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慢城的推广
“慢城”让城市更适合生活
2013年8月28日,温州市旅游局召集专家、学者和业界人士,就如何打造 “慢城温州”进行探讨。长期生活在国外“慢城”中的意中文化交流协会名誉会长陈云秋描述构建的慢城蓝图令人向往。“慢城温州”这种全新的城市模式概念的提出,使很多与会专家为之叫好,纷纷为如何在温州推广慢城运动,打造“慢城温州”出谋划策。温州市旅游局局长张纯洁说,旅游是生活,是体验,是感悟。慢生活将是未来的一种态势,而由慢生活衍生出来的“慢游”就是旅游加休闲的完美结合,它符合旅游的发展要求,同时,它也符合了广大市民的需求,是人生的一种价值体验。
起源于意大利的“慢城”运动。
我们生活在一个速度至上的时代,效率和速度裹挟着我们不断奔波,整个世界被挤压成一个字:快。当大自然的闲情逸致离我们越来越运,当抑郁症、亚健康开始笼罩在我们四周,当暴戾的情绪蔓延在社会的上空……这种不正常的状况,已经让许多人对自身的生活质量进行反思。他们开始倡导一种让生活节奏慢下来的理念。这种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并进而形成一股新潮流,这就是“慢城运动”。“慢城运动”起源于1999年的意大利。
十几年间,这一运动铺开到全世界130多个国家200多个城镇、社区。“慢城”是一种放慢生活节奏的城市形态。根据世界慢城联盟的规定,获评的城镇、村庄或社区必须人口在五万以下,追求绿色生活方式,反污染,反噪音,支持都市绿化,支持传统手工业,不设快餐区和大型超市等。
慢城并非慢效率,它追求的是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慢城更不是摒弃现代科技,它钟情的是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其核心是要倡导纯粹的生活,保护当地特色,对伴随全球化而来的同质化和标准化说不,强调在悠闲的生活节奏中回归生活的本质与体会生命的意义。
“慢城温州”反映了一种民生渴望。
改革开放30年来,温州人凭借“敢为天下先,特别能创业”的精神,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取得举世瞩目的光环背后 ,诸多负面问题也初露端倪,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温州高房价直逼北京上海等一线大城市,让很多温州人一辈子都为了账单、房子而忙碌;汽车拥有量的不断增加,让温州似乎在一夜间就变得拥堵不堪,温州的生活成本越来越高……这一切的一切无一不敲打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对原有的生产模式进行思考和反思。温州是否真的该慢下来了?!
正所谓欲速则不达,如果太追求速度,就可能会在质量上打折扣。温州所暴露出来的弊端,都可以成为我们要慢下来的充足理由。“慢”并不仅仅意味着相对快节奏而言的放慢速度,它更主要意味着对时间的更好利用,以及对精致生活和品位的诉求。
温州过去发展经济,主要依赖资源消耗,依赖低成本的劳动力和外贸出口,这种粗放型出口导向的发展方式代价高、波动性大,已难以为继。因而温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产业转型升级已刻不容缓。所以“慢城”的引入或将成为一种必然,能“慢”出新的思路。
争取较高的GDP不过是发展中的一个过程 ,发展的终极目标还是百姓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如果“慢”下来能够提高温州人民的幸福指数,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慢”下来呢?更何况理智的“慢”,并不消极,而是另一种积极的方式。就如同给狂奔的烈马套上了缰绳、给疾驰的火车装上刹车,张驰有度,收放自如。温州已经进入了产业转型战略升级的重要时机,在这个阶段,发展已经不能再单纯追求效率,应把可持续发展、环境质量改善等作为城市建设的主要目标。这个时候“慢”下来,通过慢下来思考、比选、甄别,为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更好的现实条件。
“慢城”在温州的现实可行性。
“慢城温州”的概念确实让人心生向往,但是慢城的概念源于西方发达国家,在温州发展慢城是否具有现实可行性?慢城概念出现在现今的温州是否适当其时?在仍高速发展的工业化和商业时代,这种“慢”能持续下去吗?会上,意中文化交流协会名誉会长陈云秋认为,城市发展需要多元的理念,需要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化、可持续化。为了城市的软实力、实现包容性增长,慢城恰好为温州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思路。他通过分析慢城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成功的案例,指出在温州发展慢城运动具有现实的可行性。
市委市政府建设“三生融和、幸福温州”确定为温州市“十二五”发展的战略目标,这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把握温州现阶段发展特征,适应人民群众新期待,做出的战略部署。与慢城提倡构建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的生活环境,要求减少噪音与交通流量、增加绿地与徒步区、发展地方产业、应用环保科技和培养热情好客的人文精神等,强调在悠闲的生活节奏中回归生活的本质,体味生命的意义,反对铺张浪费、高污染、高能耗和不健康的生活习惯等等,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为了给民众创建一个宜居的幸福之城。我们可以在建设“三生融和、幸福温州”的战略决策下,结合慢城理念和核心内涵,策划出适合温州本地的慢城模式,并利用“国际慢城联盟”的网络平台,打造堪称世界旅游品牌的精品项目,使温州成为国际性的慢城旅游城市。
一些专家认为,慢城运动就是为了保护当地特色,对伴随全球化而来的同质化说不,可以说慢城也是特色之城,温州同样有着成为慢城的文化基础。温州是文化灿烂的东瓯名镇,手工业发达,历史上素有“百工之乡”的美称,各种各样的手工业在历史上曾经十分繁荣。今天走在温州的大街上,仍能见到家庭作坊式的手工业生产。这些手工艺都赋予温州鲜明的地域特色。而且温州有很多特色鲜明的小城,古村落。他们以自己悠久的历史、璀璨的文化、锦绣的山水、特色的少数民族聚集地、缓慢的生活节奏铸就了各自独特的慢游风景 。如永嘉就完整地保存了大量形态相近,特色鲜明具有传统建筑风格的古村落。这些古村落不仅与地形、地貌、山水巧妙结合,而且还赋予浓郁的耕读文化气息。在这里,人们可以感受到当地文化的传承、品尝到当地的美食小吃,欣赏到本地工艺品和土特产等等。这一切都为了打造特色的“慢城温州”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虽然将温州打造成特色的慢城还需要较长的历程,但是比获得“慢城”称号更重要的是倡导一种生活模式,是在慢城契机下建设新的生活理念、倡导健康安全绿色的慢城生活观念。将身心融入大自然中,是实现慢生活的一个途径。这有利于一直将时间视为生命和金钱的温州人停下脚步,从快速发展的社会中解脱出来,慢慢地享受生活了。享受亲情、爱情、友情的美好,享受树木、花朵、云霞、溪流、瀑布以及形形色色的的大自然,享受艺术、旅行、读书等精神上的补给。
转自《温州人》2012年第九期
慢下来,富起来
--陈云秋谈慢城运动的商业价值
有种城市模式叫做慢城。陈云秋是阿联酋迪拜中国发展贸易集团的董事长,也是意中文化交流协会的名誉会长,更是慢城运动的志愿者和推崇者。十多年来他历游四方,从中国到欧洲现到中东,他的足迹几乎遍布了世界的各个角落。他发现了一种更加宜居的城市模式:具有独特的地方感,拥有美食、健康的环境,可持续的经济和节奏悠闲舒适的社区生活。这种模式被称之为“慢城”。
在约采访的时候,他也说要找个环境清幽有意境的地方漫谈。挑了几个地方,最终定在瓯江路上的中同仁中医药博物馆。在古色古香的环境中,我们钦着清茶,嗑着瓜子尝试过一把“慢生活”的瘾。在这里陈云秋睿智 、随性、细致、从容的应对着我对慢城的疑问,和我分享着他“慢城生活”种种趣事。他说在意大利小镇布拉的街上,有很多志愿者,每当看到行色匆匆的路人,都会上前去询问对方是否需要帮忙,如若不需要帮忙,他们会劝导路人不要走得太快。英国的勒德罗小镇恬静得像婴儿入睡一般,镇上没有一辆车,也没有任何喧嚣的声音。游玩这个小镇,你所需要准备的交通工具,仅仅是一双合适的鞋子,靠 “11路“车,以四五公里时速,慢慢地走完这个小镇,可以让你的心沉下来,让你感觉整个世界也随之慢了下来。德国的Marihnsf 村是世界上最小的慢城,只有260人。世界上每个“慢城”都各具特色。
他说慢城运动的风潮已经从欧洲波及到了整个世界。有越来越多的城市准备或者正加入慢城聪联盟。这些城市加入慢城模式的目的多种多样,有的为了更好地保护本土文化,有的为了发展特色旅游,也有的为了追求可持续发展,但是不管目的是什么,加入国际慢城联盟成为“慢城”后无一例外的都拉动了本土的旅游经济。可以说慢城运动已经形成一个国际网络 ,在这里,不同城市之间可以交流它们关于建设 慢城的理念和分享成功的经典案例。每个慢城都在根据自己的特点以不同的方式去实践慢城哲学。
慢下来,富起来。
陈云秋说,很多人对慢城有所误解,认为慢城是单纯地放慢速度 。其实慢城还有很多内涵,包括推行健康的饮食方式和生活方式,培育本地文化,保护当地风俗习惯与文化遗产等等,总之,慢城市不是将时钟拨回到过去,让人们过“博物馆中的生活”,慢城只是为了在现代与传统之间寻求一种平衡,帮助人们生活得更美好。
慢城理念也不是简单地以牺牲效益换取舒适的生活。在很多地方,却因为慢城自身的独特性创造经济价值,提高生活质量。如小城布拉,悠闲的餐饮,恬然的氛围引来了大批国内外游客。旅游业又拉动了商业的发展,其销售的手工巧克力和绿色食品受到广大游客的热捧,零售额每年以15%的速度上升。每逢周未欧洲各地的特色奶酪制造商云集与此,丰城 富的产品展览使周围都有美食节。
而中国的首个国际慢城高淳,也因为“慢城”的称号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原先江苏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城,一时之间变得炙手可热,也因为“慢城”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人均收入从原先的4000元增长到万元。这些收入中60%来自当地的特色产业。随着慢城理念的不断推广,来“慢城”游客越来越多,农副产品在家门口就可以买到好价钱。红薯过去100斤才几块钱,一箱20斤科能卖60元、。游客多了,农家乐也兴起了,许多原先在外打工的年轻人,回来就业或创业。这一切都是“慢城”带来的经济效益。慢城运动正在改变很多地方的商业模式。
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全环球化给城市发展提供了很多便利,但却在不知不觉中抹杀了每个城市的特点。世界各地的城市都在变得越来越像。经过三十年的发展,温州原先“小桥、流水、人家”的特色已不见足踪影,取而代之是一栋栋拨地而起的高楼大厦。与此同时, 温州周边的乌镇、周庄、同里等却因为保有江南水乡原有的风貌,独树一帜的格局,每年吸引数以万计的游客蜂拥而至,创造财富。温州为什么就不能将温州的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同呢?温州为什么就不能养成环境来赚钱呢?
温州的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旅游景区面积广,密度大,种类多,集山、海、江、湖、岛之大成,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但是这么好的资源为什么不能带来相应的旅游经济呢?主要是由于温州的旅游产品过于单一,忽视了来温州旅游的文化、娱乐、休闲的游憩需求,没有让游客“慢”下来好好享受温州的绿水青山,导致游客只能在温州参与短时间的观光游览活动,因此留下的仅仅只是门票经济。
所以,在温州倡导和建设慢生活,无论对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还是发展旅游经济不仅可行,而且十分有必要。
转自《温州人》2012年第九期
2014年12月14日,温州慢城休闲旅游联合会正式成立,来自我市社会各界350多名热衷“慢生活”的人士参加了成立大会。陈云秋当选为首届会长。据介绍,早在去年8月,市旅游局曾召集专家、学者和业界人士就如何打造“慢城温州”进行探讨。“慢城”一词起源于意大利,旨在倡导乡土文明,回归生活本质,它既是对快节奏现代生活的一种调匀,更是对本土自然与文化的深层次品味和发掘。目前,全球已有170多个“慢城“,我国目前有两个“慢城”。(来自温州都市报记者周晓玲报道)
2014年12月14日,温州慢城休闲旅游联合会正式成立,来自温州市社会各界350多名热衷“慢生活”的人士,参加了成立大会。意中文化交流协会名誉会长陈云秋当选为首任会长。“慢城”起源于意大利,旨在倡导乡土文明,回归生活本质,它既是对快节奏现代生活的一种调匀,更是对本土自然与文化的深层次品味与发掘。目前,国际上已有170多个“慢城”,中国也发展了两个,分别为江苏南京的高淳区和广东省梅州市的雁洋镇。温州是国内最早引入“慢城”文化的城市之一。“现代人生活节奏太快了,慢一点,静一点,是真正‘诗意栖息’的起始点。”陈云秋先生表示,温州慢城休闲旅游联合会成立之后,将在推行“慢生活”理念,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及培育旅游休闲文化产业上,做出积极努力与贡献。(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报道)
2. 为什么在阐述技术方案经济效益概念时强调可持续发展
我写有一篇文章如下:1引言可持续发展思想,最早来源于20世纪70年代人们对无节制经济增长造成自然资源、自然环境的破坏,进而遭受其制约的反思。1972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大会,通过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标志着人类开始正视环境问题。1980年3月,联合国大会第一次使用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随后这个概念逐渐被的官方文件使用。1987年在日本东京召开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第一次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明确定义是“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里约热内卢宣言》和《21世纪议程》两个纲领性文件,标志着可持续发展观被全球持不同发展理念的各类国家所普遍认同。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于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对于子孙后代的发展乃至世界的稳定发展都有重要意义,因此,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势在必行。2可持续发展观的内涵及哲学原理2.1可持续发展观的内涵可持续发展就是指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可待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实现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经济的发展必须与人口、环境、资源统筹考虑,不仅要安排好当前的发展,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为未来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决不能走浪费资源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可持续发展观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研究了人类的代际关系,即这一代与后一代人的关系问题,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可持续发展观强调以未来的发展规范现在的行动;换言之,就是使发展成为在今天是现实的、合理的,同时又能使明天的发展获得可能的空间和条件。因此,可持续发展也是为未来发展创造条件的发展。2.1可持续发展观的哲学原理从哲学上讲,一切事物都是运动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发展就是事物的一种运动状态,但它又不是一般的事物运动,而是向前的、向上的、推陈出新的、发生质的变化的、保持一定速度的运动,也就是说,发展是特指事物由小到大,由低级向高级、由旧质到新质、由落后到先进的运动变化过程。当然,发展也有快、有慢,有片面的、有全面的,有不平衡的、有均衡的,有不协调的、有协调的,有一时的、也有持续的。从哲学辩证法意义上来讲,发展应当是辩证的发展,科学的发展观应该是辩证的发展观。什么叫辩证的发展观,这首先要从辩证法的根本规律的角度来认识。矛盾是辩证法的根本法则,是一切事物存在的根本规律。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事物本身的内在矛盾,矛盾是事物存在的普遍法则,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旧矛盾解决了,新矛盾又产生了;矛盾是事物客观存在的特性,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辩证的发展观实质上是矛盾的发展观。具体讲,旧矛盾解决,新矛盾又出来了,往复循环,事物才向前发展,有矛盾才发展,事物是以矛盾发展为动力的。发展就是事物内部矛盾不断产生、发展和解决的过程。辩证的发展观,还要从“过程的集合体”、“系统的集合体”的角度认识。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系统的发展过程,事物的发展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工程。因此,在发展过程中要全面地兼顾到系统构成的各个要素,事物辩证的发展应当是系统的、全面的、保持内在各要素均衡的、协调的发展。也就是说,任何健康的发展,都应当是全面的、协调的发展,而不能是片面的、畸形的、不均衡的发展。所以,科学的发展观又是全面的、协调的发展观。辩证的发展观,还要从连续的、匀速的,保持一定后发力的角度来认识。辩证法讲发展,是要求不间断的、连续的发展,任何事物的健康的、正常的发展应当是不间断的发展,当然只有保持内在的后发力的发展,才是连续的发展。因此,健康的、正常的发展应是不间断的、持续的、内在的、有后劲的,科学的发展观又是可持续的发展观。3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在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充分认清中国的国情,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也是实现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多、底子薄、科技不发达、生产力水平低,这一切决定我们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各项工作都要紧紧围绕这个中心来。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报告还强调,必须把可持续发展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坚持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3.1人口增长与可持续发展正确处理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及资源与环境的关系,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控制人口增量,提高人口素质,切实保护资源和环境,这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精神文明建设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实现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会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如不重视社会文明程度和执政能力的提高就会阻碍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可持续发展要逐步消除贫困和实现公平、平等原则。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最大区别就是最终消除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我国的可持续发展不能把现有的贫困与各种社会不公现象继续下去,只有消除贫困,实现真正的公平,才能保证社会发展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可持续发展应是公平性和可持续性的有机统一,社会主义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是以实现公平分配、消除贫困、共同富裕为宗旨的社会进步过程。3.2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资源的关系,加快技术进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形成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的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把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统一起来,减少和避免资源浪费。首先,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关键在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经济运行机制:一是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降低消耗、增加效益的企业经营机制;二是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技术进步机制;三是形成有利于市场公平竞争和资源优化配置的市场机制;四是形成有利于实现集约化增长的宏观调控机制。其次,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实现速度和质量相统一。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既需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更需要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不但不会妨碍高速度,而且有利于赢得更高的速度。目前我国买方市场已基本形成,绝大多数群众的需求重点已经从量的扩大转移到质的提高上来。因此,提高产品质量是群众的需要,也是发展经济的需要。实现速度和效益相统一。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是发展中国家赶上并超过发达国家的重要条件,我国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没有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是不行的。而提高经济效益,则是整个经济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经济效益的好坏,是检验一切经济工作的最终尺度。3.3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环保意识;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依法治理环境污染,制止和打击破坏环境的行为;禁止盲目开发,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植树种草,搞好水土保持,防治荒漠化,改善生态环境。传统的粗放型经济主张方式,盲目追求社会财富,对自然一味索取甚至是掠夺性开发和利用,致使环境破坏、生态失衡、人口过剩等问题已给人们敲响了警钟,人与自然只有共存共荣才能实现社会的全面、持续、健康发展。这一问题已日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要采取有力的步骤,使我们的发展能够持续,有后劲。”站在整个社会、自然界的角度看待和处理一切问题,在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同时,还应维护自然的权益,尊重自然系统的内在规律,正确处理好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保持全社会和谐、有序地发展。4总结制定和实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一定要以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中国国情出发加以科学地设计和实践,并在实践中认真贯彻执行和检验。本文限于篇幅,没有做深入的考证,关于这个课题,有待进一步严肃的研究和探讨,因为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参考文献:
3. 谈谈你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理解
下面是较权威的解释 希望对您有用“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专有名词,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将其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涉及到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各国政府促进经济发展,保护全球环境的共识。我国政府在《中国21世纪议程》中也明确提出了“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社会体系和保持与之相适应的可持续利用资源和环境基础”的奋斗目标。用“可持续发展”概念界定“经济体系”的性质,要求我们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不断改善发展的质量,体现了我们所要建立的经济体系是与自然、社会相和谐,具有长久、活跃的发展能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经济体系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差距也十分突出,比如三次产业的比例仍不协调,工业结构层次偏低,重点产业缺乏鲜明特色,知识、智力投入不足,参与世界经济分工的程度不高,持久稳定发展的基础尚不牢固。正是从应对入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出发,致力于不断增强我市经济的持久竞争力,始终保持城市经济的活力和优势,党代会报告提出了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这一战略思路。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七个方面。
一、三次产业协调。经济体系中的第一、二、三产业之间必须要形成较为合理的比例关系,才能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从国际产业发展的历史来看,农业、工业、服务业的依次兴起是产业结构成长的必然规律。当代经济学的“配第—克拉克定理”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移动;当人均国民收入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移动。这是由需求与效率两个因素结合所造成的,即对一产、二产产品的需求呈不断减小趋势,而一、二、三产的效率呈依次升高态势,两者的结合导致了三次产业比例关系的变化。背离这一规律,各产业之间和产业内部各门类之间不能实现均衡、协调发展,极易导致各类要素资源配置失衡、利用效率低下,使得经济增长的基础变得脆弱,发展出现大起大落。目前,发达国家和我国一些先进城市的第一产业比例在5%以下,第二产业在40%左右,第三产业在50%以上,有的甚至达到60%。而2002年我市的三次产业结构为9.6:50.4:40,一产比重过高、三产比重偏低的问题比较突出。今后应在提升一产内部结构的同时调减一产比重,加快发展第二产业,努力增加三产的比重,做到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我市有500多万农村人口,调减一产比重并不是单纯地压缩规模,而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合理配置劳动力等要素资源,优化农村经济结构,为二、三产业发展拓展更广阔的空间。我市目前人均GDP为2565美元,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加速起飞的阶段,必须进一步发展制造业,重点是重化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扭转结构过“轻”过“低”的局面。增加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比重,并通过中介产业的发育,在更广泛的领域为工农业发展创造条件。
二、骨干突出。一个城市的经济体系中如果拥有若干规模大、实力强、科技含量高、效益佳的骨干行业和企业,就会对地方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和带动作用。产业的成长有赖骨干的支撑,骨干行业、骨干企业对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它们以大规模的产能提升整个城市的经济能级,大规模的利税壮大城市综合实力,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是提升城市产业结构和档次的主导力量。著名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指出,绝大多数国家成功的产业都是由企业集群组成的,在企业集群内,企业的合作与适度竞争是该集群内单个企业与整个企业集群保持活力与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我市目前的“十大”企业集团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近40%,实现利税占50%左右;“九五”期间确定的六大支柱产业产值占60%,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力军。但是如果站在全国乃至世界的范围来审视,我市的骨干企业规模偏小、骨干行业“点高面低”,尚无一家企业进入世界500强,产品销售收入过百亿元的企业只有三家;整体效益不佳,百元产值利润率仅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列第13位,缺乏整体竞争力强的行业,对少数优势企业的依赖较大。有鉴于此,今后应在继续扶持“十大”集团,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向世界500强进军的同时,迅速提升“十强”企业,并积极培育后备企业,形成梯度发展的良性格局,努力增强大企业持续发展能力。通过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搞好环境建设,培养专业人才等措施,集聚大批优势企业,着力培育企业集群,形成一批具有带动、示范作用的骨干行业,使经济体系的发展具有持久、多元的支撑力量。
三、特色明显。城市经济的产业结构、重点产业和产品必须具有鲜活的个性和特点,才能培育差异性优势,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抢占先机。纵观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历程,各地在经济结构上追求大而全、小而全,战略主导产业定位不清晰,造成产业结构雷同,重复建设严重,经济效益低下,教训相当深刻。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立足自己城市的实际,用自身鲜活的个性和特色来标定城市经济发展的重点,根据产业的成长性和市场需求的前景确定战略主导产业。特色就是优势,特色就是竞争力。作为发展中国家及其城市,发展特色产业和强势产业,是实现后发优势、抢占世界经济战略制高点的最佳路径选择。我市确定的发展港口、旅游、海洋三大特色经济,建设电子家电、石油化工、汽车机车船舶集装箱制造、新材料四大工业基地,既是我市的特色产业,也是骨干产业。今后要坚持“以港兴市”战略,着力推进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大力发展旅游业,把青岛建成世界著名海滨度假城市;充分发挥海洋科研优势,加快科研成果产业化步伐,把青岛建成我国著名的海洋科技产业城。抓好大项目是建设四大工业基地的关键,要落实责任、全力推进,尽快形成各具特色、在国际国内占有重要地位的生产基地,力争生产能力、创新能力和市场份额、出口规模位居全国前列。
四、融入世界经济循环。沿海开放城市的经济发展,必须通过国际市场配置各类生产要素、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在全球范围营销,不断提高经济体系融入世界经济的紧密度,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获得更多的利益。当前,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席卷世界的浪潮。它表现为生产、分配、消费、市场、投资与贸易、科技等各个领域的全球化,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进步和扩大交易利益的主要力量。投资、消费和出口是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抓住全球范围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特别是制造业转移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有利时机,尽快融入世界经济循环,有利于我们吸引更多的国际资本前来投资,有利于改变和提升我们自己的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进一步扩大消费,有利于我们的产品和企业直接走进国际市场,扩大出口规模,从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我市作为沿海开放城市,迅速融入世界经济循环,对于实现建设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国际大城市的目标,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我市一直把对外开放作为经济发展重中之重,2002年外贸依存度已达92.2%(在地原则),实际利用外资累计超过120亿美元,吸引了5300多家外商投资企业在青生产经营。但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对外开放的规模和质量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缺乏产业龙头项目,缺乏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尚未形成在国际具有重要地位的制造业中心。今后的首要任务就是进一步扩大招商引资,引进更多的世界知名企业,引进更多国际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及专业人才,提高技术创新水平,努力建设现代化的制造业中心,在世界产业链条中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同时要构筑起牢固的城市经济安全体系,防范和化解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冲击。
五、资源消耗递减。21世纪经济的发展,不能再走大量消耗自然资源的老路,自然资源消耗的成本在最终产品成本中所占比重应不断下降,知识、智力在成本中的比重不断增加。传统的依靠资源、能源的高投入、高消耗为特征的粗放型经济增长,必然受“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影响,导致生产成本不断上升,经济效益和竞争力不断下降,最终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针对这一问题,世界各国政府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时,都主动遵循“非对称性零增长”理论,尽快有序地通过实现三大“零增长”,达成可持续发展的三大目标,即实现人口数量和规模 (自然增长率)的“零增长”,同时实现人口质量的极大提高;实现物质和能量消耗速率的“零增长”,同时实现社会财富的极大提高;实现生态和环境恶化速率的“零增长”,同时实现生态质量和生态安全的极大提高。因此,要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必须按照“实现物质和能量消耗速率零增长”的要求,逐步递减经济发展中的资源消耗,在经济增长方式上尽快实现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这种转变的实质是减少有形的物质投入,增加无形的知识、智力投入。当前知识、智力已经成为比原材料、资本、体力型劳动力更重要的经济因素,例如美国微软公司,每年只需推出几种软件产品,装入造价低廉的光盘、磁盘中,一张就可卖到数百、数千元,其产品成本绝大部分是由知识型劳动力成本、核心技术研发成本构成的,具有极高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青岛要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今后要突出抓好科技创新,大力发展知识经济,实现电子信息、生物、新材料等高新技术的产业化;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工业,提高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提高资本的运营效率,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抵消和克服投资的边际效益递减;通过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不断增值人力资本,提高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
六、环境发展同步。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绝不能以牺牲生态质量和环境质量为代价,必须实现经济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20世纪西方工业文明带来了全球性的资源危机、生态破坏和严重的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威胁人类自身的难题,并呈加剧的态势,这也是传统工业化进程中带来的重大问题之一。环境不可交换、买卖,对环境的破坏难以逆转,环境的再生代价巨大。如果不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片面强调经济发展,最后势必会使一个地方丧失基本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条件,一时的经济增长最终也会停滞甚至倒退。更何况,在当今国际社会高度重视环境问题的大背景下,国际经济贸易中的“环境壁垒”日益森严,如果我们不能实现环境发展同步,就无法融入世界经济循环,同样会对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必须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坚持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同步,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改善生态质量,防止长期性的生态退化,改善环境质量,防止短期性的环境污染,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先开发后保护、先破坏后恢复”的老路。按照“环境发展同步”的要求,我们在推进现代化建设中,应当坚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经济资本与环境资本并重,实行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结合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诱导环境友好型项目和产业群的建设,从开发和建设的源头控制破坏生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实施清洁生产、“零污染”排放,倡导绿色消费;建立反映环境价值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完善环境保护法规和政策体系,加大执法力度和环保投入,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实现经济与环境同步发展。
七、大中小企业分工有序。在经济体系中,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要形成分工合理、协作紧密的良好局面,共同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一个成熟的地方经济体系中,大企业的作用是“1+3”,一方面为政府提供主要税收来源,另一方面成为集聚优势产业、集聚高新技术和招商引资的平台;中小企业的作用是“1+1”,一方面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为大企业提供配套服务。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定位不同,但都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二者缺一不可,不能互相替代。目前我市大企业发展势头良好,但大量的中小企业产品单一,科技含量低,导致市场竞争力弱,效益不佳。据统计,我市规模以上中小企业个数占总数的88%,从业人员占58%,但利税总额仅占29.5%,亏损额却占到56.2%,中小企业与大企业以及中小企业之间,合理有序的分工协作局面尚未真正形成。中小企业发展质量低,势必对全市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造成不利影响,制约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今后在积极发展大企业的同时,必须大力扶持中小企业,一方面要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进技术进步,拓宽融资渠道,加强信用体系建设等措施,使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形成在一些特殊产品、特定领域的独有竞争优势,不断做大做强;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导优势企业集团在技术、人员培训上对中小企业予以指导、扶持,在大中小企业之间建立密切的分工协作关系,培育产业链条,形成良性互动、共存共荣的局面。
4. 如何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申论范文
到20世纪90年代,资源耗竭、人口增长过快、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挡在了各国的发展道路上,于是各国便开始寻找一种不损害生态和谐和社会公平的经济可持续发展之路.从此,关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讨论就成为中国理论界极其关注的热点,有关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现将主要研究观点综述如下:
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强调对环境资源的保护,又强调经济的发展,具有丰富的内涵:
1.可持续发展是指人类社会经济行为的伦理化.传统的以追求财富总量为目标的发展实践不仅没有带来预期的社会繁荣,反而引发了一系列社会、经济、生态问题.而可持续发展涉及人——社会——自然之间复杂的联系和深邃的关系内涵,它的理论形成和发展体现着人类价值观、发展观的反思、变革、重建.
2.可持续发展鼓励人类经济活动的发展,决不意味着把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对立起来.无论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和人口素质的提高,还是资源的有效利用,环境和生态的保护,都有赖于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是发展中国家的物质基础,也是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根本保障.实现可持续发展不仅重视数量的增长,更强调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它意味着经济增长必须依靠科学技术进步,改善产品质量,节约能源,减少废弃物,提高总要素生产率,走内涵式扩大再生产道路,实现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
3.可持续发展包括生态持续、经济持续和社会持续三方面内容,它们之间互相关联而不可分割.生态持续是基础,经济持续是条件,社会持续是目的.它要求人类在经济发展中讲究经济效益、关注生态和谐和追求社会公平,最终达到人的全面发展.
4.可持续发展追求的公平不仅指本代人之间的横向公平,且指世代人之间的纵向公平.它要求满足全体人民的基本需求和给全体人民机会以满足他们要求较好生活的愿望的同时,本代人不能因为自己的发展与需求而损害人类世世代代满足需求的自然资源与环境.要给世世代代以公平利用自然资源的权利.从经济学角度讲,就是在自然资源不断消耗的条件下,用其他形式财富代替自然资本,并在时间推移的长河中使我们的后代维持可接受的、至少是不下降的福利水平.
二、中国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中国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是:
1.环境污染依然严重.表现为水污染、酸雨、大气污染、沙尘暴等环境问题相当突出.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学者的估算,中国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不可低估,以快速发展的1993年为例,当年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为1085亿元.
2.资源短缺和浪费巨大.中国的人均资源极为短缺,但在短缺的同时,由于计划经济体制造成的企业大而全、小而全等多种因素的作用,我国资源浪费严重,突出表现在产业结构趋同、技术水平低、设备老化、生产能力过剩.
3.地区经济发展严重失衡.西部地区经济对资源密集型产业的倚重,不仅使其经济发展处于落后状态,而月.还对当地的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威胁.
产生这些问题的成因主要有:
(1)可持续发展理解和认识的偏差.可持续发展从概念到理论到战略的形成,虽然经过了十几年的发展历程,但从实践效果看,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偏差.从政府角度看,可持续发展虽然被作为一个国家战略,但它在发展战略体系中的地位和层次不够明确.
在中长期计划中,可持续发展战略往往被作为与经济发展战略平行的社会发展领域的发展战略来看待,其内容都只是涉及人口控制、社会发展、医疗保健、资源环境等;从公众角度看,虽然近几年环境意识有所觉醒,但真正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在全国公众心目中相当淡薄.他们片面强调消费水平中的物质含量,没有积极参与到有关影响他们环境利益的决策过程中.这样必然导致政府片面的追求GDP数量的增加而忽视发展质量的改善,同时无视公众与企业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与破坏;企业在利润极大化机制的驱动下,不可能主动将生产所带来的环境代价纳入成本核算中,导致大量无需支付治理成本的废弃物的产生,整个社会的公共环境质量受到严重破坏.
(2)制度缺陷导致市场失灵.表现为:
首先,清晰的产权是市场机制正常运转的基本条件.然而,臭氧层、干净的水、清洁的空气等环境资源具有不可分割性,其产权难以界定或界定的成本很高,这将会导致所有人都可以在无需付费的情况下自由享用和无节制地争夺稀缺的环境资源,其结果是造成环境资源的过度浪费,甚至枯竭.
其次,相当一部分资源的产权是无归属的,在产权主体缺位的情况下,其资源使用的负外部效应几乎是毫无约束地向自然圈扩散,从而形成“公地的悲剧”的演化过程;单个经济主体不考虑资源使用的社会成本,而只是以自身的成本收益去衡量是否继续投资,由于大部分外部效应是由其他个体承担,故其生产成本相对较小.在这种成本收益关系下,该厂商会尽可能加大使用资源的力度,而不去理会整个社会的收益已远远小于成本.这种个体最优决策和社会整体最优决策的矛盾,使这些资源的使用难以保持可持续性.
最后,现行资源价格机制的缺陷,导致市场配置资源的低效率.由于传统习惯、信息不通畅及政府对经济活动强制性干预等原因,资源的价格不能正常地反映生产成本.
(3)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机制的缺陷.首先,在决策机制上缺乏支持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决策体系.我国目前可持续发展问题由多个部门联合抓,但各部门之间缺乏协调,环保部门地位偏低.而且部门和地方的“条块”分割使发展经济的决策往往缺乏综合、长远的考虑,跨行业和地区的问题经常被搁置.其次,在控制机制上,“政绩制度”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存在明显冲突.在我国,用“政绩”尤其是经济增长指标来考核各级干部的制度非常普遍.为体现“政绩”各级干部在任期内都把GDP增长放在第一位,而生态环境往往成为政绩攀比的牺牲品.最后可持续发展行为主体的权、责、利关系不明,动力机制难以建立.
三、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1.建立绿色GDP指标体系,解决自然资源和环境价值的核算问题.建立绿色GDP指标的关键在于自然资源和环境价值的核算问题.从近年来各国实践经验看,自然资源和环境核算大体包括四方面内容:
(1)人们对资源破坏(掠夺式开发)、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2)为减少环境污染、恢复生态平衡所必须支付的经济投资或开支;
(3)由于过度采掘和大量消耗,导致资源衰竭所产生的负面作用;
(4)由于环境污染导致的社会负效应.实行绿色 GDP指标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国民核算新体系,不仅有利于保护资源和环境,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而且有利于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经济效益,进而增进社会福利.同时采用绿色GDP这一总量指标,也有助于更实际的测算一国或地区的生产能力.
2.积极进行技术创新,促进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协凋发展.从全球发展趋势看,技术创新日益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只有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治理技术为基础,才能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因此,我国必须把技术创新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
(1)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出发,对技术创新活动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价.通过技术创新,提高各种经济资源的使用效率,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国民经济体系,减轻经济增长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
(2)运用政策对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予以扶持.企业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微观主体,也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但我国大多数企业从根本上缺少技术创新的动力或苦于技术创新资金的短缺而只能维持现状,放弃技术创新这个具有正外部性效应的选择.因此,政府应对主动开发应用无害生态环境技术的企业通过财政贴补和税收支出等手段,予以政策上的扶持.
3.进行体制创新,完善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1)发挥政府在推进可持续发展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充分发挥中央政府的综合调控和组织协调能力.在经济和政治体制的进一步改革进程中,要明确政府职能,加强部门之间的合作,建立部门协调的管理机制和反馈机制,形成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合力.同时,要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规范地方政府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权利和义务,用可持续发展的指标考核地方政府的政绩,重视地方政府参与可持续发展宏观决策.发挥非政府组织在宣传和组织广大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拓宽广大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的渠道.
(2)充分利用市场机制,进一步完善经济手段在环境管理中的作用.经济手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灵活配置环境资源、提高环境管理的效率具有独特效果.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我国要进一步明确产权关系,积极培育环境资源市场,建立合理的环境与资源价格体系,合理运用金融、财政、价格等手段进行环境管理,从经济利益上鼓励企业积极参与环境保护.
(3)进行价格改革,取消扭曲资源价格的补贴,减少资源利用上的浪费.
4.不断进行产权制度创新,完善各种资源管理制度.
(1)建立排他性产权,克服共有资源造成的“公地的悲剧”.产权是一组权利束,其中包括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和收益权,这一束权利可以结合于同一产权主体,也可在不同的主体间分割.根据这一思路,凡是能够私有的资源可以采取私有途径,对一些必须由国家所有的资源,可将其占有和支配权明晰给地方政府、企业和集体,由此形成明晰的排他性权利.实施这一产权明晰的结果可以保证对资源滥用的克制,从而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在利益分配上应倾向于产权所有者,对产权所有者过于苛刻的利益分配会导致过度开发资源来维持当前生产、生活,不利于资源的保护、再生.
(3)创造一种有效执行长期发展战略的制度环境,实现资源的跨期优化配置.
5.加强环境保护的财政政策建议.
(1)拓宽环保资金筹措渠道,切实增加环保资金的财政投入.为此,要建立政府环保投资增长机制,通过立法形式确定一定时期内政府环保投资占 GDP的比例或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并明确规定环保投资增长速度要略高于国民经济增长率.当然,在我国财力有限、财政支出刚性较强的情况下,要大幅度提高环保的财政支出尚面临许多现实困难,有必要寻求其他的资金筹措渠道.借鉴一些经济转型国家的做法,我们可考虑建立环保专项基金,有偿使用和滚动发展,基金主要来源是排污费、罚没收入等.
(2)改革现行的环境收费制度.一要将资源补偿费并入资源税,同时将资源税的征收范围扩大到所有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并提高税率,使其能够反映出资源的稀缺程度和实际价值.二要改革排污收费制度,改变目前的超标排污费制度为达标排污收费制度、超标排放加倍收费并予以处罚的制度.
(3)适时开征环境税,用税收手段来保护环境,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服务.其目的在于减少环境中的污染,减少对能源、自然资源的使用,筹集资金用于环保行为,最终提高经济效益.具体措施有:开征新税种;对现行的税制进行调整(完善资源税制度、在现有的税种中增加环境保护条款).
(4)财政应大力扶持环保产业的发展.环保产业是一个正外部效应很大,具有公益事业性的“朝阳”产业,国家应通过财政贴息、财政补助、税收支出等手段,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
6.应做好区域经济的政府协调工作.尽管市场协调能够推动各个区域效率的提高,但它无力克服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这是其功能的缺陷.因此,政府协调区域经济就成为必然选择.根据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政府协调区域经济应该贯彻以下原则:
(1)适度倾斜,即要有重点地改善生产力的布局.倾斜的重点可以随地区经济发展格局的变化而调整.现在东部地区已经有了自我发展的能力,国家有必要及时调整倾斜政策,把投资重点向中西部转移,着重改善中西部的政策环境与投资环境.
(2)优势互补.东部地区应发挥其区位优势、经济优势、科技优势和智力资源优势,重点发展外向型经济,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利用国外资源与技术,扶持发展技术含量高、创汇高、附加价值大、能源与原材料消耗低的新兴产业,推动产业的升级换代,拓展我国经济的发展空间.西部地区要立足资源开发,主要发展能源与原材料工业.为实现跨越式发展,西部地区在重庆、西安、兰州等城市也应发展资源导向型的高技术产业,培育西部地区的增长极.
(3)市场机制和政府支持相结合.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区域协调,应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的协调作用.因此,要尽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体系,理顺资源价格体系,提高生产要素价格的市场化程度.这样,中西部地区就能通过市场交易把其拥有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并形成其较强的对东部地区经济技术的吸纳能力,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5. 桠溪国际慢城的景观
2010年7月,世界慢城联盟副主席、国际部主席、意大利波利卡市市长第三次来到高淳,在游览过“生态之旅”后,安杰罗瓦萨罗十分惊讶:“这里的一切,完全符合‘国际慢城’的标准”。之后,经过世界慢城联盟的多次考核,桠溪生态之旅在2010年12月苏格兰国际慢城会议上,被正式授予“国际慢城”称号,高淳桠溪“生态之旅”成为中国第一个国际慢城。
1、最美乡村与慢城标准巧合
保护与维持纯净的自然环境是国际慢城的八大公约之一,是成为国际慢城的重要条件,正着力打造中国长江之滨最美丽乡村的高淳,具有三分山、两分水、五分田的生态黄金比例,山水城林融为一体,让这一江南小城另具韵味。早在2005年,生态立县就写入了全县发展战略,经过数年的不懈努力,高淳生态环境质量指数一直位居江苏省前列,空气质量指数在全省县(区)位列第三。目前,高淳是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国家级生态示范区,高分通过了国家5大类22项指标的严格考核,成为我省第一个国家生态县。
生态之旅位于高淳桠溪镇,作为中国第一个国际慢城有其独特的环境优势,这一地区地处苏皖两省溧阳市、高淳县、溧水县、郎溪县四县市交界处。这里是茅山、天目山山脉的汇合地、是太湖、长江水系的分水岭,植被覆盖度高,物种丰富多样,生态环境忧越。生态之旅区域内人口约2万人,6个行政村分布在一条长达48公里的风光带两旁,沿线时而依山傍水,时而穿林越山,沿途郁郁葱葱,鸟语花香,尽显田园风光,山林情趣,不但能让游客领略到登山揽胜、赏竹观松的乐趣,更能让游客感受到四季瓜果香、把酒话桑麻的农家风情。
2、绿色经济与慢城理念吻合
慢城并非意味着不发展,慢城倡导人们保持传统社区生活和节奏,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家园,这与高淳追求宜居城市、谋划绿色掘起的发展理念不谋而和。在招商过程中,高淳对有污染、附加值低、高污染、高能耗的项目坚决限定,而对能为最美乡村提供经济保障的产业,则加速发展。高淳作为江苏省生态农业先进县、江苏省无公害农产品和水产品整体推进县,拥有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有机、绿色产品44个,注册各类农产品商标200多个,高效农业比重达到52.8%,是江苏省重点水产品生产基地和绿色食品生产区。在产业布局中,加大保护乡村生态风貌,杜绝到处乱开发的理念已深深根植于当地干部群众心中。
目前,生态之旅区域内没有一家工业企业,农民经济收人主要来自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现已建成3000亩早园竹、4000多亩有机茶园、5000亩果园等超大规模的特色经济农场,以及桃花村、杏花村、石榴村、菊花村等多个生态农业示范村,一年四季都将鲜花不断、瓜果瓢香。这里只用有机肥料不用化学肥料;这里只有农家乐,没有快餐店;这里只有鸟语蛙声没有工业噪音。生态之路让昔日的荒山坡变成了如今的绿色宝库,也向人们展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绿色生态发展之路。
3、文化保护与慢城运动融合
高淳有着历史文化名城珍贵的历史遗存,境内薛城遗址己有6000多年历史,伍子胥在高淳开挖世界第一条人工运河——胥河,孙权在高淳建有保圣寺塔,周瑜曾在高淳操练水兵。吴风楚韵的历史文化积淀,造就了高淳诚信朴实的淳朴民风。跳五猖、大马灯、送春等众多古老的文化活动在高淳得到传承,高淳对民俗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发掘,正迎合了慢城运动主倡原生态文化保护的理念。
生态之旅的沿线的文化资源也十分丰富,有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卞和望玉的望玉山、省文保单位牛皋抗金的南城遗址、市文保单位永庆寺、刘伯温开挖的大官塘、岳家军的操兵场遮军山、张巡纪念馆等景观,生态之旅将生态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串联起来,赋予了生态之旅的文化内涵,沿途不仅可以享受大自然的馈赠,也能感受历史文明的绚烂。
中国第一个世界慢城的诞生让世人惊叹,让埋头奋进中的国人瞩目,让工业化泛滥的城市反思。高淳在生态发展的道路上与慢城相遇,对于高淳不仅仅是荣誉,而是一个新的契机、新的起点,高淳将一如既往坚持科学发展,推进绿色幌起,为建设经济繁荣、生态文明、文化灵秀、和谐安康的幸福高淳而奋进!
6. 循环经济是国际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的
( 1 )保护森林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 ( 2 )清洁生产 经济 生态农业 ( 3 ) D
7. 如何理解经济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专有名词,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将其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涉及到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各国政府促进经济发展,保护全球环境的共识。我国政府在《中国21世纪议程》中也明确提出了“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社会体系和保持与之相适应的可持续利用资源和环境基础”的奋斗目标。用“可持续发展”概念界定“经济体系”的性质,要求我们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不断改善发展的质量,体现了我们所要建立的经济体系是与自然、社会相和谐,具有长久、活跃的发展能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经济体系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差距也十分突出,比如三次产业的比例仍不协调,工业结构层次偏低,重点产业缺乏鲜明特色,知识、智力投入不足,参与世界经济分工的程度不高,持久稳定发展的基础尚不牢固。正是从应对入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出发,致力于不断增强我市经济的持久竞争力,始终保持城市经济的活力和优势,党代会报告提出了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这一战略思路。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七个方面。
一、三次产业协调。经济体系中的第一、二、三产业之间必须要形成较为合理的比例关系,才能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从国际产业发展的历史来看,农业、工业、服务业的依次兴起是产业结构成长的必然规律。当代经济学的“配第—克拉克定理”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移动;当人均国民收入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移动。这是由需求与效率两个因素结合所造成的,即对一产、二产产品的需求呈不断减小趋势,而一、二、三产的效率呈依次升高态势,两者的结合导致了三次产业比例关系的变化。背离这一规律,各产业之间和产业内部各门类之间不能实现均衡、协调发展,极易导致各类要素资源配置失衡、利用效率低下,使得经济增长的基础变得脆弱,发展出现大起大落。目前,发达国家和我国一些先进城市的第一产业比例在5%以下,第二产业在40%左右,第三产业在50%以上,有的甚至达到60%。而2002年我市的三次产业结构为9.6:50.4:40,一产比重过高、三产比重偏低的问题比较突出。今后应在提升一产内部结构的同时调减一产比重,加快发展第二产业,努力增加三产的比重,做到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我市有500多万农村人口,调减一产比重并不是单纯地压缩规模,而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合理配置劳动力等要素资源,优化农村经济结构,为二、三产业发展拓展更广阔的空间。我市目前人均GDP为2565美元,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加速起飞的阶段,必须进一步发展制造业,重点是重化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扭转结构过“轻”过“低”的局面。增加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比重,并通过中介产业的发育,在更广泛的领域为工农业发展创造条件。
二、骨干突出。一个城市的经济体系中如果拥有若干规模大、实力强、科技含量高、效益佳的骨干行业和企业,就会对地方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和带动作用。产业的成长有赖骨干的支撑,骨干行业、骨干企业对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它们以大规模的产能提升整个城市的经济能级,大规模的利税壮大城市综合实力,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是提升城市产业结构和档次的主导力量。著名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指出,绝大多数国家成功的产业都是由企业集群组成的,在企业集群内,企业的合作与适度竞争是该集群内单个企业与整个企业集群保持活力与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我市目前的“十大”企业集团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近40%,实现利税占50%左右;“九五”期间确定的六大支柱产业产值占60%,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力军。但是如果站在全国乃至世界的范围来审视,我市的骨干企业规模偏小、骨干行业“点高面低”,尚无一家企业进入世界500强,产品销售收入过百亿元的企业只有三家;整体效益不佳,百元产值利润率仅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列第13位,缺乏整体竞争力强的行业,对少数优势企业的依赖较大。有鉴于此,今后应在继续扶持“十大”集团,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向世界500强进军的同时,迅速提升“十强”企业,并积极培育后备企业,形成梯度发展的良性格局,努力增强大企业持续发展能力。通过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搞好环境建设,培养专业人才等措施,集聚大批优势企业,着力培育企业集群,形成一批具有带动、示范作用的骨干行业,使经济体系的发展具有持久、多元的支撑力量。
三、特色明显。城市经济的产业结构、重点产业和产品必须具有鲜活的个性和特点,才能培育差异性优势,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抢占先机。纵观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历程,各地在经济结构上追求大而全、小而全,战略主导产业定位不清晰,造成产业结构雷同,重复建设严重,经济效益低下,教训相当深刻。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立足自己城市的实际,用自身鲜活的个性和特色来标定城市经济发展的重点,根据产业的成长性和市场需求的前景确定战略主导产业。特色就是优势,特色就是竞争力。作为发展中国家及其城市,发展特色产业和强势产业,是实现后发优势、抢占世界经济战略制高点的最佳路径选择。我市确定的发展港口、旅游、海洋三大特色经济,建设电子家电、石油化工、汽车机车船舶集装箱制造、新材料四大工业基地,既是我市的特色产业,也是骨干产业。今后要坚持“以港兴市”战略,着力推进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大力发展旅游业,把青岛建成世界著名海滨度假城市;充分发挥海洋科研优势,加快科研成果产业化步伐,把青岛建成我国著名的海洋科技产业城。抓好大项目是建设四大工业基地的关键,要落实责任、全力推进,尽快形成各具特色、在国际国内占有重要地位的生产基地,力争生产能力、创新能力和市场份额、出口规模位居全国前列。
四、融入世界经济循环。沿海开放城市的经济发展,必须通过国际市场配置各类生产要素、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在全球范围营销,不断提高经济体系融入世界经济的紧密度,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获得更多的利益。当前,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席卷世界的浪潮。它表现为生产、分配、消费、市场、投资与贸易、科技等各个领域的全球化,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进步和扩大交易利益的主要力量。投资、消费和出口是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抓住全球范围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特别是制造业转移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有利时机,尽快融入世界经济循环,有利于我们吸引更多的国际资本前来投资,有利于改变和提升我们自己的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进一步扩大消费,有利于我们的产品和企业直接走进国际市场,扩大出口规模,从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我市作为沿海开放城市,迅速融入世界经济循环,对于实现建设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国际大城市的目标,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我市一直把对外开放作为经济发展重中之重,2002年外贸依存度已达92.2%(在地原则),实际利用外资累计超过120亿美元,吸引了5300多家外商投资企业在青生产经营。但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对外开放的规模和质量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缺乏产业龙头项目,缺乏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尚未形成在国际具有重要地位的制造业中心。今后的首要任务就是进一步扩大招商引资,引进更多的世界知名企业,引进更多国际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及专业人才,提高技术创新水平,努力建设现代化的制造业中心,在世界产业链条中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同时要构筑起牢固的城市经济安全体系,防范和化解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冲击。
五、资源消耗递减。21世纪经济的发展,不能再走大量消耗自然资源的老路,自然资源消耗的成本在最终产品成本中所占比重应不断下降,知识、智力在成本中的比重不断增加。传统的依靠资源、能源的高投入、高消耗为特征的粗放型经济增长,必然受“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影响,导致生产成本不断上升,经济效益和竞争力不断下降,最终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针对这一问题,世界各国政府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时,都主动遵循“非对称性零增长”理论,尽快有序地通过实现三大“零增长”,达成可持续发展的三大目标,即实现人口数量和规模 (自然增长率)的“零增长”,同时实现人口质量的极大提高;实现物质和能量消耗速率的“零增长”,同时实现社会财富的极大提高;实现生态和环境恶化速率的“零增长”,同时实现生态质量和生态安全的极大提高。因此,要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必须按照“实现物质和能量消耗速率零增长”的要求,逐步递减经济发展中的资源消耗,在经济增长方式上尽快实现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这种转变的实质是减少有形的物质投入,增加无形的知识、智力投入。当前知识、智力已经成为比原材料、资本、体力型劳动力更重要的经济因素,例如美国微软公司,每年只需推出几种软件产品,装入造价低廉的光盘、磁盘中,一张就可卖到数百、数千元,其产品成本绝大部分是由知识型劳动力成本、核心技术研发成本构成的,具有极高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青岛要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今后要突出抓好科技创新,大力发展知识经济,实现电子信息、生物、新材料等高新技术的产业化;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工业,提高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提高资本的运营效率,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抵消和克服投资的边际效益递减;通过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不断增值人力资本,提高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
六、环境发展同步。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绝不能以牺牲生态质量和环境质量为代价,必须实现经济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20世纪西方工业文明带来了全球性的资源危机、生态破坏和严重的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威胁人类自身的难题,并呈加剧的态势,这也是传统工业化进程中带来的重大问题之一。环境不可交换、买卖,对环境的破坏难以逆转,环境的再生代价巨大。如果不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片面强调经济发展,最后势必会使一个地方丧失基本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条件,一时的经济增长最终也会停滞甚至倒退。更何况,在当今国际社会高度重视环境问题的大背景下,国际经济贸易中的“环境壁垒”日益森严,如果我们不能实现环境发展同步,就无法融入世界经济循环,同样会对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必须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坚持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同步,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改善生态质量,防止长期性的生态退化,改善环境质量,防止短期性的环境污染,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先开发后保护、先破坏后恢复”的老路。按照“环境发展同步”的要求,我们在推进现代化建设中,应当坚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经济资本与环境资本并重,实行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结合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诱导环境友好型项目和产业群的建设,从开发和建设的源头控制破坏生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实施清洁生产、“零污染”排放,倡导绿色消费;建立反映环境价值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完善环境保护法规和政策体系,加大执法力度和环保投入,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实现经济与环境同步发展。
七、大中小企业分工有序。在经济体系中,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要形成分工合理、协作紧密的良好局面,共同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一个成熟的地方经济体系中,大企业的作用是“1+3”,一方面为政府提供主要税收来源,另一方面成为集聚优势产业、集聚高新技术和招商引资的平台;中小企业的作用是“1+1”,一方面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为大企业提供配套服务。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定位不同,但都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二者缺一不可,不能互相替代。目前我市大企业发展势头良好,但大量的中小企业产品单一,科技含量低,导致市场竞争力弱,效益不佳。据统计,我市规模以上中小企业个数占总数的88%,从业人员占58%,但利税总额仅占29.5%,亏损额却占到56.2%,中小企业与大企业以及中小企业之间,合理有序的分工协作局面尚未真正形成。中小企业发展质量低,势必对全市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造成不利影响,制约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今后在积极发展大企业的同时,必须大力扶持中小企业,一方面要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进技术进步,拓宽融资渠道,加强信用体系建设等措施,使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形成在一些特殊产品、特定领域的独有竞争优势,不断做大做强;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导优势企业集团在技术、人员培训上对中小企业予以指导、扶持,在大中小企业之间建立密切的分工协作关系,培育产业链条,形成良性互动、共存共荣的局面。
8. 1、我国坚持高科技发展道路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我国坚持高科技发展,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9. 我国经济可持续稳定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这个问题好大。估计一两句话是说不清楚的。这么理解吧,从通俗的角度去看。国家可持续稳定发展是什么意思呢?包括这么几个含义吧:首先是现在的发展不要影响以后的发展,这叫可持续。其二,稳定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不要大起大落,或者走下坡路,又或者突然90度上升。好了,理解了这两个主要的意思就好办了。我们这个国家,建国到现在才多少年?49年到现在?掰手指头估计就能算出来了。一句话,还年轻着呢。未来的路还长着呢。稍微有点这个意识的中国人,就应该明白一个道理,得给子孙后代留点什么吧。一般意义上的理解,我们会想到资源,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这个好理解吧。好了,重点说说稳定。做生意开企业的,尤其是开工厂的那种。最讲究阶段性了,很多工作都要考虑周期。比如现在内地省分的招商引资,这些工厂决定到你们内地开厂了,然后开始投资买地建仓房买设备或迁移设备再找工人然后组织生产等等一系列的工作要去开展,这是需要时间的。一个几百人的小厂,这样一个过程最少要个1-3年左右吧,才能正常的进入角色,如果更大型的企业,那估计5年十年的都进不了状态。好了,重点出来了。那如果整个政治环境不稳定,你刚开始迁移厂子的时候,当地的领导班子就换了,然后新上来的领导班子思路完全不一样了,包括各种上纲上线的政策,也包括私底下一些不成文的规矩,那么这些决定要去内地开厂的企业,估计就傻眼了。投了一半的投资怎么办?这个好理解吧,经济环境基本类似。比如每年的经济增长率,比如各种国家的基础建设投入,比如居民消费水平,比如整个经济环境的各种刺激政策,等等,这一切都会影响着从工厂到经销商层面再到消费者的行为。最浅显的理解就是,会把他们吓得不敢轻举妄动。同时,也会影响国外的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判断和决定。等等。就会有一连串的反应。那最后的结果,又会是多米若骨牌般的一环接一环的受到损失。比如有些工厂因为谨慎的考虑,每年一度的定期招人说不定就会停止或减少,那么每年新增的毕业需就业人口就要压力增大。而且,因为订单的减少说不定就要减员。而这些基本上是整个社会结构中比较脆弱的群体,他们一旦大面积失业了没有了生活来源,那社会隐患就会很大。再然后,就会影响国家的长治久安了。触类旁通,包括涉及到国际国家之间的关系,涉及到政治生态的平衡,涉及到金融证券这些行业的健康发展,等等。对于这么庞大的一个国家,那几个数字的稍微一点变动背后都会是巨大的关系国计民生的事情。它们一部稳定,乱跳一下,那背后就是整个国家经济的翻江倒海。就敲这么些字吧,大概的内容估计也都说了一点。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10. 可持续发展经济的问题…………要答案 很着急!!!!!!!!!!
谈谈你对经济增长的认识:
消费稳定增长,投资增速略有回落,净出口增速放慢,总体影响是社会总需求的强劲自发扩张势头稍稍减弱,如果美国次贷危机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影响与目前的估计基本一致,宏观调控政策的效果正常显现,将使得2008年经济增速呈现高位趋稳、小幅回落的态势,GDP增速将从2007年的增长11.4%回落到2008年10.8%,下降0.6个百分点左右.
人口问题:
劳动力过剩,人口素质的提高的比较慢, 人均GDP低,人均收入太低,人口增长快,使得人均国民收入增长率低!
人民币因为美圆贬值从而被动升值:
使得出口企业大多数陷入困境或是倒闭。
从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使得很多企业很难贷到款,大多陷入困境的出口企业就是因为很难贷到款而纷纷倒闭。
失业率升高:由于很多出口企业陷入困境或是已经倒闭,使得最近工人阶级日子有点难熬。
通货膨胀:由于人民币快速甚至是疯狂的升值和央行的高存款利率导致大量国际上的热钱大量流入中国引起通货膨胀最终导致物价升高
考虑到流动性过剩问题的继续发展,“三过”问题依然突出,经济增长尽管正在或逐步接近经济周期的顶部区域,但地方政府的内在投资冲动仍十分强,另外受政府换届效应及对奥运经济增长的乐观预期等因素的作用,2008年经济增长可能会进一步高涨,因此,在继续保持总体宏观经济政策的稳健性和连续性下,要适当加大货币政
策的紧缩力度,特别是要防止实体经济偏热与虚拟经济偏热的相互强化,形成全面过热的风险。具体的政策建议为:
续抑制投资 结构性调整
要认识到继续抑制投资增长的重要性。2005年之前出口增长是以外部拉力为主,而2006年以来出口增长是以推力为主,强大的推力和拉力的结合是导致2006年以来出口顺差过大的主要原因,推力增大主要是因为投资增长持续偏热,导致工业产能的集中释放,外部失衡是因为内部失衡。抑制投资增长是解决内部失衡和外部失衡的关键。要通过继续小幅升息和发行中长期公共债券的措施抑制房地产和工业的投资;完善信贷结构性调整政策,加大对房地产及相关高耗能产业的信贷收缩力度,同时增加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放。
价格调控
价格调控的重点是房价而不是物价,同时加强物价监管和调节。今年二季度以来的价格大幅回升是结构性的,并不会导致全面的通货膨胀,影响经济增长稳定和金融危险的价格因素主要是房价的长期过快增长,而不是物价,对股市过热的调控也相对容易,将产业升级与资本市场加快发展结合起来,并配合以合适的金融调控政策,股市会保持稳健增长。价格调控的重点是房价,抑制房价过快增长主要是要调整房地产政策,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住房基本政策是只鼓励家庭拥有一套住房,而对投资性住房采取较严厉的抑制政策,同时限制外籍人员购买住房;二是加大税收调节作用,尽快出台征收不动产税政策,促进“卖房”;三是对购买第二套以上住房采取严厉的金融抑制政策,将购买第二套以上住房的首付提高到40%以上,并将其利率调整大幅提升,以抑制住房的投资需求。同时,要加强物价的监管和调节。严肃查处价格串通、哄抬价格、价格欺诈等三类不正当价格行为,有关政府部门要及时监测国内外粮油等农产品价格的变动,同时做好粮、油、肉、蛋、奶等主要食品的生产、供应和价格稳定工作。食品价格特别是猪肉等价格的大幅上涨对城乡低收入居民形成较大的支出压力。要建立对困难群体补贴的长效机制,可以将对困难群体的生活补贴分成两块,一是常规部分,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逐年提高;二是根据基本生活品非正常价格变动情况,对困难群体进行相应的直接补贴。
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减弱人民币升值预期。流动性过剩,为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创造了十分好的条件。央行主要是管基准利率的稳定及其合理变化,其他利率逐步由商业银行自主决定,应逐步缩小存贷款利息差,减弱商业银行利润对利差和贷款规模的依赖,从而有效地抑制商业银行过强的贷款扩张冲动,同时,鼓励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要打破目前人民币单边升值预期、减弱人民币升值固化的预期是金融政策最迫切的任务。
继续调低出口退税率
继续调低出口退税率,加快外资政策的合理调整。建议进一步降低总体出口退税率水平,重点是降低加工贸易出口退税率,鼓励一般贸易中技术含量高的产品出口,总体原则是鼓励出口的政策应与鼓励产业升级的政策一致,重点鼓励升级型的重化工业品出口。加快转变引资观念,逐步减弱地方政府的“引资偏好”,淡化对引资的数量考核指标,促进引资从行政引资、追求外资规模,向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引资转变。尽快取消外资在各地享受的各种“超国民待遇”,统一内外资政策,加快形成内外资企业政策一致、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对外资的政策优惠要与产业政策紧密结合,应把实行普遍优惠转变为实行差异优惠,制定和实施优惠政策的权限应高度集中于中央政府,鼓励引入技术辐射能力强、吸收就业能力强、资源节约型的外资企业,鼓励外资投向农业、高技术产业、基础设施、环保和服务业等产业,引导外资投向中西部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