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述改革开放以来江西省的经济发展思路。
改革开放30年来,江西省积极抓住发展机遇,顺应时代发展需求,坚持以加快工业化为核心,以大开放为主战略,加快推进城市化和城市工业现代化,不断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建筑业规模不断壮大,生产效益同步增长;房地产业快速发展,百姓居住水平明显提高;各项建设事业形势喜人,推进了全省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向前发展。
投资规模不断扩大,综合实力显著提高
改革开放30年间,江西省固定资产投资总体保持了快速增长的态势。1978年至1987年的第一个10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96.39亿元;1988年至1997年第二个10年为1885.85亿元,是第一个10年的6.4倍;1998年至2007第三个10年为14433.66亿元,是第二个10年的7.7倍。投资规模成倍增长,投资增速不断加快,投资规模已从1978年的8.02亿元发展到2007年的3301.94亿元。1997年、1998年世界金融剧烈动荡,世界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大调整时期。十六大以来,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发展迅速。2002—200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227.87亿元,年均增长速度达33.5%,2002—2007六年间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为12.5%,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对其增长的贡献率为78.0%,成为支撑经济加速增长的主要力量。
工业投资实现历史性跨越,工业化进程加快
改革开放30年尤其是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以工业的崛起加速江西崛起,以工业的振兴强省富民”以来,江西工业投资大踏步前进。2007年全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88.67亿元,比1978年增长269.4倍。十六大以后,工业投资高速增长,2002、2003、2004年工业投资增速均超过50%,2005年、2006年和2007年工业投资分别增长41.3%、35.6%和43.1%,高于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3个、11.9个和20.1个百分点。
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功能日趋完善
2001—2007年,江西省城市建设投资503.90亿元,占同期全社会投资比重3.9%,比2000年提高1.3个百分点。建成投产的重点项目有:景德镇第四水厂、南康第二水厂、南昌城南排水管网改造工程、青山湖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等。
城市建设投入的加大,有力地推进了全省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面貌大为改观。全省城镇人口由1978年的533.12万人增加到2007年的1738.63万人,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6.75%提高到2007年的39.8%,提高23.05个百分点,年均提高0.77个百分点。城市化水平提高的同时,带来了环境的改观。2007年,全省建成区面积800.67万平方公里,城市道路长度4630公里,城市道路面积7670万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面积33759公顷,分别比2000年增长47.5%、52.7%、132.9%和68.4%。
社会事业投资大步迈进,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实施“建设和谐平安江西,共创富民兴赣大业”战略,加大了对农林水利、公共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基础教育、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等社会事业的投资力度,社会事业投资快速增长。2007年,全省社会事业投资404.83亿元,是1978年的225.7倍。今年以来,社会事业投资进一步加强,各月增幅基本保持在40%左右,且高于全省投资平均增长速度。今年1—8月,全省社会事业投资完成309.94亿元,增长48.9%,高于全省投资增幅8.3个百分点。
社会事业投资的增长和经济发展的成果切实体现在居民收入增加上。2007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222元,比1978年增加10917元,增长35.8倍,年均增长13.2%;农民人均纯收入4098元,比1978年增加3957元,增长28.1倍,年均增长12.3%。城乡居民生活已经超越了基本温饱,向全面小康迈进。全省城乡居民人均储蓄额高达7746元,比 1978年增长590.3倍。
答案补充 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增长,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30年来,全省在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中,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一大批涉及基础设施的项目相继开工兴建并投入运营。
——农业基础投资力度不断加强。2007年,全省用于农业和水利的投资52.91亿元,比1978年增长46.3倍。 ——铁路建设、航空事业不断发展壮大。京九铁路行经九省,全长2381公里,在江西境内705公里,是全国铁路史上规模最大、投资最多、建设线路最长的铁路干线,它的成功运营使南昌铁路局管内运营里程达到2480公里。1995—2007年13年间,全省铁路建设投资126.68亿元。铁路营运能力空前提高。1995—2007年13年间,全省航空运输建设投资22.58亿元。
答案补充 ——高速公路建设空前发展。1996年,昌九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实现了江西省高速公路零的突破。2004年,赣粤高速赣州段建成通车,江西高速公路总里程突破1000公里,成为全国16个高速公路突破1000公里的省市之一。2007年,江西高速公路突破2000公里,达2206公里,进入全国前十位。2007年全省农村公路硬化总里程达12700公里。
——邮电通讯业发展迅速。2007年全省邮电通讯事业建设投资52.41亿元,比1978年增长928.3倍。2007年全省邮电业务总量达到407.35亿元,是1978年的442.8倍。
利用外资成效显著,对外开放迈上新台阶
在推进改革的同时,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从登记注册类型看,2007年全省港澳台投资企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1.57亿元,外商投资企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2.68亿元,分别比1995年增长69.0倍和10.9倍。从资金来源看,2007年全省利用外资101.21亿元,比1995年增长3.95倍。
2. 江西省的经济在全中国排名第几位
今年以来,江西省经济发展总体平稳,经济运行位于合理区间,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仍处于全国“第一方阵”,结构持续优化,动能转换加快,发展质量不断提高。经国家统计局核定,上半年,江西省生产总值10124.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0%,增速与一季度和上年同期持平。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49.9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4958.1亿元,增长8.5%;第三产业增加值4616.5亿元,增长10.5%。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同期的6.2:51.5:42.3调整为5.4:49.0:45.6。
数据来源:江西统计局 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一、农业生产稳定
上半年,江西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66.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8%,增速比一季度和上年同期均回落0.3个百分点。春收粮食作物产量26.6万吨,增长6.1%;春播面积2988.7万亩,下降1.3%;早稻种植面积1811.4万亩,下降5.6%。上半年,生猪出栏1573.8万头,增长3.9%;生猪存栏1470.9万头,下降2.3%,其中,能繁母猪存栏138.7万头,下降3.0%。家禽出笼2.16亿羽,增长3.8%;禽蛋产量23.1万吨,增长3.6%。
二、工业经济向好
上半年,江西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1%,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3个百分点,与上年同期持平。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13.6%,集体企业下降1.6%,股份制企业增长9.6%,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7.7%。分轻重工业看,重工业增加值增长9.8%,轻工业增长7.9%。分行业看,38个行业大类中有32个增加值实现增长,行业增长面为84.2%。其中,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增加值增长25.9%,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20.7%,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2.9%,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2.8%。
1-5月,江西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676.1亿元,同比增长15.7%,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3.0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696.9亿元,增长34.9%,同比加快14.3个百分点。亏损企业1222户,同比减少145户;亏损额45.0亿元,下降41.4%,降幅同比扩大30.3个百分点。
三、服务业较快增长
1-5月,江西省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928.9亿元,同比增长15.8%,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7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加快0.1个百分点。其中,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164.5亿元,增长27.6%。主导行业平稳增长。道路运输业实现营业收入311.1亿元,增长11.3%;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150.1亿元,增长10.1%;商务服务业65.8亿元,增长19.3%。新兴领域活力增强。研究和试验发展营业收入增长1.8倍,互联网和相关服务增长98.8%,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50.6%。
上半年,江西省规上服务业企业对下季度的经营状况预期指数为63.4%,继续保持在较高水平。服务业各行业预期指数均高于50%的临界点,其中,航空运输业预期指数最高,达到90.0%;铁路运输业、房地产租赁经营预期指数超过80%。
四、投资增速平稳
上半年,江西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1.7%,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1.0个百分点。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28.5%,占全部投资的2.8%;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0.1%,占51.7%;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2.8%,占45.5%。分投资主体看,国有投资增长16.7%,占全部投资的24.9%;非国有投资增长10.2%,占75.1%,其中,民间投资增长9.9%,占67.2%。从投资主要构成看,工业投资增长9.9%,占全部投资的51.5%,其中,工业技改投资增长43.5%,占21.7%;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5.4%,占17.8%。
上半年,江西省房地产开发投资973.0亿元,同比增长7.3%,增速比一季度加快2.4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10.7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2721.8万平方米,增长21.3%,其中,住宅销售面积2376.4万平方米,增长22.6%。商品房销售额1817.9亿元,增长35.3%,其中,住宅销售额1496.2亿元,增长38.1%。6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1013.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3.8%,比上月末减少7.6万平方米。
五、消费稳中趋升
上半年,江西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04.0亿元,同比增长11.2%,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1.5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314.7亿元,增长11.3%。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763.0亿元,增长11.0%;乡村641.0亿元,增长11.8%。按消费类型分,餐饮收入489.5亿元,增长16.5%;商品零售2914.5亿元,增长10.3%。消费升级类商品销售增长较快。限额以上化妆品类增长21.5%,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18.3%,家具类增长13.4%,中西药品类增长13.4%,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11.7%。服务消费持续活跃。接待旅游总人数3.3亿人次,增长19.4%;旅游总收入3420.5亿元,增长26.6%。
3. 江西该采取怎样的发展战略
前,江西经济发展有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一个良好的好展环境,一个良好的发展势头。江西人民渴望发展,江西的干群在努力谋发展。但是,也应该看到江西经济发展进入了一种“滞胀”状态。
“滞胀”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因为中东石油危机,因为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因为西欧、日本的竞争,造成美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甚至停滞的一种经济发展状态。美国政府通过降低税率、减少政府财政支出、减少政府对企业的干预、积极发展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等措施扭转经济颓势。因此,笔者以为,江西经济要走出目前这种“滞胀”状态,实现江西经济的新一轮跨越发展,适时调整发展战略很有必要。
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些国家和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经验。以新加坡为例,60年代,新加坡政府着手改造工业设施,大力吸引外资,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增加本国产品以减少进口。70年代在经济有了一定发展之后,开始大力发展出口工业,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促进经济起飞。在此期间,为了适应世界高技术发展的形势,着手进行工业技术升级,建立高技术、高资本、高附加值的新兴工业。到了90年代则把美化环境,建立花园城市发展旅游业放到重要位置。正是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战略,并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适时作出调整,使新加坡经济的发展,紧跟世界潮流,成为一个工业发达,贸易繁荣、环境优美的工业国家。
调整经济发展战略,是江西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几年前,江西提出建“三个基地、一个后花园”、“对接长珠闽,融入全球化”、“以大开发为主要战略,以工业化为核心”的战略,有力推进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对外开放实效显著,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实现了江西经济的一次跨越发展。江西经济有了一个基础,上了一个台阶,实现在中部地区崛起初见成效,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差距在缩小。这就要求江西抓住机遇,放眼世界,盯着沿海。由跟着沿海走,学着沿海做,到开始与沿海竞争,最后实现与之并驾齐驱。反之,如果我们依然亦步亦趋,仅仅满足于复制与克隆,就只能是永远跟在人家的后面,其结果,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在拉大。
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是周边环境对江西经济发展提出的客观要求。目前,我国经济是百舸争流,竞争越来越激烈,江西现在的发展战略受到严峻的挑战:一是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对西部各省政策扶持力度加大,西部各省招商引资的力度加大,其优惠政策对中部各省招商形成强烈的竞争势态;二是西部各省一些地区经济发展滞后,属于后开发的处女地,,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丰富,据有生产成本低廉,产品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优势。不仅对沿海一些急需转移的产业形成吸引力,甚至,对已经在中部发展的一些企业也形成吸引力。三是随着国家政策的扶持,西部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加快,交通作为制约其经济发展的因素正在减弱,如此,江西作为沿海后花园的区位优势也在削弱。因此,适时调整江西经济发展战略,是周边发展环境对江西经济发展提出的要求。
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不是全盘否定,而是继续发扬以往经济发展中的那种科学的、仍旧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的企业、产品、经验和经济增长模式。调整是创新,以新的发展战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给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通过树立新的思路,寻找新的出路。实现江西经济的新的飞跃。
4. 福建为什么经济发达,江西条件那么好为什么那么的落后。
只说一点就可比较了,没有生意头脑。
举个例子:
以前外国商人通过地方政府来江西谈收购生姜。
90年代,12元一斤。
等到生姜收获的季节,搬上货车打包运到海关检查的时候开箱是一箱箱砖头。
5. 什么是江西六大支柱产业
分别是:汽车航空及精密制造、特色冶金和金属制品、中成药和生物制药、电子信息和现代家回电产业、答食品工业、精细化工及新型建材。
江西六大支柱产业这份概念是在2003年初,为了突出支柱产业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在对江西经济发展阶段、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省委、省政府作出了重点培育汽车航空及精密制造、特色冶金和金属制品、中成药和生物制药、电子信息和现代家电产业、食品工业、精细化工及新型建材等六大支柱产业的重大决策。
(5)江西基础设施制约经济发展扩展阅读
选择六大支柱产业的主要依据是:
一是现有基础较雄厚,在全国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二是具有知名度高、市场前景好、后续爆发力强的核心企业和主导产品;
三是核心企业和主导产品的产业关联度较大,产业成长性好,有较强的产业带动作用;
四是能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有助于城乡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安置;
五是有一批敢有作为、善有作为的优秀企业家队伍;
六是利税高,能较大地增加财政收入,有利于扩大出口,能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
6. 江西在哪里发展,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江西,地处中国的中部地区,位于中国长江发展轴的中部,处于内陆、沿海和北方与南方的交接点上。与东部沿海的广东、福建、浙江等省毗邻,是个发展中的经济区域、经济欠发达地区。江西自隋唐至明清,一直是我国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自古以来江西素有“物华天宝”之美称,且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唐宋八大家中江西占了三名: 欧阳修、王安石、曾巩,人文精神内涵丰富。在历朝历代的学者中,江西从来不乏人才。然而在国内各省市特别是沿海发达省市你追我赶、比拼发展的新形势下,江西已沦为全国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地区之一。改变江西落后的经济现实,一直以来是江西人民的共同心愿和为之不懈地探索和实践的奋斗目标。
无论是自然地理位置还是经济地理位置,江西省均处于东西结合与南北交汇的结合处。在全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江西可以就近吸收发达地区转移过来的资金、技术及管理经验,并将自己的比较优势产品输送到发达地区,为发达地区提供一定的基础性服务,在带动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的同时,促进自身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江西的经济状况
江西的经济受一些客观的历史原因和时期的限制,经济总量一直都不大。 影响江西经济的发展有许多制约条件。诸如;①城市经济的不发达和经济发展疲软等因素,直接影响江西经济发展速度(见表1)和(表2);②投资环境与投资条件较差。江西的投资环境与条件整体上落后于经济发展的需要,从而导致了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受到了限制,同时也阻碍了自身产业结构调整与技术改造;③基础设施的建设相对滞后。相对于快速发展的经济,交通运输和通讯信息条件及其它基础设施和其他省份仍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发展;④人才的贫乏与人才积累不充分。江西省大量人才流失,并且又缺乏合理的人才引进与使用机制。从江西省每年高考生源的外流就可见一斑。省内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人才储备严重不足,且人才流失严重,尤其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缺乏。
(二)江西的教育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 江西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科教兴国的战略决策, 通过政府、高校和社会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江西省的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据省教育厅2003 年的统计:到2002 年底, 本省已有高校65所, 在校生(全日制) 已达26. 6 万人; 适龄青年的入学率近14% (接近15%的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 ,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全省每万人口中普通本专科在校生为63. 61 人, 全国排名第16 位。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江西高等教育与该省目前和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还存在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在规模扩张的同时, 高等教育内部结构的不合理也逐渐暴露出来。主要表现在地区结构、学科结构和专业结构上存在着各自为阵、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现象, 有限资源未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 与江西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要求不相适应等。如高校地区分布不均衡, 仅在南昌地区的高校就占全省高校数量的一半, 其它地市高校数相对较少; 内部学科和专业层次结构不合理,全省师范类、医学类的高校偏多, 工科类的高校少, 这势必造成高等教育的结构层次失衡。2003年, 江西高校共招收硕士研究生2 506 人, 而全日制本专科生全省招收了10 万人, 高层次教育比例太小。这种低重心的高等教育结构, 显然不利于高层次人才培养, 也与江西提出的“工业立省”和在“中部崛起”的发展战略不相适应。从江西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结构出发, 要到2010 年基本实现工业化, 实现“工业立省”的战略目标, 就必须实施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 结合新形势制定江西高等教育的总体发展规划, 明确高校的定位, 合理调整各级各类高校的结构布局。尤其要重点加快“工科”高校及专业型、实用型的“高等职业技术”高校及相应学科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加快办好南昌市的红角洲和京东两个高校新园区, 大力发展新兴的应用型学科和专业, 使高等教育与当地经济建设有机融合, 为江西的现代化进程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三)依托教育,大力发展江西经济
纵观江西高等教育,主要应发挥其几大优势,服务于江西的社会经济;
ⅰ、发挥高等教育育才优势,满足转变区域经济增长方式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
多年来,江西的高等教育事业为江西的区域经济,同时也为全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输送了大批优秀的专门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在省内外具有相当的影响,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伴随着全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江西高等教育正在逐步构建充满生机勃勃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体系与创新机制。因此,高等教育在结构、学科、师资、内容、方法等各方面都应能为未来需要提供准备,才能不断促进江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
ⅱ、发挥高等教育科技优势,满足区域经济对科技含量的要求
由于某些历史原因,江西一直没有全国著名的重点大学,相对于经济发达省份,全国的科研课题和获奖较少。但是,高校的科研成果及其转化对江西区域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并且蕴藏着巨大的潜力。近几年来,随着高教事业的发展,江西有一批高校在许多学科领域的研究居国内领先地位,有些已达到国际水平;承担国家科研课题的数量明显上升,获国家大奖的次数增加,显示了江西高等院校在高科技的研究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和较强的综合实力。]江西要充分发挥高等学校智力密集的优势,以大学为中心,以高新技术产业群为基础形成产学研结合的科技发展基地,出人才,出成果和出产品并举。缩短高科技由创造加工到传播应用的周期,增加江西经济的科技含量,提高江西工业整体竞争力。高科技园区的发展也将会推动高等学校科研模式的转变和科技工作的开展。
为江西在中部地区的崛起,江西的高等教育肩负着光荣的使命。未来几年, 江西省高等教育专业布局应面向第二、三产业, 面向本省经济建设支柱产业,根据本省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调整高等教育的专业布局并向更高层次发展, 促进高等工程技术教育的大力发展, 为本省经济建设培养大批应用型人才。做好提高教育投资的效率,减少智力的大量外流,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的迅速崛起。
7. 江西经济发展的前景如何
大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南昌分行已经在我省试营业三个月。大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十分看好江西经济环境和发展前景。请听南昌台记者汪丽婷发回的报道: 大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经理晏小江告诉记者大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南昌分行运营情况十分良好,因为有“事实在说话”。晏小江(出录音:我们这个南昌分行虽然开业只有几个月的时间,但是确实经营的业绩都做的很好,无论是在存款或者贷款,或者是在其他业务的增长方面比我们预期的要好,所以我们相信南昌分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今年上半年,我省经济运行呈现稳步发展态势。副省长熊盛文(出录音:一个大幅增长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百分之四十六点三,在全国排第七位,在中部地区排第一位。六个位置前移,一是生产总值增幅比全国高三点二个百分点,二是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了百分之十四点八,在全国排第七位。三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在全国排第十二位。四是工业用电量增幅在全国排第六位。五是外贸出口总额在全国降幅最小,出口总额居全国第十八位,中部第四位。六是地方财政收入增幅在全国排第六位。) 大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经理晏小江希望把南昌分行打造成为内陆中部地区具有较强辐射功能的区域性金融服务机构。晏小江(出录音:目前来说我们还没有打算在其他地方继续开设分行,我们希望南昌分行能够辐射到整个中部的地区,不仅是江西省)
8. 为什么江西省在华东甚至在中部省份中经济是垫底的呢
江西经济在中部六省的差距,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它有着深刻的思想根源和经济因素。
(一)一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是导致落后的根本性问题。
由于“左”的思想和小农经济观念根深蒂固,束缚着人们的手脚,扼杀着创新的勇气,窒息着发展的生机和活力。许多在沿海地区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已经取得重要成功的新经验,新做法,江西却往往还处在观望之中,有的甚至出于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而争论不休。良好的农业资源条件,又使人们很容易滋生安于温饱、不思进取的小农经济惰性,关起门来孤芳自赏、悠然自得,“不知有秦,无论魏晋”,与轰轰烈烈的现代化建设事业和一浪高过一浪的对外开放潮流形成强烈的反差。有些部门、有些干部的行为方式仍受制于计划经济的习惯思维,舍不得把直接干预经济生活的权利以及同时产生的既得利益交给企业、交给市场。各级政府的职能转变远未到位,没有彻底改变那种大包大揽,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尴尬角色。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缓慢,企业缺乏扩张的内在动力,难以产生真正的企业家,做大做强步履维艰。资金、技术、土地和劳动力等要素市场的发育远远落后于形势发展的需要。
(二)需求拉力不足和供给水平低下是产生发展差距的双重经济因素。
1.从需求角度分析,投资、消费、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不足。
①投资规模小、能力弱。在自然条件、原材料和资本三要素中,资本对经济增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江西投资规模小,固定资产投资率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主要受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一是国家投资不足。建国以来,江西一直处于国家投资的非重点区域,在资金的获取上处于不利地位。从国有单位固定资产投资的地区分配看,1980年以来的20年,安徽、河南、湖北等省投资额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2.3%、3.8%、4.1%,江西仅为1.5%;1999年,上述各省固定资产投资率分别为26.6%、28.9%、33.7%,江西仅为24.8%。二是民间投资能力不强,资金来源渠道相对狭窄。长期以来,江西人均储蓄少、贷款规模小、利用外资能力较弱,直接影响到民间资本的积聚和扩大。2000年,全省人均储蓄为2996元,相当于全国的59.0%,在中部六省中列倒数第2位;外商直接投资2.27亿美元,仅占全国的0.2%,在中部六省中居第5位。从直接融资的情况看,江西在证券市场上的融资份额较小,全省上市公司18家,仅占沪、深两地上市公司总数的1%。民间投资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经济的加快发展。三是投资结构不尽合理,投资效果不理想。首先,投资中加工业投资比重小,不利于工业竞争力的提高;其次,技术装备所占比重偏低,不利于提高生产的现代化水平。近年来江西固定资产投资中设备购置和建筑所占比重一直在15%以下,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更低于发达国家45%左右的平均水平。
②消费差距大、层次低。“九五”时期,江西消费需求在整体经济中所占比重为63.8%,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但在中部六省中,江西消费需求层次不高的特点十分明显。一是居民消费水平整体偏低。2000年,江西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3623.6元,居中部六省末位,比第1位的湖南低1595.2元。而农村消费水平又较城市低三分之二左右,更进一步加大了江西与全国及中部先进省份的差距。二是消费结构层次低。1991年至2000年,江西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由54.3%降到39.2%,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由58.6%降到54.5%,下降幅度分别比全国少3.4个和4.6个百分点,这表明江西居民生活质量提高速度慢于全国。消费需求水平低,影响到投资乘数效应的发挥,进而影响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③对外开放程度不高。
目前,江西经济外向度仅为6.8%,比全国低29.7个百分点。2000年,全省海关出口总额11.97亿美元,只占全国的0.5%,在中部六省中倒数第一;实际利用外资3.28亿美元,占全国的0.6%,在中部六省中倒数第二。
2. 从供给角度分析,各主要产业没有形成竞争优势。
我省农业增加值虽居全国前15位之列,粮、棉、油产量也居全国前10位,但江西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农产品没有形成市场规模,产业链条短,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品牌”轻工产品少。省内大商场货架上摆满了广东、湖南的食品和山东、海南的食用油。2000年,江西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实现利润7.70亿元,仅相当于湖北的67.2%。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与农业产值比大都为3:1,我国为0.75:1,湖北为0.51:1,江西只有0.39:1。农业基本上还是以原字号产品输出为主。从工业来看,主要问题是:总量小,结构升级缓慢,国有经济比重过大,企业规模偏小,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偏低。2000年,全省工业增加值532亿元,在中部六省中数量最少;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及科技进步贡献率均为20%,分别比沿海发达省份低18个和30个百分点;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9.1%,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2个百分点;全省共有规模以下企业27.42万家,占工业企业总量的98.7%;工业品在全国市场的占有率仅有1.14%,比1990年下降了0.7个百分点。从三产来看,与全国比仍显落后,2000年江西人均第三产业增加值仅1957元,比全国少396元,相差16.8%。与发达国家比(如美国一产占2%,二产占27%,三产占71%),则相距更远。从三产内部结构看,其发展更多地向传统的生活服务业倾斜,商业、餐饮业比重偏高;高层次的生产服务业,包括金融保险、房地产、咨询技术服务及旅游业的发展迟缓。特别是旅游业资源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与邻省相比,江西接待海内外游客人数、旅游收入仅相当于湖北的三分之一左右,湖南的二分之一左右。
此外,城市化水平低、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辐射和带动能力弱,也是影响我省经济快速发展的制约因素。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江西城镇人口1145.48万人,城市化水平为27.6%,比全国城市化水平低8.6个百分点。目前,江西城市规模明显偏小,市区非农业人口在50万人以上的只有南昌市,其余10个设区市市区非农业人口都不超过40万人。除南昌和九江建成区面积分别为85平方公里和48平方公里外,赣州、景德镇、宜春、新余、萍乡等城市建成区面积普遍在30平方公里左右,而鹰潭、吉安、上饶三城市建成区面积还不及20平方公里。城市规模小是导致二、三产业发展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
9. 谁能回答一下:江西县城经济发展现状大概是什么样的还有什么统计数字谢谢!
不知道您要的是那个县城的,现在给出的是新干县的。
郡县治,天下安”,一语道出了县域经济发展对社会安定团结、全面建设小康的重要性。为更好地认清我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建议,笔者以新干县为例,对县域经济进行深入剖析思考,供各方参考。
一、新干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
一是经济结构日趋优化。随着新干县区域经济的发展,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呈现向高级化演进的动态趋势:第一产业比重逐步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2005年,全县生产总值207016万元,比2000年增长72.2%,“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1.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2761万元,年均增长7.1%;第二产业增加值68447万元,年均增长16.7%;第三产业增加值65808万元,年均增长11.7%。全县人均创造生产总值6785元,比2000年增加2722元,“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0.8%。三次产业结构由2000年41.8:30.3:27.9调整为35.1:33.1:31.8,县域经济结构更趋合理。
二是经济民营化日益显现。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民营经济的发展,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整治投资环境,激活民间资本,促使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县域民营经济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势头,民营经济已成为县域经济新的重要增长点和主力军,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贡献越来越高。从经济总量看,2005年全县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达56.2%,较2000年提高了7.6个百分点,成为壮大县域经济的主导力量;从税收情况看,2005年全县民营经济实交税金8667万元,占县地方财政总收入的65.9%,贡献额占据“半壁江山”;从就业情况看,2005年全县民营经济从业人员77903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47.4%,比2000年提高了14.7个百分点,新增安置就业人员27257人;从有效投入看,2005年全县民间投资完成102803万元,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达89.4%,较2000年提高了41.7个百分点,民间投资主体地位日渐明朗。
三是工业化程度不断增强。工业经济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近年来,新干县大办工业、办大工业的步伐加快,县域经济已脱离了依靠农业来推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经济发展日益依赖于工业经济。2005年,全县工业增加值占GDP的23.2%,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撑力量,比2000年提高了4.6个百分点。从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看,2000年以来,县域第一、二、三产业对县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4.5%、43.3%和32.2%。其中工业对全县生产总值贡献高达32.8%,成为牵引县域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
四是特色农业比重超半。自1999年县委、县政府大力推行优质果业、中药材、良种生猪、山塘水库立体开发四大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以来,四大特色农业产业不断壮大。2005年,全县新发展三湖红桔等优质果树面积3050万亩,累计优质果树面积占果业面积的76.3%。全县水果总产18463吨,其中柑桔17691吨;新栽中药材2.1万亩,中药材面积达16.9万亩,初步形成了“一乡一药,多乡多药”的发展格局,商洲桔壳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品种;在生猪出栏中,三元杂交猪出栏40.3万头,增长38.4%,占出栏生猪的67.9%;山塘水库立体开发面积2.65万亩,占水产品养殖面积的51.9%。果、药、猪、鱼已成为全县农业的四大特色,四大特色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53.4%。
二、新干县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在制改革不断深化和我国加入WTO进入后过渡期的新形势下,新干县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着许多严峻挑战,尤其与发达兄弟县市相比,新干县区域经济存在的问题还很多,差距还很大,特别是在发展和提高方面,还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
一是实力不强。与全市各兄弟县(市、区)比较,新干县区域经济发展速度快、水平高、实力强。但与发达县市比较,结果令人堪忧。发达县市的选择在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公布的2004年中国最发达100名县市名单中,综合考虑人口(2倍于新干县人口内)、地理位置(较相邻)因素,选择了江苏的太仓市(排第14位)、扬中市(排第38位)、金坛市(排第50位)及浙江的玉环县(排第28位)、平湖市(排第31位)5个县市比较。江浙5县市经济总量平均为125.11亿元,是新干县的7.5倍;人均GDP为29263元,为新干县的5.3倍。最高的太仓市总量、均量分别是新干县的12.5倍、8.4倍;财政收入平均为11.92亿元,是新干县的7.4倍。最高的太仓市是新干县的13.4倍。此外,新干县民营经济发展步伐不快、办法不多,措施不配套,使民营经济发展不充分。2005年,民营经济占县域经济总量不足60%,与江浙发达县市民营经济比重高达90%的差距较大。
二是速度不快。2000年至2005年,新干县GDP年均增长11.5%,比江苏金坛市1999年至2004年间年均16.4%的增长速度低6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在基数仅为其的六分之一的条件下,新干县区域经济发展速度反而仅是其的百分之六十。按照经济规律,新干县区域经济要赶上发达县市,发展速度必须不断加快,否则永远落后,甚至差距不断拉大。
三是特色不浓。新干县区域经济发展缺乏个性特色,除玻璃、食品具有较强特色并具有一定竞争力外,其它难有一定规模的品牌产品。加之小企业多,龙头企业和拳头产品少,难以形成资源转移产业链。虽然通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开始形成一些县域特色的产业和区域品牌,但其知名度、市场影响力、辐射范围与规模有限。而浙江省在发展县域经济中“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一县一色”的特色鲜明、专业化程度高。如:桥头的纽扣、绍兴的纺织、诸暨大唐的袜业、慈溪的小家电、乐清的低压电器等,均成为全国行业老大。以皮鞋制造业的专业分工从乐清白石的鞋纸、永嘉黄田的鞋饰、河通桥的鞋料等特色之浓、分工之细,使别人几乎无从竞争。
四是环境不优。县域硬环境不硬、软环境不软,也是制约新干县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一是地理位置的制约,新干县地处江西中部,属典型内陆丘陵区。“不沿海”,“不沿江”,“不沿线”,大量的货运只能依靠京广线和内河运输及公路运输解决,因此,交通地理条件对新干县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相对于其他经济发达地区而言比较弱。二是基础设施的制约,完善的基础设施是保持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重要条件。由于投入不足,在水、电、路、园区规划等环境建设上显得滞后,与江浙发达县市比较差距较大。部分边、穷的村,出入不便,信息闭塞。同时,县域信用环境、服务环境、政策环境、市场环境、投资环境也不理想,县城知名度、美誉度不高,直接影响县域经济的发展。
五是就业不足。新干县劳动力资源较为丰富,2005年全县劳动力196240人,占全部人口的64.2%;全县从业人员为164352人,占全部劳动力资源的83.8%,尚有近16.2%的处于“无业”状态,也就是说尚有3.2万劳动资源富余。在全部从业人员中,有106272人、占64.7%的人在从事着农业生产,比重明显偏高,而在效益相对较高的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贸业中,从业人员仅占26.9%,这一方面说明新干县劳动力就业不充分,另一方面说明新干县劳动力就业结构不甚合理,长此以往,必对新干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区域经济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三、促进新干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的建议
面对开放、开明的市场规则,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逼人态势,根据新干县区域经济现状,借鉴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加快发展新干县区域经济,笔者认为:六个坚持不可少。
1、坚持以发展县城经济为龙头。实践证明:只有县城经济的加快发展,才有可能带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县城金川镇位于县境中部,为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规划面积3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5万人,具有较好的交通通讯优势和人文环境。因此,要利用和发挥这个已有地缘优势,按照“做大规模、做优功能、做美环境、做强产业”的要求,进一步加快县城经济的建设和发展。一要规划好县城的功能。可按照县域人口的30%来规划县城的发展控制区域,规划好加工业区、商务区、贸易区、住宅区,形成县城经济的聚集效应和辐射效应;二要加强县城建设。要放低门槛,加大“引农进城”力度,提升县城“人气”。加大城市基础建设投入,完善城市配套功能,提高县城承载功能;三要提高县城管理水平;四要大力繁荣城市经济。
2、坚持以发展园区经济为支撑。要围绕“完善功能、落实项目、打造特色、提升形象”四个重点,进一步加快工业园区的建设步伐,引导各类企业退城进园,同类集聚,抱团发展,促使园区经济成为新干县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支撑点。一要加快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重点完善工业园南区基础配套设施,加快环区大道和各条支道的建设;抓紧北区规划的组织实施,先行搞好水、电、路“三通”,尽早构筑总体框架;高起点规划河西高新技术开发区,初步形成“一园三区”格局;二要加快项目进区。完善项目进区考核办法,加快引进一批“高、新、精、大”项目,强力突破“大项目”进区;对园区现有企业及待建项目,要全程跟踪服务,促进企业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三要抓紧完善园区产业布局。重点抓好机电、服装鞋帽、玻璃灯饰、盐药化工等特色园的规划建设,努力形成“园中套园、一园一业”的产业布局。
3、坚持以发展民营经济为重点。近年来,新干县民营经济发展势头日益强劲,对促进县域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渠道、增加财政收入、满足社会需要作出了积极贡献,已成为县域经济最具活力、最有后劲的发展板块。但新干县民营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较低,企业规模小,科技和管理水平低,与江浙发达县市相比差距较大,尤其是个体私营经济仍处在资本初始积累阶段,民营经济发展有较大的空间。要把民营有制经济作为县域经济非常重要的新增长点来抓,作为全面建设小康新干的重要财富源泉来抓,进一步健全发展机制,全面落实公平待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信用担保体系,保障合法权益,优化发展环境,全力确保民营经济总量高速增长。
4、坚持以发展劳务经济为补充。不言而谕,劳务经济指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务商等获取的经济收益。2005年全县离乡务工人员达46683人。农村外出从业得到的报酬人均612.44元,占农民纯收入的16.7%,劳务经济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渠道。因此,一定要做好这篇文章,壮大新干县劳务经济,以加快县域经济的迅速发展。一要鼓励、组织富余劳动力外出打工,在政策上,具体措施上(比如建立外出打工中介组织、外出打工协会等服务性中介组织),给予支持和保护,促进新干县劳动力外出打工规模化、组织化;二要依托全县“三化”进程,加快新干县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步伐,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面,做到扩大就业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三要以推动全民创业为契机,引导外出务工人员带资金、带技术,返乡创业,发展壮大“归雁经济”。
5、坚持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全县上下都增强招商引资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慢进也是退的危机感,要形成无外不快、无外不活、借助外力求发展的共识,积极策应对接“长蛛闽”、承接“昌吉新”、融入全球化战略,积极创新思路,坚持实行以商招商、委托招商、网上招商、亲情招商,重点做活驻点招商、产业招商和开发式招商,主攻劳动密集型产业、挂靠配套型产业和外向型产业。要着力引进一批技术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大企业落户新干县,达到“一子定乾坤”的效果;要有针对性引进已落户企业的上下游产业落户新干县,形成“落户一个,带来一批”的滚雪球效应,实现县域经济发展的新突破。
6、坚持以项目建设为动力。发达县市的实践表明,项目能带来资金、技术和人才,凡是有大项目的县(市),其经济实力就大为增强。要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把大做项目、大上项目作为经济工作的主抓手,以项目建设拉动县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要立足新干经济发展现状、产业基础,主动跟进江浙等沿海地区产业梯度转移,并瞄准国家投资导向和重点,选择引进项目,尤其是“三农”、园区基础设施、城市基础设施、县乡公路建设、水利设施和精制盐、食品、机电、旅游服务业及公益事业等方面的项目,通过项目培育建立新的产业、产品优势,增强县域经济的整体实力。
10. 当前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农村基础设施出路在哪
县域经济是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结合点,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战略基石。在新常态下,县域经济发展也进入了发展的新阶段,承担着促进国家区域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使命,面临着提质增效升级的战略任务,更蕴含着巨大变革和创新活力。在这一背景下,特别需要重新审视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明确当前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适应把握并引领新常态,谋划未来发展道路,促进县域经济的健康发展。
新时期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
新常态是我国经济发展从高速增长转入中高速增长的一种阶段性特征,符合后发国家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其实质是经济发展迈向更高水平的新阶段。在发展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需要保持经济平稳发展的同时,更加突出发展质量,通过推进经济结构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转换,增长动力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推动经济发展方式深刻变革,最终实现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县域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空间核心,对保持我国经济稳定发展、提升发展质量、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一)县域经济是促进经济平稳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县域经济以县城为核心、农村为腹地,连接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是城乡人口、资本、信息等要素集聚的空间枢纽,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主要增长点。从统计数据来看,县域经济是支撑我国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重要力量,县域经济增长对国家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很高。截至2013年,全国县域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7.8万亿元,占全国地区生产总值的53.5%,贡献了我国一半以上的国民生产总值。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并不意味着经济增长停滞,反而随着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并处于相对合理区间,依然是我国未来一段时间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在这种情况下,保持县域经济整体平稳发展,并从县域入手,推动广大农村地区经济的大发展,激发广阔的农村市场需求,培育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将有助于稳定市场信心、扩大回旋空间、增强应对底气,真正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
(二)县域经济是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着力点
在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要求和驱动因素有了显著的变化,其核心在于质量。随着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开始减少,人口老龄化日趋显著,农业剩余劳动力可用空间已经不大,转移速度和规模都明显收缩,“人口红利”正在减弱,同时传统产业供大于求,产能严重过剩,投资扩张空间缩小,投资增长明显放缓。新常态下,支撑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将由生产要素大规模、高强度投入转向依靠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的创新驱动,迫切要求将创新和人力资本投资作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2013年,我国县域内人口总数达8.85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66%左右,既是蕴含巨大潜力的内需市场,更是具备形成“人力资本红利”的实现基础,如果能够将县域人口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本优势,将会形成巨大的创新能力,为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提供持久有力的支持。
(三)县域经济是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着力点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是人口结构、产业结构、空间结构全面转型的过程,需要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最终目标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县域是城乡之间的连接点,占有最大的国土面积。2013年,全国县级行政区划单位(包括市辖区)2853个,全国县域国土面积约89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93%。从空间经济角度来看,如果不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推动县域城镇化,县域就是城乡二元割裂发展的分割线。而积极发展县域经济,推动县域城镇化,促进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制机制城乡统筹,可以有效缓解转移人口的经济和心理压力,更好吸纳农村劳动力,推动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农业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化,既能够便捷促进农村劳动力就近转移,又可以有效避免大中城市过度拥挤,有利于推进城乡人口、产业、空间深度融合,形成以城带乡、城乡互动、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
新时期我国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
县域经济对保持我国国民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但在经济新常态条件下,我国县域经济发展也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突出体现在经济结构转型压力大、新型城镇化发展滞后、资源环境约束加强、投融资机制不完善、开发合作不足等方面。
(一)县域经济结构转型压力较大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经济整体增长速度由高速向中高速转换,市场条件发生深刻变化。过去经济增长主要靠数量扩张,市场竞争主要是价格竞争。现在经济增长转向数量扩张和质量提升并存,市场竞争转向质量技术品牌服务竞争。在这种形势下,县域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愈加突出。第一,在经济新常态下,县域经济单一依赖出口、资源的传统发展方式难以为继。例如,东部地区县域经济的主体主要是民营经济、中小企业,产品主要是传统产品,面临全球市场低迷引发的外需紧缩压力,转型之路非常艰难。中西部的很多县还未完全步入工业化中期,相当部分农业大县传统种植业和养殖业仍占较大比重,受自然和市场双重因素影响,生产波动性和风险性较大。第二,县域产业发展同质化和产能过剩问题较为严重。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相当部分县域产业体系雷同,而且很多产业链条短、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能源消耗较大。特别是一些县域经济主要依靠钢铁、电解铝、水泥等传统工业或光伏、风电等新能源产业支撑,目前供给能力大幅超出需求,运行风险逐步显性化。第三,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兴增长点培育不足。伴随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和国际经济复苏疲弱态势延续,县域经济发展普遍缺乏新的增长点。特别是在服务业方面,与现代农业和工业配套的先进服务业发展滞后,电子信息和互联网新兴服务业发展相对缓慢。第四,县域企业创新能力仍然不足。长期以来,县域企业主要以中小企业为主,发展主要依靠要素低成本优势实现规模扩张,尽管存在“船小好掉头”的优势,但往往对先进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的重视不够,企业研发投入强度普遍偏低,往往难以形成市场占有率高和科技含量高的优势品牌产品。
(二)县域新型城镇化发展滞后
在开放的市场经济体系中,城镇人口规模和经济结构变化与其吸纳能力和承载能力呈正相关关系。县域的经济能级和产业层次取决于要素吸纳及承载能力,县域经济的影响和辐射范围取决于经济规模和产业带动力。只有县城及中心镇具备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加之拥有中心城市无法比拟的生态环境,才能更好地承担区域产业分工职能,才能够成为农村人口就近转移的首选区域。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大中城市人口密度高,规模较大,而县城及中心镇普遍规模偏小,聚集和吸纳人口、产业的能力相对不足。现实中,我国很多县域城镇功能不健全,城镇化质量不高,教育、医疗、科研资源特别是优质资源缺乏,缺乏足够的承载力,很难吸引人才、资本等高端要素集聚,还往往容易导致大量人口外流,而要素聚集程度不高又导致各项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投资成本高、使用效率低,使得城镇的集聚效应更难发挥,容易形成城镇化滞后的累积因果循环。
(三)县域经济发展面临较强的资源环境约束
在我国县域经济发展早期,许多地方企业就地办厂、分散布局,重复建设突出,导致土地浪费和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目前,尽管“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已不再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主流,园区化承载、集群式推进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形态。不过,由于前期高速发展的先破坏、后治理,重利用、轻保护,对区域自然环境有很多“透支”,导致县域出现资源趋紧、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等问题。同时,伴随工业化加速和产业区域梯度转移,我国大量工业产能逐渐向县城汇聚。一方面,随着大中城市产业升级和节能减排,很多大城市的工业产能向县域下移。另一方面,乡镇企业向园区集中和城市集中,工业产能大多数移入了县城。两方面工业产能在县域汇聚,客观上增加了县域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压力。长远来看,很多县域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原有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快速凸显,县域发展面临着既要进一步加强生态建设和自然保护补“欠账”,又要在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条件下为转型发展增容量的严峻挑战。
(四)县域经济发展的投融资机制仍不完善
县域发展不仅对县域自身建设具有很高要求,还肩负着使乡村相对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向城市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文明的生活方式转变的重大任务。在这一过程中,县域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的建设将会加速推进,这些都需要强大的资金保障。但是,目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投融资机制仍不完善。一方面,在分税制财税体制下,县域财权与事权尚不能完全统一,县级财政负担过重,导致区县级财力严重不足,财政收支矛盾尖锐,县域财政很多成了“吃饭”财政,没有多少财力安排公共事业和建设支出。而在财政资金扶持方面,国家财政往往“抓大放小”,扶持的对象主要是大中型企业,而作为县域经济主体的中小微型企业较难得到上级财政转移支付的支持。另一方面,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也相对不足。由于金融机构自身逐利的特点,金融机构信贷向大城市、大行业、大企业集中特征明显,县域中小企业,特别是风险高、投入大、回收期限长的涉农项目中小企业往往缺乏长期稳定支持。加之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实行集约化经营,县级金融机构的管理权被大大压缩,县级金融机构贷款权限和额度收缩,使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能力不断弱化。
(五)县域经济发展相对封闭、开放合作不足
在传统的地方考核体系指引下,县域经济发展以竞争为导向,往往更多侧重利用本区域内的发展资源,采取差异化政策,吸引外部投资强化自身竞争力。从区域经济发展整体来看,这有助于形成发展竞赛,在短期内促进发展基础好、政策灵活的县域经济优先发展。但同时,由于县域竞争多于合作,县域经济发展往往自成体系,区域资源共享性也相对较差。具体体现在,一方面,在空间经济发展布局上,往往由于缺乏跨区域的产业链式延伸和各个环节的分工合作,导致县与县之间、县与中心城市之间同类产业区块并存,过度竞争严重,无法很好地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县域经济相对独立的发展模式,与区域中心城市联系不够紧密,缺乏区域联动发展机制,往往导致中心城市的辐射效应难以向县域渗透。县域发展利用中心城市的技术、人才、信息等创新高端要素比较困难,不利于县域经济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而中心城市的产业、人口也难以向周边县域疏解,导致人口膨胀、交通拥堵和环境恶化等“城市病”加剧。
新时期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县域经济发展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在新常态条件下,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应健全质量更好、结构更优的县域产业体系,加快县域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县域经济绿色转型,创新公私合作的县域投融资模式,依托城市群和都市圈实现县域协同发展、充分释放县域改革红利。
(一)健全质量更高、结构更优的县域产业体系
县域经济发展要适应我国经济阶段性发展特征和运行规律,实现质量更好、结构更优的发展“新常态”,促进自身经济发展方式要真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发展动力正从要素驱动的增长向创新驱动增长转变。首先,以新型工业化为依托,加快推进农产品的精深加工、产业化和工业的集聚化,推动制造业产业链各环节的专业化、服务化,大力发展研发、设计、现代物流、互联网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壮大主导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重点以市场为导向,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发展一批特色优势突出、功能定位清晰、集聚效应明显、辐射带动力强、财政贡献率高的主导产业,发挥特色竞争优势,同时“有进有退”,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继续化解过剩产能,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将有潜力的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成为主导产业。其次,加快发展县域服务业,特别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推动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发展和应用,挖掘县域信息消费、文化消费、生活消费服务业潜力,切实发挥现代服务经济对县域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最后,实施县域经济创新驱动战略,通过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产业结构的优化,重点围绕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需要,发展智能制造,鼓励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柔性制造、个性化定制、智慧物流等新型制造模式,支持县域技术创新、业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多元创新发展,加快推动县域产业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培育壮大产业竞争新优势。
(二)加快推动县域新型城镇化建设
县域经济发展需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而新型城镇化不仅仅只是一个城镇规模扩张、空间扩大的过程,而是要立足统筹城乡,由“物的城镇化”向“人的城镇化”转变。因此,加快推动县域新型城镇化发展,首先,要促进产城融合,从县域环境资源条件出发,促进人口城镇化、产业城镇化和空间城镇化协调发展,推动城镇化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以及服务业的融合,将产业发展与人口集聚、城镇建设结合起来。其次,要提升县域城镇的承载和服务能力,以现有县城和部分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建制镇为基础,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构建合理的乡镇、村体系和村落空间布局,围绕县域城镇居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住房、交通、教育、医疗等民生需求,完善基础设施并发展县域服务业,发挥县城和中心镇在市与乡之间的产业、要素、资源配置等方面的衔接功能,优化城镇功能,提高城市生活质量,提升城市发展品质。最后,县域城镇化发展要结合城镇化制度建设,积极稳妥地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和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和征地补偿制度,形成城乡人口公共服务共享机制,形成有利于促进城乡人口迁移转换的体制机制。
(三)促进县域经济绿色转型
新常态是经济减速转型提质的新阶段,也是绿色发展提质的新契机。大量实践证明,一个地区拥有生态资源优势往往更有发展前途和发展后劲。因为长期来看,拥有好的生态环境,就意味着投资创业有更大的优势,聚集优秀人才、吸纳先进生产要素有更大的空间。县域经济发展必须把绿色发展作为引领经济新常态的重要力量,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充分发挥生态环保的引导作用和倒逼机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培育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县域形成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绿色经济道路,创造更多的绿色财富和生态福利,把生态比较优势转化为生态竞争优势。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发挥资源禀赋优势承接产业梯度转移是经济欠发达县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赶超跨越发展的有效路径,但以资源高消耗、环境高污染为代价承接产业转移,不仅难以获取产业发展主动权,反而往往容易长期处于发展被动地位。因此,县域经济发展要承接国内外先进的产业转移,更要明确绿色发展理念,使承接产业转移符合经济规律、地方实际、国家产业政策发展方向和资源环境保护要求,促进承接产业转移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区域经济增长与绿色发展的同步。
(四)创新公私合作的县域投融资模式
从目前的情况看,县域经济发展仍然需要财政金融支持。特别是对于欠发达地区而言,仍需通过实施增量返还、财政贴息等方式,用于扶持产业项目发展,并积极鼓励农村金融发展,支持各类金融机构搭建融资平台,为县域重点工业园、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济组织协调融资。同时,更重要的是,县域经济不能单纯依靠传统财政金融模式,而应利用我国的民间资本存量优势,建立社会资本稳定投入机制,突出发挥民营经济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推动县域城镇化建设方面的作用。现阶段,应充分把握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机遇,重点创新政府公共部门与民营企业合作、国有经济体与民营经济体相结合的PPP模式,把县域政府部门的社会责任、战略规划与民营企业的创业精神、民间资本结合到一起,政府、企业、公众共同制定战略规划,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和运营,发挥民营企业的市场效率优势,以生产要素互换为基础,支持民营资本自行融资开发县域城镇基础设施,以市场化经营城市为手段,主动承担市场风险,通过商业地产开发、住宅房地产开发、专业市场开发等项目运作,实现资本增值,建立县域发展的可持续投融资机制。
(五)依托城市群和都市圈推动县域协同发展
在城镇经济体系中,县域经济有相对稳定的空间区域,有比较独立的自组织生产体系和行政管理主体,是相对独立的区域经济体。但这并不意味着县域经济是封闭的“诸侯经济”。相反,在区域一体化日益加强的趋势下,县域经济发展应立足自身禀赋,主动突破行政地域边界,以区域市场为主导,在更大范围的城市群和都市圈内进行资源配置,形成跨区域的协作机制。一方面,县域应利用自身空间节点优势,多渠道、多形式地融入城市群、都市圈的协同格局,构建功能互补、分工合理的区域发展体系,在区域城镇体系中承接来自大中城市的技术、资本、人才、信息、管理等要素辐射溢出,促进城乡之间研发、生产、服务、销售等方面的交流融合。另一方面,县域应把握国家推动重点城市群、都市圈和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机遇,明确自身在城市体系中的战略定位和角色分工,优化发展空间和产业功能布局,积极建设卫星城镇和次级增长中心,主动承接中心城市的人口、产业转移,联动城乡融合发展。
(六)充分释放县域改革红利
从我国经济发展历程来看,启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进程最根本的因素就是改革。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经济体制改革打破了计划经济的束缚,使个人、企业的自主性和活力得到巨大的释放,一直影响至今。在经济新常态下,要素成本和资源环境的红利相对减少,但政府改革创新红利仍在增加。县乃国之基,自秦以来绵延2500余年的县域,是我国历朝历代国家治理的基本单元。同样,县域改革也是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领域。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从宏观管理体制上对县域发展“松绑”,加快推进“扩权强县”改革步伐,通过扁平化放权式改革使县级政府具有更大的自主权,在财政体制、经济管理、社会管理等方面赋予县域更多权限,将是县域改革的趋势。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新一轮县域改革不是搞政策洼地,不是要政策、争优惠、占资源,而是在市场发挥资源配置决定性作用基础上的体制创新。因此,县域经济改革需要利用、执行并创新产业、土地、税收、信贷、投资、科技、人才等各项改革政策,通过政策引导各类要素通过市场机制向县域经济转移集中。同时,县域尽管从行政管理角度上说是一致或相似的,但从自然地理、地理区位、资源禀赋等角度来说则是类型多样、千差万别,不同地区县域经济的潜在增长率、结构调整的空间和创新发展的驱动力不尽一致。因此,主动适应新常态,在全面深化改革方面,既要强调统一性,也要尊重差异性,要将改革的顶层设计和基层创造结合起来,既要领会和贯彻落实改革顶层设计的战略意图,又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开展不同区域的差异化试点,充分调动地方干部和群众的创新活力,大胆实验,鼓励地方先行先试,在可全国推广的创新政策和执行机制方面走在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