自己发展规划时,校长眼里只有国家和地区的教育目标和政策,只有上级主管领导的喜好,没有自己自身的特点。制定这样的自己发展规划的目的要么是做样子,要么就是取悦上级主管领导。(二)高高在上的自己发展规划高高在上的自己发展规划是指自己发展规划是校长根据个人见解制定出来的,没有全校教职工的参与,教职工根本就不了解自己发展规划的制定过程和自己发展规划本身。这样的自己发展规划实际上不是关于自己发展的规划,而是校长个人意志的传声筒,在一定程度上是校长个人的职业发展规划。(三)跟风追潮的自己发展规划眼风追溯的自己发展规划是指在制定自己发展规划时赶时髦,自己教育教学和管理领域什么热门提什么,流行什么写什么,自己发展规划中充满了新概念、新提法,但是却没有实质性的内容,这使自己发展规划成为自己发展“概念”的规划。这样的自己发展规划是自己管理中功利倾向的一种表现。(四)依葫芦画瓢的自己发展规划依葫芦画瓢的自己发展规划是指在制定自己发展规划时,不是根据自己自身的综合情况进行理性分析,而是简单模仿其他自己现成的或成功的自己发展规划。这样的自己发展规划往往没有自己的特色,也不能指导自己在学实践中形成自己的特色。(五)任务书式的自己发展规划任务书式的自己发展规划是指在自己发晨规划中,详细地列出了自己未来三年至五年的几项核心任务是什么,但是,没有规划如何完成这些任务,也没有明确自己为完成这些任务提供了哪些保障,特别是自己为教职工个人的发展提供了什么条件。这样的自己发展规划缺乏号召力,不能激发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了确保自己发展规划的有效性,自己管理者要在制定规划时问自己三个问题:(1)在制定自己发展规划之前,应该自问“我们应该如何制定自己发展规划”。通过对问题的思考,确定制定自己发展规划的模式,程序和操作设计。(2)在确定自己发展规划草案之后,应该自问“我们的自己发展规划有效吗”。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找出自己发展规划草案中的漏洞,问题和能够改善的地方。(3)在确定自己发展规划之后,应该自问“有没有更有效的自己发展规划”。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对现有的自己发展规划进行反思和进一步修正,使自己发展规划更加完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主要内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概念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特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理论模式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组成要素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内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制订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概念战略毛泽东曾对战略做过如下定义:“战略问题是研究战争全局的规律性的东西”,“凡属带有要照顾各方面和各阶段性质的,都是战争的全局。”经济发展战略由于光远1981年提出,是指在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总目标、总任务以及实现总目标、总任务的关键性对策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地区(或国家)在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目标、总任务以及实现总目标、总任务的关键性对策所作的全局性、长远性和方向性的谋划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特点全局性战略性长期性稳定性政策性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理论模式总体战略模式自主发展战略模式:是指一些发展中国家主张不依赖国际市场,特别是强调要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脱钩,生产面向国内市场、出口只是为了进口的一种封闭的自给自足的发展战略高速增长战略:又称赶超战略,是指发展中国家以赶超发达国家为目标,沿袭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道路,以求迅速提高经济增长速度而实行的具有全局性长远性的重大决策,又称传统的经济发展战略变通经济发展战略:又称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战略或以满足基本需要战略,是指发展中国家以满足广大居民基本需要为目标而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所作出的全局性、长远性重大决策初级产品出口战略:又称初级外向型发展战略,是指发展中国家优先发展农矿初级产品的生产和出口,以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和人个生活水平提高的一种发展战略进口替代发展战略出口替代发展战略信息化发展战略:就是要发展智力产业部门,要收集、获取、发现新的信息,并使先进的信息转化为新的生产要素,促进经济实现新的发展空间战略模式平衡发展战略指地区间平衡发展的战略,即使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发展速度、人均国民收入等经济发展指标处于大体相当的状态的发展战略。不平衡发展战略梯度推移战略经济梯度推移的动力:创新活动。推移的方式:有序推移。推移的途径:通过多层次的城镇系统逐步转移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组成要素战略指导思想概念:也称战略方针,是一个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总纲,是确定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步骤和战略措施的依据特点符合区情具有稳定性具有纲领性类型目的型手段型目的与手段结合型未来型战略目标战略目标:是区域在未来一个较长时期内试图达到的全局性的奋斗目标,是未来发展预期达到的总要求和总水平,也是一定时期的总任务战略目标体系经济发展方面:总量指标、结构指标、各产业发展状况指标、财政状况指标、物价状况指标科技进步与效益方面:科技进步、效益人民生活方面:居民收入水平、居民消费水平、居民居住状况、收入差别社会发展方面:人口增长、教育状况、医疗卫生状况、环境状况、治安状况城镇建设方面:城市化、城镇布局、交通通讯设施建设战略重点战略重点是指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对于实现战略目标具有关键意义的、而又有发展优势或发展比较薄弱需要特别加强的那些部门、组织、环节、要素或区域选择和确定战略重点的基本原则多元化原则关键性原则扬长补短原则多向联系原则战略重点的转移原因——由于战略目标调整而引起战略重点转移因失去发展优势而引起战略重点的转移因薄弱环节得到加强而引起战略重点的转移由于新技术的发展而引起战略重点的转移由于对外关系的变化而引起战略重点的转移战略布局待开发阶段:采取培育增长极的布局模式工业化初期:采取据点式战略布局工业化中期:采用点轴式战略布局模式工业化后期和后工业化阶段:采用网络式战略布局模式战略步骤战略步骤是从时间上来安排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重点是安排战略步骤间的衔接。也称战略阶段划分战略步骤的依据战略期内的总任务,以及为实现这一总任务每年必须实现的发展速度。为实现总战略任务所需要完成的基础工作和准备工作解决战略重点所要求的阶段性根据变化了的情况调整战略任务,由于在发展中各部门、各环节出现了不平衡而进行协调一边实践,一边总结,不断提高指导效果,以保证战略目标的实现战略步骤的划分:准备阶段、发展阶段和完善阶段各步骤之间的关系战略措施内容实现战略目标的经济政策环境实现战略目标的社会经济体制环境实现战略目标的国际环境特征针对性多样性层次性协同性灵活性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内容总体战略注意处理好两个关系与上一级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关系与有关区域发展战略的关系与平行区域之间的关系与相交叉的协作区之间的关系与本区域内发展区的关系部门发展战略分类经济部门科学技术部门教育部门体育卫生部门文化艺术部门政治法律部门行政管理部门涉外部门新闻信息部门军事部门特征专业性从属性交叉性同步性
B.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现实意义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实现经济和社会目标的需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相应的是:启动经济高速发展的车轮,实行非均衡发展战略;进一步加速经济发展,实行全局较均衡但局部不均衡的发展战略;保持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实行协调发展战略。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走向共同富裕的需要。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精髓就是从“先富到后富再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指出:“我们提倡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是为了激励和带动其他地区也富裕起来,并且先富起来的地区帮助落后的地区更好的发展。”在视察南方讲话中,小平同志又一次强调了这个问题,他说:“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同时,他又指出:“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
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其实质是顺应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允许而不是限制一部分地区先发展起来:而其最终目的则是实现共同富裕。
中央对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关系高度重视,明确提出了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并进一步提出,“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发展和协调发展。东部地区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在推进改革开放中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有条件的地区要率先实现现代化。中西部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和开发,发挥资源优势,发展优势企业”,要“从多方面努力,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
在“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方针的指导下,党中央下决心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步伐。这将使我国地区经济结构发生重要变化,与此相适应,将逐步形成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并为最终实现全国的共同富裕奠定基础。
C. 以你所熟悉的区域为例,试述区域经济发展中城市与所依托的区域的相互关系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实现经济和社会目标的需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相应的是:启动经济高速发展的车轮,实行非均衡发展战略;进一步加速经济发展,实行全局较均衡但局部不均衡的发展战略;保持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实行协调发展战略。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走向共同富裕的需要。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精髓就是从“先富到后富再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指出:“我们提倡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是为了激励和带动其他地区也富裕起来,并且先富起来的地区帮助落后的地区更好的发展。”在视察南方讲话中,小平同志又一次强调了这个问题,他说:“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同时,他又指出:“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 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其实质是顺应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允许而不是限制一部分地区先发展起来:而其最终目的则是实现共同富裕。 中央对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关系高度重视,明确提出了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并进一步提出,“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发展和协调发展。东部地区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在推进改革开放中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有条件的地区要率先实现现代化。中西部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和开发,发挥资源优势,发展优势企业”,要“从多方面努力,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 在“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方针的指导下,党中央下决心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步伐。这将使我国地区经济结构发生重要变化,与此相适应,将逐步形成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并为最终实现全国的共同富裕奠定基础。
D. 区域经济发展的发展背景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时期 ,为了改变旧中国工业分布极端不均衡的现状,工业建设大规模向内地推进,包括“三线建设”等。
改革开放之后,小平同志提出“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即首先发展沿海地区,在沿海发展起来之后,沿海再支援内地。向沿海地带非均衡发展的区域战略,充分发挥了沿海地区的比较优势,取得了面向世界、先行发展的巨大成功,我国沿海地区的经济增长率持续保持在全国的领先水平,使国民经济整体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
1999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正式把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列为2000 年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国家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国家对不发达地区的援助进一步集中到西部地区,国家区域政策的目标调整到促进地区协调发展上来。“十五”计划中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地区协调发展”专门列为一章,强调国家要推进西部大开发,“国家实行重点支持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措施,增加对西部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和建设资金投入。并在对外开放、税收、土地、资源、人才等方面采取优惠政策”。2002 年秋天在北京召开了十六大,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支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地区发展接续产业。”这是中央首次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方略。十六大做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的战略部署,这是中央从协调区域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着眼做出的一个战略决策。此后,2004年中央又提出了“中部崛起”的中部地区发展战略,使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趋于完善。
进入“十一五”时期以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
中国陆续出台了西部大开发、促进中部崛起和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等区域发展战略。但中国地域范围广大、地理差别明显,为了使这些战略能够更好地落到实处,产生更大的成效,近两三年来,中国政府先后批复涉及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天津滨海新区、福建省海峡西岸经济区、包括陕西、甘肃两省部分地区的关中-天水经济区、中国图们江区域、黄河三角洲等、横琴新区、安徽皖江城市带、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中原经济区等10多部区域规划和文件来规范区域经济的发展 。
E. 区域发展规划类型划分
(一)按照地理空间尺度划分
根据规划覆盖的地理空间尺度,区域发展规划可以划分为全国性的、国家经济板块的、跨省经济区的、省内经济区的和城市经济区的等五类(图7–3)。
全国性区域发展规划是全国各区域发展的总体规划,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和约束性规划,各级区域规划都要服从这个规划[2]。全国性区域发展规划主要包括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和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2010年12月,国务院发布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目的是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强度和发展潜力,推进形成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等主体功能区,逐步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2011年3月,国务院发布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2011~201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国家经济板块区域发展规划是针对我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四大经济板块编制的规划。目前,已经发布的包括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2009~2015)、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和东北振兴“十二五”规划。经济板块规划是对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贯彻落实,明确了各个经济板块的战略定位、发展导向和发展目标。
跨省经济区区域发展规划是针对跨省经济区编制的区域规划,是全国性规划与经济板块规划在涉及不同省级行政单元的经济区内的进一步细化和落实。目前已经发布的包括8个区域,分别是东部地区的长江三角洲和海峡西岸,中部地区的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西部地区的关中—天水、成渝经济区和陕甘宁革命老区,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跨东部和西部地区的珠江—西江经济带。
图7-3 已纳入国家战略的各级区域发展规划
省内经济区区域发展规划是针对地域空间上只涉及一个省级行政区的经济区编制的区域规划,是全国性规划与经济板块规划在省内经济区的进一步细化和落实。目前已经发布的包括14个区域,是当前我国国家战略层面区域规划的主体,分别是东部地区的河北沿海地区、天津滨海新区、山东半岛(含黄河三角洲)、江苏沿海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中部地区的中原经济区、皖江城市带、武汉城市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和长株潭城市群,西部地区的北部湾经济区,东北地区的图们江区域、沈阳经济区和辽宁沿海经济带。尽管国家针对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分别编制了发展规划,但是由于前者绝大部分地区包括在后者范围内,为了方便将二者作为一个经济区进行研究。
城市经济区区域发展规划是针对城市或经济开发区编制的发展规划,这类规划涉及的地理范围较小,通常属于跨省或省内经济区的重要城市或核心区,其土地面积往往在几十至几百平方千米。
由于经济板块属于大尺度的国土空间,而城市经济区通常是跨省或省内经济区的核心区,从地质环境调查区域布局而言,本章主要关注和研究的是跨省和省内两类经济区。
(二)按照规划性质划分
根据国家层面出台规划的性质,区域发展规划可以划分为发展规划、配套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和指导意见三类。
发展规划是区域发展规划的最常见形式,既有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主导、地方政府配合共同编制的,也有地方政府主导编制的。属于发展规划的有18个经济区,分别是东部地区的河北沿海地区、山东半岛(含黄河三角洲)、江苏沿海地区、长江三角洲、海峡西岸和珠江三角洲,中部地区的皖江城市带、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和长株潭城市群,西部地区的陕甘宁革命老区、关中—天水经济区、成渝经济区和北部湾经济区,东北地区的图们江区域和辽宁沿海经济带,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跨东部和西部地区的珠江—西江经济带。
配套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是我国一种特殊类型的区域规划。配套改革试验区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国家所建立的以制度创新为主要动力,以全方位改革试点为主要特征,对全国经济发展带来深远影响的试验区[3]。截至目前,国家已批准了9个配套改革试验区,分别是上海浦东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武汉城市圈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长株潭城市群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庆市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都市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沈阳经济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山西省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尚未出台,上海浦东、深圳市、重庆市、成都市分别属于相关重要经济区。
指导意见是国务院出台的区域发展指导意见,涉及的区域主要包括长江经济带、中原经济区、喀什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重庆两江新区等。
F.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有什么原则(四个字)
因地制宜优势互补
绝对错不了.初三书上有的、、
G. 五,政府主导型经济为什么走到了尽头
政府在推进老工业基地振兴中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是转变政府职能,有效地发挥政府作用,提高政府行政能力。但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必须以加快政府体制改革为前提。因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是最早进入、最晚退出、实行计划经济最彻底的地区。目前老工业基地最大的问题是受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影响较深,是体制改革相对滞后,尤其是政府改革与国企改革相对滞后。所以,振兴老工业基地必须首先加强体制机制创新,消除体制性障碍。只有加快政府自身改革,更好地进行角色定位,转变政府职能,才能提高政府的行政能力。上一轮振兴之初,中国刚刚加入WTO。当时人们就谈,入世,首先有个政府入世问题,因为WTO规则几乎全部是规制政府的。这里我们讲,入市,也有个政府入市的问题,因为市场经济要求以建立和完善市场体制为目标,调整和规制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近几年,东北各级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积极从全能型、管制型向管理型、服务型、法制型转变,政府职能发生了多方面的积极变化,取得了很大的收效。一是培育、规范、监管市场体系取得一定进展,在不断发展商品市场的基础上,逐步培育生产要素市场,努力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日益显著。二是政企分开迈出较大步伐,政府各部门解除了与所经济实体和直属企业的行政隶属关系,不再直接管理企业。三是在管理涉外经济方面逐步向国际惯例靠拢。四是政府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职能有所加强。五是政府自身改革取得一定进展,确立了依法治省、依法行政的方略,提出建立廉洁、勤政、务实、高效政府的目标并努力付诸实施,政府机构改革逐步深入,政治民主化进程不断向前推进。从总体上看,政府体制改革仍然落后于经济体制转轨的进程,政府职能转变力度也慢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在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上,一系列深层次的矛盾尚待解决。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影响振兴政策的落实。具体说,就是“三强三弱”:强政府、弱企业政府对微观主体特别是国有企业的直接干预依然过多,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尚未形成,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混淆不清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政企不分,政府兼具裁判员与运动员的双重功能,包揽企业的管理与运作。政府还没有完全从企业活动中超脱出来,行政干预在某些领域依然存在,如行政管制、用财税返回及贴息的法支持国有企业等。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经济转轨时期又有某种扩展的行政审批制依然广泛存在,特别是企业设立、领导人任免、投资、外贸等领域的行政审批亟待清理、削减。在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中,某些政策的实施又产生了强化行政审批和个案处理的副作用。在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股票发行以及兼并收购等资产重组活动中,一些部门和地方政府往往出于部门利益、地方利益甚至长官意志,对企业进行不适当的行政干预。用财政返还及贴息的法,而不是以国有资本投入、运作的法来支持国有企业。强行要求效益好的企业在投资、担保贷款、资产重组等方面照顾劣势企业,甚至向企业摊派政府的行政性支出。企业干部与政府干部具有同样行政级别,可以互相对调。作为微观经济细胞的国有企业,包揽大量的社会事务,企业急于瘦身,不堪重负,无法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国企一方独大,民企严重弱小。对非公有经济的限制依然过多,公平竞争环境尚未形成。强政府、弱企业的结果是,政府、企业、百姓三方都陷于困境:国企由于体制性矛盾没有解决,市场化程度低、发展活力不足,无法与市场接轨,日益陷入困境。而民企始终长不大,致使大批下岗工人无法分流安置,地方经济难见起色。强政府、弱市场长期以来习惯于自上而下的行政权力管理,有着指令性偏好和行政命令干预经济的习惯,缺乏现代市场管理的理念。没有真正理解和相信市场机制的作用,仍然过分迷信行政权力,坚持行政主导,偏好直接组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直接组织招商引资和项目实施,直接下达指令性经济指标和产品指标,直接通过行政命令干预经济生活。市场能够发挥作用的地方,政府行政干预最为集中;而市场失灵的地方,却是政府管理的盲区。区域经济发展,处于“人工干预”状态,从对外招商引资(招商已经成为政府的主要工作),推进企业合资合作,到上项目、铺新企业甚至举展销活动和经贸洽谈活动,都由政府来主持和推动。在投融资领域,存在着政府以直接干预微观投融资活动达到宏观调控目标的倾向,其结果往往达不到宏观调控的预期目的,同时又加强了政府对投融资活动的不正常的干预。不少部门和地方政府仍然过多地承担着投融资主体的职能,花费大量精力争资金、争项目,投资决策依赖于行政机关的层层审批,不按科学严谨的、市场化的投资决策程序事,缺乏严格的投资风险责任机制,屡屡造成重大的投资失误。政府成为配置资源的主体,市场机制发挥的作用太小或是说没有发挥作用。企业家说:“东北给外界的印象是政府主导的市场,不是企业家的市场。”许多本来不该由政府干的事,政府在干着,而有些本来该由政府干的事,政府又由于没有精力和财力,干得不够或是没有干。在市场监管上,一方面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法律法规仍不健全,法规不统一、不透明,依法管理的体系还很不完善,还有很多空白点。立法落后于现实,执法落后于立法。对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甚至违法不究的行为缺乏有力的监督制约,人治大于法治的现象在许多地方时有发生,严重损害司法独立和司法公正。部门、地方政府的法规甚至内部文件与国家法律存在矛盾。在行政执法实践中,出现内部文件的权威大于部门法规,部门法规的权威大于国家法律的现象。另一方面是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分割不断变换手法,阻碍区域统一市场的形成。这些因素导致了市场秩序比较混乱,突出表现为假冒伪劣商品泛滥,偷税、逃税、骗税、骗汇和走私活动猖獗,社会信用关系紊乱,逃废债务现象相当普遍,建筑领域弄虚作假、工程质量低劣的问题严重等。这种“人治经济”观念和“指挥式”的管理模式与市场经济多元化的结构已不相适应。强政府、弱社会从政府与社会的关系看,政府包大多数社会事务,社会治理不发达,政府放权不够,中介机构依附于政府部门,弄得中介机构几不像,真正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社会中介组织发育不全面。政府在行使职能过程中一定程度地存在着越位、缺位和错位的问题。“越位”就是政府直接管理经济事务;“缺位”就是政府公共服务功能没有充分发挥;“错位”就是政府微观事务繁忙、宏观统筹不力。在政府与中介组织的关系上,一方面培育并发挥中介组织的作用不够,另一方面对其依法实施监管不够。科研单位转制停滞不前,事业单位改革滞后,履行大量的行政职能;往往是一个大委厅局,有几个甚至是十几个事业单位。所以,老工业基地行政体制问题主要是职能错位突出。主要表现为政资不分、政企不分、政事不分、政社不分。东北的落后是一种体制的落后,东北与南方沿海地区的差距,表面上是经济发展水平的落差,实质是体制的反差。改革东北地区的行政管理体制势在必行。
H. 为什么说“必须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丁力 区域发展不平衡,一直是广东传统发展模式的心病。全国“最富的在广东,最穷的也在广东。”汪洋书记所言一针见血,指出了广东区域发展长期存在的软肋与问题所在。那么,上述现象是如何产生的?有人归结为广东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的确,珠三角9个地市以不足1/3的面积创造了全省80%以上的GDP,如果考虑珠三角边缘地区,如惠州、江门、肇庆等地一些边远县落后的现实,广东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现象可能要比数据显示的更加突出。有数据表明,上述趋势很难在短期内获得根本性改变。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带来不同地区的政府与百姓在收入上的贫富差距拉大。但是,这种不平衡在很大程度上是广东独特的外源型经济发展的产物。 外源型经济是伴随经济全球化在欠发达国家与地区出现的一种经济现象,是发达国家与地区跨国公司通过经济资源在全球有效配置,实现利益最大化的一种战略体现,同时也是欠发达国家与地区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这一历史机遇,实现本地区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由于外源型经济分布有其自身的市场经济规律与要求,改革开放30多年来,广东实际利用外资的80%以上集中在珠三角核心地区,从而形成全省经济特有的二层区域结构。近年来,省委、省政府试图通过重大项目在周边地区,特别是沿海粤东粤西两翼的分布,着力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珠三角与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由于周边地区的产业基础比较薄弱,其效果如何仍然有待观察。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是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最为重要的战略思想。在坚持这一改革方向的前提下,转型升级的正确做法是在全省率先建立起统一的区域市场,在全省范围内,通过省财政体制的率先改革,集中必要的更多财政资源,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从而为全省范围内的户籍人口自由合理流动创造条件。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可以通过人口的自由合理流动来调整,通过市场力量解决当前存在的由于政府干预、行政壁垒与户籍制度造成的各种资源配置低效与不均衡现象。只有人口自由合理流动了,真正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才有可能,在政府主导社会公平的基础上,市场经济才能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需要明确的是,区域协调发展不应当是传统的人为追求GDP差距的缩小,更不应当是通过政府力量实现所谓发展的平衡。区域协调发展应当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在区域发展中坚持将社会主义的公平与市场经济的效率有机地统一起来。社会公平主要由政府在公有制的生产资料基础上主导,经济效率,包括经济转型产业升级,主要通过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就是通过政府职能转变,通过在全省范围内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真正意义的区域统一市场,通过市场主导、企业主体推动广东转型升级。 作者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区域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I.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有什么现实意义
1. 从历史的角度看,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是社会工业化,城市化这个历史进程的必然要求。大家知道,工业化、城市化,在近代以来,已经在世界历史发展过程中被验证并加以推崇,已经成为一个现代过国家发展不可逆转的过程。纵观世界历史发展,无论是近代的美国还是法国,亦或日本、英国,都通过工业化实现了民族的腾飞与发展。中国的暂时落后恰恰从反面说明没有现代化发展所需要的工业化发展以及伴随其发展的城市化发展,就没有农村人口正常有序,大量地向城市流动,也就没有社会的快速发展进而导致落后。而工业化的发展必然带来劳动力的集中,造成农村人口向城镇区域集中,人群的集中就必然带来市场活动、商业活动已服务业的发展,再次创造就业机会。这种聚集于发展是环环相扣的过程,也是工业化与城市化一体发展的直接表现。所以农村人口正常有序,大量地向城市流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与工业化发展是与城市化发展紧密相连。
2. 从现实中看,解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人口的出路问题是社会和谐发展所必须的。城镇化不是把农村建造成为城镇,我国许多边远地区的农村,很不适合人口居住,除了“封山育林”之外,很难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城镇化,只有把农村人口吸纳到城镇,提升城镇的人气指数,扩大城镇建设规模,健全城镇的社会功能,进而克服传统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弊端,促进社会的协调发展。
3. 妥善处理好农村大量人口向城市正常,有序,合理的流动是解决三农问题,保持社会稳定发展的根本途径之一。这是一个十分浅显的道理:城市不可能独立于农村独自享受现代文明,就像一个人不可能抓住自己的头发离开地面一样。诚然,城市里有富余劳动力存在,失业人口存在,但与此同时城里也有很多工作岗位,城里人不愿意干或干不好,农村劳动力来,却能找到相应的岗位;从另一方面看,城市人口增加和创造新的就业岗位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人多了,衣食住行需求增加,相应的服务岗位需求也增加了。此外,随着各大城市的的发展,以及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推力与城市吸力的共同作用,必将进一步促进一些大中城市基础设施和房地产业的发展,促进人口向城市中的二、三产业集聚,促进城市化发展。如此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双赢的好事,我们何乐而不为之呢?
4. 从政治经济学理论上看,农村人口向城市大量、正常有序、合理的流动是社会生产力均衡发展的客观要求。生产力是支撑社会发展最活跃的因素,而人,是最宝贵的生产力,这是政治经济学最基本的原理。农村大量剩余劳动生产力的弃之不用,那无异就是犯罪。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密集型就业机会,而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正好是此发展间隙的有益补充,这样一方面满足了城市化过程中对大量劳动力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客观上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均衡发展。
5. 从城市长远发展的角度看,也需要妥善解决好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问题,否则城市的城市化发展就成为无米之炊,无源之水。诚然,我方也注意到,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之初,的确给城市的发展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但从国家近年来实施宏观调整措施上来看,这些负面的影响到目前为止已得到有效的控制。
上面我方谈到了我方的主要观点,其后将由我方二辩,三辩,四辩对我方观点进行进一步的拓展与阐述。总之,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不是洪水猛兽,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无论从解决三农问题,保持社会安定,无论是从政治经济学理论还是从城市的长远发展的角度看,农村人口大量正常有序的向城市流动都是有利的,诚然在个别方面造成过一点负面影响,但从现实的情况看,这些负面的影响均在宏观调控范围内予以了妥善的解决或正在解决。因此,我方认为,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对城市的影响,总体上来说是利大于弊。这样浅显的观点其实三十而立即该明白,而不必等到三十以后才明白。
这个问题我们学校辩论过 我也参加了 我是反方
从政治经济学理论上看,人是生产关系的组成之一,生产关系要符合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城市需求的是要有技能的生产者,而并非农村大量剩余劳动生产力的涌入,这种盲目大量涌入的客观现象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步降温。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劳动密集型就业机会,正在向知识化,技术化,科学管理化而转形,而手工作坊似的密集型劳作即将不复存在,请问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到那个间隙去补充?
5、从城市长远发展的角度看,要妥善解决好农村大量涌如城市的问题,需要正确的引导,如果预先不正确看待农村大量涌入城市的问题,而将来去做亡羊补牢的事情,势必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1:在城市运作上,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城市的的容纳空间是一个常数,而且是有限的。在城市容纳能力没有提高之前,突然蜂拥而来这么多农村人口,势必会给城市的政府部门带来了巨大的负担,使城市变得拥挤,让城市难以消化。城市道路、住房、供电、供水、供气、供暖、交通、污水处理、学校、公共设施等一系列基础设施,都要面临巨大的压力,增加城市发展的经济成本。
2:在城市的环境方面,农村人口并没有表现足够的关爱。在某种程度上,大量的农村人口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如吃完早点的塑料袋,对环境极大破坏的'白色垃圾'聚乙烯快餐饭盒,吃剩的速食面汤……
3:在就业人员的素质方面上,农村人口大多文化素质较低。城市是一个区域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的中心,须要生存,须要发展,因此就需要更多的技术、资金、各种人才。然而,农村人口的特点使得他们难以适合城市高速发展的要求,反而使城市需要花费更多的财力物力和精力处理教育培训问题,加重城市向前发展的包袱。
4:外地民工大量涌入,外来民工的增多,在增加经济压力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治安隐患,导致犯罪率不断增高。据黑龙江省鸡东县检察院对外来民工刑事犯罪的调查统计,2002年,该院共受理公安机关移送起诉农民工刑事犯罪案件为21件37人,占受案总数的16.6%;2003年,受理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农民工刑事犯罪案件为31件53人,占受案总数的22.7%;仅一年时间外来民工犯罪率上升了6%;另据宁波市未成年人犯罪率上升统计,仅今年上半年,浙江宁波市452名未成年人被判弄,同比上升62%,呈犯罪年龄低龄化、犯罪行为成人化、独罪目的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以上调查分析均显示,主要因为外来务工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疏于管教,文化素质较低,法律意识差,法制观念淡薄等带来的原因。
5:在国际经济竞争的影响方面,农民工似乎给市场提供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从而支撑了城市的的经济发展。但是在透过表象之后就会发现,农民工从事的职业都是低层次的、低技术含量的工种,并没有在关键的岗位发挥关键的作用。因而,除了给企业带了了廉价的劳动力之外,并未在技术上、企业管理上带来实质性的进步。而现代企业和城市之间的竞争,更多的是高层次、高技术含量、高技术人才的竞争,这是竞争的核心。遗憾的是,农村人口并未能在这些方面提供更高层次的帮助。
J.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基本经验
(一)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历史经验表明,国内地区差距的缩小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它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市场的力量和政府干预相互作用的结果。当前,中国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经济发展中市场调节的成分不断增加,市场机制的作用日益加强,这些因素都不利于地区差距的缩小。90年代,尽管中国政府强调区域协调发展,出台与实施了系列政策措施,但是区域差距扩大的态势并没有根本扭转和解决。因此,继续采取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逐步缩小地区差距特别是东西差距,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将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也是今后应该坚持的一个长期发展战略方针。
(二)建立区域经济关系协调机制
区域经济增长机制是保证区域经济持续、稳定和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要确保区域经济快速增长,就必须有一个能促使区域经济增长运行良好的机制。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是经济利益,建立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就必须在有利于区域经济利益的提高上做文章。
90年代中央政府在制定区域政策时,注重运用政策手段建立区域经济关系协调机制,这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首先,逐步增强中央政府协调地区经济利益关系的能力;其次,加大向中西部地区投入的力度,实现增长速度上的协调。具体表现为建立规范化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适当调整国家投资布局政策,有限度地减少国家在东部地区的直接投资比重,逐步提高国家在中西部地区的投资比重,并且对西部地区实行一定程度的投资优惠政策;再次,利用经济杠杆,促进比较优势的发展,实现区域分工的协调。具体表现为充分发挥国家投融资政策在地区经济布局中的调控作用,协调国家产业政策与区域政策之间的关系;最后,成立区域间协调发展组织机构,协调区域合作。
(三)正确处理好沿海发达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与支持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的关系
区域经济差距过大,必然造成区域间的矛盾和冲突,甚至引起一些不稳定的因素。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虽然我国在改革开放后经济增长势头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从总体上看,我国经济的整体水平还很低,至今仍是发展中国家。沿海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也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我们不能因为沿海地区相对内地较为发达,就迫不及待地挖肉补疮,以抑制沿海地区的发展为代价换取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在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中国经济发展将同时面临着缩小两大差距即国际差距与国内地区差距的问题。
要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需要更多地依靠沿海地区,进一步加快经济发展,率先实现现代化;要缩小国内地区之间的差距,就必须加大转移支付的力度,积极扶持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客观上,二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冲突,如何协调这一矛盾,将影响未来中国政府区域经济政策的决策与实施。
(四)中央政府区域政策的目标取向:区域统筹
实践表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与国家的宏观政策有着密切关系。国家宏观调控可以减轻或缓解市场化过程对区域发展的消极影响,是市场机制的必要补充。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国家运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及其相关政策,以引导生产要素和社会资源的流向,使资本、知识、技术、商品和人力资源向中部和西部地区流动。中国未来的区域协调发展,中央政府的宏观区域政策仍将扮演着重要角色。增长与协调是中央政府区域政策需要解决的两个重要目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增长目标应主要依靠市场机制来取得,宏观经济政策主要是解决区域协调问题。由于单纯的市场力量一般会扩大而不是缩小地区差距,因此,中央政府需要采取逆市场调节而不是顺市场调节的方式,从多方面帮助欠发达地区发展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央区域政策更应注重区域统筹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