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的规划意义
加快建设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制区,有利于拓展国民经济发展空间,维护国家战略安全;有利于加速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完善我国沿海整体经济布局;有利于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提高海洋经济国际合作水平,深化我国沿海开放战略。
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理解,应该是以海洋经济为特征、以海陆统筹一体化发展为基础。蓝色经济区的建设,是事关全省的重大战略,其实质是利用沿海优势,整合海洋资源,发展海洋产业,联动全省以及全国经济的科学和谐发展。从这个意义上,“三带”的重要带动作用将体现为:以沿海七市为前沿,以全省资源要素为依托,以海带陆、以陆促海、内外联动,形成连接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沟通黄河流域广大腹地、面向东北亚全方位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增长极,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服务全国发展大局作出更大贡献。
② 环渤海蓝色经济带
山东龙口—环渤海蓝色经济带(2011-07-14 11:19:41) 标签: 法国波尔多东海负氧离子黄金海岸神话房产分类: 山东龙口 城镇规划
作为空间支撑基础,城镇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核心。2009年10月26日,由山东省建设厅组织的一个研讨会在济南召开,研讨会的中心议题是把脉新鲜出炉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城镇体系规划。在这份跨度直到2020年的规划蓝图中,半岛蓝色经济区内青岛、烟台等七大核心城市依据各自区位优势、区域产业布局等因素,确定了各自未来的发展方向。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城镇体系规划范围南起日照市,北至滨州市,包括青岛、烟台、威海、潍坊、日
照、东营和滨州七市以及临沂市莒南、淄博市高青、德州市乐陵、庆云四县市的全部行政范围。
2008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内共有城镇467个,城镇化水平52.3%,高出全省平均水平4.7个百分点。城镇分布呈现胶东地区密集,两翼相对稀疏的空间特征。
在这份规划中,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城镇的发展目标被明确为:面向日韩开拓国际市场,拓展广大西部内陆腹地。其中,青岛将被培育成国家级中心城市,成为山东省和黄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城市;烟台、威海、日照、潍坊、东营和滨州等区域中心城市的地位和作用将被强化,成为蓝色经济区发展的重要战略节点;在地域空间上将形成青岛—潍坊—日照、烟台—威海、东营—滨州三个城镇组群。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形成以三个城镇组群为主体形态,大中小城镇相结合,空间布局合理,城镇职能协调的沿海城镇带。
依据区域产业布局、城镇发展现状等因素,经济区域内七大中心城市各自确定了未来主要发展方向和区域定位。到2020年作为龙头城市,青岛将成为我国东部沿海区域经济中心、现代化服务中心、文化中心,国家海洋科研及海洋产业开发中心,国家重要的现代化制造业及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国家重要的区域性航空港,国际滨海旅游度假胜地。
烟台将成为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和港口城市、区域性金融、贸易、服务中心,全国重要的旅游度假胜地。威海将被打造成为中韩经济带的桥头堡。
日照将借助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和鲁南城市带出海门户,成为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临海产业基地。
潍坊的城市职能将重点倾斜海洋化工以及现代制造业。东营以石油化工为基础,成为我省重要的工业城市,以及具有生态特色的中心城市。滨州则要成为鲁北地区机械制造、纺织、印染为主的现代产业基地和工商中心。 [1]
经济规划
丁字湾海上新城
发展重点是海岸整治、湿地修复、游艇产业、房地产产业、海洋高新科技产业。功能定位是海上新城。 [6]
潍坊海上新城
发展重点是海洋化工业、临港先进制造业、绿色能源产业、房地产业、海上机场等。功能定位是海上新城。
海州湾重化工业集聚区
发展重点是巨大型港口、钢铁工业、石化工业、国际物流业。功能定位是黄河流域出海大通道门户、临海重化工业集聚区。
前岛机械制造业集聚区
发展重点是海岸整治、湿地修复、机械装备制造业、滨海旅游业、海洋高科技产业。功能定位是以机械制造为主的先进制造业集聚区。
龙口湾海洋装备制造业集聚区
发展重点是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临港化工业、能源产业、物流业。功能定位是以海洋装备制造为主的先进制造业集聚区。
滨州海洋化工业集聚区
发展重点是海洋化工业、海上风电产业、中小船舶制造业、物流业。功能定位是济南都市圈出海口、渤海湾南岸海洋化工产业集聚区。
董家口海洋高新科技产业集聚区
发展重点是海洋装备制造、海洋精密仪器、海洋药物等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功能定位是海洋高新科技产业集聚区。
莱州海洋新能源产业集聚区
发展重点是盐及盐化工业、海上风能产业。功能定位是海洋新能源产业集聚区。
东营石油产业集聚区
发展重点是我国最大的战略石油储备基地后方配套设施区、海洋石油产业、商务贸易业。功能定位是将东营城区东展,建设临海石油产业集聚区。
摘自博客
③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城镇规划
作为空间支撑基础,城镇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核心。2009年10月26日,由山东省建设厅组织的一个研讨会在济南召开,研讨会的中心议题是把脉新鲜出炉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城镇体系规划。在这份跨度直到2020年的规划蓝图中,半岛蓝色经济区内青岛、烟台等七大核心城市依据各自区位优势、区域产业布局等因素,确定了各自未来的发展方向。 滨州则要成为鲁北地区机械制造、纺织、印染为主的现代产业基地和工商中心。
④ 山东龙口市市区近期有什么规划
建设项目名称:龙口经济开发区
建设项目概要:龙口经济开发区位于龙口市西部,与市区紧密相邻,其前身是经山东省人民政府于1992年2月以<1992>鲁府外协组字第11号文《山东省发展外向型经济“规划布点”总体规划方案》批准设立的龙口外向型工业加工区,批准面积1平方公里。根据2002年2月8日鲁政字<2002>45号文《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部分经济开发区更名的通知》将龙口外向型工业加工区更名为龙口经济开发区。
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复的龙口开发区产业定位为龙口经济开发区主要产业为汽车零部件、农副产品加工、纺织服装。
开发区规划目标
(1)用地规模 开发区规划建设总用地1km2。
(2)人口规模 龙口经济开发区现状常住人口约100人;预计到2010年为常住人口2600人。
(3)产值规模 据初步统计,开发区2007年的工业生产总值约为16.98亿元,预计2010年达到29.84亿元。
2、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及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开发区建成后主要污染因素是废气、废水、固废和噪声。
2.1废水污染源
龙口经济开发区规划占地面较小,目前已经开发完毕,开发区废水污染源主要可分为两大类:生活污水污染源和工业废水污染源。
2.1.1生活污水污染源
开发区生活污水污染源主要来源于居民集中生活区、大型服务设施等,对应于开发区土地利用规划布局,其主要生活污水污染源分布在居住小区、行政办公用地区、综合公共设施用地区,其污染物主要为CODCr、BOD、SS、NH3-N、TN、TP。
2.1.2工业废水污染源
龙口经济开发区工业废水污染源主要来源于生产密集区,对应于开发区土地利用规划布局,其主要工业废水污染源分布在工业用地区,其污染物主要为CODCr、BOD、SS、氨氮等。开发区废水污染源情况见表2-1。
表2-1 开发区废水污染源情况一览表
类别
产生源
主要污染物
排放方式
排放去向
生活
污水
居住小区
CODCr、BOD、SS、NH3-N、TN、TP
排水管网
渤海
行政办公用地区
综合公共设施用地区
工业
废水
机械制造
CODCr、BOD、SS、氨氮
农副产品加工
其他产业
龙口经济开发区2010年工业新鲜水总量为13.55万m3/a,生活用水量11.39万m3/a ,市政用水量为1.29万m3/a,综上,开发区总新鲜水用量为26.23万m3/a。开发区2010年外排废水量为18.27万m3/a,随着开发区污水管网的建成。开发区产生的生活及工业废水全部进入龙口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处理,处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后排入渤海。
2.2废气污染源
龙口经济开发区主要废气污染源分为三类:
一是特征污染物为SO2、NOx和烟尘的燃煤废气。开发区内山东兴民钢圈股份有限公司目前有一台自备采暖锅炉。冬季采暖期间会产生一部分烟气,随着开发区集中供热的实施,这台锅炉将被取缔,届时不会再产生锅炉废气。
二是工艺废气。开发区企业生产过程焊接产生少量烟气;烤漆涂装工序喷粉室产生聚脂粉尘;粗磨精磨工序产生粉尘。焊接过程产生的少量烟气经高空排放;烤漆涂装过程产生的树脂粉尘经粉尘净化回收装置回收后无排放;粗磨精磨扫光工序产生的粉尘净布袋除尘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二级标准后排放。采取以上措施后对大气影响较小。
三是汽车尾气。由于开发区的开发建设导致区内车辆、交通量增加,导致排放尾气增多,主要特征污染物为CO、NOx和碳氢化合物,属于流动源。
2.3固体废物产生源
开发区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有生活垃圾、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生活垃圾送龙口市凤凰山垃圾综合处理场卫生填埋处理。开发区固废成分大部分为金属下脚料和炉渣,综合利用程度较高,可以全部实现综合回收利用,不外排。
危险废物主要为区内机械行业漆渣和焊渣等,产生量较少,全部送有资质的危险废物处置中心进行处理。
2.4噪声污染源分析
开发区建成后,其噪声污染源主要有三类:工业噪声、交通噪声和社会噪声。
工业噪声主要是各类企业生产设备噪声,源强约为85~100dB,主要分布在工业用地。采取隔声、减震等噪声治理措施后,各企业厂界噪声一般可以实现达标。声源数量较现状增加不大。
交通噪声主要是开发区主干道、次干道行驶车辆产生,机动车行驶过程噪声源强一般在70~90dB,随着开发区车流量增加,交通噪声也将有所增加,并成为主要声源之一。
社会噪声主要是居民生活噪声和社会服务业等产生的噪声。源强约为70~90dB,主要分布在居住小区和商贸区等。声源数量较现状增加不大。
3、环境影响评价结论要点
龙口经济开发区开发定位为汽车零部件、农副产品加工、纺织服装,开发区在开发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着重加强了汽车零部件和农副产品加工两个产业的发展。因为区内纺织服装产业链不完善、纺织行业原材料不足、耗水量较大等原因,所以开发区内没有相关项目入驻。开发区产业定位与龙口市城市总体规划等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从区位优势、环境因素等方面看,开发区的选址是基本合理的。规划的总体发展目标、功能布局基本可行,土地利用适宜度较好,建设过程对环境的影响是可以控制的。但开发区污水管网和集中供热管网还没有建设完毕,存在企业废水直接排海对海水环境的影响和小锅炉废气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因此,开发区建设要认真落实报告中提出的各项环境治理措施。总之,按规划建设并落实环评提出的环保措施后,在环保方面是可行的。
4、公众查阅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的方式和期限
公众认为必要时可以向建设单位或者其委托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查阅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或索取补充信息,时间自本项目公示之日起10日内,通过电话及邮件的方式联系。
⑤ 龙口经济开发区的园区规划
根据龙口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经济强市和现代化中等港口城市的发展目标,争取进入省级开发区前三名、力争第一名的目标,规划设计中充分利用新区的海岸优势、交通优势、能源优势等,大力实施“以港兴市、以港带区”的战略,将新区建成集港口、运输、汽车配件加工及旅游水产等为一体的现代化港口开发区。
主要体现在:①起点:在原两区建设的基础上,将远期的规划控制面积定位在132平方公里,目标直指省级开发区第一。高标准、高水平规划设计,确定新区的功能布局和开发区规模及步骤。②生态化的开发区:利用龙口矿业集团整治恒河段的契机,完成恒河(振兴路到逄牟路段)的绿化改造工程;完成万亩复垦的公园建设;提高新区的生态化效益,并争取完成中村段生态森林公园的建设。③合理性、经济性和可操作性:在注重“超前思维、超前设计”的同时,兼顾开发区的实际,力求规划具体切实可行。
开发区的发展规划布局在总体结构上分为西区、北区、东区、中心区和南区,共五个大的区域。西区定位是港口区,将着力构筑港口综合物流体系,成为重要的煤炭、原油、液体化工、粮食、客货滚装和集装箱物流集散基地,跨入中国沿海枢纽港口行列。北区为能源区,主要以电厂、煤炭基地为主,复垦区位于此区内,主要作为保税基地,用以复垦土地。中心区定位是龙口经济开发区的行政办公中心,集商贸居住为一体的服务区,是开发区的中心所在,区内建设以旧区改造和污染工业搬迁为主。
南区定位工业区,主要包括海岱管理区,发展成为制造加工区,东南方向以疏港路为轴线,两侧发展形成物流、化工、机械轻纺为主的工业区,是开发区的工业中心,也是开发区对外的主要窗口。东区定位轻工业区。现为北马镇驻地,南侧为大陈家驻地为石材加工基地,北侧为北马镇驻地,在原工业重镇的基础上,以发展轻工为主。
⑥ 2011年1月4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这标志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
(1)①国家加强宏观调控,运用经济手段,制定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经济利益的调整来调节社会经济活动。②依靠科技进步、自主创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③强化生态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④坚持统筹兼顾,促进区域经济协调互动发展,增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⑤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断完善对外开放格局,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2)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提出2015年海陆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提出2020年要建成人与自然和谐的蓝色经济区。这是因为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要求人们在认识和利用自然时,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要以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为基本前提,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②国家根据山东半岛海洋经济发展的实际进程,制定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以便更好地指导山东海洋经济发展。这符合意识要随着客观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正确思想能够有效指导人们的行动,促进客观事物发展。③国家制定《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是综合了山东半岛海洋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因素,是坚持从全面的、整体的、变化发展的实际出发,做到了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
⑦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的规划背景
党的十七大提出,发展海洋产业,构筑现代产业体系。2009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山东时强调指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总揽全局,立意高远,精辟深刻,是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深谋远虑的重要部署,为丰富深化区域发展战略、促进科学发展指明了努力方向,充分体现了对山东工作的亲切关怀和殷切期望。全省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把握发展大局,抓住发展机遇,以科学务实、奋发有为、争创一流的精神状态,全力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决不辜负胡锦涛总书记的殷切期望和全省人民的重托。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资源的开发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海洋经济日益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把握海洋经济发展新趋向,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标志着对省情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标志着海洋经济发展将实现新的突破,标志着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站在新的起点、进入新的阶段,意义重大而深远。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我省就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海上山东”的发展战略,并把它与黄河三角洲开发并列为两大跨世纪工程。再往前推,自改革开放以来,山东历届省委、省政府一直都在探索并提出适合当时省情的经济发展战略:从“东西结合、共同发展”,到“重点突破、梯次推进”,从实施“东部突破烟台、中部突破济南、西部突破菏泽”战略到规划建设“一群一圈一带”(山东半岛城市群、省会城市群经济圈、鲁南经济带),从“五大板块”到“一体两翼”和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再到现在提出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形成“一区三带”发展新格局,山东探索发展战略与合理布局的脚步从未停止,且思路愈加清晰,愈加深化。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国务院以国函[2011]1号文件批复,是“十二五”开局之年第一个获批的国家发展战略,也是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规划》的批复实施是我国区域发展从陆域经济延伸到海洋经济、积极推进陆海统筹的重大战略举措,标志着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进入实施阶段,成为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规划主体区范围包括山东全部海域和青岛、东营、烟台、潍坊、威海、日照6市及滨州市的无棣、沾化2个沿海县所属陆域,海域面积15.95万平方公里,陆域面积6.4万平方公里;山东省其他地区作为规划联动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