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开发 > 邮政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邮政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发布时间:2021-02-25 00:24:54

A. 如何提高邮政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提升项目运作能力,对提升中邮物流的品位、品质,对中邮物流今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一、中国邮政物流的现状中国邮政物流起步晚,运行机制不完善。在中国,国有企业有一定的历史负担,中国邮政物流的市场份额不大,物流业务对中国邮政的利润贡献小,限于国内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各种条件和壁垒,中国邮政物流在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限制,邮政物流专业人才的匮乏,现有体制和运行机制,现有信息技术等各个方面存在的不足。进入新世纪后,国际国内形势不断变化,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形势,对我国邮政物流的发展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当前邮政物流发展面临着内外两个方面形势的困难和压力:(一)我国邮政物流面临的内部形势从内部情况看,当前邮政物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三个方面的不适应:1.思想观念不适应,与现代化邮政物流的要求相比,与国内外先进企业相比,我国的邮政物流在思想观念上还存在较大差异。2.运行机制不适应邮政物流,在机构和管理职能上偏重于行政管理,工作效率和效能不高,在企业运行机制上没有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各项改革没有完全到位。3.队伍人员素质不适应,一是文化水平偏低;二是高层次人才缺乏;三是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二)我国邮政物流面临的外部形势1.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大量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国际资本也将地向我国市场转移。国外投资商的加入使邮政业务市场竞争更趋激烈,同时对物流的服务要求越来越高,中国落后的物流配送体制不能提供采购、库存、运输等一体化服务,这就给外资企业提供了进入中国市场的机会,尤其是在国际物流方面的服务,很受外资企业的欢迎。对于那些产品外销、原材料国外采购的跨国企业,外资物流企业具有绝对的优势地位,同时也是国内物流企业所不能比拟的。2.自2003年起,国家不再对邮政提供普遍服务进行补贴,资金来源渠道减少,使邮政自身的运营和建设资金压力明显增大。外部相关政策的影响使物流的发展遇到的困难。二、发展邮政物流存在的问题面对着中国物流市场的纷繁复杂和激烈竞争,中国邮政虽然具有诸多优势,但在体制、技术、服务等方面和外资物流企业相比还存在许多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信息网络不通,“三流”分离,国内外物流企业存在信息差距虽然邮政本身的信息网已初具规模,但“三流”基本上是不通畅的,整体运行效率低下,网络数据和人工作业的交互自动化程度低,与现代化、信息化、社会化的物流体系还有很大差距,信息的输出和输入都是瓶颈。(二)物流处理配送能力不足电子商务物流服务要求物流企业有较大的仓储能力,非常高的物流处理效率和配送能力,而目前中国邮政尽管拥有7个一级中心局,63个二级中心局及166个三级中心局,但现在的仓储和物流处理能力与电子商务发展要求还不相适应。(三)服务意识不强,人员素质有待提高,服务收费高中国邮政长期在政府的保护下垄断经营,形成了垄断行业的优越感,人员的服务意识不强,服务效率不高,没有生存压力的紧迫感和服务的责任感,尽管在1998年邮电分营后,对自身的生存和市场意识有所加强,但仍需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和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三、中国邮政物流的发展建议(一)找准邮政物流的战略目标和市场定位1、战略目标以提高核心竞争能力为中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邮政网络为依托,坚持高起点、优质服务的基本思路,努力构建现代化的社会公用物流服务平台,实现实物、信息、资金三流的高度融合,逐步成为国内精益物流的龙头企业。建成一批适应第三方物流要求的配送中心,逐步成为全国最大的物流配送网络体系,逐步向企业供应链推进,最终成为企业供应链的参与组织和整合者。2.市场定位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根据中国邮政物流高质量、高效益、高速度的特点,邮政物流的市场定位应在这几方面:小体积、小重量、小数量、高附加值、高实效性和多批次的产品。同时根据生产产品的特点,邮政物流企业进入的细分市场应该是具有良好品牌的流通企业或者是国内外大中型制造企业等高层次物流市场。物流的运作模式可以定位在这几个模式上:一体化物流模式,城市配送业务模式,分销邮购业务模式,货运代理业务模式等。(二)加强人力资源建设,为邮政物流提供智力支持缺乏洞悉现代物流理论与知识的专业化物流人才,是目前制约邮政物流快速发展的瓶颈之一。现代物流行业包括经济学、管理学、信息学、运筹学、系统学等众多学科,多领域的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行业,对从业人员的技术能力与素质具有很高的要求。但是,在邮政物流企业中,一方面由于现有邮递类业务的管理人员和营销人员都是传统邮政的从业人员,未受过现代物流理论的系统学习,管理意识和技巧有待提高;另一方面,由于传统的邮件运输、投递都是劳动密集型工种,大多数从业人员文化素质偏低,这些都与邮政物流的快速发展不相适应。因此,邮政物流企业必须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重视对员工的培训,从员工的行为、仪表、品德、职业素养到接待客户的礼仪、用语等方面全面提升从业人员的素质,同时大力引进和培养物流人才,加强人力资源建设,为邮政物流企业的快速、健康与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1.保持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结构现代物流企业需要大量的管理、营销、作业处理等人员,要科学规划邮政物流组织结构,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运作要求,合理安排人员,做到岗得其人,人尽其才。2.加大对从业人员的培养力度,提高员工整体素质邮政物流业务的发展,需要一大批熟悉专业知识的次年工业人员,因此做好邮政物流企业员工的次年工业培训非常重要,要采取多种培训方式,提高现有邮政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管理能力。3.广纳人才,为其提供实现价值的舞台建立与市场接轨的人才引进机制,加强与高等院校的合作,培养和引进熟悉现代物流管理的专业人才,选拔高素质、业务精、开拓精神强、有志于物流实业的职工到高校深造。适当引进工业工程、软件系统集成与开发、设施设计和运输、财务、电子商务、国际贸易等专业人才,形成人才与技术优势。4.建立科学的薪酬体系,强化激励机制明确物流成本的构成,健全邮政物流成本财务模式,理清头绪,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确保合理分配。同时,强化激励机制,对营销成绩突出的人员进行奖励,切实提高员工发展业务的积极性。(三)完善的客户服务战略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越来越多的物流企业开始关注客户服务,主动靠近客户,并以客户需求和利益为中心,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需求,提升企业竞争力。邮政物流服务要满足货主企业向客户提供物流服务的需求,无论是服务能力还是服务质量,都要以货主满意为目标。在能力上满足客户服务要实现物流基本服务向增值服务延伸,物流功能服务向管理服务延伸,实物流服务向信息流、资金流服务延伸,为客户提供差异化、个性化物流服务,根据客户需求,结合自身发展战略,与客户共同寻求最佳服务方式,实现从提供物流服务到进行物流合作的转变。

B. 中国近代邮政业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中国近代邮政事业起源的标志是:维新变法,建立近代邮政制度,并且随之发行了大龙邮票。
中国从清末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国家经办的实行近代管理的通信事业。包括邮政和电信两部分。是以传递信息为主的国民经济的生产部门,实行资费制度,对公众普遍开放。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中国的邮电事业是由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所控制。
邮政尽管太平天国的洪仁玕(1822~1864)最早提出了兴办近代邮政的规划,清代地方政府又在台湾省首先实行了改驿归邮;但是,在全国范围内开办国家邮政却是由清政府于1866年委托海关总税务司英人赫德办理的。经过海关兼办邮递和试办邮政阶段,终于在1896年3月正式批准成立了大清邮政。1911年邮政脱离海关,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后改称中华邮政。1914年加入万国邮政联盟,主要业务包括函件、包裹、汇兑与储金。1904年全国有邮政局所1319处,1936年增至 72690处。邮政员工1911年有15288人,1936年增至28007人。邮运工具从早期的肩挑、马驮等逐渐发展为利用汽车、火车、轮船,并开办了航空邮路。邮路总长度从1904年的 50500公里发展到1936年的584816公里。
在清代和北洋政府统治时期,中国邮政控制在外国人手里,1928年以后,逐渐转由国民党政府控制。但因邮政是独立经营,绝少受军阀混战和政局变动的影响,它赢得了稳定可靠的信誉。它的管理,也具有一些符合近代通信企业规律的长处,如垂直领导、高度集中、全程全网、联合作业、人有专责、事有定章、纪律严明等。财务上,1915年开始有盈利。1930年因储金汇兑与邮政分离,出现亏损,1935年合并转为盈利。
电信主要是电报(有线和无线)和电话(市内和长途)等。其中除从1877年起创办的有线电报和1900年后创办的市内电话一度是官督商办、商办或官商合办外,其余全由国家或各级政府经办(1902~1908年电报也被收归官办)。电信与政权关系密切,北洋政府和国民党政府都严格控制国内电信,而对外电信则长期被外国公司所把持。
电信局所 1907年仅 239处,至1936年增为1272处。1894年电报总局的职工482人,至1936年交通部所属的电信职工发展到 20704人。1907年电报线路(不含海线)的总长度为37000公里,1936年为93995.7公里。长途电话线路清末只有北京至天津的一段,到1937年已达53000多公里。市内电话交换机总容量1910年为7865门,1937年为104404门(包括省办、商办电话的容量)。1900年市内电话用户只有十余户,1937年交通部所属的电话局用户已达73000多户。一般说来,清末主要发展有线电报和市内电话,北洋政府时期主要发展长波无线电,国民党政府时期主要发展短波无线电和长途电话。与邮政相似的是,电信也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方法,早期的电报学堂还曾有对毕业生继续承担考核晋升责任的制度。
作用近代邮电事业的发展,使中国古老的驿传发生革命性的变革,使中国有了新的通信手段和通信方式;对于促进中国的经济发展、沟通思想文化交流、便利人民生活等方面,起了积极作用。中国近代邮电事业虽然发展较快,但它仍然非常落后,特别是广大农村一般还处于闭目塞听的局面。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邮电事业才有了普遍的发展。

C. 中国邮政未来发展的方向究竟在哪里

和谐邮政邮政企业是一个完整的工作系统,具有全程全网、联合作业的特点, 邮政网络是国家重要的通信基础设施。现行邮政企业靠市场营销、全员营销,走市场化经营靠自负盈亏是非常难以生存的。据参加全国重点地市邮政局长会议的某位领导给笔者亲笔签名的来信中,集团公司刘安东总经理指出:要进一步认清邮政业务当前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和主要任务,进一步增强邮政改革和发展的紧迫感,认清发展中的问题和不足。同时,也要清楚地看到各项业务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困难和问题面前要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不争论、不犹豫、不彷徨、充满信心,用积极的实践去迎接挑战。一方面总结已有的成绩和经验,一方面借鉴同行业的先进做法,不断加快邮政业务在新的历史阶段的发展步伐,继续努力开创新的发展局面。笔者认为:深入基层调研,贴近基层、倾听基层呼声,应是当务之急。网友哥本哈根曾在邮政工作多年,现辞职到其他地方工作。但心系邮政,发贴邮政发展下去、困难重重现转载如下,望决策者慎重考虑,组建一个大网谈何容易。千万别等毁弃他时,才知可惜!附原文:邮政发展下去,困难重重 第一,未来的消费主体:年轻人没有这样的依恋和忠诚; 第二,品牌依恋的形成有一个条件是品牌信任,而这个信任机制在逐渐被邮政自己所摧毁; 第三,营销实证证明:可选品牌的增多,会提高品牌转换的可能性,竞争的加剧使消费者品牌依恋和忠诚越来越难; 第四,网上交易的不断发展,对快递业是绝对的利好,但这绝对并不是对中国邮政的利好而是相反; 邮政现在中青年群体中,已经失去了地位,因为服务不好,对员工苛刻,这个事实已经开始被人所了解。 国家如果开明,把承担国家基本服务的业务独立出来,比如平信、机密文家寄递等,保护好, 否则 ,邮政的明天就是灰暗的。

D. 为了促进现在邮政事业进一步向前发展,你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好点子

邮政要来发展人才最重要捞正常规律出自牌,真正做到外大内小,外园内方,外强内强,出邮政局能办成事的回局说了不算,给局里说了算的出去办不成事,局里净办点头重脚轻,十七领着十八干,没本事的领着有能力的干,这样的单位你说能搞好吧

E. 邮政员工如何结合自身实际,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邮政员工...这是要入党啊还是作为预备党员做考核啊?呵呵~先把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和内涵搞清楚,再结合党员身份及自身行业特点和实际..资料如下~

F. 邮政突破发展瓶颈,实现提速增效的困难有哪些

(一)地方经济环境束缚邮政发展

  1. 自然环境的影响。

  2. 农村邮政支局亏损依然严重。

  3. 资金紧张,局(所)布局不能适应当前经济环境变化。

(二)职工素质偏低,人才缺乏对邮政发展的影响

  1. 人员素质低,无后备人才。

  2. 人员冗余,负担沉重。

(三)不规范的市场竞争对邮政发展的影响

从外部环境看,入世后邮政市场的开放也将越来越加大力度。发达国家一些颇具规模的邮政集团公司已经不满足于本国发展业务,而是通过收购、兼并等手段,走上了国际化的发展道路,并把目光投向了潜力较大的中国邮政。可以说我们在技术、业务、服务、资金等方面都无法与其竞争,因此生存的困难较大。首当其冲的就是速递市场,FEDEX、UPS、DHL等跨国公司依靠雄厚的实力和成熟的市场经验,大举进攻我国的速递市场,这将对我国速递行业的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

从国内环境来看,科学技术尤其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给邮政业务带来了猛烈的冲击。来自国内的竞争对手瞄准邮政"船大难掉头"及经营机制不够灵活等劣势,充分发挥小、快、灵的优势,见缝插针,抢占市场。

从邮政自身来看,分营后邮政资金紧张,尤其是建设资金缺口较大。再加上我们的资费较同行业偏高、时限较同行业慢,以包裹市场为例,资费比铁路快件高10-30%,比私人物流公司高20-50%,比配货和汽运高50-70%。时限比铁路快件等渠道慢2-4天。另外我们的服务也满足不了用户的需求。

G. 邮政事业发展的历程

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第20号)

《北京市邮政通信条例》已由北京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于1994年7月22日通过,现予公布,自1994年10月1日起施行。

北京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1994年7月22日

北京市邮政通信条例
(1994年7月22日北京市第十届人民代表
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保障邮政通信畅通,提高邮政通信服务水平,促进邮政通信事业发展,适应首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邮政通信工作。
第三条 北京市邮政管理局是本市邮政通信工作的主管部门。
市区和远郊区的邮政(邮电)局按照市邮政管理局的授权,负责本辖区内的邮政通信管理工作 。
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邮政通信工作的领导,把邮政通信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按照“统筹规划、条块结合、分层负责、联合建设”的方针,发展邮政通信事业。
第五条 邮政企业应当为用户提供迅速、准确、安全、方便的邮政通信服务。
第六条 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侵犯他人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第七条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都负有保护邮政设施和邮件安全的责任,并有权对破坏邮政设施、危害邮件安全的行为予以制止、检举和控告。
第八条 邮政企业应当不断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发展邮政通信事业;对在邮政通信科学技术研究中有创造发明或者推广应用先进技术成效显著的,以及在邮政通信工作中成绩突出,在保护邮政设施和邮件安全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邮政通信主管部门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 邮政设施的规划与建设

第九条 邮政通信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本市邮政通信专业规划和分期实施计划,并组织实施。
第十条 新建、改建、扩建居住区、工业区、商业区、开发区、机场、火车站等建设工程,应当同时规划和设置与之配套的邮政设施,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
第十一条 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在审批居住区、工业区、商业区、开发区、机场、火车站等建设工程初步设计时,应当听取邮政通信主管部门对配套建设邮政设施的意见。
第十二条 建设单位应当按照批准的设计建设邮政设施,保证工程质量。设计需要变更的,必须报原审批部门批准。
第十三条 承担邮政设施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和工程监理的单位,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等级,并严格执行国家和本市有关邮政设施建设的标准、定额和规范。邮政设施工程竣工验收时,应当有邮政通信主管部门参加。
第十四条 新建居民楼必须按照国家和本市的有关规定设置信报箱、间(群)或者收发室。
已建成的居民楼未按照规定设置信报箱、间(群)或者收发室的,必须按照有关规定补建。
第十五条 火车站、机场应当设有办理邮政业务的场所,并在邮件装卸、转运作业场所、邮政车辆出入通道等设施的配套建设方面为邮政企业提供方便。
大型宾馆、饭店等公共建筑应当设有办理邮政业务的场所。
第十六条 邮政通信主管部门应当在车站、机场、商场、旅游点等公共场所和其他方便群众的地方设置邮亭、邮政报刊亭、邮筒等邮政设施。
第十七条 市人民政府和远郊区的人民政府以及邮政通信主管部门应当对边远、贫困地区的邮政设施的建设在政策、资金、物资等方面予以扶持。

第三章 邮政通信的管理

第十八条 未经邮政企业委托,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经营信函、明信片或者其他具有信件性质的物品的寄递业务,但国务院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十九条 经营速递业务的非邮政企业,应当遵守邮政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并须接受邮政通信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凡需使用邮政企业的通信网络经营速递业务的,应当到邮政通信主管部门备案并办理有关手续。
第二十条 邮政企业可以委托符合条件的单位或者个人代办邮政业务。代办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严格执行有关邮政业务规则、资费标准和服务标准,接受邮政通信主管部门的监督和指导。
第二十一条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印制未经邮政通信主管部门监制的明信片和通信使用的信封,不得销售自制的集邮品。
第二十二条 农村地区按行政村设置村邮站,负责投递本村邮政用户的邮件、报刊。邮政通信主管部门应当积极扶持村邮站的设置,并对其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
第二十三条 邮政用户应当使用符合标准的信封和明信片;邮寄包裹、印刷品按照规定的规格标准封装,并按规定正确书写收件人、寄件人的姓名、地址和邮政编码;遵守禁止寄递或者限量寄递物品的规定。
第二十四条 居民楼的产权单位或者管理单位、新设置的单位应当到所在地邮政(邮电)局办理邮件、报刊投递登记手续。
邮件接收单位名称、地址、楼号、门牌号等变更的,应当到原登记的邮政(邮电)局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第四章 邮政设施的保护与邮政通信的社会保障

第二十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邮政设施保护工作的领导,开展邮政设施保护的宣传教育。邮政企业应当建立邮政设施保护的责任制度,加强对邮政设施的检查、维护和管理,保证邮政设施的完好。
第二十六条 居民楼设置的信报箱、间(群),由有关产权单位或者管理单位负责管理,发现损坏或者其他不能保证邮件安全等情况时,应当及时维修或者更换;也可以委托邮政企业维修或者更换,所需工料费由委托单位支付。
第二十七条 因建设需要拆除、迁移邮政设施的,建设单位或者施工作业单位应当事先征得邮政企业的同意,在保证邮政通信正常进行和方便用户用邮的情况下,与邮政企业签订协议,根据先建后拆的原则进行,有关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
第二十八条 本市铁路、公路、航空、海关、公安交通等部门应当在邮件的收寄、投递、运输、邮政网点设置等方面提供便利条件。
第二十九条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有下列行为妨害邮政通信工作的正常进行:
(一)损坏邮政信筒(箱)、邮亭、邮政报刊亭等邮政设施;
(二)私开邮政信筒(箱)或者向邮政信筒(箱)内塞投易燃易爆或者腐蚀性等危险物品以及其他杂物;
(三)在邮政局(所)门前、邮政信筒(箱)周围及邮车必经通道内堆物堆料、摆摊设点,妨害用户用邮或者影响邮车通行;
(四)伪造或者冒用邮政专用标志、邮政标志服和邮政专用品;
(五)阻碍邮政工作人员执行公务或者殴打、辱骂、伤害邮政工作人员;
(六)非法检查、截留邮件或者拦截邮政运输工具。

第五章 邮政通信的服务与社会监督

第三十条 邮政企业应当加强职工教育,不断提高职工队伍素质;邮政企业的工作人员应当忠于职守,廉洁奉公,信守职业道德,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
第三十一条 邮政企业应当在营业场所公布服务范围、服务标准、业务程序、资费标准、营业时间和监督电话。
第三十二条 邮政企业除应当遵守国家邮政法律、法规和有关业务规则外,还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对符合接收邮件条件的新建居民楼和新建单位,在二个月内安排投递;
(二)执行邮件、报刊、电报传递时限的规定,逐步扩大日报早投范围,保证邮件、报刊的投递质量;
(三)在邮政信筒(箱)上标明开取信件的频次和时间,并按规定开取。对用户投入黄帽信筒的信件,优先处理。
第三十三条 邮政企业可以根据用户的要求和具体条件与用户签订协议,约定投递位置和方式及其他服务项目。
第三十四条 禁止邮政企业及其工作人员的下列行为:
(一)利用工作之便索要财物、谋取私利或者故意刁难用户;
(二)擅自中断正常的邮政业务;
(三)擅自将邮政设施改作他用;
(四)擅自出卖、出借邮政专用品;
(五)擅自改变资费标准或者增加收费项目;
(六)私拆、隐匿、毁弃邮件、电报或者从邮件中窃取财物。
本条规定适用于代办邮政业务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十五条 邮政企业的服务应当接受有关部门和群众的监督。邮政通信主管部门对邮政用户的投诉应当及时调查处理,并答复用户。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条、第十二条、第十三条规定,建设工程未按照规定配套建设邮政设施、擅自改变邮政设施设计或者配套建设的邮政设施不合格的,由邮政通信主管部门责令限期建设或者改正,并由责任单位承担邮政企业为解决用户用邮采取的临时措施所需的费用,直至配套建设的邮政设施验收合格。
第三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四条规定,已建成的居民楼未按照规定设置信报箱、间(群)或者收发室的,由邮政通信主管部门责令居民楼的产权单位或者管理单位限期补建。逾期不补建的,每逾期一天,处以100元罚款,直至补建合格。
第三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八条规定,未经邮政企业委托经营信函、明信片或者其他具有信件性质的物品的寄递业务的,由邮政通信主管部门提请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其将收寄的信函、明信片或者其他具有信件性质的物品以及收取的资费退还寄件人,并处以罚款。
第三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九条规定,非邮政企业使用邮政企业的通信网络经营速递业务,不到邮政通信主管部门备案的,由邮政通信主管部门责令其限期补办备案手续。逾期不备案的,每逾期一天,处以500元罚款。
第四十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印制未经邮政通信主管部门监制的明信片和通信使用的信封或者销售自制集邮品的,由邮政通信主管部门责令其改正,没收物品和非法所得,并处以10000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居民楼设置的信报箱、间(群)以及邮件接收单位的邮政设施损坏,有关产权单位或者管理单位不及时维修或者更换的,由邮政通信主管部门责令其限期维修、更换。逾期不维修、更换的,每逾期一天,处以100元罚款。
第四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未征得邮政企业同意,擅自拆除、迁移邮政设施的,应当恢复原状或者赔偿损失,并可由邮政通信主管部门对责任单位处以10000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九条第一、二、五、六项规定,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赔偿经济损失;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九条第三项规定,在邮政局(所)门前、邮政信筒(箱)周围及邮车必经通道内堆物堆料、摆摊设点,妨害用户用邮或者影响邮车通行的,由邮政通信主管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由邮政通信主管部门会同工商行政、公安交通等部门采取措施予以清除,并按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第四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九条第四项规定,伪造或者冒用邮政专用标志、邮政标志服和邮政专用品的,由邮政通信主管部门处以1500元以下罚款,并没收有关物品。
第四十六条 新建居民楼和新建单位具备通邮条件,并办理了投递登记手续,逾两个月不通邮的,由邮政通信主管部门责令责任单位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罚款。
第四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四条第一、二、三、四项规定,侵犯用户合法权益或者擅自出卖、出借邮政专用品的,由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责令立即改正,没收非法所得,退还非法索要的财物,根据情节给予行政处分;并可由邮政通信主管部门对责任单位处以10000元以下罚款,对责任人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四条第五项规定,擅自改变资费标准或者增加收费项目的,由物价部门依法处罚。
第四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四条第六项规定,私拆、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追究刑事责任;从邮件中窃取财物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一条第二款规定,按贪污罪从重处罚。
第五十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罚通知书之日起15日内,向作出处罚决定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当事人也可以在接到处罚通知书之日起15日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五十一条 邮政通信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则

第五十二条 本条例具体应用中的问题,由北京市邮政管理局负责解释。
第五十三条 本条例自1994年10月1日起施行。 (地方法规)
http://law..com/.html

交通运输继续增长,运输结构相对稳定。2003年,交通运输业克服了“非典”带来的不利影响,继续保持增长。全年旅客运输量达31237.4万人,比上年增长6.2%;货物运输量达30936.1万吨,比上年增长0.5%。运输结构保持相对稳定,公路、铁路、民航三种运输方式客运量比重分别为82.3%、13.7 %和4%;货运量比重分别为92.4%、7.4%和0.2%。

2003年 2002年 比上年增长%

客运总量(万人) 31237.4 29422.1 6.2

公路 25702 23112.3 11.2

铁路(发送量) 4289.9 5032.3 -14.8

民航 1245.5 1277.5 -2.5

货运总量(万吨) 30936.1 30768.2 0.5

公路 28606 28375 0.8

铁路(发送量) 2283.4 2347.7 -2.7

民航 46.7 45.8 2.0

邮政业持续稳定发展,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邮政业运营质量进一步提高。2003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31.3亿元,增长5 %。传统邮政业务有涨有落。全年收寄函件8.4亿份,下降1.2%;订销报纸11.7亿份,下降7.1 %;订销杂志5284万份,增长0.4 %。邮政新业务迅速发展。全年收寄特快专递1189万件,增长11.4 %;邮政储蓄期末余额大幅度增加,截至2003年末达到280.8亿元,增长12.8%。

2003年 2002年 比上年增长%

收寄函件(亿份) 8.4 8.5 -1.2

订销报纸(亿份) 11.7 12.6 -7.1

订销杂志(万份) 5284 5262 0.4

特快专递(万件) 1189 1067 11.4

通信业快速增长,移动通信发展令人瞩目。2003年通信业在技术和业务上有了新的发展,市场竞争格局进一步形成。全年完成电信业务总量251.7亿元,增长20.8 %。全年新增电话用户270.9万户,用户总数达1776万户,其中固定电话680.4 万户;移动电话1095.6万户。新业务快速发展。IP电话通话时长达到75.3 亿分钟,增长1.2倍;移动短信业务量达到89.2亿条,增长1.5倍;2003年,北京通信公司推出的无线市话(“小灵通”)业务,目前用户已达到47.8万户。

2003年 2002年 比上年增长%

固定电话用户(万户) 680.4 585.6 16.2

主线普及率(线/百人) 47.3 41.7 13.4

移动电话用户(万户) 1095.6 919.5 19.2

移动电话普及率(户/百人) 76.1 65.5 16.2

http://www.bjstats.gov.cn/lhzl/xlfx/200402/t20040205_12072.htm

H. 关于中国邮政和邮政改革对地方邮政影响的资料

“邮电分营”与中国邮政发展

赵拴亮 龚传信

(发表于《改革与发展》)

一九九九年一月,中国邮电完成了“邮电分营”工作,这是中国邮政改革走出的重要的一步。然而,许多邮政职工中对“邮电分营”存在着许多疑虑,他们在思考着与自身利益息息相关的问题。诸如分营对邮政的发展是否有利,邮政业务量是否受到影响,邮政的投资是否还有保障,邮政职工的水平能否保持现有状况,为什么要分营,邮政的前途如何等一系列问题。现在分营已经一年,邮政到底发生了那些变化,我们如何认识邮政取得成绩和面临困难,如何从世界邮政的改革来看中国“邮电分营”,如何从中国的国企改革来认识中国邮政的改革。本文试图对中国邮政的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以及世界邮政的改革发展进行分析,从而认识中国邮政所进行的改革。

事实上,一九九九年邮政作为国民经济体系的一个部分开始独立运营,邮政职工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邮政生产经营情况较好,完成全年三大经济指标,为今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同时应清醒的看到当前邮政经济的增长质量不高,管理还很粗放,经营机制不活,业务结构不合理,与市场经济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同时邮政独立运营后,国家对邮政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经济指标和服务指标。另外邮政的外部环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中美已签署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双边协定,中国可望在近期加入世贸组织。作为一个服务行业,可以肯定,“入世”以后,将会受到各种影响。面对这些情况中国邮政如何进一步改革,采取怎样的发展策略,这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邮电分营”是中国邮政体制改革的第一步

我们从历史的发展来看中国的“邮电分营”。邮政源于古代各国的邮驿,邮驿是国家出现后专门为政府传送公文和传递军情而设置的国家通信机构。中国古代邮驿始于殷商时期,古代邮驿是完全为统治阶级服务的通信方式。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大众的通信需要增多,各种各样的私营邮递通信机构逐步发展起来,一种包括为大众服务的通信方式-邮政逐步建立。鉴于邮政是国家主权的标志之一,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的发展,各国的邮政都从私营发展到国家专营。公元一八四零年,英国政府采纳了罗兰.希尔的改革设想, 对邮政进行了改革。这次改革确定了近代邮政的基本特征,并逐步为世界各国邮政所采用。我国也从民营的“侨批局”、“民信局”等私营机构,逐步发展,于一八九六年正式成立大清邮政。

在清末和民国时期,邮政和电信分别属于邮传部和交通部。从管理部门和现业部门均分别设置,互不隶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在邮电部统一领导下的邮政和电信从管理部门到现业部门,仍分别经营,各自实施垂直系统的领导,直到一九五零年七月。从一九五零年七月至一九五二年底完成了“邮电合一”的体制,以后逐步进行了完善,到一九五五年,建立了邮电部和地方双重领导,三级管理体制。这种管理体制,除了文革中,由于政治的原因发生较大调整以外,没有进行根本的调整,一直延续到一九九八年国家邮政局的成立。一九九九年一月全国范围的邮电分营的完成,标志着中国邮政改革走出了重要的一步。

应该说,“邮电合一”的管理体制对于确保邮电的快速发展,保证国家通信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这种管理体制与过去的我国的通信技术的发展状况是相适应的。在我国改革开放前,我国的电信业发展较慢,电话的普及率较低。公众的通信主要是邮政。邮政的主要功能也是通信。八十年代后期,我国电信事业有了较大发展,通过“以电养邮”的政策,为邮政的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邮政的基础建设得到了加强。

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通信技术的发展,“邮电合一”的管理体制已不能适应日益发展的邮电事业,“邮电合一”带来得矛盾越来越突出。首先,“邮电合一”的管理体制使邮政处于次要地位。事实上,由于邮政在邮电业务收入中的比重逐年下降。一九五二年,邮政的业务收入占邮电业务收入的44.5%,到一九九二年下降到23.9%, 到一九九七年的 9.15%。下降的幅度很大。这必然造成邮电企业投入较大的力量去抓电信,邮政业务的发展势必有所忽视;其次,经营核算不清, 粗放型经营,对于邮政的生产不考虑成本,管理不效率,管理成本在邮政总成本中的比例逐年增大;第三,电信补邮政使邮政缺乏自我发展的动力,邮政开发新业务和新市场缺乏积极性,邮政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制约。

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客观上要求邮电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逐步在进行改革,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逐步完善和发展。我国的经济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巨大成功,而后发展到城市的工业企业,也显示了巨大的威力。同时,经济改革已延伸到公共服务行业。改革的根本点是引入竞争打破垄断。在已进行改革的行业诸如交通运输业,银行等,其服务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作为公共服务行业的邮政成为改革的最后的几个堡垒之一。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邮政按市场规律运行,这种要求的最基本点,就是要邮政进行独立经营。因此,“邮电经营”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与我国企业改革的发展方向是一致的。

应该指出,我国“邮电分营”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基础,条件已经成熟。事实上,我国邮政理论界关于“邮电分营”已进行了长期的探讨研究,早在八十年代末,一些邮政专家就提出了“邮电分营”和“政企分开”。在以后的十几年间,对这方面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在理论上取得可喜的研究成果,这为邮政的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邮电分营”首先于一九九七年开始在海南和重庆一省一市进行了进行了试点,这为邮电分营在整个邮政行业实施提供了实践经验。

二、从世界邮政的发展来看中国的“邮电分营”

当今世界,邮政的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发生了许多质的变化,从外部来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电话、电报、传真、INTERNET等现代化的通信方式并以较快的速度在公众中普及,使邮政的传统业务普遍下降,同时私人速递公司的出现和壮大对邮政的发展也造成极大的冲击和挑战。从邮政内部来看,长期的政府直接管理也为邮政的经营产生了很多的不利影响,产生了服务质量差、长期亏损等诸多方面的问题。所有这些变化引发了世界邮政改革浪潮,各国都在探索本国的邮政改革与发展的道路。特别是近十几年来,世界许多国家邮政面临着差不多相同的问题,经营亏损,服务质量差,私营企业的竞争,其他通信技术的挑战。这迫使许多国家进行邮政改革。

改革的方面主要涉及企业改革,规章制度的改革,机构改革和技术改革。综观世界邮政的改革,我们可以将其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类,改革较早,全面,深入而且取得了巨大成功。如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瑞典,芬兰等。这些国家的改革一个重要的特点邮政实现了企业化,甚至实施了私有化。在这些国家中最早进入改革的国家是澳大利亚,它于一九七五年开始,先后进行了三次较大的改革每一次改革都有动机和带来的变化,每一次改革都比前一次更进一步;第二类,在某些方面进行了改革。如智利,希腊,葡萄牙等,这一类国家的邮政改革在某一方面很有特色;第三类,进行了初步改革,并制定了进一步进行改革的计划。如越南,泰国 ,印尼等,这一类国家往往进行了邮电分营,并表示出对邮政改革的较大兴趣;第四类,仍保持其传统,强调其公用性,要求改革的呼声较小。如日本,韩国等。这些国家的特点往往是经济较发达,强调邮政的普遍服务性。由此可以看出,各国邮政有着不同的外部环境和文化背景,因而改革的进程会有所不同,但改革的方向基本是一致的,这就是商业化和公司化。也应该看到,世界邮政也在向强强联合,占领它国市场的方向发展。

在那些邮政改革成功的国家中,如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改革后,邮政开始盈利,并且邮政的业务收入,业务量,服务质量,职工的工资水平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为了更好的占有市场,在确保盈利的基础上,邮政资费进行了下调。通过邮政管理改革,使长期亏损的企业,又充满了活力。

世界范围的邮政改革对中国邮政的改革是一个促进。大多数国家的邮政改革改革进程中首先实施的是“邮电分营”。目前,在世界范围内,邮电分营的比例很高,非洲占32.43%、中美洲加勒比海地区、北美洲占100%,南美洲占55.56%,东欧占94.74%,西欧占78.26% ,亚洲及太平洋占40%。“邮电分营”是世界邮政改革的重要方面,中国邮政正是顺应了这种世界邮政改革发展的趋势,根据中国的国情,在邮政的发展史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三、“邮电分营”后的邮政形势分析

“邮电分营”后,邮政在许多方面的存在着优势。首先,能够调动邮政职工的积极性。“邮电合一”使邮政对电信产生依赖,邮政职工缺乏自我经营的意识。分营后,邮政的经营自我运作,邮政职工有了自我经营发展的意识,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其次,分营后,邮政在“合营”中掩盖的矛盾和问题会充分的暴露出来。特别是投入不讲成本,运行不讲效益,这些问题分营后受到重视。同时,分营有利于邮政向集约化经营发展;第三,有利于邮政职工整体素质的提高。在分营初期,由于对邮政固有的偏见,一些学历较高的职工流向了电信,邮政职工的整体水平较底,因此,邮政素质邮政职工的文化水平急需提高,这使的邮政分营后非常重视教育和培训。第四,为邮政网现代化创造了条件,特别是中心局体制建设和邮政综合网建设。

我们也应该看到,分营后邮政面临着许多困难,正确的分析这些困难,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是中国邮政改革成功的关键。邮政面临的首要问题是邮政职工对“邮电分营”的认识问题。要让邮政职工认识到邮电分营的必要性,认识到邮电分营是中国邮政改革的第一步,邮政必须进行进一步改革,企业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邮政改革涉及到方方面面,但改革的关键就是邮政的管理体制。其次要解决好普遍服务与经济效益的矛盾,国家赋予邮政两个作用,一方面,作为国家一个公共服务部门,为邮政提供优质的普遍服务,另一方面,作为国有大中型企业,要实现经济效益,在三年的时间里扭亏为盈,如何处理好这些关系,是邮政发展的重要方面;第三,邮政职工普遍市场营销观念的缺乏,也是制约邮政发展的重要方面,一个行业的营销观念的转变是一个过程,加速邮政市场营销观念形成,是邮政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第四邮政法规不适应邮政的的发展,由于技术的进步和邮政内涵的变化,要求邮政法进行修订,要求邮政的业务的处理规则进行调整;第五,邮政的服务质量问题。由于邮政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邮政形成了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邮政在内部生产中非常重视质量,但对于直接接触顾客收寄和投递环节的服务质量被忽视。因此,分营后必须提高服务质量,

五、在进一步进行邮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同时,积极推进邮政发展

尽管邮政实现了独立运营,但由于邮政仍是“政企合一”,这与国家管理体制改革不相适应。为保证邮政的发展,邮政的管理体制必须进行进一步的改革。进一步的改革应包括“政企分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此同时,应在以下方面做一些工作,推进邮政发展。

首先,邮政职工应具备三个观念。即商业观念(或商业思想),用户观念,质量观念。所为商业观念就是要用商业的思想和方法,经营邮政业务。这是邮政改革的重要方面。要求重视商业原则的应用,商业信息与品牌意识,提高企业工作效率。用户观念要求每一职工有用户第一的意识,邮政的服务不仅用户满意,而且要取悦用户,要根据市场的需求,改进我们的服务产品和开发新的服务产品。质量观念是邮政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思想。做好我们工作的第一步和每一步。注重发展邮政的质量文化,强调整体质量,为用户提供可靠与信赖的服务产品。

其次,加强邮电合作。从业务上来讲,邮政和电信在向综合方向发展,国外混合邮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邮政部门要发挥和电信部门特殊的关系,分营后的今天更要重视和电信部门的合作,当然,合作要以双方互利为原则。

第三,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当今世界,人力资源已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加之邮政企业在这方面底子薄,更需要加强邮政人才的培养,重视在职培训。要通过建立灵活、公平的用人机制,同时将用人机制与培训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

第四,发展邮政企业的文化。从古代邮驿算起,邮政有着上千年的发展历史,所形成的文化是邮政的宝贵财富。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邮政在发展中形成了独具特特色的企业精神,如邮政的服务宗旨“迅速、准确、安全、方便”

作为邮政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在新的形势充分发挥邮政企业文化的作用,使邮政文化为邮政发展服务。

第五,邮政要创新。创新是一个企业发展的推动器,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邮政已不再是占据主导地位的通信手段,邮政要生存,要发展,唯一的出路就是要建立新体制,开发新业务,开辟新市场。

第六,邮政要利用现代科技发展自己。不仅在生产上利用现代科技,而且在业务开发上也要利用现代科技为邮政我们提供的发展条件。

总之,分营后的中国邮政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研究和探讨其发展规律,解决出现的问题,邮政的改革和发展才能取得成功。邮政改革与发展涉及到许多方面,本文仅是对其中一部分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其他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阅读全文

与邮政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