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影响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和如何影响
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化选择什么样的战略模式,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中国在选择城市发展的战略模式时应根据:经济全球化、信息化技术、现代分工体系、不同阶层利益的均衡以及环境、资源等因素来确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发展战略;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城市可持续发展
一个城市的发展战略方案,在大的方面主要涉及城市发展的阶段定位,即回答这个城市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和空间方位;其次是城市发展方向和道路的确定;此外还有城市产业模式、城市系统协调发展等。根据这些要求,在具体制定城市发展战略方案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一、经济全球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21世纪是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的世纪,经济全球化对现代城市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使现代城市发展环境出现了同质化发展趋势,对城市发展国际性与开放性提出新的挑战。城市发展环境同质化趋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经济制度的同质化,即市场制度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主流制度;经济交往规则国际化,即在世贸组织框架下的全球贸易体系,使按照共同贸易规则从事经济活动成为经济一体化的内在要求;在信息技术支撑下形成经济活动平台,使产业要素在全球范围内高度流动和重组成为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趋势。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同质化大环境,在扩展了城市发展空间的同时,也提升了以城市为核心的地区之间的竞争层次;为城市发展提供了新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在制定21世纪城市发展战略时,经济全球化导致的同质化环境是必须考虑的因素。
一是在城市发展的空间定位上,必须从全球化的高度来确定城市发展可利用资源的空间边界。要从信息化改变的现代世界的空间中,从虚拟空间、关联空间、辐射空间、核心空间等多维空间中确定城市发展的新空间和新位置。
二是在城市发展的目标定位上,应从全球经济发展趋势与本地经济优势的结合中,确定21世纪城市发展战略目标。在同质性中找出差异优势,是确定新战略目标不可缺少的新思路。
三是在城市竞争对策制定上,应当考虑全球化背景下已提升的竞争平台和已发生的竞争内容来确定新竞争对策,确定如何打造新核心竞争力的竞争方案。
二、控制城市规模
中国进入了快速城市化时期,2004年我国城市化水平达到41.8%,较1978 年增加了26 个百分点。相应地,城市用地规模不断增长,1985 -2 0 0 0 年我国城市建成区用地年均扩展速度为850km2。进入21 世纪以后,在经济高速增长的情况下,城市的空间结构面临调整,许多城市的总体规划都进入修编阶段。
在各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的过程中遇到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城市规模问题。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大部分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人口与用地规模在1990 年代初已被突破,城市总体规划的范围、目标和标准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二是许多城市在1990 年代中后期就开始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或编制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其中2010 年的城市人口规模出现了大幅增加的现象,比上版总体规划确定的2010年城市人口规模增加30%以上。城市发展规模一直是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和审批关注的焦点,多年以来主要是通过预测人口规模来确定用地规模,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情况下,城市人口规模预测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强。如何解决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城市规模问题得到城市规划界的关注。纵观现有的文献,主要有3 种代表性的观点:(1)产业需求的角度。根据城市的性质、职能的特点预测城市生产性用地和非生产性用地;(2)制度建设的角度。在经
济的转型时期,要实现“范式的转换”由规模控制向制度建设转变;(3)市场的角度。由于市场力量在城市发展和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强,对城市规模预测的一个可取的方法是确定一个规模目标域,按市场变化不断调整规划与建设的目标,解决未来发展的不可预测性。总之,在城市规模的确定中市场的因素越来越重要。我国土地资源稀缺,城市发展的政策要求促进城市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城市规模的控制十分必要。那么,在经济转型阶段,政府如何控制城市规模呢?
城市规划是政府对社会经济宏观调控的一种手段,在人口规模越来越由市场决定的情况下,只有通过分析和掌握影响城市用地规模的因素,政府才能运用自身的资源,实现对经济发展和城市空间结构的引导。在我国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远未达到发达国家相对稳定的水平阶段时,通过城市用地规模实现对城市规模的调控将会更加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
三、现代分工体系对城市发展模式的影响
产业集聚理论认为城市的发展有赖于城市产业的集聚,城市不仅有使产业集聚的功能,反过来产业集聚形成的集聚效应,又会成为推动城市发展和产业发展的动力。产业集聚与产业本身的发展和城市的发展具有一种互动机制。事实上,现代城市不仅是产业要素或产业群聚集的平台,同时也是现代社会化大生产分工发展的平台。可以说现代社会分工与城市的发展紧密相连。城市所具有的规模效益是建立在高度分工的基础上的。没有分工的发展就没有产业规模的扩展,越是大城市越有利于专业化分工发展。所以我们在制定城市发展战略时,必须充分地考虑分工的因素,从现代社会分工体系中对城市产业发展进行定位,对于我国城市发展战略制定显得尤为重要。由于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的自给自足小农经济传统的国家,在制定城市发展战略时,往往缺乏社会化分工观念,总是在一个封闭的空间中搞小而全。在这种传统观念的束缚下,我们已经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目前中国形成的产业布局高分散,地区之间雷同的产业结构,极大地制约了社会分工的发展和城市功能的发挥。按照现代经济分工发展的要求,调整产业结构布局,重新确定城市产业结构模式,是21世纪中国城市发展战略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按照现代分工发展的要求,在城市发展道路的选择和城市产业类型定位上,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一是要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正在出现的新一轮分工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关系中,重新思考中国城市分工格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经济活动的半径和资源配置的空间。由于目前的中国是一个具有经济的高成长性和市场待开发的国家,加上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廉价的劳动力,使中国成为目前世界上吸引投资最多和对制造业转移最具有吸引力的国家。面对新的国际分工大调整的格局,我们不能满足于对外资所具有的吸引力,应从产业发展战略的高度来思考如何将这种吸引力变成我们未来的产业竞争力。从战略上解决这个问题,就有一个如何面对国际制造业的转移与国内民族工业发展相协调的问题;就有一个如何将制造业转移带来的国际分工链与国内产业分工链合理衔接的问题。归结到城市产业布局上,就有如何处理吸引外资国际大都市与周遍城市的分工系统的再调整问题。目前国内面对国际制造业转移的机遇,出现了建立制造业城市热。有些城市不顾自身条件的限制,在城市规划和产业定位上一味模仿搞国际化大都市。如此下去将会造成新一轮的资源浪费。
二是要从中国产业升级发展的趋势,思考城市的产业发展方向。目前中国正处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从城市与产业发展的关系看,新兴产业的发展将推动一批新兴城市和新的产业区域的出现,对此我们要有足够的准备。中国新兴产业兴起的过程就是新一轮分工形成的过程。特别是处在大城市周边的中小城市、中西部尚未开发的城市,在未来城市产业定位上,更要考虑这些因素。这些地区在城市产业战略定位上,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模仿中部和大城市搞雷同的产业结构。 三是要从地方的竞争优势上,确定城市的产业发展战略。在如何认识地方竞争优势上,要走出一个误区:这就是简单地认为别人没有的我有,就是竞争优势。其实这是非常片面的认识。目前在西部大开发中,在这种片面观点的误导下,搞所谓的特色产业具有很大风险性。在现代社会化市场经济条件下思考我们的竞争优势,不能简单地认为,别人没有的我有就是优势。全面的认识应当是,市场需求的别人不能提供,而我能提供的,或者我比别人能更有效地提供,才是我们的竞争优势所在。如何判断哪些是市场需要的,就是要从现代分工系统中去寻找和判断。尽管某一城市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独特的矿产资源,但有不一定就是优势,
只有当这些资源成为社会需求的资源时,才能成为开发的优势。
四、不同阶层利益的均衡对城市政治文明与城市理念发展的影响
城市不仅是各种产业要素集聚的平台,也是不同利益群体的组合体。无论是古希腊时期的民主,还是15世纪之后在新兴城市中产生的资产阶级民主,都说明了城市是民主产生的温床。由于城市经济是一种交换经济,在工业经济时代这种交换经济又演变为一种市场经济。而现代市场经济是一种法制经济、契约经济,在法律和契约面前人人平等的经济自然也是一种民主的经济。古代社会存在以乡村为单位的分散的农耕经济与以城市为依托形成的集权政治,由于政治的力量远大于经济的力量,所以,在这样一种社会基础上不可能有民主政治,只能是集权政治。
总之,近代以来工业化城市的出现,不仅赐给了人类一个高效率的社会财富的生产方式,同时在这种高效率生产方式形成的作用下,还给予了人类另一种社会财富:这就是以民主为核心的现代城市的政治文明。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这非常符合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可以相信,21世纪中国政治文明的建设最重要的基地应当是在城市。随着中国城市的发展,城市民主必将成为中国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而发展。21世纪中国城市民主意识出现,将会成为中国政治文明的主要推动力。
无论是从城市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看,还是从现代城市文明发展的趋势看,以及从建立社会主义城市文明的本质要求看,中国的城市政治文明应当是以人为本、以知识为本的政治文明。所谓以人为本的城市文明,就是现代城市规划和设计、城市财富的分配和使用,都应当在满足人的发展、实现人的价值、体现人文关怀的目标下进行。由于城市中的人,是由各种利益群体和不同阶层组成的人群,所以城市的政治文明必须是各种阶层利益能够在城市的政治制度框架中得到均衡表达的政治文明,这就是城市的民主政治。社会主义的城市政治应当是有利于城市生产力发展的政治,适应现代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那么社会主义的城市政治就应当是以知识为本的政治。所谓以知识为本的政治,就是城市的文化趋向和政治激励都应当是朝着有利于城市知识积累和人的素质提高的方向发展。
目前在中国制定的城市发展战略中,我们比较注重城市的经济与产业发展.
⑵ 影响城市发展的因素
1、全球化。
全球化的本质是全球范围内资源和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虽然从一般意义上讲,全球化背景下各类要素都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重新配置,但从目前观察到的情况看,要素流动格局呈现出一定程度的不均衡和不对称性。
具体而言,高端人才的流动性远远高于中低端人才;资本的流动性远远高于劳动力的流动性;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消费模式、生产模式、产业结构、治理模式等方面的影响,总体而言大于发展中国家在这些方面对发达国家的影响。
2、技术进步。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信息通信技术的突破和广泛应用,带动了上一轮全球范围内的高速增长。2008年底发达国家爆发的金融危机波及全球。展望未来,能够启动新一轮经济增长,特别是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根本力量,仍然是新的重大技术突破。
信息通信技术的深度普及和应用,清洁能源的发展,新材料的出现,生物技术的发展等,都有可能成为这样的技术突破点。目前有学者提出,人类社会正在启动第三次工业革命,可能是能源和信息技术发展所带动,也可能是信息技术驱动下的制造业升级所带动。
3、全球治理模式和治理议题的变化。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许多议题越来越超出主权国家的治理范围,需要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协调,才能够有效解决。诸如应对气候变化、维护全球政治、经济和金融稳定、控制传染病等全球性公共产品,成为摆在人类面前的新的重大议题,相应的全球治理结构也在孕育着新的深刻变化。
4、各国民众权利和平等意识的普遍增强。
美国著名战略思想家布热津斯基把这种现象称为“全球政治觉醒”()。这种趋势对于一国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的变化,具有难以预计、难以把控的重大影响,对国际关系也有重要影响。
(2)论述城市经济与城市建设对的影响扩展阅读:
城市发展的基本规律:
1、区域理论:城市是区域的核心,区域发展是不均衡的。1950年佩鲁提出增长极核理论:城市通过极化效应、扩散效应的发展,是区域经济趋于均衡,然后进入下一轮极化、扩散的发展阶段。
2、经济学理论:城市产业分基础产业(城市发展的关键)、服务业产业。[2]
3、人文生态学理论:互相依赖、互相竞争是人类社区空间关系形成、发展的重要因素。
4、交通通讯理论:1962年梅耶《城市发展的通讯理论》
5、经济全球化理论:认为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运行机制的日益紧密运动的进程。世界贸易组织1995年度报告认为,经济全球化“是不同国家的市场和生产日益变得更加互相依存的过程,这是由于货物和服务贸易的发展以及资本和技术的流动所造成的。”
6、城市进化理论:绝对集中(城市不断增长)、相当集中(城市人口增长仍然高于郊区)、相当分散(郊区增长超过城市)、绝对分散(城市人口下降郊区人口上升)。
⑶ 简述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我国城市化是一个多层次、多区域且长期持续的经济结构调整过程,对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具有至关重要的战略意义。
首先,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功能改造和基础设施改造促进了城市建设投资,城市工业和第三产业发展促进了经济产业投资,转移到城市的农村人口需要解决户口、住房、就业、医疗、子女教育等问题促进了城市社会事业投资,共同推动社会总需求得到稳定和快速增长。
其次,农业和工业、农村和城市二元结构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矛盾,农业剩余劳动力不能被现代城市吸收,滞后的城市化水平又阻碍了农业现代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因此,中国经济的发展,需要在城市化上寻找结构转变的突破口,在人口分布重新调整的基础上促进农业的规模化和现代化,优化整个社会的经济结构。
第三,城市具有显著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益,劳动力、资本、技术、信息等社会生产要素越集中,对周边地区的吸引力、辐射力也越显著,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越大。在这种辐射过程中,实现经济要素优化配置,区域内部产业合理布局,促进区域经济和流域经济的整体发展。
据国家统计局专家估计,在现有发展水平上,城市化比重每增加一个百分点,直接消费可拉动GDP 增幅增加0.5 个百分点。迅速推进城市化构成中国经济发展重要推动力,是确保我国经济发展继续保持较高增长率的战略性选择。
我国人口众多、地域广泛、区域发展不平衡。东西部地区城市化发展水平表现出明显落差,东部地区城市化水平约为39% ,西部地区约为28%.东部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人口最稠密、工业化人口最多的地区,已经产生了一批特色明显的新兴城市,初步形成以特大城市为中心、多层次、功能互补的城市体系,然而,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比,东部地区城市化水平的相对滞后表现得也更为突出。迅速推进东部沿海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不仅是保持东部地区经济稳步发展的需要,也是更好地实现“以东带西”和“全国一盘棋”的战略要求。东部沿海地区具备比较好的城市化发展基础条件,应因地制宜,采取适当的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人口城市化进程。
⑷ 试论城乡规划对发展经济的重要作用
城乡规划是城乡建设和城乡管理的基本依据,是保障城乡土地合理利用和开发的基础。
城乡规划具有公共政策的属性和作用。
城乡规划还具有综合调控的地位和作用。
⑸ 社会文化对城市建设的影响
城市文化,是指城市社会成员在特定的城市区域内,在长期的社会时间中共同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社会成员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道德规范、传统习俗、价值追求与生活方式等,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品味和性格,是城市的灵魂。
文化部门作为世界发展经济中增长最快的一个部门,是城市建设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在城市发展里程中,历史已经证明:城市要想保持增长和发展的趋势,其关键在于城市文化的发展和保持。因此,城市文化是城市发展的不竭动力和创新源泉。
具体说来,城市文化对城市建设的作用,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进行论证:
(1)优秀的城市文化有助于城市综合竞争的增强。
通过城市的文化建设,提升一个城市的精神风貌和物质环境面貌,形成积极健康的文化氛围,进而优化社会成员整体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的选择,增强居民对城市的认同感、自豪感、优越感。这些都将转化为城市的凝聚力、感召力,最终实现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不断提高,推动城市的健康持续发展。
(2)优秀的城市文化是推动城市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城市社会成员,所持有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决定着一个城市的文化理念。比如,一个城市是否具有开放与诚信、创新与环保的文化追求,直接决定了城市经济发展的优劣。
(3)城市文化影响着城市生态环境。
建设生态城市,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一个城市的文化理念直接决定其社会成员对生态环境的态度。如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绿地碧水被吞噬等,究其原因,虽然有城市管理机制反面的缺失,也有技术方面的问题,但最重要的原因是文化理念问题。一个人人都具有环保和绿化意识的城市,一定会有健康的生态环境。
(4)城市文化建设有助于居民素质的提高。
维护城市的和谐与稳定,需要通过城市文化建设,将优秀文化培育成强势文化,使全体成员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价值追求,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人生态度。可以减少各类危害社会的行为和犯罪,打造平安、健康的城市形象,为建设高品位城市奠定基础。
必须看到,城市文化与城市建设是统一体,不可分割的。积极培育和发展良好、健康的城市文化,将有效推动体制改革和体制创新,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城市的建设;另一方面,城市的建设发展,又为城市文化建设提供物质保障和蓬勃动力。
当文化有了产业的支撑,它才能充分体现自身的功能;当产业吸收了文化的内涵,它才能创新与发展。原文作者所属博客:冬天走了
⑹ 城市群建设对中国经济发展有什么意义
“城市群”本身是地域经济用语。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意义在于可以促进城镇化建设,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增强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城市群内部各城市自身的发展。
城市群的特点反映在经济紧密联系、之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交通与社会生活、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相互影响。
城市群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生产要素逐步优化组合的产物。每个城市群一般以一个或两个经济比较发达、具有较强辐射带动功能的中心城市为核心,由若干个空间距离较近、经济联系密切、功能互补、等级有序的周边城市共同组成。发展城市群可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增强辐射带动作用,同时促进城市群内部各城市自身的发展。
城市群依托发达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网络所形成的空间组织紧凑、经济联系紧密,最终可实现高度同城化和高度一体化的城市群体,对推进城市化或城镇化意义也十分重大。
⑺ 城市经济活动的基本与非基本如何划分,联系实际论述城市基本与非基本活动对城市发展影响
城市职能 :城市在区域或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服务等活动中所承担的任务和作用。它随社会、经济、自然条件而变化。 现代化大城市常具有多种职能,小城镇或不发达地区城镇职能则相对简单。城 市的工业、交通运输、商业、行政、文化、教育、科学等企事业是城市职能形成的基础。城市职能按其作用分为一般职能与特殊职能。前者指每一城市必备的职能,如为本城市居民服务的商业、服务业、建筑业、食品加工业、印刷出版业及城市公用事业、行政机关等;后者指不可能为每个城市都必备的职能,如采矿业、各种加工工业、旅游业等。按城市成长 的基础分为:①基本职能,也称基本活动,指主要为本市以外地区服务的活动,如全国性或地区性的工业企业、交通运输、行政机关、大专院校、文化和科研机构及重要名胜古迹等;②非基本职能,又称非基本活动,主要指为本市范围服务的活动,如服务性工业、商业、饮食业、服务业、市级以下行政机关和中小学等。城市的性质和发展规模,主要取决于其基本职能。在城市经济分析中,常使用基本一非基本比率,即城市基本活动与非基本活动之比,可用两类活动的经济收入或就业人口之比求得。它是表明城市职能结构的一种形式。城市职能常随社会经济发展或自然资源、交通运输、供水、用地等建设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如中国省(区)的一些政府机关所在地城市,它们在历史上多为行政中心或交通运输及商业中心,新中国成立后,随经济建设的发展,兴建了许多工业企业、交通线路或运输枢纽、大专院校及科研机构等,现已普遍发展成为具有多种职能的综合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