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开发 > 湖州市县域经济发展的

湖州市县域经济发展的

发布时间:2021-02-21 15:38:19

⑴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中心是个什么单位,是什么性质,隶属于哪里

简介
党中央根据新形势科学发展的需要成立了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和国家安全委员会,在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科技创新实施国家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县域经济向纵深化发展。经国务院科教领导小组批准成立的中国科技创新与战略发展研究中心(隶属国务院科教办公室主管事业单位)批准文号【国科教2009第08099号文】;中国农业科技创新发展工作委员会经中国科技创新与战略发展研究中心报请主管单位备案,批准成立于2013年6月22日,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于2013年7月8日批复支持成立,批准文号【中央农字2013第070822号文】;经“中国科技创新与战略发展研究中心与中国农业科技创新发展工作委员会报请主管单位备案,批复文号见【中央农字2013第070822号、国科教2009第08099号、中科发2014第082019号文】批准成立中国科技创新与战略发展研究中心县域经济发展工作委员会于2014年8月28日正式成立,简称:中国县域经济发展工作委员会;中国科技创新与战略发展研究中心县域经济发展工作委员会配套机构为中保基业(北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主管与指导单位: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
国务院科技教育领导小组
中国科技创新与战略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农业科技创新发展工作委员会
委员会宗旨:实施《中国“2861”工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⑵ 如何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党的十六大第一次使用了\"县域\"这个概念,而且提出了\"壮大县域经济\"的号召,十六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强调\"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县域经济的问题被提到了议事日程并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关注,县域经济是区域经济中内在联系最为紧密的经济整体,也是政府职能和作用在经济中充分显现的区域经济。2004年陕西省省委、省政府为了加快全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做出了《关于加快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决定》,并从2005年开始,开展全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考核工作。但从目前看,我市县域经济发展还很不平衡,县域经济相对滞后,因此,面对新世纪和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时机,认清和确立政府在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战略及其切入点,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县域经济的内涵
要发展壮大县域经济,首先要正确认识县域经济的内涵,探索县域经济的发展规律。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与发展中,中国县域经济形成了农村性、地域性、层次性、综合性和差异性等基本特点。
二、完善政府体系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 政府要不断完善现行财政体制
在财政体制方面,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不断调整和完善现行财政体制。实施积极有效的财政政策,调动县域发展经济、培植财源的积极性,实现增强市级财力与壮大县区财政的目标,以促进县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积极完善县域经济金融政策支持体系,加大对县域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
一是在县域经济金融扶持政策上要有新举措。首先是采取宽松的财政政策引导,其次是政府要充分认识到中小企业在实现就业目标中的作用,将中小企业的发展纳入经济发展规划之中。成立专门的中小企业管理机构,研究适合不同区域的发展思路,探索新的融资方式。第三是大力发展各类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机构,贷款保险机构和其它中介机构。企业与担保公司签订协议,并参加保险,从而分散风险。第四是实施有区别的区域性货币政策。银行在制定宏观货币政策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到各个县域经济的巨大差异性。要充分利用存款准备金、再贷款、利率等货币政策工具对区域经济进行资金调节。
(三)县级政府部门在发展县域经济中要合理定位
县级政府的合理定位,对县域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所谓政府的合理定位是相对于目前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存在的\"越位\"、\"错位\"和\"缺位\"而言的,就是政府要逐步转变职能,从直接参与生产经营活动,代行企业和市场职能,转向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建立和维护市场秩序,为微观经济主体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上来。
当前,这种转变需要从多方面入手:一是推进县乡管理体制改革。大力精减县乡政府人员,稳步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二是减轻企业和农民负担。清理对企业和农民的不合理收费,切实创造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三是塑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使投资者获得较高的投资回报,关系到能否充分利用区外生产要素来发展县域经济,比实施名目繁多的优惠政策和税收减免政策更为重要。四是高度重视市场体系建设。要实现城乡联动,必须重视市场体系建设,建立农业和农村经济与城市大市场之间的畅通联系。有了市场体系,还要积极培育农村流通组织和经纪人队伍。总之,要通过转变政府职能,把政府角色真正界定到规划、协调、服务、监督和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上来。
三、安康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及切入点
(一)政府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
我市的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定位应该是:
1、实施民营主体战略,使县域经济保持旺盛的发展活力。这是因为,我市的县域多为欠发达地区,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较低层次,经济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活力不足、后劲不足、投资不足,缺少一种广泛的群众性经济的蓬勃发展。解决这个问题,就是要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在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上寻求新的突破,使县域经济保持旺盛的发展活力。实施民营主体战略,就是要唤醒广大群众强烈的发展意识和市场主体意识,鼓励个人去寻求就业,去办企业、搞实业,创造财富,增加收入,加快民间资本的积累。一个县域,人人能自谋出路,人人能自食其力,人人能为社会创造财富,就会形成大大小小的经济生长点,形成县域经济的\"星火燎原\"。
2、实施产业升级战略.促进县域经济协调持续发展。我市现在也有一些自己的产业和企业,无疑它是进一步发展的根基,但这些产业和企业都存在结构不合理、层次水平低、农业不优、工业不强、特色少和服务滞后等问题。这些是制约我市县域经济发展的症结所在。实践证明;单一的经济结构是支撑不了区域经济的,也支撑不了地方财政。这就要求我们要适时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加快发展二、三产业。县域经济是典型的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经济,因此,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包含领域大、内容多,包含管理升级、质量升级、市场升级、科技升级和服务升级,应尽快使社会经济主体实现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有机结合于一体的局面。
3、实施人才开发战略,发挥人才资本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现代经济增长表明,人才资本对经济的推动作用较之其它因素越来越大。现在,我市人才远离经济建设的主战场,滞留在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使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力没有充分发挥出来,造成人才资源的巨大浪费。我市县域大多一缺资金二缺人才,但最主要的是缺具有现代市场意识、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激励固有的人才潜能,就要大胆放活政策、放活机关干部、放活科技人才、放活生产要素,留住已有人才、用好优秀人才,激活潜在的人才队伍,做到充分调动全社会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他们投身到经济建设中来。
(二)我市县域经济发展的切入点
我市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有效落实,要通过全方位的具体措施方能实现。因此,我市县域经济发展的切入点是:
1、全面开放招商引资,精心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加快开发步伐。全力招商引资,是加快资源转换、抢先发展的现实选择。我们招商要以引进兴办民营企业为主,同时不放弃争取上级部门的资金和项目。要把优惠政策用好、用活、用出效果。当然,招商引资离不开载体建设,建设各类工业园区和各类企业科技园区是较好途径。对园区的管理,坚持给予优惠,坚持重点发展高新技术项目,坚持内外客商平等准入等原则,并要全方位优化经济环境,靠好的环境激活企业投资办厂的热情,使整个县城经济宏观放开、微观搞活。在引资中,要把各项政策落实到位,要强化效率观念,从减掉一批\"公章\"入手,对政策之外的事例,要采取一事一议、特事特办的办法,根据投资者要求和可能制定相应措施,力争创造良好的环境,让投资者满意,让投资者愿意来、留得住。特别是政府机关要以承诺制和公示制支持投资业主合法经营,保护投资者权益。
2、以主动务实的态度,全面参与西部大开发。西部大开发是一个长期战略,是一次全方位、多领域的综合开发。在西部开发中,谁工作主动务实,谁就能抢占开发先机;谁拥有好项目,谁就能争取到更多的支持。参与西部开发,我们各县区必须主动出击,集中力量抓好项目建设和项目争取工作。从我市县域自身的实际出发,形成项目开发、储备、实施等一系列运行机制。立足于我市县域的实际,要突出抓好生态建设、水利建设、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结构调整和科技普及五个重点,尽快筛选出一批生态、交通、水利、城市基础建设、农业开发和农牧副渔产品加工等重点项目。与此同时,强化项目责任制,确定和制定项目落实策略,广泛搜集信息,摸清市场取向。另外,还要加大对自身人文、环境、政策、资源的宣传力度,为参与西部大开发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引来更多的投资者和开发者。
3、着力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推动农村经济实现新突破。我市现今至以后较长时间内的任务,是紧紧围绕增加农民收入和财政收入,发展特色种植业、做大林牧业、培育龙头经济组织和企业。
4、围绕商贸搞活,加大市场建设力度,加快市场化进程。我市县域要按照市场兴产业、强经济、促发展的思路,着力培育发展专业市场和特色市场,构筑以县镇、建制镇和基地区为依托的专业市场、特色市场和要素市场体系。当前,我市县域市场建设要以启动民间资金为主,运用政策引导、民间建设、自我管理的方式,不断探索市场建设新机制,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业主经营的办法,做到产权、体制、机制一步到位。
5、适度超前,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城镇化进程。当前,我市县域基础设施落后是较突出的问题。要加大交通、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基础设施建设既是推动经济的动力因素,又是经济开放招商引资的环境基础;既是引来外地人开发资源的\"平台\",又是当地人走出落后封闭了解精彩世界的\"窗口\"。因此,努力实现村村通公路、村村通电话、村村用电低价,是不可等待拖延的事情。
6、立足现有条件,全面深化改革,从体制、机制创新人手,培育带动县域经济的\"小巨人\"和主导产业,再造发展新优势。一方面,城镇工商企业的机制完善,要在产权制度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健全内部运行机制,完善法人治理机构,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涉农企业和城市公用事业,也应及早准备,抓紧改革,使之成为独立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选择那些在县域经济中产业关联度大、带动力强的产业产品,千方百计做强做大,积极努力延伸产业链条,推动相关产业联合发展,使之成为推动县域经济的\"小巨人\"。把市场机制引入农村经济发展各环节,发挥市场机制推动微观经济发展不竭动力源泉的作用

⑶ 浙江湖州长兴的经济怎么样

近年来,浙江省长兴县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强县、富民、稳定”三位一体的执政理念,立足优势、突出特色、开拓创新,实现了县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长兴县先后跻身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国家卫生县城和全国文化先进县行列。

今年上半年,长兴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3.07亿元,同比增长15.2%,财政总收入累计完成10.83亿元,同比增长22.5%,经济总体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为“十一五”时期的发展开了一个好局。

10月8日长兴县迎来连续第五年举办的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又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长洽会”开幕前夕,记者专门采访了长兴县代县长章根明,他就长兴县域经济的发展谈了自己的想法。

立足优势 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档次

众所周知,县域经济虽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经济体系,但不能搞成“大而全”式的“经济大拼盘”,要在特色的基础上形成“特色产业集群经济”。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要素禀赋,要有其他地区所没有的比较竞争优势。章根明指出,就长兴而言,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长兴地处“长三角”中心腹地,区位优势和交通条件得天独厚。长兴是襟带苏、浙、皖三省的门户,自古就有“三省通衢”的美称。三条高速公路、两条国道、三条铁路和一条黄金水道穿境而过,纵横交错,与“长三角”主要城市均在2小时最佳交通圈内。浦东、虹桥、萧山、碌口四大国际机场,位于上海、宁波、乍浦的三大国际港口更拉近了长兴与世界的距离。

其次,长兴东邻太湖、西倚天目,自然、人文资源独特,旅游产业开发潜力巨大。这里有世界稀有的“金钉子”地质遗迹;有全球罕见的古银杏长廊和扬子鳄保护区;茶圣陆羽在此写就了传世之作《茶经》……

第三,长兴拥有丰富的物产资源,名特优新产品众多。这里有闻名海内外的“太湖四珍”:银鱼、白壳虾、鲚鱼、大闸蟹;有久负盛名的“长兴四宝”:银杏、吊瓜、板栗、青梅;有令世人称绝的“品茗三绝”:紫笋茶、紫砂壶、金沙泉。

依托自身比较优势,大力培育和发展区域特色产业,长兴构筑起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长兴初步形成了电子电源、新型材料、家居服饰、机械制造、食品医药、特色化工6大优势产业,成为“长三角”乃至全国著名的建材基地和纺织品生产基地。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长兴还成为全国新能源之乡和新型建材之乡,其中仅助动车用蓄电池产量就占到了全国的50%以上。

大胆探索 构建县域经济发展新格局

县域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开放型经济。县域经济由于受资金、技术、人才、市场等因素制约,需要借外力促发展。章根明告诉记者,为解决县域经济发展中创业主体不足、竞争力不强等问题,长兴县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全面提高了对外开放水平。

一抓环境。环境就是生产力和竞争力。惟有把县域经济发展的环境建好了,以诚信、优质的服务和良好的基础设施作保证,才能形成环境磁场效应,牢牢吸引外来企业在长兴投资兴业。近年来,长兴的基础设施条件不断完善,初步形成了相对集中的经济开发区、商贸区、文教区和住宅区。城区已有多家星级酒店,并拥有一流的长兴大剧院、体育馆、图书馆等公共设施,其综合配套条件处于中国县级城市的前列。长兴经济开发区已连续3年名列浙江省“十强开发区”,已有来自美国、意大利、法国等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家企业进区落户。

二抓宣传。长兴是太湖旁边的一颗璀璨明珠,但是有许多人知道太湖,不知道长兴,这说明长兴在这方面的宣传力度还不够大。通过“长洽会”这个平台,长兴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了自身形象,并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客商来长兴投资兴业,有力地促进了长兴的对外开放和合作交流。同时,国内外各大媒体纷纷聚焦长兴、宣传长兴,提升了长兴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今年的“长洽会”期间,由人民日报社和日本经济新闻社共同主办的第十一次中日经济讨论会也在长兴举行。今年的“长洽会”遵循“精彩、大气、务实、亲民”的原则,借助第十一次中日经济讨论会,可以进一步打响“长洽会”品牌,让长兴更好地走向世界,让世界更好地了解长兴。

三抓接轨。发展县域经济要跳出本身的地域,将县域经济与区域经济融合,要主动融入区域经济,主动参与区域内的产业分工、产业协作,在区域范围内获取、组织和配置资源。长兴现已成为上海的物流副中心,分担上海物流中转的压力。未来几年,“长三角”地区将建多条城际轨道,以上海、南京和杭州为中心的1小时—2小时快速交通圈有望形成,同时,将于今年年底动工的杭州—南京轻轨也将经过长兴,这些都将使长兴更紧密地与“长三角”其他城市相连,更好地融入、参与“长三角”的区域经济发展。

此外,长兴县今后还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加大探索的力度:一是调整产业结构,着重发展新型绿色的能源产业和新型环保的建材产业;二是提高人才素质;三是资源节约利用,在当前资源日益紧缺的形势下,做好土地、资金、资源的集约文章尤为重要,长兴要不断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和效益;四是提高执政能力,应不断改进工作作风,理清工作的思路,建设服务型政府。

⑷ 影响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我认为,县域经济发展,必须结合本地实际。这是一个原则。在这里只能给出几个专思考的方向。属
1、区域定位。在省市经济中的区域位置,与邻县的关系,如竞争与合作等等。2、产业定位。在产业链中,能发展什么产业。3、计划或规划中的定位。即在省市规划中,咱们县占有什么地位,能起到什么作用。4、根据上述定位,确定发展方向、发展目标、重点领域、确立产业系列、县内经济布局、确立增长点、增长极、增长带等。5、分析支撑发展的有利条件和限制制约及不利条件。6、有针对性地提出发展措施,包括改革措施。7、我认为还应注意对可控力与不可控力的判断。有些东西是可以预见或可以控制的,但有些东西是不好预见和控制的,对此也要有所考虑,并提出应对措施。在此基础上,还可根据县里的具体情况,增加新的内容。

⑸ 过去的湖州是

湖州市政府把“湖苏沪高铁”作为一号工程的背后有着湖州的无奈,赶超发展的现实面是不断的被赶超。被嘉兴赶超、被芜湖赶超、被宿迁赶超。很多湖州人觉得湖州错过了发展机会,而我则认为湖州不适应浙江省以前的发展模式。县域经济、民营经济,草寇为王的时代湖州经济依赖的是民国时代就建立起来的“四大丝绸厂”湖州的工业比义乌、温州要好。年轻人可以进入这些工厂或者相关上下游企业获得一份不错是收入,年轻人缺少创业的动力和勇气,这让湖州错过了民营经济起步的那个“草寇时代”.
1992年万里来访湖州轻工企业,使得湖州的国营轻工企业达到鼎盛,但是到了九十年代中后期这些国营大厂和民营企业竞争就不具备优势,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庞大的福利体系加速了他们的死亡,本世纪初浙江民营经济发展最快的时候湖州则在处理这些国营企业的转型。如今可以说夹杂着贪腐、利益勾结的那次转型是失败的,那次转型简单而粗暴,把本来湖州具有优势的技工人才变成了失业人员,给社会的稳定造成了负面的影响。改革这么多国营企业花了十多年,一直到前两年天昌彻底关停、黄萌被判无期。才用时间止住了这次转型带给湖州经济的痛。
湖州人开始抬头看外面的时候发现我们2003年被嘉兴赶超后已经被甩开了1500亿的GDP,我们本来具有优势的工业,如今变成了弱势,我们把自己逼到了起跑线上而对手已经先跑了一圈。有时至今日很多人都在检讨那次改革,这对湖州来说已经没有必要了。不管是不得已还是不愿意,半推半就湖州走上了市场化经济的道路,这是一件好事。

⑹ 如何发展县域经济

一、在微观层面上,应立足于县域实际,放大特色优势,发展特色经济,加快培育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首先,要整合利用县域内资源优势,做好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尽管县域经济发展具有较大的不对称性,但在资源利用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优势。就县域个体而言,可围绕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宏观方针政策,充分“盘点”县域内的矿产资源、工业资源、农业资源、生态资源以及文化旅游资源,围绕高效益综合开发利用,进行大力度的整合,以工业化为主导,以城镇化为支撑,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形成从资源利用到产业发展、从城镇开发到民生改善等完整的规划体系,着力打造独具特色的新型产业基地,努力实现居民增收、财政增长、后劲增强的“三增”目标。通过不懈的努力,即使欠发达的县市也能够闯出一片新的天地。
其次,要深化合作,聚集项目,依靠项目带动产业优化升级。发展县域经济必须突破过去单纯围绕本地需求谋发展的局限,积极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的分工协作;要始终坚持以特色资源聚集项目、以良好环境吸引项目,全方位接轨域外经济社会发展,最大限度地招大引强,形成资金、技术、企业和人才向县域流动的凹地效应。要着力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园区工业、现代农业、旅游产业,进一步膨胀县域主导产业规模,培育知名品牌,拉长产业链条,加速产业集聚,增强县域自我发展能力,在区域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
最后,要坚持全民创业,兴起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热潮。民营经济是县域经济的最大特色。在县域经济实力普遍较弱、政府投资相对乏力的形势下,必须进一步激发各类民间主体创新创业的热情,让民营经济成为壮大县域经济的主战场,成为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力量。要进一步放宽准入门槛,坚持县乡村齐头并进、一、二、三产业全面放开,为民营经济彻底松绑、放行,让更多的群众加入到民营经济行列中来。同时,要从解决民营经济“融资难”入手,在建设完善金融担保、技术服务、创业培训三个体系上下工夫,使更多的民营企业膨胀崛起,形成拉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企业航母”优势。针对当前影响全球的金融危机,更应该采取积极措施,制定合理的扶持计划,引导民营经济变挑战为机遇,积极调整经营战略,加快推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勇于把握市场竞争的主动权,不断增强在复杂考验中生存发展的综合实力。
二、在宏观层面上,应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加快打造强县引领、中县角逐、弱县超越,县域经济互动发展、良性竞争的格局
三、在发展机制上,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协调这一基本要求,为县域经济发展创造宽松和谐的环境
(一)以生产发展为首要任务,全面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大力发展以设施农业、装备农业、高新农业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农业,不断提高农业产出率和规模效益。县域之间和县域内要注重对市场需求和农业发展方向的把握,积极推进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养,引进推广应用先进农业技术和适用技术,发展品质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产品,力争形成一批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产业带、产业区。同时,按照产业化发展方向,积极扶持发展龙头企业和专业化合作经济组织,依靠近农工业的蓬勃发展,为工业化发展和农民的转移就业、增加收入开辟更大的空间,为工业反哺农业奠定更加牢固的基础。
(二)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为目标,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一般认为,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可拉动GDP增长1.5个百分点。加快县域城镇化进程,首要的是搞好城乡一体化的规划,打破城乡界限和区域限制,统筹城乡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覆盖县域内每一寸土地,科学地引导城镇化建设。要充分发挥主城区的核心拉动和乡镇的主体作用,形成主城区—中心镇—农村新社区—新村庄梯次分明的规划体系,加强乡镇驻地开发建设,加快建设一批优势明显、独具特色的示范乡镇,形成辐射拉动作用,引导农民逐步向城镇集中。要坚持高效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按照“城乡互动,以点带面,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积极探索村并城、村并镇、村并区、村并企、小村并大村等发展模式,科学规划建设农村居住、供排水、通讯、交通、防灾、供电等基础设施,为农村设施城镇化、生活服务社区化、生活方式市民化创造良好条件。
(三)以实现城乡和谐发展为根本,全方位提高民生保障水平。随着这几年党对“三农”工作各项优惠政策的落实,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群众收入逐年增加、生活逐步改善、精神文化活动日益丰富的良好局面,但城乡之间享受公共服务的差距依然很大。因此,各级政府在加快经济发展、城镇建设的同时,要切实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文化、卫生事业,进一步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扎实推进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逐步缩小城乡差别,使广大农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与城市居民同台共舞,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共同加快现代化进程
采纳哦

⑺ 县域经济发展研究的内容提要

李旭同志的抄《县域经袭济发展研究》一书付梓出版了,这是领导干部理论学习园地和县域经济研究园地的一件喜事。县域经济,指的是以行政县(包括县级市、旗)为区域范围,以县一级独立财政为标志,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不同层次经济要素间的联系为基本结构,通过双向反馈的人力流、物资流、资本流和信息流而发挥整体功能的区域性经济系统。县域经济作为一种中观经济,不仅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构成部分,而且也是国民经济最基本的生态经济和运行单元。对于执政党而言,县域经济又是党和国家政策的最主要最直接的操作平台,它关系着国计民生全局,也关系着党的科学执政基础。因此,我们党在十六大报告中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公报中都明确提出和强调要“壮大县域经济。

⑻ 如何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一)坚持绿色发展
部分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快速,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的亮点。相对于大城市,县域具有生态文明建设的优势,贯穿生态绿色、集约发展的理念,促进工业生态化转型成为这部分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突出特色发展
就具有地域特色和资源优势明显的县域而言,其经济发展应该依托本地优势资源,找准定位,突出特色。以低污染、高就业、高附加值、产业集群化、本地资源优化作为这部分县域产业选择发展的标准,优先发展农业、旅游休闲度假、文化产业、本地产品加工等特色产业,形成特色经济。
(三)实现“产城一体化”发展
随着大城市空间载体不断饱和与生产要素成本上涨,大城市周边区县因区位和生产成本优势,成为分担大城市功能和承接产业转移的首选地。这部分县域的发展需要通过与大城市主城区进行统一规划,功能上统筹分配,实现“产”与“城”融合,形成合理分布、功能互补的发展格局。

⑼ 县域经济的发展状况

县域经济是指在县级行政区划的地域内统筹安排和优化经济社会资源而形成的开放的、功能完备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区域经济。也就是说,首先,县域经济属于区域经济范畴,是一种行政区划型区域经济,它以县城为中心,乡镇(尤其是建制镇)为纽带,广大农村为腹地,城乡兼容。其次,县域经济有一个较完整的市场调控主体,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并有一定的能动性,且具有地域特色,这种地域特色与其地理区位、历史人文、特定资源相关联。然后,县域经济以市场为导向,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更大的区域内进行资源配置,获取竞争优势,具有开放性。最后,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功能完备的综合性经济体系,其活动涉及生产、流通、消费、分配各环节,一、二、三产业各部门,注重发挥比较优势,突出重点产业。
党的十六大第一次提出了“县域”这个概念,而且发出了“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壮大县域经济”的号召,十六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强调“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县域经济的问题被提到了议事日程并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关注,种种迹象和现实表明,中国走向县域经济时代已经是大势所趋。
回良玉指出,发展县域经济要着重做好六个领域的工作。包括:着力建设现代农业,拓宽农民的就业和增收渠道;着力培育特色支柱产业;加快小城镇发展,尝试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投入基础设施的改善;加快县域金融改革,缓解农民和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大力改善县域投资环境;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等。回良玉还表示,要扩大大中城市的产业向县域转移的规模,打破行政界限,逐步形成县域经济专业化生产和社会化分工的格局。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说:“中国的县域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对农业的发展,对农村的繁荣,农民的富裕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实现国民经济平稳较快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阅读全文

与湖州市县域经济发展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