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开发 > 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

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

发布时间:2021-02-24 06:13:07

1. 发展循环经济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影响

发展循环经济的积极影响
直接影响
节约能源资源,缓解能源和资源的紧张局面发展循环经济可以为经济建设开辟新的资源。如推动余热、可燃气体等利用,一个年产800万-1 000万吨钢的钢铁联合企业,如全部回收余热、可燃气体等,按热值计算可满足一个80万千瓦时发电厂所需的能源,如全部回收生产期间的固体废物,可满足生产300万吨水泥所需的主要原料。
利于环境保护环境污染往往是资源利用不合理或不充分造成的。据国家发改委测算,我国能源利用效率如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450万吨;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如能提高1%,每年可减少约1 000万吨固体废物的排放。
总体上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钢铁、电力、水泥等高耗能行业的单位产品能耗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节约的潜力。只要适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循环利用水平,就能较大程度地提高这些行业的经济效益。在钢铁、化工等工业领域发展循环经济,其经济效益尤其明显。
解决一定的就业问题循环经济是一个新的经济发展领域,可以创造较多的就业机会。目前利用秸秆发电、炼制各种工业产品,解决了很多人的就业问题。如果我国2020年达到美国2005年再制造的水平,则可以创造超过100万人的就业机会。
改善农村环境和偏远地区的人民生活例如沼气和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方便了农民的生活。目前,我国8亿多农村居民的60%左右仍然主要依靠直接燃烧秸秆、薪柴等生物质能获取生活用能,不仅造成严重的室内外环境污染,危害人体健康,还造成植被破坏,危害生态环境。因此,发展循环经济、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有助于实现农村发展生产和改善环境的双重目标,改善和提高农村和偏远地区人民的生活质量。
改善对外贸易以电子电器为例,在各国加强电子废弃物管理的背景下,我国出口到欧洲各国的电子电器将会受到进口国法律的约束,并接受进口国有关部门对我国电子电器的资源回收利用性的评价。达不到要求的电子电器将不被允许在包括欧盟在内的发达国家中销售。如果我国法律不对电子电器等产品的回收利用作出相应规范,很有可能会造成电子电器的出口受阻。因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有助于改善出口,并有效克服“非关税的绿色贸易壁垒”。
对重点企业实行严格管理制度,有助于发挥重点企业在全社会的带动作用重点企业是我国的资源能源消耗大户,对重点企业实行严格管理,对于缓解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能源和环境约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如此,通过立法的方式强化重点企业不断加强能耗管理,也必将会对其他企业产生积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潜在影响
改变人们的传统观念,建设生态文明循环经济的本质是生态经济,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生态文明的必由之路。现在,几乎所有关于生态文明的论述,都离不开循环经济,这是循环经济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贡献。
推动经济发展模式的变革发展循环经济把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结合在一起,它们的协调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环境保护“只投入不产出”的状况,因而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欢迎和支持。
完善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无论是从国际上循环经济发展比较成功的德国和日本的实践,还是从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都可以看出,循环经济是一种基于国家战略思考的宏观决策,是带有强烈政策性和政府行为的概念。将循环经济作为一种长远的战略安排,有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真正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十分重大。
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无论是节约资源,还是开发新的资源,都会大大提高国家的经济实力。以包装废弃物为例,目前我国每年产生的包装废弃物在1 600万吨左右,同时每年还在以超过10%的速度增长。按目前的回收水平计算:全国一年回收纸箱14万吨,循环利用可节约生产同量纸的煤8万吨、电4 900万千瓦小时、木浆和稻草23.8吨、烧碱1.1万吨;一年回收药用玻璃瓶10亿只,循环利用可节约生产同量药用玻璃瓶所需的煤4.9万吨、电3 850万千瓦小时、石英石4.9万吨、纯碱1.57万吨;回收各种铁桶4 000万只,可节约钢材4.8万吨;一年回收包装布1亿米,可节约棉花1.5万吨。以上几项的总价值就达数亿元。发展循环经济,重视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不仅能够节约资源,而且还能降低我国资源

2. 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与生态文明的关系怎么理解

低碳绿色循环经济,即继原始经济、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之后人类面临的新型经济,是指在科学发展理念引导下,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并谋取有利于人类社会生存-发展条件而提出的,以高效利用和清洁开发能源为基础,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标志,旨在减少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的绿色循环经济。据此可以认为,作为新型经济,低碳绿色循环经济是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的最高境界,它至少有以下七个方面的含义:第一,它是经济。第二,它是在科学发展理念引导下的经济。第三,它是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并谋取有利于人类社会生存-发展条件而提出的经济。第四,它是以高效利用和清洁开发能源为基础,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标志的经济。第五,它是旨在减少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的经济,即低碳经济。第六,它是绿色经济,即建立在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的约束条件下,将环境保护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重要支柱的经济,或者说是以保护和完善生态环境为前提,以珍惜并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主要内容,以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为增长方式,以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经济。[①]第七,它是循环经济,即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或者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②]
除上述之外,低碳绿色循环经济至少还应当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含义:第一,它是生态经济,即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发展一些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建设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以及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的经济,也就是实现经济腾飞与环境保护、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的高度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③]因为如上所述,它是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而循环经济不仅理论基础应当说是生态经济理论,而且从本质上讲循环经济就是生态经济,就是运用生态经济规律来指导经济活动,甚至也可称之是一种绿色经济、“点绿成金”的经济。[④]第二,它是知识经济,即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使用之上的经济,也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⑤]因为:它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标志的经济,是人类社会继原始经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飞跃。其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它关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行业、方面,特别是生命健康、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创意、新材料、新能源以及与之相关的先进制造业。而它们都是知识密集程度高、市场潜力大、竞争力明显、附加值高、关联性高且需要大量知识作为基础和支撑、亟需技术创新尤其是知识产权的领域、行业、方面,是知识产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它是法治经济,即依法治理的经济。因为在法治社会里,一切人的行为和社会活动都应当纳入法治的轨道。既然如此,低碳绿色循环经济就不应当例外。
一般认为,生态文明,即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人类面临的新型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⑥]在我看来,作为迄今人类文明的最高形态,所谓生态文明,是指以人为本、有利于人类生存与发展且符合生态规律的文明。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含义:第一,它是文明。第二,它是以人为本的文明。第三,它是有利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文明。第四,它是符合生态规律的文明。
所谓标准化战略,是指为在竞争时最终有利于自己而采用的关于人的社会行为或者社会活动的标准化方面的战略。在法治社会里,作为依法治国方略即法治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就是作为依法治国方略即法治化战略自身,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含义:第一,它是战略。第二,它是竞争战略。第三,它是为在竞争时最终有利于自己而采用的战略。第四,它是关于人的社会行为或者社会活动的战略。第五,它是标准化方面的战略。

二、“发展低碳绿色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实施标准化战略的根据

(一)“发展低碳绿色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实施标准化战略是由标准的性质决定的。作为衡量事物的标尺和准则,标准具有多种含义。在最广义上,标准是对事物的规定。在广义上,它是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在狭义上,它是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形式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在最狭义上,它是法即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就是法律自身,是由法定主体在法定权限内依照法定程序制定、颁行的规制社会行为或者社会活动、调整社会关系的法律或者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无论作何种理解,标准都包括质与量两个方面的规定性,都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无限性与有限性的统一,无所不在,无所不有。特别是在知识爆炸、信息骤增的当代,在人员流动、文化交流、经贸往来日益频繁的今天,更是如此。毫不夸张地说,当今世界是标准的世界,任何事物时时处处都离不开标准,掌控了标准就掌控了世界,而掌控标准的最佳途径就是实施标准化战略。“发展低碳绿色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自无例外。
(二)“发展低碳绿色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实施标准化战略是法治化战略的要求。如上所述,不仅标准是法即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就是法律自身,而且标准化是法治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就是法治化战略自身。因此,既然法治化战略就是在法治社会里要求人应当依法办事,应当把一切人的行为和社会活动都纳入法治的轨道,那么“发展低碳绿色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就不应当例外。“发展低碳绿色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实施标准化战略完全符合法治化战略的要求,甚至就是实施法治化战略。
(三)“发展低碳绿色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实施标准化战略是科学发展的具体化。科学发展就是以人为本、遵守客观规律、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地进行发展。其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关键是遵守客观规律,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实施标准化战略能够通过简化、统一化、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模块化等标准化形式,[⑦]为现代化大生产提供必要条件,为实行科学管理和现代化管理奠定基础,有利于先进的生产组织和制造技术推广应用,有益于提高产品质量和发展品种,有助于消除浪费、节约活劳动和物化劳动,[⑧]无疑具体地体现了科学发展的精神实质。
(四)“发展低碳绿色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实施标准化战略是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必要途径。核心竞争力归根结底是主体的生存-发展力。只有具有核心竞争力,才能生存-发展。只有具有更高的核心竞争力,才能更好地生存-发展。因此,必须提高核心竞争力。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途径是多方面的。但是,“发展低碳绿色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实施标准化战略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标准化不仅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是综合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而且是构成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要素和重要内容。
(五)“发展低碳绿色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实施标准化战略是参与国际化竞争的需要。在当今极其激烈和残酷的国际化竞争中,标准已成为世界各有关国家和地区设置市场准入门槛的重要手段,商品贸易全球流通的重要基础,科技成果实现产业化的重要桥梁,促进产业发展、推动对外贸易及规范市场秩序的重要措施,越来越成为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的体现,以致谁掌握了标准的制定权,谁就占领了竞争和发展的制高点。为此,各有关国家和地区普遍重视标准,尤其是欧、美、日等有关发达的国际组织、国家纷纷实施标准化战略,积极倡导和参加制定国际标准,设置贸易壁垒,抢占国际贸易的制高点和主动权。因此,“发展低碳绿色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加强标准化工作,实施标准化战略,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对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品牌大国,积极应对国际市场变化带来的挑战,积极参与国际化竞争,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三、“发展低碳绿色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实施标准化战略的路径

(一)“发展低碳绿色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实施标准化战略必须全面兼顾、突出重点。因为:一方面,它关乎着国家生存-发展的全局,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行业、方面。另一方面,我国的技术普遍比较落后,经济普遍并不发达,财力、物力都相当有限。因此,我国实施标准化战略必须在全面兼顾的基础上,科学确定目标,坚持有所侧重,确保突出重点,特别是加快标准化工作机制创新,加强农业、食品、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高新技术等涉及国家核心竞争力和事关国计民生的重点领域的标准化工作,提升标准化科研及其成果的水平,加强国际标准化工作,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致力争取国际标准制定的发言权和主导权,切实有效地为标准化工作提供保障措施、创造良好环境。
(二)“发展低碳绿色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实施标准化战略必须依靠并融合知识产权战略。因为:以专利为核心的知识产权标准化是标准化不可或缺的主要内容和重要基础,甚至是其根本。如果没有了知识产权标准化,标准化就成了无源之水。相应地,如果缺少知识产权战略,标准化战略就将是无本之木。
(三)“发展低碳绿色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实施标准化战略必须依靠并融合法治化战略。因为:一方面,无论是知识产权还是标准都是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知识产权战略还是标准化战略都是法治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就是法治化战略自身。另一方面,在法治社会里,任何事物如果能够脱离法治化战略都是不可思议的。
(四)“发展低碳绿色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实施标准化战略必须依靠并融合人才战略。因为人是社会行为和社会活动的主体。任何社会行为和社会活动都由而且必须由人实施。“发展低碳绿色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实施标准化战略也不例外。由于人才是人中精英之才,在实施社会行为或者社会活动时如果拥有相应的人才就会收到以少胜多、事半功倍之效,因此“发展低碳绿色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实施标准化战略应当而且必须拥有相当数量的人才。而要拥有相当数量的人才,就应当而且必须实施人才战略。
(五)“发展低碳绿色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实施标准化战略必须依靠并融合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因为:如所周知,人非生而知之,乃学而知之,任何人才都需要培养。而对于一个国家而言,要培养人才就离不开科学与教育及其发展,就离不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3. 为了节能减排和环保,促进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国家应采取哪些措施

一、加强思想宣传教育,提高人们思想意识。
二、加大环境检查力度。
三、大力扶持新能源产业、关停高耗能低产出企业。

4.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是要优先建设生态文明还是优先发展经济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摘要:生态文明建设在当今社会尤其重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生态文明建设也应该加快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它有助于唤醒全民族的生态忧患意识,认清生态环境问题的复杂性、长期性和艰巨性,持之以恒地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尽最大可能地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关键字:生态文明建设,意义,可持续发展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 1、什么是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社会在改造自然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所付出的努力及其获得的全部积极成果.生态文明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善和优化
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科学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体现了人类尊重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理念.建设生态文明,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污 染控制和生态恢复,
而是克服工业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的过程.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包括人类在生态问题上所有积极的、进步的思想观念建设,而且包括生态意识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延伸和物化建设.生态文明,是以生态产业为主要特征的文明形态.它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健康合理的消费模式以及和睦和谐关系为主要内涵,倡导人类在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客观规律基础上追求物质与精神财富的创造和积累. 2,为什么要进行生态文明建设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均资源占有率在世界各国中处于低位;同时,我国的资源和人口分布呈逆相关,许多资源分布在人口稀疏、环境恶劣且难以开发的中西部地区,而人口集中的东部地区资源却较为稀缺,人均可利用资源相对匮乏.这些现实的情况,决定了我国的经济发展不能走资源消耗型之路,在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不可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生态文明建设,能够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必需的物质基础;生态文明观念,作为一种基础的价值导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
二.怎样建设生态文明
1.借鉴经验 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加快政府法制层面、企业层面以及公众三个层面的生态文明建设创新,形成政府、企业与民众相结合的治理模式;促进环境保护制度发展、循环经济发展、民众生活方式的进步,最终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尽快建立我国的“绿色GDP”指标考核体系,推进政府行政的全面创新——包括干部选举制度、考核制度的创新,推行“绿色GDP”核算,根本扭转现行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以消除地方保护主义,遏止利益集团形成.加速完善我国的环境保护法规制度,高度重视市场机制的重要杠杆作用,以新的税收制度支持环保科技和环保产业的发展,促进循环经济的快速发展. 2. 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观念
首先是要树立环境友好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具体说来,它是一种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核心,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合理进行功能区划分,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追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快水利建设,增强城乡防洪抗旱排涝能力.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其次,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积极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最后,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由此,生态文明建设不但要做好其本身的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等,更重要的是要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这就意味着生态文明建设既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相并列从而形成五大建设,又要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过程中融入生态文明理念、观点、方法.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 1.促进“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构建.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的“和谐理念”在内政上的重要体现.它不仅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也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努力建设生态文明,不仅能够保证人类有个舒心的生活环境与良好的生活质量,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且能够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实现代际公平与代际和谐.构建和谐世界是中国共产党的“和谐理念”在外交上的重要体现.它既可以保证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也是我国作为一个大国应该承担的国际责任.生态文明是基于生态危机、反思传统发展观念而进行的理性选择.把生态建设上升到文明的高度,是我们党对人类文明趋势认识的不断深化.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有效途径之一,可逐渐缓解我国资源、环境的“瓶颈”制约,减缓生态环境的破坏速度,使我们摆脱能源危机、生态危机和生存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
2、进一步丰富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内涵 强调要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
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均衡发展指明了路径.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特别是环境权益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有之义.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干净的水、新鲜的空气、洁净的食品、优美宜居的环境等方面要求越来越高.建设生态文明,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不仅是改善民生的需要,而且拓展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领域和范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经济发达、政治民主、文化先进、社会和谐的社会,也应该是生态环境良好的社会.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都搞好,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和贯穿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才能全面推进现代化,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3.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党的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从五个方面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建设生态文明”既是目标任务之一,也是实现“更高要求”的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必将促进全民族生态道德文化素质的提高.我国环境恶化迟迟不能根本好转,这与人们的生态道德文化缺失有直接关系.近些年来,我国城乡人民的生态意识、环保观念日益增强,参与生态治理、环境保护的积极性明显提高.我国是具有悠久生态道德文化与伦理的国家,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而朴素的生态道德文化,其中“天人合一”理念就代表了中华民族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精神境界.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如果我国率先跨入生态文明社会,不但会使全国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人文、民生面貌为之一新,而且必将大大加快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四.结束语: 建设生态文明,昭示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意味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根本改变,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也是全党全国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5. 如何看待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建设的关系

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二者的矛盾并不是绝对对立的,二者应该是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自然资源的供给和环境的影响;生态环境的改善离不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目前面临着发展经济和改善环境的双重任务。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落实到实践中。与经济建设相互促进和谐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首先,坚决长期贯彻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目前来讲我国由于人口膨胀带来的问题如人口素质不高、就业高峰、老龄化高峰等同题突出且短期内不易解决在全面建设较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时期,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全社会要树立生态保护的观念,使之逐步变成人民群众的自觉行为,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其次,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的绿色经济。我国人口占世界的比重大,人均拥有资源能源量比较小且利用率低。主观上缺乏对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认识,客观上缺乏支撑循环经济发展的关键性技术和尚未形成发展循环经济的社会机制。对此我国应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开发相关专业技术,构建完整配套的法规和政策体系,推动企业及社会采取循环经

6. 安徽省“十二五”规划指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推动绿色增长”.下列做法

A.禁止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可减少环境污染,有利于人体健康,故A正确回;
B.应用答高效洁净的能源转换技术,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可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节约能源,有利于低碳生活,故B正确;
C.加快化石燃料的开采与使用,产生大量污染性气体,不利于推广低碳技术,推动绿色增长,故C错误;
D.在火电厂推广碳收集和储存技术,可减少环境污染,符合低碳要求,故D正确.
故选C.

7. 江苏省“十二五”规划指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推动绿色增长”.下列做法

A.加快化石燃料的开采与使用会增加污染物的排放量,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内;
B.应用高效容洁净的能源转换技术,可以节约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题意,故B正确;
C.利用CO2合成聚碳酸酯类可降解塑料,实现“碳”的循环利用应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题意,故C正确;
D.用石头纸(主要成分CaCO3)代替普通纸,减少对木材的使用,节约了能源,符合题意,故D正确;
故选:A.

8. 如何辩证看待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的关系

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二者相互统一。

经济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会与生态文明发生冲突,会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这就使得二者在表面上存在对立,但实质上二者是相统一的。

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二者的矛盾并不是绝对对立的,二者应该是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自然资源的供给和环境的影响;生态环境的改善离不开社会经济的发展。

我国目前面临着发展经济和改善环境的双重任务。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落实到实践中。与经济建设相互促进和谐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首先,坚决长期贯彻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目前来讲我国由于人口膨胀带来的问题如人口素质不高、就业高峰、老龄化高峰等同题突出且短期内不易解决在全面建设较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时期,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因此全社会要树立生态保护的观念,使之逐步变成人民群众的自觉行为,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其次,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的绿色经济。我国人口占世界的比重大,人均拥有资源能源量比较小且利用率低。

主观上缺乏对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认识,客观上缺乏支撑循环经济发展的关键性技术和尚未形成发展循环经济的社会机制。对此我国应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开发相关专业技术,构建完整配套的法规和政策体系,推动企业及社会采取循。

9. 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是须臾不可脱离的。离开生态文明单纯地去抓经济发展,不仅不会成功,反而会使经济发展远离既定的目标。同样,离开经济发展来谈生态文明,也不会有真正地发展。

1、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是我们充分认识自然规律及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成果。

我们必须摒弃人定胜天的思维方式和作法,充分认识自然规律及人与自然关系,按照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在生产力布局、城镇化发展、重大项目建设中都要充分考虑自然条件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

2、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是坚持科学发展的鲜活实践。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

我们要牢牢扭住“科学发展”这个主题,紧紧抓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个主线,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努力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文明型社会,奋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3、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是为人民群众谋福祉的生动诠释。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既有利于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促进科学发展,又有利于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生动诠释。

4、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要保证。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既要加快经济发展,建设物质文明,又要推动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既要建设经济强国,又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既要金山银山,建设实力中国,又要绿水青山,建设美丽中国。

(9)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扩展阅读:

把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统一起来

1、我们要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利用自然的同时又主动保护自然,积极改善和优化与自然的关系,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代表着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

2、我们必须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既要遵循经济规律,更不能违背生态规律,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既要金色GDP,更要绿色GDP。

3、我们必须转变执政理念,坚持环境优先原则,树立发展是政绩,保护生态、建设生态也是政绩的理念,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当作经济发展来重视,当作经济建设来投入、当作生产性项目来安排、当作长效型产业来开发。

阅读全文

与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