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开发 > 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

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

发布时间:2021-02-19 01:48:29

① 珠三角经济发展的轨迹

首届珠三角经济论坛,于2002年10月17-19日在东莞举行。会议围绕地区发展战略、珠三角的竞争优势、珠三角与长三角的比较研究等议题进行互动式的探讨,萧灼基、童大林等著名专家学者登坛论道,让与会者深入了解珠三角地区的发展动向及区域战略,把握投资与合作的机会及方向。
在太平洋东岸的经济版图上,包括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珠海、汕头、惠州、江门、中山等地,正形成一个令人惊叹的城市群与产业群,珠三角产业链正逐步配套完善,成为包括全球信息产业、家电业在内的多个行业的制造基地和战略基地。
但在加入WTO之后,中国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落开始了各自新一轮的赛跑。目前珠三角经济发展模式,如生产成本、政府效率、人力资源、产业结构等因素和应对竞争的优劣等等方面,成为本届论坛与会人士关注争鸣的热点。
著名经济学家萧灼基提出,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来临,从某种程度上来讲,经济全球化对珠三角的冲击比内地还要大。一是珠三角的外向型经济占有重要比重,国际市场波动对珠三角的影响比较大;二是珠三角产业结构高新技术产业所占比例较重,而高新技术又是全球竞争最为激烈的行业;三是珠三角的金融发达,而金融市场受国际影响的波动较大,如何防止金融风险,这也是珠三角必须要引起注意的问题。
珠江三角洲发展研究院院长王廉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提出,目前珠三角的产品主要集中于非科技创新类产品,科技创新含量不高,许多核心部件依然依赖进口,参与国际竞争靠廉价劳动力决定的低生产成本,产品市场开拓具有依赖性。
德勤国际总监吴群女士接受记者专访提出,长江三角洲拥有在市场、土地、人口以及 G DP等方面的优势,此外,人才储备也是珠三角要重视的环节。在与上海、浙江和江苏三个省市相比中,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分别占全国的13.9%和12.7%,而广东只占4.7%和5.2%,因此,对珠三角更大挑战的将是人才的挑战。

对策一:打造大珠三角

珠江三角洲发展研究院院长王廉认为,珠三角的发展一直与香港和澳门密切相关,他提出了经济意义上的大珠三角概念,广州和香港、澳门构成三角,在这个区域中,广州是几何中心,香港是为亚洲服务中心。
科龙总裁刘从梦先生认为这个大的珠三角的优势非常突出,依托香港这个国际金融和贸易中心,加强港商、台商与珠三角经济的融合,将大大提高大珠三角经济的整体活力。
国家经贸委秘书长甘智和先生认为:珠三角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桥头堡,应加速加强珠三角经济一体化的进程,珠三角的航道、港口、道路要加强统一规划,城市之间加强信息资源和信用评估等资源的共享,在发展一体化的过程中,要十分重视与深、港、澳的衔接,应该加强经济布局的分工与合作,做强一批产业。

对策二:建设世界工厂
王廉谈到,如何把珠三角建成“世界工厂”这才是最终的目的。大珠三角外贸依存度为80%,有三种工商语系和三种货币,有5大产业全国领先,产业发展已经为走向“世界工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英国、美国、日本三个历史上的“世界工厂”演变规律告诉我们,珠三角要走向“世界工厂”,最需要做的是大力提高政府与企业的创新政策与科研水平,建立适合的 W TO政策机制,培育自己的高端核心创新技术,打造自己的核心技术产品,竞争于国际市场。
王廉指出,珠三角要走向“世界工厂”,成为一个拥有自我创新能力、自主知识产权、能独立自主进行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高新技术的“世界工厂”,这才是问题的关键,也是日后在竞争中保持持续性发展的关键。

对策三:物流打通粤澳板块
据王廉介绍,广东省现有对外开放口岸达150个,一类口岸51个、进出口装卸和起运点99个;广东的公路通车里程、高速公路、铁路专用线长、港口吞吐量等均在全国排名第一或居前列,每年进出港澳的人数也是全国第一,物流、商流、资金流和人流资源充裕。而珠三角更拥有优越的交通物流中心优势,珠三角都市区现有5大机场,每周国际航班1600个以上,是上海的40倍,是北京的20倍左右,珠三角地区的高速公路网建设是全国最好的区域之一,而珠三角的集装箱生成量是全国的1/3以上,珠三角已具备良好的物流产业发展基础,物流运输应该是珠三角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同时,在珠三角都市圈内,至少可发展20个100万人口以上的工业城市,10万人口以上的中小城市300~500个以上,正在相互渗透形成城市链条,并形成东部、西部和中部三大都市区,而且这些都市区与香港经济合作血脉相连,也为珠三角发展现代物流业提供了最重要的互补因素。
因此,王廉提出了“物流打通粤港板块”的论点,粤港两地正研究推进区域物流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布局,将运输、仓储、配送和信息等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建设粤港区域型的现代物流体系,逐步形成面向国际的亚洲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并推进专业性服务领域的合作,推进粤港在管理咨询、投资等领域的合作,为制造业提供高效服务。

对策四:培育投融软环境
国家计委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杜平认为,现时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呈现出多样化趋势,从软环境的角度看已经由优惠政策推动为主,逐步向制度设计结合人文关怀打动为主的方向过渡。因此迫切要求各个地区加快创新和培育新的区域经济发展机制和投融资软环境。
有鉴于此,珠三角政府要加强执政能力,加快对公有资源的整合,这其中包括土地、国有资产、市政设施、政府信息等整合,建立地方政府的服务平台和有利人才的就业环境。现在已经不是那种靠“放开”就可以达到目的的时期了,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机制等软环境的建设尤其重要,例如物流,像快速通关、区域道路航线等建设的规划协调等问题;像加速珠三角一体化进程,与香港的协商谈判等,这些离开了政府是不可想象的。
与会专家学者和企业家纷纷提出,随着 W TO的加入,珠三角政府要在二次创业中发挥应有的、有异于以往的职能作用,从市场经济“小政府”的误差中转变过来,在共同分享利润、机会和成本的基础上,达到政府、企业、社会的联动和分工。

对策五:做好城镇环保

杜平认为,珠三角在经济发展、城镇化进程中,更必须注重城镇环境,尤其是人居环境的维持和建设。从区域经济来讲,这体现了一个城市化的水平,也是城镇化发展的方向。
王廉指出,在珠三角目前经济发展、产业变更过程中,只要污染治理得好,完全可以有多种发展可能和空间。珠三角企业可以将目光放到开发广东山区的旅游,这既是粤西、粤北山区土地变成财富的机会,也将是珠三角民营经济新增长点,开发山区旅游有望成为珠三角下一阶段投资的新增点,也可让珠三角带动粤北山区的发展。

② 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区别

长三角地区的经济以重工业制造业为主,但在杭州等地的手工业制作也很发达。珠三角是轻工业生产模式,以服装等轻产业为主。
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经济的发展突飞猛进,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最快和最活跃的地区。比较研究两个三角洲的经济发展历程和经济规模,探讨其经济发展的特点和原因,可以为两个三角洲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同时也为其它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长江三角洲是指长江入海而形成的冲积平原,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的部分地区。本文中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是指由沪、苏、浙三地16个地级以上城市组成的复合型区域,具体包括上海市、江苏省的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通、扬州和泰州,以及浙江省的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舟山和台州市,其土地面积为10.96万平方公里,人口总数为8121万人(2002年)。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城市带,已被公认为世界六大城市带之一。

珠江三角洲是指珠江千百年来冲刷出来的一块平原,北起广州,呈扇形向东南和西南放射,东面有经济特区城市深圳和与之相邻的东莞市,西面由北至南有:佛山、江门、中山以及与澳门接壤的经济特区城市珠海市。本文中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包括14个市县: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等7市,以及惠州市的市区和惠阳、惠东、博罗三县,肇庆市的市区和高要、四会两市,其土地面积为4.17万平方公里,人口总数为2365万人(2002年)。

一、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经济指标的比较

1.长江三角洲GDP规模高于珠江三角洲,但人均GDP低于珠江三角洲;两地GDP约占全国的28%。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后,两地区经济得到较快发展,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到1995年两地GDP总量达到13076.5亿元,其中长江三角洲为9216.0亿元,珠江三角洲为3860.5亿元。长江三角洲GDP总量为珠江三角洲GDP总量的2.4倍。从人均GDP来看,1995年长江三角洲人均GDP为11665元,珠江三角洲为18058元。珠江三角洲人均GDP比长江三角洲高54.8%。

2002年两地GDP总量达到29402.1亿元,其中长江三角洲为19983.3亿元,珠江三角洲为9418.8亿元。由于珠江三角洲的经济规模发展快于长江三角洲,从而长江三角洲GDP总量是珠江三角洲2.1倍,比1995年的差距缩小。2002年珠江三角洲人均GDP仍高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的人均GDP达到34295元,比长江三角洲(24607元)高39.4%。

2.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经济均保持较快增长,大大高于全国平均增长速度。

2000年—2002年,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城市的GDP增长速度均保持在两位数以上(除扬州和肇庆市区外),均高于全国7.8%的平均水平,显示出两个三角洲经济发展快速。

3.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三次产业基本同构,产业结构向高度化发展。

2002年长江三角洲三次产业的分布为6:52:42,珠江三角洲三次产业的分布为5:50:45。

从1978年到2002年,这两个地区的产业结构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大幅下降,第三产业的比重大幅上升,第二产业基本持平。珠江三角洲第一产业下降幅度最大,从22.4%下降到4.9%,下降了17.5个百分点。长江三角洲第三产业上升幅度最大,从18.4%上升41.9%,上升了23.5个百分点。

2002年这两个区域的第二产业比重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相同,而第一产业比重比全国约低1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比全国高出8个百分点。可见,经过改革开放20年来的发展,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得到了较为充分的调整和改善,基本上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4.珠江三角洲进出口贸易一直高于长江三角洲,两地进出口贸易占全国52.3%。

2002年,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3243.8亿美元。长江三角洲地区进出口总额达1174.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8.4%,其中出口额为942.0亿美元,进口额为832.1亿美元;珠江三角洲进出口总额达2069.7亿美元,是长江三角洲的1.8倍,比上年增长22.9%,其中出口额为1126.1亿美元,进口额为943.6亿美元。

与全国水平相比,2002年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全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52.3%,其中长江三角洲占全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18.9%,珠江三角洲占33.3%。珠江三角洲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全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比长江三角洲高14.4个百分点。

5.长江三角洲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远远高于珠江三角洲,两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占全国24.9%。

2002年,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10818.9亿元,其中长江三角洲地区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7900.1亿元,比上年增长22.5%;珠江三角洲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2918.8亿元,比上年增长11.4%。长江三角洲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1978年增长了141.6倍;珠江三角洲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1978年增长了326.9倍。2002年长江三角洲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是珠江三角洲的2.7倍。

与全国水平相比,2002年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占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24.9%,其中长江三角洲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占全国的18.2%,珠江三角洲占全国的6.7%。

6.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居民生活水平高于长江三角洲,两地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是全国平均的1倍以上。

2002年长江三角洲城市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1万元大关,达到10499元。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平均达到14239元。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2002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4倍,珠江三角洲地区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8倍。

2002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7820.6元,珠江三角洲地区为11686.1元,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1.5倍。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2002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3倍,珠江三角洲地区居民消费支出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9倍。

二、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和原因

在过去的20多年,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两大动力源。从比较研究的结果可以看出,它们经济发展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之处。其相同点有:

一是两个三角洲都走在了中国改革前列,各自确立具有优势和特色的市场化道路。改革开放之初,两地充分发挥自己轻纺产品和机电产品优势,迅速占领并扩大了国内外市场,尤其是长江三角洲的民营企业和乡镇工业顺应改革大潮,很快实现了全面启动,千百年的商业文化厚积薄发,创造了“温州模式”等经济奇迹。珠江三角洲依靠毗邻港澳的独特地理位置,发挥其信息优势和侨乡众多的人文优势,以较低的土地价格和充足的廉价劳动力吸引了大量外资的直接进入,尤其是吸引了港澳台制造业的大规模转移,使“三资”企业在珠江三角洲城乡迅速发展起来。80年代,以“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样制作、来件装配、补偿贸易)为主要贸易形式的外向经济企业遍及城乡。

二是不断提高与国际接轨的程度,发展外向型经济。引进国外资金力度大。1985年—1999年,长江三角洲的外国直接投资年均增长40.07%,高出全国均值10.49个百分点,1979—1999年珠江三角洲的外国直接投资年均增长43.5%,高出全国均值12个百分点以上。国际贸易快速增长。2002年,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的进出口贸易额为2069.7亿美元和1174.1亿美元,分别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33.3%和18.9%。在引进外资、扩大外贸的同时引进了先进的技术和装备,更重要的是引进了现代市场经济理念、科学管理方式,提升了人力素质,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是难以估量的。

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不同之处在于: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属于“外向型”,即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企业就把产品市场与国际接上了轨,广东外贸一直独领全国风骚,占全国外贸出口的1/3,2003年1到11月,进出口贸易更首次突破2000亿美元,同比增长25.6%,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6个百分点。而长江三角洲90年代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内资为主的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产品以国内市场为主,以此来带动整个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力量还显不足。而上海因受计划经济体制限制,经济转型较为艰难,短期内,其经济增长作用没能充分发挥,作为中心城市的辐射力和带动力较为有限,这一时期,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略显滞缓。

两个三角洲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改革开放政策对两个三角洲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1978年中共第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的发展战略,极大地推动了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珠江三角洲是最早在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的地区,进入90年代,在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的指引下,珠江三角洲又掀起了第二次创业大潮。长江三角洲也是我国对外开放比较早的地区之一。1984年国家先后将长江三角洲的上海、宁波、南通3个城市确定为沿海开放港口城市,获得经济特区的部分优惠政策。90年代,为振兴上海经济中心地位,中共十四大做出了“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沿岸城市、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飞跃”的又一重大决策,使上海重新崛起,也带动整个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

2.人力资源是地区经济发展的源泉。

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依靠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广东省总人口为8642万人,其中流动人口为3104万人,而珠江三角洲地区流动人口为2152万人,占全省流动人口的82%,是全国吸引外来劳动力最多的地区之一,低劳动成本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在大量劳动力向珠江三角洲集聚的同时,也加速了各种生产要素(生产资料、资金、技术、人才)向该地区的集聚,这就大大推动了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进程,使得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经济地位进一步提高。

与珠江三角洲相比,长江三角洲在高素质人力资源方面享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该地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社会经济基础较好,不但人口密集,而且人口素质相对较高,高科技人才资源丰富。长江三角洲地区拥有1000余所科研机构,150余所高等院校和300多所中等专业学校,教学科研基础雄厚,科技人才密度高,高级人才比重大。此外,还拥有大批熟练的高素质技术工人。这些都对吸收、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十分有利。90年代以来,在开发开放浦东的有力推动下,长江三角洲外向型经济发展呈现出起点高、规模大、增长快的特点,这与其拥有雄厚的人力资源有着直接关系。

3.城市协调合作是决定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推动力。

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包括江、浙、沪两省一市的16个城市,是全国最大的经济核心区。在计划经济时期,由于纵向行政管理取代了横向市场性联系,自上而下的行政垂直领导,不仅导致上海中心城市功能退化,成为单纯制造业中心,还使江浙两省及下属各地市间缺少了横向整合的基础。改革开放后,在体制创新和政策导向的双重作用下,长江三角洲地区市场经济体制和体系有了迅速发展。上海也逐渐恢复了其大都市应有的产业和技术的辐射功能,通过各种形式的经济联合,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推动了周边地区乡镇企业的起步和技术升级。但由于长江三角洲是跨省市区域,行政隶属关系复杂,加上长期的条块管理,使地区间的协调变得困难,目前地区间的经济合作还停留在80年代横向经济联合和自发的层面上,并没有进入跨地区产业整合阶段。随着浦东开发,上海作为长江三角洲的龙头城市,其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地位的确立,将带动整个长江三角洲产业结构的重新调整,并促使以产业联动为交往机制的区域联合模式的形成。长江三角洲未来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区域化合作水平的提高和合作方式的创新。

4.粤港的经济互动加速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

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得益于香港经济的发展,香港的“三来一补”启动了深圳工业化的进程,香港的资金和信息造就了深圳外向型经济的雏型。在深圳实际利用外资中,港资占了近70%,进出口贸易中,对港澳进出口贸易占了80%,“三来一补”的企业中,属于港资兴办的占了90%,深圳的旅游业、房地产业、金融业无不渗透着“香港因素”的作用。

随着国际经济竞争的日益激烈,中国几个经济区域之间的相互竞争、三角洲内部各个城市的相互竞争也在加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唐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如何加强相互间的经济技术合作、取长补短,建立良性的竞争模式、避免地方保护行为和重复建设应当引起广泛关注。

两个三角洲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各地级市行政地位和经济实力相当的城市之间的畸形竞争。各个城市从追求自身发展目标出发,极易滋长地方的本位主义和功利主义倾向,从而使城市之间的经济关系逐渐离散,导致各个城市均以行政区域为界,相互封闭,各自发展建立“小而全”的经济体系。而按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往往是优先重点建设中心城市,进而带动周围地区发展。目前,上海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中心城市地位更加明显,而珠江三角洲也应该尽快确立广州、深圳的龙头地位,发挥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整合区域内的各类基础设施、行政措施、资源,从而实现区域内资源共享、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三角洲整体的竞争能力。

目前,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土地面积不足全国的2%,人口不足全国总人口的1/10,却创造了全国近30%的国内生产总值。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对全国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主导作用,它们是中国其它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大教室”,其经济发展模式、市场经济观念、经营思想和管理经验以及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对其它地区具有示范和借鉴作用。

③ 珠江三角洲经济状况

目前,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国民生产总值约一半是通过国际贸易来实现的,外贸出口总额占全国的10%以上。不少企业的绝大部分产品供应国际市场。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基本途径是从境外引进资金,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理。同时本地区有临近港澳的位置优势,有侨乡的优势,有多优良海港的优势和劳动力丰富等优势,再加上国家为这里制订的优惠政策,使这里成为吸引外商投资和外企落户的风水宝地。

一、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

1.经济实现持续快速增长。1980年到1996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7.8%,不仅高于全省14.5%、全国9.7%的同期平均增长速度,而且高于亚洲“四小龙”经济起飞阶段的平均增长速度。

2.外向型经济总体水平较高。珠江三角洲地区充分发挥毗邻港澳的地缘优势和侨胞遍及世界各地的有利条件,以国际市场为导向,以国内市场为依托,推动外向型经济高水平、快速度发展。1994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出口贸易总额高达384.6亿美元,占全省当年出口贸易总额的76.6%;实际利用外资87.98亿美元,分别占全省、全国当年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68%和24%。

3.产业结构优化合理。珠江三角洲地区已经完成了从传统的农业经济向重要的制造业中心的转变,并成功实现了第二、第三产业双重主导的经济社会全面联动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第一、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980年的25.8:45.5:28.9发展为1994年的8.8:51.2:40。总体上看,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已经基本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到工业化,再到产业多元化发展的转变。

4.农业产业化格局基本形成。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该地区农业的市场化、社会化、集约化生产经营格局很快形成。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了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资源开发为基础、以种养业为支柱,农工技贸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专业化生产、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

5.城乡协调均衡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工业化的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加速城镇化。70年代末只有几十个城镇,80年代中期增加到200个,1992年达到406个,1994年达到597个。15年增长近10倍。中山、东莞两市,只辖建制镇,而没有县和乡的建制。1994年,珠江三角洲地区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45.2%,比全省比例高出16个百分点。现在,该地区平均每65&127;平方公里就有一座城镇。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城镇化过程中,将现代城镇的服务功能优势与现代乡村的田园风情优势相互补充、结合,推动了城乡协调均衡发展,形成了富有特色的融合区。

6.社会流动走向健康有序。珠江三角洲地区是全国最大的外来工聚集地。现在,在该地区就业的外来务工者有数百万,形成了规模庞大、富有特色的外来务工人员流动群。这种社会流动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逻辑,是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自然体现。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努力,政府有关部门和劳务机构对外来务工者的管理,已经基本上实现了依法管理,使社会流动从无序走向了有序。

二、珠江三角洲地区青年群体的特点

1.青年群体的构成为二元结构。珠江三角洲地区青年群体由本地青年和外来务工青年两部分组成。据1997年底的统计,广东省青年总数为1589万,全省外来务工青年有500多万。外来务工青年主要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一些城镇,外来务工青年与当地青年的数量基本相等。有的城镇或行政村,外来务工青年已经超过当地青年的几倍,甚至十几倍、几十倍。如,广州市东山区有外来务工青年6000多人,占全区青年就业人数的65%。又如,深圳宝安区有外来务工青年90多万,是当地常住人口的4倍多;福田区皇岗村有外来务工青年15000多,是本村青年的40倍;龙岗区爱联村有外来务工青年近3万,而本村村民只有2907人。

2.青年群体分化明显。总的看,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青年分为当地青年和外来务工青年两个基本群体。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社会联络的日益广泛,珠江三角洲地区青年群体的整合与分化也在加深。其中,“三高”青年和“四不”青年是两个引人注目的群体。“三高”青年是指高学历、高职务、高收入的青年。这部分青年是青年中的“精英”,他们的行为方式在青年中有明显的导向和示范作用。“四不”青年是一个在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特殊青年群体。这部分青年不学习、不读书、不经商、不做工,主要靠出租自有物业生活,具有明显的寄生性。根据当地团组织的调查分析,从职业分类角度看,青年工人主要追求收入稳定,青年职员一般向往体面和荣耀的生活,公务员则更希望前途顺利,知识分子重在谋求发展机会。其中,随着改革开放进程中各类金融机构、管理机构、新型公司的出现和迅速发展,青年职员群体迅速壮大。他们的知识水平、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都比较高,其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与青年中的其他职业群体相比,有明显不同。总之,不同职业青年群体的利益要求与精神追求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而且,这种需求的多样化引导着青年群体的分化。在珠江三角洲地区,青年中基于共同爱好与兴趣而自发成立的专业社团比较发达,其活动表现出明显的群体特征。

3.青年在经济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珠江三角洲地区,青年是物质财富的主要创造力量。在作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主导力量的新经济组织中,基本上是青年人在工作。如,主要在新经济组织中工作的规模庞大的外来务工青年,现在和将来都是当地经济发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高新技术企业中,青年是科技创新的排头兵。中山市能够被遴选为全国30个“科技兴市”的先进城市之一,与该市有一支力量强大的青年科研队伍是分不开的。据统计分析,1995年,中山市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5%,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十几个百分点。

4.职业选择注重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青年在选择职业时,一般把能否给自己带来发展机遇看得比较重。据当地团组织调查,珠海、番禺两市分别有50.4%和37.3%的青年选择职业时首先考虑的是长远发展前景及个人兴趣特长。在珠江三角洲这样经济发展比较成熟的地区,社会能够为各个层次的青年提供可供选择的就业机会,从而在更大程度上实现了劳动作为谋生手段与实现自身价值的统一。

5.注重社会生活。在调研中感到,珠江三角洲地区青年把“八小时”以外的社会生活看作是自己整个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把社会看作是自己活动的一个重要舞台。而且,青年社会生活的领域十分广泛,跨单位、跨团体、跨区域的社会行为,在青年的社会生活中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青年社会生活的场所主要是社会公共场所。传统的走亲访友,闲聊度日,被认为是浪费时间。在日常人际交往中,青年把自主平等和相互尊重看得很重。在该地区,青年文化不再是一种亚文化,而成为主流文化,在很大程度上主导着文化的发展潮流。

三、社会化运作

在珠江三角洲,不同城市的团组织所使用的“社会化”概念,有不同的含义。从运作方式的角度看,珠江三角洲地区共青团工作的社会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面向社会设计活动。珠江三角洲团组织设计的活动有一个鲜明特点,就是面向全社会的青年及群众,便于人们在“八小时”以外自愿参与,从而使活动具有广泛的社会参与面。而团组织一般只负责活动的设计和宣传,很少进行直接组织。如,广东团省委推出的“青年文化广场”,深圳团市委创立的“大家乐”舞台,都是这样。每周末在广州市著名的商业网点天河城广场开展的“青年文化市场”活动,舞台露天,出入自由,观者如潮。现在,青年文化广场活动已在珠江三角洲各城市推开。在深圳,以青年为主体,以“自愿、自荐、自演、同乐”为原则的“大家乐”舞台,自1986年7月第一次开办以来,仅深圳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大家乐”舞台就已举办各类文艺演出2000多场,参加表演者4万多人次,观众达450多万人次。全市有不同规模的“大家乐”舞台100多个。对“大家乐”,社会各界有口皆碑,誉之为“特区平民夜总会”、“打工族心中一片蔚蓝的天”。在迎接香港回归祖国期间,深圳团市委设计的“营造回归纪念林”和“回归的足迹接力跑”活动,也是面向社会开展的。

2.面向社会设置组织。团的组织建设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共青团工作发展的难点。在这方面,珠江三角洲团组织可以说在探索中迈出了新的步伐。他们的主要做法是:打破行政隶属关系的限制和“一厂一支部”的格局,通过设置企业青年工作委员会以及兴趣建团、员工宿舍区域建团、活动中心建团等途径,探索国有企业建团的新途径。通过依托工会建团、社区建团、行业挂靠建团等灵活形式,使新经济组织建团工作取得了突破。在农村,形成了以村建团委为核心,以支部进厂和厂外建团为网点的以村带厂设置模式。实现了农村团组织的良性运行。特别是注重调整和改革社区共青团工作体制,加强社区与行业、学校等不同战线团组织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团组织的区域交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实现共同发展。
3.面向社会寻求资源。在立足自身力量的同时广泛调动社会资源,是全团推动工作发展的普遍做法。但珠江三角洲地区团组织对此的理解则更为深入,操作上则更为系统。首先,他们注重向

社会寻求人力资源,以发展和壮大共青团的工作队伍,形成以团干部为骨干,团聚各界人士的青年工作队伍。如,在深圳,团的许多具体工作是义工在做。同时,他们还努力向社会寻求财力资源,形成政府拨款、社会赞助和实业创收三结合的经费渠道。值得注意的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团组织把党政部门在政策法规方面的支持也看作是一种社会资源。他们认为,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共青团工作同样需要通过政策法规的支持来获得法定的社会地位。他们说,过去靠文件,现在靠立法。

珠江三角洲共青团工作社会化的意义,从根本上看,是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共青团工作找到了新的发展空间。市场经济是一种打破行政隶属、地域区划和系统封闭的开放式经济。共青团工作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必须把视野由所隶属和依托的党政组织系统扩大到全社会,善于在社会舞台上扮演社会角色,努力做到:力求使工作内容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需求和青年需求的变化相一致,把为需求服务作为工作导向;力求使组织设置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结构和青年构成的变化相一致,哪里有青年,哪里就有团的活动和影响;力求使获取资源的方式与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方式的变化相一致,以服务市场的方式开发社会资源。

四、事业化发展

据当地团干部讲,“事业化”是各级团组织从实践中得出的宝贵经验。从“办实业”到“办事业”,团组织有过曲折的探索,深刻的教训。现在他们所形成的共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共青团组织必须以办事业为主,以办实业为辅。而且,无论是办事业,还是办实业,都要围绕青少年需求来办,都要以服务青少年为出发点,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人才效益的统一。

从珠江三角洲团组织的实践看,共青团组织兴办的事业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1.青少年活动阵地。其中最主要的是青少年宫和青少年活动中心。在珠江三角洲地区,青少年宫和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建设,可以说已经成规模,上档次,是共青团工作事业化发展的重要支柱。如,深圳团市委直接领导下的深圳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有干部职工160人。他们坚持从事业带实业,以实业补事业,发展事业,努力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争创一流青少年活动阵地的新路子,取得了良好的综合效益。正在筹建中的深圳市青少年宫,是深圳市“九五”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项目,总建设面积为3万平方米。建成后,将有大小教室、饭厅70多间,拟设培训项目80多个,娱乐项目20多个,可以同时接待5000人学习、参观和娱乐。又如,江门市现已有一座青少年活动中心,运行状况良好。一座规模更大、档次更高的青少年宫将很快动工修建。广州市青少年宫的占地面积也达3万多平方米。

2.文化产业。与青少年有关的文化产业,如报刊、杂志、艺术团,是事业化发展的又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快、文化水平高,文化产业的发展潜力很大。广州、深圳两市团组织创办的青少年报刊和杂志,能够覆盖整个珠江三角洲地区,而且可以辐射到临近省份,取得了良好的综合效益。

3.基金。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相应各级团组织筹建基金的工作也十分活跃。如,列入《广东团工作五大体系构建规划要点》中已经建立或准备建立的基金达11项之多。广州团市委提出,要以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为依托,建立和拓展各类青少年发展基金。这些基金在支持团工作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如,由广州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出资建立的全国第一个专为青少年提供扶助服务的非营利性辅导机构——广州市手拉手越秀辅导中心,其工作对象是情绪起伏不定、发展有困难及经常在公共场所流连和集聚且易受不良影响的青少年,其工作内容有11项之多。中心为青少年所提供的帮助,是一般团组织难以做到的。

从珠江三角洲共青团的实践看,事业化发展对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共青团工作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解决的是依托问题。有了与青少年有关的阵地、产业和基金等实实在在的依托,团的组织就拥有了自己的资源,团的工作就可以开展得扎扎实实。第二,解决的是机制问题。阵地、产业和基金作为一种工作机制,可以长期使用,长期发挥作用,推动工作持续向前发展。第三,解决的是工作覆盖面问题。阵地、产业和基金组织的活动,是团组织开展的活动所难以替代的。阵地、产业和基金组织的活动所产生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也是团组织开展的活动难以相比的。

五、几点启示和思考

在调研中,珠江三角洲地区共青团工作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所进行的探索,给我们许多具有全局意义的启示,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坚持发展的观点。小平同志所讲的“发展是硬道理”,同样适用于共青团工作。共青团事业是一项不断发展的事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共青团工作面对困难和挑战更需要发展。可
以说,大发展,小困难;小发展,大困难;不发展,没前途。共青团工作面对困难和挑战,要实现发展,应当有实事求是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敢试敢闯的劲头。

2.强化共青团组织的社会服务功能。应从共青团如何发挥好国家政权重要社会支柱作用的高度来认识强化社会服务功能的重要性。可以说,共青团组织青年服务社会是国家政权社会支柱作用的具体化。共青团国家政权社会支柱作用发挥的如何,主要取决于社会服务功能的强弱。近年来,共青团的社会服务功能有很大拓展,但与政府在转变职能过程中对社会组织提出的新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因此需要进一步强化。

3.形成共青团组织结构的新构架。共青团组织体系依托党政机构建立于计划经济体制之下。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共青团在发挥党建带团建的优势的同时,应努力推动团属青年社团面向基层、面向新的领域、面向新兴青年群体调整和完善组织机构,密切与非团属青年社团的联系,推动经济部门和企业设置青年工作机构,培育和发展团属社会中介组织,以此形成一个对共青团原组织体系具有补充作用的新的开放多元的社会化组织网络,从而覆盖到那些原组织体系涉及不到的新体制下的新领域和新兴青年群体,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和不同的层面上与青年进行联系和沟通。原有的组织体系和新的社会化组织网络共同构成共青团组织结构的新构架。

4.把社区作为新的工作生长点。随着社会的进步,社区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社区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活动场所,可以为团的工作提供宽广的空间和丰富的内容,应当成为共青团工作一个新的重点领域。全团有必要以整体推进的态势来加大社区团工作的力度。实现团的有关重点工作和建设在社区的平衡发展,以推动新的工作领域的开拓。

5.在团的工作中加大有关青年事务的内容。青年事务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共青团服务青年的重要内容。适应改革的深化和政府职能的转变,主动地承担和参与有关青年的社会事务,有利于共青团工作在促进社会发展中拓展领域,丰富内容,占领阵地,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为青年的成长成才服务。联合国第50届大会通过的《到2000年及其后世界青年行动纲领》,对我们加大这方面工作力度富有启示意义。应在总结经验和借鉴国外有关做法的基础上,推动这方面工作实现新的发展。

6.争取政策法规方面的支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共青团作为重要的人民团体,其工作职能、工作领域和工作内容,都有必要更多地得到政策支持和法律保证。以此进一步明确共青团的社会职能和政府中的青年工作职能,把团的工作纳入党政工作的目标之中,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之中,保证团的组织在社会各个领域更好地发挥应有的作用。近年来,各级团组织在这方面进行了不少努力,而且收获不小。同时,希望上级团组织在这方面予以支持的呼声也比较高。各级团组织都有必要加大这方面的工作力度。

7.转变机关职能。在机构改革中,共青团组织同样面临着转变职能的问题。广州团市委提出的“小机关、大事业”的思路颇具启示意义。“小机关”的作用在于加强宏观指导,“大事业”的作用在于能够更多地承担与青少年工作有关的社会事务。对各级团组织在机构改革中的机构设置和职能确定问题,团中央有必要提出原则性的指导意见。

8.注重研究和探索共青团工作的区域性发展。区域经济的发展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一个重要特征。同一个区域内不同城市团组织的工作,会有诸多共同特点。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和探索,有利于更好推动共青团工作与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相协调,相一
以上回答你满意么?

④ 珠江三角洲的地区经济特点是什么

珠江三角洲地区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中山、东莞和惠州市的惠城区、惠阳、惠东、博罗,及肇庆市的瑞州区、鼎湖区、高要、四会等地。全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23.4%,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1.4%(1994年),近年来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70%左右。珠江三角洲是全国经济发展最迅速的地区之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该地区的社会发展呈现出农村工业化程度高、城乡一体化进程快等特点。珠江三角洲地区各级团组织以当地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为背景,根据当地青年的实际情况,就如何推动共青团工作发展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办公厅赴广东调研组对该地区进行了调查研究,调研中感到,珠江三角洲地区团组织近年来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所作的探索,从思路上可以归结为:社会化运作,事业化发展。 一、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 1.经济实现持续快速增长。1980年到1996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7.8%,不仅高于全省14.5%、全国9.7%的同期平均增长速度,而且高于亚洲“四小龙”经济起飞阶段的平均增长速度。 2.外向型经济总体水平较高。珠江三角洲地区充分发挥毗邻港澳的地缘优势和侨胞遍及世界各地的有利条件,以国际市场为导向,以国内市场为依托,推动外向型经济高水平、快速度发展。1994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出口贸易总额高达384.6亿美元,占全省当年出口贸易总额的76.6%;实际利用外资87.98亿美元,分别占全省、全国当年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68%和24%。 3.产业结构优化合理。珠江三角洲地区已经完成了从传统的农业经济向重要的制造业中心的转变,并成功实现了第二、第三产业双重主导的经济社会全面联动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第一、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980年的25.8:45.5:28.9发展为1994年的8.8:51.2:40。总体上看,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已经基本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到工业化,再到产业多元化发展的转变。 4.农业产业化格局基本形成。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该地区农业的市场化、社会化、集约化生产经营格局很快形成。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了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资源开发为基础、以种养业为支柱,农工技贸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专业化生产、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 5.城乡协调均衡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工业化的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加速城镇化。70年代末只有几十个城镇,80年代中期增加到200个,1992年达到406个,1994年达到597个。15年增长近10倍。中山、东莞两市,只辖建制镇,而没有县和乡的建制。1994年,珠江三角洲地区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45.2%,比全省比例高出16个百分点。现在,该地区平均每65&127;平方公里就有一座城镇。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城镇化过程中,将现代城镇的服务功能优势与现代乡村的田园风情优势相互补充、结合,推动了城乡协调均衡发展,形成了富有特色的融合区。 6.社会流动走向健康有序。珠江三角洲地区是全国最大的外来工聚集地。现在,在该地区就业的外来务工者有数百万,形成了规模庞大、富有特色的外来务工人员流动群。这种社会流动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逻辑,是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自然体现。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努力,政府有关部门和劳务机构对外来务工者的管理,已经基本上实现了依法管理,使社会流动从无序走向了有序。 二、珠江三角洲地区青年群体的特点 1.青年群体的构成为二元结构。珠江三角洲地区青年群体由本地青年和外来务工青年两部分组成。据1997年底的统计,广东省青年总数为1589万,全省外来务工青年有500多万。外来务工青年主要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一些城镇,外来务工青年与当地青年的数量基本相等。有的城镇或行政村,外来务工青年已经超过当地青年的几倍,甚至十几倍、几十倍。如,广州市东山区有外来务工青年6000多人,占全区青年就业人数的65%。又如,深圳宝安区有外来务工青年90多万,是当地常住人口的4倍多;福田区皇岗村有外来务工青年15000多,是本村青年的40倍;龙岗区爱联村有外来务工青年近3万,而本村村民只有2907人。 2.青年群体分化明显。总的看,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青年分为当地青年和外来务工青年两个基本群体。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社会联络的日益广泛,珠江三角洲地区青年群体的整合与分化也在加深。其中,“三高”青年和“四不”青年是两个引人注目的群体。“三高”青年是指高学历、高职务、高收入的青年。这部分青年是青年中的“精英”,他们的行为方式在青年中有明显的导向和示范作用。“四不”青年是一个在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特殊青年群体。这部分青年不学习、不读书、不经商、不做工,主要靠出租自有物业生活,具有明显的寄生性。根据当地团组织的调查分析,从职业分类角度看,青年工人主要追求收入稳定,青年职员一般向往体面和荣耀的生活,公务员则更希望前途顺利,知识分子重在谋求发展机会。其中,随着改革开放进程中各类金融机构、管理机构、新型公司的出现和迅速发展,青年职员群体迅速壮大。他们的知识水平、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都比较高,其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与青年中的其他职业群体相比,有明显不同。总之,不同职业青年群体的利益要求与精神追求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而且,这种需求的多样化引导着青年群体的分化。在珠江三角洲地区,青年中基于共同爱好与兴趣而自发成立的专业社团比较发达,其活动表现出明显的群体特征。 3.青年在经济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珠江三角洲地区,青年是物质财富的主要创造力量。在作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主导力量的新经济组织中,基本上是青年人在工作。如,主要在新经济组织中工作的规模庞大的外来务工青年,现在和将来都是当地经济发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高新技术企业中,青年是科技创新的排头兵。中山市能够被遴选为全国30个“科技兴市”的先进城市之一,与该市有一支力量强大的青年科研队伍是分不开的。据统计分析,1995年,中山市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5%,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十几个百分点。 4.职业选择注重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青年在选择职业时,一般把能否给自己带来发展机遇看得比较重。据当地团组织调查,珠海、番禺两市分别有50.4%和37.3%的青年选择职业时首先考虑的是长远发展前景及个人兴趣特长。在珠江三角洲这样经济发展比较成熟的地区,社会能够为各个层次的青年提供可供选择的就业机会,从而在更大程度上实现了劳动作为谋生手段与实现自身价值的统一。 5.注重社会生活。在调研中感到,珠江三角洲地区青年把“八小时”以外的社会生活看作是自己整个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把社会看作是自己活动的一个重要舞台。而且,青年社会生活的领域十分广泛,跨单位、跨团体、跨区域的社会行为,在青年的社会生活中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青年社会生活的场所主要是社会公共场所。传统的走亲访友,闲聊度日,被认为是浪费时间。在日常人际交往中,青年把自主平等和相互尊重看得很重。在该地区,青年文化不再是一种亚文化,而成为主流文化,在很大程度上主导着文化的发展潮流。

⑤ 珠江三角洲的产业分布对经济发展有何积极影响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基本特点
1、珠江三角洲历来是广东社会经济发展的先行地区,素有“鱼米之乡”之称。珠江三角洲具有十分突出的农业资源优势,土地肥沃,灌溉水源充足,农作物可全年生长。良好的水热组合和丰富的土地资源相结合,加上充裕的劳力资源和广阔的市场,使本区成为广东省稻米、甘蔗、蚕桑、塘鱼和水果集中产地之一。珠江三角洲濒临南海,海岸线长达1060多公里,滩涂面积715.51多平方公里,对围垦和发展海水、淡水养殖及捕捞十分有利。
2、珠江三角洲交通发达,到2000年底,公路通车里程达29029公里,公路网密度达0.70公里/平方公里。珠江有八大口入海,河网水系发达,港口众多,水上交通极为便利。京广、京九、广九、广茂和广梅汕铁路贯穿并交汇于三角洲内,还有广深准高速铁路。目前,以广州为中心以及珠江三角洲各中心城市为中心的高速公路网正逐步形成。以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为核心的珠三角航空港与全国主要中心城市和众多国际城市通航。1997年、1999年香港、澳门分别回归祖国,珠江三角洲与港澳形成的大珠三角将成为我国交通最发达的区域。
3、珠江三角洲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毗邻港澳和东南亚,是我国著名的侨乡。中国有约500万海外华人,大约拥有2万亿美元的资产,其中70%集中在东南亚地区,而在东南亚华人中,65%以上的祖籍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因此具有发展外向型经济先天的人缘优势。

⑥ 珠江三角洲的经济特点

一、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
1.经济实现持续快速增长。1980年到1996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7.8%,不仅高于全省14.5%、全国9.7%的同期平均增长速度,而且高于亚洲“四小龙”经济起飞阶段的平均增长速度。
2.外向型经济总体水平较高。珠江三角洲地区充分发挥毗邻港澳的地缘优势和侨胞遍及世界各地的有利条件,以国际市场为导向,以国内市场为依托,推动外向型经济高水平、快速度发展。1994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出口贸易总额高达384.6亿美元,占全省当年出口贸易总额的76.6%;实际利用外资87.98亿美元,分别占全省、全国当年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68%和24%。
3.产业结构优化合理。珠江三角洲地区已经完成了从传统的农业经济向重要的制造业中心的转变,并成功实现了第二、第三产业双重主导的经济社会全面联动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第一、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980年的25.8:45.5:28.9发展为1994年的8.8:51.2:40。总体上看,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已经基本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到工业化,再到产业多元化发展的转变。
4.农业产业化格局基本形成。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该地区农业的市场化、社会化、集约化生产经营格局很快形成。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了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资源开发为基础、以种养业为支柱,农工技贸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专业化生产、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
5.城乡协调均衡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工业化的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加速城镇化。70年代末只有几十个城镇,80年代中期增加到200个,1992年达到406个,1994年达到597个。15年增长近10倍。中山、东莞两市,只辖建制镇,而没有县和乡的建制。1994年,珠江三角洲地区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45.2%,比全省比例高出16个百分点。现在,该地区平均每65&127;平方公里就有一座城镇。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城镇化过程中,将现代城镇的服务功能优势与现代乡村的田园风情优势相互补充、结合,推动了城乡协调均衡发展,形成了富有特色的融合区。
6.社会流动走向健康有序。珠江三角洲地区是全国最大的外来工聚集地。现在,在该地区就业的外来务工者有数百万,形成了规模庞大、富有特色的外来务工人员流动群。这种社会流动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逻辑,是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自然体现。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努力,政府有关部门和劳务机构对外来务工者的管理,已经基本上实现了依法管理,使社会流动从无序走向了有序。

⑦ 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有什么的地理位置优势

在珠江三角洲过去近20年赖以高速发展的各项竞争优势中,最值得强调的,莫过于其毗邻港澳的地缘区位优势和改革开放先行带来的体制、政策优势。事实上,珠江三角洲地区是广东最接近港澳,也是开放最早、最彻底的区域,深圳、珠海两个特区分别直接与港、澳相连,沿海开放城市广州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中心与香港鼎足而立,穗港发展轴与穗澳发展轴分别纵贯珠江三角洲东、西两部,而经广州南沙-虎门的轮渡以及大桥连通了东西两轴,更使穗、港、澳成了"铁三角"。就地缘区位而言,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及土地、气候、物产资源等条件是基本不变的,而真正要发挥其毗邻港澳的比较优势则取决于是否实行改革开放这个政策条件。改革开放前,同样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没能发挥毗邻港澳的优势形成竞争力,这也说明了珠江三角洲过去所受到的政策以及体制上的约束是很大的。只是由于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才让珠江三角洲地区得以利用自身的地理区位、土地、劳动力等条件,大规模地引进港澳的资金、技术、管理和市场,两者的结合就转换成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相对于内地,珠江三角洲地区首先就有"先行一步"的特殊政策,使其地缘区位得以发挥作用;而相对于沿海其他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又有着优越的地缘区位,在同样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情况下,其地缘区位就成为政策得以发挥更大作用的前提条件。等到改革开放成为全国普遍实行的政策时,珠江三角洲地区已经通过在先行阶段由比较优势所引致的发展模式形成了较强的竞争力,从而又得以继续保持其领先于其他区域的比较优势

⑧ 简述珠江三角洲的经济特点

一、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

1.经济实现持续快速增长。1980年到1996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7.8%,不仅高于全省14.5%、全国9.7%的同期平均增长速度,而且高于亚洲“四小龙”经济起飞阶段的平均增长速度。

2.外向型经济总体水平较高。珠江三角洲地区充分发挥毗邻港澳的地缘优势和侨胞遍及世界各地的有利条件,以国际市场为导向,以国内市场为依托,推动外向型经济高水平、快速度发展。1994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出口贸易总额高达384.6亿美元,占全省当年出口贸易总额的76.6%;实际利用外资87.98亿美元,分别占全省、全国当年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68%和24%。

3.产业结构优化合理。珠江三角洲地区已经完成了从传统的农业经济向重要的制造业中心的转变,并成功实现了第二、第三产业双重主导的经济社会全面联动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第一、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980年的25.8:45.5:28.9发展为1994年的8.8:51.2:40。总体上看,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已经基本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到工业化,再到产业多元化发展的转变。

4.农业产业化格局基本形成。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该地区农业的市场化、社会化、集约化生产经营格局很快形成。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了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资源开发为基础、以种养业为支柱,农工技贸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专业化生产、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

5.城乡协调均衡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工业化的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加速城镇化。70年代末只有几十个城镇,80年代中期增加到200个,1992年达到406个,1994年达到597个。15年增长近10倍。中山、东莞两市,只辖建制镇,而没有县和乡的建制。1994年,珠江三角洲地区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45.2%,比全省比例高出16个百分点。现在,该地区平均每65&127;平方公里就有一座城镇。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城镇化过程中,将现代城镇的服务功能优势与现代乡村的田园风情优势相互补充、结合,推动了城乡协调均衡发展,形成了富有特色的融合区。

6.社会流动走向健康有序。珠江三角洲地区是全国最大的外来工聚集地。现在,在该地区就业的外来务工者有数百万,形成了规模庞大、富有特色的外来务工人员流动群。这种社会流动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逻辑,是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自然体现。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努力,政府有关部门和劳务机构对外来务工者的管理,已经基本上实现了依法管理,使社会流动从无序走向了有序。

⑨ 珠江三角洲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因为经济开放,对外交流。

1986年,珠江三角洲地区成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得以接受海外先进的技术、大量的资金和先进的经营管理方式。目前,珠江三角洲地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最快,最富生机活力的地区之一。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基地、轻工业基地、外贸出口基地。

外向型经济总体水平较高。珠江三角洲地区9个城市充分发挥毗邻港澳的地缘优势和侨胞遍及世界各地的有利条件,以国际市场为导向,以国内市场为依托,推动外向型经济高水平、快速度发展。

(9)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扩展阅读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简称珠三角经济区,是组成珠江的西江、北江和东江入海时冲击沉淀而成的一个三角洲,面积大约一万多平方公里。

一般来说它的最西点定义在三水。 2009年1月8日,《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 规划范围以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惠州和肇庆市为主体,辐射泛珠江三角洲区域。

“珠三角”概念1994年10月8日首次正式提出设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珠三角”最初由广州、深圳、佛山、珠海、东莞、中山、江门7个城市组成(不含香港澳门2个特区),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珠江三角洲。

后来,“珠三角”范围调整扩大为由珠江沿岸广州、深圳、佛山、珠海、东莞、中山、惠州、江门、肇庆9个城市组成的区域,这也就是通常所指的“珠三角”或“珠三角经济区。

阅读全文

与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