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开发 > 镇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镇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发布时间:2021-02-20 19:13:22

Ⅰ 如何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抓好镇域经济发展

首先,要整合利用县域内资源优势,做好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尽管县域经济发展具有较大的不对称性,但在资源利用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优势。就县域个体而言,可围绕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宏观方针政策,充分“盘点”县域内的矿产资源、工业资源、农业资源、生态资源以及文化旅游资源,围绕高效益综合开发利用,进行大力度的整合,以工业化为主导,以城镇化为支撑,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形成从资源利用到产业发展、从城镇开发到民生改善等完整的规划体系,着力打造独具特色的新型产业基地,努力实现居民增收、财政增长、后劲增强的“三增”目标。通过不懈的努力,即使欠发达的县市也能够闯出一片新的天地。
其次,要深化合作,聚集项目,依靠项目带动产业优化升级。发展县域经济必须突破过去单纯围绕本地需求谋发展的局限,积极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的分工协作;要始终坚持以特色资源聚集项目、以良好环境吸引项目,全方位接轨域外经济社会发展,最大限度地招大引强,形成资金、技术、企业和人才向县域流动的凹地效应。要着力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园区工业、现代农业、旅游产业,进一步膨胀县域主导产业规模,培育知名品牌,拉长产业链条,加速产业集聚,增强县域自我发展能力,在区域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
最后,要坚持全民创业,兴起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热潮。民营经济是县域经济的最大特色。在县域经济实力普遍较弱、政府投资相对乏力的形势下,必须进一步激发各类民间主体创新创业的热情,让民营经济成为壮大县域经济的主战场,成为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力量。要进一步放宽准入门槛,坚持县乡村齐头并进、一、二、三产业全面放开,为民营经济彻底松绑、放行,让更多的群众加入到民营经济行列中来。同时,要从解决民营经济“融资难”入手,在建设完善金融担保、技术服务、创业培训三个体系上下工夫,使更多的民营企业膨胀崛起,形成拉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企业航母”优势。针对当前影响全球的金融危机,更应该采取积极措施,制定合理的扶持计划,引导民营经济变挑战为机遇,积极调整经营战略,加快推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勇于把握市场竞争的主动权,不断增强在复杂考验中生存发展的综合实力。

Ⅱ 为什么要发展镇域经济

镇域经济是区域经济最小的载体,也是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镇域经济发展了,会辐射和带动县域经济的发展,所以发展镇域经济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Ⅲ 城镇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如何应对我国今后20年左右的城镇化,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是一项重大的课题,需要长期的研究。现在仅就近几年学术界和领导层经常关注和讨论的几个问题,谈一下笔者的看法:

1. 什么是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似乎直到今天,“道路”还不清楚。道路不清怎么走?或者说,先把道路搞清楚在开始“化”,这都是不现实的。笔者认为,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就在我们的租下,如果从“改革开放”算起,经济走了20多年,问题是需要很好地总结经验,不断提高和完善。中国的城镇化就得从农民进城开始,一步一步地“化”。别国的道路可以借鉴,但不能简单地搬用。

2. 城镇化从“数量”到“质量”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当前的倾向之一是,只求“数量”,满足于城镇化率的提高;倾向之二是,追求所谓“理想化”的、“正规的”城镇化,一蹴而就,一步到位。这都是不够全面、不够实际的。从前面的分析看,如此快速的城镇化,要把大量农民在较短时期转移到城镇,而且在还存在严重的“瓶颈”和巨额城镇化成本的现实情况下,只能接受“正规”和“非正规”并举并存的事实。可能在今后一段时期,“候鸟型”农民工、大城市的流动人口,“非正规经济”的就业的等,会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大城市长期存在。从城市规划和管理上,不要把这些一概看作“临时”和“不正规”,而是应该妥善的予以统筹和安排。因为它正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一种反映。

3. 中国城镇化采取什么样的空间模式。这个问题涉及到:“化”到城镇的农民主要向什么样的城市集中?大城市、中小城市、小城镇还是“农村城镇化”?我国实行了几十年基本不变的城镇发展方针在1990年代末作了调整,概括说来就是不同规模、不同等级的城镇协调发展。这种调整适应了市场经济的规律和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城镇的发展受到经济规律的影响和作用,往往不是人们主观意志能过左右的。今天全国农民向城镇迁移的大动向,一定程度上是这种规律的反映。但是,人的主观能动性(表现为规划、调控)仍然是十分重要的。特别在资源和环境保护,重要的制约的开发引导,基础设施的综合规划等方面一定要较强宏观的监测和调控,包括做好区域城镇体系的规划和城镇规划,使中国的城镇化走向健康发展之路。

Ⅳ 什么是镇域经济发展镇域经济发展的概念怎么解释

在一个镇的辖区范围如何促进经济发展,这是一个有关区域经济发展的问题。

Ⅳ 沟域经济的重要意义

然而山区沟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还不仅如此,在旅游产业龙头效应的带动下,对沟域内的产业进行合理配置,对村庄布局进行科学调整,将农业与旅游业进行有效的对接和融合,将农产品转变为旅游文化消费品,有效地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山区农民逐步从单纯的农业生产中解脱出来,从事农产品深加工、旅游产品的开发制作和民俗旅游接待等工作,工资性收入大大增加,农民的生活方式发生重大改变,生活观念也更趋于城市化、更加文明。
69条沟域整体规划已经完成
据悉,未来几年北京市将进一步重点推进沟域经济建设,采取“统一规划、政府扶持、集体搭台、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运作模式,推进山区特色产业以点带面、集中连片成带发展。
在怀柔区、密云县等几个山区县沟域经济成功实践的带动下,许多山区乡镇都对发展特色沟域经济充满了信心,开展了不同形式的探索工作。62个山区乡镇已经对164条沟域的资源现状进行了系统摸底统计,对具备一定发展条件的沟域开展了初步的发展规划设计,其中69条沟域已经完成了整体规划。这些沟域在山区占据很大比例,共有739个行政村、17.3万户46万农民。沟域中具有十分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生态产业资源,共计241个旅游景点、318个旅游度假村、639个观光采摘园。这些沟域如果能够走上一条合理规划发展的道路,对于京郊经济的发展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同时,西藏也有沟域经济的概念。
西藏地区特有的相对封闭的沟域经济的特点,提出了沟顶繁育,沟谷育肥;支沟繁殖、干沟育肥的双圈耦合模式。通过耦合效益模拟计算可以证明,西藏地区沟域经济系统耦合可以大幅度提高农牧业效益。在系统耦合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以农业生产的大量廉价秸秆作为牲畜饲料的原材料,通过人为干扰的控制来优化耦合系统,实行畜牧业+种植业、畜牧业+绿色蔬菜、粮食+蔬菜+畜产品加工等产业链模式。本模式的应用,可以很大程度提高沟域经济的产出水平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Ⅵ 乡镇企业发展对区域社会经济的意义 高中地理

1、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
2、带动农村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建设
3、搞活农村市场经济
4、乡镇企业还可以就地消化农产品,促进农业产业化
5、提供农民的收入
6、促进小城镇的发展

Ⅶ 域城镇的经济发展

建国初期全镇粮食总产仅75万公斤,单产29公斤。1978年粮食亩产达到272公斤,总产437万公斤。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镇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进入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博山城区的扩建和镇村工业的迅速发展, 全镇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人均不足0.4亩,人多地少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根据这一情况,域城镇依靠工业优势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大力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和旱作农业。1986年以来,全镇共向农业投入1500余万元,兴建各种水利设施91项,全镇水浇地由1978年的202公顷上升到2000年的920公顷。坚持科技兴农方针,积极推广农业新技术、新经验,在良种化、配方施肥、耕作技术等方面创出了新路子, 大大增加了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 2000年粮食单产650公斤,总产611万公斤。
1990年以来,积极推进农业内部结构调整,依托地处城郊的优势,大力发展蔬菜种植, 发展蔬菜种植面积380公顷,年产蔬菜3200吨,实现产值6200万元。发展果园173公顷,2000年果品产量972吨。
域城镇镇域范围有2/3地处山区。 1986年以来,全镇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绿化荒山、美化环境活动。全镇共植树340万株,绿化建设风景山15座,森林覆盖率达29.8%,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00年,全镇实现农业总产值1.03亿元,其中种植业6700万元,林果业600万元,畜牧业2960万元,渔业40万元。
域 城 镇全境西南高、东北低,两端多丘陵和沟壑。以西部和尚房村歪嘴山最高,并有小寨顶等山逶迤境西。境内有两条季节性河流,自西向东:一为境北石臼河,经白塔镇,注入孝妇河;一为境南素滨河,源于姚家峪、和尚房,经大李家庄、孟家顶、羊兰河、李家窑,注入孝妇河。境内有地下水和地表水两种。南片境内地下水主要是石灰岩和砂岩水。石灰岩水分布于西部山区 (系禹王山断层) ,砂岩水分布于境内中部和东部。地下水水质良好。地表水主要在孝妇河及中部季节河流。不能饮用。北片境内地下水多分布于西部禹王山断层带和范阳河两岸,水质较好。可供工农业和人畜用水。 全镇气候、土壤等条件较好。主要农作物为小麦、玉米,其次谷子、高梁、大豆等,兼植少量地瓜、花生。经济林以苹果、桃、花椒为主,兼少量樱桃、杏等。另外,镇政府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全力做好万亩香椿基地建设和花椒、樱桃等无公害绿色食品的产业化、规模化和深加工,新增黄芪等中草药种植面积200亩。 大力实施自来水村村通工程, 2007年完成了黄石坞、镇门峪等8个村的自来水村村通工程。抓好生猪、鹿等养殖业规模发展,着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泰和实业公司与岭西村签订开发协议,租赁土地进行茶叶种植,实现土地流转150亩;抓好植树造林工作,2008年,完成荒山造林1200亩,直播造林1200亩,封山育林12000亩, 共栽植各类苗木12万株。全力抓好护林防火工作,新打防火隔离带35公里;鼓励石材、石雕、石刻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大力推广农村沼气池建设,新建沼气池100个。大力开展美国白蛾防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建国前,仅有少数红炉、砖瓦窑等企业。1958年开始发展社队企业,先后建立起了煤矿、 石料厂、建筑工程队、机械厂等;1970~1977年又先后建起了镇水泥厂、 通用机械厂、陶瓷厂、钻井队等。1978年镇办企业年产值达到265万元,村办企业年产值56万元。1978~1984年,是域城镇镇村企业发展较快的时期,原有企业不断上规模,同时又兴办了博山冶金耐火材料厂、水泥制品厂、电动滚筒厂、麻纺厂等;各村也逐步建起了耐火材料厂、瓷件厂、木器厂、石料厂、条编厂、腈纶纺织厂、棉纺厂等企业。
1984年镇村企业年总产值达3902万元。1985年起推行经济体制改革,域城镇根据地处城乡结合部,位置优越、资源丰富、交通便利、信息灵通的特点,把发展镇村工业作为主攻方向,先后建起了博山开发区热电厂、淄博天福实业总公司等企业;同时镇骨干企业山东祥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属域城水泥厂、塑料厂、微电机厂、建材机械厂、钢管厂、生物制品厂等一批新型企业的快速发展,使该集团逐步形成了年产40万吨水泥、 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省级企业集团,年产值达1.6亿元。
万杰集团是岜山村办企业。该集团从纺织印染厂起家,1984年到1989年先后建成了运动衣厂、 毛纺厂、棉纺厂、毛巾厂等十几个企业,实现工业产值1.03亿元,实现利税1200万元;1990年至1994年先后投资3.5亿元建起了全国首家中外合资的医院--淄博万杰医院。 他们从国外引进了最先进的核磁共振、伽玛刀、X刀、光子刀、诺利刀、派特、 心脏激光治疗机等大型诊疗设备,6次填补国内空白,在治疗肿瘤疾病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1995年又投资9000万元建起了山东万杰医学院,1997年投资6000万元建起了万杰制药厂。 2000年投资7亿元开工建设了20万吨纤维项目,2001年底竣工投产。 2001年1月万杰高科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上市。1986年以来,先后与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联合,完成科技攻关计划56项,开发新产品30余个,实施星火计划92项。全镇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1990年以来,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至2000年,全镇合同利用外资6092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5436万美元,建成三资企业32家,被淄博市评为利用外资十强乡镇。1995年以来,个体私营企业得到较快发展。
淄博卓越集团和淄博鲁种集团分别列1997年度山东省百强私营企业第33位和57位。 2000年全镇拥有个体私营企业202家。2000年度个体私营企业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入6800万元。 2000年底,全镇拥有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的私营企业1家, 1000万元以上的8家,500万元以上的20余家。2000年全镇拥有各类工业企业367家, 从业人员10539人,年末固定资产原值22.3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29亿元,利税3.4亿元。 名优产品有“白石洞”牌425#、525#普遍硅酸盐水泥,被评为省优、部优和质量免检产品,4家企业通过ISO9000系列质量认证。 建国前,镇内仅有蕉庄一处大集,第三产业十分薄弱。1978年以后,个体私营商业、饮食业、服务业、旅游业均得到了较快发展。先后兴建了大峪口、岜山、平堵沟、杨家、荫柳等农贸市场。90年代以后,全镇发展第三产业本着“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步实施,边建设边使用,再积累发展”的原则,采取集体个人一起上的办法, 先后建成了一批旅馆、 饭店、商店并投入营业。1992年第三产业实现产值1.7亿元, 从业人员1260人。
1997年以来,根据辖区自然风光优美的特点,大力发展旅游业,特别对省级风景名胜区白石洞等景点加大了投资开发力度。至2000年,全镇已建成了姚家峪、白石洞、和尚房、瑚山为主要景点的旅游风景带。姚家峪村被淄博市评为饮食文化专业村。2000年,全镇从事第三产业的个体工商户1832户,个体运输户1 02家,从业人员4832人。年末固定资产原值5.8亿元,实现总产值3.1亿元,利税423 2万元。
特色产业 工业是域城镇的特色产业。全镇上市企业、镇村集体企业、股份制企业、三资企业、个体私营企业一齐发展的局面正在形成。在全镇十大企业中,有国有企业1家、 镇村集体企业3家、 外商投资企业1家、 股份制企业2家、私营企业3家。2000年全镇工业实现税金入库4729.3万元。

Ⅷ 如何发展镇域经济

加快镇域经济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搞好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本文通过对提升特色产业发展水平、提升城镇综合服务功能、坚持城乡统筹、深化城乡体制改革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全面提出加快镇域经济的措施。

Ⅸ 简述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

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
实现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不仅要求优化产业结构,而且还要求建立合理的地区经济结构。地区经济结构,是指国民经济中各地区之间的发展关系和结合状况。优化地区经济结构,就是要求生产要素在各个地区之间的合理配置,使各个地区在国民经济整体活动中,能够充分发挥各自的特点和优势,并相互补充,相互配合,共同协调一致地发展。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条件差异很大,经济发展不平衡。按照经济的发达程度不同,目前大致可以分为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区。东部地区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物质技术基础雄厚,科技教育比较发达,管理水平较高,交通便利,城市规模和城镇密度较大,经济处于“成熟”型阶段。中部地区工农业有比较雄厚的基础,拥有大批科技人才,水电资源和矿产资源极为丰富,是全国最重要的煤、油、电基地和化工、钢铁、有色金属等原材料基地,经济处于“成长”型阶段。西部地区自然条件较差,交通不便,经济文化比较落后,但资源丰富,发展前景可观,经济处于“开发”型阶段。
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各个大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普遍现象。我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地理环境、历史文化背景差异极大,经济总体发展水平低,交通运输条件差。所以,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更为突出。东部沿海属于经济比较发达地区,中部属于经济次发达地区,西部属于经济不发达地区。而且这种经济发展不平衡还在继续扩大。我国不发达地区又主要是在老革命根据地,少数民族聚居区和我国的边疆地区。所以,发展地区经济,优化地区经济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这主要是:(1)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只有发挥各地区的特点和优势,充分利用各地区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物质技术条件加速地区经济发展,从而才能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2)地区经济的发展可以使各地更好地互相补充、互相协作,协调发展,发挥国民经济整体优势。(3)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是我国消灭贫困,使全国各族人民的生活达到小康水平,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必不可少的条件。(4)加快不发达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对于保持社会安定,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国防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Ⅹ 城镇化和镇域经济的相互关系

所谓‘城镇’,就是一定区域内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是具有一定规模的,以内从事非农业为主的居容民集聚区。我国是农业大国。城镇化实质上是农村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与镇域经济的关系是:一.直接幅射功能。镇域包含非农社区和农村,无论经济,政治,文化信息都处于末端,传感快,反馈快,与经济快速发展息息相关。二.桥梁纽带功能。镇域经济主要对象是农村。城镇化加快农产品流通;仍具有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源、土特传统产品……得天独厚优势,有利形成专业寺市场和批发市场。三.加速转化功能。城镇化进程中,涌现一批离土不离乡或离乡进城的新型工人,它的名字叫农民工。能吃苦耐劳是他们最大特色,他们赚钱发财反过来加大家乡投入或留居城市,享受城里人的生活,促进和转化新农村建设。总之,城镇化既有幅射、桥梁、转化功能,它与镇域经济既是拉动和促进关系,也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也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城镇化是世界现代化建没发展的大趋势。无数事实证明,凡属那些经济发达的城镇(含镇域经济),其规模、面貌、建设都发展迅速。

阅读全文

与镇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