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经济危机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影响
首先要确认一下,弱势群体是否等同于低收入群体?还是包括了学生老人残疾人?
学生会受到的影响,就是毕业不好找工作,如果仍处于低年级阶段,那没什么太大影响,全倒闭了学校也照样会开着。
老人收退休金,养老金,也不会随着经济危机受到太大波动,除非工厂/公司倒闭。
从理论上来讲残疾人的待遇不应该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国家应该承担责任去照顾这些人,不可能因为GDP少了就不管了。
剩下的弱势群体就是低收入者了,而经济危机到目前这个阶段,对他们来说,除了有一定的失业风险以外,基本上没什么影响。可以说,对于低收入者,经济危机的冲击是最低的。因为本来钱就不多,现在花钱更会谨慎。过去消费水准就低,现在也不会低到哪里去。既然是低收入者,本身消费起点就低,所以他们不应该存在太多的负担,比如养车养房等等(房奴例外,这些人不应该算作弱势群体)。
当然,一旦这些人失业了,那就很惨了。因为仅有的微薄经济来源一旦被切断,那就更加没法活了。但是,对于企业来说,这些人本身工资就不高,所以除非工厂直接倒闭,否则只为了削减开支的话,裁员首选应该是中高层特别是中层管理人员,因为低端的员工加起来工资可能也没多少。
此外,这些人平时也不会有太多的奢侈需求,所以相对而言,可以心平气和的度过经济难关。不会像那些收入偏高但又不是富人的中产阶级那样,一边要应付车房子女教育等开销,一边又想继续保持较高的消费水准来来满足虚荣和心理需求,又苦于收入越来越低,最后骑虎难下。。
B. 经济领域问题给社会稳定带来什么影响
通过深入调研,从我县情况来看,经济领域对社会稳定的影响不是很大,但或多或少地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三农问题的影响。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金乡的主导产业――大蒜产业出现了价格下滑,农民的增收不能得到保障,再加上农资和生活消费品价格上涨,农民经营土地的积极性下挫,社会问题随之产生。
(二)股市问题的影响。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国股市一直处于动荡下跌趋势。特别是奥运会召开后,我国股市并没有出现预期的奥运行情,而是连续暴跌。对此,部分股民不满情绪加剧,反映强烈。部分亏损较多的股民对中国股市失去信心。大部分股民程度不同的出现亏损,一些人甚至已经血本无归,这部分股民已经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心态失衡,对社会影响较大。寄希望于国家调控的股民一旦出现大亏损或股市继续下跌,也会对国家调控政策产生怀疑。
(三)失业问题的影响。毕业即失业,加上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部分小型企业面临破产,学生失业,原有岗位失去,都造成失业人员的心理压力增大。无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他们都是一个庞大的、特性最不稳定的群体。不过他们没有组织性,为了生活,在城市干一些偷鸡摸狗的勾当在所难免,在农村组织起来独霸一方也很平常。如果获得不公正的待遇,他们也只会用跳楼自杀之类的手段来争取自己的利益。总体而言,这个群体不会形成有组织、大规模的与政府或其他利益集团对抗的力量。当然,这也不排除其中的少数人采用一些极端手段如爆炸和投毒等,直至对社会稳定构成威胁。
(四)食品安全的影响。一些无良企业却在发展中只追求经济利益不讲社会责任,见利忘义,为了赚黑心钱不惜以企业的信誉和群众的生命及民族的命运为代价。近年来鸭蛋里的“苏丹红”、木耳中的“硫酸铜”、火锅里的“福尔马林”、大米里的“石蜡”、矿泉水里的“溴酸盐”,到今天奶粉里的“三聚氰胺”等事件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食品安全问题一再出现,令人忧心忡忡,寝食难安。食品质量安全是人民群众最关切的问题,它关系到每个人的安全,每个家庭的安全,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安全,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五)生产安全的影响。个别企业为追求利益最大化,尽可能减少生产设备的维修时间,尽可能地增加生产时间,机器老化、工人疲劳工作,造成生产安全事故频发。今年以来,我国出现的几次安全责任事故,都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
(六)工资报酬的影响。同工同酬,是每个中国劳动者的心声,但由于地域差别,工资差别越来越大。再者,个别企业拖欠工资,劳动者的辛勤劳动换不来相应的报酬,影响低收入人群的不平衡心理,造成了社会不稳定因素。
参考:当前经济领域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和对策
http://jxzx.jinxiang.gov.cn/art/2012/8/10/art_565_33049.html
C. 经济放慢对社会有什么影响
常用的指标有物流业增加值、社会物流总额、货运总量等等。这里以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增加值作为物流业增加值来计算我国自1978~2006年间物流业的发展,我国的物流业增加值由1978年的182亿元增长到2006年的12032.4亿元,增长了66倍,而同一时期我国的GDP总量则增长了58倍,物流业增长基本与GDP的增长同步。由此可见,物流业的发展与我国的经济增长密切相关。我国大众对“要想富,先修路”的广泛认同,反映了我国社会对物流业的发展能够促进经济增长作用的肯定。物流业对经济增长能够产生促进作用的分析,通常是遵照经济学的创建者亚当·斯密的分析而的。即认为,物流产业是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和社会产品总量的增长,特别是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而迅速成长起来,并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故而,现代物流的本质是社会分工发展的产物,同时现代物流的发展又促进了分工的进一步深化,从而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增长。物流的发展,扩大了市场的范围,促进了进一步的劳动分工。分工越深化,生产率就越高,经济就越发达,因此现代物流的发展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促进投资增长物流业的发展能促进投资的增长,投资的增长则会导致经济的增长。物流业的发达能吸引大量投资的观点是为大家所公认的。无论是我国的香港、上海、深圳,还是欧洲的阿姆斯特丹、北美的旧金山,它们都是以发达的物流业吸引大量投资,从而促进经济增长的优秀典范。当然大家马上会意识到,在多数时候这个促进关系应该是相互的,即物流业能促进投资的增长,投资也能反过来促进物流业的发展。实际上,正是这种良性的互动关系,使得经济能够得以长期稳定的增长。在投资快速增长,经济飞速发展的情况下,如果物流业的发展不能及时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那么经济的增长就会受到制约,最终,经济增长会受到拖累而放慢步伐。这种例子在我国的经济增长过程中是有的,运力紧张的情况时而会出现在我们身边。不过,也正是这种不利情况的出现,才使我们更明确的认识到,物流业的发展对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物流业发展涉及到交通运输、仓储、配送等行业的发展,这些行业的发展为吸引投资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在同等条件下,资本总是愿意流向具有发达的物流业水平的地区,这是资本的逐利性所决定的必然结果。发达的物流业能使资本以更低的成本运营,能极大的提高资本的产出效率。绝大多数企业在选取投资地点时,都会仔细的评估其物流业发展水平。对于投资小者而言,投资地点的选择,不仅要考虑当地的经济条件和优惠政策,还要考虑其物流环境。企业生产运营体系的建立,总是希望地借助于当地的物流资源来实现其高效的生产运作和市场扩张。在土地、劳动力价格低廉以及各种优惠政策正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济发展而逐步减弱的趋势下,物流环境在吸引外来投资中所占的权重越来越大。物流业的这一重要作用使得它应当成为我国经济优先发展的产业。促进需求增长发达的物流业能通过对需求的推动来促进经济增长。在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进程中,经济生产的主要矛盾已不再是几十年前商品数量生产的矛盾,而是流通矛盾。这一矛盾的核心在于,如何将社会生产的产品以高效经济的方式进入消费领域。物流业的发展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一方面,物流的发展使商品流通速度加快,大大降低了人们需求被满足的时滞,从而扩大了需求,促进了经济增长。另一方面,物流的发展使得各类商品能便捷高效地扩散到不同地区,客观上使得一个地区的商品种类更加丰富,从而引发社会需求的增长。通过扩大内需来促进经济增长,是我国经济增长亟待解决的问题。物流业的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个重要手段。我国的经济增长最终必将以依赖内需为主要基础,物流业的发展对扩大内需的作用将日益显现。促进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物流业的发展能够促进创新、社会分工及产业结构优化,从而满足制造业供应链的需要。物流产业的前向效应是指物流产业对物流新工艺、新技术、新原料、新能源、新装备工具出现的诱导作用;是指物流产业的发展将促进物流装备制造业、物流系统业、物流新工艺和新技术的发展,提高物流活动的效率;不但能促进物流产业优化,而且能潜在地增进经济和社会机会。物流产业的后向效应是指物流产业的发展将带动公路、铁路、航空、管道、仓储、通讯等物流业的发展,进而拉动对钢铁、煤炭、水泥和制造业的需求。物流产业的旁侧效应是指物流产业的发展将对所有的商业、供销、粮食、外贸等行业乃至所有行业的供应、生产、销售中的物流活动产生积极影响,提高各类经济活动的效率。由此可见,物流产业的发展对促进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有着直接的重要影响。一个发达的经济必然存在着完善的物流产业结构。现代物流的发展,将有效整合地区内物流资源,将制造业企业物流活动延伸至商务环节,组成并优化链路,通过生产、销售环节,把生产资料以最快的速度变成价值增值的产品,并送到顾客手中,以增加整个供应链价值,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目前,物流业发展对促进我国的创新和技术进步具有尤为重要意义。物流业的发展促进了我国高速铁路技术的创新,而高速铁路技术的发展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物流业发展对我国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涉及到机械制造、电子信号技术、控制技术等许多产业。物流业对创新和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是广泛而深入的。类似的物流业发展推动创新的例子还有许多,例如我国大型飞机项目的研制等等。物流业发展所促进产生的创新往往是能直接对经济增长产生效果的创新,其创新活动的经济效益非常的显著。
D. 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对构建和谐社会可能产生的危害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是我国处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 然要求,也是党中央面对新的历史进程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从 2004 年四中全会《决定》中首次完整提出 “和谐社会”的概念,到现在,“和谐”理念已渗透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和谐社会包括人与 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由于人是具有能动性的生命体,是社会进步的推动力量。因此,构建 和谐社会的关键是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现代人类社会不单是一个伦理共同体,更是一个利益共同体。 经济关系是各种社会关系的基础,因此社会经济关系的和谐也是整个社会和谐的基础,而社会成员间经济 利益的公平与和谐则是社会经济关系和谐的核心和根本保证,因而社会成员间经济利益的和谐程度也就决 定和左右了社会的和谐程度。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从调整利益分配关系入手, 二十多年来经济发展和体制转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但同时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少方面也出现了较大的失衡现象,如:收入分配失衡、劳资关系失衡、城乡发展失 衡、地区发展失衡、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失衡、经济发展与政治改革失衡等等。孙立平用“断裂”, 胡鞍钢用“一个中国四个世界”来形容中国目前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状况。在经济社会发展失衡的各种 表现中,最严重或者说最具有根本意义上的失衡是经济利益分配上的失衡,这种经济利益分配上的失衡最 显著的特征就是目前中国的收入差距过大。 目前各种口径统计的基尼系数都表明我国的贫富悬殊已超过 0.4 的国际警戒线。如:陈宗胜、周云波计算出 1995 年的全国基尼系数如果加上非法非正常收入影响就达到了 0.517(1),社科院经济研究课题组计算出 1995 年全国的基尼系数为 0.452(2),世界银行则认为中国 的基尼系数在 1995 年是 0.38 到 90 年代末期达到 0.458(3),2003 年中国人民大学与香港科技大学进行 联合调查后认为, 中国的基尼系数达到了 0.53 左右(4),可谓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由于经济利益分配 的严重失衡,导致了人们意识和心理的急剧冲突并由此引发较多的社会冲突和矛盾,近年我国各种刑事案 件和群体性大规模的社会冲突不断发生, 集体上访持续递增, “各种社会矛盾正在汇集到中央政府” (5) , 极大的影响了社会的和谐。 经济利益分配失衡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激化人民内部矛盾,破坏人与人关系的和谐 激化人民内部矛盾, 由于经济利益分配失衡,使得社会中富裕阶层与贫困阶层之间出现明显的利益落差,阶层利益矛盾突出,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受到严重威胁。 在社会分化过程中因贫富悬殊过大形成的低收入贫困阶层会产生一种被剥夺感,产生一种对国家社会失望 的情绪。在目前中国由于大量的个人财富的占有并非由于个人的能力和努力程度获得,而是因为权力介入 分配、靠腐败靠强取豪夺等因素形成的情况下,贫困阶层就会对富人阶层产生仇视的心理,也就是通常所 说的“仇富”。虽然有学者认为中国人是“仇腐”而不是“仇富”,但是因为普通人并不能区分谁是因为 自己的能力和努力而致富,谁又是靠权力瓜分国资致富等等,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就会仇视整个富人阶层。 同样的,富裕阶层则认为贫困阶层的贫困是因为他们的愚昧无知和野蛮,而富裕阶层的人士往往是各个领 域的精英,于是在国家经济社会生活中,便有意识的排斥和边缘化妖魔化贫困阶层。贫困阶层便会觉得自 己被社会抛弃,没有人的尊严,从而自暴自弃,自我放逐,通过酒精、毒品和性来麻醉自己,个体呈现高 度的暴力倾向,呈现严重的反社会倾向,刑事犯罪严重,这一点在拉美国家的城市贫民区中表现非常突出。 并且由于贫困,使其下一代难以接受良好的教育摆脱贫困的处境,贫困呈现出一种循环的态势,从而使贫 困阶层成为被现代文明抛弃的群体,贫富两个阶层间(在中国还有城乡和区域间)的文化互不相容,阶层 关系紧张,相互敌对和仇视。 因此,经济利益分配失衡将激化人民内部矛盾,破坏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 二、引发社会危机,破坏社会和谐 拉美国家的教训表明,一个经济利益分配失衡的国家非常容易导致各种社会危机,并进而产生政治动荡和 社会冲突。 中国社会一直是一个“不患寡而患不均”的社会,过大的贫富悬殊,不但与中国社会传统的伦理道德不合, 也不符合社会主义的价值观。贫富悬殊过大,特别是当利益分配的失衡主要的不是由个人能力和努力程度 的大小而是由非法非正常因素导致的时候,社会中的贫困阶层和富裕阶层之间便会产生一种结构紧张,为 社会的冲突和动荡埋下伏笔。目前,改革中的弱势群体和利益受损者,对社会的不满意程度越来越高。根 据“我国社会稳定研究课题组”对居民生活满意度与社会稳定形势的主观看法之间关系的分析研究表明, 我国城镇居民不满意比例相当大,人口绝对规模也很多(6)。近年来,由于我国贫富悬殊的加剧,社会治 安迅速恶化,群体性的上访事件和暴力冲突也不断增加,并且社会矛盾开始向中央积聚。“2003 年国家信 访局接待群众集体上访批次和人次,分别比上年上升 41%和 44.8%。其中,50 人以上的集体上访批次和人 次,分别比上年上升 33.3%和 39% ” “2004 年第一季度,国家信访局受理群众来信同比上升 20.2%,接待 群众上访批次、人次同比分别上升 99.4%和 94.9%。”(7)社会上的下岗失业者、低收入者、边缘人群和 失地农民等在改革中利益受损的群体已成为破坏中国稳定的催化剂,他们的迅速积累有可能成为社会动荡 的导火索。 由于贫富悬殊过大,中国社会已经走过了 20 世纪 80 年代初存在普遍的改革联盟的时代。现今的改革,由 于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更多的成为改革成本的承担者,从而使他们对改革产生抵触情绪,成为所谓改革的 阻力。这一点可以从近年来工农的集体上访、冲击政府机关和暴力抗争的频次不断上升上证明。共产党取 得政权的基础是工农阶级的支持,源于给工农阶级改善政治经济地位的政治承诺。我国宪法也一直将工农 阶级作为国家的领导阶级,但是现实中工农利益被边缘化,这对共产党为谁执政和共产党执政合法性产生 重大冲击。同时在农村的群体性抗争中,也存在形成反对党领袖的巨大空间(8),严重影响和威胁我国政 治的稳定。 另外,由于中国是一个大国,各地区各民族间发展不平衡是一个客观现象,但如果在经济利益分配上差距 过大,而发达地区又不愿意让度自己已经获得的经济利益,并认为不发达地区是他们发展的拖累,不发达 地区也认为发达地区的发展是因为不公平的政策待遇抢占了他们发展的先机,就会使不同地区在利益上的 矛盾加剧地区间的分裂倾向。而中国的西部地区,特别是新疆、西藏、内蒙地区,宗教、民族、历史情况 比较复杂,至今分裂势力活动仍很猖獗。如果经济利益上的矛盾与文化矛盾、宗教矛盾和民族矛盾叠合在 一起,就很容易演变为国土分裂的局面。 因此,如果经济利益分配失衡持续加剧下去,那么中国就有可能象部分拉美国家那样,因为经济利益分配 失衡诱发诸多社会危机,最终陷入政治动荡和社会冲突的泥潭,严重破坏社会的和谐。 三、恶化生态环境,破坏人与自然的和谐 恶化生态环境,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前提。经济利益分配的失衡不但会破坏人与人之间的 和谐,也会破坏人与自然间的和谐。 经济利益分配的失衡,贫富差距过大,将导致社会总消费需求不足,而消费需求不足,便使得经济的增长 过分地依赖投资拉动,而过度的依赖投资使得我国投资的边际效率年年下降。1986 年到 1990 年每百元投 资产生 29 元 GDP 增量,1993 年到 1997 年减为 14 元,1998 年到 2002 年减至 6 元(9)。另一方面,由于 经济利益分配的失衡,也使得劳动力市场供需力量不均衡,导致劳动力价格过低,使得我国企业的短期行 为盛行,忽视研发投入,难以实现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使得我国早在“九五” 期间便提出的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目标至今无法实现。 这样一种过度依赖资金、自然资源和环境的投入,以量的扩张实现的粗放式经济增长给我国的持续发展能 力带来巨大伤害,也带来自然环境的巨大破坏和各种资源的巨大浪费。目前我国流经城市的河段 90%受到 严重污染,酸雨影响的面积已占全国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每年沿海赤潮发生次数超过 20 世纪 80 年代的 三倍。北方河流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大都超过国际生态警戒线,华北平原已出现了世界最大的地下水位下降 漏斗,四百多个城市中有一百一十多个严重缺水。超过 90%的天然草场退化,年增退化草地约两百万公顷。 每年,我国因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非常巨大,按世界银行的测算 1995 年我国因空气和水 污染所造成的损失已占到当年 GDP 的 8%,约 540 亿美元。国家环保总局在 2001 年所做的全国生态状况调 查表明,仅西部九省区生态破坏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已经占到当年全国 GDP 的 13%,相当于该年甘肃 和青海两省的 GDP 之和。而据中国科学院测算,2003 年中国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占全国 GDP 的 15%。(10)我国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在带来巨大的环境破坏的同时,也消耗了大量的能源。我国 GDP 总 量只占世界 GDP 总量的 4%,但是我们消耗了全球淡水的 15%,氧化铝的 25%,钢材的 28%,水泥的 50%, 石油的 18%(11),将给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带来巨大的压力。 由于经济利益分配的失衡,导致我国经济增长方式长期难以转变,而这种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恶化了我 国的生态环境,破坏了人与自然间关系的和谐。另外,因为经济利益分配失衡,贫困地区的政府和群众有 一种快速发展经济的强烈冲动和愿望。在这样一种冲动下,他们往往不注意其资源、环境和生态的保护, 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破坏,也必然破坏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 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崭新课题。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为构建和谐社会 开辟了广阔的道路。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 展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对党执政规律的认识等都在不断的深入,这些都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 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我们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因经济利 益分配失衡导致的城乡之间、区域之间、行业之间、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过大,并进而引发的一系列社会 矛盾和冲突。因此,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利益分配的和谐,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 会的基础。我们相信只要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共富论”为目标,将影响经济利益分配的短期因素 和长期因素结合考虑,坚持社会公平正义原则并妥善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制定 科学的政策,完善社会再分配制度并切实保护好弱势群体的经济利益,就一定能够有效的缓解我国目前严 重的经济利益分配失衡的状况,实现经济利益分配格局的和谐,并进而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 目标。
E. 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背景下经济领域出现哪些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
失业!!!!
F. 经济的好坏对国家和居民有哪些影响
当人们提到中国经济在最近几年,喜欢用“一枝独秀”来形容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变成了“增长型衰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2002年是一个里程碑,突破10万亿元大关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打破人均收入,高达8%的经济增长1000美元。但我们看到的经济繁荣,也想清楚,这是在中国,不是所有的人感受到经济增长带来的好处。
鉴于过去2002快乐的人觉得没有定量的调查,在此我们引用了“生活零成本”的研究报告,2001年,涵盖了调查,包括北京,上海,广州和武汉,成都,南京,西安,郑州,大连,沉阳,10个城市,在“一般”和“比较满意”的总体生活满意度的城市居民,往往以“正常”水平。满意度略有下降与2000年相比,得分。如果你要问中国城镇居民如何,然后人超过40%(40.9%)会觉得“冷静”和感到心情“开心”或“浪漫”的居民仅约一成的现在的心情(11.4% ),城镇居民的态度对未来的生活,感受生命的未来“会成为很好的”降低看好组的比例,预计“不会有变化”,并“告诉”组也占到了14.9个百分点,分别为18.4%。
本次调查,以及同样的感觉一般的结果br。但调查也基本上市区范围内,近800万农民满意的情况如何尚不清楚。
不可否认的是,中国经济“七上八下”的全球经济已经相当困难了比较。这种良好的经济增长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广大人民群众,这只是增加了数据的住房面积,汽车保有量,入境旅游人数,储蓄等可以看出。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有相当多的人不觉得经济增长的好处也是值得关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第一,就业问题。根据北京市的最新调查显示,失业和就业是第一个问题老百姓最关心的北京,但在几年前,这一问题被排在第四五。该镇而言,2001年下岗的国有企业,共有14万人登记失业城镇职工,相当于城镇就业人口约5.8%的数量。如果再加上非国有企业6亿下岗工人全国范围内,大约有2000万下岗失业人员,相当于城镇就业人口的8.3%。不过,根据“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白皮书,1998年至2001年,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共有25万人。应该指出的是,下岗,就下岗了国有企业的数量,不包括其他形式的企业下岗失业人员的所有权。目前,中国至少有2500万城镇就业等,每10人在城里谁拥有一个失业,这已经非常接近国际警戒线的等价物。考虑到有农村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1.5亿需要找到另一种方式,我们计算的结果是中国的城镇失业率为10.2%,高失业率和农村失业全社会从业人员。失业率下降的收入手段。尽管党,在这方面国家和地方政府已经采取了很多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有一个很大的困难。不解决这个问题,这部分人的生活将受到影响。
二,中国经济增长的蛋糕份额的社会公众股。中国经济从1978年 - 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在1996年至1997年间9.5%至2002年的年均增长率达到了7.8%,但改革开放24年前,全国工资总额占GDP的比重下降到12,但其中从来没有17%%,16年工资总额/国内生产总值下降,上升或持平只有8年的比例。当然,工资和平均工资总额上升较快,城乡居民收入总体水平和人均收入增长迅速。那么,为什么工资份额会下降?中国巨大的财富和繁荣呢?工资下降的比例,是不是有点高积累率是什么意思?值得研究。
目前,中国经历了家庭总储蓄额的增长超过了全国工资总额,例如,2002年的约1.2万亿美元的工资总额,而居民储蓄增长1.5万亿美元。这种奇怪的现象是最可能的解释是,两个,要么中国公众有其他收入,除了庞大的工资,或者相对财富集中在少数富人手中。这种情况更值得重视和关注。
3顷农村居民。据农业部统计,1997年至2001年,农民从农民贡献的土地收入纯收入为-6.2%,如果没有非农收入,改善农民生活困难,并流入广阔的城市大多数外来务工人员缺乏的“非正规就业”必要的社会保障,即在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打零工的一些免费的劳动合同,这样的工作很难获得稳定的收入保障。此外,由于上世纪90年代,农民的社会总储蓄的比例下降,居民储蓄,减少约5%,每隔五年,但几千元的人均存款。农民成为没有充分分享繁荣边缘类的水果。
我们可以说,我们正在经历一个巨大的热潮,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能享受到实惠的经济繁荣带来的。这是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党的十六大今后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应该让更多的人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党的十六大报告非常明确地指出:现在达到的小康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完整和不均衡发展。并发展成为一个综合性,高层次的,平衡的小康社会,必须努力使全体社会成员能够体验经济繁荣所带来的好处。
值得庆幸的是,党和国家已经充分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并采取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如退休人员增加工资,提高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应特别注意的:人民感受到经济增长带来的好处,对经济增长
的更稳定的基础。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经济增长带来的好处,将成为经济增长的更大的力量。
G. 如何面对经济下行压力给社会稳定带来的影响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运行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如何面对经济下行压力给社会稳定带来的影响?
一、经济下行给社会稳定带来的影响
(一)就业减少。受经济下行影响,中央财政对我区转移支付相对减少,再因我区经济固投基数大,而经济指标“虚高”现象愈加严重;此外国家加大煤矿产业整合力度,工业产业投资支撑出现“无补位”状况,投资持续增长压力大。这样,投资增速减缓,导致对产业和企业的支持力度减弱,进而影响就业。
(二)民生事业发展受限。受房地产市场不景气等因素影响,全区政府基金预算收支矛盾异常突出,2014年全区基金缺口8000多万元,这些都是以财政公共资金垫付,严重影响财政公共运行;同时融资工作受经济下行影响,也困难重重,全区融资资金到位难。财政收入难,影响财政支出,民生投入增速也相应减少,民生事业因资金缺乏发展受限。
(三) 经济社会改革受阻。如果中国经济没有下行压力,推什么改革大概都比较宽裕。经济形势好,就可以多做不伤害既得利益的“增量改革”,做结构调整的资本也比较雄厚。反之,一旦经济增速放缓,改革每割一块肉都会有更多社会痛苦感,这些痛苦有可能转化成改革的阻力。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
经济下行,新常态下经济增长正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创新需要人才,目前我区缺乏工业、城市建设、金融、经济管理、电子商务等专业人才,这就要求我区创新人才引进策略,鼓励柔性引进人才,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各类社会机构开展合作,建立多渠道的人才培养机制。同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实施技能型人才和创业型人才培训等工程,推进劳动力优势向人才优势转变。
三、应对举措
面对经济的下行压力,为了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维护社会稳定,达川区应采取以下四个方面的措施,以保障达川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为达川区经济稳中有进和社会和谐稳定做出应有贡献。
(一)抓好重大项目建设,保持投资持续稳步增长。一是坚持大抓项目、抓大项目不动摇,严格执行“四个一批”项目建设管理机制。二是紧跟政策走向,抓紧项目储备申报,力争我区更多项目进入明年省、市重点项目投资计划。三是坚持向上争取与激发民资并重,研究促进民间投资较快增长的措施和办法,确保实现双增长。四是紧抓要素保障。切实提高土地、资金等要素保障水平,为项目储备、新开工、建设创造良好条件。
(二)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一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农业特色化发展,大力实施“5+5”产业发展规划,做大做强专业乡镇、村组;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引导农民以土地、资本、劳动力为生产要素投入到农业“产业链”中。二是着力提升工业质量。狠抓园区建设,加快推进标准厂房、七通一平建设、国道210线工业园区段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狠抓企业培育,力争2015年再培育年销售收入达5亿元企业一家,年销售收入达1亿元企业1-2家,新入规企业4家,发展微型企业100户以上。三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强产业载体建设,加快推进升华广场城市综合体、河市物流园区、商贸物流园区建设,并加快推进农贸市场建设。同时大力发展生活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培育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企业。大力培育扶持竞争力强、质量优的商贸骨干企业,并引导“走出去”;鼓励中小微企业运用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开展在线采购、销售等经营活动。继续拉动城乡市场消费,推进“便利消费进社区,便民服务进家庭”的“双进”工程。
(三)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增强持续发展后劲。一是加大项目包装、推介、洽谈力度,重点梳理、储备、包装一批工业、旅游、商贸服务等产业类项目,积极利用各种推介平台向外推介。二是拓展招商渠道。进一步加大发挥6个专业招商小分队作用,充分利用登门招商、亲情招商、以商招商、网上招商等多种方式。三是加大重点对象招商,以世界500强、央企、国企、上市公司等行业知名企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科技型企业和达州籍在外商人为重点对象开展招商,着力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效应强的重大项目和重点企业。
(四)多措并举拓展财源,确保财政收入稳步增长。一是挖掘收入潜力,促进财政增收。重点加强对对主体税种及重点税源的挖掘,做到巩固主体税源,培育后续税源。二是着力抓好资金筹措。加快推动五家政府平台公司实体化经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金”的作用和乘数效应,鼓励和吸引民间资金、金融资金投入建设。三是加大力度开辟乡镇资源,培植发展乡镇经济。四是增加土地存量,加大闲散土地处置力度,足额保障土地“双挂钩”经费。
H. 如何理解市场失灵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缺陷具体表现在下列方面:
⑴收入与财富分配不公。
这是因为市场机制遵循的是资本与效率的原则。资本与效率的原则又存在著“马太效应”。从市场机制自身作用看,这是属於正常的经济现象,资本拥有越多在竞争中越有利,效率提高的可能性也越大,收入与财富向资本与效率也越集中;另一方面,资本家对其雇员的剥夺,使一些人更趋於贫困,造成了收入与财富分配的进一步拉大。这种拉大又会由於影响到消费水平而使市场相对缩小,进而影响到生产,制约社会经济资源的充分利用,使社会经济资源不能实现最大效用。
⑵外部负效应问题
外部负效应是指某一主体在生产和消费活动的过程中,对其它主体造成的损害。外部负效应实际上是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成本外部化,但生产或消费单位为追求更多利润或利差,会放任外部负效应的产生与漫延。如化工厂,它的内在动因是赚钱,为了赚钱对企业来讲最好是让工厂排出的废水不加处理而进入下水道、河流、江湖等,这样就可减少治污成本,增加企业利润。从而对环境保护、其它企业的生产和居民的生活带来危害。社会若要治理,就会增加负担。
⑶竞争失败和市场垄断的形成
竞争是市场经济中的动力机制。竞争是有条件的,一般来说竞争是在同一市场中的同类产品或可替代产品之间展开的。但一方面,由於分工的发展使产品之间的差异不断拉大,资本规模扩大和交易成本的增加,阻碍了资本的自由转移和自由竞争。另一方面,由於市场垄断的出现,减弱了竞争的程度,使竞争的作用下降。造成市场垄断的主要因素。①技术进步;②市场扩大;③企业为获得规模效应而进行的兼并。一当企业获利依赖於垄断地位,竞争与技术进步就会受到抑制。
⑷失业问题
失业是市场机制作用的主要後果,一方面从微观看,当资本为追求规模经营,提高生产效率时,劳动力被机器排斥。另一方面从巨集观看,市场经济运行的周期变化,对劳动力需求的不稳定性,也需要有产业後备军的存在,以满足生产高涨时对新增劳动力的需要。劳动者的失业从巨集观与微观两个方面满足了市场机制运行的需要,但失业的存在不仅对社会与经济的稳定不利,而且也不符合资本追求日益扩张的市场与消费的需要。
⑸区域经济不协调问题
市场机制的作用只会扩大地区之间的不平衡现象,一些经济条件优越,发展起点较高的地区,发展也越有利。随著这些地区经济的发展,劳动力素质,管理水平等也会相对较高,可以支付给被利用的资源要素的价格也高,也就越能吸引优质的各种资源,以发展当地经济。那些落後地区也会因经济发展所必须的优质要素资源的流失而越发落後,区域经济差距会拉大。再是因为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利益,在不同地区使用自然资源过程中也会出相互损害的问题,可以称之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负外部效应:江河上游地区林木的过量开采,可能影响的是下游地区居民的安全和经济的发展。这种现象造成了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协调与危害。
⑹公共产品供给不足
公共产品是指消费过程中具有非排它性和非竞争性的产品。所谓非排它性也就是一当这类产品被生产出来,生产者不能排除别人不支付价格的消费。因为这种排它,一方面在技术上做不到,另一方面却使技术上能做到,但排它成本高於排它收益。所谓非竞争性是因为对生产者来说,多一个消费者,少一个消费者不会影响生产成本,即边际消费成本为零。而对正在消费的消费者来说,只要不产生拥挤也就不会影响自己的消费水平。这类产品如国防、公安、航标灯、路灯、电视信号接收等。所以这类产品又叫非盈利产品。从本质上讲,生产公共产品与市场机制的作用是矛盾的,生产者是不会主动生产公共产品的。而公共产品是全社会成员所必须消费的产品,它的满足状况也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福利水平。这样一来公共产品生产的滞後与社会成员与经济发展需要之间的矛盾就十分尖锐。
⑺公共资源的过渡使用
有些生产主要依赖於公共资源,如渔民捕鱼、牧民放牧。他们使用的就是以江湖河流这些公共资源为主要对象,这类资源既在技术上难以划分归属,又在使用中不宜明晰归属。正因为这样,由於生产者受市场机制追求最大化利润的驱使,往往会对这些公共资源出现掠夺式使用,而不能给资源以休养生息。有时仅管使用者明白长远利益的保障需要公共资源的合理使用,但因市场机制自身不能提供制度规范,又担心其他使用者的过度使用,出现使用上的盲目竞争。
I. 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有那些啊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实行低工资、高就业政策,表面上人人有活儿干,实际上大量的过剩劳动力以隐性失业形式存在。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体制的不断转换,隐性失业逐步显性化,进入上世纪90年代,失业压力明显加大。1992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3%,2002年达到4%,2003年上升到4.3%,2004年预期失业率为4.7%。
失业率的不断攀升,使我国面临空前的就业压力。大量失业人口的存在,不仅意味着人力资源的浪费,而且会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痛苦,产生多方面的消极影响,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所以,在西方经济学中,失业率被称作“痛苦指数”。
需要指出的是,用西方发达国家的标准来衡量,我国目前的失业率并不算高,可为什么说我国就业压力巨大呢?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必须先弄清我国失业率的特定内涵。首先,我国政府向社会公布的失业率,是城镇登记失业率。既然是“城镇” 失业率,就不反映农村的失业问题,就是说它只反映我国一部分失业问题,而西方国家公布的失业率是既包括城镇又包括农村的全社会失业率;所谓“登记”失业,是指非农业户口,在一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要求就业而无业,并在当地就业服务机构进行求职登记的人员,如果无业,但没登记,就统计不进去。西方国家公布的失业率是调查失业率,而调查失业率的真实性高于登记失业率。其次,我国失业统计的年龄上限过低。我国规定,失业登记的年龄范围是男16~50岁,女16~45岁,而职工退休年龄规定为男60岁,女55岁。国外通常对失业者只规定年龄下限,退休以后继续寻找工作但找不到工作的,仍计算为失业人口。再次,我国把下岗与失业区分开来,下岗不算失业,下岗人员不进入失业统计,而2003年我国下岗人数达600多万人。
?
中国的失业率到底多高?
中社科院劳动就业专家冯兰瑞教授
?2003中国失业率接近30%?
记者(以下简称记)您的那个中国失业率27·78%的数字已经够吓人的了。你提出的中国第三次失业高峰目前过去了吗?
冯兰瑞(以下简称冯):当前中国的第三次失业高峰并没有过去。我指的是公开失业、隐性失业和农民失业。我现在说不出这方面的具体的数字,2001、2002这两年达到了失业的最高峰。
记:十六大说,现在中国就业情况已经非常好了,有一千多万的下岗职工重新上岗了,而且,统计局的城镇登记失业率4%。
冯:我的那篇文章你看过吗。我说城镇登记失业率是不科学的,不全面的,第一个,它把农村抛开了,光搞城镇;第二,只统计去登记的失业人员,没有去登记的没有,没有合同单位的不算,去登记的只有很少数的那么几个人。有的人失业后不一定去登记,甚至有人都不知道到那里去登记,这是劳动保障体制不健全所造成的。实事是,2002年虽然有1000多万失业者重新找到了工作,但失业者却比就业者多得多,同时,还新增加了许多劳动力,比如中等、高等教育的毕业生和年龄达到十八岁者,农村中失去土地的劳动力。
我们经常看到国家媒体上发表这方面的文章,但是,我国的准确失业率都不是很清楚。
记: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不是失业率也要相对的高一些呢?
冯:这种说法也是不科学。
记:您认为现在比第三次失业高峰时的27·78%还高,有这方面的依据吗?
冯:当然有根据。没有任何材料证明中国第三次失业高峰过去了。当前中国的失业率缺少一个公正的、客观的和科学的评价。现在我还不能得到这方面的准确数字,可能很少人能拿不到这个数字。城市的隐性失业率,大量农民的失业率都没有一个准确的数字。
记:能否达到30%?你说的比从前预测的还要高,是不是接近了30%。
冯:我的统计方法是包括公开和隐性失业。现在有的地方下岗安置办还没撤,下岗办准备搞三年的,现在已经五年了。
??
中国经济减速论?2003-9-2
??? 中国城市失业人数急剧增加将严重制约中国经济增长。中国劳动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根据对国内学者和官员的问卷调查,认为我国城镇实际失业率达到7%,近两年有增加的趋势。其中,官员的估计较低(接近6%),学者的估计较高(高于8%);而中国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估计2001年的真实失业率会突破9%;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根据抽样调查并综合有关数据推算,90年代中期以来,城镇真实失业率在10%以上,其中1997年和1998年的真实失业率达13%至15%。
??? 美国卡托研究所的中国问题专家多恩估计,到2002年底,中国城市和农村的总失业率可能达到10%,失业人数在3000万至4000万之间。其中,农村的失业率在10%至15%之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程晓农博士估计,中国城市的实际失业率达到20%,失业人数约有4000万至5000万人,他认为,我国内地中小城市的失业率都在30%以上。
??
中国失业率的统计口径及一点观点
??? 从比较粗糙的角度来看,中国城镇失业率的计算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 1、没有将农村纳入,因为农村中存在巨大的隐性失业,所以中国的估算很大的低估了。
??? 2、仅考虑有城市户口,没有将广大在城市中工作而没有户口的流动人口统计进来,这样就很大的高估了
????3、没有将各国有企业中名义上没有工作而实际上失业的下岗职工统计进来,这样就低估了,在中国的统计数据中下岗均未包括在失业部分之中(其实我觉得这样统计比较讽刺,下岗和失业有什么区别嘛?)
??? 以上三点是与西方不同之处
??? 4、没有将自我雇佣、家庭劳动者、地下劳动者和临时工作(part time job, not temporarily)这一部分包括进来,这样就高估了。
??? 第四点在西方的统计中也没有包括进来,但是考虑到中国处于转型期间,所以这一部分在比率上可能大大高于西方市场经济,
??? 目前中国对第四部分没有一个直接的统计数据,而是首先估算中国的地下经济和家庭经济的规模,然后再估算可能的雇佣比例,但是这样通过几次反复的估算是否还具有准确性,我表示很怀疑!
??? 我个人对目前中国的失业状况的观点是:从整体上说,中国的就业率应该是远远高过OECD国家,虽然在很多方面低估了中国的失业率,但是同时在很多方面也高估了中国的失业率,而且所谓的就业弹性降低,我个人认为,在受到巨大的技术冲击时,结构性调整时不可避免的,但是中国在经历过二十多年的渐进性改革之后,中国调整的速度也越来越快,越来越好,gdp对就业的拉动效应是就业增长的基础和主要动力。
??? 所谓中国的就业问题我认为主要是在三个方面:
??? 第一:为什么中国的失业率稍稍上升,社会的敏感度迅速提供呢?不是失业机制的作用,而是社会保障政策的滞后,毫无疑问,与oecd国家相比,中国的就业率还是属于一种良性循环过程。
??? 第二:统计工作的滞后,本来中国的统计工作刚刚起步,而这时正是中国就业结构性调整非常动荡的时期,这样对统计工作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所以在没有确实数据的前提下,各种各样的,好的坏的,失业率都计算出来了
??? 第三:中国的失业问题不是属于失业率高,至少重点不在于失业率高,而在于失业持续期间太长,其实很多人已经属于dropout的部分了,而正是这一部分是中国目前最头痛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主要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福利保障系统的完善,一种是active labor policy,作为一个只有二十多年市场经验的国家,这是一个强大的挑战,美国的失业率比中国高多了,但是他的失业率主要体现在短期失业上面,美国每个月能够处理500万个失业再重新就业,这样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匹配效率就远远低于美国,这才是问题所在。
澳大利亚中国新移民 平均失业率百分之五点九? 2003-10-16
????澳大利亚联邦统计局发布的最新统计数字显示,最近由亚洲抵境的新移民在澳就业情况严峻,来自中国的新移民的失业率高达百分之十五点八。
??? 澳大利亚联邦统计局称,所谓最近抵境者,乃指由一九九六年以来到达澳大利亚的新移民。据部分移民社区反映,这部分人寻找工作较其他人更为困难。
??? 这项关于新移民就业情况的最新统计数字反映,澳大利亚新移民的平均失业率为百分之五点九,总体上要比澳大利亚本土出生的人的失业率百分之五点五要高。
??? 不过,来自不同国家的移民的失业率相差很大。其中失业率最高的是来自北非和中东的移民,失业率达百分之三十。失业率最低的是来自英国和爱尔兰的移民,失业率为百分之三点四。
??? 来自北亚的新移民失业率为百分之十三点八,而就业参与率最低的是来自东北亚的新移民。
?
移民不足5年 失业率达30%
??? 会上该机构公布了一份名为“建设未来劳动力”(Building Our Future Workforce)的报告,引述了不同报告的数字。
??? 报告指出 到加国不足5年时间的新移民,失业率较本地出生的人士高,新移民整体失业率达30%,而25至44岁主要工作年龄组别中,新移民的失业率达12.1%,本地出生同龄人士失业率为6.4%,显示此年龄组别中,新移民失业率比土生者高出近—倍。
??? 很多移民到来前,当中有约30%在原居地是任职专业、行政及管理工作,但到来后仅有约10%可以再次担任同类工作,更有高达73%的移民,称原来的学历不被承认。新移民赚取的薪金也较土生人士为低,女性新移民的情况尤其明显。
?
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结构正发生改变,社会矛盾呈现上升趋势,社会冲突日益显性化,给改革和发展带来不和谐和不稳定因素。一个社会应该保持开放、灵活、包容的状态,通过可控制的、合法的、制度化的机制,让各种社会紧张得以释放,社会诉求得以回应,社会冲突得以消解。及时化解社会矛盾,寻求解决方案,设立化解社会危机的“安全阀”,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仅仅从现象来看,可以说,当前是我国各类社会矛盾比较集中的爆发期。农民失地、城市贫困、劳资纠纷、大学生就业难、群体性上访事件增多、矿难事故频繁、艾滋病发病率上升、毒品泛滥等等。在社会领域存在的种种问题,已经开始影响到经济的健康发展。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部部长丁宁宁说,这些问题是在亚洲金融危机以后显现出来的,是市场体制改革推向纵深的结果。他强调,中央处理社会问题的方针从“两个确保”,上升到“五个统筹”,继而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其核心是注重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为缓解各类社会矛盾明确了方向。
他认为,目前中国社会领域影响最大且将长期起作用的问题有三个:就业、收入差距和社会保障。就业是个人和家庭谋生的基本手段,也有利于防止个人游离于社会之外。必要的收入差距可以提高微观组织的运行效率,收入差距过大则不仅违反公平原则,而且使部分社会成员的生活陷入困境。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保障体系是维护社会公正、缓解社会矛盾的重要措施和最后一道防线。
就业困难不容低估
中国经济时报:我们感觉,目前就业之难几乎显现在各个行业和各类人群,连不少寒窗十余载的大学生毕业生们也求职无门。这种现象在五年前、十年前出现过吗?
丁宁宁:这和改革开放初期有很大不同。就业困难是所有国家现代化过程中都难以避免的现象,中国人口增长先于工业化的国情加重了这一危机。导致当前以及未来一段时期就业困难的因素来自三个方面:首先是劳动适龄人口居高不下。根据测算,虽然2010年以后,我们劳动适龄人口数量将会缓慢下降,但劳动适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依然很大;其次是城市化过程中,每年都有大量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地区寻找工作,加剧了初级劳动力市场的总量过剩;第三是高速工业化过程中,产业、经济结构不断调整,带来了中、高级劳动力市场的结构矛盾。这三个因素在2020年以前不会发生根本的改变。至于大学生就业难,除了劳动适龄人口增加外,和教育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有直接关系。
中国经济时报:应该说,保持一定的失业率是市场经济社会的正常运转形态,也有利于人才竞争,从而提高社会的劳动生产率。只是我们的失业、半失业人口过多。
丁宁宁:就业是工业文明出现以来,困扰人类社会的一个历史性难题。直到上个世纪60年代出生率下降以后,西方各国失业问题才有所缓解。在大量劳动力已经转移到第三产业的情况下,西方后工业社会依然存在大量的失业者。直到今天,就业还是西方政治家竞选中的主要话题。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曾经实现了比较充分的就业,但那是以牺牲经济效率和个人自由为代价的。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迈进的时候,我们应当注意到:充分就业是西方市场经济国家长期没有解决的问题。失业后备军的存在,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的重要前提。近代以来的所谓工业化、现代化,本质上就是一个资本、技术不断替代劳动力的过程,是一个在物质生产领域不断减少就业的过程。
我国当前面临的就业问题,要比西方世界历史上困难得多。19世纪的整个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