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分析影响古代工商业发展政治,经济的因素
一、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原因 1.政治方面: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2.经济方面:农业、手工业的高度发展,为商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3.国家政策:统治者相对宽松的政策放松对商品交易的限制。 4.交通:水陆交通的便利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 5.金融:货币、金融机构的出现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二、中国古代商业 1、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由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商人。
2、秦汉以来商业艰难发展:秦汉时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经商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商业总体水平不高。但还是有所发展,“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
3、隋唐商业的发展:①邸店在各大商业城市不断兴办,都市商业不断发展;②农村集市贸易也发展起来,出现了草市。③出现了柜坊和飞钱。柜坊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飞钱类似后世的汇票;③城市繁荣:长安、洛阳、益州、扬州;④市场发展:城市中“市”( 商业区:长安有东市、西市)“坊”(住宅区)分开,商业受空间限制;⑤规定“日中为市”,商业受时间限制;⑥对外贸易:广州成为对外贸易的港口,唐设市舶使。
4、宋元商业繁荣 ⑴表现:①城市繁荣,彻底打破“市”“坊”界限(这是隋唐城市和宋元城市的最大区别),“草市”比较普遍,商业活动不受空间限制;②出现了“早市”、“夜市”,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③商业交换品种迅速增加,许多农副产品和手工业品开始投向市场;④世界上最早纸币交子出现并推广;⑤出现娱乐场所:勾栏和瓦肆;⑥贸易发达:边境贸易和海外贸易发达。
⑵宋元时期商业空前繁荣的原因:①宋朝结束分裂、元完成统一,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条件;②农业、手工业的高度发展,为商业的兴盛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③ZF逐渐放松对商品交易的限制;④水陆交通的便利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⑤纸币的出现和应用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⑶宋朝时期“商业革命”的表现:商品经济发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坊市界限被彻底打破;城市人口激增;商业中心崛起;海外贸易兴盛;纸币——交子的出现。
⑷宋朝的“商业革命”未能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的原因:传统的自然经济阻碍了新的生产关系的萌芽;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业的发展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使地方缺失自主性;理学的保守性(存天理,灭人欲;重义轻利)使社会思想限于僵化;中国是大陆文明体系,缺少海洋文明的进取精神。
5、明清时期商业发展: “明清时期”ZF对商人征收沉重的商税,并施行种种压制政策,相比于宋元,有明显的退步。但明清时期商业还是得到一定的发展。 ⑴表现:城镇商业呈现繁荣景象:①商品经济空前繁荣,棉花、茶叶、甘蔗、染料等农副产品进入市场成为商品;②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③白银成为主要货币,货币的作用越来越大;④出现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叫做“商帮”,其中,实力最强的是徽商和晋商;⑤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得到缓慢的发展。 ⑵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新特点: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出现地域性的商人;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得到缓慢的发展。 ⑶徽商(安徽新安商人)与晋商在明清时闻名全国的原因:①徽商与晋商都以经营盐业起家;②积累起商业资本后扩大经营范围,涉足其他行业;③还办金融机构,甚至走出国门,把生意做到国外,积累起巨额财富;④徽商与晋商是全国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两大商帮。
三、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
古代城市功能变化的分界线:以北宋为分水岭,之前的中国古代城市政治、军事意义更大,以政治、军事功能为主,经济意义居从属地位。北宋之后大城市的经济意义逐渐增大,以经济功能为主。
(一)汉唐时期的城市特征是: 1.绝大多数城市是因为属于各地政治中心而建设起来。地方上的中小城市也多因为是各地郡县治所而发展起来。 2.这时期的城市,政治、军事意义大于经济意义,消费意义大于生产意义,商业的繁荣远远超过了商品生产的水平。 3.农村集市也有了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在水陆交通要道附近,集市不断增多,有些还发展成重要的市镇。
(二)宋元时期的市镇 两宋时期商业的繁荣首先表现为市镇商业的繁荣。旧时日中为市的经营时间限制也被打破,早市、夜市昼夜相接,交易活动也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市分散在城中。 全国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市镇。其中,汉口镇、佛山镇、朱仙镇、景德镇是最著名的四大商业名镇。
(三)繁荣的大城市在古代是发展的原因:第一,作为政治中心、军事重镇;第二,手工业、商业的发展繁荣;第三,人口增多聚集;第四,交通便利发达;第五,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第六,自然条件优越。 古代的长安、洛阳、开封、临安、大都等大城市,曾作为国家首都的大城市,往往具有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商业中心的多种功能,是中国古代城市的最高形式,而且经济中心的地位愈来愈高。 由于丝绸之路的开通、大运河的开凿、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等重要历史事件的影响,在不同时期,也催生了一批批城市的兴起与繁荣。尤其是南方经济的发展,使扬州、成都等一批南方城市成为当时最繁荣的大都会,以至出现“扬一益二”的说法。
(四)明清时期城市发展的特点:①城市发展加快;②出现专业化城市﹙如景德镇﹚;③经济功能加强,生产性(或商业性)突出;④城市产生资本主义萌芽;⑤主要分布在江南的东南沿海和长江两岸。其中,出现专业化城市、经济功能加强、城市产生资本主义萌芽是明清时期城市发展的新特点(或新突破)。
(五)古代城镇发展的特点:①对政治中心的依附性渐减,趋向生产性和商业性。②ZF的限制逐渐放松,但“重农抑商”的政策没变。③政治和经济格局变更影响城市商业活动。 四、领先世界的古代手工业 ﹙一﹚官营手工业: 1、夏商周时期我国手工业有了较大发展并由官府垄断(“工商食官”);
2、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此后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成为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三种主要经营形态; 3、官营手工业:官营手工业生产范围广泛,规模庞大,分工细致,代表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明代前期以前一直占据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⑴特点:ZF经营,集中的大作坊生产,生产规模大;产品主要是武器和官府的生活用品,产品质量最好;生产技术领先于世界。 ⑵影响:官营手工业在手工业中长期居主导地位,对盐铁等商品实行专营,限制了私营工商业的发展;以征发民间手工业者为主要劳动力,限制了农业和民间手工业的发展。
4、私营手工业 私营手工业兴起于春秋战国时期,唐代以前主要以农民家庭副业和城镇家庭小作坊的形式进行,唐宋以来私营手工业显著发展,到明朝中叶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并且在某些部门开始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工受值”式的雇佣劳动关系的资本主义萌芽
『贰』 中国古代经济政治发展状况对服饰的影响
唐代是我国政治、经济高度发展,文化艺术繁荣昌盛的时代,是封建文化灿烂光辉的时代。唐统一了魏晋南北朝和隋的混乱分裂状态,建立了统一强盛的国家,对外贸交易发达,生产力极大发展,较长时间国泰民安。尤其当盛唐成为亚洲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中心的时期,更是我国文化史上最光辉的一页。这个时期吸收印度和伊朗文化,并融入我国文化之中,从壁画、石刻、雕刻、书、画、绢绣、陶俑及服饰之中,充分体现出来。
时至隋唐,中国服饰最明显的特点是双轨制。在大的祭祀场面,穿汉人的传统衣服。在平时,唐代的常服是胡服(即鲜卑装)系统,。
唐代国家统一,经济繁荣,形制更加开放,服饰愈益华丽。唐代女装的特点是裙、衫、帔的统一。在妇女中间,出现了袒胸露臂的形象。在永泰公主墓东壁壁画上,有一个梳高髻、露胸、肩披红帛,上着黄色窄袖短衫、下著绿色曳地长裙、腰垂红色腰带的唐代妇女形象,从而对“粉胸半掩疑暗雪”,“坐时衣带萦纤草,行即裙裾扫落梅”有了更形象的理解。
慢束罗裙半露胸,并不是什么人都能做的。在唐代,只有有身份的人才能穿开胸衫,永泰公主可以半裸胸,歌女可以半裸胸以取悦于统治阶级,而平民百姓家的女子是不许半裸胸的。当时,唐朝半露胸的裙装有点类似于现代西方的夜礼服,只是不准露出肩膀和后背。
唐代女服的领子,有圆领、方领、斜领、直领和鸡心领等。短襦长裙的特点是裙腰系得较高,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腋下,给人一种俏丽修长的感觉。
“罗衫叶叶绣重重,金凤银鹅各一丝”。“眉黛夺得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唐代的裙子颜色绚丽,红、紫、黄、绿争艳斗研,尤以红裙为姣姣者。街上流行红裙子,不是现代人的专利,早在盛唐时期,就已经遍地榴花染舞裙了。
也许是受阴阳五行说的影响,杨贵妃最喜欢着黄裙,那是地位的象征。
“慢来罗裙半露胸”,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思想开放的程度。
在一定经济基础上形成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影响社会风尚、衣冠服饰的一个重要因素。服装是社会政治气候的睛雨表。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尤其是贞观、开元年间,政治气候宽松,人们安居乐业。唐朝的京师长安,是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同时也是东西文化交流的中心。在古城西安,雁塔晨钟、草堂烟雾、灞柳风雪、骊山晚照、华岳仙掌、碑林石刻仿佛还萦绕着袅袅的盛唐之音。和唐朝政府有过友好往来的国家,曾经有三百多个。灿烂的中国文化,通过他们传到世界各地。时至今日,东亚地区的一些国家,仍把唐朝时期的服饰作为正式的礼服,可见影响之久。外国的友好使者云集长安,也把他们的文化的种子,播撒在八百里秦川。唐朝的绘画、雕刻、音乐、舞蹈等艺术都吸引了外来的技巧和风格。对异国衣冠服饰的兼收并蓄,使唐朝服饰的奇葩开得更加鲜艳夺目。
由于唐朝采取开放政策,对西域、吐蕃的服饰兼收并蓄,因而“浑脱帽”、“时世妆”得以流行。这就是中国古代服饰史上的第三次大变革。与前两次服饰大变革所不同的是,这一次的服饰大交流是由南北走向向东西方向流动。
http://www.soft365.cn/zuopin/sw/
你想要的回答全在里面
『叁』 古代政治制度对中国发展的影响
网路上找的。很多,,慢慢看了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对我国的影响——
1,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一、含义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括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两个概念。
1、专制主义指中央的决策方式,主要指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即皇帝一旦登基,终身为帝;封建皇帝从决策到行使立法、行政、司法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皇权的至高无上和不可分割。
2、中央集权是针对地方分权而言的,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上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受制于中央政府。
3、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相辅相成,中央集权是君主专制的前提和基础,君主专制是中央集权的必然产物。其目的都是要从政治制度上保证中央政府和君主个人的绝对权威。
二、产生原因
1、理论来源:法家思想。战国时期韩非子,从理论上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主张,形成了一套系统的中央集权理论。
2、经济根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出现是由封建经济基础决定的。中国是农业大国,封建小农经济具有分散性,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保证小农经济的生产与再生产;封建的地主经济也需要建立中央集权来保护他们的土地私有制,镇压人民的反抗。
3、社会根源:战国时期,奴隶制度进一步崩溃,新兴地主阶级为反对奴隶主贵族的需要,改革变法,封建制逐渐形成。为巩固封建国家的统治,需要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同时长期的分裂割据,也需要中央集权来巩固统一。
三、建立与演变
1、战国时初步形成
①韩非子提出中央集权和“法治”思想。
②商鞅变法中废分封,行县制,加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度。
2、秦朝正式建立
秦统一全国后,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主要内容包括:至高无上的皇帝制、中央集权的三公九卿制、地方机构的郡县制和体现地主阶级意志的《秦律》。
3、两汉巩固
①西汉初,实行郡县制与封国制并行。
②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和“附益之法”,加强中央的权力。
③汉武帝还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④汉武帝创立刺史制度,加强对诸侯王和地方高官的监察。
4、隋唐完善
①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把相权“一分为三”,互相牵制。
②将尚书省权分六部,而限制了地方割据势力的产生和发展。
③科举制的施行,进一步完善了中央集权制度。
5、宋元加强
①北宋兵权入手,解除朝中统兵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派文官到各地做知州;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组建禁军由皇帝直接控制;发展科举制,扩大统治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和宣政院,健全了统治机构;元朝对地方管理方面实行行省制度。
6、明清达到顶峰并渐趋衰落
①明初,中央废承相制度,权力分属六部,地方设三司分权;并实行特务统治、八股取士等措施,其核心就是强化君权。
②清朝沿用明制,设内阁、置六部,但还保留议政王大臣会议;雍正时增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使我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四、影响
1、积极作用
①有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
②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生产活动,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③在统一的社会环境下,有利于民族大融合,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发展和提高,使我国古代人民创造了领先于世界的古代文明。
2、消极影响
①政治上,君权专制易形成暴政统治和导致腐败现象的出现,成为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
②在思想方面独尊一家,箝制了人们的思想,“万马齐喑”,严重阻碍了科学发展。
③经济上,在明清时期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
3、概括地说,在封建社会前期,其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封建社会后期,其消极作用逐渐增大,尤其是明清时期,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强化,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其危害尤为严重。
2, 地方行政制度
一、西周分封制
1、目的:加强对征服地区的管理,巩固奴隶制统治。
2、办法:周王将一定的土地与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的后裔,建立诸侯国,诸侯要服从周王命令,按期贡献财物,随从作战,保卫王室。
3、特点:以宗法血缘关系为纽带,逐级分封;天子独尊,权力分散于诸侯;以井田制为经济基础。
4、认识
①它是奴隶社会一项重要的等级制度。
②使周王室加强了对各地的控制,从而巩固了统治。
③对周朝疆域的开拓起了积极作用。
④不利的一面是:受封者权力太大,本身带有很大的分裂因素,造成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割据的局面。
二、秦朝郡县制
1、实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郡守与县令负责管理百姓,收取赋税,征发兵徭,加强了中央集权。
2、作用: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秦朝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对后来历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建置,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西汉郡国并行制
1、西汉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同时又兼有封国制。
2、郡国并行制导致了王国问题的出现,中央集权受到严重威胁。
四、西汉编户制度
1、西汉对百姓的管理实行编户制度。编户齐民具有独立的身份,依据资产多少承担国家的赋税和徭役、兵役。。
2、编户齐民对封建国家承担的义务有四项:田租、人口税、徭役(可以用更赋替代)和兵役,并以人丁为主要征税标准。还有各种田亩附加税。
3、西汉编户制度既是户籍管理制度,也是赋税制度,它的实行标志着我国古代完整的赋税徭役制度正式形成。
五、北宋保甲制
1、办法:北宋王安石变法时实行保甲法。农户十家编为一保,保丁在农闲时练兵,平时种地、维持社会秩序,战时编入军队作战。
2、作用:既可以加强对人民的控制,又可以抵御辽和西夏的进攻,还减少了军费开支。
六、元朝行省制
1、原因:加强中央集权,有效地控制地方。
2、办法:除河北、山西、山东为中书省直接管辖外,其它为行中书省管辖范围,简称行省或省,中央派员管理。
3、影响:行省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3, 选官、监察制度
一、世袭制
1、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登上了王位,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这种制度一直持续到1912年,清朝最后一个皇帝溥仪退位。
2、认识
①从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阶级对立的产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人类社会的进步。
②王位世袭制的出现在初期有其积极的一面,对于稳定局势,促进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推动经济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
二、军功授爵
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规定按军功大小为标准,授以爵位和赐给田宅。在政治上废除了奴隶主贵族享受爵禄的特权,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专政的建立。
三、察举制
1、目的: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统治的需要。
2、内容:包括察举、皇帝征召等内容。其中察举,即选举,由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
3、演变:东汉时,察举主要根据人才在地方上的声望,门第望族成选官举的主要依据,由此产生“累世公卿”的世家地主。
四、科举制
1、科举制的演变
①隋文帝废“九品中正制”,开始采取分科考试办法选拔官吏;隋炀帝时,始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②唐朝贞观年间增加了考试科目,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创设武举和殿试;开元年间,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科举地位。
③北宋科举试分为乡试、省试、会试三级,考试科目逐渐减少,进士成为主要科目,考试实行糊名法;增加录取名额。王安石改革科举,废明经,设明法科,进士考经义和时务策。
④明清实行八股取士。
⑤1898年,戊戌变法时,废除八股,改试策论。
⑥1905年,清末新政中清政府下诏废除科举制。
2、评价
利
①有利于笼络人才,扩大了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
②中央政府掌握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
③科举制度把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联系起来,从而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④促进了文学的繁荣,如唐以诗赋取士,促进了唐诗繁荣。
弊
①明清时专重“四书”“五经”,八股取士,禁锢了士人的思想,极大地束缚了知识分子的创造性,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②清末科举制度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是导致中国近代落后于西方的文化因素。
六、古代的监察制度
1、秦朝
秦朝设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
2、两汉
①西汉武帝时,在各州均设置刺史,刺史没有固定的治所,官阶低于郡守,但其巡察时代表中央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权力很大。
②东汉初期,刺史的监察权进一步加强,增加了地方行政权和军权,刺史变为州一级的的地方长官,地位高于郡守。
③东汉末年,刺史改为州牧,掌握一州的军政大权,成为州的最高长官。后来逐步形成割据势力,后患无穷。
3、北宋
北宋在地方上设立,和知州相互牵制;
4、明朝
①明朝设立提刑按察使司,管地方监察、司法。
②设立厂卫特务机构,监视、侦查官民的不法行为。
4, 少数民族的重要政治制度
一、蕃汉分治制
1、原因:契丹建国后,各地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为适应被征服地区先进的封建文明,因地制宜、“因俗而治”,实行双轨政治制度分别管理。
2、办法:中央设立南面官与北面官。南面官由汉人和契丹人担任,沿唐朝官制,统治汉人与渤海人,权力比北面官小。北面官由契丹人担任,统治契丹人和北方少数民族。
3、评价:设立南面官,实际上是对先进封建文明的肯定和保护,促进了契丹社会向封建制过渡,有利于民族融合。
二、猛安谋克制
1、目的:加强统治。
2、办法:各户壮丁平时生产,战时出征。
3、性质:基本社会组织,将军事与地方行政组织一体化的兵农合一组织。
4、作用:对金的社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三、八旗制度
1、办法:努尔哈赤以军事组织形式将女真人编制起来,在贵族控制下进行战争和生产。
2、是满洲兴起过程中实行的兵民合一的军政制度。在清军入关后继续实行,清末瓦解。
3、评价:促进了女真社会的发展,巩固了努尔哈赤的统治地位。
再推荐本书,看下史学大家钱穆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考》里面也很详细
『肆』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对古代政治、经济方面的影响
春秋战国时抄期,士人们为了实现自己的治国理想,四处游说、讲学。针对社会问题提出不同见解,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百家争鸣使原来垄断在贵族手中的文化教育逐步扩展,形成了一个拥有学识的文士阶层,使社会动荡、变革。给人们带了思想的解放。
在百家争鸣中,各派不仅阐述自己的主张,还相互论争和批判,彼此吸收合理的成分,有力的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社会的发展。
——浙江八年级社会与历史课本 摘
百家争鸣时期的思想为后续中国提供了思想范式、制度模式,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与性格。其原因在于:百家思想总结了上古时代的各种经验,包含大量真知灼见;有丰富的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后续中国保持了自然经济与集权政治体制;历代王朝的人为推崇及经书相传的教育模式等
『伍』 古代,近代,现代,对经济的影响
【一、中国古代生产工具的演进及其意义】
1、生产工具的演进:(1)在材质方面:石、骨、木——青铜、铁
(2)在工艺方面:打制——磨制——冶炼、铸造
(3)在牵引动力方面:人力——畜力
(4)犁耕、播种、灌溉技术的进步
2、改进的意义:生产工具的改进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推动生产关系变革、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
【二、中国古代农业总体发展趋势】
时代
夏商周及以前
春秋战国开始
耕作方式
刀耕火种
铁犁牛耕
基本特征
广种薄收
精耕细作
农业生产基本模式
集体耕作
个体农耕(小农经济)
发展阶段
原始农业
传统农业开始
注意:(中国传统农业主要从春秋战国开始)
1、精耕细作是我国传统农业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
2、铁犁牛耕是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3、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我国古代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三、精耕细作技术的发展】
1、 概念:精耕细作是指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采用先进的技术措施进行细致的耕作,以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精耕细作 = 耕作技术 + 工具 + 耕作制度 + 理论指导 + 辅助措施 + 作物栽培)
2、 地位:是中国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也是中国古代农业能够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关键因素。
3、 发展演变:
(1) 春秋战国与秦汉:垄作法、耧车、耦犁、犁壁、代田法、区田法、连年种植
(2) 魏晋南北朝:黄河流域的精耕细作技术日益成熟《齐民要术》轮作、间作、套作复种、绿肥种植
(3) 隋唐:南方水田技术日趋成熟,曲辕犁、育秧移栽
(4) 宋元:精耕细作技术全面成熟,经济中心南移、耧锄、稻麦复种、占城稻、棉花、《农桑辑要》
(5) 明清:套耕、多熟种植、玉米、甘薯、经济作物、《农政全书》
4、 启示:在当前知识经济时代,推广和运用现代科技是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关键
【四、经济重心南移】
1、原因:(原因 = 政治环境+政府支持+工具技术+劳动力+市场贸易+地理环境+作物)
(1)北民南迁:为南方地区补充了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的工具技术
(2)北乱南安: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为南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
(3)地理优势:南方地理条件优越,具有发展农耕经济的巨大潜力
(4)政权重视:南方统治者的重视
(5)作物引进:新的外来农作物在江南的引种
(6)海外贸易:海外贸易的发展
(7)人民作用:南方地区人民的共同劳动
2、基本历程:(重心在北方——南北平衡——重心南移)
(1)魏晋南北朝:北方战乱,江南经济的开发使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为重心南移奠定基础
(2)隋唐:江南经济继续发展,安史之乱后,我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3)宋元:南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完成南移,江浙成为我国经济中心
3、显著特征:
(1)经济重心南移往往在国家分裂或者战乱时期最为突出
(2)政治重心的南移对经济重心的南移有一定的影响
(3)南移是由北向南、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和江南一带,是由内地向东南沿海逐渐转移
4、启示:
(1)政治稳定、政权重视是经济发展的必备条件
(2)合理开发资源是经济发展必要条件
(3)充分利用外来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五、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规律性认识】
1、中国古代典型城市:
(1)秦汉:长安、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
(2)隋唐:(北方)长安、洛阳、(南方)扬州、益州(成都)、广州
(3)宋元:宋:开封、临安(杭州)元:大都、杭州、泉州
(4)明清:苏州、杭州
2、规律:
(1)从城市的功能来看:自先秦到唐代,城市主要是政治中心或者军事重镇,商业贸易和市场规模不大;唐代以后,因手工业或商业发展兴起的城市增多,城市的经济功能逐渐超过政治功能。
(2)从城市的商业活动来看:政府对城市的商业活动的限制逐渐放松,如坊市制度在宋朝被打破,夜市早市也出现
(3)从城市的数量和规模来看,到明清时期,不仅规模巨大的繁华城市的数量增多,而且还兴起了大量的工商业市镇(如江西景德镇)
(4)从地区分布来:城市的地区分布与经济重心南移出现相应变化的趋势,也在逐渐南移
【六、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特点】
1、商业 = 市场 + 城市 + 货币金融 + 商人 + 政府 + 外贸边贸
2、特点:
(1)商业市场形式多样:如城市中的早市夜市、乡村中的草市
(2)城市商品经济发达:城市的经济功能经历了一个从弱到强的转变过程,规模越来越大,数量越来越多,明清还出现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
(3)在货币流通方面:唐朝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银行雏形柜坊,北宋时期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4)商人群体活跃,到明清时期形成了实力雄厚的区域性商人群体组成了商帮
(5)以丝绸之路和陶瓷之路为主要渠道的对外贸易发达,构成了古代商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促使沿海港口城市走向兴盛
(6)商业长期受到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商人的社会地位很低,商业始终作为农耕经济的补充而未能占据中国古代经济形态的主导地位,也没有发展成近代真正的新经济因素——资本主义商品经济
【七、明清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1、产生条件(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Ø 政治背景:明清实行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改革
Ø 资金:地租货币化,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Ø 资源:经济作物(如棉花)的普遍种植,为其提供原材料
Ø 技术:手工业发展(技术、规模、分工、分布);科技进步
Ø 劳动力:人口的增长,自由雇佣队伍日益扩大,熟练手工工人出现
Ø 市场:农产品商品化,城市商品经济发达、市场繁荣
2、表现:
A 明中后期:出现在江南纺织业,并在江南发展为独立的手工工场
B 清代:手工工场的规模扩大,分工细密;具有资本主义萌芽的部门和地区增多。
3、特征:
a、 组织形式上:“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手工工场出现
b、生产关系上:雇佣关系产生(本质特征)
4、评价
A 进步性:是一种新的生产关系,代表社会发展趋势。(政治.经济.文化)
B 局限性:发展十分缓慢:虽有壮大,但无突破,始终在萌芽状态徘徊,未能进入工场手工业阶段,封建经济仍占主导。
5、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原因:
根源:腐朽的封建制度阻碍着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A、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市场狭窄、自由劳动力缺乏
B、重农抑商政策——工商业发展受限——缺乏资本积累,手工业难以扩大再生产
C、闭关锁国政策——未能形成广阔的海外市场
D、、传统观念习俗的影响——自然科学和技术不能与生产方式直接挂钩
【八、比较资本主义萌芽、官办手工工场、民间小作坊】
类别
资本主义萌芽
官办手工工场
民间小作坊
生产目的
追求剩余价值
供官府贵族消费
民间消费
生产规模
集中分工合作,社会化程度和劳动效率较高
分工细致,规模大,生产不计成本,效率低下
规模小,生产能力有限
劳动关系
自由雇佣关系
隶属关系
【九、比较明清时期中国和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不同发展状况及原因分析】
中国
欧洲
状况
发展缓慢,始终处于萌芽状态
发展迅速,最终过渡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原因
经济
自然经济根深蒂固
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政治
封建政府推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
重商主义、殖民扩张,加速资本原始积累
思想
传统文化重义轻利、重儒轻贾、重农抑商等陈旧落后的经济观念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等解放了思想、封建自然经济
(1)自然经济,也称小农经济,表现为农耕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主要满足自我消费和基本的生存条件。带有保守性,抵制商品经济。自然经济的对立物是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
(2)封建自然经济是在外国经济侵略和本国资本主义等新的经济成分的冲击下逐步瓦解的。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在沿海地区解体。其发展趋势是逐渐走向衰落接替,但整体而言这是个长期过程,一直到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公有制完全建立起来,才有了彻底改变。
2、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实质是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为了抢占市场和掠夺廉价原料,其扩张过程与军事侵略和殖民统治息息相关。
(1)鸦片战争前主要是鸦片贸易。
(2)鸦片战争后到甲午战争前主要以商品输出和掠夺原料为主,也有部分早期资本输出,但数量不大,为商品输出服务。
(3)甲午战争后到一战前,向帝国主义过渡的列强的经济侵略变为资本输出为主,商品输出为辅。
(4)一战期间,由于列强忙于战争对经济侵略放松,使日本乘机扩大投资和侵略,一度形成独霸局面。
(5)战后,列强卷土重来,门户开放政策下的共同支配局面再度形成。
(6)抗战时期,沦陷区的日本殖民地经济形成,在“以战养战”目的下对沦陷区实行野蛮的经济掠夺。
(7)抗战胜利后,美国独占中国商品市场和投资市场。
(8)新中国建立后,肃清了其在华的经济侵略势力。
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实行经济侵略和掠夺,压制和排挤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是中国贫困和落后的根源,并使近代中国经济呈现半殖民地化的特征。同时也瓦解了自然经济,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近代化进程。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具有“破坏性”和“建设性”的双重作用。但破坏性是主要方面。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和封建自然经济既相互矛盾,又相互勾结和依赖。
3、官僚资本主义企业
(1)洋务企业
a.洋务企业具有明显的半殖民地特征, 对外国资本主义有依附性。但也有一定历史进步性,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b.洋务企业是中国早期的官僚资本主义企业。清政府维护封建统治的根本目的和官僚式的管理运营,使其具有封建性;;采取机器生产,民用企业又面向市场,又使其具有资本主义色彩,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和表现。
(2) 四大家族企业
a.四大家族对外依靠英美帝国主义,对内利用国家政权进行掠夺和控制而产生发展的,是中国的国家资本主义。其特点与洋务企业有相似之处。
b.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逐渐建立起官僚资本对国民经济的统治地位。
c.解放战争爆发后,国统区经济趋于全面崩溃。
d.新中国建立后, 53~56年三大改造中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4、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先天不足”,使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它是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经济基础,也是无产阶级壮大的前提之一。近代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难以独立发展,其发展前提是政治上的民族独立。
(1)鸦片战争前,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和缓慢发展。战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2)19世纪七十年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开始兴起。
(3)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初步发展。(4)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进入发展黄金时期。
(4)20世纪三四十年代,官僚资本主义经济逐渐垄断社会经济,日本侵华和战后美国加紧对华经济侵略,民族资本主义工业陷入困境。
(5)新中国建立后,53~56年三大改造中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公私合营。
5、新民主主义经济
新民主主义经济也是中共领导下的根据地、解放区经济。它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是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主要由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和私人经济三部分组成。)
(1)抗战时期,开展大生产运动,为抗战奠定了物质和政治基础。
(2)通过三大改造,新民主主义经济最后终结,社会主义制度在全国基本建立。
民国经济史
中国民国时期,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长期处于各种予盾的激烈斗争之中,社会经济在动荡、曲折中缓慢前进。民国时期中国社会经济曲折发展的历程,各种经济势力此消彼长的现象,给我们以如下启示:
第一,要使中国近代社会经济得到顺利发展,必须以国家的独立、自由、民主、统一为前提。近代中国历史表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掠夺,对中国社会经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使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处于十分缓慢的状况。没有一个政治上独立、自由、民主、统一的新中国,就不可能使中国经济得到正常、健康的发展。
第二,民国经济的历史表明,在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封建地主经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是阻碍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在民国时期的中国,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控制了中国财政经济命脉,他们利用政治上、经济上的特权,疯狂地掠夺中国的资源,并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行压制、打击。封建地主经济占有农村绝大部分土地,对农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造成农民生活困苦,农村经济萎缩。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垄断着中国主要经济部门,对私人资本主义经济进行排斥、打击,阻碍了中国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第三,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民国时期曾得到发展,这表明代表着新的生产方式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是民国社会经济史的重要内容,是贯穿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条重要线索。但是,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在外国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封建势力的包围打击下,难以得到正常、自由的发展,最后走向衰落。历史表明,要在中国实现资本主义是非常困难的,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第四,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建立符合中国历史的发展,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前途是社会主义。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掠夺和封建势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压迫,阻碍了中国近代经济的顺利发展,因此,在中国人民进行争取独立、自由、民主、统一的革命斗争中,必须建立新的社会经济形态来代替旧的社会经济形态。由于中国社会经济的落后性,不可能马上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必须根据中国的国情,建立一种符合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并以发展生产力为主,为以后过渡到社会主义开辟道路的新的经济形式,这种新的经济形式就是新民主主义经济,只有这种由多种经济成分构成的特殊形式的新民主主义经济,才符合中国历史发展的需要。而在新民主主义经济中,由于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居于领导和支配地位,这就保证了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前途必将是社会主义。
1、民国经济概述
2、民国初期社会经济的初步发展
3、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社会经济的曲折发展
4、抗日战争时期的社会经济
5、民国末期社会经济的崩溃
编辑本段现代卷
1949--1957年的经济发展与制度变迁
1、新中国建立时的经济背景和发展条件
2、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3、国民经济的恢复
4、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和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始
5、社会主义改造的提前完成
6、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和遗留的问题
1958--1978年的经济发展与制度演变
1、“大跃进”及其严重后果
2、国民经济的调整和恢复发展
3、“文革”时期国民经济的艰难发展
4、徘徊中前进的国民经济
1978--1998年的经济发展与制度变革
1、经济调整和开始改革开放
2、全面改革的实施和经济高速增长中的曲折
3、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
4、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
『陆』 中国各朝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措施及其影响
一·先秦时期:
【政治】从夏朝时我国开始出现了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是: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和宗法制(宗法制的核心就是嫡长子继承制).王位世袭制和宗法制决定了中央政权的平稳交接,而分封制则是这一时期地方政治的制度,地方分权比较大.
【经济】
(1)农业:商周时期出现了青铜农具,但是由于青铜较珍贵,在农业生产中很少使用,木制农具的使用依然很普遍;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开始被广泛应用于生产之中.
(2)手工业:夏商周时期以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由官府垄断,被称为“官营手工业”.早在原始社会时期,中国人已经掌握了冶铜技术;商朝时,人们已经能够烧制出原始瓷器,也有了织机,能够织出多种丝织品;西周时,铁器出现;春秋时期,民营手工业出现.
(3)商业:商朝时商业就已经取得了长足发展,贝成为了一种实物货币;西周时,在较大的城邑都出现了市集;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使用金属铸币的技术,此时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商业发展繁荣.
【文化】
(1)文学:春秋末年出现了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战国时,屈原以南方民歌为基础创作了楚辞这种新的诗歌体裁;这一时期还有诸子百家的散文值得称道.
(2)科学:西周时发明了“圭表测影”的天文观测方法;春秋时出现了九九乘法口诀;此时的名医“医和”奠定了中医病源学的基础;战国时制成了司南,《黄帝内经》在此时问世.
(3)绘画:远古主要以彩陶画为主,春秋战国则以帛画为主.
(4)书法:商朝时,汉字已经形成了完整体系,甲骨文为其代表;商朝晚期出现了金文,到西周时发展到顶峰;战国时期出现“大篆”.
二·秦汉时期:
【政治】秦朝时创建了以皇帝制度为核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上实行“郡县制”;西汉时为了加强君主专制,实行了“内朝制”,以皇帝的亲信为侍中、尚书令,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在地方上,西汉初年实行的是“郡国并行制”,就是郡县制与分封并存;武帝时颁布“推恩令”,之后正式实行“州-郡-县”的地方行政体系.选举制度上,西汉实行的是“察举制”.
【经济】
(1)农业:“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继续发展,西汉时发明了播种工具耧车.
(2)手工业:在冶铸业方面,两汉时发明了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在制瓷业方面,东汉时已经能烧制出成熟的青瓷;纺织业方面,西汉的丝织业发达,此外还有麻织技术.
(3)商业:秦汉时期的商业大都集中在城市,交易的物品大多是为贵族、官僚享用,由于政府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因此商业发展比较艰难.
【文化】
(1)文学:汉朝时,楚辞盛行,文学家以除此为基础创造了汉赋这一半诗半文的综合文体.
(2)科学:西汉前期,纸出现;东汉时,蔡伦改进了造纸术,用树皮等便宜的原料造出了便于书写的纸;东汉时,数学上出现了十进位值制记数法;医学上,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
(3)绘画:秦汉时期的绘画门类很丰富,有壁画、帛画、木刻画、木版画、画像石和画像砖等.
(4)书法:秦朝时通行文字为“小篆”;后来“隶书”出现,至西汉初年时成为通用字体.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
【政治】此时期内,三省六部制开始逐步形成,首先掌握实权的是尚书省,继而又有中书省、门下省.这一时期的选官制度称为“九品中正制”,“九品”指的是划分人才优劣的九个等级,“中正”是选举官,负责评定人才的等级.
【经济】
(1)农业:这一时期,北方旱地的“耕耙耱技术”形成.
(2)手工业:冶铸业方面,南北朝时期发明了灌钢法;制瓷业方面,北朝已经能够烧出成熟的白瓷.
(3)商业:两晋时期,我国的经济中心开始逐渐南移,南方的一些城市逐渐成为当时最为繁华的大都会.
【文化】
(1)文学:东晋时期的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派;南北朝时期,谢灵运开创了山水诗派;此时期内,志怪小说十分流行,干宝的《搜神记》是其代表.
(2)科学:祖冲之进一步精确了圆周率的数值、制定了《大明历》;贾思勰著成了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巨著之一——《齐民要术》.
(3)绘画:魏晋时期的士大夫画家们总结出了很多精辟的绘画理论,推动了绘画艺术的发展,比如:东晋画家顾恺之提出的“以形写神”的绘画方法等.
(4)书法:魏晋时期,由隶书衍生出来的楷书、行书、草书都发展成熟.王羲之的《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自魏晋开始.中国的书法艺术进入了发展的“自觉阶段”.
四·隋唐时期
【政治】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已经发展成熟,尚书、中书、门下三省的长官均为宰相,唐朝皇帝通过分割相权的形式加强了皇权;在地方上,唐朝政府设置节度使,这造成了唐朝后期严重的割据局面.选官制度上,隋文帝废除了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设“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形成.
【经济】
(1)农业:隋唐时期江东地区出现了“曲辕犁”,能够适应各种土壤和不同田块的耕作要求;唐朝时创制了“筒车”,用于灌溉.
(2)手工业:制瓷业方面,唐朝时形成了“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丝织业方面,唐朝的丝织技术以“轻盈精湛”著成,吸收了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
(3)商业:隋唐时期,农村集市贸易发展起来,为商业服务的柜坊和飞钱相继问世.
【文化】
(1)文学:唐朝时,诗歌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词”作为诗的另一种形式也在唐朝出现.
(2)科学:隋唐之际,雕版印刷术出现;唐朝末年,火药已经开始应用于军事;以孙思邈的《千金方》为代表,医学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3)绘画:隋唐时期的画家吸取了印度、波斯等外来美术的风格进行创作;唐朝诗人王维开创了水墨山水画的技法.
(4)书法:颜真卿创造出了方严正大、形体敦厚的颜体书法,这种书法融篆书、隶书于行楷,影响深远;柳公权则创立了风骨挺拔的“柳骨”书法;此外,还有被称为“草圣”的草书书法家张旭等杰出书法家.
五·宋元时期
【政治】宋朝设置“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后来又设置“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枢密使”分割宰相的军权、设“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权;元朝在中央设置“中书省”作为最高行政机关;地方上,元朝开创了“行省制度”,影响至今.选官制度上,依然沿用科举制.
【经济】
(1)农业:宋朝以后,我国的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了江浙地区;宋朝还出现了利用水力的高转筒车作为灌溉工具.
(2)手工业:制瓷业方面,宋朝出现了汝、官、哥、钧、定这五大名窑;宋朝的丝织品品种繁多,织锦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图案生动活泼;此时煤炭开始大量被开采并被中原地区普遍作为燃料使用.元朝时,民间手工业开始超过官营手工业的发展.
(3)商业:宋朝时,城市中“市”和“坊”的界限被打破,交易活动也不再收官服的直接监管;两宋时期的对外贸易也很发达、在宋朝,纸币“交子”出现;元朝的高利贷盛行.
【文化】
(1)文学:在唐代出现的“词”在宋朝时发展到了顶峰,主要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民间在此时又兴起了一种新的诗歌形式——散曲;元代时,散曲的创作进入了繁荣阶段,与元杂剧一起合称为“元曲”.此外,宋朝时,“话本”这种文学形式也很盛行.
(2)科学:宋代的毕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此时,指南针也应用于航海.
(3)绘画:两宋时期,宫廷画院进入最为活跃的阶段,画学开始兴起.风俗画是当时画坛上的亮点,以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为代表.元朝时以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写意画盛行一时.
(4)书法:苏轼、米芾、蔡襄、黄庭坚被称为“宋四家”,书画兼工;元朝的书法以赵孟頫为代表,主张“书画同法”.
六·明清时期
【政治】明初,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朱棣统治时期,“内阁”开始出现;清朝康熙皇帝为了加强皇权,在宫内设“南书房”;雍正帝时设置“军机处”加强皇权.地方上,明清两代都实行行省制度.
【经济】
(1)农业:风力水车作为灌溉工具在此时出现.
(2)手工业:制瓷业方面,青花瓷、彩瓷、珐琅彩等形式多样的瓷器品种;纺织业方面,明朝时,棉纺织业发展迅速;精致细密的缎成为了清朝丝织品的代表.此时,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在明朝中后期的纺织业领域,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开始出现(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兴起.
(3)商业:明清时期,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货币的作用很大,作为地域性商人群体的“商帮”也出现了,比如:“晋商”、“徽商”等.
【文化】
(1)文学:小说在这一时期进入了蓬勃发展的阶段.以“四大名著”为代表.
(2)科学: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被称为“东方药物巨典”;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徐光启的《农政全书》都成为了这一时期科学领域的成就.
(3)绘画:此时,以写意画为主的文人画依然占据明清时期绘画界的主流.
(4)书法:明朝的书法以文征明的行书为代表
『柒』 中国古代经济 发展 的影响
(1)先秦:商民善于经商,后世将经商的人称为“商人”;商朝以贝作为货币;商朝都城已成为繁华的商业都市,有“商邑翼翼,四方之极”之称。春秋战国时期,商业发达,各地土特产品互相交流,在中原市场上可买到南方的象牙、北方的马、东方的鱼盐和西方的皮革;许多城市成为繁华的商业中心,如齐国临淄、赵国邯郸、楚国郢等;出现了许多有名的大商人,如春秋后期的范蠡(“陶朱公”)和战国后期的吕不韦。
(2)南北朝:南北朝时,不少城市遭到战争破坏,商品经济发展缓慢;北魏以后,北方商品经济有所恢复;与之相比,南方商品经济相对比较活跃。北魏时,洛阳城内市场很多且有周长近八里的大市;一些富商大贾周流天下或远走异域。建康(南京)城内建有四市,市内唐铺林立;秦淮河两岸商旅云集,交易兴盛。草市(农村集市)开始出现,含义有二:一是贩饲马料之市;二是草草构成之市。
(3)隋唐: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尤其是茶叶的市场广泛,唐朝中期政府开始征收茶税;隋唐商业的四个特点如下:一是交通发达(交通要道上有接待客商的私家店肆,备有供客商骑用的“驿驴”;以运河、长江为主的水运也很方便;从长安、登州、扬州、广州等地出发的对外交通也很发达);二是货币统一(由五铢钱到开远通宝);三是市场发达(场所固定——市;官员管理——物价和税收等;邸店柜坊——邸店兼营旅店、货栈和交易场,柜坊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店铺限定——营业面积;时间限定——市的买卖时间;夜市草市——繁华大城市里有夜市,偏远的农村有定期举行的草市);四是商人众多(大商人、中等商人、小商小贩、胡商、外商)。
(4)宋元:北宋时期的商业有了一个新的转折。其表现在:①解除了商业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②政府允许工商业者“以资买官”,商人地位有所提高,形成地主、官僚、商人逐步结合的趋势。③商税收入在政府财政收入结构中比重剧增。④市镇的集市发展,城市商业区域扩大到城外。⑤城市的消闲文化发展,如瓦肆的出现和宋词的发展。王安石变法的理财措施中有“市易法”,由政府设立市易务,有利于稳定物价和商品交流,也增加了国家的收入。
(5)明朝:清代前期棉花、蚕桑、茶叶、油料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还形成了一些专业生产区域,促进了农业生产商品化。国内商业繁荣(市场大——国内市场扩大、品种多——农产品和手工业品品种达到两百余种、贩运快——区域间长途贩运发展较快、城市多——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商贸城市,全国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城市、向农村——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江浙地区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蓬勃兴起);对外贸易艰难(实行闭关政策,限制对外交往)。
二、中国古代城市商品经济发展的社会影响:
(1)传统的政治性城市逐渐向商业化城市发展,表明商品经济日趋活跃。
(2)农村人口不断走向城市,城市人口增多,城市规模扩大。
(3)商品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刺激了农业、手工业和城市的发展,另一方面又对自然经济起了破坏作用,同时也是对传统的“重农抑商”观念的挑战。
(4)在商品经济繁荣的明朝中后期,江南一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5)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的生活和观念逐渐发生变化。
『捌』 中国古代各朝代政治经济发展状况
一、中国古代政治史
1.皇帝制度
公元前年。秦兼并六国。秦王嬴政政自称始皇帝,并规定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凡行政、军事、经济等一切大权均由皇帝总揽。从此,皇帝成为我国封建时代历代王朝最高统治者的专称。明代,皇帝废除宰相制度直接统管政府,并建立庞大的宦官机构和厂卫制度,实行专制特务统治,皇帝制度走向极端。在19世纪末的维新变法运动中,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以君主立宪政体代替君主专制政体。资产阶级革命派则主张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实行民主共和制度。1912年,随着辛亥革命的胜利,中华民国的建立,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寿终正寝。
2.中央官制
秦朝统一全国后,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三省六部制由隋文帝首创,唐太宗时进一步明确了三省的职权。三省为中央政府最高机构,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三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具体负责各项行政事务。
明太祖裁撤中书省,废除了丞相制度,把中央行政权分属六部。皇帝直接管理国家政事。从制度上集君权与相权于一身,保证了皇帝的专制独断。三省制度结束后,设立殿阁大学士参与决策,逐步形成内阁制度。
清初,中央机构大体采用明朝制度,设内阁,置六部,但保留着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凡军国大事都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皇权受到限制。雍正时设军机处,军国大事全凭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后加以传达执行,地方军政首脑直接听从皇帝指挥,君主专制制度走向顶峰。1861年,清朝设立总理衙门,它是主管外交、通商及其它洋务事宜的中央机构,地位高于六部,它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常设的外交机构。
3.地方行政制度
秦统一全国后,郡县制在地方普遍推广,分封制被废除,奠定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基础;
4.选官制度(科举制)
汉武帝时期建立了地方每年向中央举荐人才的制度。
隋文帝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
隋炀帝时,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唐朝继承和完善科举制度,贞观年间,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科最为重要。
明朝沿袭了前代科举取士制度。为严厉控制士人的思想,科举试卷仅从儒家的四书、五经中命题,答卷不许发挥个人见解,文体为“八股文”。八股取士制度,严重地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20世纪初,由于国内形势的剧变,封建科举制度已不适应形势的需要。1905年,清政府废除了科举制度。
5.儒家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儒学统治地位的终结。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是儒家思想,它在我国古代经历了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
春秋末期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他要求统治者“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战国时期儒学初步发展,其代表是孟子,他认为“民贵君轻”,要求统治者轻徭薄赋,实行“仁政。”
二、中国古代经济史
1.古代的农业经济
农业的发展,一般表现在农具改进与农作物推广、水利工程的兴修、耕作技术的进步、垦田面积的增加、粮食产量的提高、政府收入增多、国家人口增殖等方面。发展的原因主要看历代政府对农业发展的重视程度、农业政策、土地制度等。
①生产工具的不断进步。
②农作物品种不断增多,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逐渐提高。两宋时期从越南引入优良品种占城稻。从两宋时期开始,棉花逐渐成为重要的经济作物。农产品商品化直接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③水利工程的兴修。
秦朝修灵渠,沟通湘水和离水、连接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隋唐时期大运河的开凿,使南北得以贯通;唐代兴修的水利工程遍及黄河、长江流域,边远地区也有。
④由于历代封建统治者都重视农业,自秦汉至明清,耕地面积呈不断扩大趋势,使粮食总产量大幅增加,养活了众多人口。
2.古代手工业经济
手工业发展的表现,一般要注意重要的手工业部门,主要包括纺织业、冶金业、陶瓷业、造船业、造纸业等。每一部门的发展包括产地、规模、技术水平、产品数量与质量、产品销路等方面。
①金属冶炼技术。
②采矿技术。
③纺织技术。丝绸之路的开通说明汉代纺织技术处于世界前列;北宋时,南方丝织业胜过北方;明清时期,丝织业空前发展,苏州、杭州、南京、广州是著名的丝织业中心。棉纺织业于南宋后期兴起。
④制瓷技术。宋瓷誉满中外,瓷窑遍布各地。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⑤造船技术:宋代造船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明朝郑和的船队反映了明朝高超的造船技术。
3.古代商业和城市经济
城市商品经济逐渐发展,明清到达高峰。北宋时大城市的商业活动已突破坊和市的界限,营业时间也不受限制;市内还有娱乐贸易场所“瓦子”,出现了最早的纸币“交子”。
4.古代对外贸易兴盛
汉朝以丝绸之路为主要路线的陆路贸易开辟了中西贸易的新纪元,中国的丝和丝织品运到中亚,再转运到西亚和欧洲。宋元时期海外贸易兴盛,贸易范围扩大。明朝前期郑和七次下西洋,与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友好贸易,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地区。从明朝中后期起,由于倭寇入侵,政府开始实行闭关政策,到清朝时期,只开放广州一地同外国通商,阻碍了对外的经济文化交流,妨碍了对外国先进科学技术的吸收。
5.经济重心的南移
三国以前,我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西南、江南地区初步发展。东晋南朝时,江南地区的开发出现了一次高潮,使得南北经济均向平衡,为以后我国经济重心南移打下了基础。唐朝安史之乱后我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从五代开始,南方经济逐渐超越北方,并日益成为全国经济先进地区,而且南方人口数量也超过北方。到南宋时,全国的经济重心由北方移到了南方,形成南方经济领先于北方的格局,南方最发达的江浙地区长期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
6.边疆地区的开发
秦始皇修灵渠,沟通了长江和珠江水系,便利了中原和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丝绸之路使中原先进的丝织技术和冶铁技术传到西域地区。
『玖』 中国古代政治对经济的影响的史实。。。
商鞅变法:
废除奴隶制土地国有制,实行土地私有制。从法律上废除了井田制度,确立了土内地私有制。法令规定容,允许人们开荒,土地可以自由买卖,赋税则按照各人所占土地的多少来平均负担。此后秦政府虽仍拥有一些国有土地,如无主荒田、山林川泽及新占他国土地等,但后来又陆续转向私有。依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这样就破坏了奴隶制的生产关系,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拾』 小农经济对我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产生的影响
小农经济是相对于工业经济来说的,以现代社会经济占比来说,农业所占比重最低,所以有小农经济的提法,中国古代应该叫“农业经济”,其实不只是中国,世界范围内在工业革命出现以前都是以农业为主,小手工业或轻工业为辅。其对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我个人认为有如下几点影响:
1、政治:“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这句话可以生动的表述农业在国家所占的重要性,为国之根本,是国家和国民存在的基础,农业一旦被摧毁,工业再强也是个笑话。正是这一点决定着国家的决策层将农业政策视为根本政策,将农业领域视为重点、敏感区域。“士、农、工、商”这个排序可以说明国家对农业人员的重视程度,在科举方面也是向这方面侧重,国家在每年春天时还有祭天及启耕大典,足见农业在政治层面的影响。“国家社稷”,其中“社”是土地,“稷”是粮食,以此可见其分量。
2、经济:农业产出不只是粮食,也有其它作物,比如麻、棉等,“衣、食、住、行”里面,前两样都出自农业,纺织业更是所有行业的基础,即使是欧洲近代的工业革命也是以纺织业为开始,围绕着农业也引伸出不少行业,比如商业、机械、矿产及冶炼等,还有水利、加工等行业,仓禀实而知礼仪,同样的,只有解决了吃饭问题才能去发展其它行业。所以农业经济的发达能促进工业的进步,而农业落后甚至空白,工业也是发展不起来的,比如美国,世界上都知道其是工业大国,但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其同样是农业大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出口国,其农业也是世界第一。
3、文化:仓禀实而知礼仪,文化也是在衣食无忧后才会去发展的,而文化的源头和结晶其实也是来自于广大的劳动人民,有很多的文人本身就是大地主,也有很多的文人是农民出身,“文化”乃是文明与教化一起形成的风气与氛围,而最初的教化就是形成于祭天及农业方面,中国最早的诗歌《诗经》就是来源于民间的民歌与根据风气描写出来的文章,在古代还有专门的“采风使”负责采集民间的各类风气与民歌、民俗,由此可见,文化来自民间,也同样来自田间地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