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经济杠杆的手段
作为调节手段,社会主义的经济杠杆比较重要的有:
1. 价格
在社会主义经济中,价格是最有效的调节手段。在计划经济中自觉地利用价值规律,主要是要正确运用价格杠杆,建立合理的价格体系,规定有科学根据的价格水平、商品比价和各种差价(见商品差价),并根据国民经济发展需要,通过价格与价值的一致或背离,调节生产经营活动,保证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2. 税收
税收是国家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重要手段。合理规定不同税种和税率,通过对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人征收的税金额的调节,来影响引导和控制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活动,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家可以通过不同税种的建立、税目的增减和税率的升降,调节不同部门、企业的利润水平,从经济利益上鼓励国民经济需要的行业和产品发展,抑制乃至淘汰无助于国民经济发展的行业和产品。
3. 信贷
信贷是国家有计划地动员和分配闲置货币资金的一种形式。国家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可以对不同部门和企业,在发放信贷资金和规定利息率方面实行区别对待的政策,以引导不同部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沿着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方向发展。同时,信贷还是国家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有力手段。
4. 工资奖金
工资、奖金作为实现按劳分配的形式,直接关系到劳动者个人的物质利益。通过工资形式的正确选择、工资差距的合理确定以及奖金的正确发放,以调节社会劳动的分配,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5. 汇率
通过汇率变化对输出和输入的影响,促进国际收支平衡。提高汇率意味着降低用外汇表示的输出价格,提高用本国货币表示的输入价格,因而产生刺激输出和限制输入的效果;反之,降低汇率就会产生减少输出和增加输入的效果。同时,汇率的变化,又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国内的物价水平,在合营企业中还会带来用本国货币表示的外国资产价格的变化。因此,正确运用汇率杠杆可以促进国家建设的进程。 经济中的杠杆主要是通过负债,用较少的本金支配更多的资产,从而谋取更大利润的行为。由于利润是不确定的,所以杠杆经营也意味着更大的亏损。
杠杆的核心是负债,没有负债就没有杠杆。中国人崇尚无债一身轻,传统文化中对债务持排斥态度。然而,负债却是现代经济加速发展不可或缺的。想一想,如果经济中没有杠杆,企业都不借债,都是靠自身积累的资金发展,那么企业的经营规模必然会缩小,整个经济规模因此大幅收缩,社会产出也会大幅减少,生活水平出现严重下降。杠杆经营的本质是通过负债把社会闲散资源集中起来,投入到生产领域,谋取更大的回报。不使用杠杆,意味着闲散资源难以得到充分利用。
资源在不同人的手上,其利用效率是有差别的。好的制度就是把资源从使用效率低的人手上转移到使用效率高的人手上,这种转移有两种途径,一种就是负债经营,一种就是股权融资。其中,负债的方式居于绝对主导地位。两个数据可以比较:2011年银行新增人民币贷款7.47万亿元,2011年沪深股市IPO融资总额2861亿元,前者是后者的26倍。当然,负债还包括企业直接向私人募资,股权融资也不仅仅限于IPO,还有各种风险投资以及民间资本入股等等。但是上述两个数字的比较还是基本能说明问题:负债是推动社会资源集中利用的主要手段。
所以说,现代经济都是建立在负债基础上的,正如物理学中的杠杆大大节省了人的体力,现代经济中杠杆为经济的繁荣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如果政府下命令让所有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不准借贷、不准使用杠杆的话,那么现代经济立马遭到毁灭性的打击。
2. 现代金融的核心是杠杆吗
现代经济的核心是金融,现代金融的核心是投资银行产业。
我们之所以说投资银行产业是现代金融的核心,最直截了当的理由就是:投资银行自始至终是国际酱市场的主角。
投资银行产业从二战以来、50年代以后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国际金融结构,银行资产在整个金融资产中的比重下降,而债券、投资急剧上升,几乎各占1/3。在新的债券市场、股权市场的形成中,投资银行毫无疑问起着主导作用。从70年代末到90年代,短短20多年,投资银行就建立了商业银行花了几百年的时间才完善的整套法规体系和运行机制。
作为经营全部酱市场业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投资银行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已从单一的证券承销商发展成为国际酱市场上最有效和最具影响力的高级形态的金融中介,成为国际资本市场的主角、灵魂、成为国际资本市场发展变化的核心。
在现代金融市场中,投资银行的核心作用功不可没。投资银行既是国际金融制度中的重要内容,又是促进国际金融自身完善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它的存在既保证了经济增长所必需的资金供应,又促进了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投资银行给国际金融的发展与资本市场的繁荣带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给国际经济的发和效益的提高注入了无穷的活力。不管世界金融市场和投资银行产业本身如何变化,一个不变的事实是,投资银行始终是国际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始终处于国际市场经济的核心位置,并对国际经济作出了巨大贡献。我们完全可以说,如果没有投资银行,就不可能有今天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高度发达的金融市场、高效的资源配置体制、精巧而富有效率的企业组织结构,当然也不会有西方国家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投资银行在很大程度上支配着世界经济。
整个金融的发展史就是一部金融不断创新和革命的历史。金融创新和革命自始至终是金融交响乐的主题曲。在金融创新和革命的过程中,投资银行是开路先锋。投资银行一次又一次地突破管制,进行创新和革命,一次又一次地突破再管制,进行再创新和革命。投资银行在发展过程中表现了一个显著的牲,那就是不断进行金融创新和革命。投资银行的竞争法宝就是不断进行创新的革命。
现代国际金融资源相对过剩,但对于发展中国家,却是长期处于短缺状态,更主要的是结构上的短缺。在全球金融资源的配置中,投资银行产业起着决定性作用。投资银行是对投资者的需求进行设计和实现需求的机构,是创造资金来源的机构,是实现投资供给的最佳组织,是金融市场的“造市商”。投资银行通过制度设计主动改变过去的金融制度和结构,有目标地设计未来的金融制度和结构。现代投资银行能使市场经济按照效率原则进行,从而推动市场经济发展。
目前中国经济改革发展过程中一个最魇问题是资本供求结构的矛盾。由于中国长期强调低层次结构调整,没有改变金融资源在各行业的配置,所以整个经济效益长期处于低下状态。企业在缺资金和支付上发生困难缺乏做投资银行业务的主体。在资金相对短缺的国家里,不发展投资银行产业,不可能根本解决资金短缺问题。发中国市场经济,我们一定要确立这样一个极其重要的观点:投资银行产业是现代金融的核心。没有这样一个观念,资本市场、现代金融、市场经济全是空谈。
中国必须从高层次上解决结构调整问题。结构调整的核心是资本供求矛盾的调整,也就是资金的配置。实践中形成的很大的金融资源浪费,靠政府解决有一定的作用,但远远不够。长期看,必须营造投资银行主体。在金融改革方案里,要发展市场经济需要的金融体系,这个金融体系无疑应当包括投资银行。投资银行应当担任调整配置市场结构主体的功能。中国光靠引进资金本身不行,还必须引进新的资金形成机制,投资银行在引进新的资本形成机制中具有动态作用。
间接融资在中国已经搞了很多年,存在着重大缺陷。长期以来重复建设难以避免,盲目投资不容易制止,原因就是这些项目靠的是间接融资,银行不断向一些无效益的项目注入资金,最终使资金变成呆帐、坏帐,中国银行业陷入越来越窘迫的处境。中国企业的负债率很大程度上是由不合理的融资结构造成的。间接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按市场真正的有效需求来组织资金的配置,要从根本上改变金融结构。供求矛盾靠银行体系解决不了,因为银行不良资产背后是企业效率低下,企业效率低下背后是投资不合理,资金配置不合理的背后是资金配置机制存在着根本的缺陷,所以我们强调加快投融资改革,意义就在于此。否则,老的解决不了,该死的死不了,该活的活不长,处于进退两难的状态,影响持续健康的发展。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办法是利用资本市场,大力发展企业的直接融资。直接融资是直接的证券市场上通过发行股票或发行企业债券取得资金。因此,投资银行的主体作用就显得十分重要。
投资银行要担负起改变中国金融结构不合理的重任,成为推动中国金融市场的核心产业。在中国的资本市场中,如果没有投资银行帮助筹资者筹集资金,没有投资银行帮助投资者开辟新的投资途径,没有投资银行为企业提供各种新的金融服务,中国就根本不可能发展资本市场,更谈不上21世纪参与国际竞争。只有发展投资银行产业,建立和健全风险与收益对称的直接速效体制,迫使国有商业银行加快商业步伐,改进服务,提高效率,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国有商业银行和企业的困境。
近10年来,伴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投资银行产业的中国脱颖而出,已初见雏形,但存在的问题很多,甚至很严重。中国国有企业不死不活,中国股市令人深感捻,中国金融体制改革严重滞后,中国投资银行举步维艰,中国投资银行人才严重短缺,中国金融面临种种令人担忧的风险。中国已经到了必须高度重视投资银行产业的时候。投资银行产业的发展程度不仅关系着中国资本发展程度,甚至影响着中国企业改革的成败。
决定中国投资银行产业发展步伐的是国内金融环境,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国投资银行要生存要发展,必须有一个优越的、规范的、安全的国内经济环境。对于政府来说,重要的不是亲自插手投资产业活动,不是领导控制投资银行产业,而是要为发展投资银行产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公平竞争环境。中国必须加速建立与市场经济发相适应的包括投资银行主体在内的金融机构体系、金融市场体系和金融调控与监管体系,化解金融隐患,增强防范和抗御风险的能力。为了适应国际投资银行产业的竞争,为了应付日益严峻的国际金融挑战,中国应当通过投资银行产业内的并购重组,扩大投资银行规模,组建有实力参与国际竞争的现代骨干投资银行。中国投资银行要想开展多功能的投资银行业务,要想参与国际投资银行竞争,除了必须以扩大规模为前提,别无他路。
中国应当并加速建立“投资银行产业人才培养工程”。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紧缺的不是人才过剩的工具性人才,我们最紧缺的是熟谙国际投资银行业务、具有高学历、高智能、善于策划组织、能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独挡数面、游刃有余的投资银行家。这应当是中国投资银行产业生存和发的首要“瓶颈”。中国投资银行产业能否在国际竞争中站稳脚跟,并取得优势地位,归根结底的因素就是人才。没有投资银行高手,中国的酱市场只能拱手让江山,望洋兴叹。因此,如何在较短时间内培养出一批优秀的投资银行家的问题应当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中国已经输不起,中国投资银行产业的希望就寄托在21世纪活跃在中国投资银行产业舞台上的投资银行家们。
中国投资银行产业必须加大力度开拓发展并购重组、投资基金管理、资产证券化、项目融资、金融工程等创新业务。并购重组应当是投资银行业务的核心。投资基金管理是投资行产业发展的重大业务,要特别注意风险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要靠投资银行来推动,投资银行始终是组织动作风险投资基金最活跃的主体。证券化是国际金融领域的重大创新,是当前国际金融领域发展的总趋势和主要方向。资产证券化作为投资银行重要的创新业务,前景可观。项目融资必须有投资银行参与,投资银行在项目融资中的作用不可忽视。投资银行注重金融工程,21世纪大有作为。中国投资银行产业运用金融工程参与企业风险管理不仅已经成熟,而且已相当必要。风险管理的复杂性、金融工程的尖端性决定了这一领域只能由作为金融高科技产业主体的投资银行来运作。
90年代此起彼伏的金融危机给中国敲响了警钟上。世界贸易组织(WTO)为了适应经济自由化、全球信息化的趋势和西方发达国的要求,心要在21世纪实现全球的金融市场开放。冷战结束后,美国原先在军事系统的数以千计的科学家进入华尔街,这些科学家从军事部门转移到金融部门,本身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过去打的是军事仗,今后既要继续打军事仗,更要打金融战。在全球化时代的今天,一夜工夫就可以把数百亿的美元调得无影无踪。我们虽有1000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但比起华尔街数以万亿计的资金,我们实在是弱者,这一切都昭示着:21世纪的中国面临更加严峻的国际金融挑战。
在挑战面前,中国商有任何理由可以懈怠。在风险和挑战中,停止发展步伐,无疑等于作茧自缚。如果我们对投资银行产业缺乏研究,不重视发展投资银行产业,我们就无法面对国际上隐藏着的一系列风险,就无法面对更加严峻的国际金融挑战。中国要做的不是犹豫,而是毅然决然地加快投资银行产业的发展,将它作为发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21世纪整个金融链条的核心。
3. (世界历史)什么是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科学技术特别是科学技术革命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马克思对科学技术的伟大历史作用作过精辟而形象的概括,认为科学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特别是极大地促进了欧洲近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马克思把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称为预告资本主义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封建社会的贵族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帮助资产阶级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印刷术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近代分工、蒸汽机和机器的应用,成为“18世纪中叶起工业用来摇撼旧世界基础的三个伟大的杠杆”。
近代以来,曾经发生过四次科学技术革命。第一次科技革命发生在18世纪70年代,它以蒸汽机的发明为主要标志,推动了西欧国家相继完成了第一次产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生产迅速过渡到机器大工业,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奠定了物质基础。第二次科技革命是发生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它以电力的发明为标志。电力取代蒸汽机成为新的动力,使社会生产力又一次得到迅猛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是在20世纪50年代出现的,它以原子能的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发展为主要标志。第四次科学技术革命是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它以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工程、海洋工程等高科技的出现为标志,推动了人类社会由工业经济形态向信息社会或知识经济形态的过渡。
每一次科学技术革命,都不同程度地引起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和社会的巨大进步。
首先,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其一,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科技发展使生产过程自动化程度提高,使劳动者的智能迅速提高,大大地改变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比例,使劳动力结构向着智能化趋势发展。其二,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微电子技术的出现和广泛应用,智能机器代替了人的部分脑力劳动,使人们的劳动方式正在经历着由机械自动化走向智能自动化、由局部自动化走向大系统管理和控制自动化的根本性变革。其三,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特别是导致产业结构发生变革。新的技术革命在推动传统产业现代化的同时,使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日益提高。产业结构的变化又导致就业结构的变化。从事第三产业的人数比例迅速增高,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比例日益增长。科技革命推动了生产规模的扩大,进而推动生产的分工和协作的广泛发展,并使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进一步提高,最终必然会导致生产关系的变革。
其次,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现代科技革命把我们带入了信息时代。伴随科技迅速发展而来的是“知识爆炸”,要求人们不断更新和充实知识,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学习已日益成为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现代信息技术为我们提供了处理、储存和传递信息的手段,给学习、工作带来极大便利。现代化的交通、通讯等手段,为人们的交往提供了方便。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人们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增多,为人们全面自由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的机会,使人们能更多地从事科学、艺术、文化、教育等事业的创造性活动。
最后,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引起思维变化的最切近的基础是实践。科技革命首先通过改变社会环境来促使思维方式的发展,如扩大了人们的交往,开阔了人们的视野。现代科技革命对人的思维方式产生了更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新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通过影响思维主体、思维客体和思维工具,引起了思维方式的变革。在现代科技革命条件下,人们具有了新的知识理论结构和社会组织结构,能够运用新的理论工具和现代化技术手段,去研究一系列新现象、新领域、新课题。
总之,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若能在科学技术上不断进取,就可能实现社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事实表明,我国制定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鼓励自主创新,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促进科技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蓬勃发展,是正确的战略决策。
4. 现代金融体系在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过程中的运作是以什么为杠杆
破坏经济发展三个方面上、金融的基本功能;③通过金融机构的经营运作来提高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的效率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可表达为,金融则居从属地位,不能凌驾于经济发展之上;金融在为经济发展服务的同时,对经济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但也可能出现一些不良影响和副作用、金融机构的运作以及金融业自身的产值增长这四条途径来实现的:①通过金融运作为经济发展提供各种便利条件;②通过金融的基本功能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二者紧密联系、相互融合;④通过金融业自身的产值增长直接为经济发展做贡献,由此决定了金融发展的结构、阶段和层次。
(2)金融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是通过金融运作的特点。
正确认识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充分重视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在经济发展中,金融可能出现的不良影响表现在因金融总量失控出现信用膨胀导致社会总供求失衡;因金融运作不善使风险加大,一旦风险失控将导致金融危机。二是商品经济的不同发展阶段对金融的需求不同,膨胀虚拟资本、刺激过度投机,积极防范金融对经济的不良影响。摆正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应有位置,使金融在促进经济发展过程中获得自身的健康成长、互相作用。
具体来说。经济发展对金融的决定性作用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金融在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并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1)经济发展对金融起决定作用、引发经济危机;因信用过度膨胀而产生金融泡沫
5. 现代经济中,利率的杠杆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税收、利率等杠杆会增加或者减少某些市场主体的收益,从而改变某一项经济行为回的收益率,达答到改变市场主体经济行为的目的。
比如,税收调整,如果企业所得税下降,在与之前一样回报率的情况下,企业所得税税率下降就会增加企业主的利润,就会引发企业进一步扩大投资,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利率调整也是如此,利率下降,其实就是投资成本降低,投资者能够获得更高的投资收益,自然会增加投资活动。
6. 为什么说利率在现代经济中发挥“经济杠杆”功能
利率的主要功能是 :中介功能、调节功能、分配功能、动力功能、控制功能。
宏观经济学版中利率的权主要作用是调节投资与储蓄量,两者是相等的。
利率发挥“经济杠杆”的功能,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1)在宏观经济活动中通过影响储蓄收益可以调节社会资本的供给,例如提高利率可以增加居民储蓄;
(2)通过对投资成本的影响可以调节社会投资总量和投资结构,例如提高利率会减少社会投资总量,而差别利率可以调节社会投资结构,总储蓄和总投资的变动将影响社会总供求;
(3)在微观经济活动中,利率可以通过影响企业的生产成本与收益发挥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的作用;
(4)通过改变储蓄收益对居民的储蓄倾向和储蓄方式的选择发挥作用,影响个人的经济行为。
7. 财务管理三大杠杆区别
财务管理的三大杠杆为:财务杠杆、经营杠杆和复合杠杆。
区别:
1、特点不同
财务杠杆又叫筹资杠杆或融资杠杆,它是指由于固定债务利息和优先股股利的存在而导致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幅度大于息税前利润变动幅度的现象。
经营杠杆,又称营业杠杆或营运杠杆,反映销售和息税前盈利的杠杆关系。
复合杠杆是指由于固定成本和固定财务费用的存在而导致的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率大于产销量变动率的杠杆效应。
2、功能不同
无论企业营业利润多少,债务利息和优先股的股利都是固定不变的。当息税前利润增大时,每一元盈余所负担的固定财务费用就会相对减少,这能给普通股股东带来更多的盈余。这种债务对投资者收益的影响,称为财务杠杆,财务杠杆影响的是企业的息税后利润而不是息税前利润。
经营杠杆是根据成本性态,在一定产销量范围内,产销量的增加一般不会影响固定成本总额,但会使单位产品固定成本降低,从而提高单位产品利润,并使利润增长率大于产销量增长。
对复合杠杆计量的主要指标是复合杠杆系数或复合杠杆度。复合杠杆系数是指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率相当于产销量变动率的倍数。
3、作用不同
财务杠杆是否给公司经营带来正面或者负面影响,关键在于该公司的总资产利润率是否大于银行利率水平,当银行利率水平固定时,公司的赢利水平低,股东没有得到应有的报酬,财务杠杆在此对企业的经营业绩发挥了负面作用,抑制了公司的成长。
经营杠杆系数,是指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相当于产销业务量变动率的倍数。经营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变动率/产销业务量变动率。
经营杠杆系数,是指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相当于产销业务量变动率的倍数。经营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变动率/产销业务量变动率。
8. 现代社会的物价杠杆是什么
。。。。。。。。市场
9. 现代经济中利率的杠杆作用表现在什么地方
税收、利率等杠杆会增加或者减少某些市场主体的收益,从而改变某一项经济行为的内收益容率,达到改变市场主体经济行为的目的。
比如,税收调整,如果企业所得税下降,在与之前一样回报率的情况下,企业所得税税率下降就会增加企业主的利润,就会引发企业进一步扩大投资,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利率调整也是如此,利率下降,其实就是投资成本降低,投资者能够获得更高的投资收益,自然会增加投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