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开发 > 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差距的影响

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差距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2-25 16:21:27

『壹』 中国东部与中西部经济差异的自然原因

东部大部分抄地区都是沿海地区,来自国外的资金以及能源比较多,特别是资金。对于中国经济的早期的发展来说,资金尤其的重要。其实中西部的自然资源要比东部地区丰富得多,但是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经济发展上多落后于东部地区。另外,个地方的人各有特点,以在一定程度上对两种地区的经济有这影响,但不知道这属不属于自然原因。

『贰』 中国西部和东部的差距表现是什么

著名经济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陆大道教授对东西部目前的差距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说。 GDP增长率 陆大道说,目前在一系列因素特别是经济国际化、信息等因素的作用下,近年来我国省区市之间和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差距进一步扩大,工业化水平的地区和地带性差异更为明显。与20世纪90年代中期相比,GDP的增长速度的差距虽然趋缓,但经济总量、人均GDP等的差距进一步扩大。1997-2001年间,GDP平均增长率(根据各地区的统计数据计算)东部地区有9个省市超过9%,其中6个超过10%(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山东)。中部地区只有2个省区超过9%。西北西南地区9个省区市只有2个超过9%。进出口贸易更加集中在沿海部分地区。2001年外商直接投资,沿海12个省区市总计占全国的87%。外贸出口额的分布也出现同样的趋势,这明显反映出东西部的发展差异。 工业化水平 陆大道说,经济发展的地区间和地带间差异首先表现在工业化的水平及阶段差异方面。部分发达地区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这部分地区主要位于沿海地区。沿海地区的发展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处于工业化中期开始向工业化后期过渡的时期。而中西部地区总体上还处于工业化的初期阶段。首先,以人均GDP衡量,沿海地区2001年的人均GDP为12050元,比工业化中期阶段8832元的标准高出36.4%,比全国平均高出40.24%。其次,2001年以就业结构衡量,沿海地区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为31.87%,已经低于50%,也低于全国50.0%的水平。非农产业在沿海地区为部分劳动力创造了就业机会。如果考虑内地到沿海打工的状况,这一比重还将大大提高。第三,以产业结构衡量,沿海地区的2000年非农产业的比重达到88%,农业比重仅为12%。第四,2001年沿海地区重工业占67.88%,轻工业占77.38%(总产值按当年价计算)。在重工业内部结构中,2000年深加工工业又占74.1%,基本上建立了以深加工工业为主的产业 结构。因此,沿海地区具备了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基本特征。中部地区处于初期阶段的中后期,西部地区则基本上完成了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过渡,刚刚进入到工业化的初期阶段。 经济增长方式的变化也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在部分省区市的经济增长仍然依靠投资的拉动。也就是说,大多数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省区市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增加投资。这种侧重依靠资本要素积累的经济增长,随着市场化的扩大和竞争的加剧,经济的持续增长会遇到愈来愈大的困难。 增长质量 陆大道指出,我国区域发展水平的差距已经从增长速度转变为增长质量的差距,科学技术发展和应用水平对此影响巨大。在对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2000年的科技进步基础、科技活动投入、科技活动产出和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四个方面指标利用加权综合和系统聚类方法进行综合评价后,形成以下六组区域。这种划分经济增长对科技支撑的依赖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地区的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第一组:北京;第二组:上海、广东;第三组:天津、江苏、福建、浙江、山东、辽宁;第四组:陕西、湖北、四川、海南、湖南、黑龙江、安徽、吉林、河北;第五组:河南、重庆、广西、江西、新疆、云南、甘肃、山西、宁夏、内蒙古、贵州;第六组:青海、西藏。2001年广东、江苏、上海、北京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到全国高技术产业增加值的60%左右。人类发展指数更值得注意的问题是:我国地区间的发展差距全面扩大。发展差距已经不仅仅在经济增长和经济实力人均经济指标等方面,而且涉及到城市化、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发展诸多方面了。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东西部地区在城市化水平、文化教育水平和医疗卫生及健康水平等方面也出现了明显的差距,而且这种差距也是愈来愈大。综合反映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水平是人类发展指数。按照世界统一标准计算的2001年度我国全国的人类发展指数为0.735,西南和西北的10省区市全部低于这个水平。其中在0.6-0.5之间的是陕西、青海、贵州,西藏在0.5左右。除新疆外,全部都在第20位之后。

『叁』 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较大的原因

1、西部经济基础薄弱;东部地区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老工业基地大多位于东部2、改革开放后优先开发东部沿海;3、政策对西部地区原先扶持较少;4、产业结构有差别。

『肆』 我国的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经济各差多少年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经济凋敝,交通闭塞,社会制度落后,人民生活困苦。在工业发展指标方面,地处东部沿海地区的辽宁、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7省和北京、天津、上海3市,集中了全国75%以上的工业总产值,而占全国总面积60%以上的少数民族地区则仅拥有3.8的全国工业总产值;东部地区的上海、辽宁、天津3省市在1949年的工业总产值分别为35.06%、11.91、6.93亿元,而全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工业总产值1949年会计只有5.4亿元。工业总产值最高的上海与最低的宁夏相比,两者竟差292倍。
第一,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某些扩大地区差距的因素将逐步消失。例如;价格的生成机制将发生变化。价格生成的人为机制将逐渐削弱以至消失,市场在价格形成中将起到主导作用,符合市场经济的价格生成机制必将担价格扭曲的现象得到纠正,使农产品、能源、原材料和加工工业间形成合理的比价体系。

第二,经济的发展将导致某些缩小地区差异的因素逐步形成市场经济是一种开放的经济,市场经济的发展将导致区域要素流动的加强,区域间联合和协作趋于活跃。区域间的联合将有力地缩小地区差距。另外,产业在地域上的梯度转移是一种经济规律,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东部地区的一些产业将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使中西部的资源优势逐步转变为经济优势,从而使东中西部经济差距缩小。
但中东部差距也在十年以上,东西部差距25年左右。

『伍』 如何缩小中西部与东部的差距

中西部与东部的经济发展差异并不是通常人所认为的中西部气候差,或者是匮乏经济资源。而是其市场不具备与东部地区相媲美抗衡的流动性。中西部人口远不及东部地区稠密,更没有便捷的出海通商港口,不论是消费还是商贸都处于劣势,这才是最根本的。
从以上这根本性的两点入手,就可以极大削弱中西部与东部的经济差距。一个是大幅提高中西部的人均收入或大幅提高人口的密度;一个是大幅降低中西部的物资通往各地主要城市以及出海口的运费;同样要大幅降低东部地区运往中西部地区物资的运费。
这很难办到。这就是历届政府都重视这个问题(记得有三次支援中西部推动中西部经济发展的高潮),但始终无法改善现状(更不用说解决了)症结所在。

『陆』 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较大的原因(在线等 要快)

我觉得主要是国家政策导向和地域优势两方面原因

『柒』 从经济学角度认识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和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意义。

这个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讲:第一,中国共产党的本质是消灭剥削消灭压迫,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东部沿海城市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由于区域和历史的优越性加上政策的鼓励与扶持,那些地区已经实现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生产力有显著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改善等等。中西部地区由于交通通信基础建设思想等滞后,严重制约了改地域的经济和生产力发展提高。第二,中西部有特殊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一般是农牧业和矿产开掘,生产来的是初级产品,其商品附加值很低就没有什么经济效益了,很难让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第三,在机械化,自能化程度上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有严重差异,东部地区实现了机械化用于工厂生产工程施工等等而中西部地区绝大多数是靠天吃饭,男耕女作的状态。
加快发展中西部地区的意义:1,有利于其将自然资源转化成经济优势,提高当地区人民的收入也水平,为拉动内需添砖加瓦。2,有利于提高优化我国的整体结构,增加经济实力。3,有利于承接东部沿海的产业转移,增强我国政府和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4,有利于社会实现小康,靠内需这辆马车来带动经济的全面发展升级,这样减少经济发展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有利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5,在政治上,中西部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增强区域之间的联系和各民族之间的大融合。

『捌』 目前经济发展比东部地区明显落后,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中国实施的对外开放政策是从东部沿海开始的,为发展经济,中国中央政府提出了“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的战略,并于1984年将东部沿海地区的大连、天津、上海、温州、广州等14个城市定为开放城市,实行与内陆不同的优惠政策,吸引外来投资。

这一政策被后来30多年的中国经济增长证明是正确的,东部沿海地区得到了长足发展,形成了环渤海、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三个经济圈,成为带动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核心区。2008年,东部地区GDP占全国54.3%,比1978年上升了10.9个百分点。

在东部地区经济发展中,中国还出现了天津、上海、广州、深圳等许多国际化大都市,给中国社会以及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带来极大改变。

随着东部地区的发展,中西部地区明显落后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差距越来越大。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涌入东部沿海地区。贫富差距也导致在教育,医疗,住房,交通等一些方面发生不公平的现象,导致了更多社会矛盾的产生。

为改变这种状况,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相继作出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一系列重大决策。这些政策使得中西部地区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快速向东部地区接近。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数据,在2006年到2010年的5年期间,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持续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年间西部地区地方生产总值平均增速为13.9%,比全国平均增速高0.9个百分点。西部地区的地方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逐年提高,5年间其所占的比重分别为17.11%、17.33%、17.58%、18.14%、18.33%、18.68%。

“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快,波动幅度较小,稳定性好,宏观经济运行的潜在风险相对较小,保持了持续稳定、快速增长态势。”《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2011》对2006年到2010年间的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这样的高评价。

『玖』 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工业的差异

西部经济社会发展落后的主要成因
一东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大差距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经济都取得了长足发展,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与东部地区的差距逐步拉大,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明显加剧,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经济总量与人均收入方面的差距
改革开放20年来,东西部地区之间的人口比例几乎没有变化,但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却发生了较大变化。
1980年,东、中、西三大地区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为52.17:30.30:17.53,而到“八五”期末的1995年,比例为59.00:26.50:14.50。东部地区所占比重提高了6.83个百分点,中、西部地区则分别下降了3.80和3.03个百分点。
2、产业结构不平衡的差距
在我国经济结构中,一、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大约为20%、50%和30%。其中,东部沿海地区非农业产值已占到农村社会总值的80%左右,农业产值仅占20%。而西部地区非农业产值则仅占20%,农业产值却占了80%。这种经济结构的差距,导致东部发达地区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效益较高、风险较小的第二、三产业,而中西部地区农民收入70%—80%则来源于效益较低、风险较大的第一产业。
3、综合性社会总体发展水平方面的差距
东西部地区的总体差距是多方面的,反映在综合性社会发展水平上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从综合发展水平看,东部大多数省市的综合发展水平的位次在前移,而西部大多数省区的位次在后移。
(2)从社会发展水平的具体指标看
人口素质方面,大学程度人口指标最高的是东部地区的北京,最低的是西藏(0.66%)和贵州(0.89%)。不识字或很少识字的人口指标,最高的为青海省32.55%,其次为甘肃36.73%。最低的是北京市10.74%。可见,由于人口素质的问题,西部地区实现小康困难重重。
(3)从反映生活质量指标之一的每百人电话拥有量看,东部为2.6部,西部仅为0.02部。
从以上几个指标来看,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程度较高,人口素质较高,社会结构和生活质量也优于中西部地区。
二造成东西部经济社会发展差距的四个主要原因
东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不平衡,既有历史、社会、自然条件等方面的原因,也有宏观经济政策和经济结构本身方面的原因。从系统分析的角度看,导致差距扩大的原因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历史原因与文化背景东西部地区的历史与文化背景差异,是导致经济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之一。中西部地区的黄河上中游,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的经济社会重心逐渐南移。但沿海地带经济的发展,内陆相对衰落这种宏观地域结构的变化,则主要还是西方殖民主义者入侵的结果。
1840年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与商品首先进入中国东南沿海地带。与此相反的是,由于封建统治、自然灾害以及战乱的影响,许多中西部的城市却相应地衰落或停滞不前。如古城西安三十年代的人口还不及1843年的一半。
2、沿海开放的区位优势和先发效应区位条件的不同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直接相关。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处于太平洋西岸的中心位置,沿海各主要城市均与世界经济有广泛联系,整个地区交通便利,气候温和,水源丰富,城市化水平高,基础设施完备,这对吸引外资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而中西部地区却处于相对封闭或半封闭地带,地形地貌复杂,交通不便,气候条件也差,远离亚太地区经济发展中心。因此,虽然拥有较为丰富的资源,但难以引来外资,形不成生产力。
3、政策倾斜与投资倾斜为了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速度,在效率优先原则的指导下,国家对区域发展采取了“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对东部地区给予了一系列倾斜发展的优惠政策,短短十多年的时间,就建起了5个经济特区,开放了14个沿海城市和一大批沿江、沿边中心城市。同时还在财政、税收、金融、贸易、引进外资、人事制度等方面赋予诸多优惠政策,使这些地区在全国逐步削弱计划控制的改革中,先期获得较大的发展空间,客观上对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扩大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4、深层的产业结构问题产业结构的差异,以及由产业结构差异所导致的效益差异,是造成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的另一重要原因。
中国的工业区域布局具有“南轻北重、东轻西重”的基本特征。东部地区以轻型或轻重混合型产业为主,西部地区则主要以重型产业为主。产业结构性差异往往会导致地区间经济产出水平的巨大差距。据专家研究结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省市大多为轻型或混合型的工业结构类型。
西部地区这种高投入低产出的被动地位,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也是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日益拉大的重要原因。

阅读全文

与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差距的影响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