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的重大意义
答案A 今年是2008年,再过半个世纪也就是到了21世纪的中叶,按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三步走战略部署,那时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应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㈡ 在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什么
在新世纪新时代,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到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总纲
跨入新世纪,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必须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在新世纪新时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到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1987年召开的党的十三大,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出发,将十二大提出的经济发展战略部署作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规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部署。
具体为: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本(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目前第一步目标、第二目标已实现。从新世纪开始,我国进入了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㈢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布局是什么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建议》明确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和必须遵循的原则。强调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
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
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
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3)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布局扩展阅读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直是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即将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
过去五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沉着有力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
㈣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创新,是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抓手,有利于新常态下增长动力的转换,也有助于应对技术脱钩风险;开放,是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在要求,也是后发赶超走向繁荣的必由之路;分配,是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内容,既可释放消费潜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又可努力避免收入差距过大带来的民粹主义思潮和社会不稳;法治,是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诉求,是“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制度保障,是国家治理成现代化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亦是把我国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的题中之义。
一、“踢掉梯子”后的创新发展
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1841)曾提出著名的“梯子理论”,即把贸易保护形象地比作登高用的“梯子”,以此来分析先发国家主要是英国贸易政策的转变。他指出:“这本来是一个极寻常的巧妙手法,一个人当他已攀上了高峰以后,就会把他逐渐攀高时所使用的那个梯子一脚踢开,免得别人跟着他上来。”如果将“梯子理论”用于理解当前中美之间的经贸冲突与技术脱钩背后的动因,也非常贴切——已经攀上高峰的美国要“踢掉梯子”。
“十四五”时期的创新发展或许面临的就是美国(将要)“踢掉梯子”后的挑战,中国需要更多依靠自己的力量。尽管这些年我国创新发展取得显著进步,但需要清醒地认识到,创新发展还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的短板,面临着诸多问题:(1)中国基础科学研究短板依然突出。企业对基础研究重视不够,重大原创性成果缺乏,底层基础技术、基础工艺能力不足。(2)核心技术被卡脖子。工业母机、高端芯片、基础软硬件、开发平台、基本算法、基础元器件、基础材料等瓶颈仍然突出,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这在本轮中美贸易战中体现得最为明显。(3)中国技术研发聚焦产业发展瓶颈和需求不够,以全球视野谋划科技开放合作还不够,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强。(4)中国科技管理体制还不能完全适应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需要,科技体制改革许多重大决策落实还没有形成合力,科技创新政策与经济、产业政策的统筹衔接还不够,全社会鼓励创新、包容创新的机制和环境有待优化。
基于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十四五”期间中国全面推进创新发展的政策重点应包括以下五方面相互关联的内容。
㈤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及其特点是什么
即指国家关于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的、总体的、长期的部署和谋划。包括战略目标、战略步骤、战略重点等等。其主要特点:一是根本性,即它所决定的是经济发生子中的根本性而非次要性或细小的问题。二是全局性,即它所要解决的是全局性而不是个别性和局部性的问题。三是长期性,即它所要实现的是长期而不是短期内的任务。
㈥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布局
指导方针是总体要求和行动指南,必须贯彻到“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切实把指导方针落到实处,贯彻好新发展理念。要立足国情、聚力发展,着力办好自己的事。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要稳中求进、务求实效,协调推进各方面工作。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在国际经济政治格局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对于我们这么大的经济体量而言,一定意义上讲稳就是进。
(6)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布局扩展阅读:
《建议》已经全会审议通过,国务院将据此制定“十四五”规划纲要。要把指导方针真正体现到“十四五”规划纲要制定中,从主要指标设置到重点任务谋划,从重大工程确定到重大政策提出,都要鲜明体现《建议》提出的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方针。
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扣推动高质量发展,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制定出一个符合我国实际、顺应人民期盼、引领未来发展的好纲要。在制定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空间规划以及地方规划时,要坚持全国一盘棋,切实增强大局意识和系统观念。
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把指导方针的各项要求贯彻到相关规划中去,形成定位准确、边界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国家规划体系。要健全政策协调和工作协同机制,完善规划实施监测评估机制,确保党中央关于“十四五”发展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㈦ 1在新世界新阶段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什么
1在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什么?
在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巩固和发展已经初步达到的小康水平,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建国一百年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2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3把中国特色主义社会事业总体布局的内容写入党章,有什么重大意义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任务,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扩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这体现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党章总纲第九自然段在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现阶段奋斗目标时,增写了必须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内容,并在总纲第十四至十七自然段,分别论述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这样修改,有利于全面反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布局、目标、任务更加明确,有利于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更好地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时,党章总纲第九自然段还增写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内容。这就清楚地表明,我们所强调的发展,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努力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4新《党章》在党的组织制度方面做出了哪几项新规定
第二章对党的组织制度作出了3项新规定。一是第十条第四款增写了党的各级组织要按规定实行党务公开的内容。党的十六届四中、六中全会都明确提出要推进党务公开,各级党组织进行了积极探索,积累了成功经验,受到广大党员干部普遍欢迎。在党章中增写这方面的规定,有利于进一步发展党内民主,增强党组织工作的透明度,使党员更好地了解和参与党内事务,增强党的团结和活力。二是第十一条增写了党的各级代表大会代表实行任期制的内容。主要考虑是,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都对党的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发挥代表作用提出了明确要求,各地对党的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发挥代表作用的途径和形式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较好成效。在党章中明确党的各级代表大会代表实行任期制的条件已经成熟,可以为充分发挥代表作用创造条件。将来根据这项规定制定具体实施意见,明确党的各级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代表的职责和权利。三是第十三条增写了党的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员会实行巡视制度的内容。中央决定实行巡视制度以来,取得显著成效。把巡视制度写入党章,有利于加强党内监督,促进反腐倡廉工作。
5新《党章》对党的基层组织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一是把第二十九条第一款“社会团体、社会中介组织”改用社会组织来表述。主要考虑是,用社会组织的概念来替代社会团体、社会中介组织的概念,可以涵盖包括新社会组织在内的所有社会组织。作这样的修改,有利于加大在新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的工作力度,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增强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二是第二十九条第二款关于党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和支部委员会选举办法的规定,增写了提出委员候选人要广泛征求党员和群众的意见的内容。把第三十条中关于“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选出的书记、副书记,应报上级党组织批准”修改为“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的书记、副书记选举产生后,应报上级党组织批准”。主要考虑是,党的十六大提出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直接选举范围的要求后,不少地方开展了由党员大会或党员代表大会直接选举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的试点,实践效果很好。作这样的修改,有利于在基层党组织选举中普遍实行党员和群众公开推荐与上级党组织推荐相结合的办法,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候选人提名的民主,拓宽选人用人视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领导班子建设;有利于给直接选举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等扩大党内基层民主的探索留出空间。三是第三十一条第二款增写了组织党员学习科学发展观和学习法律知识的内容,把第三十一条第三款“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和监督”修改为“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这体现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党的基层组织提出的新要求,运用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功经验,有利于进一步激发党员的内在动力。四是第三十一条第三款增写了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的内容。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各类人员在产业之间转移和地区之间流动日益频繁,其中有不少是共产党员。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是新形势下党员管理的新课题,也是基层党组织的一项重要任务。作这样的规定,有利于党员流出地和流入地的基层党组织落实各自责任、形成管理合力。
㈧ 现阶段我国提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是什么
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战略。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区域 发展不平衡的国家。不仅东、中、西三大地带之间,而且同一地带的不同省市区之间,甚至同一省区的不同地域之间,都存在较大的发展差距。缩小差距是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关键环节,也是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党中央陆续制定的各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的基本出发点。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强调继续支持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同时,明确提出了“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的新思路。这种新思路对于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有着关键性的作用,是对我国缩小地区差距战略的重大创新与完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新中国成立以来,处理不同区域的发展关系一直是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主线。“十一五”规划正式把“坚持实施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确定为我国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党的十七大报告再次重申了这一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是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非均衡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但这种调整并不是向计划经济时期实行的均衡发展战略的回归,而是体现了充分发挥各地区的发展优势和潜力,促进区域间共同发展和统筹互动的非均衡协调发展的思路。国土开发格局战略 区域协调发展所讲的协调,不仅仅指要形成区域差距缩小和区域协调互动的发展格局,而且也要求各个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必须与自身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因此,根据各地区的自身条件和特点,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形成合理的国土开发格局,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建设的核心目标,就是扭转长期以来我国国土整治工作不力、区域开发秩序混乱、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峻的现象。党的十七大报告确认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所提出的形成主体功能区的基本思路,明确提出要“加强国土规划,按照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完善区域政策,调整经济布局”。这一区域开发战略思路是对我国区域开发模式的重大调整。区域一体化战略 这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范畴。一个国家内部的区域一体化主要是指开展跨行政区划的经济协作、经济联合以及经济带和经济圈建设等。在传统市场经济体制下,各级地方政府都追求本地区相对均衡和自成体系的发展,致使条块分割严重、区际产业联系薄弱。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区域分工正在不断深化。但不容讳言的是,地区封锁和地方保护在一些领域还比较严重,区域分工仍处于不合理、不经济状态。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形成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为我国推进区域一体化指明了方向。特殊地区和贫困地区扶持战略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一直十分重视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等特殊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对民族地区一直给予特殊照顾。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国家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也将不断提高。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着手解决贫困地区的问题。经过不懈努力,许多贫困地区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根本改善。资源枯竭地区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新型贫困地区,经济转型异常困难,也需要国家给予大力扶持。党的十七大报告把加大对各类特殊地区和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确定为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中国特色城镇化战略 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与城镇空间分布格局,对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确定了“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的城镇体系建设总方针。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建议》和“十一五”规划调整了我国以往控制大城市规模的城镇化战略,提出了坚持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新思路。十七大报告确认了上述城镇化战略思想,提出“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以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以特大城市为依托,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这种城镇化战略思想准确地把握了我国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科学地提出了我国城镇化的发展方向。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政策保障措施一个合理、有效的战略体系不仅需要有明确、科学的战略目标,而且必须有一系列的实施手段,即政策支撑体系。在当前各级地方政府财力差别巨大的情况下,要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是要以财政体制改革为前提的。主体功能区建设包括以下主要内容:为了长远利益和国家整体利益,限制或禁止生态严重脆弱区、生态价值较高地区、具有特殊生态与人文价值地区等的开发活动;经济发展潜力较大并且综合承载力较高的地区,要尽快发展成为吸纳人口迁移和经济建设的重点地带;开发密度高且综合承载力开始减弱的地区,则应该在适度控制规模扩张的基础上走优化发展道路。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地区所付出的牺牲必须得到必要的补偿。为此,党的十七大报告把“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完善公共财政体系”,确定为当前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的一个基本方针。此外,党的十七大报告所提出的“重大项目布局要充分考虑支持中西部发展”,也是全面落实中国特色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体系的重要政策保障措施。总之,中国特色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体系,是党中央、国务院按照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精神解决区域发展问题的集中体现。它紧紧把握住了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始终贯穿着区域发展这一主题;紧紧把握住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凸显了以人为本在区域协调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紧紧把握住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坚持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区域发展思路。
㈨ 我国为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战略布局的全面形成,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
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战略。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区域
发展不平衡的国家。不仅东、中、西三大地带之间,而且同一地带的不同省市区之间,甚至同一省区的不同地域之间,都存在较大的发展差距。缩小差距是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关键环节,也是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党中央陆续制定的各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的基本出发点。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强调继续支持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同时,明确提出了“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的新思路。这种新思路对于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有着关键性的作用,是对我国缩小地区差距战略的重大创新与完善。
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新中国成立以来,处理不同区域的发展关系一直是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主线。“十一五”规划正式把“坚持实施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确定为我国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党的十七大报告再次重申了这一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是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非均衡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但这种调整并不是向计划经济时期实行的均衡发展战略的回归,而是体现了充分发挥各地区的发展优势和潜力,促进区域间共同发展和统筹互动的非均衡协调发展的思路。
国土开发格局战略
区域协调发展所讲的协调,不仅仅指要形成区域差距缩小和区域协调互动的发展格局,而且也要求各个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必须与自身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因此,根据各地区的自身条件和特点,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形成合理的国土开发格局,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建设的核心目标,就是扭转长期以来我国国土整治工作不力、区域开发秩序混乱、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峻的现象。党的十七大报告确认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所提出的形成主体功能区的基本思路,明确提出要“加强国土规划,按照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完善区域政策,调整经济布局”。这一区域开发战略思路是对我国区域开发模式的重大调整。
区域一体化战略
这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范畴。一个国家内部的区域一体化主要是指开展跨行政区划的经济协作、经济联合以及经济带和经济圈建设等。在传统市场经济体制下,各级地方政府都追求本地区相对均衡和自成体系的发展,致使条块分割严重、区际产业联系薄弱。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区域分工正在不断深化。但不容讳言的是,地区封锁和地方保护在一些领域还比较严重,区域分工仍处于不合理、不经济状态。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形成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为我国推进区域一体化指明了方向。
特殊地区和贫困地区扶持战略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一直十分重视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等特殊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对民族地区一直给予特殊照顾。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国家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也将不断提高。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着手解决贫困地区的问题。经过不懈努力,许多贫困地区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根本改善。资源枯竭地区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新型贫困地区,经济转型异常困难,也需要国家给予大力扶持。党的十七大报告把加大对各类特殊地区和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确定为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中国特色城镇化战略
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与城镇空间分布格局,对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确定了“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的城镇体系建设总方针。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建议》和“十一五”规划调整了我国以往控制大城市规模的城镇化战略,提出了坚持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新思路。十七大报告确认了上述城镇化战略思想,提出“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以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以特大城市为依托,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这种城镇化战略思想准确地把握了我国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科学地提出了我国城镇化的发展方向。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政策保障措施
一个合理、有效的战略体系不仅需要有明确、科学的战略目标,而且必须有一系列的实施手段,即政策支撑体系。在当前各级地方政府财力差别巨大的情况下,要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是要以财政体制改革为前提的。主体功能区建设包括以下主要内容:为了长远利益和国家整体利益,限制或禁止生态严重脆弱区、生态价值较高地区、具有特殊生态与人文价值地区等的开发活动;经济发展潜力较大并且综合承载力较高的地区,要尽快发展成为吸纳人口迁移和经济建设的重点地带;开发密度高且综合承载力开始减弱的地区,则应该在适度控制规模扩张的基础上走优化发展道路。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地区所付出的牺牲必须得到必要的补偿。为此,党的十七大报告把“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完善公共财政体系”,确定为当前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的一个基本方针。此外,党的十七大报告所提出的“重大项目布局要充分考虑支持中西部发展”,也是全面落实中国特色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体系的重要政策保障措施。
总之,中国特色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体系,是党中央、国务院按照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精神解决区域发展问题的集中体现。它紧紧把握住了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始终贯穿着区域发展这一主题;紧紧把握住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凸显了以人为本在区域协调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紧紧把握住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坚持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区域发展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