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开发 > 努力发展社会经济

努力发展社会经济

发布时间:2021-02-15 13:13:30

①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处于什么样的一个趋势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27年来,国民经济年均增长9.6%,社会事业加快发展。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2万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600美元,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得到改善。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目前,95%以上的商品价格已由市场确定,95%以上的投资来源于企业、银行和社会。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4年多来,严格信守承诺.清理和修订法规,逐步降低关税,取消非关税措施,开放服务贸易,推动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为进一步扩大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积极创造良好条件。
同时应当看到,中国前进的道路上还存在不少困难。中国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经济总量虽然已居世界前列,但人均水平仍然排在世界100位之后。中国的产业结构还不合理,技术水平不高,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经济和社会发展还不协调,城乡、区域和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得到扭转。在我们这样一个有着十几亿人口的大国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还需要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
今后一段时期,是中国发展的重要机遇期。目前,中国正在制定2006-年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发展的主要目标:一是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实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二是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5年降低20%左右,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基本遏制;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比较完善,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实现这些目标,需要把握未来,开拓创新。在理论创新方面,中国认真总结自身建设和世界其他国家发展的经验,提出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在科技创新方面,中国制定了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确立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和方针。在体制创新方面.中国按照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明确了各方面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在创新的推动下,中国将保持发展的良好态势,提高发展的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轨道。
展望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首先,中国的发展是立足国内的发展。中国国内需求潜力大,可以为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过去5年,中国新增电话用户5.14亿户,新增发电装机容量超过2亿千瓦,就是市场规模大的客观反映。今后5年,我们将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保持固定资产投资合理增长;同时,积极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中国既是能源消费大国,又是能源生产大国,多年来能源自给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能源增产的潜力很大。例如,中国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还不到1/3.核电装机占电力装机的比重只有1.7%。我们将坚持立足国内,构筑稳定、经济、清洁的能源供应体系,高效、清洁地开发利用煤炭资源:努力增加石油天然气供给能力,协调发展煤电、水电、核电,加快开发利用风能、生物质能、太阳能,到2020年使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提高到15%左右。我们还将立足国内,优先发展科技教育,加快培养各级各类人才。中国有40%左右的国民储蓄率,8亿多劳动力资源.广阔的国土蕴藏着自然资源:还有初具规模的基础设施,较好的科技教育基础,不断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长期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发挥好国内资金、劳动力、能源资源等生产要素的作用。中国有信心、有能力实现长期持续发展。
第二,中国的发展是结构优化的发展。中国首次经济普查资料显示,2004年,第一、二、三次产业的比例为13.1:46.2:402。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成效,但还需要进一步优化。今后5年。我们将依靠自主创新提升产业技术水平,继续加强农业,加快发

② 以“社会发展经济建设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 写一篇论文!!!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更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实现各方面事业有机统一、社会成员团结和睦的和谐发展,实现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和平发展。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含义:以人为本,就是把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要求:
----我们经济建设的根本目的。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含义:
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进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头抽取与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的永续发展。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人民渠中的根本利益。

――必须坚持统筹兼顾。-----实现协调发展
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国际环境。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

③ 社会的发展实质是什么

公平是指按照一定的社会标准(法律、道德、政策等)、正当的秩序合理地待人处事,是制度、系统、重要活动的重要道德品质。公平包含公民参与经济、政治和社会其他生活的机会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分配公平。正义则是公正的义理,包括社会正义、政治正义和法律正义等。公平正义是每一个现代社会孜孜以求的理想和目标,因此,许多国家都在尽可能加大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力度的同时,高度重视机会和过程的公平。构筑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需要全社会进行长期努力,要提高全体公民的文化、道德、法制等方面的素质,使人们有渴求公平正义的意识、参与公平正义的能力和依法追求公平正义的行为。
公平正义是衡量一个国家或社会文明发展的标准,也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2005年,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的讲话中指出:“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满足公民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提升公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必须具备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较好的物质条件。在当今中国,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的根本途径,仍然是努力发展社会经济,为实现更高水准的社会公平奠定必要的物质基础。同时,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正。公平是制定“规则”权利的平等。公平不是平均,公平也不是相等,在人类关系中,公平只是制定规则的权利的平等义的根本保证。
就法律层面而言,公平正义的治国理念主要体现在各级司法机构必须坚持公民的权利平等和司法公正,有效防止司法腐败。各级司法机构必须坚持三条原则:一是合法合理原则,二是及时高效原则,三是程序公正原则。
建设一个公平和正义的社会,不仅需要政府有正确的、前瞻性的治国理念,而且还是一个需要全社会长期共同努力的工程。
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深刻指出:“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涉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只有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人们的心情才能舒畅,各方面的社会关系才能和谐,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这对当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高扬公平正义的旗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何为公平正义?现代意义上的公平指的是一种合理的社会状态,它包括社会成员之间的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所谓权利公平,是指公民的权利不因职业和职位的差别而有所不同,其合法的生存、居住、迁移、教育、就业等权利得到同等的保障与尊重。所谓机会公平,是指公民能普遍地参与社会发展并分享由此而带来的成果。所谓过程公平,是指公民参与经济政治和社会等各项活动的过程公开透明,不允许某些人通过对过程的控制而谋取不当利益。所谓结果公平,则主要指在分配上兼顾全体公民的利益,防止过于悬殊的两极分化,以利于共同富裕的实现。正义的内涵与公平存在若干重叠,但它更多的指向是社会的是非观及荣辱观。它呼唤社会正气,谴责歪风邪气,与各种社会丑恶现象更是水火不容。公平正义是古往今来人们衡量理想社会的标准之一,也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价值取向。就当代中国而言,公平正义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处于十分关键的基础地位。没有公平正义,社会的诚信友爱、安定有序、充满活力等等也都无法实现。因此,高扬公平正义的旗帜,从我国社会各个层面体现和推进公平正义的治国理念,应该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就政治与行政层面而言,公平正义的治国理念主要体现在党和政府的各级组织要充分尊重法律赋予公民的各项权利,认真听取和妥善处理他们的利益诉求;在谋发展、搞建设时要综合考虑群众的长远利益和现实利益,找准最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和不同阶层、不同群众具体利益的平衡点,决不能顾此失彼,使一部分人大获其利而另一部分人深受其害,甚至失去生计;对过去一些不合理的制度与法规,要在条件成熟时逐步加以清理和调整;任何一项政策措施出台前,要充分听取各方面群众的意见,考虑各方面群众的利益;对个别部门出于私利侵害群众权利的行为要坚决纠正,严格防止行政不作为或乱作为现象的发生。总之,能否妥善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能否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使社会的公平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应成为衡量党和政府各级组织是否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试金石。
就经济层面而言,公平正义的治国理念主要体现在政府应以更为有效的财政、税收等经济手段调节我国城乡之间、地区之间、阶层之间业已存在的贫富差距,并使这一差距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而逐步缩小。具体地说,政府的财政应向农村、不发达地区和困难阶层逐步增加扶持力度,使我国正在规划实施中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开发中西部的战略、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得到财政上的切实支持和保障。政府的税收制度和政策同样应立足和着眼于对公民之间过于悬殊的收入差距的有效调节。要加强现行的个人所得税、财产转让税、奢侈品消费税等税种的监管与实施,对偷逃上述税费的行为处以重罚,确保应征税费的收缴入库。还要审时度势,对现行调节个人收入的税率进行微调,以限制过高的个人收入和财富的过分集中。总之,国民财富的一次分配应注重效率,二次分配则应注重和维护公平,从而使经济学意义上的公平逐步得到实现。
就法律层面而言,公平正义的治国理念主要体现在各级司法机构必须坚持公民的权利平等和司法公正,有效防止司法腐败。具体地说,各级司法机构必须坚持三条原则:一是合法合理原则。我国法律是通过民主程序制定的,充分体现了人民的利益和意志,本身就蕴含了公平正义的精神,所以任何司法活动都必须严格符合法律的规定。同时,基于各地情况的千差万别和社会迅速进步的客观需要,我国法律赋予执法人员一定的自由裁量权是必要和合理的,但这一权力的行使必须符合法律授权的目的,绝不允许被滥用而损害公平正义。我们应清醒地看到,虽然近年来各地测评的情况显示人民群众对各级司法机构执法的满意度有了一定提高,但存在的问题仍很突出,以致近年来涉法涉诉的信访大幅增加。群众评价是衡量执法水平的最高标准,因此各级司法机构必须高度重视群众反映的问题,不断提高以法律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能力。二是及时高效原则。经验告诉我们,一场旷日持久的诉讼,可以把一个人、家庭或企业拖垮。即使受害人最后赢得诉讼,但公平正义已大打折扣了。在前段时间轰动全国的佘祥林“杀妻”冤案中,当事人佘祥林蒙冤坐狱长达十年后才获昭雪,就是这方面的一个深刻教训。因此我们的司法机构必须以高度负责的职业精神,及时高效地处理每一件诉讼,最大限度地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以体现公平正义。三是程序公正原则。在所有的司法活动中,只有通过法定的程序让人民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公正,只有让诉讼的过程成为当事人感受公平正义的过程,以程序公正确保实体公正,才能增强公民与社会对法律裁决的认可度和满意度。例如,随着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大规模的改造和重建,在人民群众集中关注的房屋动拆迁问题上,如何按照有关法规给予补偿安置,就不仅涉及法规的条款本身,还涉及到法规实施的整个过程。如果这一过程没有严格的程序规定,如评估、听证、公示、时限等等,就很可能影响到法规的公正,使群众产生种种不应有的疑虑,甚至激化成新的社会矛盾。欣悉最近上海市政府出台了阳光动迁的若干程序性规定,受到群众普遍欢迎,就是一个值得推广的极好范例。总之,法律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各级司法机构肩负着坚守这道防线的神圣而不可推卸的职责。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司法队伍的建设,并坚决地把极个别徇私舞弊、执法不公的人员清除出去,以确保法律的公正和尊严。
就文化与社会层面而言,公平正义的治国理念主要体现在政府应大力组织和引导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广告、网络等各种媒体资源,倡导公平,弘扬正义,对各种形式的社会不公和邪恶现象给予及时揭露和谴责,坚决扭转一些地区舆论不公、正不压邪的现状,以净化我们的社会环境。例如,对进城务工人员即农民工在就业、保障及子女教育等方面存在着的一些不公正的做法已引起中央的高度重视,国务院为此专门作了研究并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措施。但部分地区目前仍然存在有悖中央精神的一些忽视农民工文化权利的现象。这种状况必须引起重视,并迅速加以改变。此外,政府还应发挥各种社会团体、各类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鼓励和引导它们共同为在全社会营造公平正义的氛围而各展其长、各尽其力。可以预期,政府在文化和社会层面上的所有这些举措一定会有助于我国社会构筑起公平正义的伦理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推动社会和谐的进程。
树立科学的公平观和正义观
为了使公平正义的治国理念在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实践中得到正确理解和贯彻,还需要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树立科学的公平观和正义观。
我们应该认识到公平正义是协调社会各个阶层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也是社会具有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的重要源泉。因此在进行制度设计和制度安排的过程中,只有遵循公平正义的原则,才能取得社会各个阶层的共识和认同,使这些制度获得最广泛的社会支持并得以顺利实施;在调节各种利益关系和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过程中,只有遵循公平正义的原则,才能使绝大多数社会成员受益,才能有效地整合社会各种资源和力量,实现全社会的团结与合作;在为实现国家整体目标而奋斗的过程中,只有遵循公平正义的原则,才能使全体人民看到希望,并自觉自愿地为这一目标贡献聪明才智。
我们还应该认识到公平正义具有的历史性和相对性。公平正义的历史性表现在它受一定时期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与之相适应的包括政治、法律等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在不同历史条件下的实现方式和实现程度都是不同的。公平正义的相对性则表现在它总相对于一定时期社会某种不合理的规则或现状而言,不存在绝对不变的衡量标准。因此我们决不能把科学的公平观与平均主义划等号,也不能把科学的正义观与绝对正义划等号。从公平正义的历史性出发,我们应充分考虑到当前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既尽力而为,努力在现有条件下大力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又量力而行,不超越目前的发展阶段,能做的先做,不能做到的等条件和时机成熟后再做,逐步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从其相对性出发,我们应充分认识到在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实现公平正义的根本途径,仍然是努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最大限度地提高社会物质生活水平,从而为实现更高水准的公平正义奠定必要的物质基础。
建设一个公平和正义的社会,不仅需要政府有正确的、前瞻性的治国理念,而且还是一个需要全社会长期共同努力的工程。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过程中,我们要在致力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高我国整体实力的同时,努力提高全体公民的文化、道德、法制等素质,使他们具备追求公平正义的意识、参与公平正义的能力和依法维护公平正义的勇气。我们坚信,在党的正确领导下,通过政府与全体社会成员的良性互动,一定能最终在我国建成一个公平和正义得到彰显的和谐美好的新社会。

④ 辩题:贫富差距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这个问题要严格论证起来我估计对方辩友都不一定能听懂,涉及到当代政治哲学两大派别 自由主义和自由至上主义关于正义问题的争论 论证步骤如下:
1、解释什么叫 贫富差距
2、贫富差距在什么情况下是正义的(这个自己去翻 罗尔斯《正义论》“关于正义的两条原则”和 诺齐克《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

若是简而言之呢则是如下:
你方的理由:
1、合理的贫富差距可以刺激人们的劳动积极性,避免大锅饭养懒人。
事例:西欧福利国家的失败、小平同志的“先富政策”
反驳方的攻击点:
1、贫富差距过大会引起社会动荡,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
你方的的回应点:
贫富差距要有利于社会的经济发展,必须在可控、合理的范围内。按照罗尔斯的话即“社会的不平等的安排要有利于最不利者”。政府要做好监督者,保护合法的劳动造成的贫富差距,打击违法犯罪造成的贫富差距,同时积极做好公共服务,提供均等的公共产品,让每一位公民都“敏于选择,钝于天赋”。

社会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不是造成贫富差距而是均富,但是合理的贫富差距或者叫收入差距是促进生产的很好的手段。以现实来看,人与人生而有区别,因此收入的不均等是不可避免的。只能说作为一个公平的社会,不能让人们因为自己的自然和社会的不平等而让自己陷入不利(《正义论》讨论的内容)

总之,贫富差距是否有利于社会是看如何安排这种差距,有利于最不利者且满足诸基本自由,就可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反之就不行。

⑤ 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是一样吗

我们现在身处经济社会,社会的经济发展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

⑥ 如何理解新中国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功

新中国建设的领导者与组织者(一)新中国成立时的经济基础。解放前,由于帝国主义和国民党政府的黑暗统治,旧中国国弱民贫,钢的最高年产量只有90多万吨,原煤只有6000多万吨,发电量不到60亿度,粮食最高年产量只有2700多亿斤,棉花不到1700万担。从1937年7月到1949年5月的12年间,国民党政府增发钞票14多亿倍,物价上涨85000多亿倍。1949年全国解放时,现代工业总产值只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7%(见高级中学代用课本《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几个问题》,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9月第1版)。(二)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建设新中国。解放前的旧中国,各族人民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下,受尽了欺压和凌辱。经过100多年前仆后继的斗争,最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革命的胜利。新中国的延生,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旧中国灾难深重的历史。中国人民从长期的历史经验中深刻感悟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和建设新中国。此时,新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发展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三)党领导和组织全国各族人民,建立起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1、三年恢复时期的初步发展。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和人民政权的建立,是建立社会主义经济的前提。新中国成立后的1949年至1952年,中国共产党根据当时我国的社会经济状况,实施了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国家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经济,边打(朝鲜战争)、边稳(市场)、边建(恢复经济)。在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的同时,没收了官僚资本,基本上实现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我国建立起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这是历史性的胜利。2、“一五”时期的全面创建。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党中央审时度势,于1952年提出了以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为主体内容的我党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制定了1953年到1957年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3年起,随着大规模的基本建设的开始,劳动就业人数迅速增长,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人民的收入也随之增长,对一些日常生活用品和农副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到1957年钢产量达到535万吨,煤炭产量达13100万吨,粮食产量是3901亿斤,棉花3920万担。“一五”计划期间多方面的比例关系处理较恰当、其发展较顺利。农业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4.9%,其中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8%,农业年均增长4.5%,年均积累率为24.2%,1957年较1952年全民所有制职工平均工资增长42%,农民生活得到改善。3、“二五”时期的曲折发展。2004年11月26日《档案大观》第2版载赵晶莹的“黑龙江老工业基地的发展历程”一文认为:“二五”时期,“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反右倾”斗争,使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等为主的“左”倾错误泛滥。以至后来十年的“文化大革命”,使我国的全面建设在积极探索中走了一段弯路。4、我国建国以来发生的深刻变化,初步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有资料显示:从1949年到1983年我国的社会总产值增长了19.9倍,即由1949年557亿元增长到1983年的11.052亿元。1983年主要工农业产品的产值同解放前最高年产量相比的增长速度是:钢43.4倍,原煤11.5倍,原油331倍,粮食2.6倍,棉花5.5倍;有些产品产量已跃居世界前列:钢由1949年的第26位上升到第七位,粮食、棉花居世界首位,肉类居世界第二位。随着生产的发展,城市人民物质文化生活逐步改善,科技术平迅速提高,文教事业有了较大发展。1983年大、中、小学的在校生分别为1949年的10.3倍、36.9倍和5.6倍。另据《中学政治辞典》(张鸿宾等著,工人出版社出版,1988年第1版)第200页载:我国科学工作者从1958年开始,经过6年零9个月的自主创新,于1965年9月17日在世界上首次用人工方法合成了胰岛素。这一杰出成就标志着人类在认识生命、揭开生命奥秘的伟大历程中迈出关键性的一步。当这一伟大成果公布于世时,引起世界科学界的极大震动。国外把人工合成胰岛素、氢弹、人造卫星合称中国三大科学成就,后两者有的国家有,人工合成胰岛素是我国独创则成为举世瞩目的耀眼明珠。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建设推进到改革发展稳定的新时期新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我们党的伟大在于能自觉地运用历史的、全面的、辩证的、发展的观点,开展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大讨论,科学地分析自身成长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正如毛泽东在1942年3月30日《如何研究中共党史》一文中指出:“现在大家在研究党的历史,这个研究是必须的。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不把党在历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得更好。这当然不是说要把历史上每一件事统统搞清楚了才可以事,而是要把党的路线政策的历史发展搞清楚。这对研究今天的路线政策,加强党内教育,推进各方面的工作,都是必要的。我们要研究哪些是过去的成功和胜利,哪些是失败,前车之覆,后车之鉴。这个工作我们过去没有做过,现在正在开始做。”(一)党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科学地分析党的60年战斗历程。1、党的第一个历史问题的决议。1945年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是党的第一个历史问题的决议。它是在延安整风运动的基础上形成的。延安整风从学习研究党的历史入手,正确回顾党的历史,特别是党在十年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历史,分清了历史的大是大非,划清了正确和错误的界限,它统一了全党的思想,为迅速夺取全国胜利奠定了理论和思想的基础。2、党的第二个历史问题的决议。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毅然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一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抉择;旗帜鲜明地强调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奠定了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的基础。1981年党的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是党的第二个历史问题的决议:回顾了党的60年战斗历程,总结了建国32年来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经验;客观地分析“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准确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确立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及其指导作用。它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根本保证。(二)党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辩证的分析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1、1978年前的经济体制形成了一种同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僵化模式。在1956年以前,我国的经济体制既是集中的又有一定的灵活性。但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末,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和经济发展的规模扩大,经济体制某些方面统得过多过死的弊端已显露。后虽经多次调整,因未触及企业自主权这个要害就跳不出原有的框架。之后的“文化大革命”,既破坏了经济建设又使经济体制上的弊端表现得更加严重。究其因除我国原来底子薄、科学技术落后等原因外,就是在经济体制上形成了一种同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僵化模式。2、1978年前,表明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还有不完善的方面。我国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就其基本面同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是适应的。建国后的深刻变化已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我国原来经济体制上的种种弊端,表明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有不完善的方面,又和生产力发展是相矛盾的,妨碍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充分发挥。改革经济体制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在党和政府领导下有计划、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的,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环节和方面,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在改革中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主体、走共同富裕路的两条原则。离开它则是历史的大倒退。改革使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充分发挥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促进生产力的更大发展。(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党首先在农村实行试点改革。党在农村试点改革主要是实行以家庭为单位的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重中之重”。为巩固与强化在农村取得的初步成果,党中央自1982至1986年连续五年发布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的一号文件,对农村改革作出具体部署。充分发挥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党在农村改革的同时开放了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后又开放了沿海城市进一步向内陆城市开放。这时全国到处呈现出蓬勃发展的生机与活力。时隔18年: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于2003年12月30日签署《中共中央、国务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2005年1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的一号文件公布。2006年2月21日新华社受权全文公布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显示出我党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抉择。(四)党的十二大,使新中国进入全面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它的总特点是改革开放。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起步,经历了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体制到各方面体制的改革、从对内搞活到对外开放的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1、改革从农村开始是符合国情的战略决策。实行家庭联产承包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党中央尊重群众愿望积极支持试验,党的十二大召开后在全国推开。废除人民公社又不走土地私有化道路,而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统分结合、双层经营,解决了中国社会主义农村体制的重大问题。8亿农民获得对土地的经营自主权、基本取消农产品的统购派购、放开大部分农产品价格,使农业生产摆脱长期停滞的困境,农村经济向着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迅速发展,广大城乡人民得到显著实惠,带动了整个改革和建设事业。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是中国农民的又一伟大创造。它为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土地上转移出来、农村致富和逐步实现现代化、促进工业和整个经济的改革发辟了一条新路。为适应改革从农村向城市发展的新形势,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商品经济,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发展,为全面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随之我党相继决定对科技、教育体制进行改革,进一步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和任务。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又作出了《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党还强调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都要进行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教育和斗争。2、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它的主要历史功绩是比较系统地论述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概括和全面阐述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确认了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大会高度评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开始找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意义,指出这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继找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实现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后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既需要一个稳定的国内环境更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党中央领导集体审时度势,提出一整套外交战略即:和平和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和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准则;中国永远属于第三世界,永不称霸。实现了中美建交,缔结了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恢复了中苏两党两国的关系,发展了同周边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的友好关系。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风云变幻,党的事业出现严重曲折的局势,他提出要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要把国家的主权和安全始终放在第一位,为中国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条件,为维护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3、1992年10月,以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召开为标志,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党的十四召开的背景是:1992年初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重要谈话,科学地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从理论上深刻地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特别是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要求我们思想更解放一点,改革开放的胆子更大一点,建设的步子更快一点,千万不可丧失时机。3月,党中央政治局召开全体会议,随后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作出关于加快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一系列决定。1996年10月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提出今后15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实现了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回归祖国是“一国两制”构想的人心所向,标志着中国人民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路上迈出重要一步。4、1997年9月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确立以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明确了中国跨世纪发展的奋斗目标和任务。为此,中央先后召开七次全会,分别就农业和农村工作、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制定“十五”计划、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等重大问题,作出决定和部署。五年间中国走过了很不平凡的历程,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为今后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5、2002年11月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对党的十五届以来的五年工作和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十三年伟大实践的基本经验进行了科学全面的总结。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对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和改革等各方面的工作进行全面部署。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的战略部署,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等重大问题的新举措。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中国将进入全面改革开放、自主创新的新阶段。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表明:一是对前两年高能耗产业投资过热、产业发展中一味追求规模和产量的及时纠偏,二是中国将进入全面改革开放、自主创新的时代,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以人为本,转变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27年改革开放的高速发展,创下了中国又是世界历史上的最高发展速度记录。当前中国所面对的已不是否要加快发展而是如何发展的问题,不是进一步提高增长速度而是要改善管理与提高发展质量的问题。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不竭的动力,全面创新是创新发展模式包括制度、市场、技术和观念的创新。制度创新是激励人们创造各种财富、知识、发明和文化的制度体系,市场创新是充分利用以国内外两个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两种资源、激活市场活力、提高市场效率。技术创新是鼓励自主技术创新、引进消化基础上的再创新、集成各种技术的创新、原始性和基础性创新。观念创新是充分利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观念资源、提倡新思想、主意、观点和理念。中国创新自己的发展模式,将从追求GDP为中心或GDP挂帅的旧发展观转向以人为本、以13亿人口共同富裕为中心的新发展观。全面改革就是全面消除各种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全面调动全体人民的积极因素,处理、调节好不同地区、集团或个人之间的矛盾与利益,将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激活所有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对外开放是21世纪中国的基本国策之一,全面开放是中国融入世界的历史大潮流和趋势,建立全面开放的经济、市场、社会和文化。中国既要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和世界潮流,又要地贡献于世界经济、贸易与发展。6、2007年10月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五)以突出自主创新为主旋律的科学发展观,推动中国与世界经济发展所取得的伟大成就。1、自主创新已成为新时期中国科学发展的主旋律。据资料显示:中国在核科技、空间科技、物质科学、生物与医学科技、信息科技等领域已达到或接近世界最高水平,我国首次用人工方法合成有生物活力的牛胰岛素,继美国、苏联、法国后第四个掌握“一箭多星”的技术,至今保持着卫星发射安全可靠的最佳记录。我国用半年时间就完成人类基因组计划1%的测序,是参加这项被喻为又一次“阿波罗登月”大型科技计划的唯一发展中国家;在数学、理论物理、地球环境、资源考察等许多领域具有其他国家难以相比的优势;正负电子对撞机、银河巨型电子计算机和曙光并行计算机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在这些相关领域的世界前列地位。杂交水稻的研究和推广既让中国农民迅速地解决温饱问题,又对全世界发展中国家人们的“吃饭”问题做出了独特的贡献。“神舟六号”的发射成功确实让人扬眉吐气。中国实施“人才、专利和技术标准”三大战略,在战略高技术和关键技术领域组织实施了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软件、电动汽车、创新药物与中药现代化等12个重大科技专项。“科教兴国”正日益发挥生产力的第一作用,“人才强国”这一全新战略将人才资源上升到第一资源的高度。超高压输变电设备、大型发电设备等一大批重大成套技术设备研制启动。由我国科学家牵头16个国家和地区的80多个实验室参加的“人类肝脏蛋白质组计划”已启动,开创了中国科学家领衔重大国际科学研究计划的先河。在国际综合大洋钻探计划(IODP)和欧洲导航卫星系统“伽利略”计划等重大国际科技合作计划中,中国正成为一支重要的生力军。2、世界经济发展离不开中国,中国对世界经济的推动作用。据2005年第2期《求是》第61页载:在经济增长层面,中国经济增长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在扩大。据估算,1999至2003年间全球经济增长部分的1/3是由中国经济完成的。2006年第5期《求是》第58页载: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18.21万亿元,进出口贸易额为1.42万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9.9%和23.2%。而2004年我国GDP总量居世界第六位,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我国是世界上最具吸引力的庞大市场之一,连续多年是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并拥有8000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二。目前中国占世界经济的总量和全球贸易额并不高,但2004年中国经济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18.2%,贸易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16%。国际舆论公认中国是当今世界经济的一个“发动机”。中国努力发展与各国的互利经济合作,积极参与多边贸易谈判和国际经济规则的制定,促进区域经济合作和南南合作,推动各国的共同发展。随着中国经济总量的持续增大,与世界经济关系不断加强,各国在经济运作中都难以轻视中国因素的存在。展望未来,党的十七大报告对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蓝图为: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我国将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

⑦ 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

社会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经济发展是社会稳定的根本保证。自古以来,维护社会的正常稳定和良好秩序,是所有国家公共治理活动的重要价值和追求目标。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始终坚持“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一手抓保持社会定”,“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维护稳定”,取得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双丰收。社会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治安环境,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经济发展为社会稳定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确保了维稳各项措施更深、更细、更实的落实。 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它既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也是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人民群众所要追求的生活目标。没有社会稳定,无论多么美好的发展规划、方案都不可能实现。因此,地区各级各部门、各级党政干部必须始终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不动摇,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在抓好具体工作和措施落实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在体制、机制上加以完善和丰富,使维护稳定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总之,维护社会稳定,不仅要立足当前,确保眼前的稳定,而且要着眼于社会长治久安,使目前的稳定持久延续到未来,不能为了眼前的稳定而忽视长远的稳定,更不能为了眼前的稳定而损害长远的稳定基础。为此,要在高度重视解决当前突出问题的同时,立足当前、谋划长远、规划未来,努力使地区维护稳定的工作机制更加完善、制度措施更加有力、基层基础更加牢固,确保社会长治久安,确保政治大局持续稳定,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安定、祥和的社会环境。

⑧ 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基本要求是什么(五个坚持)

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节能环保水平、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要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
(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加大对自主创新投入,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法制保障、政策体系、激励机制、市场环境。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
(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振兴装备制造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等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鼓励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
(三)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严格保护耕地,增加农业投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提高扶贫开发水平。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改革集体林权制度。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
(四)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要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落实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保护土地和水资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发展环保产业。加大节能环保投入,重点加强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加强水利、林业、草原建设,加强荒漠化石漠化治理,促进生态修复。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保护全球气候作出新贡献。
(五)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加强国土规划,按照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完善区域政策,调整经济布局。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形成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重大项目布局要充分考虑支持中西部发展,鼓励东部地区带动和帮助中西部地区发展。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发展扶持力度。帮助资源枯竭地区实现经济转型。更好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在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中的重要作用。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以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以特大城市为依托,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六)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深化垄断行业改革,引入竞争机制,加强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加快建设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制度。推进集体企业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合作经济。推进公平准入,改善融资条件,破除体制障碍,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以现代产权制度为基础,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发展各类生产要素市场,完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规范发展行业协会和市场中介组织,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七)深化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强化预算管理和监督,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加快形成统一规范透明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加大公共服务领域投入。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能力。实行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发展各类金融市场,形成多种所有制和多种经营形式、结构合理、功能完善、高效安全的现代金融体系。提高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竞争力。优化资本市场结构,多渠道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逐步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健全和严格市场准入制度。完善国家规划体系。发挥国家发展规划、计划、产业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导向作用,综合运用财政、货币政策,提高宏观调控水平。
(八)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深化沿海开放,加快内地开放,提升沿边开放,实现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立足以质取胜,调整进出口结构,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支持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加快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积极开展国际能源资源互利合作。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加强双边多边经贸合作。采取综合措施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注重防范国际经济风险。
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将进一步增强我国经济实力,彰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强大生机活力。

⑨ 经济社会发展指标是什么

十一五规划《纲要》描述了九个方面的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全篇定量的指标一共有39个,其中最主要的指标是在第三章的专栏二,一共有22个指标。这22个指标非常有特点,反映经济增长的只有2个,反映经济结构的有4个,反映人口、资源、环境的有8个,反映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的有8个。
指标设计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和“五个统筹”的要求。在这个指标体系中,最主要的、最有代表性的是两方面的指标。
一个是经济增长速度,GDP年均要增长7.5%,这是一个反映产出的指标,就是经过5年的努力,综合实力能够达到什么程度,国民经济这块蛋糕能做多大。
第二方面的指标就是能源消耗和减排指标。这个指标反映了投入方面的情况,就是要衡量经济总量增长了,在资源和环境上付出了多大代价,代价是大还是小?我们不能因为今天增长了,明天要为今天的增长付出更大的代价,这样的增长就不是真实的增长,甚至可能是负增长。只有既考虑产出,又考虑投入,才能综合地看出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把指标分为预期性和约束性是历次规划中的首次。所谓预期性指标,就是国家期望的发展目标,主要依靠市场主体的自主行为来实现。政府干什么呢?政府就是要创造一个好的宏观环境、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使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能够发挥得更好。
约束性指标,就是在预期性指标基础上,强化了政府必须履行的职责,是政府必须实现、必须完成的指标种区分可以更好地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规划的定位,有利于分清政府和市场的职责,有利于强化政府在公共服务和涉及公共利益领域需要履行的职责,有利于规划的可操作性,也有利于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绩效考核和政绩考核体系。对政府必须履行职责的领域,比如说能源消耗要降低、污染排放要减少、耕地保有量不能突破、社会保障覆盖率要提高等,属于政府职责的硬指标,必须进行考核,这样做可以避免盲目地追求GDP,简单地追求增长速度。

阅读全文

与努力发展社会经济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