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开发 > 区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

区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

发布时间:2021-03-01 09:53:24

Ⅰ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区域经济(regionaleconomy)是指在:

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理论;这种理论认为区域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就好像是处于;

(一)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是建立在工业生产生命循环;区域经济的盛衰主要取决于它的产业结构优劣;处在创新阶段的工业部门一般都布局在处于高梯度的经。

(二)梯度发展理论的动态表象——三种效应;在区域经济梯度推移。

(1)区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扩展阅读:

基本要素:区域经济。

在区域经济中,地理因素是其基本要素,一个国家的地理区位、自然资源会对国家的发展、国家经济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区域经济正是研究如何从地理的角度出发,在国际竞争中保护国家的自身利益。人类在地球上活动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

在国家的经济活动中,总是选择临近地区的合作。地域上的连接产生的经济关系称之为区域经济关系。这种关系通常表现为或者是联合和合作即经济集团化,或者是对立乃至是遏制、互设壁垒等,前者1称之为互补关系,后者称之为竞争关系!

Ⅱ 区域经济发展指标有哪些特别是经济发展的指标和环境的指标

环境指标:人类来对自源然资源的使用状态、对周围环境影响、环境污染对人类的潜在威胁以及人类在污染治理和资源保护方面的努力。具体设置人均耕地、水资源密度、人均NPP、平均降水量、森林覆盖率、人均金属矿产、绿地面积增长率、水土流失率、受灾率、人均废气排放、人均废水排放、人均固体废弃物排放、人均SO2排放、人均尘烟排放、污染治理投资占GDP比例、三废综合利用率等16项指标。
经济发展的基础指标是传统的GDP,虽然人们已认识到利用它作为衡量发展水平的唯一指标是片面的,但它们是迄今为止反映人类经济活动最重要的综合性指标,该子系统重点反映区域经济发展的结构、质量、效益、潜力及对外经济联系等方面。具体设置GDP增长率、人均GDP、技术密集型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对外贸易额占GDP比重、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资本金份额、产值利税率、工业产值增长率、农业产值增长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社会商品零售额增长率、财政收入增长率、经济波动系数、百万元GDP耗电量、百万元GDP货运量和人均利用外资额等17项指标

Ⅲ 试述区域经济增长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区别和联系

区域经济增长偏重于数量的概念,主要指由投入变化导致产出数量的增加,区域经济增长方式即通过生产要素投入的变化,包括生产要素数量增加、质量改善和组合优化来实现经济增长的方式。按照要素投入方式划分,经济增长方式大体分为两种:一种是通过增加生产要素占用和消耗来实现经济增长,即粗放型增长方式;另一种是通过提高生产要素质量、优化生产要素配置和提高利用效率来实现经济增长,即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是从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变为集约型增长方式。
区域经济发展的内涵比经济增长更广泛、深刻,它强调经济系统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是一个量变和质变相统一的概念,不仅包含生产要素投入变化,而且包括发展的动力、结构、质量、效率、就业、分配、消费、生态和环境等因素,涵盖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各个方面。
区域经济增长是量的增长,而区域经济发展是质的提高。经济发展包含经济增长,但经济增长不一定是含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不仅重视经济规模扩大和效率提高,更强调经济系统的协调性、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发展成果的共享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指按着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调整经济发展诸因素的配置方式和利用方法,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到科学发展的轨道上。

Ⅳ 区域经济发展趋势

20世纪80年代,为了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我国实行了重视沿海地区发展的非均衡发展战略,沿海地区取得了先行发展。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之间发展差距日益扩大,国家开始重视区域发展的合理布局,并着手对区域发展战略进行调整。20世纪末,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各种隐性的区域问题逐渐显露出来,如中部省份经济地位日益边缘化、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衰退、西部地区的严重落后等[4]。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推进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和东部地区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十一五”以来,国家从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战略出发,协调发展的政策不断完善,区域经济增长战略版图日臻完美。

(一)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确定了我国今后一段时期内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是: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图5-1)。

图5-1 中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示意图

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关键是要依据不同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强度和潜力,按照发挥比较优势、加强薄弱环节、享受均等化公共服务的要求,确定不同区域主体功能定位,进而明确区域发展的战略布局、发展重点、区域政策等,逐步形成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地区之间良性互动、地区间差距缩小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5]。为此,2006年国务院启动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研究和编制工作。2010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

按照《全国主体功能区划》,在国家层面上,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区域,并明确了各自的范围、发展目标、发展方向和开发原则。

(1)国家优化开发的城市化地区要率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参与全球分工与竞争的层次,发挥带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作用。

(2)国家重点开发的城市化地区要增强产业和要素集聚能力,加快推进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逐步建成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和全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增长极。

(3)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长江流域等农业主产区要严格保护耕地,稳定粮食生产,保障农产品供给,努力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区。

(4)青藏高原生态屏障、黄土高原—云贵高原生态屏障、东北森林带、北方防沙带、南方丘陵山地带和大江大河重要水系等生态系统、关系全国或较大范围区域生态安全的国家限制开发的生态地区,要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提高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建设全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示范区。

(5)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和世界文化自然遗产等1300多处国家禁止开发的生态地区,要依法实施强制性保护,严禁各类开发活动,引导人口逐步有序转移,实现污染物零排放。

(二)区域发展前景

1.西部地区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实现国家政治安定、环境安全、资源安全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符合国家整体利益,也符合西部发展的要求。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西部地区,包括西藏、四川、重庆、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广西、内蒙古12个省(区、市)。2008年,西部地区土地面积占全国的71.9%,人口占全国的27.9%,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17.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70.5%,粮食产量占全国的26.4%,原煤产量占全国的44.0%。

2010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会议确定,西部大开发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中居于优先地位,今后10年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总体目标是:西部地区综合经济实力上一个大台阶,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建成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上一个大台阶,基本公共服务能力与东部地区差距明显缩小;生态环境保护上一个大台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遏制。

会议明确了西部地区今后一段时期的重点发展方向:

(1)以培育特色优势产业为龙头,大力发展农牧业、现代工业和服务业,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使西部地区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2)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西部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成果。

(3)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充分发挥政府推动和市场机制两方面的作用,全面增强西部大开发活力。

(4)以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为基础,坚持开发和保护相互促进,全面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5)以重要经济区为发展引擎,实行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提高西部大开发的综合效益。加快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强综合交通网络、信息基础设施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成渝、关中—天水和广西北部湾等经济区发展,支持呼和浩特、包头、银川、新疆天山北坡、兰州、西宁、格尔木、陕甘宁等经济区发展,培育滇中、黔中、西江上游、宁夏沿黄、西藏“一江三河”等经济区,形成对周边地区具有辐射和带动作用的战略新高地。

2.中部地区

中部崛起战略是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部分,促进中部发展的重要举措。中部地区包括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河南和山西6个省。2008年,中部地区土地面积占全国的10.7%,人口占全国的27.1%,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19.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全国平均水平的78.7%,粮食产量占全国的31.0%,原煤产量占全国的39.0%。

2009年12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规划提出了2015年总体发展目标和2020年展望目标。规划确定到2015年中部崛起要实现4项目标: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力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城镇化率提高到48%;经济发展活力明显增强,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自有品牌、优势企业、产业集群和产业基地;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升,大江大河防洪体系基本形成,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进展,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明显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长率均超过9%。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规划确定了今后一段时期的重点任务:

(1)加强粮食生产基地建设,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着力把中部地区打造成为高产稳产的粮食生产基地。到2020年,力争使中部地区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3。

(2)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巩固提升能源原材料基地地位。加大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力度,加快能源基地建设步伐,加快钢铁、有色、石化、建材等优势产业的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加强重要矿产资源勘查,增加后备资源储量。

(3)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推进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

(4)建设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加快构建相互衔接、互为补充、协调发展的综合交通体系。

(5)以“两纵两横”经济带和六大城市群为核心,加快重点地区发展。加快构建沿长江、沿陇海、沿京广和沿京九“两纵两横”经济带,形成支撑中部崛起、促进东中西协调发展的重要区域。大力发展武汉城市圈、中原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带、环鄱阳湖城市群、太原城市圈六大城市群,培育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增长极。

(6)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提高中部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耕地保护,提高水资源利用综合效益,提升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加强大江、大河及其主要支流源头区、重点水源涵养区、水土流失严重区、自然保护区、调水工程水源地等生态建设与保护;做好大江、大河、大湖综合治理,加快南水北调工程建设。

(7)积极发展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8)以薄弱环节为突破口,加快改革开放和体制机制创新。

3.东部地区

东部地区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但南北方发展不均衡。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东、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海南10个省(市)。2008年,东部地区土地面积占全国的9.5%,人口占全国的36.7%,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54.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63.9%,粮食产量占全国的25.7%,原煤产量占全国的9.7%。

东部地区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生长点。在“率先发展”的基础上,按照国家战略,东部地区将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进行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大力推动增长方式转变,继续充当科学发展排头兵的角色,发挥领跑作用。2008年以来,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勾画出东部地区的未来发展蓝图:《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4号)等。

(1)珠江三角洲地区:到2020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基本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以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形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技创新能力,形成全球最具核心竞争力的大都市圈之一,城镇化水平达到85%左右,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环境质量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2)长江三角洲地区:到2020年,力争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形成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在重要领域科技创新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区域内部发展更加协调,形成分工合理、各具特色的空间格局,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人民生活更加富裕,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城镇化水平达到72%(核心区75%左右)。

(3)黄河三角洲地区:到2015年,基本形成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高效生态经济发展新模式,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基础设施趋于完善,水资源保障能力和利用效率明显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得到加强,人民生活质量大幅提升。

(4)海峡西岸经济区:到2020年,率先建立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统筹协调能力明显提高,人民生活更加富足,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生态环境优美,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生态文明建设位居全国前列,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4.东北地区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化工业的重要基地,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农业副产品生产基地。东部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3个省份。2008年,东北地区土地面积占全国的8.2%,人口占全国的8.3%,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8.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14.3%,粮食产量占全国的16.9%,原煤产量占全国的7.2%。

2009年9月,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3号),提出了东北地区的发展重点:

(1)优化经济结构,建立现代产业体系。贯彻落实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加大结构调整力度,积极培育潜力型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辽宁沿海经济带、沈阳经济区、哈大齐工业走廊、长吉图经济区加快发展,建设国内一流的现代产业基地。

(2)加快企业技术进步,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3)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加强东北地区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形成稳固的国家粮食战略基地。开展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以水、电、路、气等为重点的村镇基础设施建设。

(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全面振兴创造条件。加快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优化能源结构。

(5)积极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促进可持续发展。培育壮大接续替代产业,构建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由政府统筹部分准备金专项用于解决资源型城市环境治理等问题。在资源开采处于成长期或成熟期的资源型城市开展可持续发展试点。

(6)切实保护好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切实加强湿地保护与恢复、沙化土地治理和矿山环境整治等生态工程建设。加强松花江、辽河等重点流域的水污染防治,加大城市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力度。

Ⅳ 区域经济学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什么

区域经济学的概述

经济区域是按人类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规律划分的,具有均质性和集聚性,经济结构基本完整,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发挥特定作用的地域单元。区域经济是一个国家经济的空间系统,是经济区域内部社会经济活动和社会经济关系或联系的总和,是经济区域的实质性内容。

区域经济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在一定自然区域或行政区域中变化或运动规律及其作用、机制的科学。是经济学与经济地理学相结合的产物。

1、区域经济学是运用经济学的观点,研究国内不同区域经济的发展变化、空间组织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性应用科学。

2、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和揭示区域与经济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主要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力的空间分布及发展规律,探索促进特定区域而不是某一企业经济增长的途径和措施,以及如何在发挥各地区优势的基础上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提高区域整体经济效益,为政府的公共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

3、具体分析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规律性问题(包括区域特征分析,目标系吮与政策、手段,产业结构演进,人口增长与移动,城市建设与布局,区域国土规划,区域联合与区际利益的协调,区域比例关系。学科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城市化与城市经济问题、空间结构理论、区域生产力布局、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农村经济、区带规划及管理、区域投融资等。

区域经济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区域就是一定的地理空间。区域内的自然资源状况、人口分布状况、交通状况、教育水平、技术水平、工农业发展水平、消费水平、政治制度等等,对于该区域的社会经济活动和生产过程的影响极大。如何使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达到整体最优效果呢?区域经济学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的。

它的形成和发展最早源于1826年德国经济学家杜能提出的农业区位论,至今已有近180年的历史。然而,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科学,它大体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区位研究由微观向宏观领域的不断扩展,以及各国政府为解决区域问题而加强对区域经济活动的干预,大规模开展各种区域规划工作,区域经济学获得了迅速的发展。最初兴起于西方国家,东欧和原苏联在60年也掀起了区域经济学研究的热潮。我国则直到80年代后才开始这方面的工作。

区域经济学与经济地理学密切联系的一门学科。它一方面对区域的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进行经济评价,对区域的经济、社会因素进行分析,更主要的是制定区域发展纲要提出科学的依据,并为区域经济建立起计量经济模型。

区域经济学产生的历史背景有三个方面:

(1)经济背景,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地域分工不断深化,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如日本的表、里差异,美国的东北部同西部和南部的差异,英国的英格兰与苏格兰、北爱尔兰的差异以及苏联的东、西差异等;二是区域经济问题的显露,如美国的田纳西河流域,1933年人均收入只有168美元,不及全国平均收入的一半,英国英格兰的西北部、东北部和苏格兰失业率超过25%,威尔士失业率超过36%,而伦敦和东南英格兰的失业率不到14%。

(2)政治背景,在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到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政府的经济职能加强,政府有能力干预区域经济发展;在东方,社会主义制度诞生,一方面,社会主义国家实行计划经济,政府是配置资源的主体,政府可以在区域之间配置资源,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经济要求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包括区域之间。

(3)科技背景,第三次科技革命,使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更先进,与其他经济学科明显不同。

正是在上述三个背景下,形成了区域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主要观点、代表人物

前关于区域经济的研究对象尚未形成统一的观点,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

(1)区域经济学是研究特定地理范围的经济学,它与一般经济学并无什么差别,只是其研究范围是区域而不是国家,持此种观点的多为初学者。

(2)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地理分布和空间组织规律,所以又将其称为空间经济学,持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有诺斯、里查森、胡佛等。

(3)研究区域的主要问题,持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有诺斯、里查森、胡佛等艾萨德(被誉为西方区域经济学的创始人)、周起业和刘再兴等。

(4)研究区际差异和联系,持此种观点的代表人物主要是杜贝。

(5)研究区域与经济相互作用规律和相互关系,持此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是张敦富。

(6)从宏观角度研究国内不同区域经济发展及其相关关系的决策性科学,持此种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陈栋生、李京文、郝寿义和安虎森等。

Ⅵ 简述决定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

环境指标: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使用状态、对周围环境影响、环境污染对人类的潜在威胁以及人类在污染治理和资源保护方面的努力。具体设置人均耕地、水资源密度、人均NPP、平均降水量、森林覆盖率、人均金属矿产、绿地面积增长率、水土流失率、受灾率、人均废气排放、人均废水排放、人均固体废弃物排放、人均SO2排放、人均尘烟排放、污染治理投资占GDP比例、三废综合利用率等16项指标。经济发展的基础指标是传统的GDP,虽然人们已认识到利用它作为衡量发展水平的唯一指标是片面的,但它们是迄今为止反映人类经济活动最重要的综合性指标,该子系统重点反映区域经济发展的结构、质量、效益、潜力及对外经济联系等方面。具体设置GDP增长率、人均GDP、技术密集型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对外贸易额占GDP比重、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资本金份额、产值利税率、工业产值增长率、农业产值增长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社会商品零售额增长率、财政收入增长率、经济波动系数、百万元GDP耗电量、百万元GDP货运量和人均利用外资额等17项指标

Ⅶ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基本经验

(一)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历史经验表明,国内地区差距的缩小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它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市场的力量和政府干预相互作用的结果。当前,中国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经济发展中市场调节的成分不断增加,市场机制的作用日益加强,这些因素都不利于地区差距的缩小。90年代,尽管中国政府强调区域协调发展,出台与实施了系列政策措施,但是区域差距扩大的态势并没有根本扭转和解决。因此,继续采取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逐步缩小地区差距特别是东西差距,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将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也是今后应该坚持的一个长期发展战略方针。
(二)建立区域经济关系协调机制
区域经济增长机制是保证区域经济持续、稳定和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要确保区域经济快速增长,就必须有一个能促使区域经济增长运行良好的机制。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是经济利益,建立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就必须在有利于区域经济利益的提高上做文章。
90年代中央政府在制定区域政策时,注重运用政策手段建立区域经济关系协调机制,这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首先,逐步增强中央政府协调地区经济利益关系的能力;其次,加大向中西部地区投入的力度,实现增长速度上的协调。具体表现为建立规范化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适当调整国家投资布局政策,有限度地减少国家在东部地区的直接投资比重,逐步提高国家在中西部地区的投资比重,并且对西部地区实行一定程度的投资优惠政策;再次,利用经济杠杆,促进比较优势的发展,实现区域分工的协调。具体表现为充分发挥国家投融资政策在地区经济布局中的调控作用,协调国家产业政策与区域政策之间的关系;最后,成立区域间协调发展组织机构,协调区域合作。
(三)正确处理好沿海发达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与支持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的关系
区域经济差距过大,必然造成区域间的矛盾和冲突,甚至引起一些不稳定的因素。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虽然我国在改革开放后经济增长势头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从总体上看,我国经济的整体水平还很低,至今仍是发展中国家。沿海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也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我们不能因为沿海地区相对内地较为发达,就迫不及待地挖肉补疮,以抑制沿海地区的发展为代价换取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在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中国经济发展将同时面临着缩小两大差距即国际差距与国内地区差距的问题。
要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需要更多地依靠沿海地区,进一步加快经济发展,率先实现现代化;要缩小国内地区之间的差距,就必须加大转移支付的力度,积极扶持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客观上,二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冲突,如何协调这一矛盾,将影响未来中国政府区域经济政策的决策与实施。
(四)中央政府区域政策的目标取向:区域统筹
实践表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与国家的宏观政策有着密切关系。国家宏观调控可以减轻或缓解市场化过程对区域发展的消极影响,是市场机制的必要补充。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国家运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及其相关政策,以引导生产要素和社会资源的流向,使资本、知识、技术、商品和人力资源向中部和西部地区流动。中国未来的区域协调发展,中央政府的宏观区域政策仍将扮演着重要角色。增长与协调是中央政府区域政策需要解决的两个重要目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增长目标应主要依靠市场机制来取得,宏观经济政策主要是解决区域协调问题。由于单纯的市场力量一般会扩大而不是缩小地区差距,因此,中央政府需要采取逆市场调节而不是顺市场调节的方式,从多方面帮助欠发达地区发展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央区域政策更应注重区域统筹发展。

Ⅷ 结合实际,简述城市产生与发展的区域基础(条件)

一. 区域自然地理条件 
自然地理条件如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首先作为人类生存环境,通过影响人口分布而影响城市的形成发展。大城市对自然条件的依存关系比非特殊职能的小城镇要紧密得多,因此大城市地域分布上的规律性更典型。世界百万人口以上城市的分布,具有在中纬度范围内向低纬方向缓慢移动的趋势。 
大多数城市的分布,既要求气温适中,又要求有适度的降水。城市绝大多数分布在较湿润地区。是进入城镇化后期人们对适于户外活动和有益于健康的气候环境的追求。 
区域地形条件与城市分布也有密切关系。大城市大多分布在海拔不足200m的濒海、濒湖或沿河的平原地带。我国城市按其所在的区域地形分类,有10种类型:
1.滨海城市。多依托优良港湾或便利的海运条件而形成发展,这类城市所在的滨海平原极为狭窄,背靠着低山丘陵是其共同的特点。
2.三角洲平原城市。城市距海远近与三角洲大小有关,但一般距海较近。与滨海城市的差异在于周围平原广阔,水网稠密,土肥人众,农产资源丰富是城市形成发展的主要优势。以南方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密集城市群最典型。
3.山前洪积冲积平原城市。这是我国城市形成发展中最重要的一种区域地形类型。山前堆积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而有坡度,水源丰富又排灌条件良好,为城市发育提供了优良环境。这类城市在我国北方分布十分广泛,尤以华北平原外侧沿着燕山南麓、太行山东麓、淮阳丘陵北麓、鲁中南丘陵山地外缘的一连串城市数量最多。
4.平原与低山丘陵相邻接的城市。这类城市处在窄狭平原和低山丘陵的交接地带。城市本体虽是平原地形,并都临河,但因平原狭窄,间有残丘起伏或周围一侧地形破碎。最典型的是镇江以上长江中下游平原边缘的城市。
5.低山丘陵区的河谷城市。多位于河谷,临河是共同特点。当低山丘陵区的河谷平原较宽阔时,城市地形较平坦;当河谷平原比较窄小时,城市则有山城特点。当河谷平原成盆地状时,则城市均靠盆地边缘。这类城市在江南丘陵区数量最多、最典型。
6.平原中腹的城市。城市位于广阔的平原面上,不临海、不背山、面坡小、地势低平甚至低洼。在古代,这种区域的城市发展条件相对较差。
7.高平原上的城市。数量很少,都分布在开阔、平坦,海拔在1000m上下的蒙古高原面上。
8.高原山间盆地和谷地的城市。在我国地形二级阶梯的高原上,绝大多数城市均集中在相对低平的山间盆地或谷地,并滨临河流,如位于云贵高原坝子和谷地中的城市。
9.中山谷地城市。在海拔500—3000m的中山地区,相对高差较大,城市一般位于狭窄的河谷平原,如南平、十堰、攀枝花。
10.高山谷地城市。在3000m以上的高山地区,城市极少。必定在河谷之中,如拉萨。 1983年我国289个城市在上述10类地形区的分布频数如表3-1。概括地说,我国平原地区的城市多于低山丘陵地区,中山、高山地区数量极少;除了大平原中腹和三角洲平原外,城市选择两种地形过渡或交接的部位形成发展非常普遍;除了平原城市要濒临江河湖海以外,丘陵、山地区的城市多趋于河谷,临水也是普遍特点。
二.区域经济地理条件 
区域经济地理条件的内容更加丰富多样。矿产资源、淡水资源、水热资源、动植物资源的丰饶度及其组合,基础设施的状况,区域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经济发展的历史传统,现状经济的发展水平和结构特征,未来的开发潜力等等都可以影响区域的城市发展。这些条件有的是自然地理条件的衍生转化,有的是区域经济开发的历史积累,还有的是未来的发展可能性。 
城市与区域经济地理条件之间具有密切关系的基础原理就在于城市在任何时候都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城市要从区域获取发展所需要的食物、原料、燃料和劳动力,又要为区域提供产品和各种服务。城市和区域之间的这种双向联系无时无刻不在进行。区域能够向城市提供多少食物、原料、燃料、劳动力,区域又能够吸收多少城市的产品和服务,城市与外界区域目标有什么样的交流手段,就成了城市发展的基础。因此我们常说城市是区域的缩影,区域的中心和焦点。区域整个历史的特殊状态,规定了每个城市的特点。

Ⅸ 什么是区域经济 区域经济的特点

直辖以来,重庆经济和城镇化率均得到飞速发展,GDP年均增长11.4%,城镇化率年均增长1.73%,两者均高于全国平均增幅。2007年末重庆常住人口2,816万人,比上年增加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361.35万人,增加50.06万人,城镇化率48.3%,比上年提高1.6%,但同时重庆具有“大城市与大农村并存、大工业与大农业并存”的格局,具有幅员面积大、城乡差距大、地区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等特点,这些特点也决定了重庆城镇化的特点。重庆城镇化发展特点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一、城镇化绝对值偏低,但发展迅速2007年重庆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111.82亿元,比上年增长15.6%,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4,622元,比上年增长15.2%。按同期汇率计算,人均GDP首次突破2,000美元。以世界相近发展水平国家(地区)的城镇化水平作为参照,人均GDP突破2,000美元时,城镇化率一般达到60%以上。2007年重庆城镇化率仅为48.3%,与其应达到的水平相差十几个百分点。重庆城镇化发展水平绝对值偏低,但重庆城镇化率由直辖初的31%增加到2007年的48.3%,10年时间内增长17.3%,年均增长1.73%,远高于全国平均增速,也高于世界城镇化发展的平均增速,重庆城镇化发展迅速。重庆城镇化绝对值偏低,但发展迅速,是重庆城镇化发展的基本特点之一。二、区域发展不平衡重庆城镇化区域发展不平衡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重庆1小时经济圈、渝东北地区和渝东南地区三大经济圈之间的发展不平衡;二是重庆三大经济圈内各区县之间发展不平衡。按照基础条件较好、道路交通便捷、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强、经济联系密切、发展水平接近的原则,将距内环高速公路1小时车程范围内符合条件的区县,纳入1小时经济圈。1小时经济圈有23个区县,面积2.87万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34.8%,2006年末常住人口1,673.6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59.6%,城镇化率达到59.7%,远高于全市平均水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充分考虑经济流向、发展水平、主要交通干线走向以及地理区位等因素,以重庆三峡库区为主体,将11个区县纳入渝东北地区范围,面积3.4万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41.3%,2006年常住人口850.9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30.3%,城镇化率仅为29.5%,远低于全市平均水平。渝东南地区有6个区县,幅员面积1.98万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24.0%,2006年常住人口283.5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总数的10.1%,城镇化率仅为21.5%,仅为全市平均水平的46%。城镇化发展区域差异的另一个表现是重庆所辖的各区县之间的城镇化差异。1小时经济圈内各区县城镇化率差距明显:有6个区城镇化率达到100%,而同位于圈内的大足县城镇化率仅30.9%,刚步入城镇化加速发展期,两者相差3倍多。1小时经济圈内城镇化率高于60%的区县有11个,其余12区县的平均水平仅41.3%,尚未达到重庆平均水平。渝东北地区除了万州城镇化率为47.5%,略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外,其余区县城镇化率均低于30%,最高仅为28.6%。渝东南地区的六区县均处于城镇化发展的前期,仅黔江区和武隆县城镇化率超过25%,其他四区县城镇化率仅为20%左右,最低的酉阳县才17.2%。重庆城镇化三大经济圈之间、三大经济圈内各区县城镇化发展不平衡是重庆城镇化发展的另一个基本特点。三、重庆城镇化发展出现断层重庆2006年城镇化率为46.7%,达到城镇化平均水平的区县16个,占重庆总区县数的40%。超过平均水平的区县中,有6个是完全城镇化,城镇化率达到100%。另外,双桥区虽然总人口仅4.66万人,但其城镇化率达到89.5%,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此外,61%~68%之间有4个,47%~51%之间有5个,而区间51%~61%和61%~89%之间没有。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的24个区县中,40%以上的仅有2个,区间30%~35%有5个,其余17个区县城镇化率均低于30%,处于城镇化发展的初期阶段。从以上分析可得出重庆城镇化的另一个基本特点,即各区县城镇化梯度发展的断层现象明显。四、重庆城镇化水平虽然在西部有较强的优势,但和其他直辖市相比差距不小将重庆城镇化水平和西部其他十一个省区,即内蒙、宁夏、陕西、甘肃、青海、新疆、西藏、四川、贵州、云南和广西比较可知:重庆城镇化水平在西部地区排第二,仅次于内蒙古自治区,重庆在西部优势地位明显。但和其他三个直辖市相比,重庆差距还不小。从直辖这个层面上讲,重庆的城镇化率偏低。北京城镇化率是其1.8倍,上海城镇化率几乎是其2倍,天津城镇化率也是其1.6倍。北京、上海、天津城镇化发展均超过70%,已经步入城镇化发展的后期。重庆处于加速发展期的中期,未来发展形势看好。五、人口基数大,城镇化发展任务艰巨重庆2007年常住人口为2,816万人,位列四个直辖市之首,远多于其他三个直辖市,分别是北京总人口的1.8倍、天津总人口的2.6倍、上海总人口的1.5倍。在总人口不变的情况下,重庆城镇化率提高一个百分点需转移28.2万乡村人口,而北京、上海、天津仅为15.8万人、18.2万人、10.8万人。重庆人口基数大,城镇化处于加速发展中期,发展任务艰巨是其另一个特点,要提高到一个较高水平还需着眼于长远发展。作者:重庆大学来源:《合作经济与科技》

阅读全文

与区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