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论文 瘟疫对宗教、文化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医疗实验、恐怖活动等得影响 字数2500字
总的来说,瘟疫[1]是由于一些强烈致病性微生物,如细菌、病毒引起的传染病。 一般是自然灾害后,环境卫生不好引起的。
先秦时期
瘟疫在中国史料中早有记载。如《周礼·天官·冢宰》记载:“疾医掌养万民之疾病,四时皆有疠疾。”《吕氏春秋·季春纪》记载:“季春行夏令,则民多疾疫。”说明当时对瘟疫的认识已经达到了一定水平,认为温疫一年四季皆可发生,原因之一是由于时令之气的不正常,是由“非时之气”造成的。
现存最早的中医古籍《黄帝内经》也有记载。如《素问·刺法论》指出:“五疫之至,皆向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素问·本能病》篇:“厥阴不退位,即大风早举,时雨不降,湿令不化,民病温疫,疵废。风生,民病皆肢节痛、头目痛,伏热内烦,咽喉干引饮。”指出温疫具有传染性、流行性、临床表现相似、发病与气候有关等特点,并认为只要“正气存内”,就能“避其毒气”。
东汉时期
东汉时期的张仲景在其著作《伤寒杂病论》的序言中说“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公元196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文中的“伤寒”,除了指外感热病外,还包括了当时的烈性传染病,可见当时温疫流行之猖獗。
三国
曹植《说疫气》记载“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疠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或以为:疫者,鬼神所作。夫罹此者,悉被褐茹藿之子,荆室蓬户之人耳!若夫殿处鼎食之家,重貂累蓐之门,若是者鲜焉。此乃阴阳失位,寒暑错时,是故生疫,而愚民悬符厌之,亦可笑也。”描绘了当疫病流行的惨状,并明确指出:“疠气流行”,并非“鬼神所作”,而是“阴阳失位,寒暑错时”所致。
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在《七哀诗》中也记载:“……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是当时凄凉情景的真实写照。据史料记载,从汉桓帝刘志,至汉献帝刘协的七十余年中,记载有疫病流行17次。疫情连年,民不聊生,即使是士大夫们也未能幸免。如文学史上著名的“建安七子”中的徐干、陈琳、应玚、刘桢也一时俱逝。其惨状可见一斑。
晋朝
晋朝葛洪《肘后备急方》对温疫也有论述,认为“伤寒、时行、温疫,三名同一种。……其年岁中有疠气兼挟鬼毒相注,名为温病。”并立“治瘴气疫疠温毒诸方”一章,记载了辟瘟疫药干散、老君神明白散、度瘴散、辟温病散等治疗、预防温疫的方剂。
隋朝
隋朝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疫疠病诸候》认为疫疠病“其病与时气、温、热等病相类,皆有一岁之内,节气不和,寒暑乖候,或有暴风疾雨,雾露不散,则民多疾疫。病无长少,率皆相似,如有鬼厉之气,故云疫疠病。”并认为岭南地区的青草瘴、黄芒瘴等瘴气也属疫疠病范围。并进一步指出:“此病皆因岁时不和,温凉失节,人感乖戾之气而生病,则病气转相染易,乃至灭门,延及外人,故须预服药及为法术以防之。”
唐朝
唐朝孙思邈《千金要方·卷九·伤寒》立“辟温”一章,记载治疗温疫的方剂。
出于唐朝王冰以后的《素问》遗篇,认为温疫与五运六气变化异常有一定的关系,故有金疫、木疫、水疫、火疫、土疫“五疫”及“五疠”之称。说明古人已经意识到温疫的致病原因不同于一般的六淫外邪,而是一种疫毒之气。
宋代
宋代医家张从正《儒门事亲·卷一·立诸时气解利禁忌式三》:指出“又如正二三月,人气在上,瘟疫大作,必先头痛或骨节疼,与伤寒、时气、冒暑、风湿及中酒之人其状皆相类。慎勿便用巴豆大毒之药治之。……夫瘟疫在表不可下,况巴豆之丸乎。”对瘟疫的临床表现、治疗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元朝
元朝医家朱丹溪《丹溪心法·卷一·温疫五》:“瘟疫众一般病者是,又谓天行时疫。治有三法:宜补,宜散,宜降。”总结了温疫的治疗方法。
明朝
明朝医家吴又可目睹当时疫病流行的惨状,在前人有关论述的基础上,对温疫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探讨。其所著的《温疫论》是我国论述温疫的专著,对温疫进行了详细的论述。认为“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指出温疫的致病因子是“异气”,又称“疫气”、“疠气”“戾气”等,是对温疫病因的创见。
吴氏认为戾气是物质性的,可采用药物制服。虽然戾气“无形可求,无象可见,况无声复无臭,何能得睹得闻”,但它是客观存在的物质,又进一步指出“物之可以制气者药物也。”
戾气是通过口鼻侵犯体内的。认为“邪从口鼻而入”,又感染戾气的方式,“有天受,有传染,所感虽殊,其病则一”。
而人体感受戾气之后,是否致病则决定于戾气的量、毒力与人体的抵抗力。指出“其感之深者,中而即发,感之浅者,而不胜正,未能顿发”;“其年气来之厉,不论强弱,正气稍衰者,触之即病”;“本气充满,邪不易入,本气适逢亏欠,呼吸之间,外邪因而乘之”。
戾气引起的疫病,有大流行性与散发性的不同表现。而戾气致病又有地区性与时间性的不同情况。此外,由于戾气的种类不同,所引起的疾病也不同,侵犯的脏器部位也不一。认为“……为病种种,是知气之不一也”。并且还指出人类的疫病和禽兽的瘟疫是由不同的戾气所引起的。
吴又可在《温疫论》中,还创制了不少独特的、行之有效的治疫方剂。《温疫论》是我国医学文献中论述急性传染病的一部划时代著作,至今仍可用来指导临床,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
清朝
清朝余师愚,著有《疫疹一得》。其在吴又可《温疫论》的基础上,认为疫疹的病因是疠气,指出“一人得病,传染一家,轻者十生八九,重者十存一二,合境之内,大率如斯。”并根据暑热疫的病证特点,创立“清瘟败毒饮”一方,以重用石膏为主,为温疫病的辨证论治开拓了新的境地。
综上所述,中医药学在与温疫长期的斗争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与临床治疗方法。应该充分发挥中医药治疗急性传染病的作用。[2]
编辑本段
巨大危害
2000年八国集团领导人(G8)将在日本冲绳举行年度会议。鉴于包括艾滋病、肺结核和疟疾等在内的传染病已成为人类头号杀手,其所带来的经济损失更是难以数计,如何遏止全球瘟疫的蔓延将首次正式列入此次会议的议题。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发言人格里高利-哈特尔表示,“此举标志着人类在与传染病的斗争中迈出了重要一步。如果不采取措施,这三种传染病很有可能彻底摧毁人类经济和社会结构。相反,如果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能共同为此做出贡献,事情将会有根本性的改变。”
据了解,目前全世界共有3500万人感染艾滋病病毒,其中70%的人生活在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该地区迄令为止已有1100万人死于艾滋病。
三分之一的艾滋病患者最后都死于肺结核,后者每年夺去200万人的生命,同时又有800万人感染,几乎全部集中在发展中国家。
疟疾只需借助蚊子叮咬就可以传染,在非洲,它每年要夺取100万人的生命。
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在发展中国家,艾滋病、肺结核和疟疫这三种传染病使各国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其中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过去35年中,仅疟疫一种传染病就使国内生产总值损失了三分之一。
法国总统希拉克在一次重大艾滋病会议上曾表示,他将在八国集团领导人会议上敦促其他国家的领导人支持改善发展中国家的医疗水平。
从以往的情况来看,八国集团所做的允诺往往最终不能兑现。例如,1999年,八国集团曾宣布将为世界上最贫穷国家削减1000亿美元的债务,但迄令为止,还没有哪个国家采取具体行动。
有鉴于此,积极呼吁向贫穷国家提供廉价药品的世界慈善医疗卫生阵线(MSF)警告说,八国集团必须用实际行动来实现所许下的诺言。
MSF女发言人萨曼莎-波尔顿说,“八国集团应该提供资金,帮助发展中国家生产一些普通药品,如治疗艾滋病的抗逆转录酶病毒药品,以使这些国家摆脱对国外大医药公司的依赖。”
此外,鼓励、支持公共研究机构的研究工作也非常重要,研制新药品不应该象商品一样为某个跨国大公司所垄断。肺结核的治疗就是一个突出例子。目前仅有的一种疫苗还是在1923年发现的,此后,几乎没有人再去研究新的更为有效的药品。而这种名为TB的疫苗经过30多年的运用之后,不仅价钱昂贵,而且药力也在逐渐下降。
波尔顿说,“肺结核是穷人的疾病。如果感染了肺结核,你必需呆在医院里几个月,无法工作,而这对许多人来说是根本负担不起的。”
编辑本段
第一次流行瘟疫
[3]自2400多年前至19世纪中后期雅典瘟疫
2400多年以前的一场疾病几乎摧毁了整个雅典。在一年多的时间里,雅典的市民们生活在噩梦之中,身边强壮健康的年轻人会突然发高烧,咽喉和舌头充血并发出异常恶臭的气味。 不幸的患者打喷嚏,声音嘶哑,因强烈的咳嗽而胸部疼痛。一位医生发现用火可以防疫,从而挽救了雅典。
流感
早在公元前412年的古希腊时期,希波克拉底就已经记述了类似流感的疾病。到了19世纪,德国医学地理学家Hirsch详细列表记述了自公元1173年以来的历次类似流感的流行病爆发情况。明显由流行性感冒引起的第一次流行病发生在1510年的英国。
后来在1580年、1675年和1733年也曾出现过流行性感冒引起大规模流行病的情况。而对流感大流行最早的详尽描述是在1580年,自此以后,文献中共记载了31次流感大流行。其中,1742年至1743年由流行性感冒引起的流行病曾涉及90%的东欧人,1889年至1894年席卷西欧的“俄罗斯流感”,发病范围广泛,死亡率很高,造成严重影响。
鼠疫
历史上首次鼠疫大流行发生于公元6世纪,起源于中东,流行中心在近东地中海沿岸。公元542年经埃及南部塞得港沿陆海商路传至北非、欧洲,几乎殃及当时所有著名国家。这次流行疫情持续了五六十年,极流行期每天死亡万人,死亡总数近一亿人,这次大流行导致了东罗马帝国的衰落。
第二次大流行发生于公元14世纪,其起源众口不一。此次流行此起彼伏持续近300年,遍及欧亚大陆和非洲北海岸,尤以欧洲为甚。到1665年8月,每周死亡达2000人,一个月后竟达8000人。直到几个月后一场大火(史称“伦敦大火灾”),烧毁了伦敦的大部分建筑,老鼠也销声匿迹,鼠疫流行随之平息。这次鼠疫大流行就是历史上称为“黑死病”的那一次。
狂犬病
狂犬病毒的面貌清晰地呈现在人们的眼前仅仅百余年的历史,但明确的病毒致病的记载早在400多年前就有了。早在1566年,疯狗咬人致病的案例已经被记录下来,但直到1885年,人们还不知道狂犬病到底是由什么引起的。
在细菌学说占统治地位的年代,法国著名科学家巴斯德(Pasteur,1822-1895)的试验,为狂犬病的防治开辟了新的路径。巴斯德从实践中发现,将含有病源的狂犬病延髓提取液多次注射兔子后,再将这些毒性已递减的液体注射于狗,以后狗就能抵抗正常强度的狂犬病毒的感染。
编辑本段
第二次流行瘟疫(自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
结核病
据资料介绍,自1882年柯霍发现结核菌以来,迄今因结核病死亡人数已达2亿。而今日重提防治结核病,是因为最新资料表明,全世界结核病人死亡人数已由1990年的250万增至2000年的350万。75%的结核病死亡发生在最具生产力的年龄组(15至45岁),全球已有20亿人受到结核病感染,每年感染率为1%,即每年有约6500万人受到结核病感染。
第三次鼠疫
第三次鼠疫大流行始于19世纪末(1894年),它是突然爆发的,至20世纪30年代达最高峰,总共波及亚洲、欧洲、美洲和非洲的60多个国家,死亡达千万人以上。
此次流行传播速度之快、波及地区之广,远远超过前两次大流行,目前,鼠疫在北美、欧洲等地几乎已经绝迹。但在亚洲、非洲的一些地区,人鼠共患状况还时有出现。
流感
1918年,一场致命的流感席卷全球,造成了2000万至5000万人死亡。尽管这场流感在美国被称为“西班牙女士”,但是它似乎首先起源于美国,有可能是从猪身上传播的。在那一年,近1/4的美国人得了流感,导致50多万人死亡,几乎一半的死者是健康的年轻人。
平时流行的流感虽然没有这么致命,但是平均每年在美国也导致11万多人住院,3.4万人死亡。作为一种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流感没有特效药可治,可以注射流感疫苗预防,有效率为70%至90%。由于流感病毒极其容易发生变异,每年流行的流感病毒类型不一样,因此必须每年注射疫苗才能发挥作用。
天花
天花原来只在“旧世界”(亚洲、欧洲和非洲)流行,在17和18世纪,它是西方最严重的传染病,但是在历史上的影响却比不上鼠疫,这可能是因为其受害者以儿童为主(约1/10的儿童因天花夭折),活下来的成年人大多已有免疫力能力。天花是感染天花病毒引起的,无药可治,世界卫生组织在1980年5月28日宣布人类消灭了天花。天花消灭后,人们对如何处置天花病毒展开了唇枪舌剑的争论。1990年,第22届世卫大会作出决定,将世界上仅有的天花病毒储存于俄罗斯的科尔索沃国家病毒和生物技术研究中心,还有美国的亚特兰大疾病控制中心。 销毁天花病毒的最后期限仍没有明确。
编辑本段
第三次流行瘟疫(20世纪中期至21世纪初)
流感
世界上又出现过三次以上流感大流行,即:1957年开始的由甲型流感病毒(H2N2)所致的“亚洲流感”、1968年出现的由甲型流感病毒(H3N2)所致的“香港流感”以及1977年发生的由甲型流感病毒(H1N1)所致的“俄罗斯流感”。
在1957年“亚洲流感”及1968年“香港流感”爆发流行期间,各年龄组均易感染,死亡率升高,65岁以上老年人尤为显著。在具有高危因素(如心肺疾病)的人群中也出现了较高的死亡率,这两次流感均波及世界多个地区。据美国公布的统计数字,在1957年“亚洲流感”流行期间,美国共有7万人因此死亡。而在1968年“香港流感”流行期间,共有3.4万人在美国因感染致死。1977年11月至1978年1月在苏联“俄罗斯流感”流行。1978年1月,“俄罗斯流感”开始在美国在校学生及征募的新兵中爆发流行。至1978年冬,其他许多国家也纷纷出现感染流行。
登革热
登革热是一种由伊蚊传播登革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
登革一词源于西班牙语,意为装腔作势,乃为描写登革热患者由于关节、肌肉疼痛,行走步态好像装腔作势的样子。登革热是一种古老的疾病,20世纪登革热在世界范围内发生过多次大流行,患病人数多达数百万之多。
1998年时,登革热已成为仅次于疟疾的最重要的热带传染病。在东南亚地区呈地方性流行趋势,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及华南各省也发生过不同程度的流行。
西尼罗河病毒
2002年的夏季,“西尼罗河”病毒在美国再次爆发,从1999年到2002年四年间,这种由蚊子传播的疾病,夺去了几十人的生命,100多人受到感染。西尼罗河病毒是在1937年从乌干达西尼罗河区的一位妇女身上分离出来的,近年出现在欧洲和北美的温带区域。
专家认为,每200个感染“西尼罗河”病毒的人中只有1个可能引发致命疾病,但对老人和慢性病患者等免疫系统较为脆弱的人,感染可能引发脑炎直至死亡。
艾滋病
艾滋病是“后天免疫缺损综合征”(AIDS)的英文简称。艾滋病病毒终生传染,它破坏人的免疫系统,使人体丧失抵抗各种疾病的能力。1981年6月,美国疾病控制中心首先报道了5例这样的病例,他们都是同性恋者,随后,在美国和其他国家都陆续发现了类似症状的病人,后在全世界大规模传播开来。
埃博拉病毒
2000年10月14日在乌北部的古卢地区突发埃博拉病,目前有51人被感染,其中31人已经死亡。埃博拉病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在乌干达出现。这种病由埃博拉病毒通过身体接触传染。感染病毒的人出现高烧,肌肉剧烈疼痛,鼻腔、口腔和肛门出血等症状,有可能在24小时内死亡。据报道,乌干达的邻国苏丹和刚果(金)曾先后在70年代和1995年流行过埃博拉病,不少人因此被夺去了生命。[4]
编辑本段
人类历史上十大传染病死亡事件
1 像羊群一样地死亡着雅典大瘟疫
2 多种瘟疫集体爆发安东尼瘟疫
3 世界第一次大规模鼠疫查士丁尼瘟疫
4 肆虐三百年,死亡近两亿欧洲黑死病
5 史上最大的种族杀——灭绝印第安人的天花
6 肆虐两个世纪的黄热病
7 无法估量的损失霍乱横行的19世纪
8 20世纪人类的噩梦西班牙大流感
9 战争的帮凶俄国斑疹伤寒
10 仍在肆虐的瘟疫疟疾
② 中国人口太多,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为了中国的未来和经济,我不惜被戴上千古骂名,去研制瘟疫,同时有
不需你研制,日本人早就有了,已经杀死很多中国人,你最好研制能砸死人了千元大钞,那样即是被砸死了,你也不会留骂名,反而会感谢你。
③ 三国时期爆发国哪些瘟疫,分别对当时的局势产生了什么影响
造成汉末三国动乱的,不光是桓灵之时宦官与外戚内斗造成的党锢之祸的余波,也不光是汉朝为了应付羌乱大量巨额军资,还有一大重要的原因,就是种种流行病。可以说,流行病是民间动乱的源头,也是汉末乱世中,更甚于刀剑饥馑的一大造成大量伤亡的原因。
曹丕代汉以后,虽然战事激烈程度,较先前汉末混战时有所消减,但瘟疫这个人类的大敌,依然在不时作祟。就在曹丕代汉的那一年,荆州就发生了一次瘟疫,让刚刚战胜关羽,全取荆州的吕蒙身亡。到了黄初四年(223年),曹魏治下又发生大疫一起。青龙二年,在封地行医的原大汉皇帝,山阳公刘协病故以后不久,曹魏境内又发生大疫一起,这一场瘟疫还让与诸葛瑾在江陵对峙的夏侯尚被迫还师。次年,瘟疫复作,肆虐于曹魏京城洛阳。
253年,魏吴合肥新城之战中,吴军方面也是因为瘟疫大作,“士卒死者大半”,所以统帅诸葛恪不得不下令退兵。不过这次瘟疫却是由于饮用不洁之水所致,大概是一场痢疾大流行。此外,在孙权发兵进军朱崖(今海南省)、夷州(今台湾省)以前,陆逊就曾上书劝阻,他的上书中就有“民易水土,必致疾疫”这种内容,可惜后来孙权还是不听,远征夷州的卫温诸葛直二将,最后在一年以后,也只能带着被热带流行病折磨的,减员十分之八九的疲惫之师,押着数千个土著俘虏返还。
结语:瘟疫,是造成汉朝统治崩溃的一大诱因,也因着汉末三国的战争、人民流离失所的困境而愈演愈烈。从桓灵时代到三国初立,人口就减少了九成,这其中,因封建时代医疗条件限制所引发的大瘟疫以及各种地方性流行病,造成的破坏要比战争的杀伤,恐怕还要大上几分。诚如曹操在《蒿里行》里所述场景,“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令人唏嘘不已。
④ 主要自然灾害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及对策
回顾为前瞻,知往为开来。灾害类型随城市化发展而变迁,由于人口与生产力向城市集中,防灾减灾形势更加严峻。一般城市典型灾害类型主要可归纳为:公害、交通、水害、火灾、地震、高新技术隐性灾害、生物灾害等,且城市化发展次生灾害比重呈上升趋势。研究表明,现代城市人为致灾及次生灾害造成的灾损已占全部灾损的60%以上,再不加以综合治理,后果不堪设想。联合国1993年在东京召开的“大城市管理会议”的总报告声称:21世纪可以称为“新的城市世纪”,在所强调的诸多因素中特别强调城市安全防减灾体系建设。联合国1994年日本横滨的世界减灾大会已将面向安全少灾的21世纪的目标集中在大城市上。1996年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确定的国际减灾日主题是“城市化与灾害”,1996年世界水日主题为“解城市用水之急”,1997年世界气象日主题为“天气与城市用水问题”。可见,全球已极大地组织了城市减灾活动。但必须看到,全球的城市防灾形势不容乐观,面对我们大城市减灾建设,人们会首先发问:城市决策者重视了 城市管理体制理顺了 科技投入畅通了 全民防灾文化意识增强了 每个城市的综合减灾能力究竟具备不具备 在这方面,1998年长江大水已为国人上了一课,再次敲响了警钟。有关专家已将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不可持续致灾要素归纳为:地震灾害、洪灾与水害、气象灾害、火灾与爆炸、地质灾害、公害致灾、“建设性”破坏致灾、高新技术事故、城市噪声危害、住宅建筑“综合征”、古建筑防灾、城市流行病及趋势、城市交通事故、工程质量事故致灾等十四类。其宗旨在于形成城市灾害源的新理论,即使公共安全、社会保障、环境公害、危险事故等威胁成为现代城市能力评价的重要指标。所以,从综合减灾观出发的城市灾害源,不仅指城市自然巨灾,还特别包括日益严重的城市人为灾害及人为自然综合灾害等。以国都北京为例,其城市灾害类型随城市化发展而变迁,现在及未来的城市灾害类型可归纳为:‘气、染、路、水、火、震、生”七个字(其中:“气”指气象类灾害;“染”指公害及重特大化学品泄漏,城市大气。水、垃圾污染问题;“路”指频发不减的交通事故;“水”指城市水灾与水资源匮乏;“火”指火灾与爆炸;“震”指地质地貌类灾害;“生”指生物及流行病灾害)。1995年元月17日,日本贩神地震造成经济损失达1000亿美元,我国近十年来的自然灾害损失更呈上升趋势,据国家减灾委专家组的统计:1989年自然灾害损失为525亿元,1996年已达2882亿元,1997年虽总值有下降,但灾情突发后果仍很严重。而中国安全文化研究会筹备组《21世纪国家安全文化建设纲要)中指出:中国20世纪90年代的年均自然巨灾、事故、公害三类损失之和已占国民生产总值10%以上,几乎相当于国家财政收入的40%,且大量损失及危害都集中在减灾能力脆弱的城市中。1998年北京市灾害总结分析会强调:气象与人为事故仍是防范重点。具体包括:道路交通事故、突发事件、火灾、化学事故、工伤死亡事故和气象灾害是北京重点防范的主要灾害。上海灾协和市科协联合召开了1999年上海市灾害趋势预测及对策协商会,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就上海常见的、对城市安全构成威胁的十几类灾害或事故进行预会商和对策研讨。1998年上海各类灾害事故所造成的人员伤亡略有下降,但经济损失有所上升。据预测,1999年减灾形势依然不容乐观,防灾任务比较艰巨。在总结、分析1998年全市灾情特点时,有关专家认为,上海应坚持“建管并举”的重大防灾战略举措。据预测,上海1999年汛期防灾形势比较严峻,有数次台风登陆和风暴潮侵袭的可能性,人为灾害是上海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最主要的灾害。道路交通事故、火灾和疫情等发展趋势出现新的特点,并存在不少致灾隐患。根据预测会商表明,台风、风暴潮、高温、煤气事故、疫情、火灾仍是1999年上海城市防灾的重点。作为全国最先开展地方性综合灾情预测会商的城市,上海已连续举行了10次年度以综合灾情趋势预测会商会。每年一度的灾情预测会商不但成为上海防灾工作中的一件大事,而且其权威性已得到市政府的认可。1997年国家建设部在“建筑技术政策”中集中将地震、火灾、风灾、洪水、地震破坏五大灾种列为城市灾害的主要典型。以下结合这些灾种,就其重点逐一分析:
(1)中外灾情的总估计
1999年7月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的“世界减灾大会”是继1994年日本横滨减灾大会后的第二届,它是对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予以总结,并制定2互世纪减灾发展战略。会议的具体内容是:①总结“国际减灾十年”的成功经验,明确21世纪有效的减灾方针;②全面讨论国际减灾十年框架内的有关议题;③通过声像、报告等手段展示“国际减灾十年”的成就等。本届世界减灾大会给我们留下的管理思考及科学任务是要总结20世纪灾害规律,研究对21世纪可持续发展形成障碍的一系列致灾因素。从全球看,20世纪70—80年代,全球各种自然灾害已使300万人丧生,8亿多人生活遭受破坏,经济损失达数千亿美元之巨。灾害已成为全球人类的大敌,联合国倡导的国际减灾十年得到了全球广泛的响应与支持。1994年在日本横滨召开的第一届“世界减灾大会”重新界定了国际统一的大灾标准,体现在三个方面:①财产损失超过该国年度国民生产总值的1%;②受害者超过该国人口的1%;③一次死亡者超过100人。按此标准,1963~1996年的34年中,全球大灾有近1600起,灾害死亡近400万人,受灾人口有40亿人,直接经济损失5000亿美元。以1998年为例,世界范围的暴雨、火灾、旱灾在1998年前11个月对全世界造成至少90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如中国长江大水灾是损失最惨重的灾害,经济损失高达300亿美元。华盛顿世界观察研究所的一项报告指出:1998年全世界天灾损失的初步估计总额已比1996年创下的600亿美元损失纪录增加了48%,也超出80年代期间的总损失550亿美元。1999年6月24日,国际红十字会发表的年度《世界灾难报告》中指出,1998年是有史以来最恶劣的自然灾害年,但更大的灾害恐怕还没有到来。气候恶化、荒漠蔓延、贫困加剧以及过度拥挤的城市都预示着更加频繁与严重的“超级灾难”的可能性。
中国处于全球环太平洋及北纬中带两大灾害带交叉地区,是世界上灾害频繁而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防灾减灾任务繁重。我国近10年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年平均达1578亿元,最低为525亿。统计表明,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以11%的高速发展,引起世人注目,但灾害损失也相伴而行,重灾的1991、1994和1996年均创峰值。从1989~1996年灾害损失相当于当年国民生产总值及国家财政收入的百分比随年代变化情况看,1991年大灾竟达6.l%,最低也为3.2%(1993年及1995年),10年平均达3.8%。而发达国家自然灾害损失率仅千分之几。由此可见,我国灾害损失(并未包括事故及环境)已相当于把全国人民辛勤劳动的财富的一半或1/4耗费掉。
(2)城市地震
从地震区的分布来看,我国有60%国土、一半以上的大中城市位于地震烈度及6度以上的地区。大地震造成的强烈地面运动除直接使建筑物破坏之外,还诱发山崩、滑坡、泥石流、地基液化等地质灾害,地震引起的破坏还导致火灾、水灾、爆炸、毒气蔓延及瘟疫等次生灾害的发生。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北部地区共同构成首都圈地区(其范围是北纬38.5度至41二0度,东经114度至120度)。这一地区是中国地震局确定的全国唯一的地震强化监视区,也是最近国务院批准的全国防震减灾示范区。首都圈地区位于华北地震区的北部和燕山地震构造带中部,是我国东部的主要地震区之一,有历史记载以来,已发生5级以上破坏性地震47次(不含余震),其中8级大震1次,7级大震5次,6级强震20余次,20世纪以来平均每10年左右发生1次5级以上地震。近30年来其活动水平在我国东部地区是最为突出的。在首都圈地区,历史上及近期发生的一些强震和大震,均造成了十分严重的震害,对北京市也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和影响。目前可能处于第四个活动期的剩余释放期,未来30年内不排除六级左右地震的危险,特别是西北方。
(3)城市洪水
我国大江大河的中、下游地区有800多个县市处于洪水水位以下,占全国县市总数34%,人口5亿多,工农业总产值占全国的60%。建国50年来,长江、淮河、海河发生的几次大洪水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洪涝灾害除造成农业损失外,主要是对城市的破坏,包括房屋倒塌、设备损毁、工矿企业停产停业、生命线工程设施破坏及引起的次生灾害等。北京城区处在永定河冲积扇上,山区处在华北平原西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台阶,境内有永定河、潮白河、北运河、蓟运河、大清河五大水系,历史上洪涝灾害频繁。据资料记载,从明初到新中国成立前的580余年间,北京共发生洪涝灾害387次,永定河5次溃堤造成洪水人城,给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危害。50年来,北京市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这些工程对确保首都50年无大灾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城市现代化发展带来了一系列新问题:①城区不透水地面(道路和房屋)面积占城区总面积的百分比由过去20%—30%均猛升到80%左右,使城区降水的地面径流系统高达50%~70%;②排水管道工程已控制城区排水量的90%,这两个原因使得城区一旦出现大暴雨,城区的排水河道洪峰流量要比50年代高3—4倍,北京历史上1893年、1959年、1963年的洪灾都是因河湖淤积、排水不畅而积水造成的。为此,北京市政府一举投入10亿元,从1998年4月开始,进行北京历史上首次大规模的整治河湖工程。待城市中心区水系综合治理工程完工后,城区防洪标准和近郊河道防洪标准可大大提高一个水平,体现“西蓄东排,南北分洪”的原则。水利部部长汪恕诚曾在永定河堤防险工护砌施工现场指出:“北京的防洪重点是永定河,而永定河左堤是重中之重。在治理中:一要抓设计,一定要经过审查;二要杜绝施工中的层层转包;三要确保工程质量,确保首都安全。”自1998年以来,国家投资1.2亿元用于永定河卢沟桥的下段堤防治理,这项工程完成后,将使得永定河抵御洪水的能力显著提高。
(4)气象灾害
我国东临西北太平洋,大气风暴灾害频度很高,是世界上发生台风最多的地区,从1951~1980年的30年间,平均每年登陆的台风的8个,有的可深入内地1500千米。还有的台风虽然没有登陆,但从近海地区移过,对沿海城市仍可造成重大影响。同时特殊的城市化与气象灾害交织出现,规律更复杂。以北京市为例:
其一,城市渍涝灾害频发。表1给出城区两个雨量站(松林间和右安门)平均每年降水量与四个平原郊区气象站(通县、丰台、大兴、昌平)平均每年降水量的差值的每五年平均值变化趋势。可见随着城市化发展,城区降水量大于周边郊区降水量的趋势是同步增大,特别是1979年后,这种城区降水量增大趋势有一个跃升,到90年代初,平均每年城区要比郊区多60毫米(相当于一个暴雨日的雨量)。
⑤ 国际重大新闻,甲型流感对中国和中国人有没有影响!!!急急急急··
中新网5月19日电 一份由清华大学学者提供的分析报告指出,如果甲型H1N1流感爆发,短期内或会导致经济波动,从长期看不会使经济基本面产生根本变化。报告说,只要防控得力,则甲型H1N1型流感对于中国经济的影响有限。
这份题为《甲型H1N1流感疫情对中国经济影响的分析和预测》的报告,由清华大学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刘涛雄、吴晓明撰写。报告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如果甲型H1N1流感爆发,短期和长期内可能会对经济产生的影响,并梳理出甲型H1N1流感可能影响中国经济的三种传导机制。报告指出,只要能将流感疫情控制在零星感染程度,那么此次流感对于中国经济的影响就能控制在最低范围内。
如果“甲流”爆发的长短期影响
报告分析说,从短期看来,如果甲型H1N1流感爆发,人们为了避免感染,将减少经济活动,因而会造成某些行业需求的迅速萎缩,尤其是在第三产业。一些人员相对密集,和其他人接触频繁,而对活动主体而言又不是特别必须的经济活动首当其冲会被大大压缩,在这类活动比较多的产业中,比如文化体育娱乐业、旅游业、餐饮业等,需求会率先萎缩。此外,甲型H1N1流感爆发也会对劳动供给产生影响。
对此,报告指出,虽然某些产业会受到严重打击,但一般情况下,全球供应链并不会中断,从而保证经济系统的基本命脉。同时,应对流感危机时,人们可选择的替代活动方式大大增多;此外,如果政府的措施得当,也可能降低疾病的危害程度,提高大家的信心,从而减轻其经济后果。
从长期来看,包括H1N1甲型流感在内的大流感,不会对经济的基本面有明显改变,因而不会改变经济系统增长的长期路径。从历史经验看,各次流行病危机虽然造成经济的短期波动,甚至一些负面影响通过经济系统的传导机制,滞后一段时间才表现出来。但只要危机没有改变系统的基本参数,长期影响并不显著。报告举例说,从SARS危机看来,对下一年(2004年)以后的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也并不明显。
“甲流”可能影响中国经济的三种传导机制
这份报告分析了甲型H1N1流感可能影响中国经济三种传导机制:
情形1:中国发生零星疫情,甲型H1N1流感主要在全球其他地区蔓延,并逐渐得到控制。
此种情形下,甲型H1N1流感主要是通过国际市场的变化影响到中国经济,同时,国内某些行业的相关市场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波动,但此种波动对于整体经济的影响的程度一般要小于第一种影响。
情形2:甲型H1N1流感传播到了中国,并在一定时期内有一定程度上的传播,但之后得到较好的控制。
此种情况下,由于感染病毒造成的劳动力损失对于经济的供给方面的实质影响是有限的;而流感对于经济造成的主要影响,还是因为人们减少了对于某些行业,特别是第三产业中的酒店、餐饮、旅游、交通运输等聚集人口较为密集的经济活动的需求所造成的。但只要控制得力,甲型H1N1型流感对于中国经济的影响还是有限的。
情形3: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范围内失控,演化成大流感,并波及到了中国。
一旦此次甲型H1N1型流感未能得到有效控制,有可能会演变全球性瘟疫。其后果就是全球性的经济活动基本陷入恐慌,结合去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其对经济造成的影响将是不可忽视的。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一项研究,一旦爆发大流感,全球范围内将损失3万亿美元,将近全球GDP的5% ;但值得指出的是,传染病是典型的外部冲击,其对经济的影响是暂时性的 。
建议:政府应制定相应应急预案
报告最后提出建议说,应对这场流感对于经济的影响,最重要的是要从根源出发,尽量将疫情发展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只要能将流感疫情控制在零星感染程度,那么此次流感对于中国经济的影响就能控制在最低范围内,即仅仅通过进出口对中国经济产生间接影响。
同时,报告提醒,一旦流感大规模爆发,为了尽可能将损失降到最低程度,政府要为在此次疫情中受到重大影响的产业制定专门的维持及恢复计划,要加强和有关行业企业的信息沟通,特别是督促和引导事关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企业,在大流感中易受影响的行业企业充分认识到大流感的危害,尽早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⑥ 动物的瘟疫对该肉类价格有什么影响是导致肉类供给减少导致价格暴涨,还是导致人们不敢吃导致价格暴跌
在现在的情况下应该是有瘟疫也会往外卖,而且因为死的多了所以同种肉类多了还有挺专多人知道瘟疫不会吃这些肉属所以价钱就降下来了。所以瘟疫导致的价钱下降,当然也有可能管控特别严一点瘟疫死的动物的肉都不会进入市场所以可能会导致价钱上升但是现在的情况还是价钱下降才对因为毕竟管不过来。
⑦ 什么是瘟疫,它的危害是什么/
瘟疫是由于一些强烈致病性微生物,如细菌、病毒引起的传染病
2000年八国集团领导人(G8)将在日本冲绳举行年度会议。鉴于包括艾滋病、肺结核和疟疾等在内的传染病已成为人类头号杀手,其所带来的经济损失更是难以数计,如何遏止全球瘟疫的蔓延将首次正式列入此次会议的议题。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发言人格里高利-哈特尔表示,“此举标志着人类在与传染病的斗争中迈出了重要一步。如果不采取措施,这三种传染病很有可能彻底摧毁人类经济和社会结构。相反,如果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能共同为此做出贡献,事情将会有根本性的改变。”
据了解,目前全世界共有3500万人感染艾滋病病毒,其中70%的人生活在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该地区迄令为止已有1100万人死于艾滋病。
三分之一的艾滋病患者最后都死于肺结核,后者每年夺去200万人的生命,同时又有800万人感染,几乎全部集中在发展中国家。
疟疾只需借助蚊子叮咬就可以传染,在非洲,它每年要夺取100万人的生命。
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在发展中国家,艾滋病、肺结核和疟疫这三种传染病使各国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其中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过去35年中,仅疟疫一种传染病就使国内生产总值损失了三分之一。
法国总统希拉克在一次重大艾滋病会议上曾表示,他将在八国集团领导人会议上敦促其他国家的领导人支持改善发展中国家的医疗水平。
从以往的情况来看,八国集团所做的允诺往往最终不能兑现。例如,1999年,八国集团曾宣布将为世界上最贫穷国家削减1000亿美元的债务,但迄令为止,还没有哪个国家采取具体行动。
有鉴于此,积极呼吁向贫穷国家提供廉价药品的世界慈善医疗卫生阵线(MSF)警告说,八国集团必须用实际行动来实现所许下的诺言。
MSF女发言人萨曼莎-波尔顿说,“八国集团应该提供资金,帮助发展中国家生产一些普通药品,如治疗艾滋病的抗逆转录酶病毒药品,以使这些国家摆脱对国外大医药公司的依赖。”
此外,鼓励、支持公共研究机构的研究工作也非常重要,研制新药品不应该象商品一样为某个跨国大公司所垄断。肺结核的治疗就是一个突出例子。目前仅有的一种疫苗还是在1923年发现的,此后,几乎没有人再去研究新的更为有效的药品。而这种名为TB的疫苗经过30多年的运用之后,不仅价钱昂贵,而且药力也在逐渐下降。
波尔顿说,“肺结核是穷人的疾病。如果感染了肺结核,你必需呆在医院里几个月,无法工作,而这对许多人来说是根本负担不起的。”
人类历史上十大传染病死亡事件编辑
1 像羊群一样地死亡着雅典大瘟疫
2 多种瘟疫集体爆发安东尼瘟疫
3 世界第一次大规模鼠疫查士丁尼瘟疫
4 肆虐三百年,死亡近两亿欧洲黑死病
5 史上最大的种族杀——灭绝印第安人的天花
6 肆虐两个世纪的黄热病
7 无法估量的损失霍乱横行的19世纪
8 20世纪人类的噩梦西班牙大流感
9 战争的帮凶俄国斑疹伤寒
10 仍在肆虐的瘟疫疟疾
⑧ 人类历史上发生的几次大的瘟疫,每次发生对当时的经济影响有多大
多年来,科学家和医学研究者对大流行(或流行病)的确切定义一直存在分歧,但有一点大家都认同的是,这个词描述的是疾病的广泛发生,超出了正常情况下的定义。
从1918年到1920年,一场令人不安的致命流感疫情在全球爆发,感染了世界三分之一的人口,造成2亿至5千万人死亡。在1918年发生大流行的5亿人中,估计死亡率为10%至20%,仅前25周就有2500万人死亡。导致1918年流感大流行的原因不同于其他流感爆发。在过去,流感只杀死老年人或削弱病人的能力,但现在它开始攻击顽强而完全健康的年轻人。
第六次霍乱流行(1910-1911)
死亡人数:80万
原因:霍乱
像前五个化身一样,第六次霍乱疫情起源于印度,造成80多万人死亡,然后蔓延到中东,北非,东欧和俄罗斯。第六次霍乱疫情也是美国最后一次霍乱爆发的根源(1910-1911年)。美国卫生当局吸取了过去的教训,迅速隔离了感染者。最后,美国只发生了11例死亡。到1923年,霍乱病例已经大大减少,尽管它们在印度没有变化
流感大流行(1889-1890)
死亡人数:100万
原因:流感
该毒株原名“亚洲流感”或“俄罗斯流感”,虽然最近发现了甲型流感(H3N8)病毒,但仍被认为是甲型流感(H2N2)病毒。1889年5月,在三个遥远的地方观察到了第一例:中亚的布哈拉(斯坦,土耳其),加拿大西北部的阿萨巴斯卡和格陵兰。19世纪人口的快速增长,尤其是城市地区的人口增长,只是促成了流感的传播,很快席卷全球。虽然这是细菌学时代第一次真正的疫情,但也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1889-1890年的流感大流行夺去了100多万人的生命。
第三次霍乱流行(1852-1860)
死亡人数:100万
原因:霍乱
一般认为是七次霍乱疫情中最致命的一次,19世纪第三次霍乱疫情发生在1852年至1860年。像第一次和第二次流行病一样,第三次霍乱大流行起源于印度,从恒河三角洲蔓延,然后经过亚洲,欧洲,北美和非洲,造成100多万人死亡。来自英国,的医生约翰斯诺,在伦敦,贫困地区工作时追踪了霍乱病例,并最终成功地将受污染的水确定为疾病的传播途径。不幸的是,与他的发现同一年(1854年)成为大流行最严重的一年,在那一年,大不列颠有23,000人死亡黑死病(1346-1353)
死亡人数:7500万-2亿
原因:布氏的瘟疫
从1346年到1353年,瘟疫的爆发席卷了欧洲,非洲和亚洲,估计死亡人数在7500万到2亿之间。鼠疫被认为起源于亚洲,可能是通过寄生在老鼠身上的跳蚤传播到欧洲大陆的,老鼠通常生活在商船上。港口是当时的主要城市中心,是老鼠和跳蚤的理想滋生地。所以潜伏细菌兴盛,后来毁灭了三大洲。
查士丁尼的瘟疫(541-542)
死亡人数:2500万
原因:贾斯汀尼安瘟疫
据信,当时欧洲近一半的人口死于鼠疫,拜占庭帝国和地中海港口城市遭受鼠疫爆发,夺走了2500万人的生命。贾斯汀尼安鼠疫通常被认为是第一次淋巴腺鼠疫,它在世界上留下了印记,杀死了东地中海四分之一的人口,摧毁了君士坦丁堡城。在这座城市的鼎盛时期,它每天杀死大约5000人,最终导致这座城市40%的人口死亡。
安东尼瘟疫(公元165年)
死亡人数:5百万
原因:未知
安东宁鼠疫也称为盖伦鼠疫,是一种古老的流行病,影响了亚细亚,埃及,希腊和意大利。它被认为是天花或麻疹,尽管其真正原因尚不清楚。这种未知的疾病是由大约165年前从美索不达米亚返回的士兵带回罗马的。不知不觉中,他们传播了一种疾病,最终杀死了500万人,摧毁了罗马军队。
新冠肺炎(新型冠状病毒)怎么样?
从2019年12月开始,新型冠状病毒开始在人类中出现。它被命名为新冠肺炎,是“2019年冠状病毒病”的缩写。这种新病毒在人与人之间迅速传播,地球上没有人对新冠肺炎有免疫力。这种病毒在几个月内就传遍了全世界。根据世卫,发布的最新数据,截至时间24日23: 05,新冠肺炎确诊肺炎病例31664104例,全球死亡972221例。美国和其他国家的感染率仍在上升。
随着冠状病毒的大流行,世界各地的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大流行期间的最佳做法,从粗心的洗手到远离社会距离。世界各国已经宣布强制“在家”关闭学校、企业和公共场所的措施。几十家公司和更多的独立研究人员开始研究和测试疫苗。努力促进人类在这一流行病中的生存已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关切。在撰写本文时,还无法预测新冠肺炎大流行的结果。然而,我们可以从历史流行病中吸取教训。
医疗保健一直是全球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虽然参与医学研究的学生人数在增加,但医疗设施的质量仍然不达标,特别是在低收入群体中。技术进步可能降低了一些疾病的强度或频率,但仍有一些疾病尚未消亡。特别是,影响许多人的疾病爆发(流行病)对社会更危险,需要迅速治愈。大流行会冲击全球很多行业,比如房地产、餐饮、金融!
⑨ 瘟疫会不会导致经济危机
我只能告诉你不会那么容易。工厂老板,地产老板绝对不会把东西砸在手里他们总会找到办法,虽然肯定会下降一点但是我们绝对不会出现股市崩盘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