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与韩国的经济关系
建交后,两国政府陆续签订了贸易协定和投资保护协定以及关于成立经济贸易和技术合作联委会的协定、海运协定、避免双重征税和防止偷漏税协定、和平利用核能协定、渔业协定等一系列政府间协定,双边经贸合作稳步、健康、快速发展。
中韩经贸合作起步晚、发展快、潜力大。2002年中韩贸易额为440.71亿美元,同比增长22.8%。其中我出口154.97亿美元,增长23.8%;进口285.74亿美元,增长22.2%。中国已成为韩国第二大出口对象国。截至2002年底,我共批准韩商来华投资22232项,协议韩资273.9亿美元,实际使用150.2亿美元。中韩建交后,韩国从1994年起向我提供政府贷款(即经济发展合作基金),迄今共承诺3.1亿美元,实际生效1.75亿美元。
韩发生金融危机后,中方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操作预算向韩提供了三笔共计6.815亿美元的资金支持。目前我为韩第三大贸易伙伴,韩在我贸易伙伴中排名第五。
如果这个你不满意,那就试试这个http://www.xslx.com/article1/messages02/101.html
2. 日韩经济 对中国影响
你这个话题,要讨论两三分钟可以,讨论二三十年也行。要深入研究的话,够写10篇博士论文了。
国家与国家的关系,主要是经济关系,主要体现在贸易关系。日韩经济对中国的影响,看贸易总额就知道了。
3. 急需!韩流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有好也有坏。
好1:先进的文化及科技的交流
2:先进的管理经验的传入
3:加强国于国间的合作
坏1:一些糟粕文化的影响
2:一些坏的生活习惯的影响
3:对我国文化的冲击
4. 韩国经济受中国影响吗
会有些影响的。
5. 1997年韩国经济危机为什么对中国影响不大
简单地说, 索罗斯当时高的金融问及是不可能动得了中国的。 中国的人民不当时不能自由兑换,而且亿美元的兑换率是基本固定在8.3左右。他想用搞垮泰国的手法对付中国大陆是不可能的。因为用美元买进大量人民币不会造成人民币的升值。
他只能去动香港。 通常这种有经验的投机高手如果出动,单个国家是很难对付的。因为汇率的每日交易量实在是太大了,而以单个国家和地区的外汇储备是不可能抗衡的。 但是,在97金融危机中,大陆答应向香港提供大量外汇,作为保障,是香港没有出现大幅度货币增值或贬值的情况,相反,索罗斯在从香港撤资的时候,损失了一大笔钱。当时大陆和香港的外汇储备都是世界上前几位,这么合作,单凭他一个人是很难玩得转的。
他当时错就错在忽略了中国大陆在香港经济中的作用。 97年是一个政治上很敏感的年份,而且当时中国的外汇储备也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只要中国大陆和香港联手,想投机比较难。
亚洲的其他国家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即使是日本,当时外汇储备是世界上头几名,可能是第二,不太记得了。但就他单个国家的储备,也是不能挽回人们狂买狂抛的局面。
至于朝鲜,他的货币机制也不是自由兑换的。而且搞他?索罗斯根本就没什么兴趣吧。朝鲜没有什么油水可捞。比起亚洲四小龙,还有泰国当时的经济发展状况,朝鲜根本就是根骨头。
6. 韩国经济发展,对中国有什么启示
1、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韩国经济腾飞的经验表明,政府的有效干预和主导是一国经济发展目标实现的前提,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在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中,政府的主导作用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建立有利于市场有序运行的基本制度框架;其二,为市场经济提供良好的社会基础设施;其三,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其四,维持社会公平正义;其五,制定产业发展政策,促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和升级;其六,宏观调控,实现社会经济总量需求平衡,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政府主导作用的有效性有赖于集权统一的政治领导和科学的决策。目前中国的政府经济管理部门设置过多,职权存在交叉,有必要进一步精简或合并。
(1)合并商务部与工业和信息化部,成立贸易和工业部。全面负责管理工业、贸易、能源、国际贸易政策和促进出口政策等,对外国企业的进入和引进外国技术
及海外投资政策进行综合协调,为工业和贸易领域提供援助和服务。(2)改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发改委)。一个国家应该设立一个宏观经济综合管理部门,发改委虽具有这一性质,但却同时承担着微观经济管理事务和具体审批事项处理,直接涉足企业重要投资和主要商品定价,这不仅不利于其宏观管理职能的行使,而且也严重影响了行业发展和企业经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韩国的经济企划院应是发改委改组的方向。改组后发改委的职责应包括:研究拟订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制定国家中长期经济计划;进行总量平衡;制定有关国土综合开发、能源开发和有关物价的基本政策;调查和分析经济动向和国民收入,分析和测定综合国力;协调各有关部委经济政策;指导总体经济体制改革。发改委应实行专家决策,以保证政策和规划的科学性、宏观调控的有效性。
2、 扶持教育发展
制约中国竞争力提升的一大“软肋”在于公共教育支出仍非常不足,国民素质总体不高,教育体系适应性不强,人才缺乏。要改变落后的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国家竞争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1)树立教育公平的理念。国家应建立一种机制,不仅人人名义上享有平等教育的权力,而且实际享有平等教育的机会。(2)加大政府教育投入。当前急需解决的两大问题:一是国民教育系列全部实行公费教育,这是加快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惟一途径;二是免去高校全部教育债务,使高校一心一意办教育。(3)创新教育体制。一是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满足全体国民受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知识结构的人才要求;二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满足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社会进步对人才知识更新的需求;三是构建教育质量监控体系和信息服务体系,确保教育质量和教育资源有效利用;四是改进教育方式和办学模式,优化教育内容,培养创新型人才。
3、 加快产业促进
审时度势,不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是韩国经济腾飞的一项重要经验。从西方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发展历程来看,产业结构基本上都是沿着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轨迹不断演进的,中国的工业化道路也应如此。但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劳动力素质相对较低、基础设施落后、外部经济援助缺乏,这就决定我们现阶段一方面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逐步进行产业结构
调整和升级,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着力解决眼前及将来相当长时间存在的两亿多农民工和每年几百万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政府承载着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一、二、三产业健康协调快速发展的重任。除政策引导外,政府更多的工作应该是起促进作用,一是经济上扶持,二是政策上优惠,三是法规上强制。
4、 加强自主创新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技术进步是现代经济增长最好的推动力。一方面,技术进步可以通过技术引进来实现,但更重要的是自主创新。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通过技术引进并加以消化吸收,在此基础上,进行本土化的改造创新,不失为一条推动技术进步的捷径。自主创新的主体是企业,企业要把技术创新放在突出位置,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人才培养等。但政府要为企业自主创新创造良好条件,包括:培育技术中介服务机构,建立公共技术支持平台,开放科研设施,加强技术信息服务,营造公平的人才发展环境,减免税收,资金支持等。
7. 韩国给中国带来过什么好处
韩国崛起总体上对中国有好处。如果单纯从经济角度考虑,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经济上的崛起都对中国有好处(前提当然是没有同产业零和竞争)。首先,韩国是传统儒家文化圈国家并且是中国近邻,文化上我们是亲戚关系,先天就非常亲近。长远看,韩国崛起意味着东亚儒家文化圈的崛起,在政治、经济上都有助于中国。其次,从经贸关系来说,韩国是中国第三大外贸伙伴,中国是韩国第一大外贸伙伴,经济发展上对中国助益甚大.
8. 中国经济发展对韩国经济有什么影响
报道称,韩国企划财政部在八页的“参考材料”中称,中国不断上升的影响力可能加剧两国之间的竞争,尤其在出口市场及能源外交领域。企划财政部在声明中说:“在拉丁美洲及亚洲等出口市场与中国的竞争预计将加剧,因中国最近签署的货币互换协议将可以使人民币用于贸易结算。”
韩国媒体及政策制定者们均担忧出口市场可能输给中国,从而危及其追赶全球最发达经济体的努力。企划财政部称:“在‘北京共识’不断扩散的情况下,我国也需采取先发制人的对外经济政策。”
四面楚歌的韩国双龙汽车,在破产边缘苦苦挣扎。而双龙与其大股东上汽之间的冲突也进入白热化状态。
■数据资料
中国商品竞争力的提升严重影响韩国商品在美国市场地位
2008年6月13日,韩国国际贸易研究院发表了《美国客户眼中的韩国商品》的报告中指出,随着中国商品竞争力不断提升,韩国商品在美国市场逐渐失去优势。在237家受访的美国企业中,83.2%的企业对韩国商品的品质表示满意,60.3%和67.9%的企业分别对其价格和设计表示满意。29.1%的受访企业认为是“中国产品竞争力急速提升”是韩国产品在美国市场上的占有率逐年下降的原因。分析指出,韩国进一步提高美市场占有率,必须研发高附加价值产品,通过韩美自由贸易来加强价格竞争力,主动抢占市场份额。
韩国经济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从崩溃的边缘走向复苏;60年代韩国成功地进行了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开始实施第一个5年经济发展计划;70年代跻身于新兴工业国行列;80年代发展成为国际市场上一个具有竞争力的国家,被誉为“亚洲四小龙”;90年代开始向发达国家行列迈进。
韩国经济实力雄厚,钢铁、汽车、造船、电子、纺织等是韩国的支柱产业,韩国是农产品主要进口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增长速度属居亚洲乃至世界前列。2002年汽车产量320万辆,位居世界第6位,造船订单标准货船为世界第一位,电子工业为世界十大电子工业国之一。
韩国再改口径 称中国崛起有损韩国经济
韩国的政府今天是对中国的经济崛起表示了担忧,那么就是说,中国的崛起加剧了中国跟韩国之间的竞争,同时可能会损害到韩国的经济增长。
韩国企划财政部星期一在一份长达8页的参考材料中表示,中国的经济实力增强,可能会加剧中国与韩国的竞争,特别是在出口市场和能源外交方面,包括拉丁美洲和亚洲市场。因为中国近期与一些国家签订货币互换协议,将容许人民币用于贸易结算。为了回应所谓的北京共识的扩散,韩国也需要采纳先发制人的对外经济政策。这份参考资料与韩国政府之前的口径不同,之前韩国政府形容中国的经济增长是韩国的机遇,可以让韩国利用中国的廉价劳动力不断生产产品来出口到其他市场。但同时也会对韩国的出口构成威胁。有分析师认为韩国缺乏经济规模或天然资源与中国竞争,因此韩国应该集中焦点在有优势的外交与经济能力方面。目前有接近两万家韩国企业在中国营运,而中韩贸易去年达到1680亿美元,占韩国对外贸易的两成。
9. 韩国对中国的经济 政治 文化的战略重要性
几乎无影响
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曾是苏联一部分的中亚国家以独立的政治身份步入国际社会。中亚地区因其地处欧亚大陆结合部的独特地缘位置、丰富的战略资源储藏以及在国际安全格局中的重要地位等方面原因重新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尤其是在“9·11事件”以后,美国以“反恐”为契机驻军中亚,对中亚的政治、经济、安全等各方面产生着复杂的影响。同时,各种势力积极对中亚国家展开渗透和争夺,中亚的地缘政治格局逐步走向多元化。 冷战后,中亚局势发生着深刻变化。中亚各国的政治体制框架基本建立但其中存在着尖锐的矛盾和斗争;各国的经济体制转型初步完成,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转型中的中亚各国社会并不稳定,其中暗藏诸多危机;各种势力在中亚地区的能源之争日益激烈;地区安全形势有所好转但隐患犹存。这些都严重影响着中亚局势的稳定与发展。 中亚五国是中国的近邻,是中国外部安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中亚局势的变化对中国的政治、经济、能源、安全等方面都会产生巨大影响。中亚地区的跨国民族问题、“泛突厥主义”问题及宗教问题等都影响着中国西部地区的政治稳定;中亚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必需的重要市场;中亚丰富的能源储藏是中国谋求能源进口多元化以维护能源安全的重要来源;中亚地区以“三股恶势力”为代表的极端势力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安全都会产生消极的影响;美国、俄罗斯、欧盟、伊斯兰国家等多种势力向中亚地区的渗透,对中国的安全环境产生多重的影响。 中亚局势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至关重要,中国应采取积极的策略以应对中亚局势的影响。中国应加快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和建设,促进与中亚国家多层次、多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以“西部大开发”为契机,加快中国西部地区发展,增强对中亚地区的经济吸引力;积极深化与中亚国家的能源合作;全面加强中国与中亚国家的文化交流,促进相互了解,增进友好关系;加强与中亚国家的和平地缘外交,利用安全合作模式防范地区不稳定因素。 本文研究冷战后的中亚局势及对中国战略安全的影响,不局限于对某一具体领域的研究,而是从政治、经济、能源、安全等方面分析了冷战后的中亚局势,并从政治、经济、能源、“非传统安全”等方面就中亚局势对中国战略安全的影响进行了探讨,较为具体地分析了中亚局势与中国战略安全之间的联系,并对中国应如何应对中亚局势的变化、处理好与中亚各国的关系、迎接来自各方的挑战、维护我国西部边疆的安全和稳定进行了阐述,具有较强的创新性。
10. 韩国经济对中国到底有多依赖
据韩国贸易协会发布的数据,2016年,韩国对华出口额、进口额比1992年建交时分别增长47倍、23倍。
自韩国决定部署“萨德”以来,在明洞的中国顾客人数大为减少。有媒体预计,今年赴韩中国游客有可能减少一半以上,甚至六七成。其中,免税店营业额受到的影响首当其冲。
明洞商户称,现在来明洞的人少了很多,基本上都是日本或东南亚的,很多商户都受到了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