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开发 > 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分析

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分析

发布时间:2021-02-28 13:59:38

Ⅰ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新态势分析:如何选择城市发展战略

决定区域经济格局的基本因素 我国地域面积虽然广阔,但可耕地面积并不足,人均资源占有量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越来越难以适应经济的快速发展。 经过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和改革开放以来两个阶段的持续努力,我国经济进入了所谓“向成熟推进”的发展阶段。如果国际上和平与发展的总趋势不发生逆转,国内改革开放的政策继续保持,这一发展阶段至少会持续到本世纪的中叶。在这个时期,从总量经济看,我国的农业产值将下降到GDP的10%左右,农村人口将下降到全部人口的1/3左右;出口依然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制造业产值不会明显低于服务业的产值并继续扮演经济增长的“领头羊”;越来越多的新增就业机会将出现在各种新兴第三产业(或广义的服务业)中;从产业类型看,伴随着现代产业的蓬勃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将逐步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过渡,劳动力成本会逐渐提高。 在这样一个经济转换背景下,研究我国区域经济格局必须有新的视角。今后50年内,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城市化率不断提高,将有一半左右的农村人口陆续变为城市居民,我国东部地区将出现几百个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和若干个容纳上亿人口的密集都市带(圈),每一个都市带(圈)都会有自己相对完整的产业链金融中心,但它们的市场边界都是开放的,不仅带动周边地区发展,而且与世界各国保持广泛的贸易往来。为此,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住宅建设要消耗大量的钢材、木材、玻璃和水泥,能源、原材料的消耗量将达到创记录水平,中国的需求将决定世界能源、原材料市场的价格。 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地区的区位优势得到了充分的发挥,特别是加入WTO以后,东部地区经济越来越深地卷入了“国际大循环”,而与中西部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差距也在拉大。这带来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农村劳动力过剩的问题逐渐显露,大量中西部农村青年,源源不断地流入东部地区,即使这些地区外向型经济的低成本优势得以长期保持,也延缓了出口加工业向内陆地区的梯度转移。结果,过去我们的产业非均衡(重工业优先)经济发展模式就转变成了区域非均衡经济发展模式。这也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 从经济地理角度看,目前我国西北部很多地区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不适合人类密集居住,经济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东南部不同区域间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背景、现代发展机遇也存在很大的差别。在市场经济体制和外向型发展战略不变的前提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格局在今后相当长时期会存在而且有可能进一步扩大,不会因为中央财政地区性转移支付政策等发生实质改变。 在东部沿海地区,目前已经出现了一些跨行政区的、具有很多“增长极”的城市带(圈),珠江三角洲地区“龙头”是香港,周边有深圳、广州、佛山、南海、东莞等“增长极”;长江三角洲地区“龙头”是上海,周边有宁波、杭州、苏州、无锡、常州等“增长极”。这些地区在外向型经济带动下,出现了一批以市场为纽带、上下游一体化、技术联系紧密的城市产业群体,吸收了大量的国内外资金,以及各种水平的外来劳动力,产品销售网络和原材料、劳动力供应链,一直延伸到中西部地区和海外,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由于经济地理、历史和现实因素的限制,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也出现了一些具有“增长极”性质的城市如福建的厦门、山东的青岛、辽宁的大连等;也出现了一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企业,例如海尔、长虹等,但它们的带动作用一般仅限于省内。一些原材料大省如黑龙江和山西,资源优势并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像计划经济时期的三线建设明星城市,如东北的哈尔滨、长春、沈阳,以及西安、成都、武汉、重庆等,由于中央直属企业多,历史遗留问题重,产业结构调整难度大,与沿海城市的差距还很大。如何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科学研究我国区域经济布局问题,既要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作用,也要在充分考虑经济地理、历史和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基础上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做好科学规划,确定发展战略。 首先,应当确立区域人口流动战略。目前,在一些地方政府领导人心中,地区发展差距不仅体现在标志性的市容风貌上,而且也体现为经济总量上的差别。东部一个县级市的GDP总量,就相当于西部一个省(自治区)。从总量角度考虑缩小地区差距问题,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就必须大大超过东部地区;对各地区的居民来说,地区发展不平衡则主要体现在收入和生活水平差距上;从人均角度考虑问题,则缩小地区差距问题可以逐步增大西部地区的GDP总量,适当减少西部地区的人口,鼓励西部地区人口流动,但国家应当承担起西部地区农村的普及义务教育责任,扫除外来务工人员在城市定居的障碍,为少数民族青年保持传统的文化、习俗创造必要的条件。为了西部资源的开发,也需要高素质人口的逆向流动,但要控制其规模小于流出的人口。 其次,制定正确的城市化发展战略。现代工业文明一个显著特点是生产的集约化,这一点决定了城市化的方向。只有大城市才能产生现代产业发展所必须的集聚效应,带动整个产业链以至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所以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规律,帮助各个地区的“增长极”成长为大城市,并用快速交通线将大中小城市连接起来,形成联系紧密、分工明确的产业链和城市带。值得关注的是,在城市化占用耕地过程中,一定要给予农民合理的补偿,使他们得以顺利地融入城市生活。 第三,中央政府在区域经济布局合理化上要发挥更大作用。无论从跨行政区的利益协调角度,还是从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角度,中央政府都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不能简单地认为区域经济发展是地方政府的事情。我国人口增长先于工业化,使得中国在现代化初级阶段,就面临西方后工业社会才遇到的种种问题。为了缓解中国人口与资源之间的矛盾,除了更多地采取国际大循环的方式来利用国外资源外,更重要的是合理利用本国现有的资源,考虑到我国自然地理特征和整体发展的需要,必须采取地区非均衡的发展战略,鼓励生态脆弱地区的人口向东部地区流动,根据江河流域特点进行国土规划和整治。所有这些,都需要中央政府明确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Ⅱ 分析我国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中国过去10年GDP总量站在了200%,2012年中国稳中求进,还是要必须处理好房地产的问题。
美国政府近期启动量化宽松政策,以应对财政悬崖,这就会使我国碰到输入性通胀风险。
中国经济不怕单一风险,不怕小风险,怕的是房地产风险、地方融资平台风险,怕的是经济大幅降速。如果这几个方面合在一起,会促成资金大量外流,汇率贬值。
尽管今年中国投资和出口的增速很可能比去年放慢,但对消费增速应表现有信心,随着欧债危机影响逐渐烟消雾散,这对中国经济发展带来有利的影响。
经济增速的放缓并不意味着通胀压力的减弱。2012年要实现4%左右的物价上涨幅度应该说是有难度的,且不说中长期推动物价上涨的因素,从短期因素来看也有三个不确定性,会使今年的物价走势比较复杂,上半年物价水平回落至谷底后,下半年经济增速回暖,物价温和回升。
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各产业部门的构成及相互之间的联系、比例关系不尽相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小也不同。因此,把包括产业的构成、各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内的结构特征概括为产业结构。
第一,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加剧带来的商机。产业结构一直不尽合理,小散差乱,原因是缺少市场化的优胜劣汰机制,甚至逆淘汰,导致资源配置低效率。在目前大背景下,各类企业都现了原形,彼此彼此、好赖不分的假象暴露无遗,企业分化加剧,被迫退出市场的企业为急于进入的企业提供了绝好条件。这正是国内各个行业、有作为的企业收购兼并或强强联手(可降低风险)、提高市场集中度,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大好时机。
第二,国际市场重新洗牌带来的商机。大批企业破产倒闭或陷入困境,让出了繁荣时期很难得到的极大市场空间,使得国际市场进入的门槛大为降低。而国际化的资源重组加快,能源、原材料价格下跌,基础行业及其把持企业大为弱化,这些也将增强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谈判地位,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稍纵即逝的难得机遇。
中国应该在本次金融危机中,彻底结束在国际市场总是消极被动地被别人利用的时代,切实把讲了多年的“要有效利用好国内外两个市场,首先是利用好国际市场”这句话落到实处。一是应当抓住机遇大举采购原来拒绝转让的核心技术,引进高新技术和相关人才;二是大举采购储备大宗商品,例如石油、矿石、粮食,并巩固对国际市场价格的主导权、话语权;三是通过收购兼并跨国工商企业集团,加快在全球布点,建立粮食、原油、矿石等大宗产品的海外资源基地。
与此同时,要构筑中国主导的分销、采购网络渠道,推出中国企业主导的自主创新品牌,并将已有的自主知名品牌实现国际化延伸,扩大中国在全球经济影响力,为可持续发展创造长期可靠的有利局面。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显示,自主采购分销渠道和自主品牌同样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只要掌握命脉就能把利益留住,把利润大头留住,把生态环境留住,而不再流失。当然,海外投资要认真研究所在国的投资环境、文化背景和本土化策略。
由于中国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准备不足,大危机带来的大转机、大商机,可能会与中国擦肩而过,例如商业资本、能源资源。这些是最让人放心不下的大事。
第三,产业影响力是最大的商机。对纺织行业的改革与发展要有信心,国民经济和民生对纺织行业的高度依赖,这就是影响力。要保持冷静、保持信心,切忌慌乱和盲目跟风。纺织行业已进入了精耕细作的微利时代,要利用调整时期加快向以相对指标为主导的内含化发展方式转变。同时,要停止内耗、联手闯关、共图大局,唱好主角,向主营业务回归。
改进流程、缩短流程,实行精准化战略。以信息化、精确化采购为主导,打造多方当事人参与的供应链,从粗放流程向精细化、精确化转变。企业在开展这项活动的过程中,需紧密结合实际,切实办好两件具体事。这两件事对企业具有普遍意义,只要当真去做都会有所收获。
一是流程创新。目前企业流程粗放、跑冒滴漏、周转缓慢、成本上升、利润下降的情况十分普遍。对此,要做好“流程创新”这件具体事。即凭借信息技术,开展精确化采购、降低库存、科学促销、加快周转、降低成本的试验和调研。
二是细节创新。目前纺织行业要向服务型企业转变,关注客户和消费者的需求,切实真正放下身段、做到换位思考。对此,要做好“细节创新”这件具体事,即认真全天候跟踪研究所有顾客群购物消费的行为、心理和缘由,每一个细节都不要放过,包括每一个举动、每一个询问、每一个抱怨等等。在深入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改进每一个细节,切实把“转变服务观念,树立服务意识,强化服务培训,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技能,讲求服务效果”落实到每一个细节上。
三是应对严峻形势,要充分认识先行指数研究的重要性,采取领先一步的反周期措施,为后危机时代做好前瞻性的各项准备。目前各行各业的预测和宏观调控方式已经过时,所采用的“过去时数据”、“现在时数据”两类指标已经无法应对瞬息万变的经济形势,必须将预测和调控建立在“将来时数据”指标的基础上,如国民经济PMI、本行业PMI、PPI等等。
我国将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在相对较长的周期里,让国内实体经济能够平稳、较快地增长,短期保持GDP增速在7.5 - 8.3%之间,因此无论短期还是中长期来看,这对中国经济的影响都是偏积极的。
过去经济增长主要靠劳动密集、低附加值并对生态破坏严重的低端产品出口等来拉动,而靠这种方式拉动经济增长实际上是不可持续的,所以国家要调整经济结构,同时推动企业不断进行产业、技术方面升级,提高产品附加值水平,这样才能在中长期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地增长。
我国2011年GDP总量5 745 133亿美元(57万亿元),约为美国经济总量的39%,比上年增长9.2%,GDP人均4 283美元,全年财政收入103 740亿元(人民币)年增长24.8%。预计2012年经济增长率将为7.6%,我国GDP总量将会突破61万亿元,约为50亿美元,为美国GDP总量的41%。
中国经济已从谷底回升,前几个月经济增长率一度回落到7.4%,目前已回升到7.6%;制造业经理采购指数前几个月一度下探到49.6%,11月份已回升到50.9%,站在中轴线的上方。产品库存减少,大宗货物价格小幅上涨,社会用电量增加,中国经济回暖明显。现在的经济形势有所好转,并不会继续恶化。但产能过剩、产业结构不合理、宏观政策、货币政策调控难度加大,依然困扰着中国社会的经济运行。
未来两三年为中国经济的恢复期,但并不会大起大落,显得将会保持平稳增长,增长率将会保持在7.5%至8.2%之间。中国正在和平崛起,未来10年是中国社会发展的机遇期,从2010年起的未来10年,中国经济总量将会翻一番,初步建成小康社会,而到2020年中国经济总量就将会和美国平起平坐,再到2030年中国就将会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但是,美国的综合实力、科技研发能力依然很强,中国在综合国力、核心竞争力上的差距依然存在。
老百姓的占有财富进一步提高,中等收入的中产阶级首次占据大多数,这将会减少低收入群体和高收入群体之间的对立,这对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将产生重大的影响。但收入水平高低悬殊、贫富差距的进一步加大,依然困扰着中国社会、管理层和决策层。

Ⅲ 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态势如何

党的十七大报告全面分析了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同时强调,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立足点,也是理解十七大报告精神的一把钥匙。


我国21世纪初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从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转到实施第三步战略部署,首先是用20年时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如果说,几年前这种阶段性变化表现还不是十分清晰,那么,经过几年来的发展,现在人们已经普遍地感受到,我国确实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经济和社会发展所显示出来的阶段性特征,可以概括为8个方面:

(一)从经济发展看。在改革开放推动下,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基础设施和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以来,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增长,国家财政收入显著增加,整个中国大地一派蓬勃发展景象。同时要看到,我国生产力总体水平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粗放型增长付出了过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不仅经济总量需要继续增长,更艰巨的任务是提高科技水平和经济增长质量。

(二)从经济体制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根据党的十六大精神和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各个领域的改革在继续推进。同时要看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如何按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深化改革,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体制保障,仍然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

(三)从人民生活看。人民生活总体上已经达到小康水平,反贫困取得全世界最突出的进展。城乡恩格尔系数的持续降低标志着消费结构的升级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城乡居民收入进一步增加,衣、食、住、行、用水平继续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初步建立使贫困人口免除了饥寒之苦。同时要看到,目前所达到的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而且平均数往往掩盖着不同社会阶层收入和生活水平的巨大差异。农村除列入低保的2000多万贫困人口外,还有几千万人处于低水平温饱状态,列入城市低保范围的贫困人口也有2000多万人。城乡居民在教育、医疗卫生各方面还有不少困难。保证全体人民过上共同富裕的生活,不仅取决于经济增长,也取决于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的经济和社会政策。

(四)从发展的协调性看。由于农村综合改革逐步深化,农业税、牧业税、特产税全部取消,支农惠农政策不断加强,农村发展保持良好势头。由于相继实施西部大开发、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和支持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地区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得到抑制。同时要看到,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特征仍很明显,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发展基础、区位优势和自然禀赋不同决定了地区差距将会长期存在,发展不平衡仍然是突出矛盾。

(五)从民主政治建设看。随着整个改革进程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人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政治体制总体上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同时要看到,我国政治体制还有不少亟待完善和发展的环节,这些不完善的方面是和扩大人民民主的要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的,需要通过继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加以解决。

(六)从文化建设看。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推动下,文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同时要看到,文化建设总体水平和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适应,和我国的国际地位还不适应,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改革开放的深入,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这样的历史任务是贯穿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全过程的。

(七)从社会建设和管理看。在发展多种经济成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推动下,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各级各类教育迅速发展,就业问题得到比较好的解决,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保障体系开始建立,社会事业取得显著成就。同时要看到,社会发展仍然滞后于经济发展,民生方面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在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面临许多新课题。

(八)从对外开放看。我国已经从封闭半封闭型经济转变为开放型经济,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对外开放进入新的阶段,蓬勃发展的中国经济在世界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同时要看到,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在经济上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将长期存在,同国际社会联系日益紧密,风险也随之增加。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形成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新优势,对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上述情况说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确实进入了新的阶段。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特别是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十多亿人民的生活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从21世纪开始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当前我国发展的诸多阶段性特征,都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的特征。在新的形势下推进发展和改革,必须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这些阶段性特征。

上述情况也说明,从大的发展阶段看,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这个大的发展战略中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从根本上说,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深刻认识这一点,对于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从社会性质和社会发展阶段上对中国国情所做的全局性、总体性判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从中国实际出发,首先是从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

所谓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简要地说,就是社会主义的不发达阶段。我国是在生产力非常落后的条件下进入社会主义的,必然要经历相当长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发达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现代化。从20世纪中叶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至少100年时间,都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国家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但还没有从根本上摆脱不发达的状态,仍然带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明显特征。主要表现在:

第一,工业化的历史任务尚未完成,总体判断,还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我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在经济上包括双重的任务:既要推进常规的工业化,又要迎头赶上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潮流。现在,我国产业结构落后,增长方式粗放,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和整个农村经济还是初步的,在工业生产、流通和其他社会经济生活的诸多方面仍然有大量的落后设备在使用着。科学技术水平、国民教育水平和文化素质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比较大的差距。

第二,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很不平衡。虽然国家在促进协调发展方面采取了许多政策措施,但是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根本扭转。从抑制差距扩大到逐步缩小差距,还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发展不平衡的矛盾还会长期存在。

第三,城乡二元经济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城镇化进程加快,2006年城镇化率达到43.9%。按照目前的发展态势,2020年可望达到60%左右,届时将会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但仍然明显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目前世界城市化率已经超过50%,发达国家一般都在80%以上。据预测,2030年世界城市化率将超过60%。

第四,我国经济总量虽然已经升至世界第四,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有2000美元,仍居世界后列,属于下中等收入国家。总量大表明国家有比较大的经济实力,人均少表明还是一个比较穷的国家。生产力的落后状况,从根本上决定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福利的限度。

生产力的落后状况,也从根本上决定了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伟大的创举,但实现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的实践还是很初步的,还需要继续在探索中前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仅需要继续消除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而且愈往前发展愈要注意解决市场经济体制本身所固有的矛盾和问题。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提供政治和法律制度保障,是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建立之后,仍然需要通过深化改革和加强制度建设,逐步找到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以及适应经济基础变化要求的上层建筑的具体形式。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总结历史经验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党的十三大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问题,党的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都重申和强调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问题,并且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着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党的十七大之所以重申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之所以在阐述重大问题时再三强调要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这是因为,认清当前我国社会所处的历史阶段,是正确提出和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关键,是推进改革和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回顾历史,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严重失误的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提出的一些任务和政策,包括一些制度安排和发展目标,脱离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改革开放以来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纠正了那些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对不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求的制度和体制进行了带有根本性的改革,对发展目标和步骤进行了战略性的调整;同时坚决抵制了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错误主张,保证了改革的正确方向。在新的发展阶段,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必须对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有统一认识和准确把握。

首先和最重要的,是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全面理解和正确处理“一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的关系。既然我国社会主义之所以叫做初级阶段,最根本的原因是生产力不发达,因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主要矛盾,那么,就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也是现代化建设最重要的政治保证。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以,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任何时候都决不能动摇。”30年来的实践反复证明了这种“统一”的极端重要性,如果不注重这种“统一”,只强调一个方面而忽视了另外的方面,就会犯这样或者那样的错误。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还需要继续奋斗十几年,基本实现现代化还需要继续奋斗几十年,任重而道远。至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则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我们已经取得的成绩是伟大的,但前头的路更长。在发展和改革取得历史性进展的条件下,在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来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今天,叫好之声不绝于耳,但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看到前途的漫长和任务的艰巨,居安思危,克服盲目乐观情绪,戒骄戒躁,扎扎实实做好各方面的工作。这也是党的十七大再次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深刻用意。



人类社会是一种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关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划分,是马克思主义认识社会的基本方法之一。恩格斯说得好:“我们的理论不是教条,而是对包含着一连串互相衔接的阶段的发展过程的阐明。”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成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处于基础性的位置。

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发展阶段,在发展进程中必然还要经历若干具体的发展阶段,不同时期会显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这种动态的发展过程,是由量变积累引起部分的质变,在新的基础上再由新的量变积累引起新的部分质变的过程,这也就是社会主义从不发达走向发达、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过程。不清醒认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就不可能从全局上和总体上把握中国实际,就会看不清大的方向;看不到发展的具体的阶段性变化,就有可能使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全局性和总体性判断流于空泛,大的发展方略也难以贯彻落实。只有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大的发展阶段,又认真分析不同时期具体的阶段性特征,才能正确判断我国社会发展的主流和方向,并据以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和政策。关于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部署,关于用20年时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决策,都是创造性地进行社会发展阶段性划分的典范。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并且采取了一系列相应的方针政策,这些都是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适应我国发展的阶段性变化所作出的正确决策。党的十七大报告全面分析了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一步丰富了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认识,丰富了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从而也就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根据这种正确认识所制定的方略,必将引导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走向新的胜利

Ⅳ 我国经济社会未来发展前景分析

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现状

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阶段。根据国际经验,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信息化和全球化是我们面临的新形势,也是研究和部署未来地质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综合国力迈上新台阶。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从1978年到200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645亿元增长到33.54万亿元,年均实际增长9.8%,是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的3倍多;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超过德国,位居世界第三位。依靠自己力量解决了13亿人口的温饱问题。我国主要农产品和工业品产量已居世界第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水利、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进,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中华人民共和国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从1978年到2008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元增加到17175元,实际增长50倍;农民人均收入由134元增加到5153元,实际增长38.5倍;农村贫困人口从2.5亿减少到3597万人,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和农村人均住房面积成倍增加。群众家庭财产普遍增多,吃穿住行用水平明显提高。改革开放前长期困扰我们的短缺经济状况已经得到根本改变。

我国社会事业得到迅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得到巩固和发展。城乡免费九年义务教育全面实现,高等教育总规模、大中小学在校生数量位居世界第一,办学质量不断提高。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全社会创业活力明显增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形成。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全国。社会管理不断改进,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城市化快速推进。我国城市化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详见图13。

图13 我国城市化水平与城市数量的变化情况

第一阶段(1949~1957年):城市化的起步和健康发展时期。到1957年末,中国城市增加到176个,城市化水平上升到15.4%。

第二阶段(1958~1978年):城市化不稳定发展时期。在这13年间,城市只增加25个,城市化水平在17.3%上下徘徊。

第三阶段(1979~1999年):城市化稳定快速发展时期。城市个数从1978年的193个增加到1999年的666个,新增城市473个。1979年城市化率是18.96%,1999年为34.78%,提高了15.82个百分点,年均提高0.79个百分点。

第四阶段(2000~2009年):城市化加快发展时期。全国城市数量稳定在655个左右,其中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118座,超大城市39座;城市化速度从36.2%提高到45.7%,年均提高1.28个百分点。

二、我国人口增长与城市化前景

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但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准确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既是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要求,也是预测我国中长期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预测我国中长期发展趋势,国内外不少研究单位做了大量工作。大多数的预测采取情景分析方法,也就是基于一系列的假设条件,得出相应的预测结果。严格地说,准确预测,特别是短期预测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因为预测成功的案例迄今为止并不多。本项研究我们并不进行专门预测,因为缺乏数据基础和必要的预测模型,仅引用国内的一些预测成果,并进行必要的分析。

我国未来的人口。关于我国人口的峰值及其出现时间,国内外预测很多,不少预测认为我国的人口峰值为15亿,也有认为会达到15亿以上;人口峰值出现在2030年,也有认为在2030年以后。由于机械增长,到2050年中国人口才会稳定并逐步下降。据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研究成果,2010年我国人口为13.6亿,2020年为14.7人。根据联合国经济及社会事务部人口司预测,中国人口峰值出现在2033年,届时的人口数量约为14.6亿。也就是说,那时中国人口不会超过15亿。这一结果与我国不少预测的结果相近。还有预测认为,我国人口在2050年后才开始下降。

关于我国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和规模。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成果,按2004年不变价格计,2010年GDP将超过2.6万亿美元,人均1900美元左右(2000年价);2020年将超过5万亿美元,人均3500美元左右。未来15年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重化工业仍占主导地位;2010年和2020年三次产业的比例分别为14:54:32和12:48:40。从总体上看,我国工业化进程处于中期阶段的特征可持续到2020年。

关于城镇化水平。衡量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显著提高城镇化水平。根据国际经验,一个国家的城市化率达到30%后进入城市化加速阶段,达到60%后进入平缓发展阶段。1996年以来,我国城镇化速度加快,城镇化率每年以1.43~1.44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是1978年改革开放前的5.7倍,2008年达到45.7%(表3)。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加速阶段的前期,在2020年前都将处于城市化加速阶段。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预测,2010年和2020年,城市化水平分别为46%和55%;也有认为2010年将达到49%左右,到2020年城镇人口的比例达到60%。

表3 2010年和2020年城镇化水平预测

2008年3月25日,麦肯锡公司发布《迎接中国10亿城市大军》报告。该报告称,按现有城市化的发展趋势,中国城市人口将于2025年达到9.26亿,66%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城市;到2030年将突破10亿。中国城市在未来经济中将占据更加主导的地位。该报告称,中国城市化规模和步伐有望继续保持前所未有的速度。到2025年,中国将出现221个100万人口的大城市,23个500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武汉、重庆和成都8个城市,将成为人口超过1000万的巨型城市。移民将成为中国未来城市化的动力,在2005年至2025年70%的城市人口增长将由流动人口构成。到2025年,在中国新增3.5亿以上城市人口中,流动人口将超过2.4亿。

三、我国区域发展特征与演变趋势

(一)区域经济发展特征

1.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经济增长明显加快,但经济活动向东部地区集聚的趋势没有改变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经济增长呈现逐年加快的态势。自1999年以来,西部地区GDP增长率连续7年逐年加快,从7.3%提高到2006年的13.2%;同期,中部地区由7.9%提高到13.1%,东北地区则由7.9%提高到13.5%。从横向比较看,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经济增长速度仍然要低于东部地区,继续呈现东部地区高速增长,而其他地区增长相对较慢的不平衡格局,但增速差距缩小。1980~1990年,东部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2%,中西部地区为8.8%,东北地区为8.1%。1991年后,随着中国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加快,东部与其他地区增长率的差距开始加剧扩大。1991~1998年,东部地区GDP年均增长14.7%,中部地区为12.0%,而西部和东北地区分别只有10.4%和9.5%。1999年以来,随着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东部与其他地区之间的增速差距缩小。1999~2006年,东部地区GDP年均增长率为12.2%,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则保持在10.5%~10.7%,三个地区的增长速度十分接近。

表4 我国各地区GDP增长率的变化

续表

近年来,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经济增长加快的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国家政策的支持。为鼓励沿海企业西进,2007年8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公室等六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东西互动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意见》;商务部实施了“万商西进工程”,鼓励中西部地区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和加工贸易转移,鼓励沿海企业和经济技术开发区西进。二是沿海要素成本的上涨。近年来,随着产业的大规模集聚,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区各种成本要素成本大幅度提升,土地和能源供应紧张,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趋于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广东、浙江、江苏等沿海省份纷纷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加大产业升级和环境保护的力度,由此导致一些资源和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纷纷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转移。三是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投资环境的改善和效益提高。随着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这些地区投资环境尤其是硬环境有了较大的改善,投资效益明显提高。2006年,西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投资贡献率平均为13.7%,比东部地区高1.1个百分点,工业成本费利用率平均为11.3%,远高于东部地区的6.2%。可以预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今后沿海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向这些地区推进的速度将会进一步加快。

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加快,并没有改变经济活动向东部沿海转移和高度集中的态势。1980~2006年,东部地区实现GDP占全国的比重由43.6%提高到55.7%,提高了12.1个百分点;而东北地区所占比重由13.7%下降到8.5%,减少了5.2个百分点;中部地区所占比重由22.3%下降到18.7%,减少了3.3个百分点。这说明在市场力量的作用下,中国的经济活动仍在向经济繁荣的东部地区转移和高度集中。这种集中化趋势是中国经济市场转型的结果,主要表现为各种生产要素和工业尤其是制造业向东部地区的集中趋势。

2.四大区域产业布局各有侧重,但呈现两大变化趋势

四大区域产业布局各有侧重。东部以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东部地区的销售收入占全国总销售收入的90%以上,而中西部地区比重较大的则是资源加工型产业,如烟草加工、金属冶炼、炼焦业、麻纺织业、盐加工业等。此外,中部地区在运输设备制造业,西部地区在航空航天设备制造等方面占有较大比重;东北地区主要是装备制造业优势较为明显。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产业布局特别是工业布局,近年来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一些主要工业部门布局发生了较大尺度的空间转移,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基础原材料工业进一步向沿海地区集聚。作为基础产业的钢铁、石油及石油化工、有色金属工业等对矿产资源依赖程度很高的产业,20世纪90年代前的40年间形成了原有的布局,其影响因素是资源产地、交通条件、水源条件等。现在影响因素已经在很大程度发生了改变。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进步,人才和管理以及反映进入国际经济循环难易程度的区位等,成为产业发展和产业布局的重要因素。在这些因素作用下,我国许多产业的布局发生较大尺度的转移。在基础产业中,钢铁、石油加工和石油化学工业,以及装备工业中的机械制造业(特别是电气机械制造)、交通运输工具制造业等,由于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引进外资及体制上的创新等,在江苏、浙江、山东、福建、广东等地建设了若干大中型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正在改变原有的布局。西部发展这些产业虽具有资源的基础,但由于资源以外的因素起了更重要的作用,致使这些产业的重点向东部地区转移。

能源工业特别是电力工业向西部地区转移。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期,由于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电力消费需求增长很快,我国主要的能源消费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以及京津地区、山东半岛等主要依靠本地或附近区域建设了一批火电站,在珠江三角洲还建设了为数众多的燃油小电站。随着上述城市集聚区环境问题愈来愈严重,改变其能源消费结构成为国家和地区重要的能源政策。因此,国家决定大规模开发西部地区的能源资源特别是水电资源、煤炭资源和天然气资源,实现电能和天然气在全国跨大区输送。近年来,二滩水电站等已投入运行。同时加快了广西红水河流域、贵州南盘江流域、云南澜沧江流域及金沙江支流的水电开发。2010年全国水电装机容量将达到2亿千瓦,其中西部地区将占到70%左右(不包括红水河和三峡)。为了扩大西部地区具有比较优势资源的开发,国家加大了西北地区,包括新疆塔里木、青海柴达木和陕甘宁地区的天然气的勘探和开发,形成了一系列的能源生产地带。与此同时,贵州至广东直流输电、交流输变电等大型超高压输变电线路建成或在建。

(二)区域空间结构演变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在新的倾斜式赶超战略(与传统的既要实现区域均衡发展,又要全面超英赶美的发展战略相对而言)指导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开始实施所谓“弓箭”形或“T”形空间布局战略,即以沿海地区和长江干流地区为重点的地区倾斜发展战略;随后发展为所谓的“丌”形空间布局战略,即在“T”形布局框架的基础上,将陇海线沿线地区作为另一条重点开发轴线,形成“丌”形空间开发结构。

根据三大地带的“梯度”开发理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要求,考虑到我国人口和城镇布局的基本特点,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区域经济总体布局的主干框架将朝着“一带、七轴、多中心”的空间结构演变。全国区域空间布局以国家级中心城市和区域性中心城市为核心组织区域经济活动,以点带轴、以轴促面,形成以城镇轴带和多中心为骨架,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空间结构。“一带”指沿海城镇带;“七轴”指京呼包银、陇海兰新、长江沿线、沪瑞四条东西向轴带和京广(部分京九)、哈大、北部湾三条南北向轴带;“多中心”指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三大都市连绵区和武汉、成渝、辽中、关中、山东半岛、郑州、长株潭、海峡西岸城镇群,以及哈尔滨、乌鲁木齐、昆明、南宁等多个边境重要城市。

(三)区域人口分布与城镇化发展

1.人口向东部地区集聚的趋势更加明显,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人口比重下降

2000~2005年,我国各地区人口均呈不同程度的增长,但总体来看,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增长(包括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最快。如表5,2000年东部沿海人口总量为44231万人,而到2005年已增长到46388万人,人口年均增长率达9.6‰,分别比同期的中部、西部与东北地区高6.1,2.8和4.5个千分点。与此同时,5年来,各地区的人口占全国的比重只有东部沿海有所增加,从2000年的35.60%上升到2005年的36.15%;而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全部下降,分别下降了0.41,0.09和0.06个百分点。

表5 2000年和2005年我国四大区域人口分布比较

2.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新兴地区人口集聚和城镇化加快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中西部的新兴地区城镇化和人口集聚速度在加快。随着西部开发、东北振兴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人口流动的目的地不再局限于东部地区,而是扩大到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新兴地区。而且,东部沿海地区在经过20年的发展后,产业结构开始调整,东部沿海的企业也为了进一步开拓新的市场,寻找更多的商机,有些劳动力转移逐渐转向中西部的新兴地区。如云南、新疆外来人口数都超过了100万人,基本集聚在新兴城市。除四川、贵州、重庆转移到云南的劳动力比较多外,还有来自浙江、广东、江苏等经济发达地区。新疆同样有大量的劳动力输入。随着中西部经济崛起,还有加入WTO后发展边境贸易,位于边境贸易城市的流动人口也将越来越多。

3.四大区域城镇化进程加快,但东北地区城镇化速度相对缓慢

2000年以来,我国四大区域的城镇化均以较高的速度推进。2005年东部和东北地区的城镇化水平已分别达52%和56.5%。2000~2005年,中部地区是我国四大区域中城镇化进程推进最快的地区,东北地区相对较慢。从增长速度来看,2000~2005年中部地区城镇化水平年均增长速度达1.45个百分点,分别比东、西部高0.1个、0.22个百分点,比东北地区高出0.47个百分点。但中部、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还相对较低,2005年分别为37.6%和34.9%,并处于加速发展阶段,城镇化推进的空间还很大。

表6 2000年和2005年我国四大区域城镇化水平比较单位:%

Ⅳ 运用经济生活分析我国如何以一带一路建设为着力点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

一、以一带一路建设为着力点寻找我国新的经济支点。
二、在经济全球化新形势下,内更加突出一带一路容建设的作用来抵消逆全球化的负能量。
三、搞好一带一路建设,为我国和一带一路国家的经济生活提供更好的促进和发展动力。

Ⅵ 论述: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是什么请从我国实际和经济学原理角度分析这种经济形势存在的必然性。

中国当前经济形势


(一)经济增长进入新一轮上升期。今年1—3季度,尽管受到非典的冲击,GDP增长率仍然达到了8.5%。预计4季度经济增长率会继续提高,运用月度宏观经济计量分析模型预测,全年GDP增长率可以达到8.6%。这表明从2002年开始,我国GDP增长率已经稳定在8%以上,经济运行正处于新一轮周期的上升期。
(二)支柱行业增势强劲,重化工业化特征日益明显。前三季度,电子通信设备制造、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交通运输设备制造、冶金工业和化学工业等支柱工业实现快速增长,对整个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7%。重工业增速明显快于轻工业,重工业增加值增长18.4%,轻工业增加值增长13.9%,重工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64.37%,比2002年全年水平(60.95%)提高3.42个百分点。1998年以来重工业增长相对于轻工业增长有加速趋势,重工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不断提高,今年这一比重的提高幅度更大,说明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一轮重化工业化时期。这一轮重化工业化主要是由工业支柱产业和房地产业快速增长拉动的,与消费结构升级密切相关,具有较强的市场内生机制,将成为未来10年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主要支撑力量。
(三)投资高速增长,消费结构保持升级势头。1—3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0.5%,增幅提高8.7个百分点。投资高增长,主要受重化工业化趋势和民间投资日趋活跃等因素的拉动。消费增幅受非典影响一度降低,但前三季度累计增长率达到8.6%,同比仅下降0.1个百分点,已经恢复到正常的增长水平,可以认为消费继续保持了较高水平的稳定增长。尽管有非典冲击,但消费结构升级态势比较明显,1—3季度,建筑及装璜材料类零售额同比增长46.6%,汽车类零售额同比增长77.5%,通信器材类零售额同比增长74%,住、行等方面新的消费热点持续升温。
(四)对外贸易增势强劲,贸易摩擦存在隐忧。1—3季度,出口同比增长32.2%,增幅提高12.9个百分点,持续保持高增长态势。进口同比增长40.5%,加快23.3个百分点,因此贸易顺差比上年同期减少(净出口91亿美元,同比减少109亿美元)。分国别和地区看,对美国和部分欧洲国家的出口顺差持续增加;而对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省的出口逆差则持续扩大。由于美欧是我国主要出口市场,顺差扩大势必加剧贸易摩擦,我国面临的反倾销压力不断加大。近年来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省对美欧出口的一些产品陆续转移到中国大陆设厂,是我国对美欧顺差扩大的重要原因。
(五)总量矛盾缓解,某些能源、原材料供应出现缺口。随着国内市场活跃和出口增长加快,我国总需求不足的矛盾逐步缓解。物价指数由负转正,1—3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比上年同期提高0.7%;生产资料价格上升4.5%,但逐季度回稳(分别为4.6%、4.7%、4%)。电力、煤炭、钢铁、石化、有色金属等产品供给出现缺口,不少省市被迫限制用电,一些原材料价格上涨较多。目前这些产品的供给正在迅速增加,原材料价格上涨的态势已经趋缓。总体看,物价仍然保持在低水平,需求约束普遍存在,大多数产品的市场竞争仍比较激烈。
(六)粮食产量持续下降,供求关系并未逆转。据有关统计,今年粮食产量可能低于9000亿斤,也低于全年的粮食需求量。在连续几年的减产以后,当前市场粮价出现恢复性提高,但是预计粮价以及食品价格不会长时间、大幅度上涨。一是因为库存水平较高,到2003年底粮食库存仍将保持在4000亿斤以上,比正常水平(近年来估计为3000亿斤左右)高出较多;二是粮食生产能力较大,在市场需求拉动下,粮食供给会增长较快,抑制粮价上涨。近期内粮食供给不会出现紧缺,但粮食问题事关经济全局,需密切关注,高度重视。一方面要严格保护耕地,稳定粮食生产能力;另一方面,要巩固和发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成果,处理好粮食生产与其他经济作物生产的关系;同时,不要过激反应,造成粮价的大起大落。
(七)货币供应和信贷投放持续高增长,外汇储备大量增加。9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同比增长20.7%;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较年初增加了2.47万亿元,同比多增1.12万亿元。外汇储备达到3839亿美元,较年初增加975亿美元,同比多增562亿美元。从贷款投放的结构看,经济内在扩张带动的需求增加依然是货币信贷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虽然存款准备金比率提高,但其紧缩性影响需要逐步释放,加之经济升温的惯性作用,货币信贷快速扩张的态势还会维持一段时间。同时,货币市场利率的上升将有助于逐步约束金融机构贷款投放进度。外汇储备大幅增加主要是由于资本项目顺差较大,其中外商直接投资仍是主要来源,也有“热钱”加快流入的影响。
分 析 预 测
当前我国经济仍有一定上升空间,世界经济将保持温和复苏态势。预计2004年我国经济将在较高水平上继续稳定增长。
(一)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回升期,从国内外条件看,仍有一定上升空间。
在近年来扩大内需、调整经济结构、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基础上,我国经济已经摆脱了持续回落的状态,进入了全面回升的阶段。主要表现是:以改善住、行条件为代表的新一轮消费结构升级开始启动;由消费升级带动的高成长产业成为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自主发展能力增强;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民间投资正在加速启动,市场化的投融资活动相当活跃,市场导向的产业集聚效应日趋明显。这种由市场主导的、以消费升级和企业自主投资为基础的新一轮经济快速增长,具有较强的可持续性。
从今年宏观经济的几个主要方面看,经济增长率比上年提高,国内需求迅速扩大,总量矛盾基本缓解;主要商品的供求格局基本平衡,物价总水平较低且相对稳定;进口增长快于出口增长,外商直接投资继续快速流入,外部资源供给比较充裕,国际收支状况良好。总体看,经济稳定回升并未出现全局性经济“过热”,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基本健康。但是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特别是电力、钢材供给缺口较大,造成部分资源性产品供给不足。一些地方正在大上电力设备、钢铁加工等项目,如果不正确引导,有可能造成这些行业的盲目扩张和产能过剩。另外,从源头上看,对一些地方的开发区热、房地产热的问题,亦应高度重视,积极引导,规范发展。既维护经济增长的上升势头,又防止局部问题影响全局。
未来经济增长仍有较大潜力。我国银行存差仍然较大,外汇储备雄厚,资金供给比较宽裕;劳动力近乎无限供给,人工低成本优势将长期保持;技术供给也不存在明显约束。现有要素供给条件,有利于扩大市场对产品供给的调节空间。同时,我国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城镇储蓄水平持续提高,收入和支出预期趋好,消费环境和消费政策逐步完善,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持续推进,消费需求有望保持较高水平的稳定增长,潜力很大。在消费升级拉动下,产业升级步伐将相应加快,并将带动投资持续较快增长。这些条件将使我国经济上升的态势得到保持。
(二)世界经济复苏前景趋好。
今年下半年以来,美国、日本经济复苏的势头均超过预期,因此,各方进一步看好今年下半年及2004年世界经济复苏的前景。世界银行预测,明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可望提高到3%,其中发达国家将升到2.5%,美国、日本、欧元区将分别达到3.4%、1.3%和1.7%;发展中国家增长率将升为4.9%。IMF预测明年全球增长4.1%,其中美国为3.9%,日本为1.4%。总体看,世界经济将保持温和复苏的态势,但仍存在不确定性。值得注意的是,世界性的通货紧缩并未缓解,贸易保护有增无减,针对中国外贸外汇政策的外部压力较大,我国的外贸环境趋于严峻。
(三)对明年经济走势的初步分析预测。
综合国内外条件,预计2004年我国经济将在较高水平上继续稳定增长。从三大需求看,在非典之类疫情不大规模发生的情况下,受消费结构升级的推动,消费增长率预计将恢复到9%以上,高于今年水平;在货币政策保持稳定的情况下,受产业升级的推动,投资将继续较快增长,预计将稳定在今年的增长水平,即30%左右;由于外贸环境趋于严峻、出口退税率下调和出口基数较大等原因,预计明年出口增长率将回落到10%左右,受国内市场升温的拉动,进口将继续高增长,增幅超过出口,贸易顺差将继续减少。综合定性分析和宏观经济计量模型预测结果,明年GDP增长率可望达到8.5%。
主 要 问 题
出现新的结构性矛盾;投融资体制改革滞后,市场化程度偏低;就业形势仍然严峻;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问题突出。
(一)新的结构性矛盾有所显露。随着经济回升和重化工业化的启动,各个生产行业间的供求关系发生较大变化,出现新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的是电力和钢材等部分原材料供应出现紧张,同时很多领域的产能过剩仍然存在。从电力、钢材等方面情况看,市场对生产的调节相当灵敏。今年以来电力、钢材和有关原材料的投资项目增加很多,发电设备产量增幅超过70%,预计这些产品的供给紧张状况不会持续很久。随着电站建设的加快和煤炭需求的增加,运输也可能出现紧张局面。在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和建设方面,应注意吸取电力的教训,避免陷于被动。对于普遍存在的产能过剩问题,也要通过市场机制促进调整,不要轻易运用行政手段限制供给增长(例如1994年以后限制电站建设),否则会加剧以后的结构性矛盾。一些领域“重复建设”的症结,在于行政干预和行政主导的投资扩张,应当对症下药,用市场手段促进竞争,尽可能少用行政手段。
(二)投融资体制与经济市场化的矛盾比较突出。投融资体制改革滞后,市场化程度偏低。投资活动中的行政审批仍然过繁,政府介入过多,竞争性行业的行政管理门槛过高。融资活动过于依赖政府信用,过于依赖投资项目的行政审批,市场风险往往转化为行政干预下无人负责的更大风险。现在国有商业银行的新增贷款中,很大一部分是有政府背景或以政府信用担保的长期贷款。这类贷款行为缺乏风险约束,容易推动信贷过度膨胀,形成金融风险和财政的隐性债务。现行投融资体制与市场主导的新一轮经济增长产生了越来越突出的矛盾:一方面限制了民间投资主体的投融资活动,限制了充分竞争,削弱了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另一方面助长了行政权力对投融资活动的干预,使得行政主导型的重复建设难以根治。如果不尽快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损害此次经济回升的积极效果。
(三)就业稳定性下降,就业形势仍然严峻。随经济升温,城镇总体就业情况逐步好转,绝大部分地区就业都有明显增加的趋势。值得指出,这轮经济增长以重化工业为主,吸收劳动力的能力相对较低。在就业总量增长中,正规就业增长较慢,新增就业主要是非正规就业。正规就业主要是指在正规部门工作并且形成了稳定劳动关系的就业;非正规就业既包括诸如个体、自雇佣等非正规部门的就业,也包括在正式部门的非正式雇佣。与正规就业相比,非正规就业的稳定性差,特别是非正规就业人员一般难以进入制度化的社会保障体系,一些基本权益也难以得到有效保护,增加了这部分人群未来生活的不稳定性。此外,大量人员处于非正规就业状态,对于社会管理的挑战也很大。如果以是否参加制度化的社会保障为尺度,我国目前城镇非正规就业人员总量已经超过正规就业人员。在市场化改革和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加大的进程中,非正规就业将成为越来越普遍的就业形式,对缓解就业压力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对非正规就业存在的或可能引发的劳动者权益保护问题以及劳资关系矛盾等,应予以足够重视,并尽快建立健全相关的社会保障制度和矛盾协调机制。
(四)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问题突出。2003年农民增收面临新的困难,由于非典疫情的影响,今年第2季度有大约10%的农民因非典返乡,据调查其中有17%今年不准备再外出。此外,非典发生后,乡镇企业外贸出口订单减少,产品因运输不畅造成积压,农民从乡镇企业得到的收入增幅下滑。促使农产品价格明显上升的因素尚未产生,部分地区的畜产品和水果蔬菜或销售不畅,或出口受阻,价格普遍下跌,农民务农收入增长也不会乐观。完成全年农民增收4%的预期目标面临的难度较大。
当前的经济回升是建立在市场基础上的,应当倍加珍惜,继续强化市场择优汰劣的作用,防止各种非市场因素加大经济增长的波动幅度和风险。在宏观经济政策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前提下,适当弱化政府刺激经济总量扩张的力度,强化结构性的政策引导。经济回升时期也是加快改革的有利时机,要抓住这一机遇,按照十六届三中全会的部署,加快改革步伐,以改革促发展,通过完善新体制和新机制,克服非市场因素对经济的扰动,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
(一)经济发展的目标应从保持必要的经济增长率转向追求经济的稳定、协调、有序、安全发展
在经济全面回升的条件下,应当淡化速度指标,把宏观调节的主要目标转向控制经济增长的波动幅度;加强对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的总体规划、信息服务和政策引导;规范市场秩序;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建议2004年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定在7%,引导各级政府将注意力转向经济发展的稳定、协调、有序、安全方面,防止各级政府层层加码,盲目攀比速度。
(二)财政政策的重点应该从扩大投资转向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维护社会稳定
在需求不足明显缓解的新形势下,财政政策的重点应当相应调整。一是继续减少国债发行规模,建设国债的使用和新开工项目可适当后移,增大结转量。同时,应严格筛选新开工国债项目,着重优化国债资金的投向。二是增加对城乡公共卫生、公共教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投入,同时加快相关领域的改革步伐,完善财政支持的机制和制度,防止财政投入的效果降低。强化中央和省级财政支持农村基础教育的职责,完善中央对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制度,增强公共财政对农村公共卫生事业的支持。三是继续保持对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加大对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支持,增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调节力度。四是统筹考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注意充实社保基金,弥补历史欠账。五是针对非正规就业大幅度增长的特点,认真研究并合理解决这类人员的养老、医疗等保障问题,确保其基本权益及生活安全,以促进就业容量增加,稳定就业队伍。
(三)宏观经济调节手段应从主要依靠财政政策转向主要依靠货币政策
在弱化财政政策的扩张力度、调整财政政策着力点的同时,应加大货币政策对经济运行的调节作用,搞好财政与货币政策的松紧搭配和相互配合。基于对当前经济总体尚未过热、但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的判断,应当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维持宽松的货币环境,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货币信贷的稳定增长,总量方面可合理预调、微调,同时注意加强信贷政策的结构性调节功能。切实加强金融监管,关注和调节资本市场的波动变化,加快处理不良资产。积极发展资本市场,扩大直接融资渠道。在保证币值稳定的前提下,维护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好势头。
(四)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提高市场配置资源能力
投融资体制是当前制约市场配置资源能力提高的体制瓶颈,对此次经济回升扰动极大。要按照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的要求,尽快落实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各项部署。应该强调“管住政府、放开市场、吸引民间资本、加强风险约束”,让民间投资主体发挥主要作用。政府投资要严格限定在公共产品领域,并引入公正、公开的竞争机制,加强审计、舆论等方面的公共监督。减少投资审批程序,放宽产业准入限制,扩大民间投资的准入范围,即使是公共产品领域,也要尽可能吸引各类民间资本参与投资。积极发展适应中小企业需要的金融机构、资本市场、信贷担保体系和投资服务机构。以促进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为目标,推行农村金融体制的整体改革。尽快完善保护私有财产的法律制度和鼓励民间投资的财税金融政策,充分调动社会蕴藏的创业积极性。
(五)进一步增强鼓励消费增长的政策力度
当前经济回升的根本拉动力量是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因此,扩大内需的重点应从投资转向消费。政府在促进消费增长方面的工作重点可考虑:一是进一步拓展消费领域,鼓励发展新的消费热点和消费方式,清理限制性的消费政策,大力促进消费结构的升级活动;二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发展社会公共事业,增强居民的安全感,改善居民的支出预期;三是促进低收入群体的收入稳定增长,特别是加大对农民减负增收的支持力度;四是继续整顿市场经济秩序,改善消费环境,增强消费信心。
(六)积极化解外经贸困难,进一步发展开放型经济
明年发展外经贸的困难加大,需做好充分的应对准备。重点可考虑:积极发展区域经济合作,努力争取一个较好的国际经贸环境;遵循世贸组织规则,合理运用有关机制,妥善解决贸易磨擦,规范出口秩序,积极扩大出口。在利用外资方面,应加强对外资结构和投向的引导,进一步完善有关法律法规、管理制度、市场开放、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资环境。
在开放型经济不断发展的条件下,贸易顺差减少或出现一定逆差是难免的。我国外汇储备很大,有一定贸易逆差也不必过于担忧。国内需求升温可以基本弥补贸易顺差减小带来的需求缺口,对经济回升的总体态势不会产生明显冲击。今后应当努力保持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不必追求过大的贸易顺差,这样也有利于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
(七)加强对重大战略问题的研究,把年度工作与中长期发展规划衔接起来
当前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的进程全面加快,面对这一新的形势,政府在粮食、石油、水等战略性资源供给、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长远发展规划、城市发展规划、国土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应该加大工作力度,增强科学性和预见性。建议结合“十一五”计划制定,组织各方面力量,加快完成这些方面的研究和规划工作,提交人代会审议确定,防止随意更改。此外应结合国防建设的要求,加大基础性研究和核心技术的开发力度,为我国产业升级奠定坚实基础。

Ⅶ 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我国企业应该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大做强

朋友你好!一点拙见,
(

)
生产领域

①解放发展生产力,提高综合经济实力;

②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优化资源配置;

③国家宏观调控的三种手段
(
加强市场监管,完善市场环境,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

④经济手段
(
财政
/
货币
/
消费
/
对外政策
)


⑤改革和完善制度
(
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和原则、社会保障制度
)


⑥深化企业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效益;

⑦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⑧时政举措
(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贯彻落
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


(

)
分配领域

①不断解放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居民收入;

②坚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
(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
素分配相结合
)


③坚持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原则,
逐步
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④用财政、
税收等经济手段加强宏观调控,取缔非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
扩大中等收入者
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⑤健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加快教育、
医疗等社会事业发展,
维护社会公平,
构建和谐社会;
⑥在发展生产,
增加国民收入的基础上,
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提高劳动
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三)交换和消费领域

①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加强市场监管,依法打击各类经济违法犯罪;

②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形成以道德为支撑、
(产权为基础)
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
③大力发展经济,优化家庭消费结构,提高人民消费水平;

④倡导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提倡适度、科学、文明消费;

⑤完善法律法规,严格执法,加强市场监管,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⑥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消费者的维权意识和法制观念。

(四)对外经济领域

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新战略,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

①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

②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
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
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着
力培育开放型经济新优势;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促进
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发展服务贸易;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和总统效益,推动引资、引技、
引智相结合。

③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培育
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

④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⑤推进外贸发展方式转变,优化外贸结构,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⑥熟悉和运用世贸规则,解决国际贸易争端。

⑦运用关税等经济手段,加强对外贸易调节,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Ⅷ 简析题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势头总体良好 材料是怎样体现矛盾分析法的

(1)既保持宏观经抄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又根据新形势新情况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体现了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矛盾普遍性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
(2)强调好字当头,把工作重点放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上来,同时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体现了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或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统筹恰当处理好次要矛盾)。

阅读全文

与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分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