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国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经济增长方式,是指推动经济增长的各种生产要素投入及其组合的方式,其实质是依赖什么要素,借助什么手段,通过什么途径,怎样实现经济增长。
(1)原因:在发展中国家行列,中国经济保持了20多年的快速增长,堪称奇迹。但种种迹象表明,中国也为高速的经济增长付出了沉重代价。一是环境污染严重,经济增长以牺牲生态环境质量为代价。据预计,对环境影响消耗了所创造GDP的7%。二是经济增长效益低。据有关专家计算,中国目前GDP总量大约占世界总量的4%,但创造单位GDP所消耗的资源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很多。因此,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已经是不需要争论的问题。
(2)意义:从近期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防止经济出现大起大落的需要。从长远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从更广阔的视野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子孙后代和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3)现状:经济增长方式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根本性问题。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但增长方式转变难如人意。1994年制定“九五”计划时,就提出了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但是10年来,经济增长方式没有取得根本性转变,“两重两轻”即重速度、重数量、轻质量、轻效益和“三高一低”即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情况依然严峻。这不但消耗了大量的能源和资源,也付出了环境破坏的代价。目前,煤炭已属超能力开采,仍供不应求。国际原油价格节节攀升,压力很大。今后如果不在增长方式上有一个根本的转变,逐步走上新型工业化道路,资源、环境难以支撑,增长难以为继。
经济增长方式转换,一定要突破传统狭隘的发展思维方式,把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放在“四位一体”(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发展、人自身的全面发展)中去把握,赋予经济增长以新的含义。因为我国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不仅资源、环境约束相当严重,原来的那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已难以为继,而且推动新型工业与经济现代化、中国在未来新时期所面临的外部竞争压力,也要求我们必须转变经济增长的方式。还因为我国已经进入WTO的后过渡期,逐步与国际融合到一起,就有一个怎么样提高经济竞争力的问题。加上世界范围内的新技术革命崛起,这两个潮流同时涌来,给中国经济带来极大的压力,要提高本国的核心竞争力,必须转变增长方式。
(4)指导思想: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本质就是站在“人”的高度看问题,一切从生活质量出发,让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最根本问题,这一点解决了,也就解决了经济增长速度与质量的关系问题,也就解决了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在20多年改革发展的基础上,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强调了要通过经济文化的发展,实现、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通过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把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即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这是我们党在理论上的重大突破。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5)方式: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举全国之力,从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进行不懈的艰苦努力。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摒弃传统观念。要辩证地认识物质财富的增长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转变重物轻人的发展观念。发展应该始终把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作为出发点和归宿。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调整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主要途径和重要内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推进科技进步。一方面,科技进步既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标示了方向,同时也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有效手段。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加快体制创新。经济增长方式难以实现根本性转变,关键在于导致增长方式不合理的体制和机制还没有实现根本性转变。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强化企业管理。企业是经济活动的主体,也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微观基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提高国民素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归根到底要靠人。
㈡ 为什么中国要进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是这样的。中国打算产品内销来支持国货,导致内陆商品价格下调。同时增加销售量。以后的经济中心将会向内陆发展,这样,来改变中国内部的落后。
㈢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遇到哪些困难你认为如何解决
中国人赚了钱,只作生产投资,只为别人提供商品服务,不懂得消费,使中国消费市场经济始终发展不起来。
中国八十年代就提倡高消费、超前消费,鼓励发展第三产业,提倡发展服务业,为什么中国消费市场经济至今没发展起来呢?为什么中国2006年就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但真正意义的文化产业并没有发展起来呢?
这得从文化说起,“文化大革命”,无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差异,倡导平均主义,以低俗的群众斗争文化把“新文化运动”以来仅存的一点高尚传统文化斩草除根,社会文化充满矛盾与斗争,社会物质文明也越来贫困。由于“大跃进”与“文化大革命”,大多数中国人都保留很深的短缺挨饿记忆,对“饿肚子的文化革命”深恶痛绝。
改革开放后,提倡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极大解放了中国人民的主观能动性,中国传统高尚高雅文化也得以重生,国家经济因此迅速恢复发展。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改革文化总想方设法否定、批判、摆脱“文化意识形态”,自上而下的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调整,使人们越来越关注更实在的“生产力”“经济”,对文化意识形态越来越淡漠,越来越不懂得文化。社会越来越丧失高尚文化信仰,就连小学语文课本都自信地告诉学生“私欲推动了历史进步”。
随着以经济为中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文化的逐渐形成,人们又不知不觉被引向另一个极端,政治经济文化逐渐演变成功利的市场经济文化,国民意识形态文化取向越来越世俗,社会价值取向标准越来越混乱,社会精神文明越来贫困,人们越来越见利忘义,使高尚高雅文化只能在世俗功利的商业文化夹缝中生存。
这种越来越“唯物”“务实”“功利”的商业社会文化,认为身体需要才是人的最真实需要,最基本的衣食住行实物消费才是“合情合理”的最“真实”消费,对脱离身体需要的高尚思想文化有种“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本能抵触与鄙视,这种唯物功利主义的文化消费观念,导致中国人只青睐与身体物欲有关的文化消费活动,如异常发达的餐饮业、洗浴业,但这种基于嘴巴、胃口等感官享乐的娱乐文化消费只能让国人支出有限的富余资金。这种唯物主义的物质经济文化导致中国人在现代商业社会,仍象传统封建地主一样,有钱就买地,有钱就做房地产投资,只知道发展物质产业经济,不懂得人的主观能动性对创造社会价值的关键作用,不理解为什么高尚文化“消费”本身还能增加社会财富,不懂得文化对社会经济所起的决定性影响,导致中国文化消费经济始终发展不起来。
掌握中国80%财富的20%富人,一般都缺少高尚的精神文化信仰,在解决衣食住行问题后,各种感官娱乐也消费腻了,剩余的钱找不到合适的消费目标,就只好到处投资投机,由此造成流动性过剩,股票风险大,一般都用来买房子,由此把中国房价炒得越来越高,这种靠富人投资堆起来的房价,炒上去就很难降下来,而真正需要购房消费的普通老百姓,眼看房价越来越高,只好搜刮祖宗三代积蓄加贷款来买房。随着房地产价格的不断上涨,物价也跟着上涨,通货膨胀更加大了贫富差距,老百姓可支配的社会财富越来越少,越来越没钱进行消费,消费经济更难振兴,导致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越来越不平衡,越来越难以持续。
要转变中国经济发展方式问题,关键要振兴中国文化消费经济,消化国内产业经济所产生的剩余经济价值,改变中国目前偏重产业的经济发展方式。要振兴中国文化消费经济,关键是引导全社会信仰高尚的社会文化,调动掌握80%财富的那20%富人,自觉自愿地把财富用于社会文化消费,从根本上解决“想消费的没钱、有钱的又不消费”,却到处投资,又进一步加大贫富差距问题。
能发挥积极主观能动性的劳动才能创造剩余价值,能激发劳动者主观能动性的企业文化是引导企业创造剩余劳动价值之本因。应把缩小社会贫富差距的主要功夫放在思想文化教育上,让人民明白社会贫富差异之因——“主观能动性”差异,引导社会崇信高尚高雅的社会文化。同时给所有孩子都提供同等的免费教育机会,尤其要给孩子以传统高尚思想文化教育。只有高尚的思想文化教育才能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启发智慧,人有智慧才能创新科学文化,才能创造社会财富。给人民提供真正高尚而且可信的思想文化教育,才是减少人的主观能动性差异与社会贫富差异的最根本手段。
高尚文化——激发主观能动性——开启智慧——创造社会价值——形成社会财富——消费高尚文化,这一过程是文化创造经济,再以经济消费文化,提升人的文化智慧,经济与文化、智慧在循环往复的相互转化、相互促进中,不断地升值升华,不断地增长成长。
摘自http://natureamina.blog.163.com/blog/static/1232984732010101652431121/
㈣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在哪里
可是,在我们见到听到的“两会”上,房子的声音、低碳的声音高过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声音。可悲!我告诉你,制造业才是今天中国最大的危机。转变中国经济发展方式,也必须从制作业开始,这才是决定我们命运的重大抉择。 我从不认为,政府在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上会有多大的作用。恰恰相反,我们看到的常常是在阻碍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这个,我在以前出版的书中,已经说的很多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重要的不在于你有多少个下乡工程,有多少个振兴方案,而在于你是否给制造业提供了很好的营商环境。我一直说,我们制造业的营商环境始终在恶化,到今天没看到好转。这就是我们悲哀的地方。没有制造业的强盛,我们没有资格谈转型。我早在《产业链阴谋III》 里就给各位讲过微笑曲线。什么是微笑曲线?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库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和终端零售这六大环节,再加上生产制造,就叫做6+1的产业链。可是为什么这条6+1的微笑曲线的底端就是制造呢?制造的价值为什么就是最低呢?我们从来不知道为什么。我告诉你,那是因为谁控制了6+1的6,谁就控制了定价权,就可以把制造的利润完全吸干。只要我们是这条曲线中最弱的一环,一旦有风吹草动,我们就是最大的受害者。 经济增长不能只看GDP。企业投到房地产的钱哪里来的?是制造业。企业越是把钱从制造业抽离出来,经济发展的内力就越枯竭。企业利润才是我们真正的内需,企业有一个好的营商环境,才不会拿了钱全都跑去炒楼、炒股,做好了实体经济的产业链整合,才能藏富于企业、藏富于民,这才是经济增长的真正动力,才是我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 人民日报的这篇文章说,中国经济增长高度依赖国际市场,外贸依存度60%,远高过世界平均水平,称这是一条“外向发展难以持续的风险之路”。我在《新帝国主义在中国》 好了,日本都尚且逃不掉被美国人狙击,那么我们的企业呢?你要知道,我们的企业根本不掌握核心技术。不管“中国制造”可以堆成多高的山头,我们到现在还是做不了核心的东西。人民日报的文章说,中国企业缺乏核心技术,90%的出口是贴牌,靠着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来赚取国际产业链低端的微薄利润,称这是一条“国际竞争力难以提升的低端之路”。国际产业分工有条“U”型曲线,一端是高利润的研发、设计,一端是高利润的销售和服务,中间是低利润的加工生产,而中国就长期停留在这个低端。 我们还是踏实下来,搞好我们的制造业,少配合华尔街搞什么融资之类的东西。这些东西,我们根本干不过华尔街。你做了,也就是中了华尔街的圈套。只要我们能整合和掌控产业链,传统的消费品制造业也仍能创造出很高的利润。这才是我们真正的内需。我们不知道投了多少钱,包括税收的优惠,给了所谓的高科技产业,我想请问,结果是我们又创造了多少真正的“核心技术”呢? ------------------------------------------------------------------------------------------------------ 极视-东方好书榜 (国家原创动漫扶持项目。全球第一套德鲁克管理思想漫画丛书之2,《杜老师的一天》创下管理漫画销售新记录) 5、《决战新能源》(世界新能源经济为谁绽放?低碳经济已经开启一场新工业革命!)
㈤ 谈谈如何才能实现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中国不是资本主义市场,但是有资本主义市场的趋势,再过几十年应该可以变
㈥ 论述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关系
摘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这是根据现阶段我国发展的客观实际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的正确方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内容是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根本保证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
㈦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现状困境
还是老话题——三驾马车:消费、投资、出口。
1.消费,由于民生产业化,比如教育、内医疗、住房,导致容百姓将绝大部分财产投入到民生领域,而对其他商品早已无福消受,以至于消费市场越来越低靡。
2.投资,近年来GDP大部分投入到地产建设,很少一部分流入研发型产业,导致制造业发展极其困难,以至于很多公司将本来可以用于科研的经费投入到炒房的洪流,结果是萎靡不振制造业更是雪上加霜。
3.出口,这部分跟制造业也有很大关系,制造业的落后,导致我国产品质量没有任何技术性优势,被逼的只能提高汇率以低价格出售商品,造成进出口严重不平衡。
解决办法:中央还在想。
希望能有帮助。
㈧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途径有那些
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1重要性: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决策。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措施:(1)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增强创新驱动发展发展新动力。(2)推进经济结构战略型调整。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使经济发展依靠内需拉动,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总体战略,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3)推动城乡一体化。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要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4)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