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不平衡增长理论的介绍
不平衡增长理来论是非均衡源增长论的理论之一,是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1958年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提出的,核心内容包括三大部分,即“引致投资最大化”原理、“联系效应”理论和优先发展“进口替代工业”原则。不平衡增长理论主张发展中国家应有选择地在某些部门进行投资,通过其外部经济使其他部门逐步得到发展的经济学说。 赫希曼从主要稀缺资源应得到充分利用的认识出发,提出了不平衡增长。汉斯。辛格、金德伯格、罗斯托等人都主张这一理论。
⑵ 通过偏离份额分析法研究产业结构需要哪些理论支撑
产业结构理论的思想渊源 产业结构理论的思想源源可以追溯到17世纪。W.配第版在17世纪第一次发现了权世界各国国民收入水平的差异和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的关键原因是由于产业结构的不同。他于1672年出版的《政治算术》就通过考察得出结论:工业比农业收入多,商业又比工业的收入多,即工业比农业、商业比工业附加值高。 重农学派的创始人F.魁奈分别于1758年和1766年发表了重要论着《经济表》和《经济表分析》。他根据自己创立的“纯产品”学说,提出了关于社会阶级结构的划分:生产阶级,即从事农业可创造纯产品的阶级,包括租地农场主和农业工人;土地所有者阶级,即通过我为地租和赋税从生产阶级那里取得“纯产品”的阶级,包括地主及其仆从、君主官吏等等;不生产阶级,即不创造“纯产品”的阶级,包括工商资本家和工人。他在经济理论上的突出贡献是他在“纯产品”学说的基础上对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条件的分析。 在配第之后,亚当
⑶ 什么是赫希曼的经济循环理论
赫希抄曼的经济理论不是袭经济循环理论,而是“核心-边缘理论”,这是针对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理论之一。
赫希曼认为,增长在区际间不均衡现象是不可避免的,核心区的发展会通过涓滴效应在某种程度上带动外围区发展,但同时,劳动力和资本从外围区流入核心区,加强核心区的发展,又起着扩大区域差距的作用,极化效应起支配作用。要缩小区域差距,必须加强政府干预,加强对欠发达区域的援助和扶持。20世纪60年代,美国发展经济学家P·弗里德曼从国家角度提出“中心边缘理论”对赫希曼的“核心-边缘区理论”进行补充。
http://www.03cg.nease.net/index009.htm
⑷ 求艾伯特·赫希曼.经济发展战略的外文版
这里可以阅读原回版答http://www.questia.com/library/book/the-strategy-of-economic-development-by-albert-o-hirschman.jsp
⑸ 阿尔伯特·赫希曼的影响与著作
赫希曼的著作改变了人们对经济发展、社会形势、人的理解”、“《欲望内与利益》不仅在容知识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是赫希曼的一部力作。这部著作既关注当代的经济理论,也关注历史上的经济理论。赫希曼解释了德国是如何把对外贸易作为一种工具并建立其在中东欧地区的政治势力范围的。出版于1970年的名著《退出、呼声与忠诚:对企业、组织和国家衰退的反应》。赫希曼围绕退出与呼吁所得出的三个绪论值得我国的政治家经济学家以及各种组织的决策者们认真思考,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各个层面的管理都极富参考价值。
其他著作还有:《经济发展的战略》、《激情和利益》、《欲望与利益:资本主义走向胜利前的争论》、《改弦易辙:个人私利与公共行动》等。
⑹ 试述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特
经济发展战略论文:发展区域经济重要性及意义 【摘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此在国家整体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国内外的专家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使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内容和形式不断更新,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和与时共进的特征。【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1 引言。1958年美国发展经济学艾伯特·赫希曼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率先提出“发展战略”这一概念,重点讨论发展中国家如何利用自己的潜力、资源与环境,谋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自20 世纪60 年代开始,联合国先后制定了60 年代、70年代、80 年代三个10 年的“国际发展战略”,它使得“发展战略”一词逐渐越出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的范围,也广泛运用于发达国家。2 国外研究现状。2.1 理论贡献。(1) 区域平衡增长论。(2) 区域不平衡增长论。区域不平衡增长论认为增长过程在实质上是不平衡的。其代表理论有佩鲁(Perour) 的增长极发展理论、缪尔达尔(Gunnar Myrdal) 的循环累积因果理论和赫希曼(A. O. Hirschman) 的依附理论。(3) 区域阶段发展论。倒U 型理论(Reversed U - Shaped Theory)1965年,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 J. G. Williamson) 把库兹涅兹的收入分配倒U 型假说应用到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提出区域经济差异的倒U 型理论。他通过分析24 个国家的国际横截面数据和10 个国家的时间序列数据,认为国内不同发展阶段区域不平等的变化趋势,地区间收入差异的长期变动趋势大致呈倒U 型。(4) 钟型发展理论( Bell Shaped Theory)1980年。 美国著名区域经济学家阿朗索(W. Alonso) 提出了“钟型发展理论”,引入了描述经济发展过程的变化次序模式—钟型模式。在发展初期,国家的增长是不平衡的,存在富裕地区与贫困地区。即使在某一区域内,用各人口组所占财富比例来衡量,社会不平等现象也很突出。2.2 国外典型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战略选择案例。(1) 美国区域开发的“均衡”战略。美国在开发不发达地区时,采取的是均衡战略,其有七个主要措施:一是对不发达地区实现优惠税制;二是由政府出面组建经济开发区,帮助落后地区加快发展经济;三是以交通运输为重点,扶持经济落后地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利用财政金融手段,鼓励并引导私人企业向落后地区投资;五是优化产业布局,拉动经济增长;六是有意识提高劳动力索质,注重引导人力资源流向;七是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2) 前苏联区域开发的“倾斜”战略。与美国不同的是,前苏联在区域开发上采取的是“倾斜”战略,主要是通过建立一些科研中心来辐射周围地区,为周围地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技术、人才支持,以此来促进相应地区的经济发展。(3) 巴西区域开发的“发展极”战略。巴西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采取的措施是在落后地区建立“发展极”并以此形成发展网络,带动整个落后地区的经济开发。巴西“发展极”的建立是通过设立专门的开发机构来指导、组织并实施的。(4) 日本区域开发的特殊战略。60 年代,日本政府为缩小经济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的差距,缓解经济布局的不合理现象,先后制定了四次全面综合开发计划,采取了“据点开”、建设“定居圈”和“技术集成城市”等措施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3 国内研究现状。中国从20世纪70 年代开始了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刘国光(1984年) 在其主编的《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中提到,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在较长时期内,根据对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条件的估量,从关系经济发展全局的各个方面出发,考虑和制定经济发展所要达到的目标、所要解决的重点、所经过的阶段以及为实现上述要求所采取的力量部署和重大的政策措施;杨万钟(1999 年) 在《经济地理学导论》中提出区域发展战略是在经济区划的基础上对未来区域经济发展蓝图的总体勾画,是进行区域规划和产业布局的重要前提。方创琳(2002 年) 在《区域发展战略论》中提出,区域发展战略就是根据区域发展条件、进一步发展要求和发展目标所做的高层次全局性的宏观谋划;单于广(2003 年) 认为我国当前宜采取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他认为区域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指由于我国各地区发展同一产业或者同一产业投人产出效果不尽相同,在国家所掌握的资源十分有限的情况下,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保证国民经济较快增长,国家必须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采取重点开发的方式,并在资源分配和财政投入对重点开发地区的重点产业进行倾斜,以此求得中西部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的共同富裕。4 结语。李奇泽、敖明山(2008 年) 在分析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演化过程三个重要的阶段,均衡发展阶段、非均衡发展阶段、非均衡协调发展阶段后,作者指出区域统筹发展战略将是我国今后区域经济发展将选择的发展战略,他认为具有很强的统筹协调力是区域统筹发展战略的关键点,区域统筹发展战略有强大的资源整合力,具有生态支撑力是区域统筹发展战略的亮点,具有生态支撑力是区域统筹发展战略的亮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理论和模式也应保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和完善,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新的、适应需求的区域发展战略将产生。
⑺ 阿尔伯特·赫希曼的思想及贡献
赫希曼的逻辑起点抄是袭,由于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人类的生产活动会创造出一定的剩余,从而使各类组织都程度不同地具备了承载低效运行的能力,因而,绩效衰减(Deterioration)迟早会发生,经济“松弛”(Slack)会不期而至。所谓的“松弛”就像一只稍许泄气的氢球,固然是瘪了些(这个“瘪”字,是体现“松弛”一词的最准确、最形象的字眼),但照样能在空中飞翔,只是高度和飞速(即经济绩效)不如以前罢了。要想使氢球恢复往日的“雄风”,就要再注入些气体,使之再度滚圆而飞舞起来。如此这般地瘪圆往复,就是赫希曼所称的“衰减与恢复”、“松弛与紧张”。这种思想其实也是赫希曼“不平衡发展”战略的一个延伸和体现。
赫希曼回顾了17和18世纪欧洲思潮,阐明了这一时期一个复杂的观念转变:长期以来,对物质利益的追求被谴责为一种贪婪的罪恶,然而现在却被赋予了新的角 色,即可借以控制人类难以驾驭的破坏性的欲望。为我们提供了关于资本主义兴起的一种全新解释,强调传统与现代的紧密承接。赫希曼的发现颇具讽刺意义:现在我们认为资本主义最邪恶的特征,却是它最初的追求目标——压抑欲望以追求“无害的”虽然也许是单调的商业利益。
⑻ 赫希曼不平衡理论内容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核心内复容包括三大部分,即制“引致投资最大化”原理、“联系效应”理论和优先发展“进口替代工业”原则。不平衡增长理论主张发展中国家应有选择地在某些部门进行投资,通过其外部经济使其他部门逐步得到发展的经济学说。 赫希曼从主要稀缺资源应得到充分利用的认识出发,提出了不平衡增长。汉斯。辛格、金德伯格、罗斯托等人都主张这一理论。
⑼ 经济增长理论 刘易斯 哪个译本好
经济学必读书目推荐 1、亚当·斯密:《国富论》 2、阿瑟·刘易斯:《国际经济秩序的演内变》 3、阿瑟·刘容易斯:《经济增长理论》 4、 艾伯特·赫希曼:《经济发展战略》 5、爱德华·S·肖:《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 6、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 7、
⑽ 如何理解平衡与不平衡两种发展战略的对立统一关系
发展经济学认为平衡增长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个行业和部门相互协调,共同增长。不平衡增长理论强调经济发展过程的非均衡性质。在以上论述中,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似乎是尖锐对立的两种发展战略,但是实际上它们的差别是次要的,对立统一才是本质特征。从长期看,如果一个社会总是不平衡发展,资源的结构性短缺会阻碍经济的发展,产业间不平衡增长超过一定程度会引起经济结构的失衡。例如中国改革前长期奉行的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最终导致产业结构严重失衡,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所以不平衡发展战略是相对的。赫希曼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对不平衡增长战略并没有绝对化,他认为不平衡增长是实现更高级发展阶段平衡增长的手段。平衡增长强调产业之间的相互依存和协调发展能带来外部经济效应,强调合理安排投资结构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这对于经济长期协调发展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平衡增长战略忽视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初期缺少实施平衡增长的资源条件这一关键性因素,从而脱离了发展中国家的实际。赫希曼强调的不平衡增长战略,主要是针对发展中国家资本稀缺对经济发展形成约束的特征,强调有限的资源要合理配置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因此,它比平衡增长战略更适合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初级阶段资本严重短缺的实际情况。由上述不难看出,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在理论上各有优点,由于它们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因而在发展战略的主张上产生了差别。从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来看,经济发展就是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的对立统一过程,任何将它们绝对化的作法都将对经济发展造成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