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全国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如何建立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
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切实保障各方面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让他们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社会保障是国家通过立法保障劳动者和社会成员因年老、疾病、失业、丧失劳动能力时获得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安全保险制度。社会保障是社会的安全网,它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优抚安置。其中,社会保险是对劳动者在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失业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基本医疗需求在物质上给予社会性帮助和保障,它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调节器”,社会发展的“减震器”,实现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的“平衡器”。社会救助是对无劳动能力或失去生活来源者,以及因自然灾害等原因造成生活困难者给予的物质帮助,从而保证其基本的生存权和医疗权,是对低收入群体提供的最后一道“安全网”。社会福利对社会成员提供服务保险、设施保障,提高社会所有成员的福利水平,是促进共同富裕、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方面。而优抚是对那些为保卫国家的安全而作出贡献和牺牲的人在物质上给予优待和抚恤,安置是对复员退伍军人在生活和就业上给予妥善的安排和照顾,优抚安置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占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当前,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社会保障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一定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是社会保障制度顺利运行的基础,而社会保障制度的运行与完善状况又会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反作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在覆盖面、资金规模和保障水平方面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目前,只有大约10%的人口不同程度地享受到国家的社会保障政策。因此,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任务十分艰巨和繁重。当然,我国现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能不切实际地追求社会保障的高水平、高标准。当前,建立完善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一方面有利于扶助困难群众,缩小贫富差距,化解社会矛盾,增强凝聚力,激发全社会的创造力;另一方面有利于妥善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让全体社会成员实实在在地分享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成果。如何健全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坚持以人为本,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由政府提供的社会保障,其受益对象应是包括农村居民在内的全体公民,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重点是要构建覆盖城乡贫困人口的全国统一的社会救助制度,将社会保险制度覆盖到全体社会成员。应运用国家财政、民间和市场资源推进各项公共社会福利,发展优抚安置和各种补充保障事业,从而形成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
第二,完善以社会救助为核心的社会保障体系。一般来说,在工业化水平低、生产力比较落后的阶段,社会救助成为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制度的主要目标是保障全体社会成员基本的生存需要;在工业化程度比较高、经济较为发展的阶段,社会保险将成为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保障全体社会成员基本的生活需要是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目标;在工业化程度和生产力水平很高,国家繁荣富强的情况下,社会福利将成为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制度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福利水平。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构建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更应重视社会救助。一是要完善城乡社会救助制度。目前,多数城市已基本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许可的范围内,可以进一步完善城市社会救助制度。而农村社会救助目前大多只限于对五保户、特困户的救助和灾害救助。完善农村社会救助制度也应着手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二是要完善义务教育和非义务教育学生的资助制度。从国际社会来看,许多国家对学生免费提供基础教育,并对贫困学生的高等教育提供资助,这样有利于消除贫困,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三是要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对于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要探索基金保值增值办法和途径;对于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按照“个人缴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政府给予政策”的原则,建立个人账户积累式的养老保险。四是尽快构建覆盖全社会成员的多层次的医疗保障制度,解决城乡居民疾病医疗保障问题。目前,国家已出台一系列政策将符合条件的城镇各类从业人员逐步纳入基本医疗保险,但是在医疗保险的管理和服务的办法和措施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在农村,可以探索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患病的农村困难群众进行医疗救助。此外,建立重大公共传染疾病的防治保障制度,也是完善医疗保障制度急需解决的问题。
第三,要处理好几个重要关系:一是处理好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要在发展经济的前提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二要处理好社会保障与就业的关系。如果劳动者能够充分就业,且其收入都能达到或超过自身的基本生活水平,那么社会保障的压力就小;反之,社会保障的压力就大。三要处理好社会保障制度中的政府与市场关系,既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又要引入市场机制。政府应加快社会保障相关法律的立法进程,增加对社会保障的投入,探索参与社会保障的多种形式。
2. 我国的社会保障水平是什么样的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中国政府对社会保障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其主要特征是:基本保障,广泛覆盖,多个层次,逐步统一。
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国家强制建立的基本保障主要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社会保障逐步覆盖全体公民;在基本保障之外,国家积极推动其他保障形式的发展,力争形成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通过改革与发展,逐步实行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
(2)经济发展水平的社会保障扩展阅读:
制约因素特点:
1、经济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
一国或地区所能提供的经济资源总量,作为社会保障支出的最终来源,其规模必然从根本上制约着社会保障水平的高低。
经济与社会保障的相互关系是十分复杂的,经济因素决定社会保障制度与水平;而社会保障制度一旦产生,就具有自身发展的规律,其发展也会反过来影响经济,二者是相互影响的关系。
2、政治、社会结构。
政治因素对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及社会保障水平会产生影响。西方国家多党竞争的政治制度,使得各党派为了争取选民的支持而承诺较高的社会保障水平,不可避免地导致了社会保障水平攀升的“登台阶”效应。
社会结构对社会保障也产生影响,例如,我国的城乡二元的社会结构造成社会保障制度的分割和城乡社会保障水平的较大差异。
3、制度年龄和人口结构。制度年龄是指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时间长度。制度年龄越长,社会保障水平越高;反之,社会保障水平越低。
社会保障水平与一国的人口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伴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浪潮的来临,社会保障水平将不可避免地抬升。
3. B.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社会保障存在较大的
1.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严重滞后。社会保障体系在建立之初走的就是一条城乡分割的道路,城市社会保障制度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巨大差异,并处于严重失衡状态。社会保障体系在以城市为主,社会保障资金主要拨付给城市。到目前为止,城市社会保障建设已相当完备,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社会救助及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市居民不但享有稳定的制度保障,而且其社会保障水平也远远高于农民。相比之下,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远远落后,养老保险还没有全面开展,医疗保险、生育保险也仅在个别地区进行试点。从社会保障支出的量来看,社会保障城乡差异更大。这种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保障制度,严重扭曲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原则,人们仅仅因为出身的城乡差异,其享受的“福利待遇”便有天壤之别。这种制度安排不但没有维护社会公平,反而加剧了城乡差距,与社会公平保障体系的要求十分不符。
2.尚未建立面向农民工等边缘群体的社会保障制度。农民工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产物,为城市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但在现行的二元经济结构下,从农村分离出来的农民工并没有被城市所接受,他们既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农民,也不是纯粹的工人,在社会保障体系中亦被边缘化。我国颁布实施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中就明确规定:持有非农业户口的城市居民,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居民最低生活标准的均有从当地人民政府获得基本生活物质帮助的权利。这种保障便把进城打工的农民工排除在外。事实上,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农民工已经成为城市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许多农民背井离乡到城市打工,从事着许多高风险、低收益的工作,辛勤的工作却得不到基本的社会保障,这对他们是极大的不公。而且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民工往往面临更大的失业风险、工伤风险、医疗风险等,他们承受风险的能力也更弱,更需要社会保障的扶助。这是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
3.收入调节力度较弱,再分配功能扭曲。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通过收入再分配来调节贫富差距,“熨平”社会不公,以实现保证社会公平和促进经济发展的目标。但在实践中,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的调节力度弱化,收入再分配功能扭曲,没有发挥应有的调节作用。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不但没有发挥再分配的“调节器”作用,反而还拉大了这一趋势。即使对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障来看,也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障主要局限于政府机关、国有单位等,而一些个体户、私营企业、三资企业则被边缘化,甚至游离于其外。社会保障在不同行业、不同所有制之间的待遇存在较大差异,形成的结果通常是,效益越好的企业或单位,职工收入越高,社会保障反而越全面,与社会保障的初衷背道而驰。如现在社会比较关注的一些垄断部门的职工,其工资本身就明显偏高,再加上社会保障的二次分配,与其他部门的职工的收入差距更加明显。(以上这些是理论上的分析,你还可适当找一些例子来补充)
4. 社会保障制度对经济发展有什么作
一、对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调节作用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社会保障对经济发展的调节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可以调节社会总需求,平抑经济波动。当经济发生危机时,职工的失业率就会上升,个人收入减少,生活水平下降。这时失业保险和社会救济对失业职工经济上给予补助,有助于提高社会购买力,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复苏;当经济发展高涨时,职工失业率下降,不仅个人收入增加,社会购买力增强,而且社会保障支出相应缩减,基金规模增大,能够减少社会总需求的膨胀,使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达到平衡。因此,社会保障以支出为手段,调节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有效抑制经济过热或过冷现象,促进和保持国民经济良性发展。二是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基金长期积累,在保证基金安全的情况下,实行多渠道投资营运,不仅能使基金保值增值,而且有助于资本市场的繁荣。三是社会保障把每个人的生存权、发展权放在首位,特别是在劳动者丧失劳动能力、没有收入的情况下,给予资助,在维持其基本生活的同时,还通过生育保险、抚育子女和教育津贴等形式,对劳动力再生产给予资助,以提高劳动者的职业素质,适应市场用人需求。因此,国家通过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实施社会保障措施,不仅可以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而且更重要的是达到熨平经济周期的目的,促进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为经济发展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
通常情况下,我们称社会保障制度为社会的“安全网”和“稳定器”,主要有三个方面原因。
1.化解市场经济中的人生风险人的一生会遇到各种风险,如生、老、病、死、失业、伤残和意外伤害等等,这些风险有的是我们一生不可避免要经历的或必须面对的,有的是不可预测的。这些风险对个人是一种困难或灾难,如果集中到社会上,则会成为诸多的社会问题,长期积累则可能引起社会矛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可以一定程度上化解人们遇到的风险、遭遇的困难以及由此引起的社会矛盾可以起到化解作用。
2.保障公民基本生活需求社会保障是国家通过立法,积极动员社会各方面资源,保证无收入、低收入以及遭受各种意外灾害的公民能够维持基本生活。一般来说,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贫困低保等制度的建立,使广大老百姓在年老或发生困难时能获得救助,不仅解决了吃饭问题,而且减少或降低了承担各种意外、疾病带来的经济压力和养老压力,消除后顾之忧、危难之忧,民心相对稳定,社会也就比较稳定。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民能有饭吃,生活有保障,不至于因为生计铤而走险,危害社会,则天下安定。
3.推动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手段以滨海县在本世纪初全面实施企业改制为例。当时,全县有200多家企业申请破产,导致3万多名职工下岗失业,2万多名退休人员拿不到养老金,长期积存的社会矛盾激化,曾有六七百名职工集体上访,围堵了县域境内的204国道,使企业改制举步维艰。县委县政府加大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一系列社会保障政策法规,并多方筹集资金,将下岗失业职工全部纳入失业保险,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实行社会化发放,2005年又将所有困难企业退休人员纳入医疗保险,解决了职工的后顾之忧,使企业改制顺利进行。可以说,如果没有社会保障,我县的企业改制是无法进行的,企业退休人员的生活没有保障,必然激化社会矛盾。因此,实行社会保障制度,提高社会整体福利,是推进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手段,可以从根本上维护社会稳定。
三、增加低收入人群的消费需求
消费是整个经济链条上最后一个环节。有经济学家研究表明,投资每增长一个百分点,能拉动经济增长0.2%,而消费每增长一个百分点,能拉动经济增长0.8%,是投资的4倍。因此,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有助于提高民众的收入,增加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增加了低收入家庭的收入,提高了社会购买力。因为,低收入人群是公共消费的主体,对低收入人群实施救助,改善他们的收入状况,可以提高他们的生活消费,扩大公共消费,以致拉动经济增长。二是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适当提高社会保险支付标准,发挥其拉动消费的作用。正常情况下,社会保障支出规模取决于社会保险的覆盖面和支付标准。根据大数法则,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增加社会保障基金积累,不仅增强社会保障抗风险能力,而且能适当提高支付标准,使之与当地经济发展、收入增长、消费水平、财政能力、物价水平等相适应,使保障对象的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提高,可以增强他们的消费信心,提高购买力,促进消费需求。三是政府增加财政投入,提高社会保障制度的可持续性,增强群众的消费信心。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消费需求也在不断提高,政府应根据经济增长速度,增加对社会保障的投入,适当提高社会保险项目的支出标准,增加群众收入,满足其消费需求。比如,我国已连续十一年提高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发放标准,缩小了企业退休职工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收入差距,对提高他们的消费能力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四、促进再就业
失业保险制度不仅保障失业职工的基本生活,而且对再就业的促进作用十分明显。一是预防失业,有效化解市场经济条件下引发的阶段性风险。近年来,随着失业保险基金积累较多,一些地方政府不仅对征缴费率进行调整,而且允许困难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缓缴失业保险费,或采取集中减征的办法,帮助困难企业稳定就业岗位,还对困难企业实行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有效预防职工失业。二是提供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失业者再就业能力。随着经济和科技不断发展,企业用工要求也在不断上升,以致缺乏专业技能的失业人员再就业十分困难。而失业保险可以提供失业者免费培训的机会,承担了再教育成本,避免因失业者能力水平低下造成“就业障碍”,减少劳动力留滞,促进其尽快实现再就业。三是扶持鼓励创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运用失业保险基金对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支持,实行创业带动就业岗位补贴、创业者社会保险补贴、小额贷款贴息、创业培训补贴等,以此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同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缩小贫富差距,从而实现收入分配公平。鉴于社会保障制度的这些功能和作用,我们应努力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为促进经济发展和实现社会公平提供有力的制度支撑。
5. 社会保障水平的社会保障水平概述
社会保障是社会的安全网和稳定器,建立健全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也是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民生问题。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胡锦涛强调,社会保障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在推进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有一个问题不容忽视。社会保障制度为社会成员提供一个什么水平、什么层次的社会保障,才能使其“安全网”和“稳定器”的功能真正得到发挥。
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并不等于一切问题的解决,社会保障制度能否真正长期有效发挥“安全网”和“稳定器”的作用主要依赖于适度的社会保障水平。社会保障水平问题是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中的重要问题,确定适度的社会保障水平有助于社会保障基本目标的实现,社会保障水平的适度与否,将决定着这一制度的成败,这是一个关系社会经济稳定发展、公民福利的切实问题。
6. 社会保障水平的社会保障水平的涵义
一般而言,社会保障水平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成员所享受社会保障的高低程度,它代表着一个国家为其公民所提供的保障的程度和水平。社会保障水平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关键要素,直接反映着社会保障资金的供求关系,并间接反映着社会保障体系的运行状况。
穆怀中教授认为社会保障水平,是相对于国民经济发展程度而言的,因此它属于一个相对性范畴。社会保障水平是社会保障的关键要素,它是体现社会保障程度的指标。在相同条件下,社会保障水平越高,人民生活的保障程度也就越高。
穆怀中教授将社会保障水平分为社会保障总支出水平、社会保障分项支出水平。刘钧教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把社会保障水平具体化为三方面的内容:一是社会保障缴费水平;二是社会保障给付水平;三是社会保障各项目的给付水平。无论是社会保障缴费水平、社会保障给付水平,还是社会保障各项目的给付水平,分别从不同侧面反映了社会保障给予公民提供保障的能力。
社会保障缴费水平是指企业、职工所承担社会保险缴费的能力;社会保障给付水平是指国家给予社会成员提供保障待遇的总体水平,通常用社会保障支付的资金占GDP的比重来衡量;社会保障各项目的给付水平是指每一社会保障项目平均给付每一被保障人口资金的多少,即社会保障平均给付水平或以每一社会保障项目支付的资金占GDP的比重来衡量。
就社会保障水平的内涵而言,大体可分为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在最微观层次上,社会保障水平是指社会成员享受社会保障经济待遇的高低程度,这可以用收益给付与社会工资水平之比来测量。从政府的角度看,社会保障水平是社会保障支出占政府财政支出的比重。在最宏观的层面上,社会保障水平是指社会保障支出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它反映的是一国或地区社会保障发展的深度。由于社会保障支出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这一指标能够准确地反映一国或地区经济实力的总体状况,同时在做国际或地区比较是具有较强的可比性,所以学术界广泛运用这一指标。
社会保障水平指标是指为了衡量、表现社会保障水平而选区的变量,西方国家一般把社会保障总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作为衡量社会保障水平的主要指标,其计算公式:
社会保障水平=社会保障支出总额?国内生产总值′100%
在这里,社会保障支出总额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家或地区实际支出的各种社会保障费用总和。还需要说明的是,社会保障水平实际上是由一系列指标来完整描述的,不应把社会保障水平简单地等同于社会保障水平主指标。
7.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如何建立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健全的社会保障体
你是要写论文,还是有其他的目的?不知道您的用途,所以很难具体给您回答,只能从宏观专上给您一些思路上的属借鉴。
第一,要坚持公平、统一、责任共担等原则。
第二,要明确我国目前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尽管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但是保障水平要与国情相适应。
第三,建设小康社会,意味着要完善目前的社会保障体系,因此,整体上要提高保障水平、扩大覆盖面。具体要坚持三步走的战略:第一步,弥补目前的制度缺失,将社会保障制度覆盖全体国民;第二步,完善制度体系,建立公平的社会保障体系;第三步,提高保障水平,建立社会主义福利国家
第四,要实现上述的三步走的战略,要从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方面采取措施。管理体制上要厘清政府职责。运行机制上要将管理机制、实施机制、监督机制分开。
第五,在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过程中,要处理好几大关系。第一,社会保障与就业的关系;第二,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第三,社会保障中的公平与效率关系。第四,其他关系。
8. 如何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对建立内健全容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作出了部署,要求“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坚持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逐步做实个人账户”,“健全失业保险制度,实现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继续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继续推行职工工伤和生育保险”,“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合理确定保障标准和方式”,“农村养老保障以家庭为主,同社区保障、国家救济相结合。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9. 什么是社会保障如何加快建设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是指当社会成员因为年老、疾病、失业、生育、死亡、灾害等原因致使生活困难时,能够从国家、社会获得基本生活需求的保障。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目标是建立统一、规范和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真正形成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有中国特色的保障体系。在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点是:搞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设。把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扩大到城镇各类企业和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失业保险的范围覆盖到城镇的各类企业和事业单位;基本医疗保险的范围覆盖到城镇全部企业、事业单位和机关单位的所有职工。同时,努力探索公务员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和农村的社会保障办法。
10. 如何衡量社会保障水平
衡量地区社会保障水平的方法,通常采用社会保障支出占GDP的比重和人均社保支出两个指标来反映。前者反映了一个地区社会保障发展的深度,即从社会保障资金的供给容量分析地区社保水平;后者反映了一个地区社会保障发展的广度,即从社会保障资金的覆盖面分析地区社保水平。
研究地方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入规模时,通常以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为衡量指标。作为动态观察的主要指标,则通常比较社保支出增长率和财政支出中社会保障占有率,并以社保支出相对财政支出的弹性来直观反映。
从相对概念上说,社会保障水平是指相对于经济发展水平的社会保障支出的多少。从目前的社会保障体系来看,社会保障主要由社会保险 (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 、工伤生育保险等) 、社会福利 、社会优抚与社会救济项目组成 ,这些项目的资金支出之和构成了社会保障支出总额。
以社会保障支出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作为社会保障总水平的测算,并且从社会保障资金供给角度来分析社会保障水平。
从理论上说,社会保障水平存在一个由上下限值构成的适度区间,上下限值的计算公式为:
S=0.7 5 ( Q+Z+J+M) ( 1 )
其中 s为社会保障水平 ,0.75为劳动生产要素分配系数 ,“Q”为老年人口比重,“z”为失业保障支出比重,“J”为工伤生育保障支出比重 , “ M”为社会福利、救助与优抚支出比重。
按照国际经验和中国已采取的保障政策,“z”的上下限值一般为 1 % ~1.5%; “J”为0.016 % ~1.5%;“ M”为 1 % ~1.5 %,然后再统计出不同时期的老年人口比重,就会得出社会保障水平的适度区间。从统计年鉴里可以查出相应的值,从而得出该地区的社会保障适度区间。
社会保障适度水平的上下限值,只是给出了保障水平的合理范围,而具体适度水平点的确定还有赖于社会保障资金的供求。也就是说,在GDP既定的前提下 ,需要在社会保障适度范围之内实现社会保障支出的供求平衡,此时的供求平衡点就是我们最终要求的社会保障水平适度水平点(用Sn表示) 。
社会保障资金的需求制约因素主要包括三方面:享受保障的人口数 ( P ) ,社会保障项目数量 ( N) ,社会保障标准 (R) ( 贫困线标准 ,退休金标准等) ;社会保障资金的供给制约因素即供给资金的来源,主要由个人 (I) 、单位 (U)和国家 (T)三方面 的总体供给能力来决定。
s 。=P·Ⅳ ·R /GDP = ( I+U+T ) /GDP
( 适度下限 < S 。<适度上限)
同时,经济发展水平与社会保障水平之间也具有相关性 ,但二者之间的发展并不完全具有同向性。第一,经济发展为社会保障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同时还不断推动着人们社会保障需求的提高;这两方面的综合作用必然推动着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攀升。第二,经济发展水平高并不等于社会保障水平高,这主要因为,经济增长要通过一系列中介变量的变化最终影响社会保障水平 ,这些中介变量包括受保障人口(P)的多少,人们自我保障能力(A)的强弱,社会保障项目(D)的数量以及政府财政保障能力 (G)的大小等。它们之间的关系为:
s=[ P×D ×( 1—A)—G n] / GDP
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是社会保障水平变化的基础 ,但由于各中间变量随着时间变化而不断处于动态变化中,这就有可能使社会保障水平s和GDP处于非同步或非同向发展状态。
例如,当 G D P上升 ,而 [ P×D× ( 1 一A) 一G n ]的上升速度慢于 G D P的上升速度时,社
会保障水平 s( 相对水平 )就会下降,下降程度依据公式中各变量的变化程度而定。
在衡量一个地区的社会保障水平时,要考虑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社会保障资金来源和支出等等因素,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以上认知为参考得来,也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