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主动面对新常态,适应新常态,促进县域经济跨越发展
“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他认为有几个主要特点:速度——“从高速增长回转为中高速增长”,答结构——“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他进一步指出,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这包括: ——经济增
❷ 县域经济创新发展的路径
“郡县治,天下安”。县域经济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改革开放30年的光辉历程,见证了县域经济在竞争中加速调整、迅猛发展的历史轨迹,为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制定与实施提供了充足的依据,为综合国力的快速提升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由于历史、区位、资源禀赋等多方面的差异,县域经济发展不均衡问题日益突出。全面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高度重视县域经济的均衡发展,大力突破县域经济发展的体制障碍,推进经济强县与中等发达县市、贫困县市的同台共舞、携手并进,实现县域经济的和谐发展。 一、在微观层面上,应立足于县域实际,放大特色优势,发展特色经济,加快培育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中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县域之间的基本发展条件千差万别,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径也各有特色。因此,县域经济发展必须把握特色产业的培植,在做大做强特色经济上进行重点突破。 首先,要整合利用县域内资源优势,做好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尽管县域经济发展具有较大的不对称性,但在资源利用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优势。就县域个体而言,可围绕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宏观方针政策,充分“盘点”县域内的矿产资源、工业资源、农业资源、生态资源以及文化旅游资源,围绕高效益综合开发利用,进行大力度的整合,以工业化为主导,以城镇化为支撑,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形成从资源利用到产业发展、从城镇开发到民生改善等完整的规划体系,着力打造独具特色的新型产业基地,努力实现居民增收、财政增长、后劲增强的“三增”目标。通过不懈的努力,即使欠发达的县市也能够闯出一片新的天地。 其次,要深化合作,聚集项目,依靠项目带动产业优化升级。发展县域经济必须突破过去单纯围绕本地需求谋发展的局限,积极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的分工协作;要始终坚持以特色资源聚集项目、以良好环境吸引项目,全方位接轨域外经济社会发展,最大限度地招大引强,形成资金、技术、企业和人才向县域流动的凹地效应。要着力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园区工业、现代农业、旅游产业,进一步膨胀县域主导产业规模,培育知名品牌,拉长产业链条,加速产业集聚,增强县域自我发展能力,在区域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 最后,要坚持全民创业,兴起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热潮。民营经济是县域经济的最大特色。在县域经济实力普遍较弱、政府投资相对乏力的形势下,必须进一步激发各类民间主体创新创业的热情,让民营经济成为壮大县域经济的主战场,成为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力量。要进一步放宽准入门槛,坚持县乡村齐头并进、一、二、三产业全面放开,为民营经济彻底松绑、放行,让更多的群众加入到民营经济行列中来。同时,要从解决民营经济“融资难”入手,在建设完善金融担保、技术服务、创业培训三个体系上下工夫,使更多的民营企业膨胀崛起,形成拉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企业航母”优势。针对当前影响全球的金融危机,更应该采取积极措施,制定合理的扶持计划,引导民营经济变挑战为机遇,积极调整经营战略,加快推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勇于把握市场竞争的主动权,不断增强在复杂考验中生存发展的综合实力。 二、在宏观层面上,应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加快打造强县引领、中县角逐、弱县超越,县域经济互动发展、良性竞争的格局 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区域间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通过持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等措施,形成了合理有序的区域发展格局。 在进一步发展中,国家应针对东、中、西部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分别制定一系列积极的政策:一是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将全国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明确主体功能定位,引导开发方向,规范开发秩序,逐步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空间开发格局。二是鼓励创新创造,引导县域之间立足自身实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自主选择创新发展的路径。三是制定更加细化、范围更广,与主体功能区相配套的财政政策、投资政策、产业政策、土地政策、人口政策、环境政策与绩效考核等。四是简政放权,扩权强县,按照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的原则,继续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五是制定完善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科学发展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体系,使县域经济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在发展机制上,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协调这一基本要求,为县域经济发展创造宽松和谐的环境 (一)以生产发展为首要任务,全面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大力发展以设施农业、装备农业、高新农业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农业,不断提高农业产出率和规模效益。县域之间和县域内要注重对市场需求和农业发展方向的把握,积极推进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养,引进推广应用先进农业技术和适用技术,发展品质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产品,力争形成一批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产业带、产业区。同时,按照产业化发展方向,积极扶持发展龙头企业和专业化合作经济组织,依靠近农工业的蓬勃发展,为工业化发展和农民的转移就业、增加收入开辟更大的空间,为工业反哺农业奠定更加牢固的基础。 (二)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为目标,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一般认为,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可拉动GDP增长1.5个百分点。加快县域城镇化进程,首要的是搞好城乡一体化的规划,打破城乡界限和区域限制,统筹城乡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覆盖县域内每一寸土地,科学地引导城镇化建设。要充分发挥主城区的核心拉动和乡镇的主体作用,形成主城区—中心镇—农村新社区—新村庄梯次分明的规划体系,加强乡镇驻地开发建设,加快建设一批优势明显、独具特色的示范乡镇,形成辐射拉动作用,引导农民逐步向城镇集中。要坚持高效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按照“城乡互动,以点带面,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积极探索村并城、村并镇、村并区、村并企、小村并大村等发展模式,科学规划建设农村居住、供排水、通讯、交通、防灾、供电等基础设施,为农村设施城镇化、生活服务社区化、生活方式市民化创造良好条件。 (三)以实现城乡和谐发展为根本,全方位提高民生保障水平。随着这几年党对“三农”工作各项优惠政策的落实,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群众收入逐年增加、生活逐步改善、精神文化活动日益丰富的良好局面,但城乡之间享受公共服务的差距依然很大。因此,各级政府在加快经济发展、城镇建设的同时,要切实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文化、卫生事业,进一步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扎实推进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逐步缩小城乡差别,使广大农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与城市居民同台共舞,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共同加快现代化进程。
❸ 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哪些方面的作用
不久前,赛迪县域研究中心发布了一份2020年的研究经济百强研究,在榜单中,昆山、江阴、张家港等十个县域位居前十,在榜单中占据席位超过十个的有江苏、山东、浙江三省。榜单发布后迅速在各大网络平台引起热议,也有网友开始疑惑县域经济的发展在我们的国民经济发展中有哪些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随着全国各个县域逐步进行重点突破,并且坚持围绕产业转型升级进行创新驱动,其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的重要作用将会越来越明显。
❹ 运用比较优势理论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因地制宜,搞特色经济。
❺ 如何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推进县域经济发展
一、在微观层面上,应立足于县域实际,放大特色优势,发展特色经济,加快培育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首先,要整合利用县域内资源优势,做好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尽管县域经济发展具有较大的不对称性,但在资源利用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优势。就县域个体而言,可围绕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宏观方针政策,充分“盘点”县域内的矿产资源、工业资源、农业资源、生态资源以及文化旅游资源,围绕高效益综合开发利用,进行大力度的整合,以工业化为主导,以城镇化为支撑,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形成从资源利用到产业发展、从城镇开发到民生改善等完整的规划体系,着力打造独具特色的新型产业基地,努力实现居民增收、财政增长、后劲增强的“三增”目标。通过不懈的努力,即使欠发达的县市也能够闯出一片新的天地。
其次,要深化合作,聚集项目,依靠项目带动产业优化升级。发展县域经济必须突破过去单纯围绕本地需求谋发展的局限,积极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的分工协作;要始终坚持以特色资源聚集项目、以良好环境吸引项目,全方位接轨域外经济社会发展,最大限度地招大引强,形成资金、技术、企业和人才向县域流动的凹地效应。要着力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园区工业、现代农业、旅游产业,进一步膨胀县域主导产业规模,培育知名品牌,拉长产业链条,加速产业集聚,增强县域自我发展能力,在区域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
最后,要坚持全民创业,兴起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热潮。民营经济是县域经济的最大特色。在县域经济实力普遍较弱、政府投资相对乏力的形势下,必须进一步激发各类民间主体创新创业的热情,让民营经济成为壮大县域经济的主战场,成为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力量。要进一步放宽准入门槛,坚持县乡村齐头并进、一、二、三产业全面放开,为民营经济彻底松绑、放行,让更多的群众加入到民营经济行列中来。同时,要从解决民营经济“融资难”入手,在建设完善金融担保、技术服务、创业培训三个体系上下工夫,使更多的民营企业膨胀崛起,形成拉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企业航母”优势。针对当前影响全球的金融危机,更应该采取积极措施,制定合理的扶持计划,引导民营经济变挑战为机遇,积极调整经营战略,加快推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勇于把握市场竞争的主动权,不断增强在复杂考验中生存发展的综合实力。
二、在宏观层面上,应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加快打造强县引领、中县角逐、弱县超越,县域经济互动发展、良性竞争的格局
三、在发展机制上,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协调这一基本要求,为县域经济发展创造宽松和谐的环境
(一)以生产发展为首要任务,全面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大力发展以设施农业、装备农业、高新农业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农业,不断提高农业产出率和规模效益。县域之间和县域内要注重对市场需求和农业发展方向的把握,积极推进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养,引进推广应用先进农业技术和适用技术,发展品质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产品,力争形成一批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产业带、产业区。同时,按照产业化发展方向,积极扶持发展龙头企业和专业化合作经济组织,依靠近农工业的蓬勃发展,为工业化发展和农民的转移就业、增加收入开辟更大的空间,为工业反哺农业奠定更加牢固的基础。
(二)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为目标,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一般认为,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可拉动GDP增长1.5个百分点。加快县域城镇化进程,首要的是搞好城乡一体化的规划,打破城乡界限和区域限制,统筹城乡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覆盖县域内每一寸土地,科学地引导城镇化建设。要充分发挥主城区的核心拉动和乡镇的主体作用,形成主城区—中心镇—农村新社区—新村庄梯次分明的规划体系,加强乡镇驻地开发建设,加快建设一批优势明显、独具特色的示范乡镇,形成辐射拉动作用,引导农民逐步向城镇集中。要坚持高效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按照“城乡互动,以点带面,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积极探索村并城、村并镇、村并区、村并企、小村并大村等发展模式,科学规划建设农村居住、供排水、通讯、交通、防灾、供电等基础设施,为农村设施城镇化、生活服务社区化、生活方式市民化创造良好条件。
(三)以实现城乡和谐发展为根本,全方位提高民生保障水平。随着这几年党对“三农”工作各项优惠政策的落实,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群众收入逐年增加、生活逐步改善、精神文化活动日益丰富的良好局面,但城乡之间享受公共服务的差距依然很大。因此,各级政府在加快经济发展、城镇建设的同时,要切实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文化、卫生事业,进一步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扎实推进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逐步缩小城乡差别,使广大农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与城市居民同台共舞,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共同加快现代化进程。
❻ 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哪些困难与不足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❼ 当前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农村基础设施出路在哪
县域经济是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结合点,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战略基石。在新常态下,县域经济发展也进入了发展的新阶段,承担着促进国家区域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使命,面临着提质增效升级的战略任务,更蕴含着巨大变革和创新活力。在这一背景下,特别需要重新审视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明确当前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适应把握并引领新常态,谋划未来发展道路,促进县域经济的健康发展。
新时期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
新常态是我国经济发展从高速增长转入中高速增长的一种阶段性特征,符合后发国家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其实质是经济发展迈向更高水平的新阶段。在发展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需要保持经济平稳发展的同时,更加突出发展质量,通过推进经济结构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转换,增长动力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推动经济发展方式深刻变革,最终实现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县域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空间核心,对保持我国经济稳定发展、提升发展质量、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一)县域经济是促进经济平稳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县域经济以县城为核心、农村为腹地,连接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是城乡人口、资本、信息等要素集聚的空间枢纽,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主要增长点。从统计数据来看,县域经济是支撑我国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重要力量,县域经济增长对国家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很高。截至2013年,全国县域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7.8万亿元,占全国地区生产总值的53.5%,贡献了我国一半以上的国民生产总值。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并不意味着经济增长停滞,反而随着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并处于相对合理区间,依然是我国未来一段时间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在这种情况下,保持县域经济整体平稳发展,并从县域入手,推动广大农村地区经济的大发展,激发广阔的农村市场需求,培育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将有助于稳定市场信心、扩大回旋空间、增强应对底气,真正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
(二)县域经济是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着力点
在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要求和驱动因素有了显著的变化,其核心在于质量。随着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开始减少,人口老龄化日趋显著,农业剩余劳动力可用空间已经不大,转移速度和规模都明显收缩,“人口红利”正在减弱,同时传统产业供大于求,产能严重过剩,投资扩张空间缩小,投资增长明显放缓。新常态下,支撑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将由生产要素大规模、高强度投入转向依靠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的创新驱动,迫切要求将创新和人力资本投资作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2013年,我国县域内人口总数达8.85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66%左右,既是蕴含巨大潜力的内需市场,更是具备形成“人力资本红利”的实现基础,如果能够将县域人口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本优势,将会形成巨大的创新能力,为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提供持久有力的支持。
(三)县域经济是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着力点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是人口结构、产业结构、空间结构全面转型的过程,需要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最终目标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县域是城乡之间的连接点,占有最大的国土面积。2013年,全国县级行政区划单位(包括市辖区)2853个,全国县域国土面积约89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93%。从空间经济角度来看,如果不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推动县域城镇化,县域就是城乡二元割裂发展的分割线。而积极发展县域经济,推动县域城镇化,促进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制机制城乡统筹,可以有效缓解转移人口的经济和心理压力,更好吸纳农村劳动力,推动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农业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化,既能够便捷促进农村劳动力就近转移,又可以有效避免大中城市过度拥挤,有利于推进城乡人口、产业、空间深度融合,形成以城带乡、城乡互动、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
新时期我国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
县域经济对保持我国国民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但在经济新常态条件下,我国县域经济发展也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突出体现在经济结构转型压力大、新型城镇化发展滞后、资源环境约束加强、投融资机制不完善、开发合作不足等方面。
(一)县域经济结构转型压力较大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经济整体增长速度由高速向中高速转换,市场条件发生深刻变化。过去经济增长主要靠数量扩张,市场竞争主要是价格竞争。现在经济增长转向数量扩张和质量提升并存,市场竞争转向质量技术品牌服务竞争。在这种形势下,县域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愈加突出。第一,在经济新常态下,县域经济单一依赖出口、资源的传统发展方式难以为继。例如,东部地区县域经济的主体主要是民营经济、中小企业,产品主要是传统产品,面临全球市场低迷引发的外需紧缩压力,转型之路非常艰难。中西部的很多县还未完全步入工业化中期,相当部分农业大县传统种植业和养殖业仍占较大比重,受自然和市场双重因素影响,生产波动性和风险性较大。第二,县域产业发展同质化和产能过剩问题较为严重。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相当部分县域产业体系雷同,而且很多产业链条短、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能源消耗较大。特别是一些县域经济主要依靠钢铁、电解铝、水泥等传统工业或光伏、风电等新能源产业支撑,目前供给能力大幅超出需求,运行风险逐步显性化。第三,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兴增长点培育不足。伴随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和国际经济复苏疲弱态势延续,县域经济发展普遍缺乏新的增长点。特别是在服务业方面,与现代农业和工业配套的先进服务业发展滞后,电子信息和互联网新兴服务业发展相对缓慢。第四,县域企业创新能力仍然不足。长期以来,县域企业主要以中小企业为主,发展主要依靠要素低成本优势实现规模扩张,尽管存在“船小好掉头”的优势,但往往对先进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的重视不够,企业研发投入强度普遍偏低,往往难以形成市场占有率高和科技含量高的优势品牌产品。
(二)县域新型城镇化发展滞后
在开放的市场经济体系中,城镇人口规模和经济结构变化与其吸纳能力和承载能力呈正相关关系。县域的经济能级和产业层次取决于要素吸纳及承载能力,县域经济的影响和辐射范围取决于经济规模和产业带动力。只有县城及中心镇具备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加之拥有中心城市无法比拟的生态环境,才能更好地承担区域产业分工职能,才能够成为农村人口就近转移的首选区域。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大中城市人口密度高,规模较大,而县城及中心镇普遍规模偏小,聚集和吸纳人口、产业的能力相对不足。现实中,我国很多县域城镇功能不健全,城镇化质量不高,教育、医疗、科研资源特别是优质资源缺乏,缺乏足够的承载力,很难吸引人才、资本等高端要素集聚,还往往容易导致大量人口外流,而要素聚集程度不高又导致各项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投资成本高、使用效率低,使得城镇的集聚效应更难发挥,容易形成城镇化滞后的累积因果循环。
(三)县域经济发展面临较强的资源环境约束
在我国县域经济发展早期,许多地方企业就地办厂、分散布局,重复建设突出,导致土地浪费和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目前,尽管“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已不再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主流,园区化承载、集群式推进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形态。不过,由于前期高速发展的先破坏、后治理,重利用、轻保护,对区域自然环境有很多“透支”,导致县域出现资源趋紧、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等问题。同时,伴随工业化加速和产业区域梯度转移,我国大量工业产能逐渐向县城汇聚。一方面,随着大中城市产业升级和节能减排,很多大城市的工业产能向县域下移。另一方面,乡镇企业向园区集中和城市集中,工业产能大多数移入了县城。两方面工业产能在县域汇聚,客观上增加了县域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压力。长远来看,很多县域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原有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快速凸显,县域发展面临着既要进一步加强生态建设和自然保护补“欠账”,又要在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条件下为转型发展增容量的严峻挑战。
(四)县域经济发展的投融资机制仍不完善
县域发展不仅对县域自身建设具有很高要求,还肩负着使乡村相对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向城市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文明的生活方式转变的重大任务。在这一过程中,县域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的建设将会加速推进,这些都需要强大的资金保障。但是,目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投融资机制仍不完善。一方面,在分税制财税体制下,县域财权与事权尚不能完全统一,县级财政负担过重,导致区县级财力严重不足,财政收支矛盾尖锐,县域财政很多成了“吃饭”财政,没有多少财力安排公共事业和建设支出。而在财政资金扶持方面,国家财政往往“抓大放小”,扶持的对象主要是大中型企业,而作为县域经济主体的中小微型企业较难得到上级财政转移支付的支持。另一方面,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也相对不足。由于金融机构自身逐利的特点,金融机构信贷向大城市、大行业、大企业集中特征明显,县域中小企业,特别是风险高、投入大、回收期限长的涉农项目中小企业往往缺乏长期稳定支持。加之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实行集约化经营,县级金融机构的管理权被大大压缩,县级金融机构贷款权限和额度收缩,使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能力不断弱化。
(五)县域经济发展相对封闭、开放合作不足
在传统的地方考核体系指引下,县域经济发展以竞争为导向,往往更多侧重利用本区域内的发展资源,采取差异化政策,吸引外部投资强化自身竞争力。从区域经济发展整体来看,这有助于形成发展竞赛,在短期内促进发展基础好、政策灵活的县域经济优先发展。但同时,由于县域竞争多于合作,县域经济发展往往自成体系,区域资源共享性也相对较差。具体体现在,一方面,在空间经济发展布局上,往往由于缺乏跨区域的产业链式延伸和各个环节的分工合作,导致县与县之间、县与中心城市之间同类产业区块并存,过度竞争严重,无法很好地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县域经济相对独立的发展模式,与区域中心城市联系不够紧密,缺乏区域联动发展机制,往往导致中心城市的辐射效应难以向县域渗透。县域发展利用中心城市的技术、人才、信息等创新高端要素比较困难,不利于县域经济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而中心城市的产业、人口也难以向周边县域疏解,导致人口膨胀、交通拥堵和环境恶化等“城市病”加剧。
新时期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县域经济发展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在新常态条件下,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应健全质量更好、结构更优的县域产业体系,加快县域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县域经济绿色转型,创新公私合作的县域投融资模式,依托城市群和都市圈实现县域协同发展、充分释放县域改革红利。
(一)健全质量更高、结构更优的县域产业体系
县域经济发展要适应我国经济阶段性发展特征和运行规律,实现质量更好、结构更优的发展“新常态”,促进自身经济发展方式要真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发展动力正从要素驱动的增长向创新驱动增长转变。首先,以新型工业化为依托,加快推进农产品的精深加工、产业化和工业的集聚化,推动制造业产业链各环节的专业化、服务化,大力发展研发、设计、现代物流、互联网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壮大主导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重点以市场为导向,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发展一批特色优势突出、功能定位清晰、集聚效应明显、辐射带动力强、财政贡献率高的主导产业,发挥特色竞争优势,同时“有进有退”,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继续化解过剩产能,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将有潜力的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成为主导产业。其次,加快发展县域服务业,特别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推动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发展和应用,挖掘县域信息消费、文化消费、生活消费服务业潜力,切实发挥现代服务经济对县域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最后,实施县域经济创新驱动战略,通过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产业结构的优化,重点围绕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需要,发展智能制造,鼓励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柔性制造、个性化定制、智慧物流等新型制造模式,支持县域技术创新、业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多元创新发展,加快推动县域产业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培育壮大产业竞争新优势。
(二)加快推动县域新型城镇化建设
县域经济发展需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而新型城镇化不仅仅只是一个城镇规模扩张、空间扩大的过程,而是要立足统筹城乡,由“物的城镇化”向“人的城镇化”转变。因此,加快推动县域新型城镇化发展,首先,要促进产城融合,从县域环境资源条件出发,促进人口城镇化、产业城镇化和空间城镇化协调发展,推动城镇化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以及服务业的融合,将产业发展与人口集聚、城镇建设结合起来。其次,要提升县域城镇的承载和服务能力,以现有县城和部分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建制镇为基础,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构建合理的乡镇、村体系和村落空间布局,围绕县域城镇居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住房、交通、教育、医疗等民生需求,完善基础设施并发展县域服务业,发挥县城和中心镇在市与乡之间的产业、要素、资源配置等方面的衔接功能,优化城镇功能,提高城市生活质量,提升城市发展品质。最后,县域城镇化发展要结合城镇化制度建设,积极稳妥地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和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和征地补偿制度,形成城乡人口公共服务共享机制,形成有利于促进城乡人口迁移转换的体制机制。
(三)促进县域经济绿色转型
新常态是经济减速转型提质的新阶段,也是绿色发展提质的新契机。大量实践证明,一个地区拥有生态资源优势往往更有发展前途和发展后劲。因为长期来看,拥有好的生态环境,就意味着投资创业有更大的优势,聚集优秀人才、吸纳先进生产要素有更大的空间。县域经济发展必须把绿色发展作为引领经济新常态的重要力量,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充分发挥生态环保的引导作用和倒逼机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培育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县域形成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绿色经济道路,创造更多的绿色财富和生态福利,把生态比较优势转化为生态竞争优势。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发挥资源禀赋优势承接产业梯度转移是经济欠发达县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赶超跨越发展的有效路径,但以资源高消耗、环境高污染为代价承接产业转移,不仅难以获取产业发展主动权,反而往往容易长期处于发展被动地位。因此,县域经济发展要承接国内外先进的产业转移,更要明确绿色发展理念,使承接产业转移符合经济规律、地方实际、国家产业政策发展方向和资源环境保护要求,促进承接产业转移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区域经济增长与绿色发展的同步。
(四)创新公私合作的县域投融资模式
从目前的情况看,县域经济发展仍然需要财政金融支持。特别是对于欠发达地区而言,仍需通过实施增量返还、财政贴息等方式,用于扶持产业项目发展,并积极鼓励农村金融发展,支持各类金融机构搭建融资平台,为县域重点工业园、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济组织协调融资。同时,更重要的是,县域经济不能单纯依靠传统财政金融模式,而应利用我国的民间资本存量优势,建立社会资本稳定投入机制,突出发挥民营经济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推动县域城镇化建设方面的作用。现阶段,应充分把握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机遇,重点创新政府公共部门与民营企业合作、国有经济体与民营经济体相结合的PPP模式,把县域政府部门的社会责任、战略规划与民营企业的创业精神、民间资本结合到一起,政府、企业、公众共同制定战略规划,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和运营,发挥民营企业的市场效率优势,以生产要素互换为基础,支持民营资本自行融资开发县域城镇基础设施,以市场化经营城市为手段,主动承担市场风险,通过商业地产开发、住宅房地产开发、专业市场开发等项目运作,实现资本增值,建立县域发展的可持续投融资机制。
(五)依托城市群和都市圈推动县域协同发展
在城镇经济体系中,县域经济有相对稳定的空间区域,有比较独立的自组织生产体系和行政管理主体,是相对独立的区域经济体。但这并不意味着县域经济是封闭的“诸侯经济”。相反,在区域一体化日益加强的趋势下,县域经济发展应立足自身禀赋,主动突破行政地域边界,以区域市场为主导,在更大范围的城市群和都市圈内进行资源配置,形成跨区域的协作机制。一方面,县域应利用自身空间节点优势,多渠道、多形式地融入城市群、都市圈的协同格局,构建功能互补、分工合理的区域发展体系,在区域城镇体系中承接来自大中城市的技术、资本、人才、信息、管理等要素辐射溢出,促进城乡之间研发、生产、服务、销售等方面的交流融合。另一方面,县域应把握国家推动重点城市群、都市圈和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机遇,明确自身在城市体系中的战略定位和角色分工,优化发展空间和产业功能布局,积极建设卫星城镇和次级增长中心,主动承接中心城市的人口、产业转移,联动城乡融合发展。
(六)充分释放县域改革红利
从我国经济发展历程来看,启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进程最根本的因素就是改革。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经济体制改革打破了计划经济的束缚,使个人、企业的自主性和活力得到巨大的释放,一直影响至今。在经济新常态下,要素成本和资源环境的红利相对减少,但政府改革创新红利仍在增加。县乃国之基,自秦以来绵延2500余年的县域,是我国历朝历代国家治理的基本单元。同样,县域改革也是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领域。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从宏观管理体制上对县域发展“松绑”,加快推进“扩权强县”改革步伐,通过扁平化放权式改革使县级政府具有更大的自主权,在财政体制、经济管理、社会管理等方面赋予县域更多权限,将是县域改革的趋势。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新一轮县域改革不是搞政策洼地,不是要政策、争优惠、占资源,而是在市场发挥资源配置决定性作用基础上的体制创新。因此,县域经济改革需要利用、执行并创新产业、土地、税收、信贷、投资、科技、人才等各项改革政策,通过政策引导各类要素通过市场机制向县域经济转移集中。同时,县域尽管从行政管理角度上说是一致或相似的,但从自然地理、地理区位、资源禀赋等角度来说则是类型多样、千差万别,不同地区县域经济的潜在增长率、结构调整的空间和创新发展的驱动力不尽一致。因此,主动适应新常态,在全面深化改革方面,既要强调统一性,也要尊重差异性,要将改革的顶层设计和基层创造结合起来,既要领会和贯彻落实改革顶层设计的战略意图,又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开展不同区域的差异化试点,充分调动地方干部和群众的创新活力,大胆实验,鼓励地方先行先试,在可全国推广的创新政策和执行机制方面走在前列。
❽ 如何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推进县域经济
加快创新主要的途径是培养更多高技能的劳动者,人才是创新的唯一出路。
❾ 如何看新常态为县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新机遇
新常态是提质增效的新机遇。多年来,县域经济处于规模企业不多、经营粗放、“家族式”治理、行为短期化、效益不高、市场竞争力相对较弱、难成行业巨擘的低端状态。今后,市场供需间的作用方向发生转化,企业不进行提质增效将难以为继。随着市场选择和政府的主动调控,县域内部产业也要通过竞争、兼并重组、淘汰低效行业企业来提高效率,县域经济整体效益和竞争力会得到进一步增强。特别是县域的中小微企业数量多,而且往往有其地域特色和历史传承,具有“船小好调头”的优势。只要它们能够敏锐地捕捉和分析市场信息,通过创新供给激活需求,通过创新管理组织好生产,就能实现质量较高的发展,使县域经济既呈现出应有的发展活力,也逐步积累起极具地方特色的发展优势。
新常态是结构优化的新机遇。从消费需求、投资需求、进出口、生产要素的总量和结构等方面呈现的新特征分析,今后一、三产业的发展空间将逐步拓宽。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资源将进一步市场化,认养农业、庄园农业等农业新业态大量涌现,农业发展的现代化程度将越来越高,一产的质量和规模定会有一轮大的提升。而且随着新商业模式的触角不断延伸,电子商务等直接对接上游生产,物流业快速发展,供给和需求都会给力县域中的服务业发展。由此可见,一、三产业发展会逐步改变过去“无工不富”的县域经济发展格局。同时,二产内部也会加速分化,落后产能淘汰,提质增效后的实体企业获得长足发展。县域经济的发展基础有望进一步夯实,发展水平有望大幅度提高。
新常态是动力转换的新机遇。改革开放以来的县域经济发展,要素的简单组合累加是实现增长的主要路径。现在,多数传统产业趋于饱和,农业富余劳动力在逐渐减少,人力资本供给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各类要素的规模驱动力减弱,增长必须更多地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如果仍然盲目铺摊子上项目增投资,极易造成低效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今后,县域经济增长只能依靠创新驱动。由于地域条件限制,多数县域不是科技成果转化和风险投资的主要目的地,但县域的企业实体理应有更大的创新空间和创新激情。它们应更加注重培养吸引和使用人才,更加注重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集成创新,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开发或激活新的市场,采取新的企业组织形式,在模仿性创新基础上实现开拓性创新。从宏观上看,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更多地依靠本区域内资源的优化配置,县域中的资源配置动力也会逐步内生化。
新常态是能力提升的新机遇。新常态下,按照现代国家治理理念和市场经济原则,县域应以依法确定权力、科学配置权力、制度限制权力、阳光使用权力、合力监督权力、严惩滥用权力的“六权治本”为目标,科学界定政府、市场、社会的作用边界,公开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真正做到简政放权,同时强化政府在战略规划、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供给等方面的职能。另外,按照法治政府建设要求,县级政府还应进一步加快法治体系建设,严格按照行政组织和行政程序的法律制度实施行政行为,实现政府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最大限度减少对市场的不合理干预。县级政府只有通过深化改革和加快法治建设,才能提升区域治理能力和水平,从而适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要求。
新常态是特色发展的新机遇。过去县域间由于强烈的发展需求,同质竞争、无序竞争此起彼伏。今后,我国宏观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一方面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政绩考核的指挥棒和风向标发生变化;另一方面,各微观要素自身也自觉地从低效率部门区域向高效率部门区域转移集聚。发展的主客观因素都将促进县域沉下心来,认真分析研判,按照自身地理环境、地域特色、资源秉赋、技术传统、商业渠道等条件进行产业定位,进行政策引导,逐步实现各有千秋、千帆竞发的县域经济块状集约发展,为宏观结构的优化和整体经济竞争力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
新常态是思维转型的新机遇。发展思维、发展理念是经济发展的思想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地方政府主要致力于做大GDP规模和提高GDP增速,以此作为衡量政绩的重要标尺。特别是县级政府习惯于冲在一线招商引资,给企业定项目,提供融资担保,甚至替企业定投资,降低了微观层面的资源配置效率,经济效益、生态环境、创新驱动、体制改革被有意无意地置于从属地位。今后,随着我国经济转入中高速或中速增长,各级政府应摒弃唯GDP论的落后观念,县域发展也应从以速度为主转向以质量为主,以包容性增长为目标,弱化“速度思维”,真正树立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经济效益、科技创新、民生改善相协调相平衡的理念,让市场机制在统一的制度环境下发挥作用,从而推进县域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❿ 如何在新常态下,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一、在微观层面上,应立足于县域实际,放大特色优势,发展特色经济,加快培育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首先,要整合利用县域内资源优势,做好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尽管县域经济发展具有较大的不对称性,但在资源利用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优势。就县域个体而言,可围绕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宏观方针政策,充分“盘点”县域内的矿产资源、工业资源、农业资源、生态资源以及文化旅游资源,围绕高效益综合开发利用,进行大力度的整合,以工业化为主导,以城镇化为支撑,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形成从资源利用到产业发展、从城镇开发到民生改善等完整的规划体系,着力打造独具特色的新型产业基地,努力实现居民增收、财政增长、后劲增强的“三增”目标。通过不懈的努力,即使欠发达的县市也能够闯出一片新的天地。
其次,要深化合作,聚集项目,依靠项目带动产业优化升级。发展县域经济必须突破过去单纯围绕本地需求谋发展的局限,积极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的分工协作;要始终坚持以特色资源聚集项目、以良好环境吸引项目,全方位接轨域外经济社会发展,最大限度地招大引强,形成资金、技术、企业和人才向县域流动的凹地效应。要着力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园区工业、现代农业、旅游产业,进一步膨胀县域主导产业规模,培育知名品牌,拉长产业链条,加速产业集聚,增强县域自我发展能力,在区域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
最后,要坚持全民创业,兴起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热潮。民营经济是县域经济的最大特色。在县域经济实力普遍较弱、政府投资相对乏力的形势下,必须进一步激发各类民间主体创新创业的热情,让民营经济成为壮大县域经济的主战场,成为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力量。要进一步放宽准入门槛,坚持县乡村齐头并进、一、二、三产业全面放开,为民营经济彻底松绑、放行,让更多的群众加入到民营经济行列中来。同时,要从解决民营经济“融资难”入手,在建设完善金融担保、技术服务、创业培训三个体系上下工夫,使更多的民营企业膨胀崛起,形成拉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企业航母”优势。针对当前影响全球的金融危机,更应该采取积极措施,制定合理的扶持计划,引导民营经济变挑战为机遇,积极调整经营战略,加快推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勇于把握市场竞争的主动权,不断增强在复杂考验中生存发展的综合实力。
二、在宏观层面上,应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加快打造强县引领、中县角逐、弱县超越,县域经济互动发展、良性竞争的格局
三、在发展机制上,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协调这一基本要求,为县域经济发展创造宽松和谐的环境
(一)以生产发展为首要任务,全面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大力发展以设施农业、装备农业、高新农业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农业,不断提高农业产出率和规模效益。县域之间和县域内要注重对市场需求和农业发展方向的把握,积极推进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养,引进推广应用先进农业技术和适用技术,发展品质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产品,力争形成一批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产业带、产业区。同时,按照产业化发展方向,积极扶持发展龙头企业和专业化合作经济组织,依靠近农工业的蓬勃发展,为工业化发展和农民的转移就业、增加收入开辟更大的空间,为工业反哺农业奠定更加牢固的基础。
(二)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为目标,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一般认为,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可拉动GDP增长1.5个百分点。加快县域城镇化进程,首要的是搞好城乡一体化的规划,打破城乡界限和区域限制,统筹城乡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覆盖县域内每一寸土地,科学地引导城镇化建设。要充分发挥主城区的核心拉动和乡镇的主体作用,形成主城区—中心镇—农村新社区—新村庄梯次分明的规划体系,加强乡镇驻地开发建设,加快建设一批优势明显、独具特色的示范乡镇,形成辐射拉动作用,引导农民逐步向城镇集中。要坚持高效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按照“城乡互动,以点带面,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积极探索村并城、村并镇、村并区、村并企、小村并大村等发展模式,科学规划建设农村居住、供排水、通讯、交通、防灾、供电等基础设施,为农村设施城镇化、生活服务社区化、生活方式市民化创造良好条件。
(三)以实现城乡和谐发展为根本,全方位提高民生保障水平。随着这几年党对“三农”工作各项优惠政策的落实,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群众收入逐年增加、生活逐步改善、精神文化活动日益丰富的良好局面,但城乡之间享受公共服务的差距依然很大。因此,各级政府在加快经济发展、城镇建设的同时,要切实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文化、卫生事业,进一步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扎实推进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逐步缩小城乡差别,使广大农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与城市居民同台共舞,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共同加快现代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