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开发 > 城市经济如何影响国民经济

城市经济如何影响国民经济

发布时间:2021-02-21 23:25:55

❶ 城市旅游对城市经济的影响

2月16日,桂林市二届人大五次会议召开。记者从代市长张秀隆代表桂林市政府向大会所作的《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报告》了解到,今年桂林市将启动创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的工作。

代市长张秀隆在报告中提出,2006年桂林力争旅游总人数增长7.8%以上,其中入境游客人数达到11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66亿元。今年桂林正式启动创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工作,年内争取再增开1~2条国际航线。要加快以漓江旅游为重点的旅游资源整合,改造提升一批传统旅游景观设施,抓好两江四湖景区续建、以及桂林喀斯特地质博览世界等一批重点旅游建设项目。抓住开展“中国乡村游”主题年活动的契机,加快县域旅游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推出地方特色旅游产品,完善会展、文化旅游等设施和服务。

据了解,2006年,桂林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1%,万元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财政收入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外贸出口增长1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7%,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控制在3%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以内。此外,“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被摆在桂林今年要重点抓好工作的首位。

这个还好吧?

❷ 国内生产总值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今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2018年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发布。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邢志宏披露,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9878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8%。

邢志宏指出,一季度国民经济实现良好开局,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9878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8904亿元,同比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77451亿元,增长6.3%;第三产业增加值112428亿元,增长7.5%。

邢志宏从十一个方面介绍了2018年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

3月份,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6%,比上月小幅回落0.2个百分点,但仍高于上年均值。铁路运输业、航空运输业、邮政快递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软件信息技术服务、货币金融服务、资本市场服务、保险业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55.0%及以上的较高景气区间。从市场预期看,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60.1%,连续10个月高于60.0%。

四、民间投资增速加快

一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00763亿元,同比增长7.5%,增速比1-2月份回落0.4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1.7个百分点。其中,民间投资62386亿元,增长8.9%,比1-2月份加快0.8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加快1.2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2900亿元,增长24.2%;第二产业投资35813亿元,增长2.0%,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3.8%;第三产业投资62050亿元,增长10.0%,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3.0%。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7.9%,增速比全部投资快0.4个百分点。从环比看,3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月增长0.57%。

五、商品房待售面积继续减少

一季度,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21291亿元,同比增长10.4%,增速比1-2月份加快0.5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加快1.3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增长13.3%。房屋新开工面积3461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9.7%,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增长12.2%。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30088万平方米,增长3.6%,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增长2.5%。全国商品房销售额25597亿元,增长10.4%,其中住宅销售额增长11.4%。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380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0.5%。3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57329万平方米,比上月末减少1138万平方米。一季度,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36770亿元,同比增长3.1%。

六、市场销售持续活跃

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0275亿元,同比增长9.8%,增速比1-2月份加快0.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0.2个百分点。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77096亿元,增长9.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3179亿元,增长10.7%。按消费类型分,餐饮收入9711亿元,增长10.3%;商品零售80564亿元,增长9.8%。消费升级类商品销售增长较快,限额以上单位化妆品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同比分别增长16.1%和11.4%,分别比上年同期加快6.2和3.4个百分点。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1%,比1-2月份加快0.4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73%。

一季度,全国网上零售额19318亿元,同比增长35.4%,比上年同期加快3.3个百分点。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4567亿元,增长34.4%,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6.1%,同比提高3.7个百分点;非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4751亿元,增长38.7%。

七、贸易顺差大幅收窄

一季度,货物进出口总额67516亿元,同比增长9.4%。其中,出口35389亿元,增长7.4%;进口32127亿元,增长11.7%。进出口相抵,顺差3262亿元,比上年同期收窄21.8%。贸易方式结构进一步优化,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13.2%,占进出口总额的58.3%,比上年同期提高2.0个百分点。机电产品仍为出口主力,机电产品出口增长9.5%,占出口总额的59.4%。对前三大贸易伙伴进出口保持增长,我国对欧盟、美国和东盟进出口分别增长8.2%、6.3%和13.7%;与部分“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进出口增势较好,对俄罗斯、波兰和哈萨克斯坦等国进出口分别增长20.5%、16.6%和16.2%。3月份,进出口总额22453亿元,同比下降2.5%。其中,出口11078亿元,下降9.8%;进口11375亿元,增长5.9%。

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27145亿元,同比增长7.6%。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10016亿元,增长4.0%。

八、市场物价涨势温和

一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1%,涨幅比1-2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扩大0.7个百分点。其中,城市上涨2.2%,农村上涨2.0%。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上涨1.9%,衣着上涨1.2%,居住上涨2.4%,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1.6%,交通和通信上涨0.7%,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2.2%,医疗保健上涨6.0%,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1.4%。在食品烟酒价格中,粮食价格上涨1.1%,猪肉价格下降9.9%,鲜菜价格上涨6.6%。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1%,涨幅比上月回落0.8个百分点,环比下降1.1%。

一季度,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3.7%,涨幅比1-2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3.7个百分点。3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3.1%,涨幅比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2%。一季度,全国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4.4%;3月份同比上涨3.7%,环比下降0.3%。

九、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1至3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分别为5.0%、5.0%和5.1%,分别比上年同月下降0.2、0.4和0.1个百分点;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分别为4.9%、4.8%和4.9%,分别比上年同月下降0.1、0.2和0.1个百分点。一季度末,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总量17441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188万人,增长1.1%。

十、居民收入稳步增长

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15元,同比名义增长8.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6%。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781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26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8%。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2.55,比上年同期缩小0.02。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6580元,同比名义增长8.5%。

十一、转型升级成效明显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推进。一季度,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6.5%,比上年同期提高0.7个百分点。去库存成效突出,3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同比下降16.7%。去杠杆成效持续显现,2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6.3%,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实体经济成本继续降低,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3.98元,同比减少0.33元。短板领域投资快速增长,一季度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公共设施管理业、农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34.2%、13.4%和25.4%,分别快于全部投资26.7、5.9和17.9个百分点。

经济结构继续优化。一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61.6%,高于第二产业25.5个百分点。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7.8%,高于资本形成总额46.5个百分点。新动能快速成长。一季度,全国新登记企业132.3万户,同比增长5.4%,日均新登记企业1.47万户。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比规模以上工业快2.8个百分点。绿色发展稳步推进。一季度,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3.2%。

邢志宏说,总的来看,一季度国民经济延续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支撑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有利条件不断积累增多,为全年经济稳定健康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❸ 对城市经济学的认识

1城市经济的作用及其运行问题

经济学是一门很重要的学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是人类社会的共识。经济的发展带动全局的发展。城市经济是指城市空间范围内,以非农人口和非农产业为主体的经济形式、经济活动或经济体系。城市经济的作用①城市经济是各部门经济在城市空间范围内的重要纽带。②城市经济是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支柱。③城市经济的发展,加深了社会分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进步。④城市经济对其经济腹地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扶持、引导和推动作用。

现代经济的主要特征①空间上的集聚性与规模性。空间集聚性是城市的本质特征,也是城市经济的本质特征。②系统上的综合性与网络性。现代城市经济系统通常都包括工业、建筑、房地产、金融保险以及信息等系统。城市经济系统是这些系统的综合。这些系统之间、各系统内部各单位之间都存在种种经济关系,他们相互关联与交融,使城市经济又具有网络性的特点。③运行商的开放性与外部性。④绩效上的高效性与裂变性。城市的人均投资低于农村,而投资取得的效益却比农村高。城市经济的高效性,使得城市经济以较高的速度不断增长和发展。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质的飞跃,呈现裂变性的特征。

城市经济运行的问题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空间集聚与城市化的问题。②城市空间规模增长管控问题。③城市经济空间与城市经济空间的合理配置问题。④城市空间范围内产业结构问题。⑤城市空间范围内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问题。

对上述城市经济运行问题的分析探讨,是城市经济学的主要任务。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包括空间集聚与城市化经济、城市空间规模经济与增长管控城市空间的合理配置、城市空间内的产业结构、城市经济增长与发展、城市土地经济、人口经济财政金融经济、管理经济、住宅经济、福利经济、基础设施经济、交通经济、物流经济、环境经济以及城市与区域经济等。

2城市经济学学科的发展

城市经济学是随着现代城市及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而逐渐产生和发展的。多数学者认为,1965年美国人威尔帕·汤普森编写的《城市经济学导论》的问世标志着城市经济学的诞生。西方城市经济学发展非常迅速。在党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适应城市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形势的需要,城市经济学才被介绍到我国,并且发展迅速,很快确立了它的学科地位,成立了研究城市经济学的学会及系所,取得了相当数量的研究成果,培养了大批城市经济学科理论与实际人才。我国城市经济领域的权威性学术团体——中国城市经济学会的宗旨包括:开展城市经济理论前瞻性理论研究,总结城市发展经济经验,传播城市现代化建设理论信息,推动全国学术研究成果交流,繁荣城市经济,促进城市发展。

我国城市经济学学科发展的新形势:(1)学科理论基础和理论体系研究将会进一步加强。(2)城市经济学研究将会更加注重实践性并将直面重大问题。当今城市社会的城市化规律与方针政策问题城市经济增长中经济组织结构、社会政治制度结构的作用及其对策、城市经营与管理问题、城市竞争力问题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等实践实践中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难题,都是目前的研究热点。(3)研究方式、手段以及方法将有大的变革。①个性化研究开始出现,“群体化的跨空间协作研究”也正在兴起,出现了跨地域乃至跨国界的全球同步合作研究。②计算机应用更加频繁和突出。建立城市经济学数量经济模型,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进行大量的数据统计分析。③由专门化研究走向综合研究趋势明显。在中观层次和空间范畴上对城市经济问题进行跨学科、跨部门的综合研究将成为必然选择。(4)城市经济比较研究也将成为一个趋势。城市经济研究将逐步摆脱对单一城市的研究,开始注重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的不同城市的比较研究,尤其是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与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研究。

❹ 影响城市发展的因素

1、全球化。

全球化的本质是全球范围内资源和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虽然从一般意义上讲,全球化背景下各类要素都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重新配置,但从目前观察到的情况看,要素流动格局呈现出一定程度的不均衡和不对称性。

具体而言,高端人才的流动性远远高于中低端人才;资本的流动性远远高于劳动力的流动性;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消费模式、生产模式、产业结构、治理模式等方面的影响,总体而言大于发展中国家在这些方面对发达国家的影响。

2、技术进步。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信息通信技术的突破和广泛应用,带动了上一轮全球范围内的高速增长。2008年底发达国家爆发的金融危机波及全球。展望未来,能够启动新一轮经济增长,特别是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根本力量,仍然是新的重大技术突破。

信息通信技术的深度普及和应用,清洁能源的发展,新材料的出现,生物技术的发展等,都有可能成为这样的技术突破点。目前有学者提出,人类社会正在启动第三次工业革命,可能是能源和信息技术发展所带动,也可能是信息技术驱动下的制造业升级所带动。

3、全球治理模式和治理议题的变化。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许多议题越来越超出主权国家的治理范围,需要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协调,才能够有效解决。诸如应对气候变化、维护全球政治、经济和金融稳定、控制传染病等全球性公共产品,成为摆在人类面前的新的重大议题,相应的全球治理结构也在孕育着新的深刻变化。

4、各国民众权利和平等意识的普遍增强。

美国著名战略思想家布热津斯基把这种现象称为“全球政治觉醒”()。这种趋势对于一国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的变化,具有难以预计、难以把控的重大影响,对国际关系也有重要影响。

(4)城市经济如何影响国民经济扩展阅读:

城市发展的基本规律:

1、区域理论:城市是区域的核心,区域发展是不均衡的。1950年佩鲁提出增长极核理论:城市通过极化效应、扩散效应的发展,是区域经济趋于均衡,然后进入下一轮极化、扩散的发展阶段。

2、经济学理论:城市产业分基础产业(城市发展的关键)、服务业产业。[2]

3、人文生态学理论:互相依赖、互相竞争是人类社区空间关系形成、发展的重要因素。

4、交通通讯理论:1962年梅耶《城市发展的通讯理论》

5、经济全球化理论:认为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运行机制的日益紧密运动的进程。世界贸易组织1995年度报告认为,经济全球化“是不同国家的市场和生产日益变得更加互相依存的过程,这是由于货物和服务贸易的发展以及资本和技术的流动所造成的。”

6、城市进化理论:绝对集中(城市不断增长)、相当集中(城市人口增长仍然高于郊区)、相当分散(郊区增长超过城市)、绝对分散(城市人口下降郊区人口上升)。

❺ 中国城市经济发展的热点问题有哪些(急急急)

外来人员增加快 城市话进程加速
环境污染问题 绿化
能源等资源短缺问题
教育产业化等
城市信息化与城市经济发展

标 题: 城市信息化与城市经济发展
城市信息化与城市经济发展
北京大学 金江军

城市信息化是指城市根据自身的客观条件和地域特点,因地制宜发展信息产业,利用信息
技术及相关活动改造和发展社会、经济、生活等一切领域,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
,通过信息化来提高和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环境质量,加速城市实现
现代化的进程。城市信息化的主要目标是将信息化建设同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真正融
合在一起,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各项工作中,取得实实在在的效益,使之成为本市经济起飞
和社会进步的推进器。同时,加快城市信息化建设是促进城市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环节。
城市信息化建设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信息化办公室的杨
学山认为:“一切有利于加快省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提高本市人民生活水平的信息技术应
用都是城市信息化建设的内容。不能将信息化建设理解为独立于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整体规划之外的建设任务, 不能认为信息化建设是独立于一个个企业、乡村的具体的经济
活动和社会活动的新事物,更不能将信息化建设等同于信息网络建设、信息设备制造业发
展。”
进入21世纪,信息化已经成为推动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把城市经济
发展与信息化结合起来,以信息化带动城市的传统特色经济,以工业化和传统经济来促进
和支撑信息化,使城市经济发展与信息化互为依托、整体推进,是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一
个问题。
信息化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信息产业的发展,特别是软件产业的发展;另一方
面是信息技术的应用。一个城市信息产业发展的水平会促进本地信息化水平的提高,而信
息化水平的提高会为本地的信息产业创造巨大的市场空间,促进本地信息产业的发展,并
且提升传统产业的技术含量,促进工业化。
城市信息化可以推动城市经济发展。城市经济的发展过去通常取决于当地资源、规模
效应和营运成本等要素,但这种传统经济模式越来越显示其不能适用社会信息化发展的需
要。一个城市的信息化水平,涉及到它的生产力水平、科技水平、公众的人文素质与生活
质量,体现了一个城市的综合实力。例如,浙江省作为一个自然资源相对贫乏的城市,近
年来大力发展“零资源经济”,建起了全国最大的木材市场、五金市场和皮货市场等,这
实际上反映出了浙江各县市利用国内相对领先的信息能力,调配和使用外部的信息资源、
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水平。运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城市内部传统制造业的水平,对经
济落后地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发达国家经验表明,虽然开展信息化将增加30%的投资
,但可以提高产品档次和质量、改善生产环境、降低能源和原材料消耗,从而增加85%的
经济效益。
信息作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信息化以新的价
值观、社会观、经济观冲击着传统的思想观念,带来了社会的深刻变化。首先在城市经济
与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上,不再是单纯的、短期的经济利益驱动,而表现为全面的、长期
的、持续的知识利益驱动。其次,信息化是城市与全球沟通的桥梁,是贸易、投资、资本
和人才流动、技术转移以及社会、经济、文化等一切领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将给社会文
化、生产和生活模式、社会发展方式等社会构架带来全面变化。再次,信息化将极大地促
进城市对信息的产生、交流、释放和传递的有序化、高效化,带动了城市经济制度的规范
和完善,提高城市经济和社会活动的综合竞争能力,这对于消除城市内的城市间的发展不
平衡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信息化对于城市特色产业技术水平提高和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信息化强化了城市内部
和城市之间的科技、市场、动态经济信息等的传播和交流,使经济发展模式发生了深刻变
化。这与以往任何一次技术革命的最大不同在于它的生产要素不再仅仅是资本、规模、劳
动力、自然资源和原材料,而是知识。城市经济的增长方式将逐步依赖于知识密集型的新
兴产业的发展,而不是传统的生产要素。知识密集型的第三产业不再是社会经济的辅助性
因素,而是带动城市特色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因此,它改变了城市传统经济中对资本注
入的依赖,可以缓解资金紧缺的矛盾;同时,它确立了人才和知识在城市的新经济结构中
的地位,可以促使大批高素质人才向新经济结构的城市汇聚,迅速改变城市的人才和生产
者结构,知识型劳动者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信息化对工业化的渗透可以为夕
阳产业注入新的活力从而跃升为朝阳产业,并且推动城市传统特色经济不断升级换代。
信息化与城市经济的紧密结合增加了城市与外界的交流,把城市特色经济融入全球性经济
构架之中,促进城市经济的社会的发展。信息化加强了城市内的协调作用,通过各种专业
网络平台将众多的中小企业联成网络、整合市场,一方面发挥了整合后的规模经济效益,
另一方面又拥有小企业机动灵活的运行机制,从而使城市特色经济劣势在信息化的作用下
转化成为竞争优势。这样既提升和加强了传统特色经济产业,又将城市特色经济与整体经
济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城市的特色经济在信息化过程中能够生存并得到快速发展。
制造有形产品的整个环节包括研发、生产、营销、售后服务等。从规模经济的角度看,当
企业扩大到一定规模后,企业将进入规模不经济的状态。而软件产品属于无形产品,其研
发成果就是开发出一套产品,生产过程实际上是简单的复制过程。软件企业的规模是指营
销规模,而营销成本和售后服务的边际成本是递减的。信息化能为软件企业提供发展的机
会,并把市场空间拓展到周边城市,从而达到共推进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
信息产业作为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龙头,对城市经济的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这不但表现
在信息产业本身,还表现在信息产业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从而推动整个城市经济的发
展。
信息化加快了城市内知识积累的速度,增强了报酬递增的强度。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是
经济增长的根本,而生产力水平提高的根本是知识的积累。因此,城市经济增长的速度是
和城市内知识积累的速度成正比的。
信息化会促进政府、企业等的体制改革,减少交易成本,为经济发展营造出一个创新
的空间。在企业层面上,信息技术的采用使得企业内部管理发生质的变化,一方面表现为
信息化可以消除时间和空间障碍,实现实时监控、集中管理;另一方面表现为把不同职能
间的自我约束转化为由信息技术进行强制约束,这种集“集权+分权+自律”的管理体制为
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环境。在政府层面上,信息化对加速政府职能转变、提高
行业监管力度等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城市信息化建设对城市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只有认真分析本地
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本地区经济发展条件的信息化规划,才能在信息化浪潮中抓住机
遇,不断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

❻ 推进城镇化带来的积极的经济影响

国内外发展的历史表明,推进城镇化的过程,就是不断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过程。提高城镇化水平,可以改善城乡经济结构,拓展经济发展空间,有力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

推进城镇化有利于优化城乡经济结构。结构调整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线。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已经取得成效,但历史上长期积累下来的结构性问题仍比较突出。加快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进一步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世界各国发展的一般规律表明,城镇化是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结构得到调整和优化的重要推动力量。我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也符合这一规律。充分发挥城镇的聚集效应和辐射作用,可以带动经济资源重组整合,引导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城镇经济规模的扩大,人口的适度增加,能够创造出新的消费需求,促进二三产业发展。这样,就可以带动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就业结构的调整。城镇是联结城乡的桥梁和纽带。城镇商贸、金融和科技的发展,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有重要支撑作用。城镇各类农产品加工业、服务业以及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可以有力带动农村种植业、养殖业、服务业和特色产业的发展,改善农业种植结构、农村产业结构和农民就业结构;反过来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又为城镇经济的壮大和结构的调整奠定基础,促进城乡经济良性互动、一体化发展。

推进城镇化有利于为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和持久的动力。市场消费需求是经济发展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推动力量。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势头,必须大力开拓市场、扩大需求、促进消费。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商品供给充裕。但由于绝大部分商品的供给已满足或超过市场需求,市场约束加大。特别是近几年来,国内市场有效需求不足制约着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必须继续坚持培育和扩大内需。在目前情况下,推进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有效途径之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可以扩大城市的投资和消费需求,有力拉动经济增长。当前农村消费水平低是国内需求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农村存在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农村消费水平低,主要是农村增收渠道少,农民增收困难。如果城镇化发展了,农民收入来源增多了,农民就可以随着收入的增加而提高消费水平,把农村潜在的市场变成现实的消费需求。因此,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必将进一步开拓城乡市场,扩大消费需求,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持久的动力。

推进城镇化有利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我国农村人口多,人均农业资源水平低,农村非农产业发展缓慢,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滞留在有限的土地上。这是加快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不把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出来,就不能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就不能有效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城镇化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重要途径。城镇特别是星罗棋布的小城镇作为地域性经济文化中心,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效载体。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就可以通过城镇经济的发展,创造新的就业领域和劳动力需求,提高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能力。同时,又会带动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拓展农村就业空间。这就从农业外部和内部为优化农村就业结构,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开辟了新的途径。把有条件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把一部分农民从土地转移到非农产业,不仅可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而且可以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

推进城镇化有利于加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村人口的综合素质。这是实现城乡经济和社会持续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科技的进步,对农村人口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只有不断加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力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才能全面加强农村小康社会建设。城镇教育资源相对丰富,文化教育设施比较完善,有开展文化教育的优势。城镇科技、教育、文化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农村农业科技的普及和应用,为广大农民学习科技文化知识提供有利条件。

❼ 我国的经济增长是如何影响国民收入分配的

对于财富的分配方式主要有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然而不同的人具有不版同的劳权动能力,不同的人拥有不同的生产资料,这就决定了,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收入,由此产生收入差距,但是这是正常的差距,它有利于提高社会生产效率,有利于先富带动后富。

但为何现阶段我国的贫富差距会如此大呢?首先,我国虽为社会主义,但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于是存在着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式的经济体制。不免会存在着剥削与被剥削。于是掌握资本的一端财富迅速膨胀,广大工人阶级农民阶层的财富则缓慢上升。由此差距开始产生。我国的贫富差距迅速扩大就是从实行市场经济开始的。

当然,许多国家都实行市场经济,为何它们的收入差距没有这么大呢,这是因为 他们的市场经济已经存在了二三百年,各方面体制已经相当完善,如社会保障体制等。而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体制上还存在许多不尽完善之处,加上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下。使得我国对于收入再分配的力度缺乏,并且难以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这点与发达国家还是存在很大的差距的。

经济增长本身并不会造成贫富差距,只是经济赖以增长的经济体制或者说经济增长结构的不合理使得收入分配不合理。

❽ 什么叫城市城市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作用如何

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的形成和发展,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结果。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商业、手工业与农业的劳动大分工后,居民点也产生了分化,形成了以农业为主的乡村和以商业、手工业为主的城镇,这就是早期城市的雏型。城市的发展自古至今已经历了五千多年的历史,它的职能也经历了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因此,城市的概念及其所包含的具体内容也随着不断发展、不断丰富。
关于城市的表述,各国不尽一致,一般概括为:具有一定人口规模、而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集聚区,是一定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是整个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重要基地。城市作为一定地域的中心,首先是经济中心。工业是城市经济的骨干,是现代城市的主体。而城市作为经济中心,又必然成为商业中心和交通中心,成为流通领域的枢纽。城市作为一定地域的中心,又不仅限于经济方面,它也可以是政治中心、文化教育中心、科技中心等等。一个城市也可以兼具几个中心。城市一般来说是各级行政机构的所在地,是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的组织中心和管理中心。城市也是发展科学技术,传播文化的中心,往往集中一国或一地区绝大多数的高等院校、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科研机构、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体育馆等。城市又是信息中心、科技情报中心和社会活动中心。
城市的这种中心地位,决定了它必然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起重要的中心作用和动力作用,在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中应充分发挥城市的作用。
产业革命,一般是指由于科学技术上的重大突破,使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进而使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出现崭新面貌。第一次产业革命亦称工业革命,系指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过渡到采用机器的资本主义工厂制度的过程。十七世纪到十八世纪,英、法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为生产力的发展扫清了道路,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为向机器大工业过渡准备了条件。随着市场的扩大,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日益不能满足需要,资产阶级为追求更多的利润,广泛采用了新技术。产业革命最早发生在英国。十八世纪六十年代首先从纺织业开始,八十年代由于蒸汽机的发明和采用,促使产业革命进一步深入,遍及化学、采掘、冶金、机器制造等部门。继英国之后,法、德、美等国也于十九世纪相继完成了产业革命。机器大工业的建立,为资本主义制度奠定了物质基础,使之最后战胜封建制度而居统治地位。产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提高了生产社会化的程度。第一次产业革命时期的一系列发明、创造,构成了世界范围的第一次科学技术革命。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以后,自由资本主义进入了垄断资本主义时期。1873年爆发了空前深刻的世界经济危机,企业之间、部门之间、各个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一系列的工业发明创造。其中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导致了“电气化”时代的到来;内燃机的出现,促进了石油的开采;电话、电车和无线电的发明,进一步便利了交通。从而形成了世界范围的第二次科学技术革命。这一时期中,炼钢技术的改进,化学在工业中的广泛应用,尤其是内燃机的发明与应用,不仅使原有的重工业部门(钢铁、采煤、机器制造等)有了进一步发展,而且形成和发展起来一系列新的工业部门,如电力、电器、化学、石油、汽车和飞机制造等,使世界工业生产又有了新的发展。到十九世纪末,重工业在世界工业中开始占主导地位。继英国之后,美、法、德、日等先进国家实现了工业化,成了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国。工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向全世界的扩展,促进了交通运输和国际贸易的发展,同时也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各资本主义国家的农耕技术有了进一步提高,粮食产量有了显著增长。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帝国主义国家国内生产集中垄断和社会化过程的不断加强,国际间竞争的日益加剧,以及国民经济军事化的不断发展,在世界主要工业国家中,经历了一场深刻的科学技术革命,人们称之为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这次科学技术革命是以核能的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发展、海洋的开发为其主要标志。科技革命波及各个领域,出现了一系列新兴的科学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许多崭新的工业部门,如高分子合成工业、核工业、电子计算机工业、半导体工业、航天工业、生物工程、激光光导纤维等工业。尤其是电子计算机、控制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取代了部分人脑的工作,大大增强了生产的自动化程度,从而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推动了主要工业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同时这些国家的农业也实现了现代化。人类在向海洋索取资源和征服宇宙,以及探索新的能源、原料等方面也取得了许多新的进展。此外,被称为第三产业的非物质生产部门,也得到飞速发展。电子计算机,尤其是微处理机的广泛采用,正在改变着人们的劳动、生活方式,微处理机正在进入家庭生活,将产生难以估量的社会影响。
至于世界上究竟发生了几次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由于学术界对产业革命的界定和区分方法有分歧,故说法不一,但一般认为科技革命是指人类在科技方面获得重大突破,建立了新的科学理论体系或革新了传统的工艺过程。科技革命是产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没有科技上的重大突破,产业结构不可能发生根本性变化。不过这也并不意味着科技革命立即会引起产业革命,科技上的重大突破只有带来了产业结构的深刻变化,直接改善了社会的面貌方可称之为产业革命。因此,一般认为,世界上已发生了三次科技革命,而且正在萌发第四次。至于产业革命,对第一次科技革命后引起产业结构的根本变化称为第一次产业革命意见一致,而对第二、三次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时期的划分是否一致的问题看法不一。

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给中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建设中国特来色社会主义的经济自,就是在社会主义的前提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首先从国家的角度来看:首先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促进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其次走市场经济这条路是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最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经之路;第三 有利于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国际市场接轨。 第四 有利于从分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从个人来讲:首先是有利于实现全面小康,达到共同富裕。 第二 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降低贫困人口。
总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是国家发展了,社会进步了,人民生活提高了
注意:如果你是在答政治题的话还要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发展。

❿ 国有经济与国民经济有什么关系分别有什么含义

国有经济指的是国家所拥有的部分经理

阅读全文

与城市经济如何影响国民经济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