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美国经济怎样对世界经济产生影响
美国来经济在世界经济中拥有潜移自默化的特点。目前世界经济全球化,美国虽遭受了经济危机,但其国民生产总值仍是世界第一,不可否认其经济地位。美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超级大国,同时也是世界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美国经济的低迷使美国消费能力下降,产品产能过盛,产品供过于求(卖不出去),直接导致价格下跌,利润减少,最重要的是卖不出去,工厂没有了经济来源,会导致其裁员甚至倒闭。社会压力增大,股市下跌,联动全球股市下跌,经济不景气,从而导致全球性的通货膨胀,物价飞涨,民不聊生…
『贰』 美国经济大萧条的时候,给世界经济带来了什么影响
1929年10月日,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股票市场彻底崩盘。人们将这一天称之为“黑色星期二”,标志着经济大萧条的开始。这场史无前例的经济危机很快就席卷全球,许多世界强国都未能在这场危机中“独善其身”,从而引发了一系列意想不到的后果。
04 贸易保护主义盛行
在历史上,美国的关税政策几经变更。早在1913年,美国国会就通过了《安德伍德-西蒙斯关税法案》,大幅降低了关税。而到了1921年,美国国会又通过了《紧急关税法案》,结束了这一尝试。1922年,《福特-麦肯伯关税法案》颁布,将关税提高到了高于1913年的水平。它还授权总统将关税调整50%,以平衡国内外的生产成本。
1928年,胡佛以提高关税为竞选纲领,旨在保护农民免受欧洲的竞争。1930年,国会通过了《斯姆特·霍利关税法》。尽管许多经济学家反对,胡佛还是签署了该法案。关税本身并不太可能导致大萧条,但它们助长了全球贸易保护主义。从1929年到1934年,世界贸易下降了66%。
05 银行大批倒闭
1929年的时候,美国一共有银行25568家,而大萧条开始之后,到了1933年,这一数字骤降到了14771家。在此期间,美国个人和企业的储蓄从1929年的153亿美元下降到1933年的23亿美元。银行骤减,信贷紧缩,工资变少,消费不足。这就是“消费太少”理论,许多人认为这是美国经济大萧条的重要原因,甚至是唯一的原因。
『叁』 为什么美国经济衰退会对世界经济有影响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强,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
中国与美国的经济联系很是密切,在我印象中,中国在前年还是去年的时候超过了加拿大,成为了美国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
美国经济的衰退,对于中国的经济有着重大的影响。现代商业合作追求的是双赢互利,一方的损失在正常情况下会让合作者受到损失。
『肆』 美国经济衰退对全球的影响
摘要] 美国经济总量约占全球经济的30%,是世界经济的领头羊。它的减速将直接导致世界经济增长的减缓。2000年美国经济增长率为5%,预计今年仅为1.75%。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估计,世界经济增长率将从2000年的4.8%降至今年的3%左右。在全球经济联系日益增长的条件下,美国经济疲软对世界经济产生的影响超过以往,并通过多种渠道来实现。
美国世界贸易中心大楼被炸,美国股市全部停止交易,美国航空、旅游、保险等行业遭受巨大损失。恐怖袭击还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冲击。全球2/3的
资金流动受到影响,欧洲、亚洲、拉美股市已出现暴跌,国际石油价格、黄金价格开始飙升。所有这一切,对此前就显示出不断衰退迹象的美国经济乃至全球经济来说,简直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美国经济从1990年到1999年持续发展,主要依靠新经济和高新技术的带动,从而打破了五年一个周期的经济周期规律,达到了较高的增长。但盛久必衰,美国股市自1990年起到1999年九年牛市的同时,也造成了泡沫经济,库存大量积压,IT产业盈利下降,种种因素造成美国经济进入衰退。
自从去年下半年以来,美国经济一直疲软不振,各家公司盈利欠佳、大量裁员已是见怪不怪
自2000年4月起,美国股市开始进入调整期。其实,早在1998年,道琼斯指数已有前兆,当年下调15%后回升,1999年下调20%后回升,波动加剧。2000年4月起纳斯达克指数暴跌,自2000年3月的最高5048点猛跌到最低的1620点,下调68%,现在在1791点上下波动,跌幅65%。道琼斯指数从2000年最高11723点高位下调,目前在9920点上下波动,跌幅17%。标准普尔指数比最高位下跌21%。这使长期持股者的巨大财富瞬间化为一场空欢喜,上升下跌乘了一回“电梯”,同时,也使对冲基金,如索罗斯的量子基金和罗伯特森的老虎基金土崩瓦解。
美国企业盈利十年来首次下降,幅度约8%。2001年第2季度企业利润比去年下降17%,投资信心降到五年来最低水平。2001年7月投资者信心指数比上月大降22点。商业零售业萧条,制造业订单下降到4%,失业率4.5%。美国企业刮起了一股强劲的裁员风,英特尔、康帕、摩托罗拉、3M、思科、摩根银行等跨国公司无一幸免。
2000年美贸易赤字4500亿美元,占GDP10万亿美元的4.5%。1999年第4季度美GDP的增长率为3%
,2000年1季度为2.3%,2季度为5.7%,3季度为1.3%,4季度仅1.9%。美国2001年1季度GDP增长为1.3%,2季度增长仅0.2%。
在全球经济联系日益增长的条件下,美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超过以往,并通过多种渠道来实现
美国经济总量约占全球经济的30%,是世界经济的领头羊。它的减速将直接导致世界经济增长的减缓。2000年美国经济增长率为5%,预计今年仅为1.75%。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估计,世界经济增长率将从2000年的4.8%降至今年的3%左右。在全球经济联系日益增长的条件下,美国经济疲软对世界经济产生的影响超过以往,并通过多种渠道来实现:
贸易联系
美国是世界初级产品的主要进口国,每年消费世界市场上的26%的原油,23%的原煤,25%的铁矿石和26%的精炼铝,经济疲软将抑制对初级产品的需求,以美国为主要出口产品市场的国家受到美国需求萎缩的影响。据美联储估计,美国人在股市上每赚一美元,就会增加0.04美元的消费,股市缩水4万亿美元,损失消费需求1600亿美元。加拿大、马来西亚和墨西哥受影响很大,因为它们对美出口额占到其的1/4到1/3。
世界IT产品供应链
东南亚国家对美国IT产品市场的依赖度很高。近两年来其经济复苏的主要外因是对美IT产品出口的增加,去年东亚GDP增长的1/4来自对美IT产品的出口。但去年第四季度以来,东亚地区对美IT产品的出口开始减少。据估计,今年美国进口IT产品的增长率将从去年的15%降到1%,这将成为制约东亚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证券市场
从证券市场看,美国股市占世界股票市值的46%,世界各国的股价跟着华尔街走,美国股市的大幅下挫,全球股市应声而落。据英国《经济学家》的资料,从去年最高点到今年3月21日,主要西方股市及一些新兴市场的股价跌幅均超过20%,其中日本下跌46%,加拿大下跌37%,瑞典下跌50%,德国下跌35%。英国下跌29%,意大利下跌30%,法国下跌27%。同期,全球股票市场“缩水”10万亿美元,占世界GDP的30%。
资本流动
从资本流动的角度来看,美国新经济的调整将引起全球范围的资本重组。首先是对各经济层面投资的调整。投资者重新认识新经济,投资理念发生变化,不再对信息技术盲目投资,这使得对新经济的投资向传统经济分流。
其次是资本在国家间的调整。世界经济的放缓凸显了美元的避风港作用,流入美国的资本可能增加,造就了目前的强势美元。而对拉美一些国家来说,如果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导致资本向安全的地方抽逃,有些国家将可能发生大规模的资金外流。
按整体上受美国衰退影响程度的大小为依据,汇丰银行对有关国家作了排序,墨西哥、加拿大首当其冲,日本和欧元区排在末尾。
世界经济下雨啦
日本:失业率上升
更少的工作,更多的失业
亚洲:对美出口减少
拉美:债务增加十亿
阿根廷、巴西、墨西哥GDP增长放缓
美国:私人投资减少
欧洲:消费者信心指数骤降
『伍』 分析美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影响与作用
美国毫无疑问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其GDP总量从二战后一直稳居第一,上世纪70年代其经济总量一度达到世界总量的2/3。现在美国的发展速度比不上发展中的国家,但其老大的位子,短期内也是不可撼动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使美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相比尤其绝对的优势,打个比方来说,美国对于全世界就好比中国政府对老百姓,美国现在就是各国的政府,全世界都要用美元作为流通工具,老百姓都要用人民币作为流通工具,这两者是一样的。政府在非常时期(这个非常时期大家可以充分的想象一下,可以回顾一下历史这在就不明说了)会大量的发行钞票,结果货币信用降低,恶性通货膨胀发生,进而导致政府财政吃紧,加速发钞。
现在美国就是明摆着掠夺世界各国的财富,第一直接贬值各国的货币储备,第二拿着美元到世界各地投资。
可以预见布雷顿森利体系正处在加速崩溃的过程中(在此我大胆且不负责任的预测一下,石油在十年内将有破500美元的机会)
『陆』 什么是美国新经济 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如何
美国新经济是以商业周期淡化为特征的经济。90年代以来,美国的商业周期仍存在,经济运行有扩张期和收缩期,衰退还会发生。新经济的核心是信息经济 ,其关键成因是信息革命 。
美国的“新经济”具有许多不同于以往的新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
(1)经济持续增长
从1991年4月开始复苏至今,美国经济已持续增长了120多个月,远远超出战后美国经济平均连续增长50个月的期限, 成为战后美国第3个最长的经济增长期人自美国经济率先走出90年代初期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以来,美国经济的年均增长率超过日本、德国等主要竞争对手,从而扭转了美国经济增长速度在七八十年代落后于日本、德国的局面,使美国在全球经济的实力相对有所回升.
(2)就业人数不断增加,失业率稳步下降
伴随着8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以裁员为其主要内容之一的“企业重组”,美国结构性失业日益突出,就业形势急剧恶化.美国失业率在1991年上升到6.7%,1992年就业形势仍继续恶化,全年失业率高达7.4%,失业人数多达900多万人. 从1993年开始,美国就业状况开始改善,失业率稳步下降,1998年12月降到了4.3%,这是美国30年来的最低水平.
(3)物价增幅保持在较低水平,政府过去长期面临的通货膨胀压力得以消除
消费物价指数从1992年降至3O后, 至今未见反弹,1998年仅为1%.国内生产总值的紧缩价格指数从1990年的4.3%逐步降至1993年以来的2%,1997年第4季度,该指数仅增长了1.5%,全年则为1.8%,是1965年以来的最低点.
(4)出口贸易增长势头强劲
近10年来,美国劳动生产率的显著提高和劳动力成本优势增强了美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1991一1994年间,美国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一共增长了近12个百分点,超过了日本和西欧国家的增幅.在美国劳动生产率较快提高的同时,其单位劳动成本在90年代却增长缓慢,结果,美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从而使美国得以在90年代初期相继在半导体和小汽车等领域重新夺回世界第一的位置.
(5)联邦财政赤字逐年减少
由于克林顿政府采取了强有力的增税减支政策,美国联邦财政赤字由1992年的2892亿美元逐步减少到1996年的1168亿美元,联邦财政赤字占国民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也由1992年的4.93%下降到1996年的3%以下.1997年美国实际联邦财政赤字仅为226亿美元.1998年2月,美国国会最终通过了克林顿政府提出的财政预算平衡方案,力争到1999年消除联邦财政赤字,而实际上,美国联邦政府在1998年度就已实现了728亿美元的财政盈余.
『柒』 论美国经济发展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我得兄弟可以看出美国的发展是处于一片混乱,对世界也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捌』 美国经济对世界的影响和对本国的影响分别是什么拜托各位大神
这是主要由于美国庞大的经济规模和国际经济格局造成的。
因为如果庞大的和版在世界经济中占有主权要地位的美国经济发生崩溃,
那时世界上的政府性基金、
游资和热钱都会疯狂的涌入美国这滩混水,趁机“混水摸鱼”。
这样势必会首先造成外汇市场上美圆供不应求从而走强,
这对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而需要大量资金的中国经济因为缺少投资和资
金而受到打击,
就像是一个高速路上开的很快的汽车突然没油了一样,
很可能还会造成与中国经济联系密切的其他发展中国家的“追尾”
的发生。但当政府性基金、
游资和热钱捞完好处在从美国市场涌出时又会大量抛售美圆从而导致
美圆贬值,给原本崩溃的美国经济造成无可挽回的破坏。
当然,造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你可以看看1997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泰国部分,
再结合美国在国际经济格局中的地位你会有很多新的见识。
加油!
『玖』 美国经济对世界的影响和对本国的影响
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战争结束后,经过恢复与改造,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经济持续发展,西部、南部呈现繁荣景象;第二阶段,面对危机与“通胀”,经过调整,80年代中期以后,经济形势好转,但债务负担沉重;第三阶段,通过调整政策,90年代以来,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进入新经济时代。
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发展及其特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经济实力骤然增长,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占有全面的优势。在完成了由战时经济向和平时期转变之后,美国经济从20世纪50年代起在上述优势地位的基础上进一步持续增长。从1955至1968年,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以每年4%的速度增长。虽然在同一时期西欧各国和日本的整体经济增长速度赶上了美国(法国为5.7%、联邦德国为5.1%、日本为7.2%、英国为2.8%),但是战后美国经济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中仍占有优势地位。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该时期美国经济曾经出现连续106个月的持续增长,这一记录直至90年代出现所谓的“新经济”之后才被打破。
美国战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优势地位的保持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美国联邦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战后美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不是表现在采取工业国有化的形式,而是运用财政和金融手段对资本主义的再生产进行干预。其主要特点是不断地依靠增加国家预算中的财政支出,依靠军事定货和对垄断组织甚至中小私营企业实行优惠税率来刺激生产,增加社会固定资本投资。虽然美国没有在战后实行工业国有化,其经济体制仍保持着较为典型的资本主义私有制,但是,美国联邦政府在战后对许多新兴的工业部门、重大科研项目、现代化公共设施进行大量的投资。比如美国政府对发展原子能工业的投资,从1945年至1970年共计175亿美元;对宇航工业的投资,从60年代末起每年投入50多亿美元。美国政府之所以如此做,是因为战后科技革命的需要。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战后美国的经济繁荣有直接的作用,然而,对新科技产业部门的投资风险高,因此战后美国政府就主动出面承担起对这些部门的投资任务。美国政府在战后对经济的干预还表现在,为了维持高出口水平,一方面在“援外”项目下通过国家购买进行出口,另一方面对某些美国产品的出口实行补贴。在“援外”项目下提供的出口在美国出口比重中,1949年占46%,50年代占30%左右,60年代占20%左右。此外,美国政府还通过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科研和教育网点,推行社会保障政策等,在缓和国内阶级矛盾的同时,进一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具有一系列新特点。首先,从50~60年代,美国经济增长出现了一个西方经济学家所称的“黄金时代”。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经过“黄金时代”的发展从1961年的5 233亿美元上升到1971年的10 634亿美元;1965~1970年美国的工业生产以18%的速度增长。1970年美国拥有世界煤产量的25%,原油产量的21%,钢产量的25%。1971年美国拥有汽车1.11亿辆,83%的家庭至少拥有一辆汽车。1970年美国农产品比1950年增长了2倍,一个农民能养活47.1个人。战后美国经济增长出现“黄金时代”的主要原因为:(1)上述已经提到的美国联邦政府对经济加强了干预;(2)为应付冷战而加强的国民经济军事化极大地刺激了经济的增长;(3)战后技术革命推动了经济的迅速发展;(4)利用战后的经济优势地位,扩大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充分利用国外的廉价资源,其中特别是石油资源,从而极大地获取高额利润;(5)战后美国的国内政治局面相当稳定。
其次,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重心逐渐向西部和南部转移。美国传统的工业区在东北部,随着战后新兴工业的迅速发展,没有传统工业负担的美国西部和南部,由于拥有新兴工业的原料——石油而特别适宜于诸如飞机制造业、石油工业和石油化工等新兴产业的发展。与此同时,美国西部和南部的新财团也骤然兴起,在经济乃至政治上与传统的东北部财团形成激烈的竞争。比如太平洋沿岸的加利福尼亚的资本家,形成了加利福尼亚财团,控制了美国最大的银行——美洲银行;而南部的得克萨斯州由于战时石油开采和军事工业的扩建也形成了得克萨斯财团。加利福尼亚财团在50年代就已成为美国的第三大财团,其实力仅次于摩根财团和洛克菲勒财团。得克萨斯财团的实力虽然差一些,但是它经常和其他财团结盟与东北部的老财团如摩根和洛克菲勒财团展开对抗。美国西部和南部经济实力的增长,以及西部和南部新财团的兴起,对美国的政治也产生巨大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美国历届政府的大权主要由东北部的财团操纵,但是这种政治局面在战后开始发生变化,西部和南部的财团逐渐在政治上与东北部的财团展开竞争。美国的政治权力不再由“多雪地带”的东北部独占,西部和南部的“阳光地带”开始分享政治权力。
再次,现代跨国公司在美国兴起。跨国公司在20世纪上半期就已出现,但是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早期的跨国公司还是以局部地区为重点,其经济实力和业务经营的多样化也没有达到现代跨国公司的地步。战后,现代跨国公司首先在美国获得空前的发展,对美国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影响。现代跨国公司首先在美国飞速发展的原因是:(1)美国在战后凭借其经济、政治和军事上的绝对优势地位,掌握了世界经济的领导权。美国的垄断企业因此可以自由地向海外扩张,充分地利用全球资源和世界市场,通过直接投资,以投资代替出口,扩大并保持在世界市场上的绝对份额,从而赢得高额利润。(2)美国政府对待企业特别是对待大公司采取十分宽容的态度。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美国经历了三次企业兼并的浪潮。第一次兼并浪潮发生于 19、20世纪之交,主要为同一产业部门的大企业吞并小企业。第二次兼并浪潮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其特点是从控制生产开始,到控制原料的供应和加工,直至最终控制销售市场。第三次兼并浪潮就发生在二战后,从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其特点为混合合并,即在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上互不联系的企业进行合并和吞并,从而形成混合联合公司。这样的混合联合公司从一开始就不是仅以争夺美国国内市场为主要目标,而是以世界市场为导向,为世界市场设计商品,根据全球资源(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的不同分布情况,同时在几个国家生产,并把自己的金融和销售战略瞄准世界市场。由此,通过战后混合兼并的美国大公司纷纷成为现代跨国公司。它们拥有巨额的资本、广泛的经营范围,并且其业务经营强调“全球战略”,因此可以获取庞大的利润。例如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原先的主业是制造汽车,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该公司除了制造汽车,还制造飞机发动机、洲际导弹、潜艇、宇宙飞船和家用电器等,并且在全球范围内设立子公司,形成全球性的生产和销售网络,以降低成本和提高利润。美国国际电话电报公司在60年代合并了120个不同的工商企业,并将业务扩展至全球,在海外的57个国家中建立150余家子公司,经营范围也扩大到面包和食品、人造纤维和纺织、建筑、旅游、印刷和出版、金融和保险等行业和部门,当然电话和通讯业依然是该公司的主业。
最后,战后美国的经济危机的烈度大大减低。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60年代末,美国没有出现过1929~1933年那样的经济大危机,但是曾经经历过5次经济衰退(或者可以说发生过5次一般的经济危机)。战后美国经历的第一次经济衰退是在1948~1949年,其间工业生产下降了8.3%,失业率达5%。第二次经济衰退从1953年8月延续至1954年8月,工业生产的幅度下降 9.1%,失业率达6.2%。第三次经济衰退从1957年7月起到1958年4月止,时间虽比较短,但是程度却比较严重,工业生产骤然下降13.5%,失业率高达7.5%。1960年2月到1961年2月美国发生了战后的第四次经济衰退。工业生产下降8.6%,失业率为7%左右。1969年10月到1970年11月美国发生了战后的第五次经济衰退。工业生产下降8.1%,失业率达7%以上。从上述一系列数字可见,虽然战后美国经济并没有摆脱资本主义经济固有的周期性循环,经济危机或经济衰退依然相隔一段时间就要出现一次,但是经济危机的烈度都不很大,比如工业生产下降幅度基本在10%以下,只有一次在13.5%,但恰恰这次持续的时间最短。另一方面,战后美国政府对经济危机都实行了一系列凯恩斯主义的反危机手段,即运用赤字财政,通过膨胀通货,刺激总需求,从而抑制经济危机的破坏程度,避免大量的企业在危机中倒闭,同时控制失业率的急剧攀升,稳定社会秩序。当然,美国政府的这些国家干预的办法,在解决危机的同时,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国债大增,通货膨胀有增无减,以至于积重难返,对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经济产生强烈的负面影响
『拾』 美国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一、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趋势明显。
中国今明两年经济增速放缓将成为大势所趋,出口以及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是必然趋势。据亚洲开发银行16日发布的年度报告《2008年亚洲发展展望更新》预计,中国经济增速将从2007年的11.9%回落到2008年的10%;2009年中国经济增速将进一步回落至9.5%。主要原如下,
①由于美国经济增长放缓,出口增长减速远超出预期;
②通货膨胀率升高的趋势将使政府采取更严厉的紧缩货币政策,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企业倒闭潮出现,工业利润增长大幅放缓;
③信贷紧缩下房地产市场降温,可能出现比2008年更为严重的危机;
④宏观调控下,房地产、钢材、水泥、铝合金和汽车产业投资增速回落;
⑤每年1000万个新就业岗位完成很困难。农民工回农村种地回潮,农村隐性失业大量增加;
⑥由于明年油价和电价可能会进一步上调带来PPI继续上升的传导因素,2008年中国全年CPI涨幅预测值从先前的5.5%上调至7%。2009年预测值从2008年4月的5%上调到5.5%;
⑦居民消费增长速度下降,靠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等于“画饼充饥”。收入的不稳定性增大、股市的负财富效应、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等原因使居民的消费欲望受到抑制。
二、央行的货币政策陷入“左右为难”的境地。
目前,在“保增长”和“控制通货膨胀”之间,央行的货币政策“左右为难”。在全球金融危机下,中国的经济增长受到抑制,增长率放缓是必然的,但在连续10年的高速增长下的“急刹车”会是一大批企业倒闭和就业的困难,影响社会稳定和谐。但放松货币政策又使已经比较严重的PPI和CPI更加泛滥成灾。15日宣布的“两率”下调市场并不领情就是证明。同样,人民币对美元是继续升值或是贬值也是“两难”选择。
三、中国银行业的经营效益增长出现困难。
主要原因:
①在经济下滑状态下,银行的业务拓展空间变窄;
②在居民收入不稳定性加大和货币紧缩政策下,存款大量增加与贷款增量减少的矛盾突出,加上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7个百分点;
③经济下滑带来的行业、企业破产倒闭,银行不良贷款反弹压力很大(比如房地产贷款下面专门分析);
④资产泡沫破裂后,银行的抵押物大量缩水,贷款的抵押率超过“警戒线”,第二还款来源丧失。如房地产抵押、土地抵押、股票质押的贷款最为明显;
⑤持有美国次级债或对美国破产公司的贷款造成的损失。如中国银行集团共持有雷曼兄弟控股公司及其子公司发行的债券7,562万美元;工商银行对雷曼公司贷款5000万美元;招商银行对雷曼贷款8000万美元;
⑥中国商业银行在2008年在海外的收购及投资因危机加重,过去的“抄底”行为变成了现在的“垫背”结果。按照高盛的预测,2009年香港H股中资银行的获利大约下降4%-8%;规模较小的股份制A股银行获利下降幅度更达到8%-13%。
四、各国央行任何救市行为都会“失灵”。
就在最近两天,以美联储为首的全球央行和金融监管当局各显神通,为金融体系注入超过3000亿美元的流动性。美联储过去两天连续通过回购协议向市场注资1200亿美元,这是“911”以来最大规模的注资行动。在美国之后,欧元区、英国、日本、澳大利亚以及瑞士等多个央行也连续采取注资措施。在亚洲,中国大陆和台湾都先后宣布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或是贷款利率,印尼则宣布下调隔夜回购利率。
但各国央行的努力没有马上收到成效,道指、标普500指数、纳指、欧洲股市、伦敦股市全线下跌沪深A股金融股抛压沉重,沪指的十年成本线也岌岌可危。在投资者的信心跌到“冰点”之后,任何的救市措施都会在沉重的抛压之下,变成“昙花一现”的“绿色风景”。但需要积极的财政政策,今天的印花税单边征收就是较好的救市行为。在投资者信心丧失后,最好是彻底取消印花税。
五、房地产行业真正的“冬天”来临,寄希望于政府救房市无异于“痴人说梦”。
在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下滑趋势中,中国房地产行业的真正“冬天”和银行不良贷款风险将在2008年末与2009上半年开始显现。未来房产业的成交量持续下滑、购房者信心减弱和持币观望、空房率持续增加与毛利率下降,将导致开发商遭遇现金流的困扰,银行业中的房地产不良贷款风险将大为提高。
根据高盛从银行向65家房产商贷放记录分析来看,从去年10月楼市调整以来,开发商现金流不足现象,就已逐渐暴露出来;但开发商仍以较高的利率,从国内外的私人投资者吸引了资金。为了筹集现金,国内大牌明星房地产开发商万科、恒大等都在竞相降价销售,明显看出珠三角城市的房价已陷入下降趋势,尤其是同比下降较多的三个城市是深圳、广州与惠州。中国政府机构在16日表示,8月追踪70个城市的房价指数首度较前月下滑,上海地区下跌了0.2%。目前,中国各地房价下跌现象越来越普遍,房地产投资进一步萎缩。
此外,曾踊跃投资上海房地产的摩根士丹利,如今却要抛售部份最顶尖的豪宅,最近大摩旗下的房地产基金将两栋上海豪宅标售,包括新天地超过100间的商务住宅。此外,大摩原本有兴趣买下上海最高楼--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的楼层,而后也作罢。结合美国的“金融危机”来看,大摩标售中国房地产有可能是为潜在的流动性危机做准备,它可能也预示着部分外资开始准备撤出中国房地产市场,这将对本在严冬中的中国房地产市场“雪上加霜”--先是开发商面临偿付能力危机,其后是实力不济的房地产开发商倒闭,进而殃及国内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