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开发 > 制造业是湖北经济发展

制造业是湖北经济发展

发布时间:2021-02-24 04:28:11

① 湖北未来的发展前景怎么样

武汉在改革开放头20年内是中国没落最快的城市,最近几年稍有起色,应该说未来10年是武汉发展的关键期。就地理位置、科教优势来说,武汉是中西部最好的。但长江和京广线交汇的这个特大城市的发展却总是不如人意。武汉的湖泊很多,49年后很大面积的湖面却被填了,严重破坏了环境,现在连东湖的鱼都不能吃了。那么多的高校好象没有对武汉的发展有突出的作用,光谷硅谷之类的词依然还停留在口号。现在的武汉好象78年的中国,这个巨大的城市已经站起来了,但是还没有站稳站直,百废待兴。 武汉未来的优势在于长江上的巨型港口、在于未来的大型物流空港、在于大规模的高校集群中的知识分子群体、在于造船业和汽车制造业的复兴、在于新兴高科技产业的崛起。说芝加哥太遥远,20年后能发展到神户或名古屋的水平就很不容易了。总体上说,武汉过去五年的发展确实可圈可点,让湖北的一把手都去上海高就了。 黄冈鄂州黄石都在江边,除了发展成为武汉制造业的下游产业基地,还可以承接长三角珠三角的部分中间层次的制造业转移。这三个城市都有一定的工业基础,不完全适合广东的那种制造服装鞋子的低端产业转移过来。还有,中国的军用造船业大多位于沿海,从国防角度考虑战时容易遭受袭击,而内陆地区除了长江,其他的江河都受通航吨位的限制不能制造大型军用船舶,因此长江中上游的军用船舶工业必将有巨大的商机。例如象武汉青山船厂之类的企业即将进行大规模船舶制造业扩张,但武汉的长江岸线资源已经很紧张;黄冈鄂州黄石三个城市必将成为青山船厂未来的生产基地。 宜昌和荆州是另一个关注点。这里的交通不如鄂东方便,但都紧邻长江,通航能力也不受三峡大坝的船闸制约,是未来湖北省的另一个经济重心。十堰和襄樊受丹江口南水北调工程影响,未来只能走环保经济和软型产业的路子,大规模制造业的发展已经不可能,对经济会有些影响。 湖北人是九头鸟,优点缺点都很明显。心计较多但容易写在脸上,反而显得挺可爱的。湖北人的聪明才智还远远没有开发出来,希望今天的九头鸟能成为明天的九头鹰九头龙,就象当年辛亥革命一样为中华复兴再立新功。

② 湖北省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包括哪些

昌宏保
武汉工业的发展目前正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武汉着眼长远,谋划工业发展的长远大计,需要科学的眼光和战略的思维。
工业的发展需要一定的条件,受制于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需要我们以科学的眼光重新审视过去一些人们习以为常、沾沾自喜的若干“优势”。
一是区位。在新的宏观政策环境和发展环境中,武汉的区位优势正在淡化。从对外开放的角度看,不仅沿海地区继续保持区位优势,西南地区已在着手构建东盟自由贸易区,东北也开始谋划东北亚自由贸易区。从国内区域发展的角度看,长江三角洲凸现龙头地位,珠江三角洲正在积极扩张,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推动下,辽中南、成渝、福厦、长株潭、关中等城市圈群雄并起,争扛“第四增长极”的大旗。武汉的区位优势是以国内市场特别是中西部市场为基础的。在内需不足,中西部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条件下,武汉区位优势的含金量并不高。但随着中西部地区的进一步发展,内需规模的进一步扩大,武汉的区位优势将会重显威力。
二是科教实力。从实证分析的角度看,科教实力与经济发展并不构成因果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是可以自由流动的,技术是商品,可以买卖,人才也可以流动,教育也只是众多产业中的一个,对其他产业的带动作用有限。由此看来,寄希望武汉的科教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就应该创造“转化”的条件,降低“转化”的成本,营造“转化”的环境。
三是产业基础。20多年来,武汉新发展起来的现代工业,总体规模在全国尚不具备像武汉五六十年代那样的优势,还支撑不起武汉在全国形成产业优势。正在扩张和筹划的汽车产业、化工产业、光电子产业和烟草行业,有可能形成产业优势,是武汉新的希望。
四是水资源。早在20世纪90年代,水资源的重要性已为世界不少战略家所关注和认识,被誉为21世纪最重要的资源,其重要程度将超过石油。在水资源价值陡升的有利条件下,武汉的水资源虽可为未来的发展确立重要的优势,但从目前来看,水资源优势尚未如同石油那样构成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五是经济发展环境。从发展的结构上分析,在代表改革开放和发展方向的外向型经济、民营经济、高新技术产业方面,武汉处于相对落后状况,发展起点相对较低。政府职能转变还不是很到位,公共服务的水平还有待提高,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和单纯依靠国有经济发展的惯性还存在,战略重点从国有经济转到非国有经济还有一定难度和一个过程。武汉工业的发展环境还有待改善,金融业、物流业的支撑力度还不强,配套能力还需加强。武汉就业压力大,老工业基地的社会保障包袱沉重,在保障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地方财力还难以支撑社保、养老等公共职能。武汉的改革发展和稳定,既需要通过加大改革、创新的力度加快自身的发展,又需要国家和湖北省的大力支持。
中国正处于工业化的时期。国际、国内经验表明,在这一时期某一地方经济发展速度的快慢主要取决于其工业发展的速度。武汉市在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上,确立了壮大、延长产业链,促进产业集群,建设“现代制造业基地”的发展思路。应该说,这一思路代表了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和模式。但是经过测算,这一思路只能保证武汉实现常规的发展。而从目前态势来看,武汉要实现赶超任务,就必须走出一条超常规的发展之路。
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体制改革与体制创新可以大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先进的体制是地区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先决条件。
武汉要实现工业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必须在体制改革和创新上领先一步。首先,政府职能向公共服务转变。要把政府工作重心放在体制改革和创新、投资软环境的改善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制度环境,坚持企业优先,坚决打破部门利益和行业垄断,切实履行好公共职责,公共财政服从和服务于公共政策,创造各所有制主体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主动性和创造性地为企业服务,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绩效,不断降低社会交易成本。
第二,建立经济自主增长机制。当前,影响武汉工业自主增长的关键在于增长动力的结构性缺陷和增长机制的体制性障碍,尤其需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形成市场机制充分发挥资源优化配置作用,政府创新商务发展环境,有效引导和聚集经济活动的经济自主增长机制。
第三,要加快民营工业企业的发展。坚持国有中小企业和集体企业转向民营化的发展方向,进一步推进国有资本从一般竞争性领域中退出,放手发展民营经济。建立有产业特色的民营工业小区,扩大民营经济的聚集效应,积极吸纳民间资本,吸引更多的民营制造业企业聚集武汉,壮大民营经济规模。温州民营企业的发展体现了明显的区域性块状经济特征,其好处有二。一是产业集中度高,容易形成规模优势。以乐清市柳市镇正泰集团、德力西集团为龙头的低压电器产业年产值达180多亿,占领了全国40%的市场。二是分工细化,合作紧密。仅大虎打火机有限公司一家,就有几百家企业与其合作为其加工零部件,构成严密的生产链。专业化生产不仅确保了产品质量,而且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和商务成本,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第四要制定全球化发展战略。鼓励、支持和引导有比较优势和经济实力的国内企业,注重经营战略全球化、经营目标多元化、融资国际化、生产营销全球化、技术创新全球化,把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空间扩大到全球范围,培育一批有全球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和跨国公司。
武汉要实现工业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必须突出重点,强化支柱产业在工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尤其要发展在全国工业发展格局中具有一席之地的重要产业。目前,武汉市委、市政府提出的“钢车机,烟酒药”、"五大产业基地"、“十大优势产业”、“十五个产业链”体现了抓住重点、带动一般的思路。在实施这一思路的过程中,既要坚持不懈,又要开阔眼界。因为在开放的大格局下,要振兴武汉制造业,关键是在全球制造业的坐标中认准武汉的位置,进而不断突出武汉制造业方面的比较优势,扬长避短,提高优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优势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根据国内外制造业发展的一般规律,一个地区形成某个产业优势必须具备四个基本条件和两个辅助条件,即相关的资源优势、合适的企业组织结构、较强的配套能力、人文传统以及发展的契机、政府的支持。从这六个方面分析,可以比较清楚地认识武汉制造业的比较优势。
从资源方面来看,湖北及武汉的水、能、粮、棉、林和人才、劳动力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钢铁及金属冶炼、高新技术、纺织服装、食品加工、造纸等产业。从企业构成方面来看,武汉钢铁冶炼和汽车制造有很多大型企业,光电子产业有希望产生更多大型企业,其他产业基本是中小企业,对钢铁冶炼、汽车制造、光电子、精品服装及其他加工业和都市工业的发展有利。从配套能力来看,武汉的机械制造仍有一定基础,在钢铁、服装等方面的配套能力较强,在光电子、汽车、纺织等方面也有一定的配套能力。从人文传统来看,钢铁、机械、纺织、食品是武汉的传统优势,汽车是湖北的传统优势,科技是武汉的长期优势。
从发展契机来看,中国加入WTO有利于纺织服装、钢铁产业中低附加值部分的发展,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制造业转移有利于加工业的发展,汽车产业面临轿车进入家庭的机遇,但同时也面临过渡期的时间压力。从政府支持的角度看,光谷的建设有力地支撑着光电子产业的发展,其他有优势的产业也受到不同程度的重视和支持。
总体而言,武汉的钢铁冶炼和纺织服装最具比较优势,其次是光电子、食品加工和汽车制造业。当然,由于武汉的产业结构正在调整之中,特别是武汉的区位优势对谋求中国市场的国内外投资公司有特别的吸引力,不排除全球性的跨国公司以巨额投资打造其他优势产业的可能。因此,我们要在认识武汉比较优势的同时,必须根据市场需求及产业发展的规律,动态性、前瞻性地对待重点产业的形成和发展,给国内外投资者更多的发展空间,比较容易形成特色,最终形成具有国家级甚至世界级的优势产业。
武汉要实现工业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必须将武汉城市群作为一个整体。在产业布局及分工方面,重点规划发展三大产业带:一是以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为龙头,推进光电子信息、钢材制造及新材料、生物工程及新医药、环保等产业集群,建设黄石、鄂州、黄冈、咸宁产业带;二是以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为龙头,推进汽车制造、IT设备、精细化工、轻工食品、出口加工等产业集群,建设仙桃、潜江、天门产业聚集带;三是以吴家山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园区为龙头,推进汽车零配件、食品工业、农产品加工及盐、磷化工等产业集群,建设孝感产业带。从经济理论上分析,武汉城市群目前的经济布局是一个以武汉为核心,存在多层次发展梯度的典型点轴发展格局,客观上存在由点轴带动的梯度发展态势。因此,选择这一主导发展模式,实质是要选择可持续发展之路,这包括二层涵义:一是要进一步增强武汉这个华中地区惟一特大中心城市的经济实力和中心功能,重点推进武汉国际性城市的建设,使武汉进一步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经济中心。二是在重点加强武汉中心城市建设的同时,重点加强武汉、江汉平原、鄂东、环洞庭湖、环鄱阳湖五大城市群及周边辐射区域的发展。突破行政区划,按照市场规律,加快城市与城市、城市与周边区域的经济融合和联动发展,使其在空间形态上实现一体化,武汉城市群的起步建设和最终成型就有良好的基础。在促进产业联动发展的同时,积极推进共同市场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圈生态建设,促进城市圈的产业联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③ 湖南和湖北的经济实力的详细分析。

在整个中部,湖南和湖北经济发展水平略为领先于河南江西安徽等省份,两湖之间互相咬得比较紧,严密盯防,彼此竞争性很大,比如相互封锁对方的烟草等等,在武汉很难买到湖南的芙蓉王。为这个经济问题,两湖网友月月吵,年年吵,已经持续多年了。可以想见,两地政府关系也不大好,互相防备,合作极少,基本是老死不相往来。相反,湖南同广东广西,江西,贵州则没有湖北这种特殊矛盾。

④ 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什么

制造业是指对制造资源(物料、能源、设备、工具、资金、技术、信息和人力等),按照市场要求,通过制造过程,转化为可供人们使用和利用的大型工具、工业品与生活消费产品的行业。
制造业直接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是区别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重要因素,制造业在世界发达国家(developed countries)的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份额。
今天的人们已经离不开网络了,离不开手机电脑了,故而鼓吹服务业。但实际上,离开了服务业,只是令人难受。但若失去了制造业呢? 没有腿的人怎么能奔跑呢?
基础永远是最重要的,虽然它不像技能那么炫……

⑤ 湖北省经济发展情况

根据初步核算的结果,2008年,湖北GDP总量首次过1万亿元,达到11,330.38亿元,按可比价格比较,GDP总量居全国第十位,比上年增长13.4%。其中,第一产业1,780亿元,增长6%;第二产业4,963.61亿元,增长16.6%;第三产业4,586.77亿元,增长12.4%。人均GDP达到18,796元。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1,338.04亿元,比上年增长20.0%,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710.24亿元,增长20.3%,税收收入537.14亿元,增长23.8%。与其他省份的经济发展速度相比,湖北的发展速度属于中等偏后;同时湖北农业经济数量大,所占比重高,属于农业大省。1979-2007年29年,按绝对数比,2007年GDP总量为1978年的蠢仿60.6倍;根据全国平均物价水平推算,GDP年平均增长率9.3%,增长速度次于重庆、天津等22个省份居23位,低于全国9.8%的平均水平。1978年-2008年,湖北GDP总量在全国的位次在第9位至第13位间轮替,1978年位居全国第10位,1990年第滑改9位,1995年第11位,2004年第13位,2007年第11位,2008年居第10位。根据省统计局发布的数据,1978-2007年30年湖北经济的年增长率,有9年低于当年全国平均水平,21年高于当年全国平均水平;30年间有15年年增长率低于10%,15年高于10%。GDP总量的发展,1992年突破1千亿元,2004年突破5千亿元,2008年突破1万亿元。人均GDP的发展,1987年首次突破1千元(全国1987年突破1千元),1998年突破5千元(全国1995年突破5千元),2005年突破1万元(全国2003年突破1万元)。2007年,湖北GDP总量(最终核实数)达到9,150.01亿元,与上年相比增幅达到14.5%,占全国的比重达到3.3%;其中第一产业1,422.80亿元,占GDP比重15.55%;第二产业3,633.02亿元,占44.75%;第三产业3,632.39亿元,占39.71%;人均GDP为16,064元,次于新疆、山西等15省份居第16位[5]。湖北经济结构中三次产业的比重(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1978年为40.5:42.2:17.3(同期全国为28.2:47.9:23.9);2007年为15.5:44.7:39.7(同期全国为11.1:48.5:40.4),从1978年-2007年经过30年的发展,经济结构渐渐趋向信档判于合理,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仍旧占有较大比重,第三产业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7年,第一产业占GDP比重次于河南、吉林等12省区居全国第13位;二产业占GDP比重次于新疆、吉林等20省居21位;三产业占GDP比重次于天津、湖南等9省份居第10位。按绝对数比较,一产业增加值总量次于江苏、湖南等7省居第8位;二产业增加值总量次于四川、福建等10省居第11位;三产业增加值总量次于辽宁、四川等11省居第12位。

⑥ 湖北的经济以工业为主,哪些城市的工业发展水平较为靠前呢

东莞,这一城市的工业水平发展是全国最靠前的,广东省的GDP有着它卓越的贡献。

⑦ 为什么近几年湖南与湖北的GDP差距越来越大

1、湖南省,简称“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长沙,界于北纬24°38′~30°08′,东经108°47′~114°15′之间,东临江西,西接重庆、贵州,南毗广东、广西,北连湖北,总面积21.18万平方千米。湖南地处云贵高原向江南丘陵和南岭山脉向江汉平原过渡的地带,地势呈三面环山、朝北开口的马蹄形地貌,由平原、盆地、丘陵地、山地、河湖构成,地跨长江、珠江两大水系,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2、湖北省,简称“鄂”,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武汉。地处中国中部地区,东邻安徽,西连重庆,西北与陕西接壤,南接江西、湖南,北与河南毗邻,介于北纬29°01′53″—33°6′47″、东经108°21′42″—116°07′50″之间,东西长约740千米,南北宽约470千米,总面积18.59万平方千米,占中国总面积的1.94%。最东端是黄梅县,最西端是利川市,最南端是来凤县,最北端是郧西县。湖北省地势大致为东、西、北三面环山,中间低平,略呈向南敞开的不完整盆地。在全省总面积中,山地占56%,丘陵占24%,平原湖区占20%,属长江水系。湖北省地处亚热带,全省除高山地区属高山气候外,大部分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应答时间:2020-10-21,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⑧ 简述一下湖北经济发展状况.

武汉可以占三分之一强;接下来就是宜昌和襄阳,都是发展蛮快的;再往下都差不多了(黄石、荆门、荆州、孝感、黄冈等),还有仙桃、潜江、天门这三个省直管发展的相对来说也还不错,可能就恩施和神龙架林区那边相对来说总量小点!

⑨ 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可以用以下几个简单的数字来进行说明:美国68%
的财富来源于制造业;日本,国民经济总产值的约49%
由制造业提供。在先进的工业化国家中,约有1/4的人口从业于制造业,在非制造业部门中,又有约半数人员的工作性质与制造业密切相关。
在整个制造业中,机械制造业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因为机械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装备部,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机械制造业所提供的装备的技术性能、质量和可靠性。因而,各发达国家都把发展机械制造业放在了突出的位置上。
纵观世界各国,任何一个经济发达的国家,无不具有强大的机械制造业,许多国家的经济腾飞,机械制造业功不可没。其中,日本最具有代表性。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先后提出"技术立国"和"新技术立国"的口号,对机械制造业的发展给予全面的支持,并抓住机械制造的关键技术
--
精密工程、特种加工和制造系统自动化,使日本在战后短短30年里,一跃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与此相反,美国自20世纪50年代以后,曾在相当的一段时间内忽视了制造技术的发展。美国政府历来认为生产制造是企业界的事,政府不必介入。而美国学术界则只重视理论成果,忽视实际应用,一部分学者还错误地主张应将经济重心由制造业转向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结果导致美国经济严重衰退,竞争力明显下降,在汽车、家电等行业不敌日本。
直到20世纪80年代,美国政府才开始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白宫的一份报告指出:美国在重要的、高速增长的技术市场上失利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美国没有把自己的技术应用到制造上。自此,美国政府在进行深刻反省之后,重新确立了制造业的地位,并对制造业给予了实质性的和强有力的支持,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振兴美国制造业特别是机械制造业的计划。其效果十分显著,至1994年,美国汽车产量重新超过日本,并重新占领了欧美市场。

阅读全文

与制造业是湖北经济发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