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开发 > 技术转移与区域经济发展

技术转移与区域经济发展

发布时间:2021-02-27 04:59:44

A. 阐述三种效应在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区域经济发展 程仲能选择非均衡模式 均衡发展模式 答: 一 目前我所处经济发 展阶段看 实现工业化仍我 现代化进程艰巨历史任 务 区域经济核问题工业 化意义讲区域经济 增模式问题探索符合 我情工业化道路问题 二 内外区域经济增实 践看 均衡增非均衡增 区域哦区域经济增普遍采 用两种模式 基于我经济所 处阶段 区域经济增宜 采取非均衡协调发展模式 体 现区域经济管理 要培 育区域经济增点 促进诱导 区内外要素优先向增点聚集 进线串点、点带面带 区域经济快速、持续增 三 我 处于工业化期 基本实现 工业化我本世纪二十 经济建设主要任务 党十 六报告指 实现工业化必须 坚持信息化带工业化 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走条科 技含量高、经济效益、资源消 耗低、环境污染少、力资源优 势充发挥新型工业化 路 新历史条件 代背景 加快实现我工业 化、现代化重要战略部署 区域增新模式 所 区域经济发展程能 选择非均衡发展模式均 衡发展模式 二 简述区域经济发展程仲 马 太效应涵义及其形机制 答: 涵义:马太效应:指 区域内发达区落区、 城市区乡村区、 产专业 化非产专业化区间 发展关系引发加剧强者 更强弱者更弱现象形 机制: 马太效应产 集聚效应着密联系 集聚效应产原( 一 ) :经济 区位指向性 区位指向 经济受相同区位条件优势 吸引 都倾向于集区 域内相关资料要素富裕 仅某些经济 趣味指向虽同 实际 追求减少运费、降低 本与销售费用及更适应 满足市场需求等 往往表 现共同趋向于相同交通枢 纽消费市场集聚规模 ( 二 ) 某些经济间内经济 技术联系 于加强彼间 经济技术联系需要 些经 济技术具互补性 相互依赖 性关联性经济 往往都 倾向集资源要素组 合条件较适宜、 优越发 展 ( 三 )某些声场非配密 切联系 或者区位选择着 相同指向经济企业 集聚经济效应追求 些经济 或企业按照定比例或 规模 团或称组集布 某拥特定资源要素优势 使其每项经济 或每企业都与其相 关经济企业经济利益 源于经济或企业 理空间集聚造利外 部环境相关投资节省 论按何种式经济 企业配配置都能获 故 集聚经济效益 集聚效应作用结 同促 使经济理空间发系 列变化:首先集聚效应作 用导致区域经济移极化 现象即区域内资源、要素、 企业、 产业部门断向优势区 位移 促进区域经济增 极或增形于发展 其 集聚效应作用强化区 域内部经济发展空间差异与 平衡促进发达区、城市、 城市密集区( ) 、产专业化 区、 产业密集带等经济空间集聚 形式产 促进区域空间 —边缘结构、 核新结构形态 形与发展引发加剧强者 更强弱者更弱现象 三 论述经济区 --- 行政区体系 哪些具体内容组织形式 答:经济区 --- 行政区我 宏观经济管理、 调控运行仲 区域经济发展实行类指导 调节 其具体内容组织形式 作构想:第三经 济带域单元制定实施 全经济社发展总体战 略构建宏观经济布局框架; 基础进步按照跨省区 市综合经济区统筹规划及确 定区域经济发展向 合理组织 民经济域体系 统部署区 域产业工与协作 协调各区 经济发展第二根据各省区市 现资源要素产业比较优 势及其宏观经济专业化 贡献 全划若干同 经济类型区 资源型加工型 资源 --- 加工型自给自足型等经 济类型区 并域依托制定 实施相应产业发展政策第 三 根据前今区域经济发 展任务及能现问题 选 择能源原材料资源特别富集 区、 智力密集度特别搞 区 别作能源原材料发 高新技术产业发家重点 参与区; 选择东部沿海及部 带重要传统工业基西 部带原三线区作产 业结构调整家重点参与区; 选择省区市区域性型基础 设施、 江河流域治理工程项 目作家参与重点工程项 目第四制定完善相应政 策 力推进相关省区市展广 泛区际联合与协作 建立层 、类型、密集程度同区 域经济技术协作中国络 相互放 区域市场促进区域经济体 化 全统市场形区 域经济协调发展创造利条 件第五健全宏观经济级调 控体系实行统规范、区调 控政策 提高调控效性 权威性转变政府职能实现 政企前提 实行统规 范 即由央政府统合理界 定央、 企业间责权利 范围 制定区经济与运行 规则; 建立健全央政府 省级政府宏观经济调控权 四 我东西三带区 域差异主要表现哪些面 我缩区域发展差距措施 哪些 ? ( p一漆5 ) 答: 我幅员辽阔区差异 十明显 其几面 表现: 一 理位置、 自条件自 资源并附差异 东部区位于太 平洋西岸布众海港江 河纵横交通便利 处于我形 第三级阶梯海拔较低势平 坦光热条件降雨量土 壤肥沃自资源缺乏土资 源足 部区形起伏比东 部 比西部平缓 光热条件 降雨量足土资源丰富 均粮食高于全水平 丰富矿 产资源植物资源 矿产 资源贸易充发 西部区处 于我第第二级阶梯 高 原山丘陵盆主 自资源 丰富发足 二 区域经济发展 差异 我东西三经济区域 经济发展差距非突 历史期程 部东 部区古代农业发较早 沿 海区尤其东南沿海区 我经济发达区域 西部 部与东部差距断扩 经济结构面东部区第二 第三产业整民经济仲 所占比重具明显优势 高于全 平均水平 部西部我 主要农业区域 西部区曾经 家三线建设重点 西部区资源优势效率优 势重要表现 三 区域制 度安排经济社条件差异 要表现非经济发展区 域均衡 经济社条件差异主 要表现两面: 其基础设 施面; 西部区处于相 利位资金短缺造基础设 施足交通困难通信落等 问题其二教育科技文化发展 面 明显存着东部区优于 西部区状况措施: 一. 让 部区先富起 前依面 临着资金、 技术、 基础设施建设、 新兴产业发展等面问题 所 我必须让部条件 区发展起 通些区 发展迅速积累资金、 增强家 综合经济实力 发挥区域经济 发展示范作用 帮助带欠发 达区发展 实现逐步缩 差距目 二. 坚持区域经济协 调发展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 题我具普遍性应该坚 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让部 区优先发展情况 尽能 使其区相应发展 使欠发达区域经济优势发 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增 进社福利经济福利 更 满足代民产需要 三 、加强西部区经济发 缩西部区与全其区 经济发展差距 于加强民族 团结巩固边防建设边疆具重 要战略意义坚持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前提 通深化改 革扩放实施西部发 战略 实现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 发展逐步缩种差 距达共同富裕目 说说我改革放区域经 济发展般特征 答:经 二0 改革放发 展程 区域经济面貌发 变化 ()经济发展速 度加快经济发展水平提高 我自改革放 民经济 获足进步 我际 位断提高 民 改善 各区发展速度 加快 吧0 代期始我 区域经济发展引入市场机制 区域经济区发展现 同变化 ( 四 ) (二)资源配置趋向合理区 优势发挥 随着计划经济体制改革 指 令性计划逐步减少 区作区 域发展主体 竞争运用市 场机制市场调节配置资 源 程各区积极性 都提高 ( 四 ) (三)基础设施建设效显著 区域经济发展环境条件 较改善 ( 四 ) (四)外放深入发展西部 发新热点 区域经 济发展获新力 经 二0 发展家吸 引外资更考虑内 需要尽能外资引向内; 家给予内省区更自 主权 使能够充利用本 优势条件 特别利用本资 源优势条件 加招商引资力 度 ( 四 ) (五)全统市场建立 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更 条件区域贸易更快发展 区域关系更趋紧密 区域经济发展要素哪些 支持推区域经济运行 哪些意义 p ( 一9-二0 ) 答:区域经济发展要素: ①自条件与历史基础; 自资 源种基础性物质素 区域劳产率提高、 产业结构 形资本原始积累都重要 作用历史基础区域经济、社 发展历史凝结 历史形 产力区域经济发展物质 技术基础;②口与劳力; 消费角度讲类需求经济发 展原力 产者角度讲 定口数量适口增 保证区域劳力供给前 提 劳力数量质量区域 经济发展决定性力量③资 本;区域经济发展现实说明 积累资金、引进资金、争取资金 确实经济起飞关键环 区 域资本形效使用 各 种经济资源合理配置起着黏 合作用④科技术;科技术 益显示其代经济发展 巨推作用 科技进步与创新 区域经济发展先导 ⑤组织 与管理;区域组织、管理效率决 定区域资源配置能

B. 区域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是什么

区域开发指人类社会主体的"人为"生产力在地域空间的拓展作用过程。
内经济发展的财容富增长体现在国民生产总值,费用与时间在流通、管理、服务等环节的分配与效率直接影响生产的质量与效率;因而,管理、服务与流通等环节越是精简、廉洁和有效率,就越能促进经济发展。

C. 区域经济发展趋势

20世纪80年代,为了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我国实行了重视沿海地区发展的非均衡发展战略,沿海地区取得了先行发展。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之间发展差距日益扩大,国家开始重视区域发展的合理布局,并着手对区域发展战略进行调整。20世纪末,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各种隐性的区域问题逐渐显露出来,如中部省份经济地位日益边缘化、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衰退、西部地区的严重落后等[4]。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推进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和东部地区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十一五”以来,国家从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战略出发,协调发展的政策不断完善,区域经济增长战略版图日臻完美。

(一)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确定了我国今后一段时期内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是: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图5-1)。

图5-1 中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示意图

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关键是要依据不同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强度和潜力,按照发挥比较优势、加强薄弱环节、享受均等化公共服务的要求,确定不同区域主体功能定位,进而明确区域发展的战略布局、发展重点、区域政策等,逐步形成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地区之间良性互动、地区间差距缩小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5]。为此,2006年国务院启动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研究和编制工作。2010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

按照《全国主体功能区划》,在国家层面上,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区域,并明确了各自的范围、发展目标、发展方向和开发原则。

(1)国家优化开发的城市化地区要率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参与全球分工与竞争的层次,发挥带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作用。

(2)国家重点开发的城市化地区要增强产业和要素集聚能力,加快推进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逐步建成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和全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增长极。

(3)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长江流域等农业主产区要严格保护耕地,稳定粮食生产,保障农产品供给,努力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区。

(4)青藏高原生态屏障、黄土高原—云贵高原生态屏障、东北森林带、北方防沙带、南方丘陵山地带和大江大河重要水系等生态系统、关系全国或较大范围区域生态安全的国家限制开发的生态地区,要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提高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建设全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示范区。

(5)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和世界文化自然遗产等1300多处国家禁止开发的生态地区,要依法实施强制性保护,严禁各类开发活动,引导人口逐步有序转移,实现污染物零排放。

(二)区域发展前景

1.西部地区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实现国家政治安定、环境安全、资源安全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符合国家整体利益,也符合西部发展的要求。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西部地区,包括西藏、四川、重庆、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广西、内蒙古12个省(区、市)。2008年,西部地区土地面积占全国的71.9%,人口占全国的27.9%,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17.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70.5%,粮食产量占全国的26.4%,原煤产量占全国的44.0%。

2010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会议确定,西部大开发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中居于优先地位,今后10年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总体目标是:西部地区综合经济实力上一个大台阶,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建成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上一个大台阶,基本公共服务能力与东部地区差距明显缩小;生态环境保护上一个大台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遏制。

会议明确了西部地区今后一段时期的重点发展方向:

(1)以培育特色优势产业为龙头,大力发展农牧业、现代工业和服务业,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使西部地区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2)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西部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成果。

(3)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充分发挥政府推动和市场机制两方面的作用,全面增强西部大开发活力。

(4)以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为基础,坚持开发和保护相互促进,全面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5)以重要经济区为发展引擎,实行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提高西部大开发的综合效益。加快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强综合交通网络、信息基础设施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成渝、关中—天水和广西北部湾等经济区发展,支持呼和浩特、包头、银川、新疆天山北坡、兰州、西宁、格尔木、陕甘宁等经济区发展,培育滇中、黔中、西江上游、宁夏沿黄、西藏“一江三河”等经济区,形成对周边地区具有辐射和带动作用的战略新高地。

2.中部地区

中部崛起战略是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部分,促进中部发展的重要举措。中部地区包括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河南和山西6个省。2008年,中部地区土地面积占全国的10.7%,人口占全国的27.1%,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19.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全国平均水平的78.7%,粮食产量占全国的31.0%,原煤产量占全国的39.0%。

2009年12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规划提出了2015年总体发展目标和2020年展望目标。规划确定到2015年中部崛起要实现4项目标: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力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城镇化率提高到48%;经济发展活力明显增强,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自有品牌、优势企业、产业集群和产业基地;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升,大江大河防洪体系基本形成,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进展,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明显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长率均超过9%。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规划确定了今后一段时期的重点任务:

(1)加强粮食生产基地建设,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着力把中部地区打造成为高产稳产的粮食生产基地。到2020年,力争使中部地区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3。

(2)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巩固提升能源原材料基地地位。加大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力度,加快能源基地建设步伐,加快钢铁、有色、石化、建材等优势产业的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加强重要矿产资源勘查,增加后备资源储量。

(3)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推进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

(4)建设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加快构建相互衔接、互为补充、协调发展的综合交通体系。

(5)以“两纵两横”经济带和六大城市群为核心,加快重点地区发展。加快构建沿长江、沿陇海、沿京广和沿京九“两纵两横”经济带,形成支撑中部崛起、促进东中西协调发展的重要区域。大力发展武汉城市圈、中原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带、环鄱阳湖城市群、太原城市圈六大城市群,培育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增长极。

(6)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提高中部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耕地保护,提高水资源利用综合效益,提升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加强大江、大河及其主要支流源头区、重点水源涵养区、水土流失严重区、自然保护区、调水工程水源地等生态建设与保护;做好大江、大河、大湖综合治理,加快南水北调工程建设。

(7)积极发展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8)以薄弱环节为突破口,加快改革开放和体制机制创新。

3.东部地区

东部地区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但南北方发展不均衡。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东、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海南10个省(市)。2008年,东部地区土地面积占全国的9.5%,人口占全国的36.7%,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54.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63.9%,粮食产量占全国的25.7%,原煤产量占全国的9.7%。

东部地区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生长点。在“率先发展”的基础上,按照国家战略,东部地区将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进行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大力推动增长方式转变,继续充当科学发展排头兵的角色,发挥领跑作用。2008年以来,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勾画出东部地区的未来发展蓝图:《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4号)等。

(1)珠江三角洲地区:到2020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基本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以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形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技创新能力,形成全球最具核心竞争力的大都市圈之一,城镇化水平达到85%左右,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环境质量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2)长江三角洲地区:到2020年,力争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形成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在重要领域科技创新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区域内部发展更加协调,形成分工合理、各具特色的空间格局,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人民生活更加富裕,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城镇化水平达到72%(核心区75%左右)。

(3)黄河三角洲地区:到2015年,基本形成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高效生态经济发展新模式,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基础设施趋于完善,水资源保障能力和利用效率明显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得到加强,人民生活质量大幅提升。

(4)海峡西岸经济区:到2020年,率先建立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统筹协调能力明显提高,人民生活更加富足,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生态环境优美,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生态文明建设位居全国前列,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4.东北地区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化工业的重要基地,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农业副产品生产基地。东部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3个省份。2008年,东北地区土地面积占全国的8.2%,人口占全国的8.3%,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8.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14.3%,粮食产量占全国的16.9%,原煤产量占全国的7.2%。

2009年9月,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3号),提出了东北地区的发展重点:

(1)优化经济结构,建立现代产业体系。贯彻落实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加大结构调整力度,积极培育潜力型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辽宁沿海经济带、沈阳经济区、哈大齐工业走廊、长吉图经济区加快发展,建设国内一流的现代产业基地。

(2)加快企业技术进步,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3)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加强东北地区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形成稳固的国家粮食战略基地。开展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以水、电、路、气等为重点的村镇基础设施建设。

(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全面振兴创造条件。加快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优化能源结构。

(5)积极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促进可持续发展。培育壮大接续替代产业,构建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由政府统筹部分准备金专项用于解决资源型城市环境治理等问题。在资源开采处于成长期或成熟期的资源型城市开展可持续发展试点。

(6)切实保护好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切实加强湿地保护与恢复、沙化土地治理和矿山环境整治等生态工程建设。加强松花江、辽河等重点流域的水污染防治,加大城市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力度。

D. 简述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我国城市化是一个多层次、多区域且长期持续的经济结构调整过程,对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具有至关重要的战略意义。
首先,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功能改造和基础设施改造促进了城市建设投资,城市工业和第三产业发展促进了经济产业投资,转移到城市的农村人口需要解决户口、住房、就业、医疗、子女教育等问题促进了城市社会事业投资,共同推动社会总需求得到稳定和快速增长。
其次,农业和工业、农村和城市二元结构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矛盾,农业剩余劳动力不能被现代城市吸收,滞后的城市化水平又阻碍了农业现代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因此,中国经济的发展,需要在城市化上寻找结构转变的突破口,在人口分布重新调整的基础上促进农业的规模化和现代化,优化整个社会的经济结构。
第三,城市具有显著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益,劳动力、资本、技术、信息等社会生产要素越集中,对周边地区的吸引力、辐射力也越显著,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越大。在这种辐射过程中,实现经济要素优化配置,区域内部产业合理布局,促进区域经济和流域经济的整体发展。
据国家统计局专家估计,在现有发展水平上,城市化比重每增加一个百分点,直接消费可拉动GDP 增幅增加0.5 个百分点。迅速推进城市化构成中国经济发展重要推动力,是确保我国经济发展继续保持较高增长率的战略性选择。
我国人口众多、地域广泛、区域发展不平衡。东西部地区城市化发展水平表现出明显落差,东部地区城市化水平约为39% ,西部地区约为28%.东部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人口最稠密、工业化人口最多的地区,已经产生了一批特色明显的新兴城市,初步形成以特大城市为中心、多层次、功能互补的城市体系,然而,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比,东部地区城市化水平的相对滞后表现得也更为突出。迅速推进东部沿海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不仅是保持东部地区经济稳步发展的需要,也是更好地实现“以东带西”和“全国一盘棋”的战略要求。东部沿海地区具备比较好的城市化发展基础条件,应因地制宜,采取适当的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人口城市化进程。

E. 试述区域经济增长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区别和联系

区域经济增长偏重于数量的概念,主要指由投入变化导致产出数量的增加,区域经济增长方式即通过生产要素投入的变化,包括生产要素数量增加、质量改善和组合优化来实现经济增长的方式。按照要素投入方式划分,经济增长方式大体分为两种:一种是通过增加生产要素占用和消耗来实现经济增长,即粗放型增长方式;另一种是通过提高生产要素质量、优化生产要素配置和提高利用效率来实现经济增长,即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是从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变为集约型增长方式。
区域经济发展的内涵比经济增长更广泛、深刻,它强调经济系统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是一个量变和质变相统一的概念,不仅包含生产要素投入变化,而且包括发展的动力、结构、质量、效率、就业、分配、消费、生态和环境等因素,涵盖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各个方面。
区域经济增长是量的增长,而区域经济发展是质的提高。经济发展包含经济增长,但经济增长不一定是含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不仅重视经济规模扩大和效率提高,更强调经济系统的协调性、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发展成果的共享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指按着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调整经济发展诸因素的配置方式和利用方法,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到科学发展的轨道上。

F. 产业转移会给区域经济带来怎样的影响

  1. 产业转移是一些产业从某地搬迁到另外一个地方,有的转移是整个产业链的转移,有的只是某个或某些产业环节的转移。一般发生的产业转移是部分产业环节的转移,整个产业的转移是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比如,华为公司将一些生产环节从深圳转移到东莞、南京、成都,就是部分产业环节的转移。

  2. 对于转出地区而言,有以下影响:(1)产业转出之后,就业机会和消费相应减少,原来出租的厂房会暂时闲置,与之相关的产出、税收、租金收入都会出现短期的减少。(2)产业转出后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劳动力失业,如果找不到新的工作会出现人口外流或者说回流,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压力减轻。(3)产业转移之后,如果是有污染的环节搬迁,则会减轻污染。(4)产业搬迁后,往往会出现暂时的经济增速下滑,但如果能够抓住新的机会引入新产业,也可能带来新一轮的增长和产业升级。

  3. 对于转入地而言,有以下影响:(1)产业转入之后,就业机会和消费增加,厂房、土地的需求都会增加,相应的产出、税收、租金都会增加,消费可能被带旺,短期内经济增长较快,这就是“人气旺,经济上”。(2)人口增加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压力增大,学位、病床位暂时都会紧张起来。(3)产业转如后,有可能带来环境恶化。(4)如果能够抓住产业转移的机会,引入比较完整的产业链,提高人口素质,会带来产业结构优化。

  4. 总之,产业转移是长期的过程,近期发生的是部分环节的转移,不能完全看成是好事,也不完全是坏事,需要多方面考察。

G. 区域经济关系主要通过哪些方面影响区域经济发展

自己发展规划是对自己发展的一种战略规划。制定自己发展规划的过程是自己管理者对自己未来发展思考、选择和策划的过程。它的使命在于在深刻分析自己发展的历史和当前情况、科学预测未来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预先处理自己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探索自己有效发展的道路,促进自己长期、稳定和持续发展。自己发展规划的主要内容自己发展规划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自己基本情况及分析,自己发展的整体目标及目标体系,自己发展的实践措施,自己发展的保障机制。(一)自己发展的分析在制定自己发展规划时,首先要深入、全面地了解自己方方面面的基本情况,即摸清“家底”,其次要冷静,理性地分析这些基本情况,既不盲目自大,也不妄自菲薄。对自己现实情况的分析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1.自己发展的历史分析。分析自己发展的历史是指总结和提炼自己发展的传统、特色和资源,确定自己发展的方向。2.自己发展的现状分析。对于自己发展现状的分析可以从几个维度:一是分析自己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二是分析自己发展的软件、硬件情况,三是对自己整体工作中的各分项工作进行分析。3.教育发展的形势,政策和理论分析。通过分析,明确国家和自己所在地区的教育发展形势。教育主管部门的政策倾向和教育理论发展的基本趋势。在制定自己发展规划时,保证自己的发展与国家和地区的教育发展形势、政策倾向等保持一致。4.自己发展的环境分析。包括大环境分析和小环境分析。大环境是指影响自己发展的社会环境和新的人才需求趋势,小环境是指自己所在地区的教育发展情况和周边自己的情况。5.自己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分析。自己发展的挑战与自己发展的目标是一致的;是自己发展规划中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面对挑战,还要努力寻找迎接挑战、促进自己发展的机遇。(二)自己发展的目标确定自己未来三年至五年的发展目标,是自己发展规划中的重要内容。这个发展目标既包括自己发展的整体目标,也包括各方面具体工作的目标。一个科学有效的自己发展的整、体目标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与国家和地方教育发展目标相一致。(2)符合自己实际情况。(3)适中,既有挑战性,又有实现的可能。(4)能够分解到自己各方面的工作中去,形成自己发展的目标体系。(5)目标在文字表述上必须清楚、明确,不能模棱两可,让人产生歧义。而且必须与自己;现实工作相对应。自己发展的整体目标必须分散到自己各个核心领域的工作中,继而形成一个目标体系。自己的核心工作领域包括;自己管理改革、教学改革、德育,体育卫生工作,课题体系和课程资源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教研和科研活动、后勤工作、自己文化建设,对外联系(社区,同类自己之间、国际交流等)。(三)自己发展的措施在自己发展规划中,要围绕自己发展的整体目标和目标体系,制定出一系列达成目标的措施。这些措施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有针对性,能够立足自己现状,指向自己某一方面的工作。(2)讲求策略,能够多快好省地达成目标。(3)符合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4)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发展规律。(5)切实可行,具有很强的操作性。(6)不同的措施之间不会相互冲突。(四)自己发展的保障机制自己发展的保障机制主要有:(1)组织机构及制度体系。在自己发展规划实施之前,要审视自己当前。的组织机构和制度体系,尽可能去规范和完善。(2)人力资源。包括教师队伍、管理者队伍和生源,核心是教师队伍。(3)物质资源。主要包括自己的学经费、硬件设施、课程资源等,核心是课程资源。自己发展规划的目标自己发展规划要靠教职工去实现,所以必须站在教职工的立场上思考实际问题,进行有效规划,自己发展规划的目标,或者说自己发展—规划要达到的效果是让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教职工看到三样东西:(一)看到任务包括自己的任务和个人的任务。自己要围绕发展规划建立任务体系。即把任务分类分层,分出轻重缓急,分出常规任务和非常规任务,分出核心任务和外围任务等,同时把自己的任务和个人的任务有效地整合起来。这体现了规划的科学性。(二)看到发展包括自己的发展和个人的发展。自己发展规划要让教职工透过自己发展目标和任务体系看到自己的发展;透过个人在自己任务体系中的作为看到个人的发展,同时能够把自己的发展和个人的发屉有机地结合起来。(三)看到曙光包括自己发展的曙光和个人发展的曙光。这表现为自己为实现目标、完成任务所能提供的物质条件和保障措施。自己目标的实现。任务的完成与教职工的素质和努力程度直接相关,但这两者之间并不能画等号。物质条件是指自己能够为教职工提供什么物质资源和现实支持,以确保任务的完成。保障措施是指相应的管理规范和方法。自己发展规划的模式(一)自上面下的自己发展规划模式自上而下的自己发展规划模式是指在制定自己发展规划时,主要依靠自己管理层和外来咨询专家的力量,提出自己发展规划草案,再通过一定的方式征求教职工的意见,对规划草案进行建设性而非颠覆性的调整,最后确定自己发展规划。咨询专家一般包括教育管理理论研究者、知名校长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等。在这一模式中,自己管理层和外来咨询专家起决定作用,自己发展规划的技术层面的因素和理性的分析被地关注,自己发展规划的成功地取决于自己管理者的素质和咨询专家的知识。自上而下的自己发展规划模式适用于这样的情境;自己的整体师资力量比较弱,教师参与自己民主管理的程度不高,自己文化不太支持创新。(二)自下而上的自己发展规划模式这一模式是指在制定自己发展规划时,主要由教职工提出自己发展规划草案,再由自己管理层会同外来咨询人员进行集中讨论,对规划草案进行建设性或者颠覆性的调整,最后确定自己发展规划,在自己管理层会同外来咨询专家集中讨论规划草案阶段,究竟是建设性调整还是颠覆性调整取决于两个方面;一个是草案的质量,一个是自己管理层和外来咨询专家意见的质量。在这一模式中,教师的集体智慧和全员参与起决定性作用,自己发展规划的实践层面的因素和对实践的分析被地关注,自己发展规划的成功地取决于教师的整体素质和参与自己管理的程度。这种模式适用于这样的情境:自己整体师资力量比较强,教师参与民主管理的程度高,自己文化支持创新。自己发展规划的误区制定自己发展规划应该注意避免以下误区:(一)眼睛朝上的自己发展规划眼睛朝上的自己发展规划是指在制定自己发展规划时,校长眼里只有国家和地区的教育目标和政策,只有上级主管领导的喜好,没有自己自身的特点。制定这样的自己发展规划的目的要么是做样子,要么就是取悦上级主管领导。(二)高高在上的自己发展规划高高在上的自己发展规划是指自己发展规划是校长根据个人见解制定出来的,没有全校教职工的参与,教职工根本就不了解自己发展规划的制定过程和自己发展规划本身。这样的自己发展规划实际上不是关于自己发展的规划,而是校长个人意志的传声筒,在一定程度上是校长个人的职业发展规划。(三)跟风追潮的自己发展规划眼风追溯的自己发展规划是指在制定自己发展规划时赶时髦,自己教育教学和管理领域什么热门提什么,流行什么写什么,自己发展规划中充满了新概念、新提法,但是却没有实质性的内容,这使自己发展规划成为自己发展“概念”的规划。这样的自己发展规划是自己管理中功利倾向的一种表现。(四)依葫芦画瓢的自己发展规划依葫芦画瓢的自己发展规划是指在制定自己发展规划时,不是根据自己自身的综合情况进行理性分析,而是简单模仿其他自己现成的或成功的自己发展规划。这样的自己发展规划往往没有自己的特色,也不能指导自己在学实践中形成自己的特色。(五)任务书式的自己发展规划任务书式的自己发展规划是指在自己发晨规划中,详细地列出了自己未来三年至五年的几项核心任务是什么,但是,没有规划如何完成这些任务,也没有明确自己为完成这些任务提供了哪些保障,特别是自己为教职工个人的发展提供了什么条件。这样的自己发展规划缺乏号召力,不能激发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了确保自己发展规划的有效性,自己管理者要在制定规划时问自己三个问题:(1)在制定自己发展规划之前,应该自问“我们应该如何制定自己发展规划”。通过对问题的思考,确定制定自己发展规划的模式,程序和操作设计。(2)在确定自己发展规划草案之后,应该自问“我们的自己发展规划有效吗”。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找出自己发展规划草案中的漏洞,问题和能够改善的地方。(3)在确定自己发展规划之后,应该自问“有没有更有效的自己发展规划”。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对现有的自己发展规划进行反思和进一步修正,使自己发展规划更加完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主要内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概念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特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理论模式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组成要素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内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制订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概念战略毛泽东曾对战略做过如下定义:“战略问题是研究战争全局的规律性的东西”,“凡属带有要照顾各方面和各阶段性质的,都是战争的全局。”经济发展战略由于光远1981年提出,是指在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总目标、总任务以及实现总目标、总任务的关键性对策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地区(或国家)在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目标、总任务以及实现总目标、总任务的关键性对策所作的全局性、长远性和方向性的谋划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特点全局性战略性长期性稳定性政策性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理论模式总体战略模式自主发展战略模式:是指一些发展中国家主张不依赖国际市场,特别是强调要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脱钩,生产面向国内市场、出口只是为了进口的一种封闭的自给自足的发展战略高速增长战略:又称赶超战略,是指发展中国家以赶超发达国家为目标,沿袭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道路,以求迅速提高经济增长速度而实行的具有全局性长远性的重大决策,又称传统的经济发展战略变通经济发展战略:又称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战略或以满足基本需要战略,是指发展中国家以满足广大居民基本需要为目标而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所作出的全局性、长远性重大决策初级产品出口战略:又称初级外向型发展战略,是指发展中国家优先发展农矿初级产品的生产和出口,以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和人个生活水平提高的一种发展战略进口替代发展战略出口替代发展战略信息化发展战略:就是要发展智力产业部门,要收集、获取、发现新的信息,并使先进的信息转化为新的生产要素,促进经济实现新的发展空间战略模式平衡发展战略指地区间平衡发展的战略,即使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发展速度、人均国民收入等经济发展指标处于大体相当的状态的发展战略。不平衡发展战略梯度推移战略经济梯度推移的动力:创新活动。推移的方式:有序推移。推移的途径:通过多层次的城镇系统逐步转移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组成要素战略指导思想概念:也称战略方针,是一个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总纲,是确定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步骤和战略措施的依据特点符合区情具有稳定性具有纲领性类型目的型手段型目的与手段结合型未来型战略目标战略目标:是区域在未来一个较长时期内试图达到的全局性的奋斗目标,是未来发展预期达到的总要求和总水平,也是一定时期的总任务战略目标体系经济发展方面:总量指标、结构指标、各产业发展状况指标、财政状况指标、物价状况指标科技进步与效益方面:科技进步、效益人民生活方面:居民收入水平、居民消费水平、居民居住状况、收入差别社会发展方面:人口增长、教育状况、医疗卫生状况、环境状况、治安状况城镇建设方面:城市化、城镇布局、交通通讯设施建设战略重点战略重点是指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对于实现战略目标具有关键意义的、而又有发展优势或发展比较薄弱需要特别加强的那些部门、组织、环节、要素或区域选择和确定战略重点的基本原则多元化原则关键性原则扬长补短原则多向联系原则战略重点的转移原因——由于战略目标调整而引起战略重点转移因失去发展优势而引起战略重点的转移因薄弱环节得到加强而引起战略重点的转移由于新技术的发展而引起战略重点的转移由于对外关系的变化而引起战略重点的转移战略布局待开发阶段:采取培育增长极的布局模式工业化初期:采取据点式战略布局工业化中期:采用点轴式战略布局模式工业化后期和后工业化阶段:采用网络式战略布局模式战略步骤战略步骤是从时间上来安排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重点是安排战略步骤间的衔接。也称战略阶段划分战略步骤的依据战略期内的总任务,以及为实现这一总任务每年必须实现的发展速度。为实现总战略任务所需要完成的基础工作和准备工作解决战略重点所要求的阶段性根据变化了的情况调整战略任务,由于在发展中各部门、各环节出现了不平衡而进行协调一边实践,一边总结,不断提高指导效果,以保证战略目标的实现战略步骤的划分:准备阶段、发展阶段和完善阶段各步骤之间的关系战略措施内容实现战略目标的经济政策环境实现战略目标的社会经济体制环境实现战略目标的国际环境特征针对性多样性层次性协同性灵活性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内容总体战略注意处理好两个关系与上一级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关系与有关区域发展战略的关系与平行区域之间的关系与相交叉的协作区之间的关系与本区域内发展区的关系部门发展战略分类经济部门科学技术部门教育部门体育卫生部门文化艺术部门政治法律部门行政管理部门涉外部门新闻信息部门军事部门特征专业性从属性交叉性同步性

H. 科学技术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2007年,基层科技工作以党的十七大、省十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围绕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克服困难、开拓创新,取得明显的进步。 安顺市2007年全年R&D投入占GDP比重由2006年的1.18%上升到1.45%,全年财政预算全年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经费为402万元,比2006年增加了123万元,增长44%。安顺市科学技术大会的召开和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明确了安顺市“十一五”至2020年科技发展的战略目标,并为实现目标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措施;在积极拓展东西科技合作方面,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安顺-上海科技合作机制,已与上海市科委、上海新药中心、上海农业科学院建立密切的科技合作机制,初步建立起与苏州的科技合作关系。2008年,安顺进一步建立健全多渠道的科技投入机制,加快推进由政府引导、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市内外科研院校为依托,自主创新与合作创新相互衔接的产学研结合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继续推进和改革完善市级科技计划管理工作机制,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重大科技问题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组织进行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积极开展全方位的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 毕节地区科技局围绕“毕节试验区建设”的主体,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坚持“引进、试验、示范、推广”,不断优化科技服务环境,大力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在各项工作中都取得了显著成绩。2007年,争取到国家和省级项目经费2891.49万元,全区科技成果转化共创新增产值 44870.6776万元。为毕节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构建“和谐毕节”提供了科技支撑。毕节地区科学技术大会的召开和《毕节试验区中长期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发展规划》等的出台,为毕节地区科技发展规划了蓝图;由省科技厅、毕节地区行署与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共同签署了科技合作协议书,为地区省地院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由中科院华南植物园与毕节地区百里杜鹃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共同主持的科技合作项目“贵州百里杜鹃国家森林公园杜鹃花花期调控研究”,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2008年,毕节地区科技工作将围绕在建立技术创新体系、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实施重大科技项目、推进科技管理创新四个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增强科技对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努力为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铜仁地区科技工作以提高科技对经济的带动能力为目标,积极实施“科技兴铜”战略,促进了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在科技项目争取、科技进步县创建、科技宣传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地各项工作任务。召开全区科学技术大会,将科技工作与经济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努力推动地区科技工作在新起点上实现新跨越,抓好以良种良法推广为主要措施的“20万亩超级杂交水稻良种高产示范推广”工程;抓好三个特色产品为原料的龙头加工企业新技术研究。加强科技计划管理,全年共获国家级、省级立项支持19项,资助经费691万元。玉屏继续保持为国家级科技进步县,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和松桃苗族自治县进入了省级科技进步县。2008年,铜仁地区科技局将在突出铜仁地区产业特色的基础上,挖掘一批科技含量高、技术关联度强、发展前景好的项目,提前介入、重点扶持。同时重点抓好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建设工作,按照中心的功能和定位,创新中心的管理机制和运行模式;重点抓好地方科技主导产业及基地建设,抓好农业先进适用技术的应用、组装配套和示范推广,突出产业优势,做大做强地方科技主导产业。 座谈会上,省科技厅领导充分肯定了安顺、毕节、铜仁地区科技工作取得的成绩,要求各市(州、地)科技局结合区域资源优势,抓好科技工作切入点;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发挥科技计划的作用;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充分发挥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http://www.serverlw.com/news2/jingjixue.asp?path=14617

I. 技术转移转化和科技成果转化有什么区别

技术转抄移转化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区袭别是概念不同,主体不同,客体不同。
1、概念不同
技术转移是指制造某种产品、应用某种工艺或提供某种服务的系统知识,通过各种途径从技术供给方向技术需求方转移的过程。科技成果转化是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使用价值的科技成果进行的商业化应用和产业化活动。
2、主体不同
技术转移主体与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基本是一致的,基础要素包括技术主体、技术供体和技术受体。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等研究机构是技术供体;企业是承接和应用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的成果/技术受体;以及技术本身。
科技成果转化的难点也在于如何调动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转化科技成果的积极性主动性。企业作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接受者,则被认为基本不存在科技成果转化问题。
3、客体不同
技术转移中的技术客体与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科技成果客体是大同小异的。但技术转移客体一般不包括基础研究的成果形式即科学发现。 要让更多的科研成果展示在国际舞台上可以选择广东文华氏.

阅读全文

与技术转移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