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绍兴哪个县市经济最发达,哪个经济最差
绍兴市(地区)抄按行政区划分为一袭区五县(市),分别为越城区、绍兴县、上虞市、诸暨市、新昌县和嵊州市等,但越城区这一大块最近又有大的变化,分别又划分为越城城区、袍江工业区、镜湖开发区和滨江开发区(成立不久)等。
绍兴各县(市、区)经济发展,其实很有特色,如绍兴县是以纺织为主业,诸暨市以金属加工、袜业生产和珍珠养殖与加工为主业,上虞产业相对比较广泛一些,如有机电产品、灯具产品、化工产品等为主,新昌以制药、农副产品加工为主,嵊州以领带与旅游为主。因此,绍兴的经济很难说,那一个最好或最差,只是分工或发展重点各有不同。
如果按GDP划分,排名应该是绍兴县、上虞市、诸暨市、新昌县和嵊州市;大越城区(含越城城区、袍江、镜湖)加起来相当于绍兴县的水平,但如果把最近刚成立的滨江新区加起来,就很难说了。
如果从产业结构的合理性来看,上虞市的产业结构比较合理。
如果从近几年发展速度来年,诸暨市肯定是第一名;
如果从第三产业(服务业)的发展来看,嵊州市很有前景。
我想,这样的回答,你应该满意了哟。
❷ 绍兴经济发展如何哪些是龙头行业。龙头企业
纺织、黄酒、化工、太阳能、电池、
如:轻纺城、古越龙山、龙盛、向日葵、卧龙等企业
❸ 绍兴经济发展的优势和劣势
你好 楼主!
很幸运的看到你的问题。
由于您的问题太过专业,而且积分又那么少,所以没人会。或者别人没有遇到或者接触过你的问题,所以帮不了你。建议你去问题的相关论坛去求助,那里的人通常比较多,也比较热心,可能能快点帮你解决问题。
希望我的回答也能够帮到你!
祝你好运。
祝你好运。
❹ 绍兴三十年的变化
绍兴城建“路线斗争”三十年
绍兴是一座有着历史悠久的古城,2010年,她即将迎来自己建城2500年的里程碑。
这当然是绍兴的光荣,绍兴的优势,绍兴的亮点。但对于市政当局而言,有时未尝不是一种负累,一个包袱,一大麻烦。终究是挣脱束缚不拘一格追赶时代的步伐呢,还是尊重历史突出个性而不惜因循守旧以“低矮旧”示人呢?这确实是一个问题。近三十年来绍兴城市忽左忽右的规划建设思路,就是历届政府和官员们矛盾不一的的历史观城市观在现实中的注脚和写照,从而也给我们留下了今天这么一个充满争议的城市现状。
可以说,改革开放三十年,也是绍兴城建“路线斗争”的三十年。我作为一个旁观者,耳闻目睹,也不免一声叹息。
王余良主政时期,正逢绍兴撤地设市,自然着一股劲要大干快上,于是填河拆桥,拓宽了解放路,人民路,延安路和胜利路。绍兴传承几千年的风貌由此豁然一变。
“要是当初不怎么怎么,现在绍兴如何如何了得”云云,这是众多事后诸葛亮们经久不衰的话题。其实人不不太可能超越历史范畴的,假如当初你是市长,可能也会这么做,毕竟那个时候政策上没有开发区,没地儿让你建新城,而局促狭小、小桥流水的古城和以汽车为标志的现代文明是格格不入的。绍兴居于杭甬之间,又得乡镇企业发展之先,不可能坐而不动,因而不可能如今日走红之丽江等地因发展慢而得以幸存。绍兴要发展,不甘落于人后,当初好象除了拆和拓别无选择。
王余良之后是有着一副农民脸孔的王贤芳市长,这位在新昌时以改革开拓形象升任的市长到是非常难得地有着敏锐的历史观。当然这跟经过改革开放最初几年的唯经济论的狂热盲动后人文思潮风头渐起的大气候也不无关系,或者说更多是后者影响了他的决策,反正在他短暂的主政期间,绍兴有了仿古的轩亭口、步行街和小商品市场,记得以回廊、天井和台门等元素组成的小商品市场在设计建设上还得了全国的一个什么大奖。王贤芳好象也是最早意识到对绍兴城市河道进行改造的市长,绍兴饭店后门的环山河整治就是他当年的手笔。城市的建筑控制好象也是从他任上开始的。
显然,对于王贤芳等的看法并不是一致的,事实上,有关绍兴城市建设新旧两条道路之争从来没有停止过。当时和王贤芳搭班的市委书记是汪曦光,汪是民办教师出身,但多年的基层历练令其颇有理论修养,他似乎是不赞同王贤芳的右倾城建思路的,表现之一是在他即将离任的最后时刻,在绍兴日报上以罕见的几乎头版全版的规模发表了他的一篇绍兴城建专论---《让古城焕发青春》。我之所以记得这么清晰,是因为当时我“认真学习”之后,以读者来信的方式给时任绍兴日报总编陈瑞苗写了一封信,大意是与汪曦光同志商榷。呵呵,书生意气夫复何加,由此可见一斑。
市长走马灯一样换,思路各唱各的调,不是前赴后继而是另起炉灶,这也是中国特色。
王贤芳之后来了个小个子市长张启楣。此人短小精悍,做起事来却是大刀阔斧----他一斧头生生地在密集的老城中心开膛破肚,劈出了一条中兴路;一斧头劈宽了鲁迅路,并在咸亨酒店对面和旁边开发了绍兴最早的高档小区百草园和燕甸园;再一斧头突破城市控制高度,在胜利路和解放路的交叉咽喉之地矗起了越都大酒店和震元堂。当时他还雄心勃勃地想把人民路打造成绍兴的华尔街,要在此建十几幢二三十层高的银行大厦,现在的中国银行、绍兴县信用联社(亚都大酒店)就是这个精神亢奋、干劲十足、老是处于“勃起状态”的小个子市长的历史遗存。
也不是没有不同声音,可当时的城建委由于“跟不上思路”,思想不解放,被来了个大换血。如此这般,城市大跃进的火就越烧越旺了,也就无人能抵挡了。
这三板斧下去,真叫继任者哭笑不得。后来在一私人场合,有领导浩叹:前任的政绩一不小心就可能是后任的包袱!我体会,所指中极可能包括这“三板斧”。
如果说王余良时代囿于意识和条件,对古城保护没有尽责尚可理解的话,那么张盲目的城市大跃进则是不能原谅的。当时连普罗百姓都认识到在鲁迅路开发现代化房产小区不妥,他这个一市之长居然无知无畏到这个程度,正是令人匪夷所思。何况这时候绍兴已在城东兴建“经济开发区”,有相对的空间来开拓建设新城,可张对新区作为不大,偏偏对老城大动干戈。更令人惊诧的是,由于他在绍兴的大干快上,他由绍兴市长直升浙江省副省长,把当时的书记都甩在了后面。所以所谓政绩和包袱,也是见仁见智,只有历史最有发言权。
接下来就是鲁志强和纪根立了。鲁纪时代在城建方面似无显明观点,在任上绍兴面上变化不大,但有三个亮点值得铭记:一是留给绍兴一个汤浦水库,解决了绍兴人饮用水问题,此为千秋之功;二是留给绍兴一座立交桥(昌安立交),当时被人讥为摆设,,但现在倒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三是大抓创建创卫,一轮轮的创建创卫轰炸终于让绍兴告别了多年脏乱差形象。其它则似乎乏善可陈了。他俩后期都对旅游比较感兴趣,雄心勃勃地要把绍兴建设成为国际旅游城市,钱和精力都投向了这儿。鲁抓会稽山,纪抓江南游乐城,结果两者都几乎成了笑柄。
董君舒任市长不长,眉目不清,印象不深,不说也罢。值得说道说道的,是至今还一直挂在绍兴人嘴边的是***冯市长冯书记。
冯在位时,大刀阔斧地进行城市改造,绍兴的城市面貌在冯时期获得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发展。最著名的有三个工程,一是整治环城河(这让今天的绍兴市民受益匪浅,念念不忘),二是城中村改造,三是设立袍江工业区。此外,还提出了绍兴大城市的宏伟设想:绍兴大城市由袍江、越城、江滨、柯桥四片组成。冯在最后一次当选绍兴市委书记时,对媒体说:“我将做一个绍兴的孝子”。这句话到今天都留在绍兴市民的心中。
冯之后,王上台。王是哲学博士,重文化,轻经济与城建。所以,城市建设基本陷入停滞状态。王经常从财政中拿出大把资金,支持搞文化节会,以及参加诸如最佳魅力城市之类的商业性评比,为绍兴挣来了不少荣誉称号,并倾力建设黄酒博物馆、越文化博物馆、越王城之类的文化设施。还积极支持各类学术性活动,使得一些纯公益性的演出、研讨会能在绍兴圆满举办。王在政时,绍兴的城市建设聚集于迪荡。因此,到今天,迪荡已经矗立起几个楼盘,并且有点气势。当然,王走后,今后迪荡怎么发展,难以预测。
张是水利出身,为人不错,因此人际印象评价不错。但是好人不一定能当好的一把手,张在统揽全市工作,带领绍兴人民进一步又好又快发展方面,经验与能力不足。再加上受王时代消极影响,下面的机构已有较强的惰性,开拓创新能力大大下降。同时,效率不高,所有城建工程,多是口号,没有实际行动。或者虽有实际行动,但总不能按时完成。因此,在张任期内,绍兴城建完全陷入停滞状态,估计接下来的五年中也不可能有任何突破。当然,绍兴的经济、社会建设将一如既往地向前发展。
❺ 绍兴地形特点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
自然环境
绍兴地处杭州湾南,会稽山北麓,北纬29°42′02″~30°19′15″,东经120°16′55″~120°46′39″,东西宽46.6公里,南北长68.5公里,周边长356万公里,总面积149万平方公里。
【西南部低山丘陵河谷区】会稽山脉尾闾分成二支,成西南—东北方向伸入县境南部和西部,构成一片崎岖低山、丘陵、河谷地,面积757万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50.76%。区内群山连绵,山势险要,山体抬升强烈,地形深切、破碎,水系源短流急。一般海拔在300~400米之间,最高骆家尖747米,延伸到萧甬铁路南侧约5~10公里地带,高度即降至海拔20米左右,与无数冲积扇和中北部冲积平原相连,坡度以15°~25°和大于25°为主。地貌类型复杂,还可分成丘间谷地、低丘、高丘和低山四类,主要有夏履、型塘、漓渚、兰亭、平水、石泄及小舜江河谷,王坛、平水盆地。此类河谷与盆地面积较小,山垅较狭,水流湍急,砂砾含量较高,土壤冲积明显。与水网平原交界处均有大片坡地、阶地,尤以漓渚、兰亭、南池、坡塘、九里、上蒋一带面积较大。坡度皆在10°以下,土层深厚,适宜农耕。新石器时代已有频繁农垦活动,现大部辟为茶、桑、果等经济作物种植地和旱粮地,在绍兴农业史中占有重要地位。
【中北部水网平原区】面积572万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38.33%。除零星火成岩残丘外,皆为冲积、淤积、海积而成。地势平坦,平均海拔6~7米。偶有孤丘残丘高度一般亦不超过200米。中部,河流纵横,湖泊星散,农田被切割成大小渡田,有“水乡泽国”之称。靠近古海溏北部狭长地带,地势低平,平均海拔4.5米,河流较少,水面狭窄,为向滨海滩涂过渡地带。历史上称山会平原,原为一片浅海沼泽,潮汐出没。全球性冰后期为海水所淹。距今6000年前,漓渚、平水均为海水直拍之山丘和海岸交界处。
公元前21世纪左右开始海退,海岸北移。海退结束,海岸线轮廓已与近代相似。因泥沙来源丰富,溺谷淤浅不畅,浅海逐渐垫高而变成咸潮出没之沮洳沼泽,《管子·水地》称“越之水重浊而洎,故其民愚疾而垢”。距今3000年前后,越族居民从会稽山内部北移,开始垦殖咸潮所不及之山麓冲积扇和平原中一些较大孤丘及附近坡地,从而形成中部冲积平原。
公元前5世纪初,越国把都城从会稽山南部迁到沼泽平原,经过与近世围垦滩涂相似之围堤、筑塘、拒咸、蓄淡,造就会稽山北麓冲积扇以下大批耕地。
秦汉时代,北人南迁,湖沼地加快开发。至公元2世纪中叶,鉴湖建成,湖以下开辟良田9000顷。海塘建设和河湖网也加速整治。唐垂拱二年(686)山阴与萧山50里界塘筑成;开元十年(72万会稽县令李俊之主持增修山会海塘。后经大历十年(77万大和六年(83万次增修,才形成东起上虞,西至山阴,全长百余里之防海塘,山会平原全面形成。至今,中北部水网平原610个自然村中,以溇、湖、埭、桥、江、墅、葑、塘、渎、堰、岸、港、浦等命名者计226个,占34%,展现水乡特定景观。
【东北部滨海平原区】淤涨型滩涂,地势平坦,人工水系纵横交错,海拔5米左右。区域总面积162万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10.91%,已围垦67.4平方公里,潮上带或潮间带尚待开发。受钱塘江和曹娥江涌潮顶托,北岸不断被侵蚀,南岸逐渐淤涨。明永乐至万历(1403~1620)间,钱塘江主槽北移,山会两县海涂外涨,已有人自发垦殖,种植棉、瓜、豆和水稻。清咸丰年间(1851~186万度成为三江口西部乾、坤两号沙地,面积超过4万亩。清末民初,滩涂曾向杭州湾伸展20多里,有磨盘丘、豆腐畈等垦区。此后,由于钱塘江南股槽游移,滩涂大片坍方,至建国前夕,丧失殆尽。1969年开始有组织地大规模人工围涂造地,至1991年,围涂10次,获土地66.3平方公里(1993年10月至1994年4月“九三丘”第一期围涂获土地8.7平方公里,未计入内),才有滨海平原,并奠定境内自南而北山脉—平原—海岸梯阶式地貌。
绍兴经济
目前的绍兴主要以工业为主。经过多年的艰苦发展,绍兴现在已做到工业立县。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工业经济占64%。全县拥有规模企业554家,117家销售收入过亿元。二是工业经济以轻纺为主。全县有3064家纺织企业,2002年,纺织品产值占工业产值的75%,轻纺产业拥有三个全国之最,即设备最好,拥有当今最现代化的无梭织机26000台;产能最高,年产各类化纤原料45万吨,约占全国同类产品1/10,年产化纤面料近30亿米,印染加工量近60亿米,约占全国总产量的1/5,被中国纺织协会命名为“全国十大纺织产业基地”之一。三是经济发展以民营为主。全县已形成以民营经济为主的发展格局。2002年工业销售的85%来自民营企业,在22家规范化股份公司中,有三家上市企业,民间资本具有极大的活力和潜力。
现在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正处于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2002年人均接近4000美元,进入国际所谓的经济发展“快跑期”。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紧紧抓住这一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决定再经过5年努力,到2007年达到人均8000美元的目标。绍兴充分发挥经济这三个特点的巨大优势,以大开放促大发展,突出“一条主线”、打造“两个中心”、建设“三型政府”,努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2007年,经济发展的宏观基本面保持良好状态,国际油价相对稳定,国内政策调控适度且有序。该市经济总体平稳,众多领域显现出新的增长动能,主要经济指标增势普遍好于上年,并呈现出“生产趋升,需求趋活,效益趋好”的可喜局面,经济增长方式加快转变。但经济运行过程中同时呈现出许多复杂的新情况、新问题,必须引起重视。
结构调整稳步推进,内涵提升明显加快
2007年以来绍兴市经济走势总体平稳,二季度工业经济受减排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冲高回落,主要经济指标走势均较平稳,增长情况仍普遍好于上年。经初步测算,上半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890.7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去年同期增长14.7%,增长速度比上年年度提高1.5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5.36亿元,增长2.8%;第二产业增加值539.94亿元,增长16.4%;第三产业增加值305.43亿元,增长13.6%。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利润分别增长26.4%和23.2%,分别比上年同期提高6.7和9.0个百分点;出口、消费、投资的增幅分别高达30.5%、15.9%、11.2%,增速各比上年同期提高9.6、0.6、5.0个百分点。在横向城市的比较中,我市多数经济指标增速位次比上年有所提升。
❻ 东晋及南朝时期绍兴经济的发展和政治地位的崛起有着怎样的关系
东晋朝的开始——正当八王混战、匈奴、羯起兵反西晋、黄河流域陷入大混乱的时候,长江流域算是较为安静的地方,中原一部分士族和民众开始渡江来避乱。三○七年,晋怀帝任命琅邪王(邪音牙yá)司马睿为安东将军,都督扬州、江南诸军事,镇建邺(晋愍帝时改称建康)。司马睿有了这个职位和地盘,来投靠的士族也就多起来,成为长江流域的中心势力。三一六年,晋愍帝被俘,西晋灭亡。三一七年,司马睿被推戴为晋皇帝(先称晋王,三一八年称帝),建立起东晋朝。晋元帝(司马睿)向来缺少才能和声望,在晋宗室中又是疏属,他能够取得帝位,主要依靠王导的支持。王导出身中原著名的高级士族,是老练的政治家,是东晋朝的实际创造者。长江流域建立起汉族政权以后,有利于抵抗北方少数族的侵入,经济和文化也逐渐发展。自东晋至陈亡约三百年间,南方经济上升,文化更是远远超过北方。这是东晋和南朝在历史上所起的积极作用,首先创立东晋政权的晋元帝和王导是有功的。
王导在政治上的主要措施,就是收揽一批北方来的士族作骨干,联络南方士族作辅助,自己作为南北士族的首领,在自己的上面,安置一个姓司马的皇帝。这个措施说来很简单,可是做起来却完全不是简单的事情。因为北方来的士族间、北方士族与南方士族间、王氏势力与司马氏势力间都存在着矛盾。不能调剂这些矛盾使之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便不可能建立东晋朝。王导的事业就在于调剂这些矛盾,造成苟安江左的局面。
王导劝晋元帝选取北方名士百余人做属官。这些名士避乱南来,得到官职,算是有了安身地。其中有不少人怀疑晋元帝能有什么作为,例如桓彝,初到时见晋元帝势力单薄,对人说,我到这里避乱,原想得个安全,不料如此不济,看来难有前途。和王导谈话以后,知道他有些办法,才安心任职。大部分名士更是失望悲观。例如,有一次诸名士在江边一个亭上宴会,周
❼ 绍兴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
中国民营经济最具活力城市展示———绍兴市
绍兴模式———民营经济发展的先发优势□绍兴市人民政府
2008年02月27日
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绍兴民营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经过自我积累和滚动发展,依托体制先发优势,不仅迅速实现资本的原始积累,而且已成为绍兴市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截至2006年底,全市登记在册的个体工商户183330户、私营企业35239家,个体私营企业总注册资本(金)6710802万元,从业人员767313人,全年实现总产值39866319万元;集体(联营、股份合作制)企业9261家。民营企业在全市企业总数中所占比重达到95%以上,上缴税金占到85%以上,民营经济总量占全市国民生产总值的90%以上。
绍兴民营经济的发展现状
1992年,在邓小平南巡讲话的鼓舞下,绍兴市民营经济发展进入了黄金时期。党的十五大确立了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地位以后,绍兴市提出放心、放手、放开、放胆“四放”要求和不限发展比例、不限发展速度、不限经营方式、不限经营规模的“四不限”原则,这些方针政策的出台,使绍兴民营经济迅速驶入了发展快车道,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地位作用明显增强,成为全市国民经济最具活动力的增长点,并形成了独特的优势。
机制上的活力优势
绍兴民营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发展模式———“绍兴模式”,即“乡镇基础、民营机制、市场经济”。“绍兴模式”是对“温州模式”和“苏南模式”的兼容并蓄,“温州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个体为主、私营机制、市场经济”;“苏南模式”的特征是“乡镇基础、集体机制、外向经济”。而“绍兴模式”既具有苏南民营经济的区域集约性优势,又兼容了温州民营经济高度灵活的市场机制优势,从而形成了这样一种复合型发展模式。正是这种独特的发展模式,为绍兴民营经济的持续、稳健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并越来越迸发出迷人的魅力。
行业的群体优势
绍兴民营经济主要集中在以纺织、服装等轻工行业为代表的制造业。全市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工业总产值中制造业所占比重达到98.4%,其中,大纺织业(织造、化纤、服装)、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设备制造业三大行业总产值占全部民营企业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为46.6%、7.5%、14.4%,三大行业所占比重共计68.5%。产业的集聚发展,形成了十分明显的规模效应和产业优势,从而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使绍兴多种工业产品市场占有率居全国第一,不少行业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有较大的影响力。
骨干企业的带动优势
经过20多年的发展,绍兴民营企业中已涌现出了一大批具有规模大、实力强、行业领先优势明显的骨干企业,成为绍兴民营企业中的“排头兵”,引领着绍兴市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2006年,全市工业企业中有6家民营企业销售收入超50亿元,其中超80亿元的2家;全国500强民营企业中,绍兴市占了44家;2006年度浙江省百强民营企业排序中,绍兴市占了30席。到目前为止,全市已有29家企业在境内外上市,其中民营企业占了25家;拥有中国驰名商标54件,其中民营企业占了48件;拥有中国名牌产品61只,其中民营企业占了54只。
产业上的集聚优势
绍兴市把培育发展区域块状经济作为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着力点,逐步形成了“一乡一业”或“几乡一品”的产业集群,民营企业依托块状经济而成长,块状经济因民营企业的发展而发展。绍兴县年产纺织面料20多亿米,可以绕地球50多圈;嵊州市年产领带3亿条,产量已占国内的80%、世界的33%,被誉为世界领带之都;“袜业之乡”———诸暨大唐镇“万台织机响,天下一双袜”,年产袜子90亿双,全球人均一双还多;诸暨市的珍珠、五金,上虞市的伞业,新昌的医药都在国际、国内市场均占有极大的市场份额。2006年,全市38个特色块状经济实现工业总产值2982.9亿元、销售收入2875.7亿元、利税275.6亿元、出口交货值521.9亿元、技改投入164.3亿元。其中销售收入在100亿元以上的块状经济有7个:绍兴县的织造印染块状经济749.1亿元,化纤块状经济156.5亿元;诸暨市的五金制造业块状经济330.1亿元,袜业块状经济240.1亿元,织造业块状经济222.1亿元,铝塑管材块状经济162.5亿元;嵊州市领带块状经济115.5亿元。块状经济已成为绍兴打造成先进制造业基地的主阵地和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的主体力量。
专业市场的依托优势
民营企业的快速崛起和迅速发展,在国内外市场上造就了绍兴黄酒、化纤纺织、染料、化学药品、塑料薄膜、机电产品及一些日用消费品等比较明显的产业优势,而且呈现工业、商业互动发展的态势,各具特色、工贸结合的专业化产业区和市场互为依托。全市各类市场发展到379个,全年市场商品成交额超千亿元。如绍兴的轻纺民营企业依托的中国轻纺城年实现成交额301亿元。目前绍兴6个县(市、区)中具有特色产业的块状经济,相应形成了122个专业市场,极大部分的产品销售依托相应的专业市场,基地和市场互为依托,共同发展。如绍兴轻纺、嵊州领带、诸暨袜业和店口五金、上虞精细化工和伞业等闻名遐迩的“基地+市场”区域特色。
地域上的人文优势
千百年来,绍兴形成了独特的区域传统文化,特别是越王勾践“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卧薪尝胆”精神激励和影响着绍兴人民,绍兴民营企业家秉承这一精神,形成了精明、理性、内敛、务实、不事张扬、稳扎稳打的风格,这是推动绍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文化基因。正是这种卧薪尝胆、奋发图强、敢作敢为、创新创业的“胆剑精神”,与绍兴人精明务实的性格与大气开放的气度的有机结合,续写着新时期的“胆剑篇”。绍兴人民特别是绍兴的民营企业家发扬“坚忍不拔、奋发图强、崇尚科学、务实创新”的绍兴精神,不断创新创业创大业、谋事干事干大事,是绍兴民营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发展的内在基因。
❽ 绍兴经济发展情况
长期看肯定镜湖新区会比较好,区位也是镜湖新区好
❾ 绍兴经济发展如何本地人回答一下。
绐兴龙头产业的话是酿酒业,旅游业和纺织贸易出口,绍兴柯桥是亚洲最大的纺织品市场所在地
最繁华的是解放路中段,辐射开去包括胜利路,人民路,中兴路和鲁迅路等,这一块是所谓的市区
房价的话市区在一万以上,从环城路到三环线这块在7000到10000之间,我家就在这块偏三环的地方,在7500左右。袍江开发区的房子应该嘴便宜,其次是城南的。柯桥房价近几年猛涨,和市区的持平了
绍兴人的乡土观念比较强,习惯居住在本地,但一些人会在杭州或萧山买房。绍兴的有钱人都比较低调
❿ 绍兴的经济
唐代以前,会稽一直是浙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境内所产的越国青铜剑,汉代到三国的铜镜,唐及其以后的陶瓷、茶叶,隋唐开始闻名的丝绸,南宋时进入全盛期的绍兴黄酒等,质量、产量都曾名扬海内外。南宋绍兴三十二年(1162),绍兴府茶叶总产量达38.5万多斤(《宋会要辑稿》)。明末清初,平水镇逐渐成为浙东重要茶叶集散地。清末,每年从平水镇运销外洋的茶叶约为880万斤,运销国内的180万斤(《会稽县劝业所报告册》)。同期,绍兴黄酒每年酿造达30万缸,计300万坛(约7.5万吨)。民国时期内忧外患,天灾人祸,生产停滞,民生凋敝。据《中国实业志》记载,21年(1932),绍兴、上虞、嵊县、新昌、诸暨5县茶叶总产量仅为16.71万担,绍兴黄酒108万坛(约2.70万吨),蚕茧13.93万担,生猪饲养量6.22万头,粮食106422万斤,其中绍兴县49390万斤。绍兴人口众多,粮食不能自给,每年从苏、皖、赣及省内金华、兰溪、建德、桐庐等地运入2亿斤左右。工业生产则更为薄弱,以当时较发达的绍兴县为例:”机制工业惟面粉、碾米、电灯、丝袜四业,共12家,职工663人”(民国38年《绍兴概况调查》);手工业6798家,从业人员24907人(酒坊203家从业人数无记载)。主要产品产量未见记载,而出口数为:锡箔320万块,绍酒108万坛,茶叶12万担,腐乳13万坛,各种绸缎(含官纱)19.5万匹。据《浙江经济年鉴》记载,至民国36年,工农业生产进一步萎缩,5县粮食产量仅7.75亿多斤,茶叶8.4万担,酒11285吨,锡箔90万块,春茧(收购量)8663担。到解放前夕,绍兴已陷入生产落后、百业萧条、人民困苦的境地。1949年,全地区工农业总产值3.42亿元,年人均仅153.4元。其中农业总产值2.62亿元,占76.52%,人均117.4元;工业总产值0.8亿元,占23.48%,人均36元。粮食总产量48.54万吨,亩产114公斤,人均218公斤。发电量100万千瓦时,黄酒1.26万吨,棉布43.6万米,绸缎54.29万米,日用陶瓷7.87万件。
绍兴所属五县(市)全部进入全国综合经济实力百强县行列。2012年绍兴市工业经济先抑后扬,农业生产平稳增长,工业增加值1738亿元,比上年增长9.9%,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79亿元,增长2.8%。生产总值(GDP)达到3620亿元,比上年增长9.7%,人均GDP为73304元,增长9.4%。居民收入也实现较快增长,农村增速高于城镇。
2012年,绍兴市有效投资总体回稳,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23亿元,比上年增长20.8%,其中工业投资881亿元,比上年增长18.4%,总量居全省第一。基础设施投资284亿元,增长17.9%。社会消费稳重趋升,绍兴市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59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全年旅游总收入506亿元,接待游客4935万人次。
2013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967亿元,增长8.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93亿元,增长10.3%;固定资产投资2002亿元,增长16.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18亿元,增长13.8%;外贸出口279亿美元,增长9.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454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9618元,分别增长9.6%和10.8%;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城镇登记失业率2.9%;人口自然增长率0.05%。;预计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例为2.1%。其中,生产总值增幅低于预期0.5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增幅分别低于预期0.4和0.2个百分点。 新石器时期,越人使用骨耜、木耜和木锄,从事稻作生产,开创境内水稻栽培历史。
夏代,“大越海滨之民,独以鸟(岛)田”(《越绝书》),“复随陵陆而耕种,或逐禽鹿而给食”(《吴越春秋》),开垦沼泽平原和丘陵旱地,种植水稻、麦黍等粮食作物。
春秋战国,越王句践采用范蠡、计倪之策:“兵之要在于人,人之要在于谷”,把发展粮食生产作为强国之本。粮食作物扩大到粢、黍、赤豆、稻粟、麦、大豆、穬7类。东晋、南北朝,“垦起湖田”(《宋书·孔季恭传》),出现一批地主庄园(别业),粮食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唐代,元稹在越州“命吏课郡人,冬筑陂塘,春贮雨水,夏溉旱苗”,大量开发粮地。南宋,“仲秋种麦,春种八谷”,粮食种类增多。“处处稻分秧,家家麦登场”,全面推行麦稻两熟制和麦肥(苜蓿)轮作制,粮食产量进一步增长。明万历年间(1573~1619),引入玉米、甘薯;清乾隆年间(1736~1795),引入马铃薯,旱粮迅速发展。民国时,粮食播种面积扩大。30年代,常年粮食播种面积为491.19万亩,常年粮食总产量为1178.64万担,播种面积亩产240斤。但“绍兴人口众多,五谷出产虽丰,尚不能自给,丰年仅及全年需要额(供应量)之半,若遇荒年,则二三折不等”(民国22年《中国实业志》)。40年代初,日军侵绍,农业生产遭受破坏。40年代后期,粮食生产恢复缓慢。 1949年,5县耕地276.58万亩,其中水田229.84万亩,粮食播种面积425.18万亩,总产量48.54万吨,全年粮食亩产183公斤,播种面积亩产114公斤。50年代,以改革耕作制度为中心,形成三熟制为主体的耕作制度。1959年,粮食亩产331公斤,总产86.58万吨,比1949年增长78.34%。60年代初,提倡复种指数越高越好、种植越早越好、播种越密越好,违反粮食作物生育规律,导致粮食减产。1962至1966年,开展群众性科学实验,实行科学种田,绍兴县东湖农场创造“良田、良制、良种、良法”四良配套经验,被湖南省农业厅副厅长李炎巨誉为“遂成就东湖农学特色,在全国农业领域中独树一帜”。80年代,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农业技术分级培训到户,年培训20万左右人次,农民科学种田水平迅速提高。1990年,开展吨粮田工程建设,52.75万亩亩产超吨粮,占全省首位;增产粮食7.6万吨,占全省增产总数的五分之一以上。绍兴市粮地222.45万亩,粮食播种面积537.15万亩,总产量186.20万吨,亩产833公斤。绍兴市是以粮食作物为主,经济作物、蔬菜作物内容丰富,品种多样的综合农业种植区,又是以水稻生产为特色,双季稻为主体的三熟制地区,拥有绍虞水网平原、新嵊盆地、三界—章镇盆地和诸暨盆地“四大粮仓”。
2012年,绍兴市农作物播种面积494.69万亩,比上年增长0.9%,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77.23万亩,增长0.5%。蔬菜、生猪、茶叶、淡水产品、花卉苗木等五大特色主导产业总产值126.84亿元,占绍兴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56.2%。农业龙头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绍兴市拥有各级各类农业龙头企业1266家,同比增加58家,其中超亿元企业64家,同比增加9家。至年末,绍兴市农产品共有中国名牌产品12只,中国驰名商标26只,浙江名牌产品48只,浙江著名商标65只。现代农业和绿色农业发展取得较大成果。2010年有10个现代农业综合区、27个主导产业示范区和39个特色农业精品园被批准列入省级现代农业创建点。新增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9.81万亩,累计达到89.07万亩。新发展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149家,总数达1808家。绍兴市共建立各类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65个,示范推广面积67万亩;认证无公害农产品363只、认证A级绿色食品53只、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409个,发展无公害农产品产地面积116万亩,其中新认证无公害农产品68个,新认证绿色食品9只。 春秋时期,越国境内已有铜锡开采、兵器铸造、酿酒、缫丝、绸织、麻织和陶瓷等业。东汉时期,境内成熟青瓷的烧制成功,奠定了会稽作为我国青瓷发祥地的地位;铜镜制作工艺的 迅速提高,使会稽成为江南铸镜中心,并在三国时期达到全盛阶段。晋代,会稽地区社会安定,经济繁荣,造纸、陶瓷业加快发展。隋代,越州丝织品列为贡品。唐代越州所产之越罗、剡藤纸、越窑青瓷,名重朝野。越窑青瓷以其“类冰”、“类玉”质地,达到生产鼎峰期。 宋代,绍兴府制药业、食品加工业日趋兴盛,酿酒业更为闻名,酒肆遍布街头,“蓬 莱春”等名酒誉满江南。明代,绍兴府出现一批酿酒、酱园工场,腐乳开始销往海外。清代,酿酒作坊增加,规模扩大,黄酒最高年产量达7万多吨,一批大酿坊纷纷在北京、天津、上海、杭州等大城市开办批发零售业务,同时销往东南亚国家。平水珠茶以其优良品质,大批加 工出口欧美及东南亚地区。绍兴城区南街和华舍、齐贤等农村集镇盛产的官纱、绸、缎,绍兴柯桥周家桥一带出产的黑白纸扇,新昌、嵊县的工艺竹编等,陆续销往国外。
绍兴的近代工业始于清末。光绪二十一年(1895),使用机器的开源永丝厂在会稽县白 米堰(今中塘乡)开业,为浙江省近代首批工业企业之一。民国初年,绍兴城区金恒丰铁工厂、建新修理机器铁工厂、华光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诸暨、嵊县小型火力发电厂的建成,以及在此推动下发展起来的机器碾米、化工、印刷业,为绍兴地区的现代工业奠定了基础,并且促使传统工业的改造和进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绍兴地区各县(市)人民政府一面尽快恢复生产,一面陆续新 办绍兴茶厂、新华印刷厂、新建染织厂、绍兴酒厂、云集酒厂,嵊县新建机械修理厂,诸暨人民电厂,上虞利民米厂,新昌县生产救济院粮食加工厂等30余家公有制工业企业,为以后的工业发展打下基础。同时引导势单力薄的私营小企业,实行私私合并;对火柴、肥皂、食油、毛 巾、棉布等生活必需品私营生产企业,从生产原料、资金及产品销售等方面予以扶持,帮助克服困难,恢复生产,发展经济,稳定社会。
1979年起,工业生产迅速发展,先后建成绍兴弹力丝厂、浙江涤纶厂、诸暨毛纺织厂、浙江建筑卫生陶瓷厂、新昌毛纺织总厂、华越微电子有限公司等一批现代化企业。至1990年,绍兴市已拥有纺织、食品、机械、冶金、化工、建材、电子等20多个工业部门,初步形成以轻纺工业为主体,酿造为特色,纺织、机械、食品三大工业为支柱的工业体系。
2010年,绍兴市工业经济以开展省级工业转型升级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为契机,全力推进工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取得明显成效。绍兴市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8623.86亿元,比2009年增长21%。其中:554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6797.39亿元,同比增长23.17%;完成销售收入6993.85亿元,同比增长23.08.73%;实现利税588.87亿元,其中利润405.2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1.88%和35.77%,呈现效益增长高于产销增长的良好发展态势;完成出口交货值1225.54亿元,同比增长20.79%,继续维持稳健增长势头;企业成本费用利润率6.45%,比2009年提高0.65个百分点,工业经济总体处于”较为景气区间”。 绍兴市主要开发区及新区绍兴高新区管委会 袍江新区 镜湖新区 嵊州经济开发区绍兴生态产业园 柯桥经济开发区 绍兴县滨海工业区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诸暨经济开发区 上虞经济开发区 上虞杭州湾精细化工园区 参考资料来源 绍兴地区贸易起源甚早,代有盛衰。早在战国时期,大越城内就出现商事活动。范蠡经商“积著〔贮〕之理”,影响至今。秦汉时,城内商事活动已见记载,在郡城都亭桥有大市,越人于此为市,相传即蓟子训卖药处。东汉永建四年(129),吴、会分治,山阴成为会稽郡治,从此商业发展迅速。永和五年(140),会稽郡守马臻主持修筑鉴湖,为发展经济奠定了基础,加以汉代实施减赋政策,提倡“食货并重”,境内商贸活动益见繁盛。三国吴赤乌八年(245)八月,孙权“遣校尉陈勋将屯田及作士三万人,凿句容中道,自小其至云阳西城,通会(稽)市,作邸阁”。其时,会稽郡为全国最重要的铜镜、青瓷器交易中心,越布、丝绸市场海外有名。唐代,国家盛平,经济发达,越州城不仅是一州首府,又是浙江东道节度使驻所,俨然一大都会。其越瓷、交梭、白纱、花纱、轻容、吴绢等闻名全国,畅销各地,有“杭州在唐,繁荣不及姑苏、会稽两郡”之说。南宋,建都临安,绍兴当时与金陵不相上下,成为首都以外的全国两大城市之一。宋高宗在此驻跸逾年,城市扩大,市容繁华,街衢整齐,交通便利,商业发达,茶叶交易已居全国第一。元、明、清时期,绍兴手工业发展迅速,促使商业繁荣,尤其是丝绸、酿酒等业,在全国已居重要地位。
鸦片战争后,绍兴市场开始出现洋货,民族工业兴起,商品种类增加,行业扩大,专业分细。清宣统三年(1911),城内有行栈290家,其中米行60家、棉花行27家、煤油行7家;有商店1719家,计74个行业,如米业、酒业、酱业、茶食业、南北货业、百货业、绸布业、钟表业、金银业、油烛业、茶漆业、铜锡业等。民国前期,商业又有所发展。民国25年(1936),绍兴城区商业有103个行业,计4887家,资本总额940.1万元,年营业额4828.8万元。据37年7月21日《绍兴工商报》载,绍兴商会调查统计,时有商店2471家,从业4518人。
1956年,绍兴市被批准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的有45个行业、5837户、1.14万人;直接过渡为国营商业的有98户、331人;实行定股定息公私合营的有531户、4325人;组织合作商店15个、79户;合作小组361个、4713户。此外,尚有416户仍独立经营,占总数的7.13%。
1978年起,改革商业管理体制,还权于企业;改革计划体制,扩大非计划商品供应;改革价格体制,开放商品价格。
1990年,绍兴市社会农副产品收购总额212626万元,比1978年增加8.21倍;社会商品零售总额358915万元,比1978年增加6.3倍。绍兴市零售商业机构48444个,为1978年的7.32倍;商业人员85605人,为1978年的3.59倍。绍兴市商业零售机构中,国营和合作社商业占6.44%,集体商业占4.64%,个体商业占88.92%。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国营和合作社商业占56.96%,集体商业占11.51%,个体商业占31.53%。
交通
2012年,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投资额93.25亿元,增长14.6%,投资额完成年度目标的124.33%。年末绍兴市公路通车里程9081公里,同比增长0.02%。大力推进农村公路建设,投入资金8692万元,完成农村联网公路和通村公路建设目标任务。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实施农村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绍兴市更新农村客运班车94辆,农村客运通达率99.2%。公路营业性客运量17314万人次,周转量45.88亿人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1.7%和1.4%;公路营业性货运量7890万吨,周转量70.75亿吨公里,两者均比上年增长3.7%。
邮电
2012年邮电业务收入48.87亿元,增长3.2%。年末城乡固定电话用户(含小灵通)201.80万户,固定电话主线普及率45.98号线/百人。年末移动电话用户数(通话用户)436.45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99.44部/百人;互联网用户数(不含手机上网用户)87.70万户。特快专递业务发展迅速,全年特快专递184.29万件,同比增长11.8%。
金融
2012年年末绍兴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4948.32亿元,同比增长19.5%,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945.72亿元,增长14.0%。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3934.27亿元,同比增长19.3%,其中短期贷款2839.61亿元,中长期贷款951.88亿元,分别增长18.1%和29.9%。
外贸
2010年,绍兴市外贸出口首次突破200亿美元,达210.89亿美元,比2009年增长33.80%,出口额占全国总量的1.34%,占比较2009年提高0.03个百分点。出口额在全国所有城市中排名第18位,增幅排名第6位;在地级市中排名第7位,增幅排名第4位。
绍兴市共引进外资项目235个,新增合同外资14.46亿美元,比2009年增长53.56%;实到外资9.53亿美元,同比增长17.52%,完成预计目标8.41亿美元的113.30%。其中,市区新批外资项目34个,新增合同外资2.13亿美元,同比增长13.36%;实到外资1.47亿美元,同比增长6.47%,完成预定目标的83.70%。除袍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外,绍兴市其他县(市)、开发区均超额完成了预定的目标,其中上虞市实际利用外资达3亿美元,居各县(市)之首。
绍兴市新批境外投资企业164家,总投资额29885万美元,其中中方投资额为28169万美元,比2009年增长52.80%。绍兴市已运营的107家境外投资企业总营业额106594万美元,带动出口98918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81.90%和87.50%。绍兴市新签承包劳务合同额52764万美元,营业额50260万美元,分别同比增长31.30%和18.50%。其中,实际境外工程营业额10095万美元,同比增长11.70%。绍兴市外派劳务49人次,期末在外人数30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