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开发 > 空间知识溢出与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空间知识溢出与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发布时间:2021-02-15 18:12:19

Ⅰ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的认识

构建和谐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大变局

编者按: 构建和谐中国:让“四大雁阵”比翼奋飞

■ 半月谈编辑部

和谐中国,理应是一个区域协调发展的中国。谋求中国和谐,当然离不开区域和谐。中国经济地理版图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大变局,已由传统的沿海、内地两大块,细化为目前的东、中、西、东北四大政策区域。当前,各区域干部群众都有一个共同心愿:扭转“东富西贫,南强北弱”的不均衡局面,谋求区域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
在半月谈最近策划组织的区域协调发展专题调研中,各路记者激动地发现,中央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相继启动实施以来,四大经济板块各自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可谓各显神通,亮点纷呈:西部在西进劲曲中通过国家支持、自身努力和区域合作,由传统资源时代向产业时代挺进,普遍驶入加速增长的轨道;中部6省承接和对接产业梯度转移,在承东启西中谋求崛起,意欲挥别“不东不西”的尴尬;东北3省则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改组改造,昭示出“老工业巨人”重振雄风的气概;东部更是志在将“率先发展”进行到底,率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率先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演绎出凤凰浴火重生的新版传奇。
毋庸讳言,由于自然、历史、经济和政治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当前区域发展并不平衡,区域间公共服务、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差距扩大的趋势亟待得到遏制。当然,协调发展不等于整齐划一,让大家固守一个发展速度。缩小区域差距,也不简单地等同于缩小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差异,近期关键目标在于缩小各区域间居民收入以及享有的公共服务水平的差异。正如许多权威人士认为,长期以来,我国区域政策偏重控制区域间经济总量和增长速度的差距,因而也带来了诸多矛盾和问题。
今天怎么下好“协调”这盘棋?可以说,走好区域互动这个关键棋子,满盘皆活。在这次区域协调发展专题调研中,各大区域健全互动机制的露珠般鲜亮的经验频频刷新半月谈记者的视线。导入了扶持机制,落实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理念,国家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逐年加大,当地许多老百姓为民生所困而紧蹙的眉头渐渐展开。导入了市场机制,行政区划的局限和体制坚冰在不同程度上被打破,活跃的生产要素如出笼鸟在区域间自由流动。导入了合作机制,长三角、泛珠三角、环渤海湾、北部湾等区域经济协作和技术、人才合作初显“1+1>2”的奇妙效应。导入了互助机制,沿海发达地区向西部伸出了对口支援、社会捐助之手,浙江商人描画出中国最有活力的资本力量战略西移路线图,用市场之手紧紧牵引帮扶之手。
长空雁阵,谁不羡其变换而又一致的完美造型?可以预见,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有了市场、合作、互助和扶持四大互动机制“四管齐下”,中国四大区域“四大雁阵”结伴比翼奋飞的壮丽景观,不久将在13亿人的殷切期盼中变成生动而诱人的现实。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新挑战

■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王一鸣

五大态势昭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五大态势昭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

态势一、实施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部署,各有侧重的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2000年以来,我国先后启动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区域发展战略,中央政府加大了向这三个区域重点领域的投资倾斜,改善了当地的基础设施条件和投资环境,提高了当地的公共服务水平,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这些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同时,东部沿海地区依托自身的经济基础,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不断提升综合竞争力,继续保持领先发展势头。
2005年,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区域的GDP占全国GDP的份额分别为55%、19%、17%、9%。2001~2005年,四大区域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12.35%、10.86%、11.12%和10.87%。我们也要看到,在经济总量差距矛盾得以缓解的同时,增长质量的差距仍在扩大。
态势二、经济活动的空间集中度提高,城市群和大都市圈的主导地位凸显。
区域经济发展不仅受到自然禀赋和比较优势的影响,而且也取决于对可流动的生产要素的吸纳。目前农村进入城市的劳动力已经达到1.5亿人,跨省流动劳动力90%来自中西部,82%流向东部地区,而且约有2/3农村转移劳动力进入地级以上大中城市。人口和经济活动向城市群和大都市圈集中的趋势增强,不仅形成巨大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还促进了城市群和大都市圈的发展。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等沿海三大城市群占全国GDP的份额接近40%,成为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和增长极。
态势三、各区域比较优势逐步发挥,区际产业分工明显增强。
产业发展的经济合理性要求和市场条件,逐步替代矿产资源分布等传统区位因素,成为产业区域布局的主导因素。一方面,近年来高速增长的钢铁、建材、有色金属、汽车、电子等基础产业和加工工业进一步向东部沿海地区集中。另一方面,能源工业等对资源依赖程度较强的产业,向西部地区集聚的势头增强,西南地区的水电资源开发、西北地区的油气资源开发等,都形成了相当规模。为解决东部沿海地区能源和水资源的短缺,不得不建设远距离的资源调配工程,比如正在建设的南水北调工程,以及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形成了资源大跨度区际调动。
态势四、沿海地区国际化程度提高,利用国际资源的区域差距扩大。
东部沿海地区成为国际产业集聚和吸纳外商投资最为密集的区域,同时成为世界性制造基地。而广大的内陆地区经济联系仍主要面向国内市场,吸纳国际资本和产业转移规模有限。今后一段时期,随着沿海地区生产要素价格的抬升,一些失去比较优势的产业会向内陆地区转移,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总体格局不会改变。
态势五、区域间竞争和合作交互作用,推动了区际互动发展。
区际竞争关系加剧,一些地方政府以工业园区建设和城市建设为载体,调动各种资源扩大投资规模,包括以税收优惠和土地低价吸引投资,使得一些不具优势或者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弱的区域,也形成较大的工业规模。与此同时,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以市场为基础的区域经济合作全面展开。各地区出于增强竞争力的内在要求,开始突破传统的制度性障碍,推进区域经济整合,发展各种横向合作。区际竞争促进各区域提高本区域竞争力,区域经济合作和生产要素大规模区际流动,增强了区际互动发展关系。

四大问题挑战中国区域政策

长期以来,我国区域政策的核心目标是解决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协调区域间利益关系,但由于在指导思想上主要是控制区域间经济总量和增长速度的差距,因而也带来了诸多矛盾和问题。
挑战一、一些区域产业发展超过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推进工业建设和城市扩张的过程中,大量消耗资源和占用耕地,环境损耗和污染加剧,导致一些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快速下降。各省区市“十一五”规划中确定的经济增长速度目标普遍比国家的预期目标高1~2个百分点,但主动把环保控制指标定得比全国平均控制指标还高的,却几乎没有。
挑战二、人口转移滞后于经济的空间集聚,区域间收入差距扩大。
沿海地区成为农村外出劳动力的主要吸纳地,但受现有体制制约,绝大部分流动人口难以转化为本地人口,除了获取劳动报酬以外,他们所创造财富的剩余部分大多转化为当地收入,这无疑进一步扩大了区域间的收入差距。一些地方政府不重视转移劳动力本地化和相应的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大量转移劳动力被排斥在城市化进程之外。
挑战三、对社会事业平衡发展重视不够,公共服务水平区际差距扩大。
国家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区域政策偏重经济发展的区域平衡,对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品供给的区域平衡关注不够,使得公共服务水平的区际差距扩大。经济落后地区受到自身财力的约束,加之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规模有限,与发达地区的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进一步拉大。
挑战四、沿海地区对外贸易中加工贸易比重高,技术创新能力薄弱。
沿海地区制造业在全球制造业的生产链上,仍处于中低档环节,出口产品中加工贸易比重大,初级产品和高能耗产品占有相当比重。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中,85%以上是外资企业完成的。技术主要依靠引进和模仿,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品附加值低。
解决上述问题,不仅需要合理规范地方政府职能,创新区域发展模式,也需要重塑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区域政策框架。

Ⅱ 我国要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什么。

我国要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版

城市化的概念也不尽相权同。人口学把城市化定义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地理学角度来看城市化是农村地区或者自然区域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经济学上从经济模式和生产方式的角度来定义城市化,生态学认为城市化过程就是生态系统的演变过程,社会学家从社会关系与组织变迁的角度定义城市化。

(2)空间知识溢出与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扩展阅读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新华社(受权发布)《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

全会公报提出,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

坚持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健全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完善新型城镇化战略,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布局和支撑体系。要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Ⅲ 现阶段我国提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是什么

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战略。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区域 发展不平衡的国家。不仅东、中、西三大地带之间,而且同一地带的不同省市区之间,甚至同一省区的不同地域之间,都存在较大的发展差距。缩小差距是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关键环节,也是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党中央陆续制定的各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的基本出发点。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强调继续支持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同时,明确提出了“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的新思路。这种新思路对于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有着关键性的作用,是对我国缩小地区差距战略的重大创新与完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新中国成立以来,处理不同区域的发展关系一直是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主线。“十一五”规划正式把“坚持实施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确定为我国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党的十七大报告再次重申了这一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是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非均衡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但这种调整并不是向计划经济时期实行的均衡发展战略的回归,而是体现了充分发挥各地区的发展优势和潜力,促进区域间共同发展和统筹互动的非均衡协调发展的思路。国土开发格局战略 区域协调发展所讲的协调,不仅仅指要形成区域差距缩小和区域协调互动的发展格局,而且也要求各个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必须与自身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因此,根据各地区的自身条件和特点,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形成合理的国土开发格局,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建设的核心目标,就是扭转长期以来我国国土整治工作不力、区域开发秩序混乱、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峻的现象。党的十七大报告确认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所提出的形成主体功能区的基本思路,明确提出要“加强国土规划,按照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完善区域政策,调整经济布局”。这一区域开发战略思路是对我国区域开发模式的重大调整。区域一体化战略 这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范畴。一个国家内部的区域一体化主要是指开展跨行政区划的经济协作、经济联合以及经济带和经济圈建设等。在传统市场经济体制下,各级地方政府都追求本地区相对均衡和自成体系的发展,致使条块分割严重、区际产业联系薄弱。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区域分工正在不断深化。但不容讳言的是,地区封锁和地方保护在一些领域还比较严重,区域分工仍处于不合理、不经济状态。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形成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为我国推进区域一体化指明了方向。特殊地区和贫困地区扶持战略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一直十分重视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等特殊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对民族地区一直给予特殊照顾。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国家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也将不断提高。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着手解决贫困地区的问题。经过不懈努力,许多贫困地区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根本改善。资源枯竭地区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新型贫困地区,经济转型异常困难,也需要国家给予大力扶持。党的十七大报告把加大对各类特殊地区和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确定为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中国特色城镇化战略 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与城镇空间分布格局,对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确定了“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的城镇体系建设总方针。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建议》和“十一五”规划调整了我国以往控制大城市规模的城镇化战略,提出了坚持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新思路。十七大报告确认了上述城镇化战略思想,提出“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以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以特大城市为依托,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这种城镇化战略思想准确地把握了我国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科学地提出了我国城镇化的发展方向。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政策保障措施一个合理、有效的战略体系不仅需要有明确、科学的战略目标,而且必须有一系列的实施手段,即政策支撑体系。在当前各级地方政府财力差别巨大的情况下,要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是要以财政体制改革为前提的。主体功能区建设包括以下主要内容:为了长远利益和国家整体利益,限制或禁止生态严重脆弱区、生态价值较高地区、具有特殊生态与人文价值地区等的开发活动;经济发展潜力较大并且综合承载力较高的地区,要尽快发展成为吸纳人口迁移和经济建设的重点地带;开发密度高且综合承载力开始减弱的地区,则应该在适度控制规模扩张的基础上走优化发展道路。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地区所付出的牺牲必须得到必要的补偿。为此,党的十七大报告把“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完善公共财政体系”,确定为当前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的一个基本方针。此外,党的十七大报告所提出的“重大项目布局要充分考虑支持中西部发展”,也是全面落实中国特色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体系的重要政策保障措施。总之,中国特色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体系,是党中央、国务院按照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精神解决区域发展问题的集中体现。它紧紧把握住了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始终贯穿着区域发展这一主题;紧紧把握住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凸显了以人为本在区域协调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紧紧把握住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坚持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区域发展思路。

Ⅳ 怎样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第五篇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展基础和潜力,按照发挥比较优势、加强薄弱环节、享受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的要求,逐步形成主体功能定位清晰,东中西良性互动,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水平差距趋向缩小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

第十九章 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坚持实施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

第一节 推进西部大开发

西部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步伐,通过国家支持、自身努力和区域合作,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坚持以线串点,以点带面,依托中心城市和交通干线,实行重点开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出境、跨区铁路和西煤东运新通道,建成“五纵七横”西部路段和八条省际公路,建设电源基地和西电东送工程。巩固和发展退耕还林成果,继续推进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等生态工程,加强植被保护,加大荒漠化和石漠化治理力度,加强重点区域水污染防治。加强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保护和建设。支持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加强清洁能源、优势矿产资源开发及加工,支持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及其他有优势的产业。加强和改善公共服务,优先发展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推进人才开发和科技创新。建设和完善边境口岸设施,加强与毗邻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发展边境贸易。落实和深化西部大开发政策,加大政策扶持和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推动建立长期稳定的西部开发资金渠道。

第二节 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

东北地区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改组改造,在改革开放中实现振兴。发展现代农业,强化粮食基地建设,推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和产业化经营,提高商品率和附加值。建设先进装备、精品钢材、石化、汽车、船舶和农副产品深加工基地,发展高技术产业。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抓好阜新、大庆、伊春和辽源等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搞好棚户区改造和采煤沉陷区治理。加强东北东部铁路通道和跨省区公路运输通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市场体系建设,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扩大与毗邻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加强黑土地水土流失和东北西部荒漠化综合治理。支持其他地区老工业基地的振兴。

第三节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中部地区要依托现有基础,提升产业层次,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在发挥承东启西和产业发展优势中崛起。加强现代农业特别是粮食主产区建设,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增强粮食等大宗农产品生产能力,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支持山西、河南、安徽加强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发展坑口电站和煤电联营。加快钢铁、化工、有色、建材等优势产业的结构调整,形成精品原材料基地。支持发展矿山机械、汽车、农业机械、机车车辆、输变电设备等装备制造业以及软件、光电子、新材料、生物工程等高技术产业。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重点建设干线铁路和公路、内河港口、区域性机场。加强物流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市场体系。

第四节 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东部地区要率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率先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率先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率先发展和改革中带动帮助中西部地区发展。加快形成一批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知名品牌,提高产业素质和竞争力。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着力发展精加工和高端产品。促进加工贸易升级,积极承接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转移,提高外向型经济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加强耕地保护,发展现代农业。提高资源特别是土地、能源利用效率,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继续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的作用,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的经济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第五节 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发展

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和财政性投资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加快发展。保护自然生态,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发展学前教育,加快普及义务教育,办好中心城市的民族初中班和高中班,加强民族大学建设和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建设少数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社区,扶持少数民族出版事业,建立双语教学示范区。加强少数民族人才队伍建设,稳定民族地区人才队伍。支持发展民族特色产业、民族特需商品、民族医药产业和其他有优势的产业。优先解决特困少数民族贫困问题,扶持人口较少民族的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兴边富民行动。继续实行支持西藏、新疆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的政策。

第六节 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

健全市场机制,打破行政区划的局限,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间自由流动,引导产业转移。健全合作机制,鼓励和支持各地区开展多种形式的区域经济协作和技术、人才合作,形成以东带西、东中西共同发展的格局。健全互助机制,发达地区要采取对口支援、社会捐助等方式帮扶欠发达地区。健全扶持机制,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加大国家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国家继续在经济政策、资金投入和产业发展等方面,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

第二十章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

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按照主体功能定位调整完善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

第一节 优化开发区域的发展方向

优化开发区域是指国土开发密度已经较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始减弱的区域。要改变依靠大量占用土地、大量消耗资源和大量排放污染实现经济较快增长的模式,把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放在首位,提升参与全球分工与竞争的层次,继续成为带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和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主体区域。

第二节 重点开发区域的发展方向

重点开发区域是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经济和人口集聚条件较好的区域。要充实基础设施,改善投资创业环境,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壮大经济规模,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承接优化开发区域的产业转移,承接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的人口转移,逐步成为支撑全国经济发展和人口集聚的重要载体。

第三节 限制开发区域的发展方向

限制开发区域是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弱、大规模集聚经济和人口条件不够好并关系到全国或较大区域范围生态安全的区域。要坚持保护优先、适度开发、点状发展,因地制宜发展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特色产业,加强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引导超载人口逐步有序转移,逐步成为全国或区域性的重要生态功能区。

Ⅳ 如何促进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1、进一步完善国土规划体系

总结发达国家国土规划工作的经验,一是各国都把国土规划作为国家空间调控和管理的重要手段,对国土规划工作十分重视;二是国土规划的内容和任务根据空间层次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宏观层次的规划着重于国土资源开发利用和大的经济区域协调的总体思路、原则方针等内容,微观层次的规划则以开发和整治项目布局、土地利用规划等具体内容为主;三是国土规划的理念和重点随着时代的发展发生相应的变化。借鉴国际经验,通过加强国土规划的薄弱环节、完善国土规划体系、规范国土规划的法律措施,从而有效实施国土规划,既是新的历史时期统筹区域发展的必然要求,又是实现区域统筹发展的必要措施。

2、加大对后进地区的教育投入

在现实生活中,受教育程度与收入水平是一种正比关系,收入不平等的背后是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缺乏优质的教育是制约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应加大对后进地区教育的投入。

3、中西部地区要避免陷入“比较优势陷阱”

自然资源丰富对所在地区来说是一种比较优势,但如果过分依赖自然资源的比较优势,形成单一的产业结构,随着自然资源的减少,对经济增长的束缚作用不断增强,就会步入“比较优势陷阱”。因此,资源丰富的西部地区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在产业结构上不断创新、不断提升、不断延伸,形成多元化高级化的产业结构,将自然资源静态的比较优势转化为动态的比较优势,并且将产品的比较优势转化成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促使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增长。

4、强化“经济导向”,协调利益主体关系

地方和中央博弈关系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制度。地方政府是“经济人”,追求效益的最大化,在以GDP为主要考核指标的情况下,当区域经济增长与环境问题发生矛盾时,地方政府一般都会倾向于看得见摸得着的政绩评价指标。因此,地方政府在一些项目决策上大多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因此,中央政府应积极推进政策制度体系创新,改变政府政绩考核指标,健全监控和责任追究制度。中央政府在制定政策时,要考虑地方执行政策的机会成本,对执行政策给地方造成的损失给予合理补偿,实现国家利益与区域利益相统一、经济增长和环境相协调,实现国民经济乃至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Ⅵ 如何实现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内涵式交通运输发展道路。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要求,交通运输的进一步发展必须走以提升系统协调能力为主的内涵式发展道路。首先,要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需要,特别是满足经济社会向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知识经济发展的基本需要;其次,要符合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交通运输的总体要求,建立安全、高效、经济、协调、绿色的交通运输体系;第三,交通对资源的占用、对环境的破坏及交通伤亡等要控制在国家允许范围内,实现资源、环境、交通的和谐统一。
2.从区域发展全局出发,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当地政府要从全局和长远出发,结合各区域交通发展的实际,对交通设施、交通道路进行科学设定,在科学论证和反复研讨的基础上,制定有助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化的交通运输发展战略,使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能相互促进,达到经济发展最优和交通设施布局最优的效果。具体就是要加快区域交通运输市场一体化进程,强化整体发展观念,实现区域内不同要素,不同运输方式的互补,努力形成区域发展的统一大市场;不断完善交通运输制度规范一体化进程,从区域整体利益出发,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及标准规范,加强区域内各政府之间的沟通协调,健全区域发展的协调、磋商机制。地方政府要在充分分析区域内的交通运输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适应性问题,不断提升交通的运输量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要合理配置区域空间的交通资源配置,不断加强交通运输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体化规划和建设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最终实现交通运输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3.合理配置交通资源,改善区域经济。道路建设项目能推动与之有关的各项生产的发展,道路建设项目资金的投放必然会在社会生产中引起连锁反应从而带动一系列部门和行业的发展。道路建成通车后,因通行能力增加和行车条件改善带来客货在途时间节约,交通事故减少,运输费用降低等由道路使用者直接获得的经济效益,以及因缓解交通瓶颈制约,大大改善了投资环境,并对其他产业发展产生了巨大波及作用。为此通过实地考察,交通运输部门可以充分的发挥主观条件,灵活地做出调整,制定科学的区域道路交通建设策略,确保资源分配的最优化。随着道路交通运输的发展,使发达地区的资金、人才、技术、先进管理经验等区域经济发展必备因素向落后地区进行扩散,整合区域内原有资源,带动落后地区的发展。

Ⅶ 如何实现中国中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1、进一步完善国土规划体系
总结发达国家国土规划工作的经验,一是各国都把国土规划作为国家空间调控和管理的重要手段,对国土规划工作十分重视;二是国土规划的内容和任务根据空间层次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宏观层次的规划着重于国土资源开发利用和大的经济区域协调的总体思路、原则方针等内容,微观层次的规划则以开发和整治项目布局、土地利用规划等具体内容为主;三是国土规划的理念和重点随着时代的发展发生相应的变化.借鉴国际经验,通过加强国土规划的薄弱环节、完善国土规划体系、规范国土规划的法律措施,从而有效实施国土规划,既是新的历史时期统筹区域发展的必然要求,又是实现区域统筹发展的必要措施.
2、加大对后进地区的教育投入
在现实生活中,受教育程度与收入水平是一种正比关系,收入不平等的背后是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缺乏优质的教育是制约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应加大对后进地区教育的投入.
3、中西部地区要避免陷入“比较优势陷阱”
自然资源丰富对所在地区来说是一种比较优势,但如果过分依赖自然资源的比较优势,形成单一的产业结构,随着自然资源的减少,对经济增长的束缚作用不断增强,就会步入“比较优势陷阱”.因此,资源丰富的西部地区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在产业结构上不断创新、不断提升、不断延伸,形成多元化高级化的产业结构,将自然资源静态的比较优势转化为动态的比较优势,并且将产品的比较优势转化成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促使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增长.
4、强化“经济导向”,协调利益主体关系
地方和中央博弈关系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制度.地方政府是“经济人”,追求效益的最大化,在以GDP为主要考核指标的情况下,当区域经济增长与环境问题发生矛盾时,地方政府一般都会倾向于看得见摸得着的政绩评价指标.因此,地方政府在一些项目决策上大多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因此,中央政府应积极推进政策制度体系创新,改变政府政绩考核指标,健全监控和责任追究制度.中央政府在制定政策时,要考虑地方执行政策的机会成本,对执行政策给地方造成的损失给予合理补偿,实现国家利益与区域利益相统一、经济增长和环境相协调,实现国民经济乃至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Ⅷ 浙江最新的建材信息价

在煤炭等能源价格推动下,水泥价格在小步慢涨。昨天,商务部最新监测数据显示,6月上半月国内水泥平均价格较5月下半月上涨0.83%。对此,业内分析师指出,下半年进入市场旺季后,水泥产品将会继续向外转嫁成本,价格有望进一步提高。
据商务部监测,6月上半月国内水泥平均价格较5月下半月上涨0.83%。其中普通硅酸盐水泥价格319元/吨,上涨1.27%;复合硅酸盐水泥价格293元/吨,上涨1.38%;矿渣硅酸盐水泥价格359元/吨,与前一周持平。

与此同时,数字水泥网对全国主要水泥市场价格的跟踪显示,截至6月度全国水泥市场区域价格出现了山东、浙江等水泥低价区域价格领涨局面。

“上海、山西、江苏、浙江、山东等几个水泥价格一直处于全国价格谷底的省区,在刚刚过去的几个月,水泥价格涨幅都达到了两位数,位于全国水泥价格涨幅前列。”水泥业资深专家刘作毅说。

据介绍,其中山东、浙江两个省的水泥价格一直位于全国最低,去年同期吨水泥价格在250元左右,今年6月份的数据(P.O42.5)显示:济南380元/吨,杭州320元/吨,同比上涨52%和25%。转自学易网 www.studyez.com

“当前价格的上涨主要是成本推动而并非是由于需求的增长。”刘作毅分析预计,今年低价位区会有普涨要求,但利润率仍然难以摆脱原来的低位状态。

“煤炭、电力等能源价格上涨的推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市场需求量使之成为现实。”银河证券水泥业研究员洪亮分析说。

他指出,从国家发改委统计数据来看,1-5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仍保持较快增长,这成为建材业,特别是水泥产业的直接拉动力。

“目前房地产市场交易量萎缩低迷,但是投资的量却始终没有下滑,房地产开发的量仍然有,这就使得市场对水泥的需求量依然强劲。”洪亮分析说。

对此,中金的一份研究报告则分析指出,水泥价格下半年进入旺季后有望进一步提高,电价上涨的成本可转嫁。另外,“从水泥与钢铁比价来看,国际上水泥和钢铁的价格比为1比3-4,中国目前为1比10-15,价格上升潜力巨大。”洪亮说。

Ⅸ “中原定,天下安”。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是中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的重大任务,事关国家“经济社会

①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必须正确处理整体与部分的专辩证关系。中部是整属个国家的一部分,中部的崛起将有利于促进整个国家的发展。②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中部地区要相信前途是光明的,要准备走曲折的道路,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

Ⅹ 在新经济形势下中国应从哪些方面着手来协调区域经济发展

1、进一步完善国土规划体系总结发达国家国土规划工作的经验,一是各国都把国土规划作为国家空间调控和管理的重要手段,对国土规划工作十分重视;二是国土规划的内容和任务根据空间层次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宏观层次的规划着重于国土资源开发利用和大的经济区域协调的总体思路、原则方针等内容,微观层次的规划则以开发和整治项目布局、土地利用规划等具体内容为主;三是国土规划的理念和重点随着时代的发展发生相应的变化。借鉴国际经验,通过加强国土规划的薄弱环节、完善国土规划体系、规范国土规划的法律措施,从而有效实施国土规划,既是新的历史时期统筹区域发展的必然要求,又是实现区域统筹发展的必要措施。2、加大对后进地区的教育投入在现实生活中,受教育程度与收入水平是一种正比关系,收入不平等的背后是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缺乏优质的教育是制约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应加大对后进地区教育的投入。3、中西部地区要避免陷入“比较优势陷阱”自然资源丰富对所在地区来说是一种比较优势,但如果过分依赖自然资源的比较优势,形成单一的产业结构,随着自然资源的减少,对经济增长的束缚作用不断增强,就会步入“比较优势陷阱”。因此,资源丰富的西部地区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在产业结构上不断创新、不断提升、不断延伸,形成多元化高级化的产业结构,将自然资源静态的比较优势转化为动态的比较优势,并且将产品的比较优势转化成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促使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增长。4、强化“经济导向”,协调利益主体关系地方和中央博弈关系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制度。地方政府是“经济人”,追求效益的最大化,在以GDP为主要考核指标的情况下,当区域经济增长与环境问题发生矛盾时,地方政府一般都会倾向于看得见摸得着的政绩评价指标。因此,地方政府在一些项目决策上大多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因此,中央政府应积极推进政策制度体系创新,改变政府政绩考核指标,健全监控和责任追究制度。中央政府在制定政策时,要考虑地方执行政策的机会成本,对执行政策给地方造成的损失给予合理补偿,实现国家利益与区域利益相统一、经济增长和环境相协调,实现国民经济乃至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阅读全文

与空间知识溢出与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