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求一篇大学生寒假调查报告关于小康社会背景下黑龙江农村生活状况的报告 急急急3000字
家乡农村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的背景和动机
目前,在党中央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全面的方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以培养新型农民,农民和农村的文化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文化建设。
在我的家乡,精神和文化生活现状的农民如何呢?在这方面,我在冬歇期利用回家的时间,在我的家乡几个村庄的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进行了调查,希望能起到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借鉴和参考点。在我的老家在农村,农民的生活基本上是相似的,几个村庄是整个地区农村社会的一个缩影,可以代表整体状况的家在农村。
时间:2007年2月7日,2月27日。
地点:中牟县七里店村,郑州市,河南省及附近几个村庄:沙坡池村,村茂村,太阳村。
方式:在村委会干部的协助,我是七里店村自己??的互访和统计调查的几个村庄附近的一些亲戚,朋友以及他们的家庭,个人要求。
不同时期(从过去二十年来改变现在一年四季在百忙之中松弛);不同年龄组(老年,中年和未成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的调查和内容。
整体状况和分析
总体而言,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加大,农村文化建设的蓬勃发展和繁荣,而且文化生活农民也日益丰富和多样化。我的调查,范围和人群,为农民基本上是目前的情况感到满意,但也有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1,时间
从过去的二十年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条件的变化后的快速发展过程中经历了缓慢的条款。
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20世纪90年代初,由于逐步深化的改革开放以及市场经济的逐步形成,对农村的整体外观已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同时由于外国文化,父亲和过低的历史原因,他们自己的文化观念落后的质量,使他们犹豫不决的时候,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盲目,适合农村地区,那里的传统生活方式的影响的文化,如:看戏,我听到的书,舞蹈,祖先等逐渐消失,农村文化阵地文化建设发展缓慢,在急剧下降。
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到现在,这种情况开始改善。出生约80年来成为农村家庭的家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已收到初中教育,观念和文化素质有很大提高,他们中的各种新事物感兴趣,并接受很快,所以,一旦单调乏味的农村文化生活逐渐变得丰富,听收音机,看电视,打牌,搓麻将,看电影和其他文化及康乐活动,得到广泛的接受和普及,发展到现在的农村家庭调查中,98%有彩色电视,近40%的农村家庭安装了有线数字电视,约30%的家庭买了VCD或DVD。在我们乡有很多,如:出租音像制品,图书,报纸,租赁和零售,咖啡馆和其他文化遗址。精神和文化生活的丰富和完善,精神文化建设在农村地区的农民得到了很多,也发展迅速。
农村文化生命体之间的成年人30岁到45岁的不同人群,无论是在村里还是自己家里,他们带领组织的文化活动和他们的文化生活方式的内容:在家里看电视或听收音机的54%,23%的扑克,打麻将,下棋,约10%,6%读书看报或其他文化活动。
的整体观,缺乏指导,监督和指导农村未成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例如,我在调查中发现,近80%是未成年人,邻村的一个咖啡馆,和初中学生和小学生在这些未成年人几乎都玩电脑游戏或聊天。最初的计算机和网络通讯工具的现代文明,如果从社会,学校和家庭,孩子们整天沉迷于游戏或聊天的虚拟世界,缺乏管理和引导,势必会影响他们的学习,甚至毒害了他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老年人是一个比较容易被忽视的群体,他们的文化生活是比较差的,其他年龄组相比,太少了,我调查了这些农村文化活动的老人主要的原因是缺乏组织。建议农村乡镇的部门和领导干部更多地关注老年人的文化生活,举办更多的文化活动,如跳舞一样为他们购买一些健身器材,使农村老人的安全,老有所乐感。
三,目前存在的问题
精神和文化生活的农民主流健康向上,但也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主要表现在:BR />
1 ,赌博风的兴起
村本次调查中,有近30%的农民在扑克,打麻将赌博的钱虽然不大时,一般都是一块钱,两块钱,而这些农民说,“如果你不点小意思了,找人来和你一起玩,而且这种趋势??必须得到遏制,以防止其扩散蔓延。
2,迷信活动
本次调查中,我发现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我调查的村庄,几乎所有的中国汉族,近10%的家庭基督教,但由于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在农村地区,使当地乡村的传播,以吸引更多的追随者,受教育程度不高的村民宣扬一些迷信思想,如:“基督的信仰,谁是生病不打针吃药,基督教的上帝保佑疾病将能够”深迷信。
3,部分农民的积极性是不够
有些农民仍然只注重钱,而忽略了自己的精神和文化生活,群体文化活动得比较少的参与积极性不高。
几点建议
这是我调查的家乡农村农民精神文化生活,通过这次调查,我认为家乡的农民基本上与目前的现状感到满意是在农村地区的文化活动是丰富多彩的农民的喜爱。目前的现状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是不太适应,有一定的差距,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我提出几点建议:
1,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家乡的农村乡镇有能力建设一批公共文化场馆,如加强硬件建设。农家书屋,健身器材和场地,放映厅。
2,强调文化和教育的农民。上级主管部门应开展一些“送文化下乡”活动,并应解决农民的需求,形式和内容的丰富,“自由文化”,以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更新自己的想法。
3,加强管理,学校教育在农村地区。提高农村教师的知识和道德标准的水平,农村的孩子真的可以得到良好的教育,学习文化知识,提高文化素质,这必将对未来农村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Ⅱ 黑龙江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中指出今后五年我省总体目标是什么
07年月23日,中国共产党黑龙江省第十次代表大会在哈尔滨开幕。省委书记钱运录代表中共黑龙江省第九届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为实现黑龙江全面振兴而努力奋斗》的报告。报告对黑龙江省未来五年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发展规划。
钱运录在报告中指出:“今后 五年是实现黑龙江全面振兴的关键时期。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实现黑龙江全面振兴,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全面推进,是各个领域、区域的全面进步,是综合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全面提高。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庄严使命,是党中央的殷切期望,是全省人民的强烈愿望,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丰富的发展内涵和突出的省情特色。”
4月23日,中国共产党黑龙江省第十次代表大会在哈尔滨开幕。钱运录代表中共黑龙江省第九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黑龙江新闻图片社 张克军 摄(东北网发)
报告指出,展望未来,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区域合作不断加强,世界经济有望持续增长,国际产业转移和生产要素流动加快,为我省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我国经济正处于新一轮增长期,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和投资结构优化升级加快,特别是中央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为我省全面振兴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我省有丰富的资源、充足的能源、独特的地缘、优良的生态环境、较强的产业潜力和科技实力,有多年积累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为我省全面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全省共产党员既要看到有利条件,坚定信心,又要看到面对的挑战,进一步树立强烈的机遇意识、发展意识、责任意识,顽强拼搏,开拓进取,努力完成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而艰巨的使命。
报告要求,今后五年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紧紧围绕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构建和谐黑龙江两大主要任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为动力,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充分调动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扎实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为实现黑龙江全面振兴而努力奋斗。
报告要求,根据这一指导思想,今后五年的工作要把握全局,突出重点,努力实现“五个突破”,推进“一个跨越”。即,在体制机制创新上实现突破。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摒弃一切束缚发展的观念和做法,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形成有利于促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体制机制。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上实现突破。进一步加大创新型省份建设力度,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综合竞争力。在对外开放上实现突破。把全方位开放作为全面振兴的重要切入点,大力推进对外开放战略升级,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对外贸易为基础,以投资合作为重点,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实现突破。高度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进一步加大惠民力度,确保人民群众就业机会更多,收入增长更快,社会保障水平更高,权益保护力度更大。在先进文化建设上实现突破。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质,加快边疆文化大省建设,全面繁荣文化事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为全面振兴提供强大动力和智力支持。通过五年的努力,全面实现“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同时为“十二五”时期向更高目标迈进奠定坚实基础,构建充满活力、富裕文明、和谐稳定的黑龙江,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
未来五年的主要奋斗目标是:
———经济总量登上新台阶。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到二○一一年,地区生产总值超过一万一千亿元,经济总量和综合竞争力进一步提高。
———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基本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体系,现代农业建设初见成效,新型工业化步伐加快,第三产业和非公有制经济比重明显上升。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深入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行政管理、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等改革取得重大进展,体制机制创新取得新突破,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取得明显进展,经济的外向度明显提高,外贸进出口总值翻一番,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
———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成效。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度提高,就业保持较高水平,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各项社会事业长足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安全生产和社会治安状况进一步好转。
———党的建设开创新局面。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得到全面加强,保持党的先进性长效机制更加完善,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能力明显提高,党风政风明显好转。
报告要求,全省上下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着眼于又好又快发展,树立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强烈意识,更加注重调整经济结构,更加注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和区域协调发展,更加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更加注重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更加注重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谋划发展的科学思路、促进发展的政策措施、领导发展的实际能力、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以更加开放的思想观念,更加执着的奋斗精神,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努力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报告指出,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黑龙江全面振兴,要把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全力抢抓机遇,用足用好中央支持老工业基地振兴、支持粮食主产区和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等政策,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扎扎实实的工作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着力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方向,加快发展服务业;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要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进全方位对外开放;要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报告指出,着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实现黑龙江全面振兴的重大任务。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切实解决民生问题;要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要建设和谐文化,提高全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要完善社会管理和服务,保持社会安定有序。
报告指出,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要实现黑龙江全面振兴,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切实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推进黑龙江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提供坚强保证。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党员干部,筑牢全面振兴的思想基础;要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建设,进一步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要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要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
Ⅲ 求一篇关于吉炳轩在龙江发展讲坛上专题报告——牢记共产党人历史责任 推动龙江更好更快发展的学习心得
牢记共产党人历史责任
推动龙江更好更快发展
——吉炳轩同志在“龙江发展讲坛”上的专题报告
(2010年8月7日)
今天,我向大家报告的题目是《牢记共产党人历史责任,推动龙江更好更快发展》。
推动科学发展是当代共产党人的历史责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我们深刻认识到,黑龙江的主要矛盾是发展不够、发展缓慢,黑龙江的主要任务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当前的工作目标是要加力推动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这是基于对黑龙江省情深化认识、科学分析而得出来的结论。要做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必须要认清省情特点、理清发展思路、牢记使命责任、狠抓工作落实。
一、认清省情特点
科学发展的前提是坚持从实际出发,我们在作出科学决策之前,必须对省情特点进行全面了解、深刻认识。黑龙江有什么样的省情特点?发展缓慢的症结在哪里?加快发展的优势潜力是什么?影响发展的困难不足有哪些?这些都是需要进一步弄清的问题,只有把这些问题弄清了,才有可能作出科学的规划,提出有力的措施。
简要说,我们省有十大优势:
一是有土地资源优势。全省耕地面积近2亿亩,居全国首位。黑土、草甸土等肥沃土壤占70%以上,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为世界仅存的三大黑土带之一,地势平坦,集中连片,耕作条件十分优越。粮食连续多年高产稳产,去年达到870.6亿斤,居全国第二位。垦区是我国耕地规模最大、机械化程度最高、综合生产能力最强的国有农场群,有113个农牧场、耕地4000来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的1/5,去年粮食产量330亿斤,占全省粮食总产量的38%。广袤肥沃的土地,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也是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的可靠保障。
二是有矿产资源优势。全省已发现各类矿产132种,占全国已发现矿产的56%,已探明储量的有81种,石油、天然气、煤炭等战略性资源位居全国前列。大庆油田为全国最大的油田和重要的石化生产基地,曾连续27年实现年产原油5000万吨以上,创造了世界同类油田开发史上的奇迹,目前仍可保持年产4000万吨的原油产量。天然气探明储量2800多亿立方米,煤炭探明储量近220亿吨,规模开发、深度开发、系列开发的前景广阔。铁矿、金矿、石灰岩矿、晶制石墨等也都有一定储量,有色金属和非能源矿产资源也都有较大开发潜力。
三是有林木资源优势。全省森林覆盖率43.6%,有林地面积2007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16.5亿立方米,林木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潜力很大。大小兴安岭等山地和丘陵约占全省面积的60%,形成了天然的生态屏障。全省还有102个国家级和省级森林公园,著名的有牡丹江的牡丹峰国家级森林公园、伊春的五营国家级森林公园、大兴安岭的呼中国家级原始森林自然保护区等。莽莽林海、繁茂葱郁,这里生长的红松、黄菠萝、水曲柳、核桃楸等珍贵树种,堪称祖国的林木珍宝。
四是有水利资源优势。全省年平均水资源量800亿立方米,人均2160立方米。有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嫩江等大小江河1918条,多数河流少有污染,有的河流毫无污染。黑龙江宛若游龙,源头森林茂密,沿江风光旖旎。乌苏里江质朴自然、水柔岸平,仍然保持着原始风貌,体现着人与自然和谐之美。有兴凯湖、镜泊湖、连环湖等大小湖泊640多个。兴凯湖历史上曾叫北琴海,水天一色、气势磅礴,面积达4300多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大的中俄界湖。镜泊湖是火山堰塞湖,天地造化、风韵隽秀。大庆连环湖面积580多平方公里,群珠相连、鸭戏鹤鸣。丰富的水资源,为我们提供了以水兴业、以水富民的好环境。
五是有生态资源优势。全省有芦苇、塔头、岛状、森林、湖泊等多种类型的湿地,总面积434万公顷,占全国湿地面积的1/8。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11处,总面积125万公顷。扎龙、三江、兴凯湖、洪河等4处湿地自然保护区,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全省有草原433万公顷,是我国重点牧区省份之一。我省还有丰富的冰雪资源,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冰灯游园会蜚声中外;“中国雪乡”风景区雪深达2米,是观雪赏景的绝佳胜地;亚布力、二龙山、长寿山、乌吉密、日月峡等近100个滑雪场年接待400多万人次滑雪。省内还有16个火山群、80多座火山,气势恢宏、千姿百态。五大连池火山区,拥有世界上保存最完整、分布最集中、品类最齐全、状貌最典型的火山地貌,被国内外地质学家称为“打开的地质教科书”,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火山地质公园。我省春季林海绿涛、夏季清凉怡人、秋季五花山色、冬季银装素裹,发展壮大旅游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六是有物产资源优势。全省粮食、石油、煤炭、木材、电力等物产丰饶。粮食商品率高达75%以上,出省量每年500多亿斤,均居全国首位。每年所调出的粮食可供京津沪、港澳地区和陆海空三军全年食用。石油产量为全国之冠,已累计生产20多亿吨,占全国同期陆上原油总产量的40%以上。大庆油田公司自2000年排名以来,纳税额连续10年位居中国纳税百强企业榜首,年均纳税476亿元,自2005年以来连续4年实现利税超过千亿元。我省煤炭普遍具有低磷、低硫、高发热量的特点,“四大煤城”多为优质动力煤和炼焦煤,年产9700万吨左右,居全国第8位。木材年产量过去最多达1700万立方米,现在每年仍可采伐800万立方米,实际采伐400万立方米。电力装机容量达2000万千瓦,计划10年后达到4000万千瓦,现在至少富余400万千瓦。
七是有外贸资源优势。黑龙江省同俄罗斯5个州区接壤,边境线长达2981公里,共有国家一类口岸25个,其中边境口岸15个,全部口岸年过货能力2900万吨,对俄贸易占全国的1/5。绥芬河口岸是我省最大的对俄边境贸易口岸,进口以木材、化肥、铁矿砂、原油为主,出口以轻纺、建材、家电、果菜为主,对外贸易总额占全省边境贸易总额的70%左右。黑河口岸与俄罗斯阿穆尔州布拉戈维申斯克市隔江相望,黑河货运码头与布市码头距离只有3500米,大黑河岛客运码头与布市码头不足1000米,中俄边民互市贸易,条件优越,来往便利。东宁口岸在对俄劳务输出和经济技术合作方面基础良好、前景广阔。
八是有科技资源优势。全省有科研机构719个,其中国家级重点实验室5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从事科技活动人员11.6万人,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8.3万人。去年取得各类基础理论成果160项、应用技术成果1051项、软科学成果78项。哈兽研、703所、焊接所等一批科研机构国内知名。全省有78所高等院校,其中哈工大、哈工程、哈理工及东北石油大学4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有很强的研发实力。大庆油田、哈电站集团、中国一重等一批大型企业,在石油勘探开采加工、大型装备制造技术研发上处于同行业领先地位。
九是有人才资源优势。全省有80多万各类专业人才,其中高级职称的15万人、两院院士38人,涉及石油、制造、军工、煤炭、化工、农林、建筑及生物、制药等行业和领域。有参与载人航天飞船研制的科技创新团队,有研究石油开采技术并取得多项世界领先成果的新时期铁人王启民,有攻克禽流感病毒的中国青年女科学家陈化兰,有人称“寒地水稻之父”的专家徐一戎,有获得冬奥会冠军的体育健将申雪、赵宏博,有龙江剧的代表人物白淑贤,有获得茅盾文学奖的著名作家迟子建,还有一批勇立潮头创大业的优秀企业家群体。
十是有精神资源优势。伟大的“闯关东精神”是中国最大的移民开发过程中孕育出的悲壮豪迈、感天动地的精神财富。伟大的“大庆精神”是在开发建设大庆油田的艰苦环境和激情岁月里形成的,包含着艰苦创业、求真务实、改革创新、爱国奉献的深刻内涵。伟大的“铁人精神”是对以全国著名劳动模范、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石油工人的崇高思想、优秀品质、模范风范的高度概括,有着永恒的价值力量。伟大的“北大荒精神”是广大复转官兵和知识青年在广阔荒芜的土地上和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用青春与汗水书写的创业篇章,至今仍然闪耀着灿烂的光辉。这些不朽的精神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并被不断赋予体现时代特征的鲜活内涵,是推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最为生动、最有活力的动力源泉。
有优势也有不足,我们的困难主要表现在八个方面:
一是地处偏远。我省地处边疆,是中国最北的省份,与沿海发达地区和中部地区相比,在地理位置上处于劣势。远离人口和经济密集区,远离发达地区,难以形成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聚集效应,而且交通运输路途远、周期长、成本高,从哈尔滨到最近的出海口大连也有900多公里,给企业产品的外运和出口增加了困难,降低了产品市场竞争力。
二是气候寒冷。我省纬度为全国最高,属温带、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受西伯利亚寒流影响,寒冷干燥而且漫长,1月份平均气温零下20.8摄氏度,最北端的漠河县最冷时达到零下52.3摄氏度。全省无霜期平均介于100至150天之间,使我省每年只能种植一季作物,不像南方可以种二到三季作物。为解决冬季取暖问题,提高了生产和生活成本。漫长的冬季和寒冷的气候,影响了工程建设的规模和速度。
三是结构单一。工业以开采业和资源加工业为主,原字号产品和重工业比重过高。重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80%以上,采掘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60%以上,80%左右的工业产品为初加工产品和资源密集型产品。石油、煤炭经济特征明显,国际原油价格变化对全省经济运行影响很大。非公有制经济不够发达,高科技产业项目较少,知名品牌也不多,没有形成多业并举、竞相繁荣的局面。
四是投资不足。2009年,我省城镇固定资产投资4696.1亿元,在全国31个省(市)区中排在第19位。排在第1位的山东为15439.1亿元,比我们多10743亿元。排在第3位的辽宁为11605.2亿元,比我们多6909.1亿元。排在第11位的内蒙古为7144.3亿元,比我们多2448.2亿元。排在第14位的吉林为5958.6亿元,也比我们多1262.5亿元。去年我们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由2008年的21位前移至19位,投资增幅高达37.6%。虽然增长很快,但总量仍然不足。
五是观念滞后。我们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表面上看是经济上的,深层的原因则在于我们的观念陈旧。主要表现在,产品意识强、商品意识差,管理水平高、经营水平低,守成功有余、开拓力不足;艰苦创业、改革创新的决心不大、力度不够,缺乏敢闯、敢冒、敢为天下先的竞争意识,缺乏快干事、干大事的果敢魄力;我们改革开放以前是计划经济的受益者,改革开放后成了计划经济的受害者,没能彻底冲破计划经济思想观念的束缚,普遍存在“等、靠、要”的心理状态。
六是机制不活。国有成分大,民营发展慢,多元投资机制不活不旺。经济管理政企不分、政事不分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宏观调控“刹车”很灵,抢抓机遇“起步”缓慢。在一些地方和部门,本本主义依然盛行,条条框框认得很死。一些地方和单位本位主义还很浓,公共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个人化、个人权力利益化依然存在。这些问题造成我省投资环境不够宽松,使一些投资者望而却步。
七是包袱沉重。国有企业关停并转比较多,改制遗留问题突出。在我来黑龙江工作前,全省企业拖欠职工工资仍有50.63亿元,拖欠数额之大、涉及人数之多,全国罕见。目前,全省城市低保住房困难家庭还有7万多户,9000多万平方米棚户区亟需改造。农村还有160多万户、600多万农民居住在泥草房中。
八是难题难解。“田、韩、马”三个案件,毁掉了一批干部、影响了一批干部、挫伤了一批干部。虽然这些事已经过去多年,但影响并没有完全消除,给黑龙江干部群众在思想上、心理上造成了极大的创伤,多数干部的积极性受到压抑。虽然目前这些问题已经淡化,但伤疤尚未抚平,一涉及到干部问题,就会发作疼痛。
二、理清发展思路
科学发展的关键是理清发展思路。我们在认清省情特点基础上,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于2008年末提出了“八大经济区”的发展战略和“十大工程”的推进措施。
“八大经济区”的发展规划是:
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区。主要任务是,充分利用我省现有工业基础,发挥产业优势和科技人才资源优势,着力吸引国内外资本、技术,建设多种产业相互配套,新体制、高科技、外向型、生态化、结构合理、高速增长的经济密集区。发展目标是,到2015年,形成装备制造、石化、食品、医药、高新技术和以现代物流业为主的服务业等特色产业集群;到2020年,建成产业集群优势明显、生产力布局合理、科技支撑有力、保障体系齐全、生态环境优良的工业走廊。
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区。主要任务是,以延长煤炭产业链为主攻方向,以大项目建设为载体,以循环经济为主要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煤化工等接续和替代产业,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把我省东部地区建设成为以煤电化产业为主导、相关产业相互配套、煤电资源综合利用、非煤产业快速崛起、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生态环境更加改善,生活环境更加良好的重要经济增长板块。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煤矸石、煤泥等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0%,电站装机容量达到2223万千瓦,煤化工产业销售收入达到1500亿元,年均增长20%。
东北亚经济贸易开发区。主要任务是,充分发挥我省地处东北亚腹地的区位优势,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加强边境口岸建设,大力推进对俄、韩、日等国经贸科技合作,加快建设外向型产业基地,创新发展各类开发园区,着力建设国际经贸大通道,全力打造面向东北亚、辐射亚欧大陆的扇型放射、多点向外的经济贸易开发区。发展目标是,到2015年,以哈尔滨市为中心、内联相邻省区乃至沿海省份、东连日本海地区、西接俄罗斯腹地的国际经贸大通道基本形成,建成我国面向东北亚重要的产业聚集区和进出口贸易加工基地,成为我国开展东北亚经贸科技合作的先导区。
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保护区。主要任务是,充分发挥我省森林资源丰富的优势,以保护和修复生态为主旨,大力培育和发展生态主导型经济,加快发展与资源环境相适应的接续和替代产业,在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的森工、伊春、黑河林区及周边县(市)山区范围内,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社会主义新林区。发展目标是,到2030年,生态环境显著改善,森林覆盖率达到70%以上,以生态旅游、特色种植养殖、绿色食品加工、北药开发、清洁能源、林木和矿产资源开发及精深加工等为主的接续和替代产业蓬勃发展,基本建立起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发达的产业体系和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待续)
Ⅳ 关于黑龙江省探矿权运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调研组一行4人于2005年月6日至13日,对黑龙江省探矿权运作情况进行了调研,先后听取了黑龙江省国土资源厅、地矿局、有色地勘局、煤田地质局、哈尔滨水泥厂新明矿、哈尔滨松江铜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汇报。现将调研情况简要报告如下。
一、黑龙江省探矿权运作的基本情况
1.矿产勘查登记情况
从2000年到2004年,全省累计登记探矿权611个,平均每年登记面积2824平方公里,最低年份为1510平方公里,最高年份为5714平方公里。表1是历年矿产资源勘查登记情况。
表1 黑龙江省2000~2004年矿产资源勘查登记
2.矿产勘查投入情况
矿产资源的勘查投入,主要来源于省和国家矿产资源补偿费返还部分,各年的情况,见表2。
表2 黑龙江省2000~2004年矿产资源勘查投入 单位:万元
4年累计投入37562万元,其中,省矿产资源补偿费35122万元,国家矿产资源补偿费2440万元。2004年投入的地勘费比2003年增加136.2%,明显出现加快的趋势。
3.勘查的矿种
勘查的主要矿种有:金、铜、铅锌、铂钯、锰、铁等金属矿,煤、煤层气、铀、地热等能源矿,菱镁矿、矿泉水、硼、二氧化碳、水溶气等非金属矿,以及综合研究等。其中投入较多的矿种是:
金矿,2001~2004年累积投入11112万元,占总投入的29.6%。
有色金属矿,2001~2004年累积投入5118万元,占总投入的13.6%。
综合研究,2001~2004年累积投入6943万元,占总投入的18.5%。
4.取得的勘查成果
4年取得的主要地质成果为:新发现矿产地20处,其中,逊克东安金矿为特大型岩金矿,远景储量可达50吨以上;黑河争光岩金矿、三道湾子金矿和鸡东四山林场金矿,已探明储量35吨,此外,还在鸡东五星地区发现中型以上铂钯钴镍矿床,在铁力鹿鸣一平安地区发现有望中型钼矿等。
5.探矿权流转情况
从2000年到2004年,全省以招标、拍卖、挂牌方式有偿出让探矿权77宗,其中,2001年1宗;2002年16宗;2003年21宗;2004年39宗。其余的437个探矿权,都是审批出让的。2000年以来,转让探矿权只有3个,其中,2003年2个;2004年1个,与外商合作勘查的探矿权3个。
此外,该省地勘单位还到内蒙古自治区勘查,取得探矿权3处;到外蒙古、俄罗斯勘查和购买探矿权5处。其中,在俄罗斯的探矿权只有50%的份额。
二、黑龙江省探矿权运作的突出特点
1.探矿权运作的资金来源比较单一,即主要是政府财政性投入
以省地矿局为例,2000~2004年,各种勘查资金投入,见表3。
表3 黑龙江省2000~2004年探矿运作资金投入 单位:万元
从上表可以看出,地勘费、地调经费、国家和省返还的矿产资源补偿费,均属政府财政性资金,四者之和共占总投入的96.1%,而社会资金仅占3.9%。这种情况在全国是不多见的,特别是2004年,该省的社会资金投入仅占总投入的1%不到。而同期,全国地勘投入(固体矿产)的社会资金占总投入的60%以上。
2.在两级探矿市场中一级市场比较活跃,而二级市场缺少相应的条件
据黑龙江省国土资源厅统计,2001~2004年,一级市场出让探矿权77宗,而二级市场转让探矿权仅有3宗,原因是在黑龙江省探矿权运作中,出资者主要是政府,地勘单位勘查登记探矿权,但并不真正拥有探矿权,实际上只是与政府签订技术劳务合同,取得的探矿权仍旧归出资者政府所有,最后由政府出让,所以都属于一级市场。从事矿产资源的地勘单位,由于没有探矿权,自然也就无“权”可转让,而探矿权二级市场是指“矿业权在一般民事主体之间的转移”,不是政府行为。需要指出的是,政府出资从事矿产勘查,再把勘查成果(探矿权)拿来出让,实际上已经进入矿业权生产经营范围,本应属于民事行为,把它统计为一级市场不一定准确。
3.公益性地质工作和商业性地质工作混合运作
黑龙江省财政性资金投入地质勘查,既有公益性的,也有商业性的,而且大部分是商业性的,这部分称之为“战略性矿产勘查”。实际上有许多地质项目,根本构不成“战略性”,如金矿、非金属矿勘查,纯属一般商业行为;而真正战略性矿产,如石油、天然气勘查却没有给予投入。可见,在投入方向上界线并不十分清楚,实际上公益性和商业性地质工作有两大区别,一是成果消费属性不同,公益性不排它,向社会无偿提供;商业性是排他性的,向社会有偿出让。二是核算机制不同,公益性的属于收益性支出,投入后当期核销;商业性的属于资本性支出,投入后形成资产,在耗费中逐步核销。用这两条标准来考察,黑龙江省地质成果,在消费上是用商业性的办法,通过招、拍、挂出让;在核算上是用公益性的办法,勘查投入当年核销,没有实行资本化。
4.政府财政性投入缺少相应的目标与规范
政府财政性投入是引发以上3个特点的直接原因,黑龙江省矿产资源补偿费返还做地质工作的数额很大,每年都是上亿元,这在全国各省区之间是少有的,这也是产生上述3个特点的经济基础。黑龙江省之所以资金补费数额较大,主要是大庆油田产值巨大,从价计征自然其他省区无法相比。
政府财政性投入正成为影响矿业权市场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这种现象并不是黑龙江省独有。如何调整地方政府的思想,控制政府财政性投入的逐利性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要使政府财政性投入着眼于长远利益和社会效益,成为引水之源,更好地发挥财政资金的增倍效应。
三、黑龙江省地勘单位在矿产勘查上的处境
由于黑龙江省探矿权运作的上述特点,给黑龙江省地勘单位从事矿业权的生产经营带来了不便。本来地勘单位主业的企业化可以有3种主营业务,即:
(1)集中精兵强将和地质信息资源,组成资源型矿产勘查公司,从事矿业权经营;
(2)集中地质技术装备优势,通过内部和外部、紧密的和松散的联合,组成专业勘查技术服务公司,从事地质勘查技术服务;
(3)有条件的地勘局,把现有矿山企业和矿产勘查资源集中起来,组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矿业公司,既生产矿产品,又经营矿业权。
可是这3种企业化形成,对黑龙江省地勘单位来说目前可选择的是第二种,即承包勘查技术劳务。而且在承包时,还要搭上自己手中的地质信息,即矿点、矿化点的地质资料。因为按照黑龙江省探矿权运作的程序:①掌控地质勘查资金的政府,先要求各地勘单位申请地质项目,在申请中要把开展地质工作的依据提供出来;这个依据就是地勘单位掌控的矿点、矿化点;②在申请的基础上,政府组织专家对申报项目进行评审,听取意见,再由政府拍板定案;③项目完成后,承包单位获得承包费用,政府获得探矿权;④政府对已经掌控的探矿权,通过招标、拍卖、挂牌等方式予以出让。
显然对探矿权的上述运作程序,地勘单位别无选择,只能自愿接受,因为他们迫切需要营业收入,养活队伍,即使是劳务性的,也不愿放过;如果他们不接受,自己筹措资金申请探矿权,也要由政府通过招、拍、挂出让,不再搞行政审批出让。与其这样不如提供地质资料去承包劳务。所以在黑龙江,地勘单位只能走打工这条路。对此,地勘单位议论纷纷。
地勘单位虽然在省内经营探矿权有困难,但是在省外、国外经营探矿权,却得到了省政府的大力支持。黑龙江省国土资源厅在“对矿资源勘查形势认识和建议”中明确提出,要“实行走出去战略,开展周边国家的矿产勘查和开发工作”。省地勘局、省有色地勘局、也先后在内蒙古自治区、蒙古人民共和国、俄罗斯远东地区开展矿产勘查工作,取得了全部或部分探矿权。此外,省国土资源厅也支持地勘单位用探矿权同外商合作,吸收国外资金开展黑龙江省矿产勘查工作。省地勘局先后同美国两家公司、南非一家公司合作勘探,合同投入额可达700万元人民币。
四、认识和建议
黑龙江省探矿权运作受到省政府高度重视,投入了大量财政性资金,取得了重要地质成果,这一点应当给予充分的肯定。但是从深化地勘体制改革角度看,从市场经济体制下探矿权运作的规则考量,确实还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深入探讨。其中主要有:
1.关于财政资金如何支持地质工作更为有效
黑龙江省的全方位支持,固然有它的特点和优点,但潜伏着3个弊端:第一,现阶段通过地勘单位的申请项目,可以把过去的找矿信息充分挖掘出来,减轻了财政资金投入的风险。但是持续下去,可利用的找矿信息会越来越少,届时地质找矿风险,将会全部压给财政资金,这是很不利的。第二,现行的探矿权运作,地勘单位主要关心的是劳务承包费用,而不是地质成果,这就有可能造成找矿效果不佳。第三,现行的财政资金投入,是非资本运作,经费当年核销,而社会资金投入矿产勘查,则是资本运作,风险损失要由风险收益弥补。二者在同一个市场运行,够成了不平等的竞争,长此下去,必然影响社会资金的进入。针对上述弊端,建议把财政性资金分成三部分,分别用不同的机制运作:
(1)对公益性地质工作,可以沿用现行办法运作,但地质成果应当向社会公开,无偿使用。
(2)对需要支持的商业性矿产勘查,可以实行补贴政策,由勘查主体立项、投资,财政资金按比例搭配。找矿成功,财政资金返回;找矿失败,给予核销。
(3)对重要矿产的勘查和开发,政府可以作为出资者向国有矿山或国有股份注入股本,增强其经济实力,以达到控制资金的目的。这样做既有利于财政资金的保值增值,又能避免政企不分之嫌。
2.关于限定探矿权“招、拍、挂”范围
黑龙江省现行办法是所有新设探矿权,基本上全部需通过招、拍、挂方式。这固然体现了市场配置资源、市场形成价格的优越性,但在客观上也确实抬高了探矿权进入的门槛,不利于社会资金进入风险勘探。对此要认识到,探矿权固然是从矿产资源所有权中派生出来的,受制于所有权。但同时所有权也有赖于探矿权。因为绝大多数矿产资源都埋藏在地下,不经过寻找和勘查,就无法实现所有权。而要寻找和勘查,无非是两种途径:一是自己出钱勘查,但要承担风险;二是通过设置探矿权,让社会资金勘查,所有者不承担风险,只享受权益。境外市场经济的国家,多是选择第二种途径,主动降低探矿进入门槛,实行先来先得。这值得我们借鉴的。为此建议要对探矿权进一步细化,明确哪些可以招、拍、挂,哪些不能招、拍、挂,特别是广大的空白区,只有实行先来先得的政策,才能吸引社会资金,从事风险勘查,从而有利于加强黑龙江省的矿产勘查工作,也有利于实现矿产资源的国家所有权。
3.关于培育和发展探矿权的二级市场
黑龙江省探矿权流转最薄弱的环节是二级市场,因为一级市场在强大的财政资金推动下尚属正常,而二级市场基本没有形成。对此要认识到,矿产资源的优化配置,首先要以矿产勘查的优化配置为基础,而矿产勘查的优化配置,除了一级市场的招、拍、挂之外,主要依靠探矿权二级市场的活跃。所谓活跃,就是在探矿权市场上要有合理的退出机制,只有退出自如,才能不断地进入。这就是探矿权的流转,而每次流转都是优化配置的过程。贵州银水洞金矿,加拿大公司花几十万美元进行评价,以失败告终,不得不退出;可是紫金矿业随之跟进,很快取得了突破,现在已经转入开发,每年纯利上千万元。如果没有这种流转,银水洞现在可能还是已经死掉的矿点。因此建议,省国土资源厅列出专题,专门研究在黑龙江省如何把探矿权的二级市场搞起来。首先要抓住信息,现阶段国土资源厅基本掌控了全省的初级探矿权,要通过各种形式,把这部分探矿权流转起来。其次要采取多种措施,把探矿权经营者和使用者连接起来,并运用多种方式,包括出售、作价出资、分立、合并、合资、合作、重组改制等,把探矿权市场搞活。只有活跃的探矿权市场,才能为黑龙江省的矿业发展提供长效的推动机制。
Ⅳ 黑龙江康膳优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黑龙江康膳优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坐落于于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的黑龙江省---绥化市,公司服务于“互联网+绿色农产品电商平台”,于2014年,在黑龙江省绥化市注册成立,注资5000万元。黑龙江康膳优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坐落于于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的黑龙江省---绥化市,公司服务于“互联网+绿色农产品电商平台”,于2014年,在黑龙江省绥化市注册成立,注资5000万元。公司紧紧围着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互联网+行动计划[3] ”,致力于中国“农产品电商平台”,为农产品交易营造了一个健康,绿色的农产品交易电子商务平台。以打造农业产品B2C2c电商模式为企业定位,注重服务中小型农产品有关企业的理念,以哈尔滨为中心,业务辐射全国地区,乃至全球,树立“康膳优品”品牌农产品。本平台主要以“康膳优品自有的B2B2c模式的综合性电商平台为基础,把“供应商→生产商→经销商→消费者”各个产业链紧密连接在一起。既可以自营,同时也允许各地商家入驻商城来开店销售产品。倾力为龙江众多商家打造最安全、高效率、性能最好的农产品交易平台。依托央视网食药监总局、省贸促会、省商务厅、省旅游局、省绿办、南岗区委区政府、绥化市委市政府、绥化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支持,主要开展以绿色有机食品和东北特产为主的农产品贸易,其中主要交易产品包括:米面、粮油、果蔬、花卉、林产品、禽畜产品、水产品、蛋肉、海鲜、五谷杂粮、东北特产的研发、销售、加工、种植为一体的一站式服务。与全省100家企业达成合作、旅游业和冰雪文化相融合,打造黑龙江省上线下“旅游购物天堂”,线上,“康膳优品—---农产品交易平台”。同时也会与第三方平台(天猫、京东等)多家知名网站强强联手合作,每年交易额可达300亿以上,为龙江经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也带动了人类健康,走出新的起点。在企业发展理念方面:黑龙江康膳优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本着“带动人类安全食品新纪元,为黑龙江经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文化理念,以扶持“中小型农产品企业”为动力,为中小型农产品企业开拓市场,打下稳定的基石,努力打造“康膳优品”品牌农产品特色交易电子商务平台。
法定代表人:荣海峰
成立时间:2014-07-10
注册资本:50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232300100069800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公司地址:绥化市经济开发区兴绥路108号
Ⅵ 黑龙江省年国土资源综合统计分析报告
2005年是“十五”计划结束的一年,五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国土资源部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国土资源系统经过不懈努力,全面完成了“十五”期间确定的各项任务和目标,实现了国土资源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建立并完善了“五个体系”:①构建了比较完善的国土资源法规制度体系,为全面加强和规范国土资源管理提供了制度保障;②建立了比较系统的国土资源规划体系,为参与宏观调控提供了重要手段和依据;③建立了规范有序的国土资源市场体系,初步实现了土地市场与矿产资源市场并轨运行的目标;④形成了强有力的国土资源保护体系,全省耕地连续五年实现占补平衡有余,主要矿产的综合回收率平均提高了5.80个百分点;⑤建立了顺畅高效的行政管理体系,为依法管理国土资源提供了有力的体制保障。
实现了“六项突破”:①土地整理复垦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五年累计新增耕地7.70万公顷;②地质勘查和矿业对外合作实现重大突破,新增煤炭查明储量6.00多亿吨,与俄、蒙的矿业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经省政府批准组建了龙兴国际资源开发集团公司作为省级对外资源开发融资平台,为建立紧缺矿产的境外供应基地奠定了基础;③地质环境保护治理取得重要成果,成功地避让了8起地质灾害,及时部署并开展了应对松花江水质污染的应急地下水监测工作,治理大庆及周边地区油田“三化”草原200.00万亩,治理煤城塌陷区1 500.00公顷,建成了一处世界地质公园、四处国家地质公园和九处省级地质公园,辟建了三处国家矿山公园;④国土资源有偿使用实现了历史性突破,累计实现地产收益398.60亿元、矿产资源收益50.60亿元;⑤节约集约用地工作取得突出成绩,新增建设用地始终控制在年度计划指标内;通过多种有效方式盘活城镇存量用地2.10万公顷、农村居民点用地9 000.00多公顷,收购储备建设用地2 889.00公顷;⑥国土资源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7项国土资源科研成果分别获部、省级的奖励,初步形成了国土资源的调查评价和管理服务的信息化体系,为实现国土资源的高效、科学、规范管理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
一、土地资源
(一)土地资源状况
黑龙江省土地总面积4 526.45万公顷(不含加格达奇和松岭区),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4.90%。根据2005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全省农用地面积3 778.47万公顷,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83.47%;建设用地147.35万公顷,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3.26%;未利用地600.63万公顷,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3.27%(图1)。
农用地中:耕地 1 166.95万公顷,占农用地的 30.88%;园地 6.03万公顷,占0.16%;林地2 288.51万公顷,占60.57%;牧草地222.61万公顷,占5.89%;其他农用地94.37万公顷,占2.50%。
建设用地中:居民点及工矿用地114.98万公顷,占78.00%;交通运输用地11.57万公顷,占7.90%;水利设施用地20.80万公顷,占14.10%。
未利用地中:未利用土地429.27万公顷,占71.47%;其他土地171.36万公顷,占28.53%。
图2 2005年已发现未探明资源储量矿产和已查明矿产分矿类构成图
表3 2005年黑龙江省已查明矿产和已发现尚未探明资源储量矿产统计表
(二)地质勘查投入与勘查成果
2005年全省属地化地勘单位共投入地质勘查费16 605万元,比2004年增加10 438.83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拨款1 343.11万元,比2004年增加974.40万元;地方财政拨款14 530.00万元,比2004年增加9 738.23万元。地质勘查费用主要投向煤、铁矿、铜矿、多金属矿、钼矿、金矿、银矿、玄武岩、叶蜡石、二氧化碳气等。
全年完成机械岩心钻探工作量63 032米,坑探工作量7 207米。年末勘查人员1 737人,其中技术人员965人,劳动报酬支出5 400.30万元。
(三)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利用情况
1.颁发勘查许可证和采矿许可证
(1)2005年有效勘查许可证272件,其中:新立201件,变更8件,延续63件;批准面积24 595.24平方千米;探矿权使用费122.29万元。按经济类型分依次为国有企业164件,有限责任公司87件,其他企业21件。
(2)2005年有效采矿许可证1 214件,其中:新立494件,变更720件。按经济类型分依次为国有企业125件,集体企业215件,股份合作企业20件,股份有限公司32件,私营企业46件,其他企业173件;批准面积1 494.12平方千米;采矿权使用费1 929.50万元。
2.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基本情况
截至2005年底,全省共有各类矿山4 503个,其中外资企业6个,内资企业4 497个(国有企业379个,占8.4%;集体企业1 529个,占33.96%;私营企业2 570个,占57.07%),其他矿山19个。开发利用矿种71个,年采掘固体矿石总量11 114.42万吨,其中煤炭产量7 391.81万吨,建筑用砂、石、土3 722.61万吨。
全年各类矿山(不含石油)实现工业总产值1 374 588.47万元,其中煤炭工业产值1 197 911.55万元,占总数的87.15%;黑色金属工业产值27 000.06万元,占总数的1.96%;有色金属工业产值21 042.99万元,占总数的1.53%;贵金属工业产值21 848万元,占总数的1.59%;水气矿产工业产值6 508.27万元,占总数的0.47%;建材及其他非金属工业产值100 277.60万元,占总数的7.30%。各类矿山企业从业人员400 415人,2005年,人均实现工业产值3.43万元。
夯实工作基础,努力改革采矿权审批制度,全面提高了矿产开发综合管理水平,制定了以《关于加强采矿权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黑龙江省地方煤矿(井)增扩资源储量的原则和条件》等为标志的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共十余件,推进了采矿权市场建设,规范了交易行为,进一步强化了内部会审制度。
三、国土资源市场
(一)土地市场
1.土地市场建设
2005年全省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巩固土地市场治理整顿的成果,全省土地资产总收益达到146.00亿元。
为加强国有土地资产管理,规范国有土地使用权协议出让行为,防止国有土地资产流失,经省政府同意制定并下发了《全省协议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最低价标准》。
根据国土资源部要求,全省组织开展了城镇建设用地专项调查工作,加强了对闲置土地的收购储备力度。全省已有13个市(地)、67个县建立了土地储备机构。全年共收购储备土地178宗,面积844.20公顷。
为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支持哈尔滨市、大庆市、齐齐哈尔市工业走廊建设,出台了《哈大齐工业走廊用地政策》,组织开展了跨行政区的哈大齐工业走廊基准地价测算工作。为改革征地制度,在全省开展了征地区片综合地价的测算工作。
2.土地一级市场
2005年全省出让土地1 659宗,出让面积1 809.46公顷,新增出让面积483.53公顷,出让纯收益383 295.15万元。其中协议出让897宗,协议面积982.67公顷,新增协议296.21公顷,协议纯收益81 196.16公顷;招标出让1宗,面积4公顷,招标纯收益160.00万元;拍卖出让13宗,拍卖面积14.49公顷,拍卖纯收益3 619.37万元;挂牌出让748宗,挂牌面积808.30公顷,挂牌纯收益298 319.62万元。
3.土地二级市场
土地二级市场,2005年全省土地使用权转让18 219宗,比2004年增加7 983宗,转让面积684.68公顷,比2004年减少66.33公顷,转让金额59 380.05万元,比2004年增加14 196.77万元;出租土地使用权16 623宗,出租面积765.23公顷,租金3 180.77万元;抵押土地使用权1 539宗,抵押面积2 639.61公顷,抵押价款311 691.49万元,贷款金额161 071.69万元。
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684.68公顷中,用于商服用地127.80公顷,工矿仓储用地505.47公顷,公共设施、建筑用地2.68公顷;出租的765.23公顷中用于商服用地295.95公顷,工矿仓储用地407.94公顷,住宅61.34公顷;抵押的2 639.61公顷中,用于商服用地1 204.47公顷,用于工矿仓储1 309.77公顷,用于公共建筑2.53公顷,用于住宅121.56公顷,用于特殊用地1.28公顷。
(二)探矿权采矿权市场
1.探矿权采矿权市场建设
(1)2005年在国土资源部和财政部联合组成的国家矿产资源补偿费勘查项目检查验收中,全省1997年度实施的27个项(14个项目)的管理和执行情况得到了高度评价,被评定为优秀级。
(2)启动了全省农业地质调查工作,该项目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和黑龙江省政府合作实施,将利用三年的时间全面完成此项工作。其中,国家投资2 000万元,省政财匹配2 000万元。2005年已完成了松嫩平原南部地区的深部采样和相关样品的化学分析测试工作。
(3)启动了全省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工作,2005年有28个图幅开展工作,项目资金4 500万元。
(4)完成了全省国有大中型矿山企业资源潜力调查评价工作,申报6个重度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项目。
2.探矿权采矿权一级市场
2005年探矿权挂牌出让25宗,合同金额5 240.60万元。采矿权出让1 028宗,合同金额21 092.60万元,其中行政审批621宗;挂牌407宗,合同金额427.35万元。
3.探矿权采矿权二级市场
2005年全省探矿权转让12宗,转让金额3 898.48万元;采矿权转让186宗,转让金额7 000.39万元。
四、国土资源违法案件查处情况
(一)案件查处基本情况
2005年全省共发现土地违法案件923件,涉及土地面积528.63公顷,其中,动态巡查发现违法535件,占全年发现土地违法案件总数的57.96%;立案716件,涉及土地面积486.30公顷;结案781件,涉及土地面积688.63公顷(其中查结上年未结案件90件,涉及土地面积291.03公顷),结案率96.90%;动态巡查制止违法案件202件,挽回经济损失1 420.88万元。全省各级国土资源部门通过查处土地违法案件共拆除构建物1 010.37百平方米,没收构建物47.53百平方米,收回土地106.14公顷,罚没款1 011.28万元。
2005年全省矿产资源违法案件立案217件,结案176件(其中查结上年未结案件3件),结案率80.00%,罚没款448.70万元。
全省共追究刑事责任9人,给予行政处分建议3人。
国土资源违法案件的特点
2005年全省国土资源违法案件查处情况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土地违法数量略有回升,矿产违法数量有所增加 自土地市场治理整顿后,土地有偿使用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土地市场规范有序,各级政府依法行政水平明显提高,政府违法现象已经得到有效遏制,但“三个暂停”解冻以来,各地急需用地,2005年土地违法发案数较2004年增加了5.60%。2005年矿产案件发案数较2003、2004年分别上升24.88%、60.37%,通过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阶段性的工作,加强矿产资源管理,解决矿业长期存在的“小、散、乱”等问题,使全省违法违规用矿问题逐步暴露出来,今后的任务更加艰巨。
(2)个人违法占违法主体的主要部分 从统计报表数据上看,土地违法案件立案716件中,地级机关违法3件,县级机关违法2件,乡级机关违法2件,村、组集体违法19件,企事业单位违法234件,而个人违法案件高达456件,件数居各类违法主体发案首位,占各类违法主体的63.69%;矿产违法案件立案217件中,企事业单位违法31件,集体违法61件,个人违法案件达125件,占立案总数的57.60%。
(3)未经批准占地和无证开采是主要的违法类型 从统计报表数据上看,全省立案查处的案件中,未经批准占地类案件579件,占本年发生案件立案总数的83.91%,其中,个人违法案件中,未经批准占地类违法案件占个人违法案件总数的78.07%,居各类违法类型之首;矿产违法案件中立案查处无证开采类案件120件,占立案总数的55.30%,同时越界开采类案件有所增加,已从2004年占立案总数的16.28%上升至2005年占立案总数的16.67%。
(4)地域间违法存在着差异 黑龙江省幅员辽阔,地域间差异大,经济增长点不同,经济增长速度不同,用地需求情况也不同。靠近省会城市地区发展比较快,用地比较集中,如哈尔滨、大庆两市近两年的土地违法案件居高不下,2005年违法案件立案分别占全省土地违法案件立案总数的42.46%、29.61%;同时,绥化市土地违法案件数从2004年占全省的3.90%上升至2005年的22.70%;在伊春、七台河、黑河三个地市,全年土地违法案件立案占全省的4.28%。但在资源性城市如鸡西、双鸭山两市、全年矿产案件立案的数量分别占全省矿产案件立案总数的27.19%、12.44%。
(二)国土资源违法案件特点的成因分析
(1)多种因素造成矿产资源违法不断增加 一是随着煤炭资源的紧缺、市场价格的上扬,受利益的驱使,无证开采、越层越界开采和滥采乱挖矿产资源的违法行为有所抬头,一些单位和个人在没有国土资源部门批准文件的情况下,擅自改建井口,非法立井,异地开采煤矿;二是省内幅员辽阔,地形地势多样复杂,一些违法行为特别是非法勘查、非法采矿行为多发生在山区和林区,卫星遥感技术应用的范围和周期有限,靠常规的检查手段难以及时发现;三是一些矿主为了追求利润擅自改变设计要求,进行越界越层开采,使越界开采案件数量有所增加;四是一些矿主不严格履行法定的审批程序,以勘查许可证代替采矿许可证,进行无证开采。
(2)个人守法意识薄弱,追求个人利益,使个人违法案件数量居高不下 一是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出台和落实,广大农民更加重视农业生产并形成与之相应的利益观念,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务工农民回乡继续从事农业生产,他们回乡后觉得原有住房已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在没有经过审批情况下私自建房,甚至在耕地中以建看护房为名建住宅,有的看护房面积达到百平方米;二是个人缺乏守法意识,对土地是资源、合理使用土地要缴费认识不够,致使土地年租金收缴落实不到位,欠缴年租金占其他类违法案件的主要部分。
(3)抢工期,边办手续边施工是造成未经批准占地的主要原因 黑龙江省地处高纬度地区,冬季时间比较长,可施工期短,施工季节性强,有些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为了在有效的施工期内完成项目工程,就出现了边办手续边施工的项目。
(4)办案手段软,执行到位难,缺乏有效的强制措施 违法当事人自动履行处罚的很少,往往需要申请法院执行,但申请执行不仅手续繁杂、程序复杂,而且执行费用高并有诸多因素干扰执行的落实,致使在案件查处工作中因执法手段偏软,造成了自身执法力度不强,有些案件难以结案。
五、国土资源行政复议情况
2005年全省申请行政复议28件,其中:行政处罚9件,行政许可4件,行政收费1件,行政强制1件,不作为2件,其他11件。本年审结26件,维持18件,责令履行1件,撤销3件,撤回申请4件,本年未审2件。
六、国土资源管理机构和人员培训情况
2005年全省从业人员5 463人,比2004年减少1 742人,其中:研究生以上学历101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1.85%;本科及大专学历4 535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83.01%;高中、中专学历787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14.41%;初中及以下学历人员40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0.73%。直属事业单位542个,职工人数5 776人,乡级土地所448个,从业人员1 774人,其中专职1 704人,兼职70人。
2005年全省行政管理经费收入88 124.51万元,比2004年增收8 180.7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拨款643.00万元,比2004年减少76.00万元;地方财政拨款76 578.90万元,比 2004年增加 6 236.46万元;其他收入 10 902.61万元,比 2004年增加2 020.24万元。
2005年全省参加各大专院校及培训机构学习培训人数达788人次,其中参加党校学习430人次,行政学院107人次,参加其他院校学习教育及培训251人次。通过各大专院校的学习和培训,各级国土资源管理干部的业务水平和政治素质有了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