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特朗普上台后,美国的经济到底是在往好的方向发展,还是坏的方向发展
美国的经济在走下坡路,有了好几次崩盘,并且他上台后再不停地与各国发起贸易战。不愧是号称靠一人之力危害美国的人(纯属个人观点)
❷ 美国经济发展史大概是怎样的
1607到1753年是属于殖民期,经济很不发达;1754到1783年是美国的独立运动时期,当时经过了波士顿茶事件、列克星敦枪声后,美国成为独立国家,经济开始独立。
1850到1869年美国南北战争,此时美国北部属于城市化进程中,经济发展迅速,南部还是奴隶制庄园管理,经济相对落后许多,统一全国后,经济步入一体化。
1870到1929改革时期,其中一战后经历了柯立芝繁荣,1929到1932经济危机,1933开始罗斯福新政,此后至二战一直处于复苏阶段。
二战后美国经济一跃为全球首屈一指的龙头老大,成为世界经济中心,现在美国经济地位不变,却因西欧一体化和日本崛起,世界经济开始有了多级分化。
(2)美国的经济发展前景扩展阅读:
石油危机
美国和苏联的冷战至这段时期仍未停止。其间美国和苏联展开了一连串的太空竞赛,苏联派出了世界首个太空人加加林上太空,而美国则派太空人首次登陆月球。
七十年代越南爆发战争,北越与南越开战,美国为阻止苏联和共产势力扩张,毅
美国参与的越战中的画面。
然介入越战。其间美军伤亡人数不断增加,最终北越统一了越南,美国的企图未能实现。
70年代初期,由于能源危机而导致的经济萧条是历来最严重的一次。70年代中期,美国经济一度复苏。但到70年代未期,又出现通货膨胀。
1973年10月以色列与中东一系列国家关系恶化,触发中东战争。石油输出国组织为了打击对手的以色列,及支持以色列的国家,宣布石油禁运,暂停出口,造成油价上涨。原油价格曾从1973年的每桶不到3美元涨到超过13美元,1974年美国还要派发汽油定量配给票。这就是第一次石油危机。
原油价格暴涨,引起了包括美国在内的发达国家经济衰退,据估计,美国GDP增长在这段期间就下降了4.7%。
过了数年伊朗爆发伊斯兰革命,而后伊朗和伊拉克开战,原油日产量锐减,国际油市价格飙升,每桶原油的价格从14美元涨到了35美元。第二次石油危机也引起了西方工业国的经济衰退,据估计,美国GDP大概下降了3%。
1976年,美国建国200周年,全国举行各项庆祝活动。美国在冷战中最终拖垮苏联。1981年4月12日,美国成功发射了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将人类又带入另一个太空新纪元。
❸ 美国第三季度GDP增长33.1%,经济前景一片大好吗
美国国内的GDP虽然有了快速的增长,但是这样的增长却并不会从根本上扭转美国经济衰退的局面。这些年美国国内的经济政策一直非常的激进,所以这也使得美国在与其他国家的经贸往来中经常会发生争执或者是摩擦。如果不能够维持稳定的双边关系的话,那么美国经济将不会再有更加稳固的提升。因为美国国内GDP的增长并没有充足的经济活力作为后盾,所以这也使得美国的经济前景并不会向着好的一面发展。
一、过于激进的政策使得美国在国际社会上将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这些年美国在经济领域经常和一些主要的经济体国家发生摩擦。有的时候为了提升美国的经济活力,美国政府甚至不惜和自己多年的盟友之间激烈的争执。虽然美国可以凭借极强的军事实力以及经济实力在对话过程中占据极大的优势,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美国这么做必然会使自己在国际社会上陷入孤立的局面。
虽然GDP的提升对于经济的回暖有着一定的参考意义,但是并不会对真实的经济情况带来一个确切的反馈。如果美国想要真正的实现经济复苏的话,就必须要给老百姓带来一个稳定的经济就业环境。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真正的经济复苏。
❹ 美国经济前景如何
美国经济已进入衰退期,前景不容乐观。
❺ 关于美国经济前景的问题
1.美国经济学家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
尽管对当前世界经济和美国经济是否真正复苏看法不一,但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四位来京出席明天开幕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的美国经济学家则一致看好,所用的判断词有“前景乐观”、也有“ 谨慎乐观”。
在今天下午“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举办的记者招待会上,四位美国经济学家就中国经济增长的前景发表了各自的看法。曾担任过美国总统经济咨询委员会主席的斯坦福大学迈克
尔·伯斯金教授说,过去十年,在世界经济和亚洲经济遭遇不少困难的情况下,中国经济保持了高速发展。中国对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加入世贸组织,从经济角度看是深谋远虑的举动,并有着极大的勇气。他认为,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外资将进一步涌入,中国改革开放的力度会加大,只要中国认真处理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银行呆坏账等问题,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前景是十分光明的。
中国经济研究专家、美国布鲁金斯学院高级研究员尼古拉斯·拉迪认为,中国政府决定加入世贸组织,是一项非常重要的重大决策。这一决策将使中国在今后更加开放,改革的步子更大。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德怀特·帕金斯教授在发言中说,中国要建立真正的市场经济,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公司管理体系,这一点对于国有企业和私有企业是同样重要的。好的公司管理的标志是对股东权益的保护,尤其是对弱势股东的保护。他指出,一个好的公司管理对任何社会都是困难的,美国不也出了安然事件吗?要使中国公司改革取得一定的成就,独立的司法系统和监管机构的建立是十分重要的。
全球最大的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董事总经理兼首席经济师斯蒂芬·罗奇说,在刚刚过去的2001年,中国经济又出色地度过了另一次严峻的考验,这是4年来中国第二次面对较大的外部冲击。第一次是1997年到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这一次是罕见的全球范围的经济衰退。罗奇对未来中国的经济发展持积极乐观的看法。他认为只要中国继续执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拉动世界上最大的国内需求,那么中国的经济一定会保持强劲的增长,也能够抵御外来的巨大压力。
2.中国经济发展前景还需要什么?(作者为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学教授,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
尽管官员腐败与社会诚信在中国越来越成问题,为社会各界所深恶痛绝,但是关于这方面的很多报道在中国往往还要受到限制。主管媒体工作的宣传部门经常会下发一些文件或者通过电话口头“打招呼”,要求媒体不准报道某些“敏感”的或者“不利于社会稳定”的事件。新闻审查的加强对中国经济有什么影响?换句话说,我们能从新闻自由中获得什么经济好处?新闻自由值几个钱?当然,在我们都为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而欢欣鼓舞的时候,可能很难让人听得进“开放新闻媒体对中国经济是多么多么重要”的话。的确,几百年来,新闻自由一直被看成是一项纯粹的政治制度,只是对当权者的监督、对政府权力的制衡能够起到关键作用;一提新闻自由就让人感觉又要谈政治了,等等。其实,不用这么怕,新闻自由对中国经济的深化发展、矫正经济腐败、促进市场交易具有同样关键的作用,开放新闻媒体也恰恰是为了增加中国的就业机会所必需迈开的一步。遗憾的是,这一点至今还被人们所忽视。
过去二十几年,中国的经济增长故事从许多方面都给世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从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GDP年均增长率超过9%,人均GDP(按真实购买力算)从338美元增长到2003年的约5000美元,超过两亿人口因而脱离了贫困线。中国的城市化程度也从1978年的16%上升到目前的41.8%。就在全球经济因互联网泡沫破灭而放慢增长的这几年里,中国经济不但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而且也带动了许多其它国家的经济增长。这样的成就不胜枚举。
中国的非凡经历也令众多学者和评论家迷惑不解:法学界和经济学界广泛接受“法律对发展至关重要”和“制度对发展至关重要”这两项命题,而且制度经济学的这些结论也是“华盛顿共识”所依赖的核心理念基础。但众所周知的是,中国虽然缺乏一个可靠的市场制度架构,既没有可靠的法治又没有自由的新闻媒体,可是其经济却仍在继续快速增长。特别是与印度或新近转型后的东欧国家相比,中国的现象更显得像个悖论。与中国不同,印度拥有相对齐备的现代制度,既有民主与法治又有新闻自由,但其人均GDP却仅从1978年的560美元(当年中国为338美元)增长到2000年的2358美元(那年中国为3976美元)。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答案在产业结构里
原因是中国这些年快速增长主要依靠的是制造业和住房基建业,这种产业结构对制度的依赖度较低。众所周知,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来自以出口为导向的制造业和建筑业(住房与高速公路建设)。虽然这些产业的发展也促进了服务业的繁荣,但后者并没能充分发挥工业增长所提供的发展潜力。以2004年为例,中国GDP有15.4%来自农业,51.1%来自工业,33.5%来自服务业。而印度的服务业占GDP之比为51%,美国的服务业则更是高达79.4%。实际上,在所有人口超过100万的国家中,中国的服务业水平最低,位于最不发达的行列。由于中国经济严重依赖“重型”工业,其增长需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特别是能源。这种产业结构也当然让中国经济可以在不作政治改革、不开放媒体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增长。
为了证明这一点,我们可以将中国近几十年来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制造业与金融服务业作一下比较。以玩具制造业为例,它用来交易的产品是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购买者可以检查玩具车的样式、风格和颜色,从而确定其质量和价值。买者还可以在购买之前进行多次试车检验。制造商(或销售商)与购买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现象虽然存在,但却是很有限,买方较不容易受骗。当然,在这种情况下,增强产品责任的法律保护与司法独立是合乎人们需要的。然而,即使没有这种可靠的司法制度,可能也还行,购买方顶多是在买之前多花些时间检查、多试该产品几次,由此来克服法律上的缺陷。除此之外,就算买者在买货之后发现产品有瑕疵,或许只要该产品“还能用”,他也可能就接受了,就“将就将就了”。因此,制造品的“看得见摸得着”这一特点足以帮助购买方规避其在信息方面的不利局面,从而降低他的交易风险。这样一来,即使在不可靠的市场制度下,制造业也能发展,只要有很多很便宜的劳动力即行。
相比之下,在股票等证券交易中交易的则是金融契约,或说对未来现金流的收益权。第一,契约本身就是一种法律构建的“东西”或说概念,如果没有相应的证券法以及独立有效的司法制度,这种金融契约就没有任何意义,就一文不值。第二,恰恰由于金融契约“看不见摸不着”这一隐蔽性特点,使其购买者在信息方面处于一种非常严重的不利:被交易的金融契约无色无味、也无形状,购买方无从检验它。他们不得不依靠证券发行方披露的数据和媒体所提供的信息来评估证券的价格。在这种情况下,畅通无阻的媒体信息流动、自由的新闻调查报道以及有关证券发行人和其相关实体的评价意见就变得非常关键,这些独立的信息和评价可大大增加投资者对证券市场的信心,培养市场交易中的诚信基础。
与无形的“服务”市场相比,“实物”市场对法治环境和新闻制度的依赖性要小得多,特别跟金融服务业比更是如此。因此,那些不具备“对市场发展友善的制度”的国家也许只能集中精力发展其制造业和其它实物业,当然也可侧重农业,但不能对服务业有太多指望。而那些有新闻自由以及可靠法治制度的国家则既可选择专注于工业,也可发展服务业,专挑在价值链中利润最高、最赚钱的行业去做,把“苦力活”留给那些制度欠缺的国家去做。
我们也可从跨国数据中看看这一结论是否离谱。为了证明这一点,根据Freedom House在1990年对106个国家新闻自由程度的评分,我把这些国家分为三等份组,然后计算出每组国家中服务业占GDP的份额。结果显示,在2002年,服务业份额在有新闻自由的国家中平均为62.4%,在中等新闻自由的国家中为57.1%,在新闻不自由的国家中为48.5%。当我用各国的人均服务业经济增加值来取代服务业占GDP份额,以此来衡量一国的服务业发展水平,那么得出的结论基本不变。看来,新闻自由确实可减少市场交易两方间的信息不对称,增加参与者对市场交易的对象——“服务品”的信心,减少“服务”市场上的交易风险,从而促进服务业的发展。公正、完整的信息和知识可以增加市场交易中的诚信,而诚信又更是服务业市场发展和深化的基础。
在理解了制造业和服务业对制度机制有着不同的依赖度之后,我们现在可以明白为什么中国的经济增长故事并不能否定制度经济学的命题,而是跟后者非常一致。中国的故事是:在不进行实质性政治改革的情况下,凭借其大量的廉价劳动力重点发展其制造业、建筑业等“重型”行业,由于这些行业对新闻媒体和法治环境的依赖度低,所以到目前为止这种经济发展模式还可以成功。然而,这一“重型”发展模式是不能持久的,今天的中国经济现实实际上已在挑战这一模式。
新闻自由是中国经济未来增长的必要基础
对这种“重型”发展模式的挑战来自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这种以高能耗、高自然资源消耗为特征的发展模式不但抬升了世界能源价格,促使许多人预言地球能源供应危机即将到来,而且已经严重破坏了中国的生态环境。中国作为“世界工厂”是有代价的,环境与资源遭受重大损耗,河流与湖泊也遭到重度污染。
第二,作为纺织品、服装、机械和电子产品的出口大国,中国正面临着日益严重的贸易壁垒挑战,这会使中国难以进一步扩大其在众多制造品市场中的份额。贸易问题已是近几个月来报纸头版报道最多的问题。
第三,制造业已不能创造新的就业机会,而中国只能靠服务业来增加新的就业。举例来说,虽然制造业产值自1978年以来以每年14%的速度增长,但在1995年时制造业从业人数达到9800万的顶峰,到2002年制造业就业数已减少到8300万人。随着效率的提高和技术革新,制造业的生产力将得到提高,而这只会进一步减少其从业人数。根据亚洲开发银行的估计,中国农村有大约两亿闲置农民,他们都需要工作。官方的城市人口失业率多年来维持在3.6%左右,真实的失业率我们不得而知。不管怎么说,每年新增的可就业人数为1500万(包括350万大学毕业生),但每年新增的就业机会目前是800万,这就意味着每年新增的失业人口是700万(这还不包括新的失业人数)。中国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最后,中国长期以来希望改进在价值链的产业地位,慢慢减少对低经济增加值的制造业的依赖度,而服务业的经济增加值普遍较高,可取得更多的利润。
从上述这些因素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明显的结论:中国必须进一步发展其服务业。确实,既然中国的服务业占GDP的份额是世界最低的,这同时也意味着它蕴涵着最大的发展潜力。在有13亿人需要服务的情况下,这种潜力尤其巨大。但是,正如上面讲到的,发展服务业需要法治,需要独立的司法,需要新闻自由。在近些年里,这些制度机制已经得到了改进,但还是远远不够。
以上海为例,在1949年前,上海是中国甚至亚洲的金融中心和国际贸易中心,其服务业十分兴隆。在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0年代以来,中央政府决定将上海重新塑造为未来亚洲的金融中心。十多年来,政府把相当多的金融业务都安排到上海,以此来重点把上海发展为服务业中心。比如,第一家证券交易所是1990年12月在上海建立的。过去几年里,证监会把新公司股票上市都安排到上海证券交易所,而不放到深圳证交所。在官方的鼓励下,外国银行和金融公司也陆续落户上海。然而,虽然这只“看得见的手”多么偏重上海,给它提供最好的服务业发展机会,但结果如何?上海服务业在其2004年GDP中所占份额只有47.5%。而且,服务业份额在过去两年里每年下降了0.5个百分点。实际上,过去几年上海房地产市场的持续红火给了其服务业不少推动,但它的服务业还是连续两年在衰退。1995年,上海金融服务业的经济附加值占其GDP的10%。在2000年,这一份额创下15%的新高。但在2004年,金融服务业的份额又降回到10%。造成这一趋势的原因之一是自2001年夏天以来股价一直在下跌。因此,在未能改进新闻媒体和法治环境的情况下,连具备最好的服务业发展机会的上海也无法提高其服务业水平,其47.5%的服务业GDP份额甚至低于印度全国的水平。
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过去多年,政府将经济发展与政治改革分开。政治性的刊物受到严格审查,而财经类报刊则“在一定的模糊范围之内”享受一定的自由。但是,在一个以国有企业与国有银行为主导的经济社会里,其政府对经济的行政管制又不受到民选议会的制约,那么经济和政治实际上很难分开,因此财经类报刊实际上难以有真正的自由空间。
比如说,国有商业银行的董事长和行长都是由中央组织部任命的副部级干部,对他们的工作言行的追踪报道常常就与政治性新闻沾边,因而属于政治新闻审查的范围。虽然关于金融风险和银行不良贷款问题多年来讨论得非常热烈,各界也一再呼唤着加强金融风险管理,但国有银行的不良贷款数量到底有多少,在很长时间里一直是一个机密。在“安然事件”发生之后,上市公司的治理问题开始受到重视。但是,1300多家上市公司又多数为国有控股,其最高管理层又大部分由相关行政部门任命。因此,如果记者敢于调查报道这些公司的负面消息,他们将面临着工作被炒甚或吃到官司的危险。在股市价格走低之时,财经新闻编辑会受命只刊登正面报道,不登负面新闻,以此塑造出一个经济与金融市场的积极景象。新闻审查限制了有用信息的供应,扭曲了市场中的真实信息,从而阻碍了市场尤其是对信息依赖度极高的金融市场的发展。
与中国历史上的任何时期不同,中国现在有了高速公路、铁路和航空网络,这些运输网将各个地区整合成了一个全国统一市场。货物和服务的交易已跨越了地域的界限。股票、债券、保险和其它金融产品在不同地区之间进行交易。在这么广泛的市场经济里,如果公司管理层行害,或者产品与服务的提供商行害、行骗,那么他们对投资者和消费者的潜在损害都会是极为广泛和深远的。这种复杂市场里,信息的自由流通涉及到太大的公众利益。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哪个政府能雇佣足够多的管理员、监督员来监督、揭露并矫正市场中的不良行为,即使政府能雇佣很多很多的市场与企业监察员,他们也不可能有足够的激励把监督做好,或许由此带来的反而是新的寻租与腐败机会。一个自由的、不加审查的新闻媒体则不仅可以独立地提供完整的、公正的市场信息,而且他们能成为中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纠错机制,我们知道“阳光是最好的杀菌剂”,由媒体将公司作假与商业腐败曝光,这本身就可起到对商业和市场纠错的效果,也是一种最自然的规避金融风险的手段。因此,新闻自由不仅对政治民主十分必要,而且可以对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hlm
❻ 美国当代经济发展经历了哪些主要阶段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发展趋势如何
战后恢复期 70年代经济危机 8090年代膨胀期 00年代衰落期
政府人民高负债,高度依赖金内融资本,本国制造业缺容乏资本支撑
发展趋势堪忧,如果美国政府不能有效降低负债,不能恢复本国制造业的引擎的话,美国经济将会长期依赖进口,并堆积更多的负债,致使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债务国,如果美国债务无法抵缴,很可能出现国际贸易法律纠纷,甚至导致战争,美国的军队是世界上罪先进的军队,因此战争的结果很可能是这个无赖美国胜利,进而免去债务,而这种行为,会导致美国失去所有的贸易伙伴,其本土的人才会相继流失,进而致使美国专利技术国际化。
这很难断定,美国哪里出了问题,司法制度,还是强劲的军队,个人认为,美国的制造业衰落及超前的消费方式是美国负债的深层原因
❼ 美国经济整体发展趋势说明了什么
过去几年,一直意图致力于尝试让美国两党就如何处理财政赤字问题达成一致,这个长期以来非常严重的问题。
美国的债务总量约为14万亿美元。问题是,同中国一样,美国人口也在老龄化,而且美国对老年人承诺了很多,不仅包括社会保障制度中的养老金,更重要的还有医疗服务。而美国的医疗服务十分昂贵。随着老年人口的大量增加,在今后几十年中,美国针对老年人的主要公共计划的受益者数量几乎将翻倍。
这是三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人们的寿命更长是其一;其二是每代人的人口数量增加,因为从1946年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的出生率极高,而战后婴儿潮一代现在已经65岁。
另一个值得忧虑的问题是医疗保健的成本。这主要不是指社会保障这仅仅是金钱的问题。社会保障的福利现在占国内生产总值约4%到6%左右,未来将略有上升,然后随着那一代人退休,该福利成本将趋于平稳。美国真正担心的是医疗福利,因为美国有两个计划:一个是医疗保险,该计划成本高昂,因为其针对65岁以上的老人;另一个是医疗补助,针对的是低收入人群,其真正的开支也花在老年人身上。这两个不同的计划面临同样的困局,也就是未来更高的开销,这是我们所担忧的。
与此同时,因经济衰退,我们当前的收入格外低。即便经济复苏后,收入的增长也赶不上支出的快速增长。这是最基本的问题。
金融危机导致增长放缓,有两个原因:收入下降,以及与危机相关的开支增加。美国现在的债务水平比以往高了很多。在金融危机前,美国的债务约占GDP的40%。而现在,该比例超过70%这仅仅是公众持有的债务,如果不算政府的债务。
在联邦一级如此,市政府和州政府也有类似的问题,但他们举债不像前者那样容易。一个严重的问题是,世界市场认为美国国库券非常安全。世界各国,包括中国都愿意以非常低的利率向美国提供长期贷款。这使得美国没有很大的动力解决这个问题,因为每年的利息支出不是很高。
共和党人同意削减开支,包括削减针对老年人的计划的开支,但他们不想增加税收;另一方面,民主党不太热衷于削减开支,而是想提高税收,尤其是针对高收入人群的税收。这是一个僵局。国会一再采取权宜之计,但现在,我们正面临“财政悬崖”带来的风暴。“财政悬崖”是政治制度本身造成的,而非必然结果。
十年前,布什政府全面削减了税收,减税有效期十年,将于今年到期。另外还有其它一些免税政策失效。到2012年底,布什政府时进行的减税政策将到期,假如政府无所作为,税收将自动全面提高。我们还通过立法规定,除非找到解决这一长期问题的方法,否则将自动削减国防和国内开支所谓“自动减赤”预算法案。假如不采取任何措施,这将在今年底成真。
这让人担心:一是长期以来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二是存在这种短期的人为问题。如果我们不解决这个短期问题,它将进一步削弱经济,因为增加税收同时削减开支对经济不利。
事实上,我们需要增加开支,假若当初的政策更加进取,经济会比现在景气。我相信,任由自动开支削减与自动税收增加生效将是件坏事,两种情况同时发生将进一步削弱经济。但两党对处理这一问题不能达成一致,对长期问题的处理也存在分歧。这是一个极大的政治挑战。
美国经济疲软主要应归咎于两个方面:欧洲的不确定性及美国选举和政策的不确定性。美国政府目前运作不畅,政策得不到贯彻,这对经济和商业信心不利。大的企业不再投资,零售领域消费者支出下滑。
过去几年中,消费者支出相当不错,但它难以为继。与此相关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房市。所有存在房地产泡沫的国家,包括中国在内,都应该以此为戒。对于无数房主而言,房地产泡沫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真正的问题是,在家庭层面上,房产价值在缩水。这抑制了大量的消费支出。但麻烦的是,由于经济增长速度不快,仍然有大量失业,有工作的人则更多地存钱,而那些没有工作的人必须动用自己的积蓄,这两方面同时产生影响。
解决问题的希望在半年前要大得多。当时新增就业数字更高,失业率下降。现在今非昔比。这些因素都相互关联:只有企业和消费者支出回暖,才能增加就业,减少失业。但目前看来一切似乎止步不前。情况不一定会变得更糟,但也没有好转的迹象。这非常令人沮丧。这种局面只要欧洲危机与美国政府僵局的威胁仍在,情况就不容乐观。
国会在大选前采取大动作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除非我们面临欧洲崩溃的大危机,若果真如此,问题则在于两党采取什么样的对策。
只有GDP的年增长率达到3%,才能对美国经济产生有意义的影响,假如能达到4%或5%则更好。在摆脱过去的经济衰退时,美国曾经历过经济急剧增长,这次为什么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答案就在之前谈论的那些因素,尤其是房市。通常带领美国经济走出衰退的一大因素就是住房,因为住房是美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三分之二的人口都拥有住房,而且通常当经济增长时,人们对住房的投资会增加。但在泡沫时期,我们对住房过度投资,在美国很多地区,建造了过多的房屋。即便未来人口有所增长,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也不会对这些房屋有需求。
已经有相当多旨在帮助人们解决抵押贷款问题的计划。但相对于高达数千万的抵押贷款违约人来说,这些计划所覆盖的人数还不够多。更重要的是,很多人没有违约,但他们房子的售价尚不够支付其欠银行的抵押贷款。这些人就这样被困住了。因为不能卖房,所以他们很难去做新工作。
银行拥有这些抵押贷款,但不太热心施以援手,即便有联邦资助。他们的行动十分缓慢。我不知道确切的解决办法是什么。即便你能改善这些人的处境,也不会带来房地产市场的繁荣。
解决抵押贷款问题会减轻相关人员的痛苦,而且可能提高他们购买其他商品的能力,但并没有解决我们如何获得更多增长的问题。美国这次不能指望房地产带领经济摆脱衰退。制造房地产泡沫是愚蠢之举,我们本不应该允许泡沫出现。但事与愿违。
但我们不应对美国经济悲观。如果2%的经济增长率维持相当长时间,那才真是前景黯淡。其次,这取决于发生的事情。如果欧洲没有彻底垮台,而且大选一结束美国国会就打破了僵局,取得重大突破,长期以来的债务问题获得解决的办法,而无需在近期大肆实行紧缩,那么可以认为美国经济很可能逐步复苏(即消费者与投资者重拾信心,而且经济增长率攀升至3%,甚至可能更高)。这并非不可能。
美国经济中的创新行业表现出色。计算机技术、社交媒体以及其他重要领域正风生水起。无论是这场危机还是这次经济衰退,都没有真正放缓美国经济中的创新行业。
没有谁可以说出哪些具体的事情将引领美国的经济复苏。带领美国经济摆脱衰退的,将是一般的、多重的因素主要是服务业和一般消费。美国经济弹性十足。它曾多次浴火重生,但这次冲击非同凡响。美国将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挣脱出来,从而以使美国经济得到恢复和复苏。
❽ 美国经济现状
楼主您好!以下是美国经济现状:
美国有高度发达的现代市场经济,是世界第一经济强国。20世纪90年代,以信息、生物技术产业为代表的新经济蓬勃发展,受此推动,美经济经历了长达十年的增长期。2011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高达15.065万亿美元(2011年,世界国家和地区第1名)。人均GDP为48147美元(世界国家和地区第9名)。国家债务达到15.22万亿美元。
美国的经济体系兼有资本主义和混合经济的特征。在这个体系内,企业和私营机构做主要的微观经济决策,政府在国内经济生活中的角色较为次要;然而,各级政府的总和却占GDP的36%;在发达国家中,美国的社会福利网相对较小,政府对商业的管制也低于其他发达国家。
在全国各地区,经济活动重心不一。例如:纽约市是金融、出版、广播和广告等行业的中心;洛杉矶是电影和电视节目制作中心;旧金山湾区和太平洋沿岸西北地区是技术开发中心;中西部是制造业和重工业中心,底特律是著名的汽车城,芝加哥是该地区的金融和商业中心;东南部以医药研究、旅游业和建材业为主要产业,并且由于其薪资成本低于其他地区,因此持续的吸引制造业的投资。
美国的服务业占最大比重,全国四分之三的劳动力从事服务业。美国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包括了黄金、石油和铀,然而许多能源的供应都依赖于外国进口。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农业出口国,占世界农业出口市场的一半以上。美国工业产品主要包括了汽车、飞机和电子产品。美国也有发达的旅游业,排名世界第三。
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是毗邻的加拿大(19%),中国(12%)、墨西哥(11%)和日本(8%)、德国、英国、韩国、法国、中国台湾和巴西紧随其后,每天大约有价值高达11亿美元的产品流经美加的国界。美国经济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也是最重要的经济体。美国经济高度发达,全球多个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而美国的证券市场被认为是世界经济的晴雨表。
美国经济正不断朝“僵尸经济”迈进:
不确定的美国财政政策,不断深化的欧洲地区主权债务危机以及不断放缓的全球经济增速都使得美国经济的复苏步调日渐放缓,俨然是一种“僵尸”状态,在这样一种不温不火的局面下,企业和消费者都不愿意主动采 取行动,选择观望的态度静待市场的发展。
目前美国经济的状态就仿似一个僵尸,从事风险的生物本能(animal spirit)还没有真正回归。
欧洲地区主权债务危机以及持续的去杠杆化都使得带动美国经济复苏的第二条腿迈步乏 力。
美国经济目前尚无法实现‘逃逸速度’,但当局推行的货币和财政刺激措施都已经足以确保美国经济实现1%至2%的增长。从历史上的复苏标准来看,这一经济增长速度太过缓慢,感觉就像‘僵尸经济 。目前市场投资者都担心经济会出现双谷衰退。
事实上,目前市场的投资者都十分紧张且已经处于备战乏力状态,因此,要使经济增长停滞可以不费吹灰之力。
不过,当前美国经济的疲软会最终演变为经济衰退。预计,在今年第二季度,美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将达到1.8%,而在今年第三季度,美国经济增速有望加速至2.2%。
经济增速基本上就处于2%左右的水平,目前经济出现的一个正面的信号就是,企业的基本面较为优良,尽管企业并未加大对员工的招募力度,但其并未有加大裁员的力度。
在美国总统大选之前,企业都不大愿意扩大支出力度,因为较广层面的政策具有不确定性,不仅如此,在有关医保成本、税收政策以及财政悬崖方面都缺乏具体的细节信息和透明度。目前我们所面临的风险就是,一旦美国国会未能采取切实可行的举措,那么在今年年底即将到期的税收优惠政策以及在今年第一季度实施的预算削减政策将会把我们引领到所谓的财政悬崖边
尽管预计美国在明年的经济增速将触及3%,但在明年第一季度其经济增速将会大幅走低。
其可以预见的就是,从现在到今年年底之前,经济或难以呈现实质性的改观。
即便欧洲各国决策者们已经在采取行动应对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但市场并未给予其足够的信心。欧洲经济的疲软同时也对美国经济造成了打击。统计数据显示,在今年6月,美国制造业出口出现了下滑。尽管在上周召开的欧盟峰会使得诸如股票和商品这类的风险资产出现了复苏,但目前这种上涨的动力已经开始消退。不仅如此,市场对向西班牙银行救助的担忧再度重燃,在此多重因素的影响下,欧元汇率在本周五触及过去两年以来的新低。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3日公布美国经济年度评估报告,指出美国经济复苏依然疲软,经济下行风险加大,预计今明两年美国经济增速不会超过2.3%。
报告认为,虽然去年下半年经济出现反弹,居民投资回暖,一些地区房价企稳,但今年上半年美国经济增速降至2%左右,就业市场发展速度放缓,对外出口也因欧洲等地需求下降而受阻,总体而言美国经济复苏依然疲软。
报告预测今年美国经济增速为2%,明年为2.3%。今年4月,美联储曾预测今年美国经济增速在2.4%至2.9%之间,但6月末将增速预期下调至1.9%至2.4%之间,并且一并下调2013年和2014年经济增速预期,明显对美国经济前景更加悲观。
报告又指当前美国经济下行风险加大,主要表现为两点:其一,愈演愈烈的欧债危机将影响美国对外出口;其二,两党迟迟无法就税收和预算政策达成共识,一旦谈判破裂,2013年美国财政将严重紧缩,危及本就疲软的经济复苏。
报告建议美国政府应尽快消除“财政悬崖”带来的不确定性,及时提高美债上限,合理削减财政赤字,同时马上制定一份全面可信的整顿财政计划。
以上是美国经济现状,希望对您有帮助!
❾ 为什么有人说因为美国是全球第一大经济体,所以它的经济发展趋势可以反应出全球经济状况 难道说美国经
我是一个地区的超级富豪,周围许多人是在我的消费力下过的挺不错的,但是有一天我赌博输的只剩原来财富的十分之一,我周围的许多人整体上因为我而变得比没以前好
❿ 美国经济今后发展方向
美国最先进的卖货方法? 冒昧的问一句,你是准备去海外做售货员的么?
美国走的是回营销路线,中答国走的是传统零售路线,这不是很清晰么?
至于就业难? 这应该是中国吧, 美国地大人稀。这个不存在就业难的问题,甚至,只要你有精力,你一个人做五份兼职都ok 多了不敢说,大学生在美国,只要是能吃苦,一天千儿八百的RMB是好赚的,但开销也是大大滴~反正在日本做兼职,就是快递分拣员,很轻松的,一小时一百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