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5.水利事业发展与社会政治经济变革的关系是怎样的
水利事业发展与社会政治经济变革的关系。是密切相关的。我们的社会政治经济体制搞好了,水利建设自然就会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利国利民的事情嘛,肯定要做好啦。
② 水利建设在国民经济和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哪些方面
水利工程是国民经济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防洪安全、水资源合理利用,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水利工程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长期以来,水利工程在防洪、排涝、防灾、减灾等方面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同时在工业生产、农业灌溉、居民生活、生态环境等生产经营管理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加快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分析体制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促进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健康发展,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则是我们水利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1 水利工程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
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具有“兴利”和“除害”的功能,水利工程则是水利经济的载体,按其功能性质划分,水利投资结构包括防洪工程投资、灌溉工程投资、水库工程投资、供水工程投资、水土保持工程投资及其它工程投资等。水利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其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显然也具有一定的拉动作用。
2水利建设的重要意义
水利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命脉,保障水利建设有稳定的投资来源,是经济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水利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和基础产业,必须保持与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必须满足不同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水利的要求。
水利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决定了水利事业需要相应的大量投入,建立合理的水利基础设施投入结构,加大对已建水利工程的管理和维修养护投入,确保水利发挥经济、社会效益。
③ 论述水利的发展与社会政治 经济变革的关系
水利事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固然有它自己内在的规律性,但是,它同社会发展的许多方面都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在研究水利发展的时候,不能不注意到它同社会发展的许多方面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水利的发展,首先同生产工具的发展密切相关。
我国自原始氏族社会开始,经历了两千年漫长的石器、蚌器和木器的时代。与石器、蚌器、木器的生产工具相适应,水利事业也经历了漫长的原始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人们只是在比较易于施工的黄土平原上开挖小型的沟洫和陂塘从事农业灌溉,在较小的范围之内修筑一些原始堤坝(最初只称作“防”),抵御洪水,保护住处和庄稼。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农业作物的不断增加,原始水利事业就其规模和数量来说也都不断地发展。但是,人们还不能摆脱主要是靠天的状态;“琴瑟击鼓,…••以祈甘雨”,“有濸萋萋,兴雨祈祈,雨我公田,遂及我私”,《诗经•小雅》中这一类的诗句反映了当时人们盼天降雨的情况。但是,在长期实践中,人们已经初步认识到,天是靠不住的,水旱灾害的经常发生,必须备水防旱,止水防淹。“以潴蓄水,以防止水”,是在当时生产水平下人们同水旱灾害作斗争的有效办法。石器时代以后出现的青铜器时代,标志着社会又向前发展了一步,它为铁器出现奠定了基础,并推进了原始水利工程的发展,使原始的、分散的小陂塘、小水沟发展成初步的灌溉系统。但是,青铜工具还不能为大型水利工程提供最基本的条件。在青铜器时代,还看不到大型水利工程。
铁制工具的出现则不同,正如恩格斯所说:“铁使更大面积的农田耕作,开垦广阔的森林地区,成为可能;它给手工业工人提供了一种其坚固和锐利非石头或当时所知道的其他金属所能抵挡的工具。”所以,自出现铁制工具以后,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工具逐渐代替几千年来的旧的工具,而宣告石器时代和青铜器时代的结束。畜耕普遍使用,加上深耕细作、播种、施肥、田间管理等一系列农业技术的革新,运输车具的广泛使用,使春秋战国时期整个社会生产力提高到一个新高度。生产力大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大变革,剩余劳动更多的出现,使从事较大规模的工程建设成为可能,而大量的铁制工具则为大规模的、艰巨的施工提供了最重要的手段,大型水利工程开始出现。我国的水利事业也发展到一个划时代的新阶段。这个新阶段是以众多的著名大型水利工程项目的出现和水利事业领域的扩展为特点的。在楚国,修建了我国最早的大型灌溉工程枣期思雩娄灌区,以及芍陂蓄水灌溉工程。这是摆脱靠天祈雨而求得更有效的在较大范围内实行稳定灌溉的重要开端。
由于铁制工具的广泛使用,黄河下游地区的进一步开发,耕地面积进一步扩大,黄河沿岸的村庄市镇大量兴建,对黄河的防洪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时便产生了较大规模的堤防工程。
生产力的发展也为航运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条件,“以著名的邗沟和鸿沟为代表的较大运河的出现,为我国水利发展史开辟了一个与灌溉及防洪同样重要而且有时规模更大、更为艰巨的领域,对社会的文明进步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邗沟和鸿沟的建成,首次沟通了长江与黄河、淮河两大流域的航运,开辟了南北水路交通运输的道路,对当时以及后代的社会进步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在春秋战国时期分裂割据的局面下,就一个诸侯国的水利建设成就来说,首屈一指的要算是秦国了。在不长的历史时期里,秦国接连兴建了我国古代最著名的都江堰、郑国渠两项大型灌溉工程。秦统一以后,很快又开凿了沟通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的人工运河枣灵渠。这三项工程不但以其巨大的政治、经济意义,而且以其巧妙的设计和高超的施工技术而卓卓称著。秦国水利事业这样迅猛发展,除了商鞍变法等政治革新比各国更为彻底等条件外,泰国的生产力较为发达也是重要的原因。当时秦国拥有数量不少的可供开采的铁山,木材也很丰富。战国后期东方诸侯国已很羡慕“秦以牛田,水通粮。”泰国的农业劳动生产效率也处于领先的地位。它的水利成就比其他各国更为显著,绝不是偶然的。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一方面为水利事业的发展创造了先决条件;另一方面又对水利发展提出新的要求,促进水利事业向新的高度继续发展。如三国以后南方地区不断开发,使社会财富不断增加,整个社会生产力大大地提高了。南北经济交流对南北交通提出了新的要求,促使航运事业向前发展。手工业各部门的普遍发展要求提供更多的动力,手工业便从主要是依靠人力发展到更多地依靠畜力,进而运用水力,开拓了水利事业的新领域,使水利事业在社会生产力中占有更为重要的位置。
水利事业一方面受社会生产力各个部门的发展所推动;另一方面却又受到社会生产力各部门发展速度所约制,不能超越社会生产力所允许的速度和规模单独向前发展。汉代的水利事业,在春秋战国的基础上继续迅速向前发展。为了解决关中粮食补给,汉代曾经试图开辟一条沟通秦岭南北水系运道的褒斜道,并组织过开凿三门砥柱之险的工程。这两项工程异常艰险,反映了汉代劳动人民艰苦卓越英勇奋斗的精神,这是十分可贵的。当时生产力的发展虽然提出了这样的任务,但却不能完成这样的任务。因为当时社会生产力还无法控制黄河和褒河湍急的流速。宋代圩田的大发展,曾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可是,这种圩田滥加发展,又给社会生产力提出了新的问题,如《宋史•食货志》所述;“浙西围田相望,皆千百亩。陂据(三娄)渎,悉为田畴,有水无地可潴,有旱则无水可戽。”造成湖泊面积逐渐减少和水旱失调的严重问题,以致宋代的最高统治者不得不明令禁止这种盲目围垦的现象。一方面说明生产力各部门之间必须按照自己内部的辩证规律向前发展;另一方面又说明由于历史的局限,封建社会既不可能认识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规律,更不可能运用这种规律,只能任其自发地走到极端,然后再来进行调节。
社会政治经济的变革和水利发展
在以农为主的我国几千年封建社会中,水利的盛衰往往同社会制度、生产关系的变革有直接的关系。
纵观几千年的水利发展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方面水利作为社会生产力的一部分直接作用于社会,引起社会的变革;另一方面社会的变革又反过来影响水利事业的发展。从奴隶制转变到封建制的社会大变革中水利事业的勃然兴起,出现了我国水利发展史上大型水利工程建设的第一个高潮。战国期间,秦国兴建的大型水利工程,对秦国完成我国第一次大统一事业起了重要的作用。司马迁对郑国渠曾这样评价说:“渠就,用注填淤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项,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司马迁把秦完成统一事业归功于一两项水利工程,未免不甚恰当,但是他对当时历史条件下这些大型水利工程对社会进步的影响所作的高度评价,是值得我们重视的。应该特别指出的是,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根本动力。毛泽东同志说:“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只有这种农民的阶级斗争、农民的起义和农民的战争,才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因为每一次较大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结果,都打击了当时的封建统治,因而也就多少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秦末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大起义推翻了腐朽的秦二世的统治,狠狠打击了当时的封建统治阶级,使西汉初期的统治者不得不执行多少有利于社会生产力向前发展的方针政策,削减赋税,鼓励生产。汉武帝发布了兴修水利的谕令,当时水利大兴,不但出现了不少“灌田各万余顷”的大型水利工程,而且小型水利工程遍及各地,出现了“用事者争言水利”国的局面。秦汉统一的黄河防洪大堤的出现,标志着我国治河防洪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汉武帝曾亲临现场督促瓠子堵口工程的进行。
隋末农民大起义,又一次沉重地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使唐代的封建统治者不得不对某些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封建生产关系作一些调整,多少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因此,水利事业又一次得到较大的发展。其中运河的管理和维修、通航都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历代统治阶级虽然处于兴修水利工程的发动者和组织者的地位,而其反动、腐朽的一面对水利事业发展却起着阻碍甚至破坏的作用。我国北方早期几项著名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白渠以及运河的荒废,正是由于封建统治阶级无力驾驭社会,不管劳动人民死活的结果。在各个封建朝代的末期,水利工程很多被破坏和荒弃;在分裂割据的战争中“以水代兵”,更是统治阶级为了适应军事需要而采用的手段,它不但直接摧残水利事业,而且给人民带来极大的灾难。仅此一点,就记录着反动统治阶级数不清的罪恶。尤其明显的是黄河自汉代以后灾害较多,中唐以后又频频决溢,至南宋时期黄河更加紊乱,一直延续到解放以前,成为华北平原劳动人民的严重威胁。其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封建统治阶级的反动性和腐朽性所酿成。封建统治阶级骄奢淫逸以及它们之间的争机斗争引起的连年战争,对社会生产力造成极大的破坏,河堤失理,决溢后又久不修治,加上中上游林木植被遭受极大破坏,水土流失日见严重,下游河床逐年淤高等等,都成了黄河灾害的综合病因。一部治黄斗争的历史,同样是我国封建社会阶级斗争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利事业不仅直接影响社会的政治生活,也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一项巨大的水利工程,往往伴随着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激烈的思想斗争。战国时期西门豹主持漳水十二渠灌溉工程的兴建,不但使邺地生产面貌为之改观,而且大破迷信河神之类的唯心主义思想。它是我们祖先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人们主观世界的生动诗篇。西汉元光三年(公元前一三二年),黄河瓠子决口,当时的最高统治集团中,曾有人宣扬什么“江河之决皆天事,未易以人力强塞,强塞之未必应天。” 这种唯心主义思想使洪水灾害持续二十三年,严重危害农业生产,人民流离失所,“关东饿死者以千数”。直到元封二年(公元前一零九年),通过广大劳动人民英勇奋战,才堵住了决口,这就是治黄史上著名的瓠子堵口。
随着水利事业的发展,大型水利工程的不断出现以及水利工程的普遍兴建,水利经营管理的问题逐渐突出,矛盾比较多,有时候甚至成为尖锐的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
唐代由于水力机械的普遍发展,水力得到广泛的利用。但是豪强贵族、寺僧到处兴建私人磑碾,抢占水源,这在京城附近的郑白渠上非常突出,当时“郑白支渠磑碾,拥隔水利,人不得灌溉。”
蓄水和排涝的矛盾,历史上也数见不鲜,汉晋时代汝南和沿淮地区湖泊洼地的兴废就是一个例子。宋元时代太湖地区的围垦和蓄水灌溉,以及清代洞庭湖的圩坑兴修和“废田还湖”的争论,又是另外一种矛盾。又如人工运河,一般都有航运、灌溉两种效益,两者往往又有矛盾,互相影响。
在封建社会后期,一方面因为统治者依赖漕运搜刮南方民脂民膏;另一方面,运河两岸农田需要灌溉。统治者往往为了保漕,禁止灌田引水,这在明清两代几乎是经常出现的。明清的封建统治者为了确保漕运,甚至还牺牲防洪治河。为通运而治理黄河是他们公开宣布的方针。
以上事例说明,水利经营管理不单是个技术问题,而且是个政治问题、社会问题,它对于水利事业的发展影响很大,必须认真总结这方面的经验教训。
水利学家和水利科学实验
在我国几千年水利发展的历史中,各代劳动人民与大自然进行了英勇卓越的斗争,创建了各朝代众多的大小水利工程,推动水利事业不断的发展,他们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主人。而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也曾经涌现出不少水利专门家,他们善于总结和推广劳动人民的经验和创造,为发展我国的水利事业作出卓越的贡献,为后人所怀念。
战国时期的李冰主持兴建举世闻名的都江堰特别为后人赞颂。
郑国是战国末期的水利家,他兴建的关中第一条大型灌溉渠道花了十多年的辛勤劳动。当时人们为了纪念他把该渠道命名为郑国渠。
召信臣在汉元帝时任南阳郡(今河南南阳一带)太守,比较注意发动劳动人民大兴水利,先后兴建穰西石堨、钳卢陂等著名水利工程,形成一个规模较大效益显著的南阳灌区。 东汉初王景发动数十万劳动人民治理黄河和汴渠。自此之后,自河南至海口一段八百多年没有重大改道。这一事实虽然可以有各种解释,但王景的贡献是不能抹杀的。
唐代以四处搞水利著名的姜师度,曾先后在海河和黄河等流域兴建了许多水利工程,为防洪、排涝、灌溉、航运作出了多方面的贡献。
高超是北宋时具有长期生产实践经验的治河工人。庆历八年(公元一零四八年)堵筑黄河商胡决口时,在多次失败后他提出了分节依次压埽堵合法,堵口成功,这充分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在发展水利事业中所表现的智慧。
元代贾鲁在任工部尚书总治河防使期间,于至正十一年(公元一三五一年),征集民工二十五万,军工二万,并从北京附近及宁夏灵武等地征调卷埽、堵口等技术工人对黄河进行了大规模堵口,并提出了疏、浚、塞三种方法。历时半年多,使黄河复归故道。贾鲁在治河史上建立的功绩是应当肯定的,但他曾带兵镇压过农民起义,也是应当批判的。
明代潘季驯自嘉靖末至万历间,曾四任总理河道,负责治黄工作达十余年。他重视调查研究和治河实践,他根据前人的经验和理论,提出一整套治河办法:筑堤防溢,建坝减水,以堤束水,以水攻沙,河行旧道,反对分流,讲究修防,借黄通运。尤其是“束水攻沙”的主张,符合现代河流动力学的基本原理,至今仍然不失其参考价值。
康熙时靳辅任河道总督期间,在另一水利家陈潢的协助下,采取开河、浚淤、分洪、堵口、筑堤、疏通海口等多种措施,认真治理苏北地区黄、淮、运,从而减少了灾情,保障了运河通航。他在实践中继承和运用前人提出的“束水攻沙”的经验,治河有功。明清问治河理论的出现是我国劳动人民治河实践经验的总结,是我国治河事业的宝贵遗产。靳辅和潘季驯等人所留下的治河理论专著,至今仍有一定参考价值。
还应当提出的是出身老河工的王全一和郭大昌,他们把长期生产实践的经验总结提高,再用于实践,获得良好的效果。他们的事迹和技术论述还可以从《安澜纪要》、《回澜纪要》和《中衢一勺》等书中看到。最可贵的是他们在反对统治阶级和治理黄河水害的双重斗争中,技术上获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封建统治阶级极端蔑视劳动人民的情况下,史书上还出现了北宋老河工高超、清代老河工王全一和郭大昌在黄河堵口上的出色技巧与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的记载,生动地体现了我国治黄事业的历史是劳动人民用自己的血汗写成的。 作为例证,我们举出人工运河的成就来进一步说明水利发展和生产工具的进步,水利发展和社会政治经济变革之间的关系,以及水利科学实验在水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我国隋唐运河的建成,不仅是我国水利发展史上一件大事,而且也是我国几千年文明史中的一件大事,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是人类文明史上有数的重要建设。过去,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的史学家们对隋唐运河议论纷纷,他们从历史唯心主义出发,或者把运河的创建当成一种历史罪过,或者把它归结为一两个帝王随心所欲的产物,或者把它看成是一代王朝衰败的原因。他们不可能对大运河这样的历史事件作出科学的评价。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事件似乎总的说来同样是由偶然性支配着的。但是,在表面上是偶然性在起作用的地方,这种偶然性始终是受内部的隐蔽着的规律支配的,而问题只是在于发现这些规律。”隋场帝杨广从公元六零五年至六一零年间的确曾经下令整理和修建了永济渠、通济渠、山阳渎、江南运河,从而沟通了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水系,形成了一个以洛阳为中心,总长四千多里,沟通南北的交通大动脉,使我国人工水运事业进入了一个重要的阶段。但这绝不能因此就把大运河的开凿仅仅看成是杨广个人的行为。它不仅是隋代政治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是封建社会政治、经济、科学、文化长期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前代运河逐渐扩建的结果。
汉代以后,我国历史上出现了魏晋南北朝四百年的长期分裂局面,对社会生产力的破坏极大。劳动人民处于国家分裂的水深火热之中,迫切要求国家的统一。而江淮以南的广大地区,经过汉代繁荣的影响,以及三国以来各对立政权的不断经营和发展,改变了原来的“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的不发达状态,成为举足轻重的经济地区。因此,在巩固北方的同时,能否控制南方,沟通南北政治经济的密切联系,已成为当时国家统一的极为重要的条件。封建社会商业的进一步发展,也推动着航运事业的发展。运河的开凿和改进,是当时政治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
马克思说:“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形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自春秋战国邗沟和鸿沟的兴修至隋代运河的开凿,先后经历了近一千年的历史,在这段历史时期里,我国科学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我国冶炼技术到了南北朝时期有了很大进步,炼钢法已经比较发达。我国的造船技术,也有相当水平,秦汉时期,我国已经能建造载重二十五吨至三十吨的大木船了。
当时数学、测量、建筑技术、土工工程施工方法等都有很大进步。数学上的勾股定理已有严格证明,二次方程已经可以用几何方法解决。祖冲之推算的圆周率有效数字已准确到八位。数学上的这些成就为大规模的建筑工程计算奠定了基础。隋代工匠李春设计建造的著名的赵州桥,生动地反映了当时力学水平和建筑结构、土石施工技术水平。
汉代在兴建渭水至黄河长达三百余里的漕渠时,曾令齐人水工徐伯进行水准测量,即所谓“表”。可见那时的水准测量已具有相当的准确度。水准测量的进一步发展,也是后代运河开凿的一项重要技术准备。此外,北魏郦道元所著《水经注》一书,对我国主要河川的情况以及当地地形作了详细的描述,为后代运 河的大规模兴建提供了规划工作所必需的参考资料。这些科学技术的进步,都为后代运河的诞生打下了技术基础。
就运河本身来说,也有一个逐渐发展和演变的过程。我国初期的人工运河始于春秋战国,先后有江淮之间的邗沟、黄淮之间的鸿沟出现。到了秦代,为沟通长江、珠江水系而开凿的灵渠,从工程的布局以及施工技术,都有了很大的进步。秦汉以后鸿沟 演变为重要的汴渠,江南太湖一带自先秦以来也开凿了一批人工运河,初步形成了江南运河的轮廓。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运河工程不断发展,已经形成北方运河系统,并且以汴渠和白沟 等为骨干,初步形成了沟通江、淮、黄、海四大水系的人工运道网。隋代运河只是在此基础上加以系统整修和扩建而已。隋代以前人工运河的不断兴建和发展,也为运河进一步扩大提供了勘测、设计、施工和管理的一系列重要的经验,所以防代运河的出现,是水运工程合乎规律的发展,是我国劳动人民世世代代辛勤劳动的积累。
④ 中国水利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未来水利的发展趋势与主要特征
一、未来水利的发展趋势与主要特征从目前水利发展的形势和《国民经济发展“十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来看,未来10年乃至更长一个时期水利发展的趋势,将表现为: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日趋紧密,水利工程更趋于多目标性和综合性,水利建设更重视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水利建设管理与经营管理的体制和机制将向企业化全面过渡,水资源的配置将更趋科学合理,水利工作由行政主导型向行政、法律、经济等综合型转变。未来水利将呈现如下主要特征:一是随着社会对水利工作及水资源认识的正确定位和社会经济发展对水利依赖程度的提高,水利的社会化程度将明显提高;二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以及水利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不断改革与发展,水利的市场化程度会显著提高;三是由于国家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拉动内需,兴建了大批水利工程,为今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水利的现代化水平将进一步提高;四是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及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全球信息网络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水利的国际化水平也将有所提高。二、水利发展对专业人才的基本要求水利工作是一项投资密集、技术密集、专业性强的工作,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保护、配置、管理等各个方面,到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建造、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都需要有一支强有力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作为保障和支撑。而新世纪水利事业的新发展,又必将对水利专业人才有新的更高的要求。首先要有足够的数量。我国目前约有160万水利职工,从总量上看很庞大,但其中专业技术人才比例较小,需要提高到与需求相当的水平。第二要有良好的素质。水利是一个以造福人民为己任的艰苦行业,水利人作为整体素质要求,应有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行业传统和“献身、负责、求实”的行业精神。作为个体素质需求,应具有体现行业要求的献身水利、服务社会的思想政治素质,具有掌握最先进科技知识和管理知识,并能应用于生产管理一线工作为主要内容的科学文化素质,具有符合社会公德和水利职业道德要求的道德品质素质。第三要有合理的结构。水利专业人才队伍,要从以水利工程技术类为主,转向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经济与管理、法律等多学科兼容,并优化组合。在要求整体结构优化的同时,也要求专业人才的知识与能力结构实现优化,成为懂技术、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第四要有创新精神和继续学习的能力。水利工作在某种意义上说,是通过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从而服务社会、造福人民的一项事业。而由于认知的阶段性和渐进性,水利工作要求水利人要有积极探索、开拓创新的精神,以推动水利事业不断向前发展。三、水利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水利教育是培养水利人才的主渠道,水利教育要主动适应未来水利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充分利用水利教育资源,发挥好“一个主导、两个主体”的作用,即水行政主管部门的主导作用,水利院校和水利培训机构的主体作用,形成完善的水利教育体系。首先,作为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对水利教育工作加强宏观引导。其次,水利院校要不断深化改革,适应未来水利发展的需要。一是要主动调整专业设置,积极进行专业改革,改造老专业,开发新专业。二是要按素质教育的要求,以产学研结合的形式,构建以全面素质为基础,综合职业能力为本位的现代教学模式。三是要强化水利教育教学的硬件支撑,理顺水利教育资金的投入渠道,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建设、推广和应用。四是要强化教育教学管理等软件建设,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新的人才观、质量观,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学校内部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第三,积极开展水利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一是要尽快实现水利培训机构的网络化,按布局和层次要求,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培训网,分级负责,明确分工,形成全行业继续教育和培训的网络体系。二是要加强水利培训机构的规范化建设。三是在行业主管部门指导下进行培训制度建设,比如建立水行业岗前培训制度、水行业继续教育登记制度、水利专业技术人员定期轮训制度等。
⑤ 农田水利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有什么特性
新常态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新机遇
农业现代化,从中国开启现代化伟大征程那一刻起,在新中国百废待兴一穷二白的岁月里,在我们的农业还更多地靠牛拉犁杖的年代,这一目标就已经纳入国家战略蓝图,和整个民族的梦想捆在了一起。星月轮转,世易时移。60多年来,我们在工业化道路上创造了巨大的成就,在城镇化、信息化建设中完成了较为丰厚的积累,更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夯实了基础、集聚了能量。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现代农业发展的蓝图更加清晰、基础更加坚实、要求更加迫切、动力更加充足。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的趋势性、不可逆转的发展状态,为现代农业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
雄厚财力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物质基础。新常态下,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增速虽然放缓,但由于经济体量庞大,实际增量依然可观,并且增长更趋平稳,动力更为多元,质量更加优化。当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3年人均GDP接近7000美元,国家财政收入近13万亿元。在此基础上,我国不断出台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构建农业支持保护体系,2013年中央财政三农事业支出超过1.38万亿元。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为我们改造传统农业、建设现代农业提供了坚强物质保障。
先进技术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更强驱动。新常态下,随着人口结构变化、要素成本上升,我国经济发展正由要素驱动、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我们坚定不移走科技强国之路,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生物、信息、新材料、新能源、先进装备制造等高新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领域,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初步建立,农业机械化水平逐年提升,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强劲引擎。
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加快推进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强大牵引力。新常态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快速发展,为改造传统农业提供了现代的生产要素、管理手段和技术支撑。同时,大量人口向城镇转移,也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腾出了空间、创造了条件。近年来,我国农业产业化水平日益提升,龙头、农民合作社、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应运而生,现代农业所要求的产业形态、组织形态正日渐成型。
农村改革不断深入为现代农业建设注入新活力。新常态下,我们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在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等方面,提出了许多突破性的改革措施。深化改革再度成为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必将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更强动力和更多活力。
资源约束趋紧,生产成本抬升,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补贴效应减弱——
新常态下发展现代农业面临新挑战
新常态派生新机遇,也带来新风险和新挑战。对经济发展全局来说是如此,对现代农业发展来说也是一样。我国现代农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保持宏观大局稳定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今年粮食生产实现“十一连增”,农民收入继续较快增长,使得农业农村经济处在了一个稳中有进的发展新阶段。
在为成绩欣慰的同时,我们必须正视新常态下的挑战和取得成绩所付出的代价。当前,整个经济面临三期叠加的挑战:增长速度进入换挡期,结构调整面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进入消化期,农业也不能置身事外。要保持农业发展的良好势头,高点护盘、高位爬坡的难度越来越大,农业中的新老矛盾、内外矛盾交织显现,若干“成长的烦恼”需要化解,许多制约农业发展的问题在未来一个时期内还将长期存在,这也是我们现代农业建设必须面对的新常态。
资源环境亮起“红灯”,保障农产品供给难度增加。近年来,我国农业快速发展,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建立在对土地、水等农业资源过度开发、超强利用基础之上的。未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土地、水资源的刚性约束将进一步加剧,而由人口增长和消费结构升级带来的农产品刚性需求也将持续增加,保障供需平衡的难度加大。另外,一些地方农业过量施肥用形成的面源污染,在影响生态安全的同时,也对农产品品质安全造成了很大压力。
生产成本的“地板”持续抬升,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下。当前,农村劳动力、农业土地、农资等价格上涨较快,挤压了农民务农的收益空间。特别是以前几乎忽略不计的人工成本和土地费用,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快速上涨,占到了总成本的一半以上。此外,农业生产布局日益向优势产区集中,农产品跨区域流通量增大,运距拉长,物流成本也呈增长态势。农业生产经营进入成本上升的新常态,种粮口粮化、农业副业化、农民兼业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难度加大。
农业补贴逼近约束“黄线”,农村金融制约仍未突破。现代农业是高投入的产业。近年来,中央持续加大了对三农的投入,尤其是农业补贴不断增加,渐渐逼近约束“黄线”,补贴的边际效应却在逐步递减。如何把好钢用在刀刃上,让补贴政策更加高效、合理,需要很好地研究和实践。现代农业要想突破资金制约,必须要撬动现代金融的力量,但是农业的弱质性和资本逐利本性存在矛盾,政策性支持仍显不够,导致农村金融这一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持力量,尚未充分破题,滞后于现代农业发展需要。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的“瓶颈”尚存,靠天吃饭问题未能从根本上解决。近些年,我国连续出现大规模自然灾害,充分暴露出我国农业基础设施还很薄弱,物质技术装备水平低,抗灾减灾的能力不强。
我国农田还有2/3以上是中低产田,耕地还有50%以上属于水资源紧缺的干旱、半干旱地区,1/3耕地易受洪水威胁,在一些农业主产区,农业水利设施建设欠账较多。当前我国旱、涝等自然灾害呈多发频发重发态势,农业面临的自然灾害风险日益加剧。
面对新常态,现代农业发展还存在着农业科技进步仍显缓慢,劳动力结构性紧缺,农产品价格逼近“天花板”等问题,都有待于研究新常态,认识新常态,找出新办法,扩展新空间。
夯实农业基础,实现稳粮增收,转变发展方式,调好农业结构——
新常态下发展现代农业要有新作为
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要想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面临的挑战之严峻、使命之重大、情况之特殊,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所无法比拟的。面对新常态下的新挑战,走好农业现代化道路需要有新思路新手段,同时也要有把准航向的战略定力,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盲从他人,要在遵循世界农业发展一般规律和顺应国家经济发展客观现状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大胆探索,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适应新常态,就是要坚持农业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基础地位。“民之大事在农”,说的就是农业在全局和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新常态下,经济增速会放缓,结构转变更艰难,农业比重会下降,但越是在这个时候,农业这个压舱石的作用就会愈加凸显,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就会愈加重要。农业就像是一个“陀螺”的尖,陀螺无“尖”就不能转动。只有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才能把这个“尖”锻造得更加坚实,才能承载更多的压力与重任。只要农业的基础地位愈加坚实,农业的形势愈发向好,经济发展遇到的困难就会有惊无险,顺利渡过难关。
适应新常态,就是要以稳粮增收为抓手,夯实农业基础。既要稳粮,又要增收,这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首要任务,也是农业发展需要处理好的重要关系。农业是百业之基,粮食是基础的基础。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粮食生产,都不能削弱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尤其是在经济新常态下,抓好粮食生产就会有发展经济的底气,保持发展经济的定力,否则,经济跛脚前行,虽快必倒。经济一马当先,离不开粮食做坚实后盾。农民增收也是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任务,需要抓紧抓实。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农民增收致富,就要在新常态下拿出新举措、获得新成效。要稳定原有的增收模式,拓宽增收面,提升增收点,以点带面,推陈出新。只有农民增收致富了,我们的全面小康才能真正实现。
适应新常态,就是要坚定不移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升农业发展质量。经济新常态的特征之一,就是经济的增长动力由主要依靠拼投入、高消耗、过度依赖外需,转向更多依靠提高劳动生产率、节能环保和扩大内需。体现在农业上,就是要走一条符合我国实际的集约型内涵式的生态农业发展道路,这是现代农业建设的必由之路,也是现代农业建设必然要求。只有转变了农业发展方式,才能改变当前一些地方粗放耕作,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的现状,使经济质量发展更好、效益更高、发展更持续,也才能给子孙后代保持住一片可以继续依赖的阳光水土,留下充足的发展空间。
适应新常态,就是要调整好农业结构,提升农业的增值增效空间。经济新常态的内涵之一就是要调整好农业结构,更加注重农业的效益。农业与生俱来便具有区域性特征和结构性特色。当前,一方面,农业产业需求的动力更强劲、空间更广阔、结构更多元;另一方面,农业产业区域性雷同仍然严重,农产品“多了多了、少了少了”的现象屡有显现。因此,要坚持推进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区域结构调整,不断提升农产品竞争能力,生产出更多高效、安全的农产品,实现增产又增收。农业调整结构,市场需求是导航灯,资源禀赋是定位器。要根据市场供求变化和区域比较优势,向紧缺品种、优质特色产品、种养加销全产业链调整,拓展农业多功能和增值增效空间。
适应新常态,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力度,以创新驱动构筑现代农业发展新根基。30多年前,我们依靠改革创新,实现了农业的第一次飞跃,如今,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我们要在新常态下实现农业的第二次飞跃,同样要向改革和创新要动力,把改革创新作为农业提质增效的根本途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就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总体部署,为现代农业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我们要继续深入推进农村改革,通过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激发农村发展新活力;通过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重点解决好“谁来种地”的问题;通过拓宽科技创新道路,强化农业科技和人才支撑等。总之,我们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向积存多年的顽疾开刀,以改革创新精神引领现代农业发展。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多年以来,农业现代化同我们整个国家的现代化一起,走过了辉煌的征程,正期待着新的飞跃。新阶段,新希望,新挑战,新使命。新常态下,我们既要有锲而不舍的执着和破浪前行的勇气,也要有深水探路的智慧和从容不迫的定力。无论前方是山拦石阻,还是急流险滩,只要我们怀揣梦想,坚定信念,紧紧依靠全国人民不懈奋斗,我们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将迎来无比光明的未来!
⑥ 国家加强水利建设有何经济意义
水利工程是国民经济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防洪安全、水资源合理利用,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水利工程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长期以来,水利工程在防洪、排涝、防灾、减灾等方面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同时在工业生产、农业灌溉、居民生活、生态环境等生产经营管理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加快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分析体制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促进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健康发展,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则是我们水利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1 水利工程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
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具有“兴利”和“除害”的功能,水利工程则是水利经济的载体,按其功能性质划分,水利投资结构包括防洪工程投资、灌溉工程投资、水库工程投资、供水工程投资、水土保持工程投资及其它工程投资等。水利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其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显然也具有一定的拉动作用。
2水利建设的重要意义
水利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命脉,保障水利建设有稳定的投资来源,是经济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水利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和基础产业,必须保持与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必须满足不同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水利的要求。
水利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决定了水利事业需要相应的大量投入,建立合理的水利基础设施投入结构,加大对已建水利工程的管理和维修养护投入,确保水利发挥经济、社会效益。
⑦ 论水利工程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 以下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水利工程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1、2019年我国水利建设投资计划规模达7462亿元,其中完成额达7260亿元
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不仅事关农业农村发展,而且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仅关系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而且关系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以及国家安全。从而国家对我国水利建设高度重视,投资规模不断扩大。
从我国水利建设投资计划规模来看,2010-2019年我国水利建设投资计划规模在波动中增长,2019年全国水利建设计划投资规模为7462.23亿元,同比增长13.10%。
8、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将成为未来水利投资主要方向
目前我国水利建设投资已由投资主体主要是国家、投资渠道主要是国家财政拨款的单一投资体制,近几年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改革发展,逐步转变为以国家投资为主,社会、个人和外资等共同参与的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投资格局。目前水利投资来源渠道有30多项,可积极利用市场机制筹集水利建设资金。
由于水利建设资金投入巨大,国家引入社会资本以拓宽融资渠道。对于准公益性和经营性水利工程,国家采取批准特许经营权、放宽社会资金参与水利建设的限制条件和提高回报保障等措施,同时建立财政信贷机制、实行财政贴息、提供长期优惠贷款、增加水利利用国内外贷款的额度,以达到采取多种形式向社会筹集资金的目的,并积极推行利用债券筹资建设水利设施,鼓励外商、社会各界及企事业单位、个人,积极参与城镇供水、节水灌溉、中农村水电等项目的投资建设和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