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分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状况
紧接着就是大跃进、大饥荒!到了78年,又部分退回56年以前(56年前土地产权硅农民,现在是50年长期租给农民,但也常有毁约,提前征回的)。
违背诺言,农民卖命流血换来的土地又被“自愿”合作化回去了(不只是土地,连基本的生产生活资料都得被强行入社),严重破坏了农业生产,自然造成了后面和平年代饿死3755万的空前人类悲剧。
② 1978年至2012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部分数据精简要分析数据发生巨大增长的原因是
只是印钱去打扮成一个经济上欣欣向荣的国家。
相比其他国家,中国的货币化速度过快。根据世界银行的M2/GDP数据显示,美国货币化走势曲折向下,巴西、俄罗斯这些新兴经济体虽然总体趋势向上,但也 不如中国货币化率走势陡峭。根据统计数据显示,M2/GDP从1978年的0.32增长到2012年的1.88,在34年间扩大了近6倍。
这是什么概念?等于是中国一块钱的货币供应,只撬动了五毛钱的GDP;而美国,一美元拉动最少1.5美元的GDP。可见经济领域问题如泡沫资产存在、运营效率低及落后产能过多、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房价与物价调控陷入两难、经济体制结构改革阵痛等有多严重!
③ 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经济结构不够合理、增长方式仍较粗放、区域发展差异仍然较大、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科技教育文化发展相对滞后、“三农”问题、生态环境压力较大、应对突发安全事件能力不强等一些长期制约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影响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④ 谈谈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状况及存在问题
观察中国经济问题,要注意到“总量”和“人均”两个方面。2000年中国GDP达到89004亿元人民币,按当年汇率计算超过10000亿美元,世界排名第六,经济总量已经相当可观。如果按购买力平价,也就是按国际共同价格计算,中国经济总量在世界上的位次还要提前。但是,现在人均还不到1000美元,刚刚进入中等偏下收入国家的行列,还是一个比较穷的国家。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完成了头两步,并不是走完了现代化全程的2/3。大约还要经过50年左右时间,到本世纪中叶,才能基本实现现代化。对于实现现代化的艰巨性和长期性要有清醒的认识。 从新世纪开始,中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始向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的新的发展阶段。今后10年,中国经济预期年均增长7%左右,2010年GDP比2000年增长1倍。今年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是7%,虽然有美国经济和全球经济增长减速的不利影响,下半年经济增长速度会慢于上半年,全年经济增长目标仍然可以达到,明年仍有可能保持7%左右的经济增长率。 今后5到1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和政策取向,可以概括为以下七个方面: 第一,调整经济结构。这是今后相当长时间经济发展的主线。要通过经济结构的调整,使我国经济发展上一个新的水平,而不仅是GDP总量的低水平的扩张。产业结构调整是当前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内容。中国技术和经济发展不平衡,在产业结构调整中需要注意处理两个关系:一是发展新兴产业和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关系,一是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 第二,加快城市化进程。农村经济发展有近期的问题,也有远期的问题。90年代以来有两个基本情况:一是粮食产量年均增长速度明显高于人口增长速度,二是城乡居民人均口粮消费下降。这带来了过去所没有过的相当多农产品销售困难的现象。现在不少农产品高于国际市场价格,很难再用提高农产品价格的办法增加农民收入。中国农业单产并不低,种粮不赚钱的根本原因是人多地少,达不到规模经营,单纯务农很难使农民富裕起来。农村有大量剩余劳动力,加上农业季节性的特点,许多地方是“一个月过年,三个月种田,八个月赌钱”。乡镇企业是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来源,为了推进城市化,长期以来所实行的限制农民进城的政策需要改变,同时要完善制度,加强管理,保持社会稳定。 第三,西部大开发。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是普遍规律,中国在几千年历史上,地区发展就是不平衡的。不论东部还是西部,省、自治区内部各市、县之间,差距呈扩大的趋势,这是各个地方经济发展要解决的问题。区域经济政策要强调两个大局。允许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是一个大局,这个政策要坚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不是放松或者延缓东部地区的发展。东部地区的发展,过去是,今后相当长时期仍然是从财力、物力和技术上支撑国民经济全局的极为重要的力量,也是支持西部开发和加快中西部发展的条件,东部地区仍然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现地区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这也是一个大局。西部地区不实现现代化,也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 第四,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是世界性大课题。在新的发展阶段,应该把可持续发展放到突出的位置。主要是人口、环境.人口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特殊问题。人口问题过去是两句话: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现在应该加一句话:注意老龄化问题。我国现在60岁以上人口占10%。西方国家在人口基数小、经济发达的条件下,经过长期的发展出现了老龄化,尚且遇到很多问题。我国在经济不发达、人口基数很大的条件下,在很短的时期内进入老龄社会,困难更大。老龄化会带来“生之者寡,食之者众”的问题,需要预谋对应之策,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第五,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现在只是“初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说,有了一个雏形,一个大的框架,不健全、不完善之处还很多,仍然需要强调体制创新,通过深化改革为经济发展提供体制保障。加入WTO标志着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就是建立与国际市场经济规则接轨的、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阶段。体制创新是中国现代化事业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六,发展开放型经济。中国所处的国际经济环境和对外经济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主要是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对外开放的扩大。经济全球化是一种趋势,交织着各个国家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和激烈的竞争,必然经过许多曲折和反复。其后果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是实现现代化的条件,但我国经济技术落后,在同发达国家的竞争中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加入WTO给我国经济带来新的机遇,这是具有很大挑战性的机遇;我们面临的挑战也是包含着发展机遇的挑战。加入WTO只是获得入场券和参赛资格,关键是提高我国经济的竞争能力。 第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要妥善处理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的关系,在积累和消费的关系上,要兼顾国计和民生;在社会政策上,要注重调节社会分配和解决就业问题。我国面临着沉重的就业压力。今后5年城镇将新增就业岗位4000万个,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4000万人。达到了这样的目标,城镇失业者仍将有1200万人以上,农村仍将有1亿以上的剩余劳动力。积极扩大就业是需要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政策。中国市场商品短缺的状况已经结束,现在是供过于求,没有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国内市场不可能开拓,经济就不可能持续增长。
⑤ 唯物辩证法的观点看待现今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
一、对立统一规律是任何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存在着两对社会矛盾,一是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二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解决得好,就能促进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解决得不好,就会极大地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努力克服生产关系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部分,上层建筑中不适合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部分,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加大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二、人均GDP进入1000-3000美元时期,一方面生产力和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普遍有了较大提高,这自然有利于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向前发展,所以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黄金发展期。另一方面由于历史原因与现实的差异,所有制形式与分配方式的差异等,各地区各民族经济文化发展相对处于不平衡状态,各经济实体中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也出现了逐渐拉大差距的趋势,甚至引发局部贫富不均的现象。这必然要影响一部分人的生产积极性,成为各类社会矛盾的突显期,从而对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不良影响。三、鉴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人均GDP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时期,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与主要矛盾的基本原理为指导,高度关注经济社会发展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转变发展观念,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创新发展模式,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调整经济、社会政策,兼顾社会公平公正,缩小贫富差距,关注社会弱势群体,正确地处理各类社会矛盾,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搞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们就能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将我国的经济社会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⑥ 我国经济社会未来发展前景分析
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现状
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阶段。根据国际经验,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信息化和全球化是我们面临的新形势,也是研究和部署未来地质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综合国力迈上新台阶。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从1978年到200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645亿元增长到33.54万亿元,年均实际增长9.8%,是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的3倍多;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超过德国,位居世界第三位。依靠自己力量解决了13亿人口的温饱问题。我国主要农产品和工业品产量已居世界第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水利、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进,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中华人民共和国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从1978年到2008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元增加到17175元,实际增长50倍;农民人均收入由134元增加到5153元,实际增长38.5倍;农村贫困人口从2.5亿减少到3597万人,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和农村人均住房面积成倍增加。群众家庭财产普遍增多,吃穿住行用水平明显提高。改革开放前长期困扰我们的短缺经济状况已经得到根本改变。
我国社会事业得到迅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得到巩固和发展。城乡免费九年义务教育全面实现,高等教育总规模、大中小学在校生数量位居世界第一,办学质量不断提高。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全社会创业活力明显增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形成。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全国。社会管理不断改进,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城市化快速推进。我国城市化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详见图13。
图13 我国城市化水平与城市数量的变化情况
第一阶段(1949~1957年):城市化的起步和健康发展时期。到1957年末,中国城市增加到176个,城市化水平上升到15.4%。
第二阶段(1958~1978年):城市化不稳定发展时期。在这13年间,城市只增加25个,城市化水平在17.3%上下徘徊。
第三阶段(1979~1999年):城市化稳定快速发展时期。城市个数从1978年的193个增加到1999年的666个,新增城市473个。1979年城市化率是18.96%,1999年为34.78%,提高了15.82个百分点,年均提高0.79个百分点。
第四阶段(2000~2009年):城市化加快发展时期。全国城市数量稳定在655个左右,其中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118座,超大城市39座;城市化速度从36.2%提高到45.7%,年均提高1.28个百分点。
二、我国人口增长与城市化前景
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但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准确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既是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要求,也是预测我国中长期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预测我国中长期发展趋势,国内外不少研究单位做了大量工作。大多数的预测采取情景分析方法,也就是基于一系列的假设条件,得出相应的预测结果。严格地说,准确预测,特别是短期预测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因为预测成功的案例迄今为止并不多。本项研究我们并不进行专门预测,因为缺乏数据基础和必要的预测模型,仅引用国内的一些预测成果,并进行必要的分析。
我国未来的人口。关于我国人口的峰值及其出现时间,国内外预测很多,不少预测认为我国的人口峰值为15亿,也有认为会达到15亿以上;人口峰值出现在2030年,也有认为在2030年以后。由于机械增长,到2050年中国人口才会稳定并逐步下降。据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研究成果,2010年我国人口为13.6亿,2020年为14.7人。根据联合国经济及社会事务部人口司预测,中国人口峰值出现在2033年,届时的人口数量约为14.6亿。也就是说,那时中国人口不会超过15亿。这一结果与我国不少预测的结果相近。还有预测认为,我国人口在2050年后才开始下降。
关于我国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和规模。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成果,按2004年不变价格计,2010年GDP将超过2.6万亿美元,人均1900美元左右(2000年价);2020年将超过5万亿美元,人均3500美元左右。未来15年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重化工业仍占主导地位;2010年和2020年三次产业的比例分别为14:54:32和12:48:40。从总体上看,我国工业化进程处于中期阶段的特征可持续到2020年。
关于城镇化水平。衡量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显著提高城镇化水平。根据国际经验,一个国家的城市化率达到30%后进入城市化加速阶段,达到60%后进入平缓发展阶段。1996年以来,我国城镇化速度加快,城镇化率每年以1.43~1.44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是1978年改革开放前的5.7倍,2008年达到45.7%(表3)。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加速阶段的前期,在2020年前都将处于城市化加速阶段。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预测,2010年和2020年,城市化水平分别为46%和55%;也有认为2010年将达到49%左右,到2020年城镇人口的比例达到60%。
表3 2010年和2020年城镇化水平预测
2008年3月25日,麦肯锡公司发布《迎接中国10亿城市大军》报告。该报告称,按现有城市化的发展趋势,中国城市人口将于2025年达到9.26亿,66%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城市;到2030年将突破10亿。中国城市在未来经济中将占据更加主导的地位。该报告称,中国城市化规模和步伐有望继续保持前所未有的速度。到2025年,中国将出现221个100万人口的大城市,23个500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武汉、重庆和成都8个城市,将成为人口超过1000万的巨型城市。移民将成为中国未来城市化的动力,在2005年至2025年70%的城市人口增长将由流动人口构成。到2025年,在中国新增3.5亿以上城市人口中,流动人口将超过2.4亿。
三、我国区域发展特征与演变趋势
(一)区域经济发展特征
1.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经济增长明显加快,但经济活动向东部地区集聚的趋势没有改变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经济增长呈现逐年加快的态势。自1999年以来,西部地区GDP增长率连续7年逐年加快,从7.3%提高到2006年的13.2%;同期,中部地区由7.9%提高到13.1%,东北地区则由7.9%提高到13.5%。从横向比较看,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经济增长速度仍然要低于东部地区,继续呈现东部地区高速增长,而其他地区增长相对较慢的不平衡格局,但增速差距缩小。1980~1990年,东部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2%,中西部地区为8.8%,东北地区为8.1%。1991年后,随着中国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加快,东部与其他地区增长率的差距开始加剧扩大。1991~1998年,东部地区GDP年均增长14.7%,中部地区为12.0%,而西部和东北地区分别只有10.4%和9.5%。1999年以来,随着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东部与其他地区之间的增速差距缩小。1999~2006年,东部地区GDP年均增长率为12.2%,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则保持在10.5%~10.7%,三个地区的增长速度十分接近。
表4 我国各地区GDP增长率的变化
续表
近年来,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经济增长加快的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国家政策的支持。为鼓励沿海企业西进,2007年8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公室等六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东西互动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意见》;商务部实施了“万商西进工程”,鼓励中西部地区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和加工贸易转移,鼓励沿海企业和经济技术开发区西进。二是沿海要素成本的上涨。近年来,随着产业的大规模集聚,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区各种成本要素成本大幅度提升,土地和能源供应紧张,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趋于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广东、浙江、江苏等沿海省份纷纷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加大产业升级和环境保护的力度,由此导致一些资源和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纷纷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转移。三是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投资环境的改善和效益提高。随着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这些地区投资环境尤其是硬环境有了较大的改善,投资效益明显提高。2006年,西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投资贡献率平均为13.7%,比东部地区高1.1个百分点,工业成本费利用率平均为11.3%,远高于东部地区的6.2%。可以预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今后沿海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向这些地区推进的速度将会进一步加快。
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加快,并没有改变经济活动向东部沿海转移和高度集中的态势。1980~2006年,东部地区实现GDP占全国的比重由43.6%提高到55.7%,提高了12.1个百分点;而东北地区所占比重由13.7%下降到8.5%,减少了5.2个百分点;中部地区所占比重由22.3%下降到18.7%,减少了3.3个百分点。这说明在市场力量的作用下,中国的经济活动仍在向经济繁荣的东部地区转移和高度集中。这种集中化趋势是中国经济市场转型的结果,主要表现为各种生产要素和工业尤其是制造业向东部地区的集中趋势。
2.四大区域产业布局各有侧重,但呈现两大变化趋势
四大区域产业布局各有侧重。东部以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东部地区的销售收入占全国总销售收入的90%以上,而中西部地区比重较大的则是资源加工型产业,如烟草加工、金属冶炼、炼焦业、麻纺织业、盐加工业等。此外,中部地区在运输设备制造业,西部地区在航空航天设备制造等方面占有较大比重;东北地区主要是装备制造业优势较为明显。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产业布局特别是工业布局,近年来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一些主要工业部门布局发生了较大尺度的空间转移,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基础原材料工业进一步向沿海地区集聚。作为基础产业的钢铁、石油及石油化工、有色金属工业等对矿产资源依赖程度很高的产业,20世纪90年代前的40年间形成了原有的布局,其影响因素是资源产地、交通条件、水源条件等。现在影响因素已经在很大程度发生了改变。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进步,人才和管理以及反映进入国际经济循环难易程度的区位等,成为产业发展和产业布局的重要因素。在这些因素作用下,我国许多产业的布局发生较大尺度的转移。在基础产业中,钢铁、石油加工和石油化学工业,以及装备工业中的机械制造业(特别是电气机械制造)、交通运输工具制造业等,由于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引进外资及体制上的创新等,在江苏、浙江、山东、福建、广东等地建设了若干大中型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正在改变原有的布局。西部发展这些产业虽具有资源的基础,但由于资源以外的因素起了更重要的作用,致使这些产业的重点向东部地区转移。
能源工业特别是电力工业向西部地区转移。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期,由于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电力消费需求增长很快,我国主要的能源消费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以及京津地区、山东半岛等主要依靠本地或附近区域建设了一批火电站,在珠江三角洲还建设了为数众多的燃油小电站。随着上述城市集聚区环境问题愈来愈严重,改变其能源消费结构成为国家和地区重要的能源政策。因此,国家决定大规模开发西部地区的能源资源特别是水电资源、煤炭资源和天然气资源,实现电能和天然气在全国跨大区输送。近年来,二滩水电站等已投入运行。同时加快了广西红水河流域、贵州南盘江流域、云南澜沧江流域及金沙江支流的水电开发。2010年全国水电装机容量将达到2亿千瓦,其中西部地区将占到70%左右(不包括红水河和三峡)。为了扩大西部地区具有比较优势资源的开发,国家加大了西北地区,包括新疆塔里木、青海柴达木和陕甘宁地区的天然气的勘探和开发,形成了一系列的能源生产地带。与此同时,贵州至广东直流输电、交流输变电等大型超高压输变电线路建成或在建。
(二)区域空间结构演变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在新的倾斜式赶超战略(与传统的既要实现区域均衡发展,又要全面超英赶美的发展战略相对而言)指导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开始实施所谓“弓箭”形或“T”形空间布局战略,即以沿海地区和长江干流地区为重点的地区倾斜发展战略;随后发展为所谓的“丌”形空间布局战略,即在“T”形布局框架的基础上,将陇海线沿线地区作为另一条重点开发轴线,形成“丌”形空间开发结构。
根据三大地带的“梯度”开发理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要求,考虑到我国人口和城镇布局的基本特点,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区域经济总体布局的主干框架将朝着“一带、七轴、多中心”的空间结构演变。全国区域空间布局以国家级中心城市和区域性中心城市为核心组织区域经济活动,以点带轴、以轴促面,形成以城镇轴带和多中心为骨架,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空间结构。“一带”指沿海城镇带;“七轴”指京呼包银、陇海兰新、长江沿线、沪瑞四条东西向轴带和京广(部分京九)、哈大、北部湾三条南北向轴带;“多中心”指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三大都市连绵区和武汉、成渝、辽中、关中、山东半岛、郑州、长株潭、海峡西岸城镇群,以及哈尔滨、乌鲁木齐、昆明、南宁等多个边境重要城市。
(三)区域人口分布与城镇化发展
1.人口向东部地区集聚的趋势更加明显,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人口比重下降
2000~2005年,我国各地区人口均呈不同程度的增长,但总体来看,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增长(包括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最快。如表5,2000年东部沿海人口总量为44231万人,而到2005年已增长到46388万人,人口年均增长率达9.6‰,分别比同期的中部、西部与东北地区高6.1,2.8和4.5个千分点。与此同时,5年来,各地区的人口占全国的比重只有东部沿海有所增加,从2000年的35.60%上升到2005年的36.15%;而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全部下降,分别下降了0.41,0.09和0.06个百分点。
表5 2000年和2005年我国四大区域人口分布比较
2.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新兴地区人口集聚和城镇化加快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中西部的新兴地区城镇化和人口集聚速度在加快。随着西部开发、东北振兴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人口流动的目的地不再局限于东部地区,而是扩大到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新兴地区。而且,东部沿海地区在经过20年的发展后,产业结构开始调整,东部沿海的企业也为了进一步开拓新的市场,寻找更多的商机,有些劳动力转移逐渐转向中西部的新兴地区。如云南、新疆外来人口数都超过了100万人,基本集聚在新兴城市。除四川、贵州、重庆转移到云南的劳动力比较多外,还有来自浙江、广东、江苏等经济发达地区。新疆同样有大量的劳动力输入。随着中西部经济崛起,还有加入WTO后发展边境贸易,位于边境贸易城市的流动人口也将越来越多。
3.四大区域城镇化进程加快,但东北地区城镇化速度相对缓慢
2000年以来,我国四大区域的城镇化均以较高的速度推进。2005年东部和东北地区的城镇化水平已分别达52%和56.5%。2000~2005年,中部地区是我国四大区域中城镇化进程推进最快的地区,东北地区相对较慢。从增长速度来看,2000~2005年中部地区城镇化水平年均增长速度达1.45个百分点,分别比东、西部高0.1个、0.22个百分点,比东北地区高出0.47个百分点。但中部、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还相对较低,2005年分别为37.6%和34.9%,并处于加速发展阶段,城镇化推进的空间还很大。
表6 2000年和2005年我国四大区域城镇化水平比较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