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开发 > 市场经济对企业的影响

市场经济对企业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2-22 12:01:36

Ⅰ 当今社会经济对企业市场环境的影响

你可以参考以下一篇范文,也许对你的论文开题有所启发,希望对你有用
原 形 毕 露
超级主义者的导论

在平时的工作中,我经常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中国国内的企业,他们对“三井物产”这样的日本综合商社的了解也很肤浅。基本上普遍的认识是,综合商社是一个经营几乎所有商品的贸易公司。他们简单地认为“综合商社”的意思就是“各种商品集合经营的贸易公司”。其实这完全忽视了综合商社更重要的金融和投资功能。所谓“综合能力”,不是指“多种商品贸易”的能力,而是强调贸易、金融、投资、物流、信息和人才的综合运营和协调的能力。而综合商社的真正意义,更在于其代位政府,以类似民间企业的行为方式,行使着国家微观经济管理的职能。

对于普遍接受大学的西方经济学教育和美国MBA教育的中国企业家们和经济学家们,日本综合商社的学问也许已经引不起他们的兴趣和争论了。在目前普遍矮化日本经济的舆论导向下,许多研究日本经济和社会学者被排除出中国主流学术圈外,他们的声音早已经被人数急剧扩大的美国经济学博士们的著作所淹没。特别是当今厌日情绪急升的形式下,似乎也不合时宜去提倡研习日本经济模式。所谓“不景气的十年日本经济”更放大了日本经济制度的罪过。这对于隐藏和融化在微观经济世界中的日本综合商社和财团体系来说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虽然它们近在咫尺,几乎无所不在,却也无从被中国人关注和发现,更不用担心被中国这样一个竞争对手识破和模仿。当我们为中国各种宏观经济统计数字的高速增长而欣喜若狂时,他们却暗自为大方的中国带给日本的巨额财富而兴奋不已。

有一句话叫作“眼不见心不烦”。可是,我偏偏工作在一个处于日本经济领导地位的最老牌和最有影响力的综合商社中,眼见中国公司凭借个人英雄主义精神刚刚打出的一片天地,不知不觉中被纳入了日本财团的势力范围。看到周围发生的中日冲突,无不与综合商社或其所关联的财团企业有关。有谁会想过中国最大的钢铁企业“宝钢”是日本三井财团的成员呢?从宝钢的资本构成和它建设在中国土地上的事实,没有人会怀疑它是中国人自己的企业。可是,如果宝钢离开“三井物产”涉猎的巴西和澳大利亚铁矿,没有“商船三井”的铁矿石运输和“三井造船”制造的大型矿沙船,不与三井物产和新日铁(三井物产的伙伴)建立合资物流销售公司,没有“丰田汽车”(三井财团成员)和“通用汽车”(三井财团伙伴)这样重要的客户,宝钢能够迅速提升它的产品档次吗?另一个问题,宝钢与外国谈判铁矿价格和合作投资的意志和行为是由中国人自己所能决定的吗?

去年年底,出现了一件震动中国经济界的大事,“中航油”在海外石油贸易和期货市场交易的博弈中,一下损失了5.5亿美元。三井物产作为三井财团的一员,拥有世界上很多油田的股权,是这场赌博的庄家(受益者)。在这场赌局中,三井财团有两个重要的关键成员,一个是日本“三井住友银行”,向赌徒“中航油”进行放债;另一个是参股三井住友银行的美国“高盛公司”,通过其在新加坡的子公司“阿尔龙”向赌徒“中航油”提供财务管理和期货交易咨询。显然,在一个四人游戏的麻将赌桌前,三井财团占了三个位子,并扮演着不同角色,而另一个位子留给了“中航油”。由于三井物产拥有全球的贸易和情报网络,加上财团另一成员“商船三井”掌握的全球货运订单情报,就可以轻易判定石油价格将持续上涨,提前埋下大量订单。只要“中航油”不断从“三井住友银行”借钱,然后按照“高盛公司”的意见投入赌局。这样一来,三井物产就可以赚到大把的银子。

现在,“中航油”输光了银子,欠了三井财团的成员(伙伴)“三井住友银行”和“高盛公司”的债。他们向“中航油”催债是再合法不过的事了,欠债还钱天经地义。 或者他们可以逼迫中航油的后台为他们莽撞和缺少经验的儿子“中航油”把钱垫上。“中航油”实在还不起债,把股份折价抵给债主们也是不错的事情。今后,“三井住友银行”和“高盛公司”成了与中国垄断巨头在一起工作的董事,可以分享超额垄断利润。同时,对于中国在国际石油市场的重大行动,三井财团会更容易地捕获到有价值的情报,这对把握石油市场变化和控制贸易风险带来了更多的好处。即使“中航油”清盘这种最坏的情况发生,三井物产赚取的利润从整个财团看足够弥补“中航油”欠三井财团成员的2千万美元债款。对于三井财团这一年在石油生意中赢利的不止一个5.5亿美元利润而言,这点儿债款损失只是个小意思。

综合商社本身就是一个贸易和金融的综合体,再加上它的财团企业的配合,对于孤军奋战的中航油来说,犹如羊入虎口,必死无疑。我在三井物产东京工作的一段期间,亲身经历向韩国和台湾供应美国粮食的贸易与期货相结合的实战过程,才真正理解了综合商社对大宗原材料的定价机制、贸易实务和风险控制。实际上,对于粮食、油料、糖、棉花、石油、矿产、钢铁和有色金属等具备成熟期货市场的商品,综合商社的操作手法都基本一样。出于商业机密的考虑,我不能在这里做更进一步阐述。“中航油”不过是中国垄断石油企业的代理人,根本不具备从事大宗原料贸易的资源(包括人才、信息、决策机制、风险控制、实战经验等),出现巨额损失只是早晚的事。在旧体制下,由于国营垄断公司全部依靠政府财政或银行贷款来补窟窿,市场波动造成的风险和损失没有暴露出来。值得一提的是,韩国和台湾企业长期与日本综合商社、其它金融大亨和大鳄们对手大宗原料贸易和期货,但它们有一套自我保护的组织系统,非常值得借鉴。

中航油事件只是中日两国在石油领域展开较量的一个插曲,双方更多的冲突和对抗早就不断暴露出来了,而背后总能看到日本综合商社的身影。特别是中日双方在俄罗斯萨哈林油气资源上争夺异常激烈。为争取俄石油管道项目的走向,日本不惜血本,志在必得。此外,中国和日本还在印尼东固天然气项目和靠近钓鱼岛的东海油气田开发上发生强烈碰撞。事实上,日本是一个能源和矿产资源赤贫的国家,所以它把资源保障摆在国家战略的首要位置。结合国家政策,日本综合商社在世界各地积极获取油气田的开采权。

综合商社作为投资中介组织,主要利用其长期稳定贸易经营建立起的全球信息网,为财团内部的生产型企业寻找市场定位或投资伙伴。在与财团内的生产企业共同确定投资意向后,通常由生产企业占有支配股份,综合商社以10%左右参股。综合商社为生产企业投资提供中介工作的真正收益来自于未来长期的为该投资企业提供的贸易和物流服务的收入。日本式的以综合商社为中介体主导财团成员企业对外投资的行为,是金融与商业有机结合的具有战略前瞻性的长期投资活动,其目的在于获得对投资企业原料供给和产品销售的控制权,从而实现其财团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和长期化。必须提高警惕,国有资产管理公司由于掌握着大量国有资产,他们的“投资银行业务”潜在着成为被外国大资本(财团和基金)利用的工具。外国大资本渴望获得中国具有战略意义的企业资产,从而最终瓦解中国独立自主的经济体系。

当大家看到电视剧《小兵张嘎》和《白求恩大夫》中的日本“零式”战机投下的印有“三井”(“井”字中有个“三”字)标识的军需品被八路军缴获时,是否意识到“零式”战机和“三井”军需品是由三菱财团和三井财团的企业制造的呢?虽然二战已成为历史,重新组建的当今日本财团还是沿袭了战时经济体制的很多重要内容,其当前所属企业通常是军民两用型企业。日本的实际军事力量并不是用军费开支来衡量的,而是看其财团企业的生产规模,技术装备水平,以及企业之间的综合配套能力。随着日本财团的产业外移和海外资产的迅速增长,通过政治和军事手段保护其不断膨胀的海外利益成为财团的一种迫切要求,这也是他们急力修改教科书和相关法律,争取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地位的内在原因之一。名义上的日本政府,还会为以综合商社为核心的财团体系争取最大利益,确立日本在东亚的主导地位。

台湾问题牵动着海内外每个中国人的神经。在历史上,日本旧财阀是对台湾实施殖民统治的真正主角。目前,台湾企业基本上形成了自己独立的事业体系。但是,它们又与日本企业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产业分工和合作关系。特别是,近几年台湾企业在中国大陆高速成长,引起日本综合商社高度重视。为了带领日本财团的成员企业大规模进入中国,商社非常需要既了解中国市场而又按照国际商业规范进行经营的合作伙伴。由于台湾企业的经营理念、企业文化和行为方式接近日本企业,并且拥有在大陆的销售通路,自然成为日本商社将其纳入自己财团体系的首选目标。面临生存和发展的抉择,可能会有更多的台湾企业投入日本财团的怀抱。不由的感触道:没娘的孩子象根草,这是台湾在大陆发展起来的企业的真实写照。中国自己的综合商社和财团体系在哪里?实现台湾与大陆的统一,是否应该从实现台湾企业与大陆企业的统一开始呢?

我们的企业家和经济领袖们能否重新研究中国微观经济的管理模式,尽快行动起来,组建和运转自己的综合商社和财团机制,从而确立自主的有计划的市场经济支柱体系。否则,我们国家的大量关键企业(特别是制造业)就象是没娘的孩子一样,将会一个一个被日本财团领养走。特别需要提醒的是,那些以经济改革为名义实行管理层持股的国有企业往往容易成为日本商社的重点猎取目标。因为当管理层个人持有大型国有企业股份时,日本商社可以投入很小的资本与该企业管理层建立紧密的人脉联系,从而影响和间接操控大型国有企业的经营与投资决策。管理层个人可能会为了自己股权价值在短期内最大化并兑现为现金,以很小的代价将战略性国有资产转给日本商社或其财团企业。当中国联想收购美国IMB股份时,美国政府立即出面干预和审查,这应该给我们一定的启示。需要说明的一点,战略性资产的价值不等于企业的净资产。

中国原有的经济体系似乎完全按照美国经济教科书的指导,在跨国公司的巨大压力下,如同苏联解体一般,正在走向终点。这并不是一件坏事,因为它帮助我们打破了原有的官僚经济体制结构,引入了市场经济竞争机制。但是,当一种旧的经济体制被破坏后,应该建立一种什么样的新经济体制才能确保社会稳定的基础上,使中国尽快走上富强之路?日本综合商社和其财团企业在中国的大量经济活动也有着积极的一面,它为中国的经济建设带来了新的活力,培养出一批重视实践和经验积累的综合性人才,也是制衡欧美企业在华谋取超额利润的重要因素。日本企业带给我们更多集体主义的文化和作风,这完全区别于美国式的个人英雄主义和自由主义的文化理念。而且,与日本公司的近距离接触,可以让我们重新审视这样一个问题:那种以股票市场和基金管理为中心的、拜金主义的、美国式经济改革方案是否可以真正造就一个富强的中国?也许还有另外一种选择 —— 重商主义的、日本式的综合商社和财团体制。

明显感到,随着美国金融寡头(基金机构)在宏观领域(汇率,期货)的强大压力,和日本商业巨头(商社财团)在微观领域(资源,物流)的激烈争夺,中国经济正在受到外国势力越来越多地控制。当我们为以中国乒乓球队和中国女排为代表的中国体育军团在世界比赛中屡见战功而欢喜雀跃时,日本国民早已习惯于自己的经济军团(综合商社为核心的财团)在国家间的经济竞赛中所向披靡。美国的好学生南美国家和东南亚国家这样的发展中地区已经成为日本财团的属地;不可一世的美国必须承认其制造产业正在被日本财团企业蚕食;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和中东的丰富资源正在成为日本商社的囊中之物;毫无疑问印度和非洲正在被列入日本财团的新战略目标。唯有欧洲是个例外,因为那里是与日本经济组织模式类似的德国的势力范围,日本财团很难有空子可钻。另外在东亚,韩国是一个不可征服的国家,因为韩国有着从日本学来的以综合商社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财团产业。在国内,温州是仅存的一块不被外资沾染的净土,因为它们有着类似日本人的商业行为和儒家理念,但组织方式还很原始。我禁不住要问,中国的未来将会如何?

刚刚提到中国乒乓球队称雄世界的奇迹,可是多少青年人知道他们崛起的秘密:正是以日本为最强大的对手,不断地研究日本、敢于与它们竞争与对抗,最终成为世界乒坛的主宰。中日争端的实质是争夺东亚主导权的斗争,同时也是一场经济利益的博弈。如何与日本搏击,建立怎样的中日睦邻关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课题。让我们通过《中国乒乓球五十年辉煌历史回眸》的历史记录,重新感受一下那激动人心的年代吧:

1961年4月4日,第26届北京世乒赛开幕了。4月9日,男、女团体决赛开赛,两场比赛的对阵双方都是中国队和日本队。女团决赛首先开始,日本女队经过五盘鏖战,以3比2获胜,实现了她们在世乒赛女团比赛中五次夺魁、三次蝉联的梦想。女团决赛尚未结束,男团大战便在万众瞩目间开始,中国队的决赛阵容是庄则栋、徐寅生、容国团。日本队应以星野展弥、木村兴治、荻村伊智朗。中国队终于以5:3击败了世界乒坛的天皇-日本队,第一次捧得斯韦思林杯。这枚男团金牌凝聚着中国乒乓球队九年的梦想、九年的汗水、九年的付出。男团、男单、女单金牌相继入帐,在26届世乒赛上大丰收的中国乒乓队震惊了世界。

1963年4月,第27届世乒赛中国男队继续保持优势,夺得男团冠军、包揽男单前四名、获得男双金银铜牌。中国队此番出征,派出了秘密武器--直拍削球手张燮林。张燮林,江苏镇江人,曾进入上海队,1959年参加了国家队集训。在26届世乒赛中,他的这种新打法一亮相,就削倒了日本队的星野和三木。从此,他被中国队雪藏起来,直到27届世乒赛。在团体决赛中,他又展示神削绝技,击败了日本队的三木和木村,为中国队蝉联斯韦思林杯立下大功。

1965年4月,第28届世乒赛由梁丽珍、李赫男、林慧卿、郑敏之组成的中国女队顺利杀入团体决赛,对手正是宿敌日本队。时任女队教练的容国团排出奇阵,用林慧卿、郑敏之两员削球手出战,打了日本队一个措手不及。最终她们以3:0战胜了蝉联四届冠军的日本女队,首次捧得考比伦杯。接着,林慧卿、郑敏之又在女双比赛中夺魁。中国女队连夺两金,从此吹响了崛起的号角。在女队打响翻身仗的同时,男队也连奏凯歌,庄则栋、张燮林、李富荣组成的团体阵容在决赛中击败了由木村、小中健和高桥浩组成的日本队,再度蝉联斯韦思林杯。

可惜的是,同样是60年代,以日本综合商社和主力银行为核心的日本经济军团(财团)重新组建之时,中国却没有一只象中国乒乓军团一样能够活跃在世界经济舞台与日本对抗的经济军团。唯有韩国人在70年代学习日本经验建立了综合商社和财团体制,成为一只抗衡日本的有生力量。日本式的财团体制实质上是面对经济自由化的经济环境,采取的一种对抗外国经济霸权,巩固和发展本国独立自主经济体系的一种战略选择。根据目前中国人均GDP、人均收入,城乡差别,教育水平和企业组织等各项综合指标,可以清晰地感觉到,中国整体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与日本六十年代中期极其相似和接近。我们正站在十字路口,摆在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面前有两条道路:一条是拉美和东南亚道路,一条是日本和韩国道路。今后的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如何,可以说将取决于中国国民对建设富强国家的经济学基本原理的理解程度。

Ⅱ 市场经济的利弊得失是什么

市场经济:
是一种经济体系(又称为自由市场经济或自由企业经济),在这种体系下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及销售完全由自由市场的自由价格机制所引导,而不是像计划经济一般由国家所引导。
市场经济存在着以下共同特点:
(1)资源配置的市场化。资源配置是指为使经济行为达到最优和最适度的状态而对资源在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进行分配的手段和方法的总称。市场经济区别于计划经济的根本之处就在于不是以习俗、习惯或行政命令为主来配置资源,而是使市场成为整个社会经济联系的纽带,成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社会各种资源都直接或间接地进入市场,由市场供求形成价格,进而引导资源在各个部门和企业之间自由流动,使社会资源得到合理配置。
(2)经济行为主体的权、责、利界定分明。市场经济中的行为主体如家庭、企业和政府的经济行为,均受市场竞争法则制约和相关法律保障,赋予相应的权、责、利,成为具有明确收益与风险意识的不同利益主体。如果经济行为主体的权责利不界定清楚,那么,主体特别是企业这一微观层次就很难成为真正的自主性市场竞争主体。
(3)经济运行的基础是市场竞争。从市场经济的理念上普遍强调竞争的有效性和公平性。为达到公平竞争的目的,政府从法律上创造出适宜的外部环境,为企业提供平等竞争的机会。如美国的反托拉斯法、德国的反对限制竞争法、日本的禁止垄断法等等。只有把各市场利益主体的活动都纳入到法律的框架内,才能维护市场竞争的有序性和正常运行。
(4)实行必要的、有效的宏观调控。在自由竞争市场经济时期,国家的经济职能主要是保护经济发展的秩序,不直接干预经济运行。但是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控便成为经常的、稳定的体制要求,政府能够运用经济计划、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对经济实行干预和调控。其目的,一方面是为经济的正常运转提供保证条件;另一方面则是弥补和纠正市场的缺陷。
(5)经济关系的国际化。现代市场经济是一种开放经济,它使各国经济本着互惠互利、扬长避短的原则进入国际大循环。经济活动的国际化不仅表现在国际进出口贸易、资金流动、技术转让和无形贸易的发展等方面,还表现为对协调国际利益的各种规则与惯例的普遍认同和参与。上述的所有市场经济的共同特征,对于发展中国家建立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都是值得借鉴的,同时发达国家市场经济的相异特点也应该借鉴。比如美国“企业自主型”市场经济强调对企业自主地位的确立和保障,政府对企业的关系真正的含义是服务;德国“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以稳定求发展和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问良陛循环的做法,对于处理好发展与稳定、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日本“政府指导型”市场经济强调市场与计划的有效结合,对于后发达国家发挥政府调节的优势,提高资源利用的时空效率也不乏参考价值。
市场经济的局限性的具体表现:
①、当涨价时,卖方会自发的加大生产投入;当减价时,卖方会自发的减少生产投入,这就是市场经济的一个特点:自发性。
②、市场的范围之大使得谁也无法客观宏观的去分析观察,参与者们大多以价格的增幅程度来决定是否参与,与参与程度,这就体现了市场经济的第二个特点:盲目性。
③、参与者盲目自发的投入生产,而生产是一个相对于价格变动耗时较长的一个过程,所以我们常能看到一种商品降价后,它的供应量却在上升,这就是市场经济的第三个性质:滞后性。
④、我们在购买时只能先付款后消费,由于商品种类繁多,我们并不是每次都能在购买时直接看到消费的效果,而事后使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利益的代价很大,所以市场经济还具有第四个性质:欺诈性。

Ⅲ 经济环境对企业市场营销的影响

经济环境指企业营销活动所面临的外部社会条件,其运行状况及发展趋势会直接或间接地对企业营销活动产生影响。

1.直接影响营销活动的经济环境因素

市场不仅是由人口构成的,这些人还必须具备一定的购买力。而一定的购买力水平则是市场形成并影响其规模大小的决定因素,它也是影响企业营销活动的直接经济环境。主要包括:

(1)消费者收入水平的变化

消费者收入,是指消费者个人从各种来源中所得的全部收入,包括消费者个人的工资、退休金、红利、租金、赠予等收入。消费者的购买力来自消费者的收入,但消费者并不是把全部收入都用来购买商品或劳务,购买力只是收入的一部分。因此,在研究消费收入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国民生产总值。它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与购买力的重要指标。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幅度,可以了解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状况和速度。一般来说,工业品的营销与这个指标有关,而消费品的营销则与此关系不大。国民生产总值增长越快,对工业品的需求和购买力就越大,反之,就越小。

②人均国民收入。这是用国民收入总量除以总人口的比值。这个指标大体反映了一个国家人民生活水平的高低,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商品需求的构成。一般来说,人均收入增长,对消费品的需求和购买力就大,反之就小。根据近40年的统计,一个国家人均国民收入达到5000美元,机动车可以普及,其中小轿车约占一半,其余为摩托车和其它类型车。

③个人可支配收入。这是在个人收入中扣除税款和非税性负担后所得余额,它是个人收入中可以用于消费支出或储蓄的部分,它构成实际的购买力。

④个人可任意支配收入。这是在个人可支配收入中减去用于维持个人与家庭生存不可缺少的费用(如房租、水电、食物、燃料、衣着等项开支)后剩余的部分。这部分收入是消费需求变化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企业开展营销活动时所要考虑的主要对象。因为这部分收入主要用于满足人们基本生活需要之外的开支,一般用于购买高档耐用消费品、旅游、储蓄等,它是影响非生活必需品和劳务销售的主要因素。

⑤家庭收入。很多产品是以家庭为基本消费单位的,如冰箱、抽油烟机、空调等。因此,家庭收入的高低会影响很多产品的市场需求。一般来讲,家庭收入高,对消费品需求大,购买力也大;反之,需求小,购买力也小。需要注意的是,企业营销人员在分析消费者收入时,还要区分“货币收入”和“实际收入”。只有“实际收入”才影响“实际购买力”。因为,实际收入和货币收入并不完全一致,由于通货膨胀、失业、税收等因素的影响,有时货币收入增加,而实际收入却可能下降。实际收入即是扣除物价变动因素后实际购买力的反映。

(2)消费者支出模式和消费结构的变化

随着消费者收入的变化,消费者支出模式会发生相应变化,继而使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消费结构也发生变化。西方一些经济学家常用恩格尔系数来反映这种变化。恩格尔系数表明,在一定的条件下,当家庭个人收入增加时,收入中用于食物开支部分的增长速度要小于用于教育、医疗、享受等方面的开支增长速度。食物开支占总消费量的比重越大,恩格尔系数越高,生活水平越低;反之,食物开支所占比重越小,恩格尔系数越小,生活水平越高。

这种消费支出模式不仅与消费者收入有关,而且还受到下面两个因素的影响:①家庭生命周期的阶段影响。据调查,没有孩子的年轻人家庭,往往把更多的收入用于购买冰箱、电视机、家具、陈设品等耐用消费品上,而有孩子的家庭,则在孩子的娱乐、教育等方面支出较多,而用于购买家庭消费品的支出减少。当孩子长大独立生活后,家庭收支预算又会发生变化,用于保健、旅游、储蓄部分就会增加。②家庭所在地点的影响。如住在农村与住在城市的消费者相比,前者用于交通方面支出较少,用于住宅方面的支出较多,而后者用于衣食、交通、娱乐方面的支出较多。

恩格尔系数是衡量一个国家、地区、城市、家庭生活水平高低的重要参数。根据国家统计局1995年调查资料,按全国居民平均水平计算,我国的“恩格尔系数”约为54%。据预测,到2000年,我国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可达到45%,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可达到50%左右。到2010年,则可分别达到35%及40%。按联合国划分富裕程度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60%以上的国家为饥寒;在50%~60%之间的为温饱;40%~50%之间的为小康;40%以下的为富裕。按此标准,我国已进入温饱阶段后期,到2000年,可达到小康阶段,而到2010年,则可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

消费结构指消费过程中人们所消耗的各种消费资料(包括劳务)的构成,即各种消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关系。优化的消费结构是优化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客观依据,也是企业开展营销活动的基本立足点。二战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消费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①恩格尔系数显著下降,目前大都下降到20%以下;②衣着消费比重降低,幅度在20%~30%之间;③住宅消费支出比重增大;④劳务消费支出比重上升;⑤消费开支占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的比重上升。而从我国的情况看,消费结构还不尽合理。长期以来,由于政府在住房、医疗、交通等方面实行福利政策,从而引起了消费结构的畸形发展,并且决定了我国居民的支出模式以食物、衣物等生活必需品为主。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国家在住房、医疗等制度方面改革的深入,人们的消费模式和消费结构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企业要重视这些变化,尤其应掌握拟进入的目标市场中支出模式和消费结构的情况,输送适销对路的产品和劳务,以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

(3)消费者储蓄和信贷情况的变化

消费者的购买力还要受储蓄和信贷的直接影响。

消费者个人收入不可能全部花掉,总有一部分以各种形式储蓄起来,这是一种推迟了的、潜在的购买力。消费者储蓄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银行存款,增加现有银行存款额;二是购买有价证券。当收入一定时,储蓄越多,现实消费量就越小,但潜在消费量愈大;反之,储蓄越少,现实消费量就越大,但潜在消费量愈小。企业营销人员应当全面了解消费者的储蓄情况,尤其是要了解消费者储蓄目的的差异。储蓄目的不同,往往影响到潜在需求量、消费模式、消费内容、消费发展方向的不同。这就要求企业营销人员在调查、了解储蓄动机与目的的基础上,制定不同的营销策略,为消费者提供有效的产品和劳务。

我国居民有勤俭持家的传统,长期以来养成储蓄习惯。近年来,我国居民储蓄额和储蓄增长率均较大。据调查,居民储蓄的目的主要用于供养子女和婚丧嫁娶,但从发展趋势看,用于购买住房和大件用品的储蓄占整个储蓄额的比重将逐步增加。我国居民储蓄增加,显然会使企业目前产品价值的实现比较困难,但另一方面,企业若能调动消费者的潜在需求,就可开发新的目标市场。比如1979年,日本电视机厂商发现,尽管中国人可任意支配的收入不多,但中国人有储蓄习惯,且人口众多。于是,他们决定开发中国黑白电视机市场,不久便获得成功。当时,西欧某国电视机厂商虽然也来中国调查,却认为中国人均收入过低,市场潜力不大,结果贻误了时机。

西方国家广泛存在的消费者信贷对购买力的影响也很大。所谓消费者信贷,就是消费者凭信用先取得商品使用权,然后按期归还贷款,以购买商品。这实际上就是消费者提前支取未来的收入,提前消费。西方国家盛行的消费者信贷主要有:①短期赊销;②购买住宅分期付款;③购买昂贵的消费品分期付款;④信用卡信贷等几类。信贷消费允许人们购买超过自己现实购买力的商品,从而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更多的收入以及更多的需求;同时,消费者信贷还是一种经济杠杆,它可以调节积累与消费、供给与需求的矛盾。当市场供大于求时,可以发放消费信贷,刺激需求;当市场供不应求时,必须收缩信贷,适当抑制、减少需求。消费信贷把资金投向需要发展的产业,刺激这些产业的生产,带动相关产业和产品的发展。我国现阶段的信贷消费还主要是公共事业单位提供的服务信贷,如水、电、煤气的交纳,其它方面,如教育、住宅建设以及一些商家的信用卡消费正在逐步兴起。

2.间接影响营销活动的经济环境因素

除了上述因素直接影响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外,还有一些经济环境因素也对企业的营销活动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

(1)经济发展水平

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要受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整个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经济发展阶段不同,居民的收入不同,顾客对产品的需求也不一样,从而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的营销。例如,以消费者市场来说,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地区,在市场营销方面,强调产品款式、性能及特色,品质竞争多于价格竞争。而在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地区,则较侧重于产品的功能及实用性,价格因素比产品品质更为重要。在生产者市场方面,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着重投资较大而能节省劳动力的先进、精密、自动化程度高、性能好的生产设备。在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地区,其机器设备大多是一些投资少而耗劳动力多、简单易操作、较为落后的设备。因此,对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企业应采取不同的市场营销策略。

美国学者罗斯顿根据他的“经济成长阶段”理论,将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归纳为五种类型:传统经济社会;经济起飞前的准备阶段;经济起飞阶段;迈向经济成熟阶段;(量消费阶段。凡属前三个阶段的国家称为发展中国家,而处于后两个阶段的国家则称为发达国家。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在营销策略上也有所不同。以分销渠道为例,国外学者认为:经济发展阶段越高的国家,其分销途径越复杂而且广泛;进口代理商的地位随经济发展而下降;制造商、批发商与零售商的职能逐渐独立,不再由某一分销路线的成员单独承担;批发商的其它职能增加,只有财务职能下降;小型商店的数目下降,商店的平均规模在增加;零售商的加成上升。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上升,分销路线的控制权逐渐由传统权势人物移至中间商,再至制造商,最后大零售商崛起,控制分销路线。

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起飞前的准备阶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到下个世纪初,我国经济将进入起飞阶段。到那时,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企业投资机会增多;市场交换成为企业的根本活动;信息竞争将成为市场竞争的焦点。因此,企业应当注意经济起飞阶段市场中的变化,把握时机,主动迎接市场的挑战。

(2)经济体制

世界上存在着多种经济体制,有计划经济体制,有市场经济体制,有计划-市场经济体制,也有市场-计划经济体制,等等。不同的经济体制对企业营销活动的制约和影响不同。例如,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是行政机关的附属物,没有生产经营自主权,企业的产、供、销都由国家计划统一安排,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销售,都不是企业自己的事情。在这种经济体制下,企业不能独立地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因而,也就谈不上开展市场营销活动。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的一切活动都以市场为中心,市场是其价值实现的场所,因而企业必须特别重视营销活动,通过营销,实现自己的利益目标。现阶段,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时期,两种体制并存,两种机制并存,市场情况十分复杂。一方面,通过改革,企业正在逐步摆脱行政附属物的地位,具有了一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开始真正走向市场并以市场为目标开展自己的营销活动;另一方面,企业经营机制还没有完全转变过来,政府的直接干预还严重存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还受到较强的控制,因而企业的营销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制约。另外,市场发育不完善,市场秩序混乱,行业垄断和地方保护主义盛行,极不利于企业开展营销活动。因此,企业要尽量适应这种“双轨”并存的局面,注意选择不同的营销策略。例如,可以运用“大营销”策略打破地区封锁,通过横向联合进入对方市场等,从而开拓自己的市场。

(3)地区与行业发展状况

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很不平衡,逐步形成了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带和东高西低的发展格局。同时在各个地区的不同省市,还呈现出多极化发展趋势。这种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对企业的投资方向、目标市场以及营销战略的制订等都会带来巨大影响。

我国行业与部门的发展也有差异。今后一段时间,我国将重点发展农业、原料和能源等基础产业。这些行业的发展必将带动商业、交通、通讯、金融等行业和部门的相应发展,也给市场营销带来一系列影响。因此,企业一方面要处理好与有关部门的关系,加强联系;另一方面,则要根据与本企业联系紧密的行业或部门的发展状况,制订切实可行的营销措施。

(4)城市化程度

城市化程度是指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百分比,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活动的重要特征之一。城市化是影响营销的环境因素之一。这是因为,城乡居民之间存在着某种程度的经济和文化上的差别,进而导致不同的消费行为。例如,目前我国大多数农村居民消费的自给自足程度仍然较高,而城市居民则主要通过货币交换来满足需求。此外,城市居民一般受教育较多,思想较开放,容易接受新生事物,而农村相对闭塞,农民的消费观念较为保守,故而一些新产品、新技术往往首先被城市所接受。企业在开展营销活动时,要充分注意到这些消费行为方面的城乡差别,相应地调整营销策略。

Ⅳ 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有哪些

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基础配置社会经济资源的一种经济形式。市场经济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企业竞争。企业作为市场活动的主体,其竞争能力的强弱,不仅关系到企业自身的存在和发展,而且也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存在和发展。

因此,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营造良好的环境,为企业提供公平公正、健康有序的竞争平台,对于加快我国企业的技术进步,改善企业经营管理,培养企业优秀人才,提高企业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促进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发展。

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基础配置社会经济资源的一种经济形式。市场经济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企业竞争。企业作为市场活动的主体,其竞争能力的强弱,不仅关系到企业自身的存在和发展,而且也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存在和发展。

因此,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营造良好的环境,为企业提供公平公正、健康有序的竞争平台,对于加快我国企业的技术进步,改善企业经营管理,培养企业优秀人才,提高企业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促进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发展。

Ⅳ 市场对企业的影响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市场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产物,企业和市场的关系,反映了生产和消费的专辩证属关系。生产决定消费,同时消费对生产又有很大的反作用,在一定条件下,还会起决定性的作用。尤其是在市场和企业发生联系以后,市场对企业的影响和作用就更加充分地表现出来。

Ⅵ 企业的经济行为对市场有什么影响

企业生产增加,导致市场供给增加,产品市场价格会下降;企业生产减少,导致市场供给减少,产品市场价格会上升。

Ⅶ 市场经济对我们的影响

特征也可说是社会影响吧,不过对于个人或小的组织如家庭要另写市场经济(Market economy)时代最基本的特征是,工业取代农业占据了社会经济的主导地位,市场营销成为最普遍的经营形式,由此导致社会经济各个方面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
(1) 由封闭走向开放 市场营销要求根据市场需求,广泛利用各种市场资源,在极其广阔的时空范围内进行生产,而不是象传统小农那样局限在一个家庭范围内,使用家庭资源,为满足家庭需要而进行生产。在这里需要特别强调一下“广泛利用市场资源”。到目前为止,国人一般已经普遍接受了面向市场需求的概念,但广泛利用市场资源的观念依然十分淡薄,经常见诸媒体的一句话是“立足于当地实际,从当地实际出发”,乍一看似乎的确无疑,但其实是一种典型的小农经济观念,应当从根本上予以革除。
(2) 机器化 从历史发展来看,世界各地小农经济统治数千年间并不曾发明过任何一台最简单的机器,而15世纪末以来,随着市场经济逐渐成为世界经济的主流,人们便开始尝试发明这样那样的机器,特别是自18世纪下半叶以来短短二三百年时间,人们便便发明了无数精巧绝伦、神通广大的机器,各行各业都普遍实现了机器化。事实表明,机器化是与市场化相联系的一个历史范畴。从理论上来分析,首先面对巨大的市场需求,手工生产是无法满足的,必须大量应用机器生产;其次,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广泛的社会分工协作,集广大民众的智慧和汗水于一体,为各种机器的发明和制造提供了充分的现实可行条件。于是,经过人们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实现了机器大生产,其主要特点是:以煤炭、石油等非生物能源为动力,能够大功率、高效率、长时间连续作业。简言之,历史发展的逻辑表明,机器化是市场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伴随产物,没有市场化,就没有机器化。
(3) 科学化 由于面向市场经营,使用机器大生产,这就要求人们改变以往小农经济状态下那种凭经验靠估计的做法,而代之以科学的定量测试、计算和分析。注意:这里“科学化”并不简单地局限于科学技术成果在生产中的应用,而是主要指人们观察和分析问题时的思维方式的科学化。
这里插一段讨论。英国著名生物化学家李约瑟(Joseph Needham,1900-1995)在15卷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曾提出了著名的“李约瑟难题”(Needham Puzzle):“如果我的中国朋友们在智力上和我完全一样,那为什么像伽利略、拓利拆利、斯蒂文、牛顿这样的伟大人物都是欧洲人,而不是中国人或印度人呢?为什么近代科学和科学革命只产生在欧洲呢?……为什么直到中世纪中国还比欧洲先进,后来却会让欧洲人着了先鞭呢?怎么会产生这样的转变呢?”这一问题引起了国内许多学者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笔者认为,其实很简单,关键就在于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萌芽迟迟未能发展起来。小农经济本质上是排斥科学的,中国古代曾长期将一些民间创造发明斥之为“奇技淫巧”,就是这种观念的一个典型例证。分析其原因,可以设想一个封建小农家庭,其产品都由自己家人消费,首先,自己是不会欺骗自己的,因此无需对产品的数量与质量进行严格的定量检验;其次,投入与产出均在家庭内部完成,因此无需进行严格的会计核算;第三,没有市场需求,自己家庭的需求有限,因此无需费心巴力地探讨增加产量、提高质量的方法;第四,家庭的能力有限,除忙于日常生产外,根本无力顾及其它;第五,小农家庭经营规模过小,一项新技术即使能够使产量成倍增加,对农户来讲,也没有什么吸引力。归纳起来,当这种封建小农家庭在社会上占据绝对多数的时候,即使少数人有兴趣进行科学研究,也成不了气候。反之,市场经济就不同了:第一,产品要通过市场销售,这就需要对产品的数量和质量进行严格的定量检测;第二,生产要素是通过市场方式配置的,这就要求进行严格的会计核算;第三,在市场需求的拉动下,整个社会都有强烈的动机探讨增加产量、提高质量、减少消耗、提高效率的方法;第四,经济的主角是厂商,厂商有足够的资金与实力来推动科学研究的发展,并在生产实践中广泛应用各种科学研究成果;第五,由于厂商经营规模很大,一项新技术的采纳,即使产量仅仅增加1%,也会带来相当丰厚的利润。总之,科学化是市场化的伴随产物,没有市场化,就没有科学化。
(4) 雇工经营 面对巨大的市场需要,仅靠家庭劳动力显然是无法满足的,必须大量引入家庭外劳动力。抽象地来讲,使用家庭外劳动力,可以有两个途径:一个是强迫一些人当自己的奴隶;另一个是通过支付工资来雇佣他人为自己工作。但是,大量强迫本国人当奴隶,会使国家统治失去基本的依靠力量,导致社会秩序彻底崩溃,因此使用奴隶劳动原则上只能抓掳其他贫穷落后弱小国家的民众,如美国早期历史上曾大量抓捕非洲黑人从事奴隶劳动,就是一例。但是,抓捕外国人来当奴隶,决非长久之计,因为任何一个国家的人口都是有限的,并且增长缓慢,远远赶不上非人的奴隶劳动折磨下人口减少的速度,同时大量抓掳外国人当奴隶,还会引起越来越强烈的反抗,不利于海外市场的扩大。因此,从根本上来说,市场经济条件下只能通过支付工资的办法来雇佣本国自由民从事生产劳动。此外,大量机器的应用及由此导致的技术分工,使大量工人能够真正融合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共同完成生产过程,为大规模雇工经营提供了技术基础。否则,在手工生产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缺乏内在的技术分工和联系,勉强将大量的人集中在一起劳动,不过是聚沙成塔,徒劳无功,就如同上个世纪70年代末以前的人民公社一样,最终还得散伙。
(5) 专业化和社会化 使用机器大生产和雇工经营的结果,是社会分工变得越来越细,整个社会经济呈显专业化和社会化的特点,社会成员普遍养成了分工协作的习惯和理念,这也是社会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的重要原因。
(6) 厂商(或企业)成为最基本的经济组织形式 机器大生产和雇工经营,必然突破家庭经营的局限,使厂商成为最基本的经济组织形式。与小农家庭相对简单的内部结构,厂商内部结构要复杂得多,其中包含了种类繁多、数量巨大、分工精细的各种生产要素,是一个巨大复杂的经济系统。
(7) 私有制范围扩大了 厂商成为基本经济组织形式以后,私有制的范围就扩大了,虽然名义上仍然是私有制,但在实际经营和管理层面上,所有者已经不能完全随心所欲地支配和处分自己名下的财产了。这与封建农业时期的个体私有制相比,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这是一种“扩大的私有制”,其内部正在孕育产生新兴公有制萌芽。
(8) 利润取代具体产品成为直接生产目的 由于在极其广阔的时空范围内组织市场经营,厂商生产的目的不再象小农经济那样以获取产品为直接目标,而是以利润为直接生产目的,产品的生产变成了获取利润的手段。在这里,利润是泛指一切价值增值。
(9) 生产要素资本化 随着利润成为直接的生产目的,一切生产要素都相应地变成了赚取利润的手段,即通常所谓“资本”。整个社会经济从此都置于资本的支配之下,受资本统治,“资本主义”成了这一时代的最强音。
(10)实行市场机制 市场分配成为最基本的分配形式 包括各种市场资源和劳动产品,都通过市场交换来进行分配,实行“各增其值、等价交换”原则,即个人向厂商提供生产要素,按系统论观点,每一种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都实现增值,并得到各自的报酬,形成个人收入,个人再以其收入按等价交换的原则向厂商购买各种消费品。
(11) 广泛而激烈的市场竞争 由于市场分配成为最基本的分配形式,一切生产要素和产品都要通过市场来分配,于是千千万万的厂商和个人便在市场上围绕有限的市场资源展开了广泛而激烈的市场竞争,使每一个人和每一家厂商都随时面临严酷的市场压力,从而推动市场经济不断向前发展。
(12) 政治民主 由于市场经营通行等价交换原则,从本质上来讲,要求人与人平等协商,这样就形成一种基本的人类行为模式,反映到政治上,就要求自由、平等和民主。同时,市场把个人、企业与社会紧密地联系到了一起,这使得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有强烈的动机关心和参与社会公共事务,人们普遍具有浓厚的民主意识。最后,市场经济的基本组织单位是厂商,厂商既财大气粗,又人多势众,这样政府使用高压手段就失去了现实可行基础,除了民主别无出路。总之,民主化是市场化的派生产物,没有市场化,就没有民主化。
(13) 规范化 市场经济是一个由千千万万的厂商和个人参与的过程,因此必然要求对人们的行为作出严格的规范,包括国家法律制度、厂商内部的管理制度、各种技术性操作规范以及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标准等。这就好比,在乡间小道上,一个人或很少的几个人走路,无需交通规则,但在大城市,数以万计的行人、车辆一起上路,就必须制定交通规则了。总之,规范化是与市场化相联系的,没有市场化,就没有规范化。
(14) 对外扩张和全球化(Globalization) 市场经营由封闭走向开放,厂商经营规模越来越大,最终势必突破国家疆界,向全球扩张,这样市场经济的扩张性就与小农经济的保守性形成了尖锐的矛盾,这是15世纪末以来长达数百年的殖民侵略活动,以及20世纪上半叶发生两次世界大战的根本原因所在。
市场经济就是指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经济运行方式.
(15)市场经济的局限性 市场经济是一个由千千万万的厂商和个人自主参与交易形式,在市场经济中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指挥。这只看不见的手就是市场的价值规律。一般来说,商品的价格是受供求关系影响,沿着自身价值上下波动。所以在交易过程中,我们常能看到同一种商品在不同时期价格不同。当涨价时,卖方会自发的加大生产投入;当减价时,卖方会自发的减少生产投入,这就是市场经济的一个特点:自发性。市场的范围之大使得谁也无法客观宏观的去分析观察,参与者们大多以价格的增幅程度来决定是否参与,与参与程度,这就体现了市场经济的第二个特点:盲目性。参与者盲目自发的投入生产,而生产是一个相对于价格变动耗时较长的一个过程,所以我们常能看到一种商品降价后,它的供应量却在上升,这就是市场经济的第三个性质:滞后性。
对于个人或家庭等首先就农业来讲,其比较经济效益显著下降,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越拉越大,农民的贫困问题日渐突出,农民的社会地位一落千丈,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土地涌入城市,成了社会上长期受到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问题的原因当然是非常复杂的,但从根本上来说,则是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发展过渡时期的社会经济转型所带来的必然结果。自近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就是工业和服务业的兴起,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随之不断地由农业向工业、服务业流动。就象“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一样,资源是由经济效益低的行业向经济效益高的行业流动。因此,伴随着现代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必然是农业的比较经济效益低于工业和服务业。在这一历史大背景下,任何企图提高农业比较经济效益的努力从根本上说都是徒劳的。要解决农民的贫困问题,根本出路只能是“非农化”。
其次,世界性的家庭伦理危机日益严重。家庭的规模在不断缩小,“三世同堂”式大家庭已基本成为过去,一对夫妇及其孩子组成的“核心家庭”已取而代之成为目前最普遍的家庭形式。但家庭规模的缩小并没有到此为止,而是还在进一步缩小中,出现了大量非典型不完整家庭,如各种单亲家庭、丁克家庭(Double in no kids,DINK)、单身家庭等。与此同时,家庭的职能也在不断剥离。在农业时代,家庭可以说是全职全能的,包括生产经营、生活消费、两性情爱、生育后代、抚养教育、赡养老人以及承担社会义务等许多职能。进入工业时代以来,这些职能都开始相继从家庭中分化独立出来,程度不等地实现了市场化、社会化。生产经营差不多已经完全由各类厂商所包办,生活消费远远超出了家庭范围,“天伦之乐”已让位于“天涯之乐”,孩子的抚养教育不再由家庭大包大揽,而是由各类托儿所、幼儿园、学校承担了相当大一部分,老人的赡养也不再完全由子女承担,而是由各类托老组织承担了一部分。最叫人难以接受的是,夫妻感情日渐淡化,婚外恋大量涌现,非法色情交易屡禁不止,愈演愈烈。发展至今,除了生育职能基本上完全由家庭承担以外,其它职能都已经全部或部分越出了家庭的范围。导致这些问题的具体原因当然是非常复杂的,但从根本上来说,也是由于进入工业时代以来,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结果。一个基本的事实是,随着生产经营职能完全由厂商所取代,人们正在日益远离家庭,融入社会,最终必然导致家庭的解体。

Ⅷ 简述经济发展阶段对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的影响

经济环境指企业营销活动所面临的外部社会条件,其运行状况及发展趋势会直接或间接地对企业营销活动产生影响。
1.直接影响营销活动的经济环境因素
市场不仅是由人口构成的,这些人还必须具备一定的购买力。而一定的购买力水平则是市场形成并影响其规模大小的决定因素,它也是影响企业营销活动的直接经济环境。主要包括:
(1)消费者收入水平的变化
消费者收入,是指消费者个人从各种来源中所得的全部收入,包括消费者个人的工资、退休金、红利、租金、赠予等收入。消费者的购买力来自消费者的收入,但消费者并不是把全部收入都用来购买商品或劳务,购买力只是收入的一部分。因此,在研究消费收入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国民生产总值。它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与购买力的重要指标。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幅度,可以了解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状况和速度。一般来说,工业品的营销与这个指标有关,而消费品的营销则与此关系不大。国民生产总值增长越快,对工业品的需求和购买力就越大,反之,就越小。
②人均国民收入。这是用国民收入总量除以总人口的比值。这个指标大体反映了一个国家人民生活水平的高低,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商品需求的构成。一般来说,人均收入增长,对消费品的需求和购买力就大,反之就小。根据近40年的统计,一个国家人均国民收入达到5000美元,机动车可以普及,其中小轿车约占一半,其余为摩托车和其它类型车。
③个人可支配收入。这是在个人收入中扣除税款和非税性负担后所得余额,它是个人收入中可以用于消费支出或储蓄的部分,它构成实际的购买力。
④个人可任意支配收入。这是在个人可支配收入中减去用于维持个人与家庭生存不可缺少的费用(如房租、水电、食物、燃料、衣着等项开支)后剩余的部分。这部分收入是消费需求变化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企业开展营销活动时所要考虑的主要对象。因为这部分收入主要用于满足人们基本生活需要之外的开支,一般用于购买高档耐用消费品、旅游、储蓄等,它是影响非生活必需品和劳务销售的主要因素。
⑤家庭收入。很多产品是以家庭为基本消费单位的,如冰箱、抽油烟机、空调等。因此,家庭收入的高低会影响很多产品的市场需求。一般来讲,家庭收入高,对消费品需求大,购买力也大;反之,需求小,购买力也小。需要注意的是,企业营销人员在分析消费者收入时,还要区分“货币收入”和“实际收入”。只有“实际收入”才影响“实际购买力”。因为,实际收入和货币收入并不完全一致,由于通货膨胀、失业、税收等因素的影响,有时货币收入增加,而实际收入却可能下降。实际收入即是扣除物价变动因素后实际购买力的反映。
(2)消费者支出模式和消费结构的变化
随着消费者收入的变化,消费者支出模式会发生相应变化,继而使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消费结构也发生变化。西方一些经济学家常用恩格尔系数来反映这种变化。恩格尔系数表明,在一定的条件下,当家庭个人收入增加时,收入中用于食物开支部分的增长速度要小于用于教育、医疗、享受等方面的开支增长速度。食物开支占总消费量的比重越大,恩格尔系数越高,生活水平越低;反之,食物开支所占比重越小,恩格尔系数越小,生活水平越高。
这种消费支出模式不仅与消费者收入有关,而且还受到下面两个因素的影响:①家庭生命周期的阶段影响。据调查,没有孩子的年轻人家庭,往往把更多的收入用于购买冰箱、电视机、家具、陈设品等耐用消费品上,而有孩子的家庭,则在孩子的娱乐、教育等方面支出较多,而用于购买家庭消费品的支出减少。当孩子长大独立生活后,家庭收支预算又会发生变化,用于保健、旅游、储蓄部分就会增加。②家庭所在地点的影响。如住在农村与住在城市的消费者相比,前者用于交通方面支出较少,用于住宅方面的支出较多,而后者用于衣食、交通、娱乐方面的支出较多。
恩格尔系数是衡量一个国家、地区、城市、家庭生活水平高低的重要参数。根据国家统计局1995年调查资料,按全国居民平均水平计算,我国的“恩格尔系数”约为54%。据预测,到2000年,我国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可达到45%,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可达到50%左右。到2010年,则可分别达到35%及40%。按联合国划分富裕程度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60%以上的国家为饥寒;在50%~60%之间的为温饱;40%~50%之间的为小康;40%以下的为富裕。按此标准,我国已进入温饱阶段后期,到2000年,可达到小康阶段,而到2010年,则可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
消费结构指消费过程中人们所消耗的各种消费资料(包括劳务)的构成,即各种消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关系。优化的消费结构是优化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客观依据,也是企业开展营销活动的基本立足点。二战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消费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①恩格尔系数显著下降,目前大都下降到20%以下;②衣着消费比重降低,幅度在20%~30%之间;③住宅消费支出比重增大;④劳务消费支出比重上升;⑤消费开支占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的比重上升。而从我国的情况看,消费结构还不尽合理。长期以来,由于政府在住房、医疗、交通等方面实行福利政策,从而引起了消费结构的畸形发展,并且决定了我国居民的支出模式以食物、衣物等生活必需品为主。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国家在住房、医疗等制度方面改革的深入,人们的消费模式和消费结构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企业要重视这些变化,尤其应掌握拟进入的目标市场中支出模式和消费结构的情况,输送适销对路的产品和劳务,以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
(3)消费者储蓄和信贷情况的变化
消费者的购买力还要受储蓄和信贷的直接影响。
消费者个人收入不可能全部花掉,总有一部分以各种形式储蓄起来,这是一种推迟了的、潜在的购买力。消费者储蓄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银行存款,增加现有银行存款额;二是购买有价证券。当收入一定时,储蓄越多,现实消费量就越小,但潜在消费量愈大;反之,储蓄越少,现实消费量就越大,但潜在消费量愈小。企业营销人员应当全面了解消费者的储蓄情况,尤其是要了解消费者储蓄目的的差异。储蓄目的不同,往往影响到潜在需求量、消费模式、消费内容、消费发展方向的不同。这就要求企业营销人员在调查、了解储蓄动机与目的的基础上,制定不同的营销策略,为消费者提供有效的产品和劳务。
我国居民有勤俭持家的传统,长期以来养成储蓄习惯。近年来,我国居民储蓄额和储蓄增长率均较大。据调查,居民储蓄的目的主要用于供养子女和婚丧嫁娶,但从发展趋势看,用于购买住房和大件用品的储蓄占整个储蓄额的比重将逐步增加。我国居民储蓄增加,显然会使企业目前产品价值的实现比较困难,但另一方面,企业若能调动消费者的潜在需求,就可开发新的目标市场。比如1979年,日本电视机厂商发现,尽管中国人可任意支配的收入不多,但中国人有储蓄习惯,且人口众多。于是,他们决定开发中国黑白电视机市场,不久便获得成功。当时,西欧某国电视机厂商虽然也来中国调查,却认为中国人均收入过低,市场潜力不大,结果贻误了时机。
西方国家广泛存在的消费者信贷对购买力的影响也很大。所谓消费者信贷,就是消费者凭信用先取得商品使用权,然后按期归还贷款,以购买商品。这实际上就是消费者提前支取未来的收入,提前消费。西方国家盛行的消费者信贷主要有:①短期赊销;②购买住宅分期付款;③购买昂贵的消费品分期付款;④信用卡信贷等几类。信贷消费允许人们购买超过自己现实购买力的商品,从而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更多的收入以及更多的需求;同时,消费者信贷还是一种经济杠杆,它可以调节积累与消费、供给与需求的矛盾。当市场供大于求时,可以发放消费信贷,刺激需求;当市场供不应求时,必须收缩信贷,适当抑制、减少需求。消费信贷把资金投向需要发展的产业,刺激这些产业的生产,带动相关产业和产品的发展。我国现阶段的信贷消费还主要是公共事业单位提供的服务信贷,如水、电、煤气的交纳,其它方面,如教育、住宅建设以及一些商家的信用卡消费正在逐步兴起。
2.间接影响营销活动的经济环境因素
除了上述因素直接影响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外,还有一些经济环境因素也对企业的营销活动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
(1)经济发展水平
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要受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整个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经济发展阶段不同,居民的收入不同,顾客对产品的需求也不一样,从而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的营销。例如,以消费者市场来说,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地区,在市场营销方面,强调产品款式、性能及特色,品质竞争多于价格竞争。而在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地区,则较侧重于产品的功能及实用性,价格因素比产品品质更为重要。在生产者市场方面,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着重投资较大而能节省劳动力的先进、精密、自动化程度高、性能好的生产设备。在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地区,其机器设备大多是一些投资少而耗劳动力多、简单易操作、较为落后的设备。因此,对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企业应采取不同的市场营销策略。
美国学者罗斯顿根据他的“经济成长阶段”理论,将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归纳为五种类型:传统经济社会;经济起飞前的准备阶段;经济起飞阶段;迈向经济成熟阶段;(量消费阶段。凡属前三个阶段的国家称为发展中国家,而处于后两个阶段的国家则称为发达国家。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在营销策略上也有所不同。以分销渠道为例,国外学者认为:经济发展阶段越高的国家,其分销途径越复杂而且广泛;进口代理商的地位随经济发展而下降;制造商、批发商与零售商的职能逐渐独立,不再由某一分销路线的成员单独承担;批发商的其它职能增加,只有财务职能下降;小型商店的数目下降,商店的平均规模在增加;零售商的加成上升。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上升,分销路线的控制权逐渐由传统权势人物移至中间商,再至制造商,最后大零售商崛起,控制分销路线。
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起飞前的准备阶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到下个世纪初,我国经济将进入起飞阶段。到那时,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企业投资机会增多;市场交换成为企业的根本活动;信息竞争将成为市场竞争的焦点。因此,企业应当注意经济起飞阶段市场中的变化,把握时机,主动迎接市场的挑战。
(2)经济体制
世界上存在着多种经济体制,有计划经济体制,有市场经济体制,有计划-市场经济体制,也有市场-计划经济体制,等等。不同的经济体制对企业营销活动的制约和影响不同。例如,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是行政机关的附属物,没有生产经营自主权,企业的产、供、销都由国家计划统一安排,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销售,都不是企业自己的事情。在这种经济体制下,企业不能独立地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因而,也就谈不上开展市场营销活动。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的一切活动都以市场为中心,市场是其价值实现的场所,因而企业必须特别重视营销活动,通过营销,实现自己的利益目标。现阶段,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时期,两种体制并存,两种机制并存,市场情况十分复杂。一方面,通过改革,企业正在逐步摆脱行政附属物的地位,具有了一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开始真正走向市场并以市场为目标开展自己的营销活动;另一方面,企业经营机制还没有完全转变过来,政府的直接干预还严重存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还受到较强的控制,因而企业的营销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制约。另外,市场发育不完善,市场秩序混乱,行业垄断和地方保护主义盛行,极不利于企业开展营销活动。因此,企业要尽量适应这种“双轨”并存的局面,注意选择不同的营销策略。例如,可以运用“大营销”策略打破地区封锁,通过横向联合进入对方市场等,从而开拓自己的市场。
(3)地区与行业发展状况
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很不平衡,逐步形成了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带和东高西低的发展格局。同时在各个地区的不同省市,还呈现出多极化发展趋势。这种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对企业的投资方向、目标市场以及营销战略的制订等都会带来巨大影响。
我国行业与部门的发展也有差异。今后一段时间,我国将重点发展农业、原料和能源等基础产业。这些行业的发展必将带动商业、交通、通讯、金融等行业和部门的相应发展,也给市场营销带来一系列影响。因此,企业一方面要处理好与有关部门的关系,加强联系;另一方面,则要根据与本企业联系紧密的行业或部门的发展状况,制订切实可行的营销措施。
(4)城市化程度
城市化程度是指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百分比,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活动的重要特征之一。城市化是影响营销的环境因素之一。这是因为,城乡居民之间存在着某种程度的经济和文化上的差别,进而导致不同的消费行为。例如,目前我国大多数农村居民消费的自给自足程度仍然较高,而城市居民则主要通过货币交换来满足需求。此外,城市居民一般受教育较多,思想较开放,容易接受新生事物,而农村相对闭塞,农民的消费观念较为保守,故而一些新产品、新技术往往首先被城市所接受。企业在开展营销活动时,要充分注意到这些消费行为方面的城乡差别,相应地调整营销策略。

Ⅸ 宏观经济环境对企业的影响

宏观经济政策可分为需求管理政策和供给管理政策,前者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后者包括人力政策和收入政策等,但主要是需求管理政策,即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要说明国家如何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节经济,先要说明一下什么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和影响。

财政政策是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变动税收是指改变税率和税率结构。例如:经济萧条时,政府采用减税措施,给个人和企业多留些可支配收入,以刺激消费和投资需求从而增加生产和就业。尽管这又会增加对货币的需求,使利率上升、私人投资受到一些影响、削弱一些减税对增加总需求的作用,但总的说来国民收入还是增加了。再如,高收入者边际消费倾向较低,低收入者边际消费倾向较高,因而改变所得税结构,使高收入者增加些赋税负担,使低收入者减少些负担,同样可起到刺激社会总需求的作用。变动政府支出指改变政府对商品与劳务的购买支出以及转移支付。

Ⅹ 市场竞争对企业的影响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愈演愈烈,企业欲生存发展,采取有效的竞争战略,了解企业所在行业和市场以及参与竞争的对手,是企业经营者们必须考虑的重要课题,以提高每一步决策成功的把握。因此,竞争对手分析成为企业制定竞争战略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企业如何做好竞争对手分析?最近捷盟咨询为一家大型民营企业集团作企业竞争战略咨询,与管理层讨论和分析竞争对手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使我联想到一个古老的的寓言故事“盲人摸象”:一个摸到象腿的盲人认为大象像个柱子,摸到象鼻子的盲人说大象像大蟒蛇,摸到象身子的盲人说大象像堵墙……我们的咨询顾问与这家企业的中高层领导研究企业将如何分析竞争对手时发现,不同部门和级别的经理对竞争对手分析的理解不同,关心的内容也各异。销售经理谈了许多关于如何建立竞争对手产品价格跟踪系统、定价、销售队伍的分布、业务能力、薪酬待遇和服务等内容;市场营销经理最关心竞争对手的品牌定位、市场份额、产品的幅度和深度、广告开支、分销范围等;生产运营经理非常注重竞争对手制造基地的成本定位、经济规模、供应链问题;研发部经理谈论了许多竞争对手的技术路线、关键技术、专利和创新能力等内容;公司执行总裁们往往更关心财务杠杆、运营回报、合作关系等内容;而集团公司总部的决策者们最关心影响集团发展的技术平台建设、集团纵向整合的程度、经营主体的地域覆盖和地点分布、部门之间的协作以及公司如何跟踪了解对手的资本运营手段和收购路线,以分析评价对手的市场定位和核心竞争力。
一、竞争对手分析的一般方法
从总体上讲,企业做竞争对手分析,大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确认公司的竞争对手。广义而言,公司可将制造相同产品或同级产品的公司都视为竞争对手。(2)确认竞争对手的目标。竞争对手在市场里找寻什么?竞争对手行为的驱动力是什么?此外还必须考虑竞争对手在利润目标以外的目标,以及竞争对手的目标组合,并注意竞争对手用于攻击不同产品/市场细分区域的目标。(3)确定竞争对手的战略。公司战略与其他公司的战略越相似,公司之间的竞争越激烈。在多数行业里,竞争对手可以分成几个追求不同战略的群体。战略性群体即在某一行业里采取相同或类似战略的一群公司。确认竞争对手所属的战略群体将影响公司某些重要认识和决策。(4)确认竞争对手的优势和弱势。这就需要收集竞争者几年内的资料,一般而言,公司可以通过二手资料、个人经历、传闻来弄清楚竞争对手的强弱。也可以进行顾客价值分析来了解这方面的信息。(5)确定竞争对手的反应模式。了解竞争对手的目标、战略、强弱,都是为了解释其可能的竞争行动,及其对公司的产品营销、市场定位及兼并收购等战略的反应,也就是确定竞争对手的反应模式。此外,竞争对手特殊的经营哲学、内部文化、指导信念也会影响其反应模式。(6)最后确定公司的竞争战略。
二、确定竞争对手分析的四个维度
然而,根据我们的实际经验,在当今企业规模越来越大、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的市场环境下,笼统地说企业进行竞争对手分析,在没有确定在哪个层级上、什么类型、哪些顾客和市场范围、什么时间跨度内进行竞争对手分析之前作对手分析,就可能出现前文所说的那种“盲人摸象”现象,其实际效用将会大打折扣。因此,我们首先应确定实施竞争对手分析的维度,从而确定从哪里入手进行竞争对手分析最为有效并对公司的决策更有帮助。
1. 决策层级维度
进行竞争对手分析前应该确定的第一个维度是,决策层级维度,即由企业的哪个经营决策层确定实施竞争对手分析任务。不同层级的经营管理者所作的竞争对手分析涉及的内容应该有所区别。例如,企业产品销售代理的竞争对手分析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在代理竞标中取胜;而销售部经理的竞争对手分析主要会涉及到对手产品的价格并预测和评估其新的价格策略;事业部或战略经营单位的经理作竞争对手分析是为了该部门确立其在市场上的位置;公司的CEO可能是为了企业的兼并收购或扩张等战略目的。因此,只有确定了是哪个决策层级进行竞争对手分析之后,才能确保竞争对手分析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2. 决策类型维度
在确定竞争对手分析的决策层级维度的同时,我们还可以将其以决策类型进行区分,如操作类型、战术类型、和战略类型等三种,即决策类型维度。请见以下——管理层级与决策类型关系图。
由此可以看出,高层管理者关注的是战略类型的竞争对手分析,中层职能部门经理更关心战术类型的竞争对手分析,而一线管理者则最关注操作类型的竞争对手分析。
3. 市场/顾客范围维度
做竞争对手分析时需要考虑的第三个维度是顾客和市场范围维度,即对顾客和市场作详细的定义和描述。顾客和市场范围的确定对于分析成果的使用价值至关重要。例如,一个跨国汽车制造企业对北京的顾客群及市场范围内的竞争对手进行分析与对整个中国的顾客群体及市场范围内的竞争对手作分析是不同的,在亚洲范围内乃至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对手分析更会迥然有别。下面是一家国内大型(跨国)电器安装器材生产企业的地域范围、相关行业企业和战略发展措施的关系图解。
由此可以看出,该企业的竞争对手分析,在不同的地域范围内进行,其涵盖内容和涉及行业范围的差别非常大,因此分析的复杂程度差别也会相去甚远。
4. 时间跨度维度
竞争对手分析的时间跨度范围的确定也是该项工作的内容。对竞争对手及其行业的历史分析追溯多么久远,对其未来发展的分析达到多么长远程度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例如对海尔电器在欧洲市场竞争对手的分析,是否从20世纪初开始追溯?一家月饼生产企业是对竞争对手近几年的销售价格动态进行分析呢,还是仅对今年中秋节期间的价格走向作分析,以确定明年或今后几年的竞争策略。这些都是竞争对手分析中要首先定义的内容。
三、竞争对手分析方法
在上述方面确定之后,做竞争对手分析,我们通常应该做些什么呢?我们的经验是,首先要对已经确定的竞争对手进行持续的跟踪了解,搜集对手的信息,尽可能掌握对手的经营动向,及其可能对本公司产生的影响。此外,也可以进行反向思考,即本公司的经营策略可能对竞争对手产生哪些影响。这就需要企业建立一套有序地能够采集和记录竞争对手信息并能随时调用的体系——竞争对手信息搜集系统。在资料搜集的基础上,企业应当对资料进行经常性的专门研究。例如,企业拟将某个竞争对手作为收购对象或作为战略合作伙伴对象时,需要对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再如,从持续的资料采集中发现,竞争对手在某个区域进行大量投资或在短期内招募了大批科学家。其目的何在?通过专项研究可以帮助企业分析和回答这些问题。竞争对手信息搜集的另一个作用是,与竞争对手的经营管理业绩和能力进行分析比较,以促使自己改善企业的管理和业绩。

阅读全文

与市场经济对企业的影响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