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海拔高,夏季凉爽;气温日较差较大(4分)地形河流(每空2分)
(2)耕地:比重下降(2分)
原因: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交通用地等占用耕地;退耕还林、还草。(4分)
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比重上升(2分)
原因:城市(镇)化及工业化的发展。(4分)
(3)特点:以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重工业为主,高耗能产业比重大。(2分)
问题:①能源、资源消耗量大,可能带来资源枯竭;②可能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③产业转型升级难度大。(每点2分,满分6分)
⑤ 西宁市的经济发展如何
正在不断的进步,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步入了崭新阶段,西宁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各占全省的三分之一。
⑥ 青海省西宁市在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高吗
挺高的,西宁市的生产总值可占到青海省总值三分之一左右,算是比较高的了。
⑦ 青海西宁到底是个什么地方,有什么习俗 经济状况以及气候。越具体越好
西宁是青海省省会。 西宁市简称宁,因取“西陲安宁”之意而得名。地处青海省东部,黄河支流湟水上游,四面环山,三川会聚,扼青藏高原东方之门户,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古有“西海锁钥”之称。西宁市是青海省省会,是全省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交通中心,主要工业基地。西宁有渊源流长的历史文化,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绚丽多彩的民俗风情,是青藏高原一颗璀璨的明珠。
西宁市位于青藏高原东部,平均海拔2261米,地理坐标东经101°77′、北纬36°62′。地势自北向 南倾斜,西北高,东南低,东西狭长,形似一叶扁舟。湟水及其支流南川河、北川河由西、南、北汇合于市区,向东流经全市。西宁属大陆性高原半干旱气候。 气压低、日照长,雨水少,蒸发量大,太阳辐射强,日夜温差大,无霜期短,冰冻期长,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天然的避暑胜地。
西宁市现辖城东区、城中区(含城南新区)、城西区、城北区、海湖新区、国家经济开发区及大通、湟中、湟源三个县,总面积7649平方千米,其中市辖区面积380平方千米。截至2011年11月1日,西宁市总人口达220.87万人, 占全省39.25%,城镇化率达到63.7%。
西宁市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高原古城。是我国黄河流域文化组成部分。据城北区朱家寨遗址、沈那遗址和西杏园遗址等考古发现,早在四、五千年以前就有人类在这块土地上生产、生活,繁衍生息。商周秦汉时期,河湟地区是古羌人聚居的中心地带。 西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霍去病将军在此设西平亭。东汉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设西海郡。唐初(公元619年)建鄯州,成为青藏高原与中原的交通中转站。五代北宋时称青唐城,是吐蕃唃厮啰的国都,成为东西商贸交通的都会,兴盛一时。宋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宋军进入青唐城,改称西宁州(取名西方安宁之意),建陇右都护府。清雍正三年(1725年)改置西宁府。1914年裁西宁府,设西宁道。1926年,撤销道,改为西宁行政区,设西宁行政长官。1946年西宁改县为市,成为青海省省会。1949年9月5日西宁解放,仍作省会。
西宁市文化艺术的发展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从文艺的表达方式看,有戏剧、曲艺、歌舞、音乐、民歌等。戏剧主要有眉户剧、平弦剧、藏戏、灯影戏、豫剧、秦腔。曲艺主要有平弦、越弦、下弦、道情、贤孝。歌舞音乐主要有汉族的社火、土族的安昭、回族的宴席舞、撒拉族的婚礼舞、藏族的锅庄舞以及藏传佛教寺院在祭祀、典礼、法会时演奏的寺庙音乐。民歌主要有汉、回、土、撒拉族喜爱的“花儿” 和藏族的“拉伊”等。其中2010年西宁市的“汉族民间小调”,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音乐项目类别(序号7)。此外,藏传佛教圣地塔尔寺的酥油花、堆绣、壁画被誉为"艺术三绝",黄南州的热贡艺术和湟中农民画也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西宁市是典型的移民城市,多民族聚集、多宗教并存。西宁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农业区与牧业区结合部,是青藏高原人口唯一超过百万的中心城市,移民人口达100万之多,有汉、回、藏、土、蒙古、撒拉等35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57.34万人,占总人口25.96%。佛教、伊斯兰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等多宗教并存,其中,藏传佛教和伊斯兰教影响尤为深远,塔尔寺是我国六大藏传佛教寺院之一,东关清真大寺是西北四大清真寺之一。各民族团结奋斗,相濡以沫,赋予了丰富的人文精神,谱写了灿烂的发展史,创造了辉煌的成就,使西宁显现出包容、友好、开放、创新的城市文化特点。
西宁市是古“丝绸之路”南路和“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自古就是西北交通要道和军事重镇,素有“海藏咽喉”之称。随着西部大开发和现代交通建设步伐的加快,以西宁为中心辐射全省的交通网络已初步形成,315、109国道贯穿全境,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四通八达,铁路向四周延伸,总铺轨里程1300余公里。青藏铁路建成通车使西宁成为青藏高原铁路中心枢纽。 西宁机场每年客运吞吐量以45%的速度递增,现已实现和全国各主要城市的通航。2011年伊始,西宁机场二期工程核心建设项目,航站楼现已开工建设。1997年6月开通的“兰—西—拉”(兰州—西宁—拉萨)通讯光缆工程,是青海、西藏联接全国各地及世界数十个国家的重要途径。
西宁市把旅游业作为最具潜力、最具竞争力的生态产业,依托青藏高原独特的旅游资源,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宾客。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后,青海省委、省政府提出了要把青海建设成旅游名省的战略规划。西宁市委、市政府以此为契机,积极响应,不断挖掘和开发旅游资源,积极打造“天路起点,中国夏都,健康之旅”旅游品牌,形成了环西宁200公里“中国夏都”旅游圈。利用已开辟或正在开辟的环青海湖旅游线、黄河源旅游线、唐蕃古道旅游线、宗教朝圣旅游线、世界屋脊旅游线、青藏铁路旅游线等十多条精品旅游线路,充分展示青海湖、日月山、塔尔寺、原子城等著名自然和人文景观,以及富有青藏高原魅力的民族风俗文化。西宁连续多年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十大避暑城市,中国十大安静城市(社会噪音),中国十大最美丽城市及全国双拥模范城,中国十大最向往的旅游目的地等。目前西宁正在创建国家文明城市及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西宁市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现已形成了群众体育、传统民族民间体育、竞技体育齐头并进,协调发展的格局。晨练的人数不断增多,市民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传统的赛马、拉巴牛、摔跤、武术等体育活动有声有色;竞技体育成果显著,西宁市湟中县多巴国家高原体育训练基地,王丽萍、王军霞、孙英杰等体育名将均在此进行过赛前集训。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中国青海抢渡黄河极限挑战赛、青海高原世界杯攀岩赛等大型赛事的举办极大地提高了西宁的知名度。特别是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为亚洲级别最高、规模最大的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高海拔的国际性公路自行车赛。
西宁市依托全省丰富的自然资源,作为青海重要的工业基地,在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水能、动植物、矿产、石油、天然气、盐湖等资源已成为拉动青海经济的主要增长点,全省迄今为止已发现各类矿产123种,其中煤、锂、芒硝、石膏、钠盐、镁盐、铁、铜、锶、冶金用石英岩等均居全国前列。风能、电能、太阳能等绿色能源凭借优越的地理环境也得到了大力发展。
随着一年一度的“郁金香节”、“青洽会”、“藏毯博览会”、“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青海民族文化旅游节”等重大活动的举办,极大地提高了西宁的知名度,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宾客走进高原,走进西宁,旅游观光、投资置业。
四海的宾朋,我们尊贵的客人,来吧,雪域古城欢迎您,高原夏都欢迎您,喝一碗甘洌醇香的青稞美酒,温暖你我炽热的心灵!
⑧ 请大概介绍下西宁
【西宁概况】
.青海省省会西宁取“西陲安宁”之意,是青藏高原的东方门户,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古有“西海锁钥”之称。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交通中心,主要工业基地。位于省境东部,湟水中游河谷盆地,地理坐标东经101°49′17〃、北纬36°34′3〃。总面积7472平方千米,其中市辖区面积343平方千米。总人口人口184万人(2004年)。
市人民政府驻城中区南关街,邮编:810000。代码:630100。区号:0971。拼音:Xining
西宁位于青海省东部、湟水谷地,海拔2275米,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西宁市是青海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和交通中心,有渊源流长的历史文化,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绚丽多彩的民俗风情,是青藏高原一颗璀灿的明珠。
西宁地处青海东部,黄河支流湟水上游,四面环山,三川会聚,扼青藏高原东方之门户。地理坐标为东经101°49′17〃北纬36°34′3〃地势由北向 南倾斜,西北高,东南低,东西狭长,形似一叶扁舟。湟水及其支流南川河、北川河由西、南、北汇合于市区,向东流经全市。
西宁市境内最高海拔4394米,市区中心海拔2275米。属大陆性高原半干旱气候。其特点是:气压低、日照长,雨水少,蒸发量大,太阳辐射强,日夜温差大,无霜期短,冰冻期长,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天然的避暑胜地。
西宁古称“湟中”,是一座具有2100多年历史的高原古城。西宁曾是西汉将军赵充国屯田的基地,是丝绸之路青海道的通衢、沟通中原与西部边地的重要城镇,也是历史上“唐蕃古道”必经之地。今天的西宁市为兰青铁路终点、青藏铁路和青藏公路起点,依然是通往青藏高原腹地的交通要冲。
西宁周围群山环抱,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属高原半干旱气候,年均温4.9℃,最高31℃,最低-18℃。年降水量379毫米。夏季凉风习习,凉爽如秋,是天然的避暑胜地。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城市,西宁市名胜古迹众多,主要游览点有北山寺、东关清真大寺、马步芳宅邸等,湟中县的塔尔寺是藏传佛教圣地,著名的青海湖距西宁市290公里。
西宁市区面积350平方公里,城区面积50平方公里,人口100万。是一个有汉、回、藏、蒙古、满、土、撒拉等民族聚居的城市,少数民族占全市总人口的23%。尤其以回族和藏族为多,如果要领略民族风情,这是一个好地方。
【行政区划】
2005年,西宁市辖4个市辖区、2个县、1个自治县。
西宁市 面积7472平方千米,人口184万。
城中区 面积 11平方千米,人口15万人。邮编810000。
城东区 面积 115平方千米,人口23万人。邮编810000。
城西区 面积 79平方千米,人口22万人。邮编810001。
城北区 面积 138平方千米,人口20万人。邮编810001。
湟源县 面积1609平方千米,人口14万人。邮编812100。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湟中县 面积2430平方千米,人口47万人。邮编811600。县人民政府驻鲁沙尔镇。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 面积3090平方千米,人口43万人。邮编810100。自治县人民政府驻桥头镇。
* 此处区划地名资料截至2005年12月;面积、人口数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06)》,人口截至2004年底。 *
【历史沿革】
古为羌地,西汉时置军事和邮传据点西平亭,神爵初属金城郡临羌县。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汉军西进湟水流域,汉将霍去病修建军事据点西平亭,这是西宁建制之始。东汉建安中置西平郡,治西都县(今西宁市)。(或说,)魏文帝黄初三年(公元222年)扩建为西平郡,开始在此筑城。北宋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改为西宁州,至此“西宁”之称始于见史。民国十八年(1929年)青海正式建省,治西宁县,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以省垣周围正式成立西宁市。
1949年9月5日西宁解放,9月8日成立市人民政府,为青海省辖市。1950年西宁市为青海省人民政府驻地。 1960年原由省直辖的湟中、大通2县和互助土族自治县划归西宁市领导。1962年湟中、大通2县和互助土族自治县改由省直辖。1966年大通县(驻桥头)交由西宁市领导。1985年11月6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85]163号)撤销大通县,设立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以原大通县的行政区域为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的行政区域。1986年3月5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6]30号):(1)将西宁市城西区分设为城西、城北两个区。(2)撤销西宁市郊区,将原郊区所辖的7个乡分别划归城东、城中、城西、城北4个区管辖。1999年12月5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9]142号)将海东地区的湟中县、湟源县划归西宁市管辖。
1999年(1999年统计资料不含湟中、湟源两县数据)西宁市辖4区(城东区、城中区、城西区、城北区)、1县(大通回族自治县)。计有23个街道办事处,11个镇,22个农村乡政府。计有370个村民委员会,216个居民委员会,104个家属委员会。总面积为3456平方千米,市区面积为350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55平方千米。年末全市总人口为148.62万人,其中市区人口91.91万人。
2000年,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西宁市总人口1849713人,其中:城东区 270268人、城中区 148521人、城西区 225412人、城北区 210265人、大通县 416968人、湟中县 448465人、湟源县 129814人。
2001年1月16日,青海省人民政府青政函[2001]7号文批复: ①撤销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新庄乡,设立新庄镇;撤销多林乡,设立多林镇;撤销长宁和后子河2乡,合并设立长宁镇;撤销清平乡,并入黄家寨镇;撤销岗冲和景阳2乡,合并设立景阳镇;撤销药草乡,并入塔尔镇;撤销新城乡和无朔镇,将其中6个村(老营庄、毛家寨、贺家寨、毛家沟、大湾、水泉湾)并入桥头镇,另4个村(新添堡、上堡、鲍东、鲍西)并入长宁镇。 ②撤销湟中县上五庄回族乡,设立上五庄镇;撤销总寨和升平2乡,其中将总寨乡的18个村(王斌堡、张家庄、清河、清水河、总南、总北、谢家寨、杜家庄、泉尔湾、新庄、王家山、逯家寨、新安、星家、元堡子、享堂、塘马坊、陈家窑)和升平乡的5个村(莫家沟、上细沟、下细沟、上野牛沟、下野牛沟)合并设立总寨镇;撤销坡家和甘河滩2乡,与大才乡的黄二村合并设立甘河滩镇;撤销拦隆口、四营和拉沙3乡,其中将拦隆口乡的25个村(拦隆口、扎什营、新村、巴达、班仲营、端巴营、西岔、上鲁尔加、下鲁尔加、白杨口、东拉科、南门、上庄、前庄、中庄、尼隆台、卡阳、白崖、尼隆口、桥西、千东、千西、上寺、铁家营、上营)、四营乡的11个村(伯什营、麻子营、白崖、拦一、拦二、尼麻隆、图巴营、合尔营、后河尔、上红土沟、下红土沟)和拉沙乡的7个村(红林、邦隆、南门、占岭顶、民联、峡口、民族)合并设立拦隆口镇;撤销上新庄乡和马场藏族乡、合并设立上新庄镇;撤销田家寨和什张家2乡,合并设立田家寨镇;撤销共和、维新和盘道3乡,合并设立共和镇;撤销李家山乡,与四营乡的塔尔沟村合并设立李家山镇。 ③撤销湟源县大华乡,设立大华镇。 ④将湟中县总寨乡的4个村(徐家寨、东村、西村、陈家滩)并入鲁沙尔镇;拉沙乡的8个村(北沟、中村、杨家台、年家庄、尕尔加、目尔加、洛尔洞、拉卡山)和拦隆口乡的8个村(合尔营、奔巴口、丹麻寺、油房台、玉拉、幸福、沙窝尔、初哇)并入多巴镇;升平乡的4个村(上阿卡、下阿卡、秋子沟、牙加)并入土门关乡。2001年底,全市辖23个街道、26个镇、26个乡、6个民族乡,128个社区、28个居委会、926个村(牧)委会。
2003年底,辖23个街道、26个镇、24个乡、6个民族乡,934个村(牧)委会、165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1783713人。
2004年7月,西宁市城北区区划调整,街道办事处由4个调整为3个:撤销三其街道办事处,并入马坊街道办事处。
2006年8月,西宁市:新增1个镇,全市乡镇总数由56个(26镇30乡)调整为50个(27镇23乡)。
湟中县:撤销西堡乡,设立西堡镇;撤销大源乡,并入鲁沙尔镇;撤销丹麻乡,并入田家寨镇。
湟源县:撤销塔湾乡,并入申中乡;撤销城郊乡,分别并入城关镇、东峡乡、和平乡。
大通县:撤销西山乡,并入青山乡;撤销窎沟乡,并入朔北藏族乡。
⑨ 2018年西宁市全年GDP是多少亿
2018年西宁市全年GDP是1286.41亿元。
1、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6.08亿元,增长4.2%,对GDP贡献率为1.44%,拉动GDP增长0.13个百分点;
2、第二产业增加值467.99亿元,增长8.8%,对GDP贡献率为48.31%,拉动GDP增长4.35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增加值增长8.0%,对GDP贡献率为34.92%,拉动GDP增长3.14个百分点;
3、第三产业增加值772.34亿元,增长9.4%,对GDP贡献率为50.25%,拉动GDP增长4.52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比为3.6:36.4:60.0。
(9)西宁市最新经济发展概况扩展阅读:
1、2018年,西宁市实现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92.94亿元,增长17.4%,其中,完成税收收入77.58亿元,增长20.3%。
2、全年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97.48亿元,增长3.2%,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增长4.4%、公共安全支出增长4.8%、教育支出增长13.5%、科学技术支出增长50.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7.3%,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增长9.1%、节能环保支增长15.4%、城乡社区支出下降8.3%。
⑩ 西宁的文化产业发展的怎么样越具体越好!最佳答案有加分噢~
推进西宁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在有着2100多年悠久历史的西宁,怎样开发利用河湟地域沉积的丰富多彩的特色文化,开拓发掘源远流长的民间文化,构建有个性且特点鲜活的文化产业,实现文化和经济融合发展,是一个具有深刻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重要课题。
1充分认识文化产业的地位和作用
1.1发展文化产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的全面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不仅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还要满足精神文化需要。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闲暇时间的增多,在物质生活得到基本满足后,人们更加关注文化的、心理的、精神的需要。如人们对于书籍、音像、影视、艺术的需要,对娱乐服务、文化服务、旅游休闲等需要。发展文化产业。以更丰富的文化产品来满足人们越来越紧迫的精神文化需求,已经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成为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1.2发展文化产业对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文化产业属于第三产业,它的发展不仅增加第三产业发展的总量,而且还提升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我国第三产业总量不足,比重过低,已成为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的一个突出问题。目前,以OECD国家为首的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已经达到70%以上,而我国的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仅有33.6%,这个数字甚至低于相当多的发展中国家的水平。发展文化产业是加快第三产业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步骤,是进一步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重大举措,是实现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在北京,文化产业正在超过工业产值,上海经过几年努力,已形成电影电视、出版印刷、文化娱乐为主导的产业基本结构,云南打造民族文化产业品牌,使之已成为宣传云南、扩大云南影响力的有效载体。
1.3发展文化产业是带动其它产业发展的有效手段。文化产业将文化作为基本资源融入到经济运行之中,能够进一步促进技术、知识、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的形成和合理的配置,提升物质生产领域的文明程度,减少物质资源的消耗,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一些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表明,文化产业从来都是与其它产业相互刺激、相互支持,共同发展。如美国迪斯尼乐园一个园区的门票是40美元,而每人每天吃、住、行方面的消费要达近100多美元,全年150亿美元的收入中,门票收人仅占六分之一。2008年10月8日,第18届中国(中山)国际动漫游戏游艺产业商贸洽谈会,排名世界前十名的国际知名游艺企业和来自全球近700个专业采购商的参与,使3天的展会实现了12.3亿元的贸易成交额。
1.4发展文化产业会推动文化事业改革步伐。我国文化管理体制是计划经济的产物,旧体制下单一、狭窄、供给型文化管理模式“造就很多文艺事业单位和专业艺术表演团体长期不敢面对市场,不研究市场,至今不能适应市场的被动境况。”发展文化产业,培育市场主体,建立统一有序的文化市场,改善宏观调控体系,必然会促进政府职能的进一步转变,逐步实现以办文化向管文化的转变,实现以管理政府文化服务机构和文化设施为主逐步向管理全社会文化为主的转变,既可以缓解政府财政压力,还可以吸引社会力量办文化,促使文化生产单位精心生产好的文化产品,把人民的文化需求真正重视起来。
2西宁文化产业发展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西宁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青藏高原中心区域性城市的地位得到提升。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突飞猛进,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2.1文化市场空前繁荣。在书报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等文化产品市场日益繁荣的同时,原创文化产品市场、新兴文化服务市场、特色工艺品市场和农村文化市场逐渐形成,农村文化消费需求日渐扩大。文化中介组织基本成型,逐步成为连接文化生产、服务和消费的有效环节,推动文化产品更好地走向市场。截止2007年底,全市各类文化经营单位1575家,其中,文艺表演、广播电视、娱乐场所、出版印刷等核心产业层经营单位1138家,互联网服务、文化中介服务、会展服务、健身休闲等外围产业层经营单位185家,工艺品产销、玩具产销、乐器产销等相关产业层经营单位253家。全市文化产业从业人员15496人,全市文化产业年营业收入4.06亿元,年利润1.42亿元。规模较大的社会文化企业有西宁书城和青海新奇工艺装饰公司(该公司2004年被文化部确定为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等。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借各种重大节庆活动举办之际,大力培育演出市场,先后以市场运作的方式成功举办了“唱响中国”、“同一首歌”、“欢乐中国行”、“激情广场”等大型演出活动,为开发演出市场积累了经验。民营资本开始大量进入文化产业特别是文化旅游、休闲娱乐、图书发行、网络文化、艺术品等产业领域,进一步活跃了文化市场,初步形成国有与民营相互竞争、共同发展、多元并进的产业格局。
2.2传统文化得到挖掘。西宁文化底蕴深厚,民族特色鲜明,具有较大的挖掘潜力。近年来,西宁市把挖掘传统特色文化产业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在开展“文化中心户”创建、文化大院以及文化中心建设中,对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的农民画、排灯、堆绣、刺绣、剪纸、根雕、玉雕及民间高抬、皮影、戏曲表演等进行了挖掘。如湟中县农民画不仅走出省门,也走向国际,不少从事农民画创作的群众从中受益。大通以培养根雕和玉雕艺人为重点,在帮助他们开展手工雕刻,增加收入的同时,还培养、发掘古老民间乐器口弦加工艺人、民间剪纸、刺绣、书画艺人、“花儿”歌手等近1600名,其作品参加各类展销会、演出会,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湟源县把汇集了绘画、刺绣、堆绣、剪纸、皮影、书法、音乐等多种艺术手段的排灯作为文化产业品牌,大力进行开发,已初步取得良好效益。至目前,湟中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现代民族民间绘画之乡”、大通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花儿)之乡”,“老爷山”花儿会、湟源排灯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民间文化产业不仅逐渐成为文化产业中最具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日益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生产销售从家庭作坊式发展为适应市场需求的公司加农户、能人带动农户、零售批发、团体会展等多种模式。同时,市、区、县专业文化工作者采取专题讲座、现场示范、以师带徒等多种措施,开展有针对性的文化艺术培训,大大提高了这一产业从业人员的文化艺术素质。
2.3旅游产业势头强劲。不断完善旅游服务功能,着力塑造“中国夏都”城市品牌,西宁的旅游地位和产业素质得到有效提高。藏药、藏毯、藏族手工艺产品等特色旅游商品,民族手工艺品和各地绿色有机食品得到有效开发,扩大了旅游购物消费。走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的路子,大力挖掘、宣传塔尔寺、“海藏咽喉”、日月山等一批旅游文化资源,创出了自己的旅游特色。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以“农家乐”、“牧家乐”为切入点,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帮助农牧民依靠旅游增收。加强诚信旅游建设,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塑造西宁旅游诚信形象。紧紧抓住青藏铁路全线通车的黄金机遇,在打造“青藏线”旅游品牌中全面提升城市硬件设施的水准,加大了宾馆、餐饮、车辆、民航等方面的投入,进-步完善了地区交通体系和投资环境。作为青藏经济发展轴线的起点,青藏铁路通车带来的人气凝聚力和物流增长量,已成为带动西宁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仅2006年7月1日至8月15日,青藏铁路通车45天,经西宁中转的客流量达到20万人次,据建设部专家统计分析,青藏铁路开通后,由西宁中转的客流量每年将达到60万人次以上。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的研究课题表明,青藏铁路投入运营后,旅游人数年均增长率将提高到30%左右。
西宁市的文化产业发展已呈现出体系不断完善、门类不断齐全、市场日益繁荣、投资主体逐渐多元化、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态势,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展示城市文化内涵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安置就业的有效渠道和促进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但从总体上看,仍处于起步阶段,与文化产业发达地区相比,存在很大差距,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重视和解决。
一是思想观念滞后。许多文化单位宁可守着旧摊子,抱着日渐易碎的“铁饭碗”,要国家养着,而没有想着通过走产业化的道路,建设文化事业,繁荣文艺创作。受整体经济水平的制约,市民文化消费观念落后,“宁吃一顿饭,不看一场戏”的现象比较普遍,文化消费市场需要大力培育。
二是产业化程度还相当低。除文化娱乐、音像业等以外,市场化程度普遍较低,规模很小,没有过硬的抗风险和竞争能力,其生产水平、经营机构与人民的文化消费需求有很大的差距。特色文化产业还在探索阶段,发展举步维艰。特色文化产业如农民画、根雕、玉雕、刺绣及民间戏曲表演等,品牌意识不强,宣传推广力度不够,缺少走向市场所需的启动资金,难以形成规模。对濒临灭绝的技艺缺乏必要、有效的保护、传承措施,缺乏特色文化产业开发所必须的技术型、管理型和经营型人才队伍。
三是缺乏完备的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文化产业是改革中出现的新事物,还没有完整的支持发展文化产业的配套政策,更缺乏完备的法规体系来保障其发展,产业经营中难以体现公平、公正的竞争。
四是文化管理体制不能适应文化产业的发展。政府过多地干预文化企事业单位的经营管理,尽管历经多次改革后这种情况有所改观,但计划经济模式下政企不分的现象依然存在。文化经营单位放不开手脚,不能大胆去干。政府宏观调控力度不够,文化经营中重复建设、盲目投资、畸形竞争的现象时有发生。
3发展西宁特色文化产业对策
发展文化产业,首要的条件是实现从“市场监管者”向“产业发展推动者”的转变,着重从规划引导、政策推动、环境营造、市场培育、组织协调、重点帮扶等方面下功夫,推动全市文化产业走向大发展大繁荣。
3.1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经营性文化产业化。只有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求的文化体制,才能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根据西宁市近几年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实际状况,下一步应将经营性文化产业化作为重点,区别非经营性和经营性文化事业的界线,把允许经营的资产、资源和业务从目前的事业体制中分离出来,进行企业转制和重组,与事业部分分别管理、分别运营。鼓励非公有资本参与经营,按照现代产权制度、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组建公司,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3.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必要的硬件环境。加快建成和调整出一批文化设施,为民间演出市场的开拓和各项文化交流措建平台。建设具有民族和地方表演特色,具有一定规模的民俗风情演艺接待中心。推出、展示青海独特的贤孝演唱艺术和河湟眉户、“花儿”、秦腔等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为其走向市场、走上产业化道路提供载体。整合现有各类市场,建立起专门的特色文化产品市场,改变现在各类文化产品掺杂在各类市场内,有市无场的局面,培育特色文化产品生产和经营的领军企业和经营业主。
3.3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旅游文化内涵,促进旅游业与特色文化产业和谐发展。组织开展对西宁历史文化的深入研究,对著名历史人物、文化名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资源进行系统性挖掘、整理和利用,充实旅游文化资源,逐步形成以自然景观和历史古遗参观为路线,以民族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活动和地方民族风情歌舞等历史文化传统宣传、讲解、展示为主要内容,以唐卡、堆绣、藏饰、黄河奇石、彩陶等地方特色文化产品旅游购物为辅的文化旅游新格局。对一些濒临失传、后继无人的传统产业给予扶持、振兴和发展。树立品牌意识,推出亮点,扩大对外交流,展示、推销、发扬光大特色民族民间艺术资源和工艺美术作品,加快文化资源优势向旅游文化产业的转化。研究促进旅游业与特色文化产业和谐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加强对旅行社、导游等旅游服务部门和人员的管理,建立带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考核体系。
3.4培育和引导民间演出市场良性发育,扶持民间特色文化演出团体发展。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通过规划制定、项耳引导、业务指导等手段,把分散的文化企业的价值取向、利益趋向凝聚起来,集中各方力量,全面提升西宁地区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把加大投入力度与改进财政投入方式结合起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民间演出市场的良性发展。探索特色文化项目基金管理模式,鼓励专业传媒公司和民营演出团体参与剧目创作、演出策划、节目编排、表演等各环节竞争,引导民间演出市场发育和各演出团体的健康发展。
3.5打造文化品牌,带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品牌是具有商誉影响和商业价值的巨大无形资产。以市场为导向,努力打造文化品牌,逐步形成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龙头。打造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能突出地方民族文化特色、具有较高艺术水平和代表性的民族民间精品演出剧目。深入调查和挖掘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和潜力,有计划有步骤地做大做强曲艺、“花儿”、皮影、雕刻等优势产业。挖掘、展示、推出农民画、排灯、皮影、堆绣、剪纸等艺术精品,开展规模化的旅游文化服务,整合资源,扩大影响力,提升经济效益,促进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
3.6加强队伍建设,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文化产业是知识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智力的产业。它需要一大批具备较高的文化艺术素养和创新能力,同时又懂得文化产业经营管理规律的专门人才。围绕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三个环节,制定人才资源开发规划,实施引进和激励人才的优惠政策,尤其要加强本土化人才的培养。重点加强经营管理、创作和科技创新等文化产业急需的各类人才的培养,定期和不定期地组织经营管理人员和专业骨干进行培训学习,培养和造就产业领域各级各类优秀人才,逐步建立一支懂文化、精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文化产业人才队伍。
3.7坚持正确方向,改革创新,共同发展。文化产品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必须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强化宏观调控,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产业资源配置上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市场手段优化资源配置,调整结构布局,调节利益分配,促进产业良性循环发展。始终把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作为。产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解放思想,把改革创新作为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唯一途径,坚持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吸纳和利用社会资源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形成多主体公平竞争、开放有序的市场环境,促进市场繁荣和产业壮大。
3.8加大扶持与引导力度。西宁特色文化资源丰富,但目前资源配置分散,产业发展缺乏有力引导。要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把文化产业培育为新的支柱产业,离不开政府的引导,离不开相关政策的支撑和扶持。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衔接沟通,相互支持,形成合力,从财政税收、工商管理、社会保障、劳动人事各方面,加强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引导和扶持。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做到两手抓、两促进。通过规划制定、项目引导、业务指导、资金支持等手段,把分散的文化企业的价值取向、利益趋向凝聚起来,集中各方力量,全面提升西宁特色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同时要完善政策。建立健全政镱法规体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是发展特色文化产业的重要保障。落实已有政策,研究制定新的扶持政策。放宽准入条件,简化审批程序,鼓励社会资金参与特色文化建设。加大税收政策扶持力度,对新开办的文化企业,按规定免征所得税。企业对文化事业的捐赠,享受有关“捐赠抵税”政策。完善土地扶持政策,对特色文化产业项目,在选址、立项、征地等方面给予优惠;在符合城市规划前提下,允许国有文化单位在其原用地范围内提高土地使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