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开发 > 两岸经济发展历程

两岸经济发展历程

发布时间:2021-02-19 14:52:51

A. 两岸关系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

1992年,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就在“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史称“九二共识”。1993年4月,大陆“海协”会长汪道涵与台湾 “海基会”会长辜振甫,在两会就“一个中国”达成共识后,在新加坡举行了举世瞩目“汪辜会谈”。双方正式签署了《汪辜会谈共同协议》等四项协议,并建立了两会会谈制度,从而打开了两岸和平对话的正式渠道。2005年初,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江丙坤展开“破冰之旅”访问大陆,为连战之行铺路;4月,连战为期8天的“和平之旅”,国共两党达成了两岸和平发展的五项愿景等一系列共识;随后亲民党党主席宋楚瑜的“搭桥之旅”、新党党主席郁慕明的“民族之旅”都进一步拉近了两岸之间的距离。 ◎ 2006年4月14日至15日,两岸经贸论坛在北京召开,发布两岸经贸论坛《共同建议》及大陆方面为促进两岸交流合作、惠及台湾同胞的15项政策措施。论坛的成功召开进一步推动了两岸关系的发展。
2008年5月28日,国民党主席吴伯雄以台湾首位“执政党”主席身份开展“雨过天晴之旅” 吴伯雄应胡锦涛之邀,2009年5月25日至6月1日访问大陆。吴伯雄确定出访北京、重庆、杭州和南京,并在南京中山陵参加孙中山奉安八十周年纪念活动 。称两岸关系最大的源动力在于血脉和文化

2010年6月29日下午,海协会与海基会第五次会谈在重庆申基索菲特酒店举行签字仪式,正式签署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和两岸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2011年1月1日生效)标志着两岸经贸合作进入制度化轨道。2009. 2.27,马英九为降低蓝绿关于两岸“综合性经济协议”(CECA)的对抗,正式将其更名为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

B. 两岸经济融合发展是什么时候提出的

全国政协委员、海协会会长陈德铭2014年3月4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两岸经济有很大的互补性,应该融合发展。
“三通”是两岸经济互通和整合的基础,ECFA是开始融合的基础。
希望能帮到你。

C. 如何推进两岸经济发展

首先,要发挥民间力量,即“重民间轻官方”。受岛内政治环境的变化,两岸直接介入推动两岸经济合作的可能性降低,至多是单方面的政策调整,无法相互协商与协调,这就需要量充分发挥民间在两岸经济合作中的角色与力量。一是要发挥国共协商沟通机制,通过国民党与大陆的良好关系,为两岸民间经济合作提供协助。二是通过两岸民间经济组织举办两岸各类经济合作论坛,创造两岸企业合作的信息与机会。三是鼓励两岸企业签署民间性经济合作协议。
其次,要发挥市场的作用,就是“重市场轻政府”。在两岸经济关系发展进程中,市场一直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台湾当局的大陆经贸政策开放,基本上都是在市场压力与经济需要之下被迫开放,是被市场逼着开放,客观上促进了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未来两岸经济合作应努力发挥市场的引导、调节作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当局调整政策,为两岸经济合作创造条件。
再次,要挥地方政府的功能与作用,即“重地方”。两岸地方性经济合作受政治因素影响较小,可让地方政府走到台前,在相关规定框架下主导与推进两岸经济合作,由两岸地方政府尤其是大陆地方政府组织更多的两岸经济合作交流会、展销会与座谈会等,充分发挥各类经济园区的特殊政策功能,签署地方性经济合作协议,促进两岸经济合作。
第四,要发挥法治的作用。在两岸经济合作过程中,不论是企业,还是地方政府,或民间组织,要适应新时代,适应“以法治国”或“以法治理”的时代精神,遵守海峡两岸的有关法规,严格依法办事,可以避免过去人为项目或政策承诺,避免产生严重的经济合作后遗症,可以保证两岸经济合作的良好秩序,减少纠纷与矛盾。当两岸经济合作纠纷发生时,尽可能通过行政诉讼或仲裁等法律手段解决。
第五,要发挥台商的作用。台商对两岸经济发展、两岸经济政策、市场、营商环境与商机最了解,是促进两岸经济合作的重要桥梁。同时,台商在海峡两岸有广泛的人脉关系、商业关系,而且有强大的组织团队力量,可以在两岸关系陷入僵局情况下发挥重要的协调、促进作用。
第六,要发挥两岸经济合作中大陆主体市场的作用。在两岸经济合作中,由于台湾当局的政策限制,在岛内经济合作比较困难,民进党执政后变得更加困难,大陆企业入岛投资、入股、并购等经营活动受到很大限制,日前台湾经济主管部门又再次否决了大陆企业对台投资案。在这样的形势下,鼓励两岸企业将经济合作的场域与重心放在大陆,开展更大范围、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
第七,要着手解决目前两岸经济合作中遇到的新困难。民进党上台执政后,两岸经济往来与合作面临考验,已出现倒退现象,两岸虱目鱼项目告停、台湾农产品对大陆出口显著减少、赴台旅游人数下降等。对于这些涉及台湾民众具体利益或特定群体的问题,我们还是应该足够重视,可通过民间机构或组织协作,给予可能的协助与解决。

D. 两岸关系发展取得历史性突破的是

两岸关系发展取得历史性突破的是九二共识的达成。
1987年底,长达三十多年的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后,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等各项交流随之发展起来,同时也衍生出种种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台湾当局不得不调整“不接触、不妥协、不谈判”的“三不政策”,于1990年11月21日成立了得到官方授权的与大陆联系与协商的民间性中介机构──海峡交流基金会,出面处理官方“不便与不能出面的两岸事务”。为便于与海基会接触、商谈,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推动于1991年12月16日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并授权以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作为两会交往和事务性商谈的基础。
1992年10月28日至30日,两会在香港商谈中,就海峡两岸事务性(公证书使用)商谈中如何表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海协的基本态度是,海峡两岸交往中的具体问题是中国的内部事务,应本着一个中国原则协商解决。在事务性商谈中,只要表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基本态度,可以不讨论一个中国的政治含义,表述的方式可以充分协商。
1992年11月大陆的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的海峡交流基金会就解决两会事务性商谈中如何表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态度问题所达成的以口头方式表达的“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

E. 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历程拜托各位大神

2010年1月26日 《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第一次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和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专家工作协商在北京举行。大陆方面由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常务副会长郑立中带队,台湾方面由 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 副董事长高孔廉带队,成员包括两岸相关经济主管部门的人员。海峡两岸就 《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的名称、基本结构、建立协商工作机制等问题交换了意见。 海峡两岸经过一天坦诚和善意的协商,取得了多项共识。海峡两岸认为,海峡两岸研究单位关于 《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共同研究的结论和建议,体现了海峡两岸经济的现状和特点,反映了海峡两岸经济发展的需要,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海峡两岸一致认为,签署 《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有利于海峡两岸展开进一步的经济合作,有利于海峡两岸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国际经济激烈竞争的挑战,有利于建立具有海峡两岸特色的经济合作机制,有利于增进海峡两岸人民的福祉(zhǐ)。海峡两岸同意 ,《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的基本内容涵盖海峡两岸之间的主要经济活动,包括 货物贸易 和 服务贸易 的市场开放、原产地规则、早期收获计划、贸易救济、争端解决、投资和经济合作等;今后将按业务议题进行协商。海峡两岸还交换了税则和有关经济管理规定与统计数据等。 海峡两岸同意,应本着 先易后难、求同化异、循序渐进、积极稳妥和先经济后政治 的原则,尽快推动签署 《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进程

F. 两岸经济关系发展的基本特征是

嗯,经济关系发展的基础决定于两岸政治上的结合和政策。

G. 台湾经济发展的几个时期

1949年以来,台湾经济发展大致经历四个时期:

(一),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年)。

当时台湾人口剧增,物价飞涨,工农业生产几乎停顿,而军事性开支却占财政支出的一半以上,民众生活困难,经济濒临崩溃。为此,台湾当局采取了一系列旨在稳定社会和恢复经济的政策与措施,土地改革、改革币制、外汇贸易管制,优先发展电力、肥料及纺织工业等。50年代台湾农业发展迅速,增长率年均达各4.7%。

(二),以农养工发展时期(1952-196O年)。

当时台湾经济基本上以农业为主,劳动力过剩,对外贸易和国际收支均逆差严重,外汇极度短缺,民众因收入低而无力消费进口工业品。台湾当局以稳定中求发展为指导思想,确定了以农业培养工业,以工业发展农业的方针。土地改革促进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产品及其加工品在总出口中的比重非常高,1957年高达71.5%,成为创汇主力。台湾当局又通过肥料换谷、强制收购等不等价交换方式,获取利润,把它转移到工业部门。

在工业方面,重心放在资金需求量不大、技术要求不高、建厂周期短的民生工业上,以岛内生产替代进口,以适应岛内的消费水准,并节省外汇开支,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减轻就业压力。形成了糖、茶、菠萝及香茅油等农副产品加工业,以及水泥、玻璃、木制品、造纸、化肥、纺织、食油、面粉、塑胶原料及制品、人造纤维、自行车、缝纫机和家用电器等进口替代工业。

(三),出口导向经济发展时期(1960-1986中)。

由于台湾市场狭小,当时进口替代工业的产品市场已趋饱和,若继续发展将导致经济后劲乏力。台湾抓住当时国际分工变化的机遇,利用低廉工资的国际比较利益,大力发展加工出口工业带动经济发展,并陆续修正或制定旨在促进出口的政策与措施,如进行外汇贸易的改革、实施"奖励投资条例"、鼓励民间储蓄、对外销厂商实行税收和融资的优惠、设立出口加工区和保税仓库等。

这个时期外资对台湾工业化和出口扩张起了重要作用,民间企业从进口替代转向出口产业,成为经济成长的主力。台湾企业从日本进口生产资料,向美国出口工业品,形成了生产上依赖日本、市场上依赖美国的三角贸易关系。台湾工业得到了高速发展。从1963-1973年,工业年均增长率高达18.3%,其中制造业的年均增长率达20.1%,工业产值在台湾GDP中的比重由196O年的26.9%提高到1973年的43.8%;出口贸易额中工业制品的比重由l960年的32.3%增至l973年的84.6%。

(四),经济转型时期(l986年至今)。

自8O年代以来,由于台湾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新台币兑美元汇率大幅升值,工资也大幅上涨,劳动力短缺,劳动密集型加工出口工业逐渐丧失比较利益和比较优势,导致民间投资意愿低落,经济发展陷入困境。为此,台湾当局于1986中提出了实行自由化、国际化、制度化的经济转型,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市场经济机制,并以产业升级和拓展美国以外的外贸市场作为重大调整内容,确定以通讯、信息、消费电子、半导体、精密器械与自动化、航天、高级材料、特用化学及制药、医疗保健及污染防治等十大新兴产业为支柱产业。

经过近10年的经济转型,台湾经济在自由化、国际化方面取得一定进展,产业升级也初现成效,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工业占制造业的比重目前已达61.5%,其中信息产业发展尤为突出,其产值已名列世界前茅。台湾对外出口市场的重心也逐渐从欧美转向亚洲,对美国出口比重已由1984年的48.8%下降到1995中的23.7%,对亚洲的出口比重则由1998年的32.8%上升到1995年的52.6%。

出口产品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电子、信息、机械、电机和运输工具产品已占总出口的50%以上。对外投资大幅度增长,开始成为净资本输出地区,累计至1995中,对外投资约300亿美元。在这一时期,台湾与祖国大陆及香港的经济联系也日趋密切。

(7)两岸经济发展历程扩展阅读:

(一)从祖国大陆带去的财物和人才起到了不可忽略的作用。国民党统治集团败退台湾时,从上海运送黄金80万两以及大量银元、美钞到台湾,由孔、宋家族将20亿美金转移至美国花旗、大众等银行,并带去了大批各类财经人才。这些资金和人才对台湾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国民党统治集团还将大量的机器设备运到台湾。

(二)台湾民众为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台湾民众勤奋节俭、吃苦耐劳,对台湾在提高储蓄率以集聚资本,以及开拓国际市场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农民在工业化过程中作出了牺性,中小企业者成为出口贸易的主角。

(三)台湾当局制定了稳定中求发展等经济政策。如在发展策略上先发展农业及劳动密集型工业,再发展资本与技术密集工业;先发展进口替代工业,然后发展出口导向工业,较好地结合了台湾的实际情况,并有效地利用了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的契机。

(四)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对台湾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近十多年来,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已具一定规模,互补互利的局面正在形成,祖国大陆已成为台湾经济发展的腹地。台湾每年从两岸贸易中获得巨额顺差,保证了其贸易收支的平衡,且提高了其在本岛的投资能力。大批台湾劳动密集型企业投资大陆,缓解了其在本岛发展的困难,并且有利于台湾产业的转型与升级,特别是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的成长。

H. 海峡两岸交往的经济史实

许多史实证明祖国统一保持社会的安定、经济发展政治局面,推动了社会生产力回发展,促答进各民族相互融合和各地区经济文化联系加强。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与祖国大陆有悠远的经济文化交往历史。早在三国吴,孙权派大将卫温到达夷洲,台湾与大陆内地有了联系;元朝,台湾地区隶属澎湖巡检司;清朝,设立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台湾府的设立促进台湾地区开发,巩固了祖国的海防。中日甲午战争后,日本利用《马关条约》把台湾及其附属岛屿从中国版图上分割出去,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开罗会议发表《开罗宣言》,明确规定日本必须将台湾及附属岛屿归还给中国。二战后台湾回到祖国怀胞。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逃亡到台湾并占领它,这样造成台湾只能与祖国大陆隔海相望。

现在我国对台政策基本原则是“一个中国”、“两种政策”、“高度自治”、“和平谈判”,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随着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国力增强,海峡两岸人民经济文化交流和联系加强,实现祖国早日统一成为海峡两岸炎黄子孙共同心愿。我们相信,统一是我们共同梦想,这一天不会遥远

I. 概括台湾经济发展的历程

1949年以来,台湾经济发展大致经历四个时期:

(一)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年)。

当时台湾人口剧增,物价飞涨,工农业生产几乎停顿,而军事性开支却占财政支出的一半以上,民众生活困难,经济濒临崩溃。为此,台湾当局采取了一系列旨在稳定社会和恢复经济的政策与措施,土地改革、改革币制、外汇贸易管制,优先发展电力、肥料及纺织工业等。50年代台湾农业发展迅速,增长率年均达各4.7%。此外,从1950年下半年起,美国开始对台湾实行经济援助,注人大量资金帮助台湾恢复经济。到1952年,台湾经济基本恢复到二战前的最高水平。

(二)以农养工发展时期(1952-196O年)。

当时台湾经济基本上以农业为主,劳动力过剩,对外贸易和国际收支均逆差严重,外汇极度短缺,民众因收入低而无力消费进口工业品。台湾当局以稳定中求发展为指导思想,确定了以农业培养工业,以工业发展农业的方针。土地改革促进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产品及其加工品在总出口中的比重非常高,1957年高达71.5%,成为创汇主力。台湾当局又通过肥料换谷、强制收购等不等价交换方式,获取利润,把它转移到工业部门。在工业方面,重心放在资金需求量不大、技术要求不高、建厂周期短的民生工业上,以岛内生产替代进口,以适应岛内的消费水准,并节省外汇开支,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减轻就业压力。形成了糖、茶、菠萝及香茅油等农副产品加工业,以及水泥、玻璃、木制品、造纸、化肥、纺织、食油、面粉、塑胶原料及制品、人造纤维、自行车、缝纫机和家用电器等进口替代工业。

(三)出口导向经济发展时期(1960-1986中)。

由于台湾市场狭小,当时进口替代工业的产品市场已趋饱和,若继续发展将导致经济后劲乏力。台湾抓住当时国际分工变化的机遇,利用低廉工资的国际比较利益,大力发展加工出口工业带动经济发展,并陆续修正或制定旨在促进出口的政策与措施,如进行外汇贸易的改革、实施"奖励投资条例"、鼓励民间储蓄、对外销厂商实行税收和融资的优惠、设立出口加工区和保税仓库等。这个时期外资对台湾工业化和出口扩张起了重要作用,民间企业从进口替代转向出口产业,成为经济成长的主力。台湾企业从日本进口生产资料,向美国出口工业品,形成了生产上依赖日本、市场上依赖美国的三角贸易关系。台湾工业得到了高速发展。从1963-1973年,工业年均增长率高达18.3%,其中制造业的年均增长率达20.1%,工业产值在台湾GDP中的比重由196O年的26.9%提高到1973年的43.8%;出口贸易额中工业制品的比重由l960年的32.3%增至l973年的84.6%。至此,台湾工业建立起了一个以出口加工区为依托,以轻纺、家电等加工工业为核心的产业支柱,由此带动了经济的发展。

(四)经济转型时期(l986年至今)。

自8O年代以来,由于台湾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新台币兑美元汇率大幅升值,工资也大幅上涨,劳动力短缺,劳动密集型加工出口工业逐渐丧失比较利益和比较优势,导致民间投资意愿低落,经济发展陷入困境。为此,台湾当局于1986中提出了实行自由化、国际化、制度化的经济转型,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市场经济机制,并以产业升级和拓展美国以外的外贸市场作为重大调整内容,确定以通讯、信息、消费电子、半导体、精密器械与自动化、航天、高级材料、特用化学及制药、医疗保健及污染防治等十大新兴产业为支柱产业。经过近10年的经济转型,台湾经济在自由化、国际化方面取得一定进展,产业升级也初现成效,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工业占制造业的比重目前已达61.5%,其中信息产业发展尤为突出,其产值已名列世界前茅。台湾对外出口市场的重心也逐渐从欧美转向亚洲,对美国出口比重已由1984年的48.8%下降到1995中的23.7%,对亚洲的出口比重则由1998年的32.8%上升到1995年的52.6%。出口产品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电子、信息、机械、电机和运输工具产品已占总出口的50%以上。对外投资大幅度增长,开始成为净资本输出地区,累计至1995中,对外投资约300亿美元。在这一时期,台湾与祖国大陆及香港的经济联系也日趋密切。

台湾经济发展较快的原因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点:

(一)得益于大量的美国经济援助以及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发展。美国从自身战略利益出发,从1950年至1965年给台湾的经济援助共计l5亿美元。15年间,"美援平均约占台湾投资毛额的34%,从而弥补了台湾商品及劳务人超的91%"。美国对台湾的经济援助不仅限于资金或物资,还包括军事援助、低利贷款、直接投资、技术转让和人才支援等。美援在台湾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非同小可。台湾学者认为,如果没有美援,"台湾经济至少要比现在落后20-3O年"。此外,战后西方国家在60-7O年代的经济繁荣,给台湾发展出口导向型经济提供了巨大的市场。

(二)从祖国大陆带去的财物和人才起到了不可忽略的作用。国民党统治集团败退台湾时,从上海运送黄金80万两以及大量银元、美钞到台湾,由孔、宋家族将20亿美金转移至美国花旗、大众等银行,并带去了大批各类财经人才。这些资金和人才对台湾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国民党统治集团还将大量的机器设备运到台湾。

(三)台湾民众为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台湾民众勤奋节俭、吃苦耐劳,对台湾在提高储蓄率以集聚资本,以及开拓国际市场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农民在工业化过程中作出了牺性,中小企业者成为出口贸易的主角。

(四)台湾当局制定了稳定中求发展等经济政策。如在发展策略上先发展农业及劳动密集型工业,再发展资本与技术密集工业;先发展进口替代工业,然后发展出口导向工业,较好地结合了台湾的实际情况,并有效地利用了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的契机。

(五)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对台湾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近十多年来,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已具一定规模,互补互利的局面正在形成,祖国大陆已成为台湾经济发展的腹地。台湾每年从两岸贸易中获得巨额顺差,保证了其贸易收支的平衡,且提高了其在本岛的投资能力。大批台湾劳动密集型企业投资大陆,缓解了其在本岛发展的困难,并且有利于台湾产业的转型与升级,特别是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的成长。祖国大陆在台湾出口份额中的比重上升,减轻了台湾外贸对美国市场的过度依赖,对台湾经济的稳定也有重要作用。

台湾经济虽人均GDP较高,但内需市场狭小,自然资源较少,科技基础薄弱,井受此制约,形成了"浅碟子经济"的特点。这一特点主要表现在对海外市场和技术的依赖程度较高。1980年,台湾经济发展对对外贸易依存度高达95.6%,其中对出口贸易依存度也达47.89%;1995年的依存度虽有所下降,但仍高达81.65%,其中对出口贸易依存度还有42.36%。近几年来虽然台湾产业升级取得一定成效,但关键技术仍然对外依赖性较高,如集成电路芯片产量已跃居世界前列,但其电路设计这一关键技术仍主要依靠发达国家。所以,台湾产业升级虽有进展,但整体工业技术并无突破性发展,工业技术自主开发能力不强的基本格局仍未改变。台湾经济对外依赖程度较高,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和制约较大。近几年台湾经济能维持适度增长,新市场开拓、贸易创造效果大于技术创造效果。

长期以来,台湾财政状况不佳,税基萎缩,赋税收入年增长率从1992年19.7%一路下滑到2001年的-6.7%。同时,各级公库和"国库"支出增长很快,在支出结构中,军备开支占了财政预算的很大比重,如1996年的财政预算中,"国防支出"(未含外购军备的特期预算)占了22.1%;若再把行政开支计入,整个财政开支中非生产性开支的比重很大。财政状况持续恶化,至2002年,台当局总负债已接近4兆新台币,债务余额占GDP比重超过30%。

台湾经济发展还受岛内政争激烈和两岸关系不稳定因素的影响。近几年来,台湾政党之争异常激烈和频繁,大大影响了有关政策与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也成为行政效率不高的原因之一;再加上"黑金政治"猖獗,使许多重大项目的工程进度和质量受到负面影响。同时,由于台湾当局推行分裂政策,造成两岸关系的不稳定,影响了台湾民间资本和外国资本在台湾的投资意愿。

综上所述,台湾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均是政治、经济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虽然台湾当局采取了某些相应措施,其中某些措施不乏助益,但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阅读全文

与两岸经济发展历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