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影响中国经济重心变迁的几个代表性事件是什么
近两年,我国资源、人口、土地红利不断消减,出口、投资、房地产等拉回动增长的传统引擎答明显动力不足,多年快速发展累积的风险不断凸显释放。我国经济发展的条件和环境已然发生重大改变,传统增长模式无法适应,而依靠结构优化、效率提高、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动力,为中国经济增长开启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就是新的动力格局开始显现。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投资,服务业增加值超过第二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明显高于工业平均增速,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都反映了经济结构调整的积极成效。当然,眼下不少地方、行业和企业正在承担着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阵痛,主要表现为工业增幅回落较多,投资增幅持续放缓,主导经济增长的传统“发动机”乏力,必然导致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困难增多。透过这些有快有慢、有喜有忧的数据,我们一方面看到转方式、调结构取得重要进展,另一方面则是整体经济运行对传统增长动力的依赖仍然比较强,而其内在动能却在急剧衰减。
2. 谁能告诉我关于天津港的详细信息,特别是现状和发展前景,以及所需人才类型(回复翔实准确另有加分)
一部分:天津港基本情况
天津港位于华北平原海河入海口,是中国最大的人工港,我国北方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天津港的历史最早可以上溯到汉代,自唐代以来形成海港。1860年正式对外开埠,是我国最早对外通商的港口之一。塘沽新港始建于1939年,建国后经过3年恢复性建设
,于1952年10月17日重新开港通航。
天津港现有水陆域面积近200平方公里,陆域面积47平方公里,规划到2010年港口陆域总面积达100平方公里。目前,天津港航道可进出20万吨级船舶,水深-17.4米。天津港主要分为北疆、南疆、东疆、海河四大港区,天津港集团公司所属公用泊位76个,岸线长度15.6公里。北疆港区以集装箱和件杂货作业为主;南疆港区以干散货和液体散货作业为主;海河港区以五千吨级以下小型船舶作业为主;东疆港区为天津港正在建设的新港区,规划面积为30平方公里。
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是天津港的主体,目前拥有总资产210亿元,员工2万人,下属二级企业和单位共计63家。在2006年全国500强企业评选中,位居第409位,港口行业第二位。
第二部分 天津港特点
1、天津港是中国最大的人工港。天津港是在淤泥质浅滩上人工挖海建港、吹填造陆建成的。随着港口治理泥沙回淤技术的发展,人工港在深水化建设上的优势逐渐显现,为天津港跻身世界深水港行列奠定了基础。
2、天津港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天津港处于京津城市带和环渤海经济圈的交汇点上,是首都北京的海上门户,北京经海运外贸进出口总值的90%以上经天津港下水。天津港也是环渤海中与华北、西北等内陆地区距离最短的港口,综合运输成本最低。随着我国经济由南向北的梯次发展,天津港在北方地区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
3、天津港经济腹地广阔、发展潜力巨大。目前,天津港能够服务和辐射的范围包括京津冀及中西部地区的14个省、市、自治区,总面积近50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面积的52%。天津港70%左右的货物吞吐量和50%以上的口岸进出口货值来自天津以外的各省区,对腹地的辐射力和影响力较强。随着环渤海经济的振兴、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的推进,天津港腹地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为天津港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4、天津港依托优势明显。天津港所依托的天津市城市载体功能强大,现代交通体系比较完善,金融、贸易、保险、信息等综合服务功能完善,为天津港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托。
5、天津港对外联系广泛。天津港处在欧亚大陆桥的桥头堡地位,距离日本、韩国的海上运距最短,距中亚、西亚的陆地距离最短,是蒙古、哈萨克斯坦等临近内陆国家的出海口,是连接东北亚与中西亚的纽带。天津港的国际交往广泛,目前已同世界上的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港口有贸易往来,每月集装箱航班400余班。
6、天津港是货类齐全的综合性国际大港。根据市场的需求,天津港已形成了以集装箱、原油及制品、矿石、煤炭为“四大支柱”、以钢材、粮食等为“一群重点”的货源结构,是环渤海地区规模最大的综合性港口。天津港是我国最大的焦炭出口港,第二大铁矿石进口港,中国北方的集装箱干线港,并已跻身全国油品大港行列。
7、天津港的现代化水平全国领先。通过广泛采用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天津港的港口现代化、信息化程度在全国港口中位居前列。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连续装卸船设备,南疆港区采用的10公里长皮带长廊煤炭输送技术创世界之最。建立了国际贸易与航运服务中心及电子口岸,可为客户提供快捷、高效的口岸“一站式”服务。
第三部分 天津港“十五”成就
近年来,在天津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天津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实现了各项工作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港口规模不断扩大、港口等级显著提高、港口功能日臻完善、布局结构更趋合理、现代企业制度初步建立、人文环境和谐共融、核心竞争力和对外影响力进一步增强,步入了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
基本建设投资由“八五”时期的年均5亿元到“九五”时期的年均7亿元,再到“十五”时期的年均26亿元。“十五”时期,天津港累计投资129亿元,在全国沿海港口率先完成了对老码头的改造,港口深水化、大型化、专业化步伐不断加快,可满足世界最先进集装箱船舶及主流干散货船舶进港的需要。相继完成了10万吨级和15万吨级航道建设,港口等级由5万吨级提高到15万吨级,创造了在淤泥质海滩建设深水港的先例,跻身国际深水港之列。
天津港生产也呈现跨越式发展,从1952年重新开港时年吞吐量74万吨到吞吐量突破1000万吨用了22年;从1000万吨到2000万吨用了14年;从2000万吨到2001年突破亿吨用了13年。从1亿吨到2004年实现2亿吨仅仅用了三年时间,与北方其他港口吞吐量之间的优势明显增加。2005年,天津港完成货物吞吐量2.4亿吨,居世界港口第6位。集装箱完成480万标准箱,居世界集装箱港口第16位。天津港总吞吐量占全国沿海主要港口吞吐量的比重由“九五”末期的7.6%提高到8.4%。
第四部分 天津港未来发展规划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明确把天津滨海新区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布局。天津港是滨海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天津市最大的比较优势和核心战略资源。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为天津港创造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天津港要进一步加快发展,努力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港。“十一五”时期,天津港将投资367亿元,进一步扩大规模、提高等级、完善功能,增强天津港的核心竞争力。
一是加快码头项目建设,提高港口吞吐能力。重点建设北港池16个集装箱泊位、30万吨级原油码头、10万吨级LNG码头、南疆大型专业化煤炭及矿石泊位等,到2010年天津港吞吐能力达到3.3亿吨,集装箱吞吐能力达到1200万标准箱,满足国内外货物大进大出的要求。
二是加快公用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提升港口等级。重点建设深水航道、防波堤等项目,完善天津港集疏运体系。25万吨级航道工程2007年完工,航道水深将达-19.5米,届时只要能进入渤海湾的船舶天津港都能接卸。
三是加快物流项目建设,完善港口功能。建设26.8平方公里南疆散货物流中心,成为国内最大的现代化综合性干散货和液体散货物流中心及贸易基地。建设7.03平方公里北疆集装箱物流中心,形成与南疆散货物流中心相呼应的又一重要物流基础平台。建设天津国际贸易与航运服务区工程,形成港航企业聚集,航运市场要素活跃,配套服务完善的特色航运CBD。
四是开发建设30平方公里的东疆港区,拓展天津港未来发展空间。建成后的东疆港区分为码头作业区、物流加工区、综合配套服务及预留发展区“三大区域”,具有码头装卸、集装箱物流、商务办公、生活居住、休闲旅游“五大功能”。 将东疆港区的一部分辟建成为东疆保税港区,发展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国际转口贸易、出口加工等业务,成为我国发展保税物流层次最高、政策最优惠、功能最齐全、区位优势最明显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
到2010年,天津港货物吞吐量将突破3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000万标准箱,港口等级达到30万吨级,成为设施先进、功能完善、管理科学、运行高效、文明环保的现代化国际深水港;成为面向东北亚、辐射中西亚的集装箱枢纽港,中国北方最大的散货主干港,规模最大开放度最高的保税港区,环渤海地区最大的综合性港口,成为世界一流大港,为天津的经济发展,为区域经济的振兴做出更大贡献!
3. 天津港腹地
楼上两个外行了,腹地是指物流运输覆盖的范围
天津港在全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现代物版流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权。近年来,在天津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天津港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港口功能日臻完善,开发建设了南疆散货物流中心和北疆集装箱物流中心以及多个分货类分拨中心,建设了天津国际贸易与航运服务中心,为客户提供了口岸“一站式”服务,港口的对外辐射力和影响力明显提高。
目前,天津港能够服务和辐射的范围包括京津冀及中西部地区的14个省、市、自治区,总面积近50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面积的52%。天津港70%左右的货物吞吐量和50%以上的口岸进出口货值来自天津以外的各省区,对腹地的辐射力和影响力较强。随着环渤海经济的振兴、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的推进,天津港腹地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为天津港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4. 天津市发展状况及面临的问题。
天津外向型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这座拥有6 0 0 多年历史的近代中国著名的工商业城市重新焕发了活力。天津地处中国环渤海地区的中心,距首都北京仅1 2 0 公里,面积1 . 1 9 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 0 1 0 万,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港口城市,也是中国东部沿海开埠最早的城市之一。这里拥有着辉煌的近代中国工商业发展的历史,建国初期,天津更是创造了像第一台电视机、第一台拖拉机、第一只手表、第一台缝纫机等几十项新中国的“第一”。今天的天津由于有了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宏伟战略,由于有了中央政府和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由于有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由于有了全市上下的不懈努力,在经济社会和城市建设的诸多方面都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出现了一个日新月异的变化。
一、经济总量快速增长
天津作为中国的四大直辖市之一,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沿海开放城市。中央政府为了带动环渤海区域经济的发展,继深圳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之后,把加快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纳入了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确定滨海新区做为全国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近几年来,天津的经济持续快速发展,2 0 0 7 年,全市生产总值超过5 0 0 0 亿元,比上年增长1 5 % ,比2 0 0 0 年增长1 . 5 倍,人均G D P 接近6 0 0 0 美元,全市财政收入超过1 2 0 0 亿元,增幅3 0 % 。在对外开放领域,截至目前,全市共批准外商投资项目超过2 万个,累计直接利用外资合同额突破7 0 0 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 7 0 亿美元,世界5 0 0 强企业有1 2 8 家在天津投资,天津已成为全国外商投资回报率最高的地区之一。对外贸易2 0 0 7 年前1 1 个月实现进出口总额1 1 7 亿美元,同比增长2 7 % ,其中出口6 8 亿美元,同比增长3 2 % ,进口4 9 亿,同比增长2 0 % 。天津口岸贸易从2 0 0 6 年开始成为全中国第4 个突破千亿美元的大港。
二、一批优势产业不断壮大
电子信息、汽车、冶金、化工、生物技术与现代医药、新能源及环保是天津传统六大优势产业,产值超过全市工业的7 0 % 。目前,我市手机年产量超过1亿部,占全国的四分之一,无缝钢管产量达到2 0 0 多万吨,居全国之首。轿车产量达到4 0 多万辆,占全国产量的十分之一左右。近两年,在大型石化、航空、装备制造等领域,随着国内外一批世界级产业基地项目落户天津,一批新优势产业不
断壮大。在大型石化方面:天津已被确定为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我们在沿海规划启动了8 0 平方公里的滨海化工区,目前已有包括中石化、壳牌、道化学等十多家世界5 0 0 强企业入区,区内包括百万吨乙烯和千万吨炼油项目在内,总投资超过1 0 0 0 亿元的2 0 多个项目已经或马上开工建设。很多中外投资者已经用中国的“休斯敦”来展望天津化工发展的未来。在航天航空领域:全球瞩目的总投资规模超过7 0 亿欧元的空客首家海外生产厂—A3 2 0 系列飞机总装项目已经正式落户天津,2 0 0 9 年第一架飞机将从这里起飞,天津继美国西雅图、法国图卢兹、德国汉堡之后,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拥有大飞机总装线的城市。我市规划了占地1 0 0 平方公里的现代化临空产业区,国家民航总局将中国唯一的国家级民航科技产业化基地落户在这里,包括中国航天运载火箭大型发动机、美国孟菲斯等一批大型飞机配套项目也逐步落户。天津正在成为世界航空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天津良好的投资前景不仅吸引着境外投资,今年以来,包括中远、中钢、中国一重等在内多家大型国有部属企业纷纷将生产基地向天津转移,或将物流、研发基地设在这里。2 0 0 7 年6 月,中船重工决定建设华北地区最大的造修船基地,天津的年造船能力将达到3 0 0 万吨。
三、城市载体功能日趋完善
近年来天津基础设施投入不断加大,最近五年来,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 1 %,年均投资规模超过1 3 0 0 亿元。在港口方面:围绕南疆散货物流中心、北疆集装箱物流中心等重点,天津港近期3 0 万吨级原油码头、2 5 万吨级深水航道、多个1 0 万吨级的集装箱泊位等项目正在加速启动,2 0 0 7年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突破7 0 0 万标准箱,并成为中国北方第一个货物吞吐量超3 亿吨的港口。在空港建设方面:天津滨海国际机场投资3 0 亿元,新建1 1 万平米航站楼和一条新跑道,机场综合保障能力将跻身于国内大型机场的前列,预计到2 0 1 0 年左右,天津机场将成为华北地区第二个年旅客吞吐量千万人次以上的大型机场。在路桥建设方面:投资1 2 0 亿元,全长1 1 5 公里的京津城际轨道交通工程已于2 0 0 7 年底全线竣工,今年将正式投入运营,届时京津两地的旅程拉近到半小时以内。第二条京津塘高速公路今年内也将达到通车条件。天津在地铁1 号线基础上,还有5 条线路正在或准备开工,到2 0 1 0 年累计实现轨道通车总里程1 3 0 公里,位居国内城市前列。在各项基础工程投入带动下,天津交通承载能力大幅提升。
四、综合配套改革不断深入
2 0 0 5 年6 月,国务院批准天津滨海新区作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并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这是国家给予天津最大的政策支持。目前,我市已编制上报了对于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总体方案,主要涉及9个方面的内容,方案即将得到国务院的正式批准。2 0 0 7 年以来,我市在金融、科技、涉外经济体制、土地、行政管理体制五个方面的改革已经取得了一些突破,包括金融改革顺利推进,2 0 0 6 年1 月开业的全国首家股份制商业银行—渤海银行已在外地设立分支机构。天津市商业银行更名为天津银行,获准跨区域经营。全国第一只总量为2 0 0 亿元、首期募集6 1 亿元的渤海产业投资基金及管理公司已经设立。在涉外领域,国家已经率先批准在津设立全国目前最大的保税港区—东疆保税港区。这里将成为国内条件最好、政策最优、效率最高、通关最便捷、环境最宽松开放区域。现已围海造陆1 0 多平方公里,并有4 平方公里已于2 0 0 7 年1 2 月实现首期封关运作。另外,在土地改革、税收改革、科技改革方面各部门也正在开展多项先试先行的尝试。
五、国际交流不断增多
天津近几年在文化、体育方面,与国际的交往也不断增多。作为2 0 0 8 年奥运会的分赛场之一,天津在去年9 月份成功举办了“2 0 0 7 ’女足世界杯”的比赛。为此兴建的包括可以容纳8 万人的天津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在内一批现代化的体育设施业已陆续竣工。另外,经过我们的积极申办,天津获得了2 0 1 3 年“第六届东亚运动会”的主办权。全球瞩目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成长峰会也将于今
年9 月登陆天津,届时将有来自全球近1 0 0 0 家跨国公司代表云集这里。 天津的快速发展吸引了世界的目光,2 0 0 7 年,全市客运量增长了2 4 % 。世界上最著名邮轮集团——嘉年华旗下的意大利歌诗达邮轮公司,已正式将天津港作为中国的第二个母港航线,拟建设的邮轮母港将国内旅游与国际旅游融为一体,推动环渤海区域走向世界高端旅游市场。
中央政府对于天津的最新城市定位是:要建设成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科教发达、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未来几年,天津将进一步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努力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我们的奋斗目标是: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全市生产总值达到8 0 0 0 亿元,人均超过8 0 0 0 美元;开发开放实现新突破,人民生活达到新水平,社会和谐创造新局面,城乡建设展现新面貌,生态环境得到新提升。
同时,天津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还面临一些现实困难和问题,我们必须清醒认识、认真对待,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比如,如何进一步保持和发挥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一个地区发展的后发优势主要来自技术引进、制度创新、结构变动、规模扩张、要素资源等五个方面。改革开放以来,天津正是利用这些优势,实现了快速发展。站在新的起点上,要求我们的思想意识、思维模式、工作思路和方式方法都要随之发生显著变化。推动天津经济社会实现更大发展,必须进一步增强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付出比以往更多的智慧和汗水。比如,如何进一步增强实体经济的整体竞争力。近年来,天津的经济规模迅速扩大,但怎样做强,提升产业引领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打造一批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有强大影响力的知名品牌,是值得高度重视和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比如,如何进一步提高聚集和辐射能力。建设北方经济中心,保持又好又快发展势头,必须依靠强大的聚集和辐射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天津在高效率配置资源中的核心作用,通过联系国内外、服务各省区市源源不断地获得发展动力。高度发达的服务业是增强经济中心城市聚集和辐射能力的关键,天津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仍然较低,这既是差距,也是潜力,更是需要我们尽快解决的重要问题。比如,如何缓解资源环境的约束。天津是一个城市经济体,“两头在外”、资源能源的对外依赖性较强,必须认真对待资源环境约束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下大力量解决水资源、能源、土地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5. 天津港的经济腹地
经济腹地以北京、天津及华北、西北等地区为主。其中,直接经济腹地包括天津市、北京市回、河北省和山西省,间答接经济腹地通过综合运输网延伸至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内蒙古、四川、西藏等省区和蒙古国的部分地区。
腹地横跨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地域辽阔、人口众多、资源丰富,腹地面积约 454 万平方公里,总人口 2.4 亿人。腹地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中均占有重要地位,但地区间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
6. 影响天津新港港口经济腹地的若干因素及其发展政策 要三千字
解读
未来武汉新港啥模样?
循环、绿色、和谐的工业新城
2025年。船行江上,武汉新港长江沿岸,远远可看各种吊装设备正伸展长臂,将油、煤、钢、水泥等货物吊上吊下。
现代化港口背后,是各种先进的制造工厂。原材料从沿海及东南亚地区通过扁平型万吨巨轮经长江运入,直接进入工厂车间。制成品又直接从码头运往东南亚国家出口。
离港区和工厂区不远处,是按宜居模式设计的生活区,不仅配套设施完备,还有大大小小的生态旅游区,让家宛如在画中。
负责《武汉新港规划研究报告》的武汉理工大学教授陶德馨,昨日向记者描绘了若干年后,武汉新港将呈现的诱人景象。
这一美好前景的理论表达,是武汉新港将成为一个循环、绿色、和谐的工业新城。它按中国四大交通枢纽中心来规划,以两型社会和中部崛起为基本思路,统筹考虑了沿江产业、循环经济、交通运输、城市空间布局和绿色物流等各项目标。“与此前的武汉港修编规划和华中航运中心规划相比,武汉新港规划没有就航运谈航运,更具有战略性和前瞻性。”
武汉新港将成为湖北新型工业化、现代化、两型社会的综合试验区,陶德馨将之称为“武汉城市圈试验区的缩影”,在相对集中的长江沿线80公里带状区域内,可以比较容易实现武汉城市圈所提倡的“五统一”,打破行政区划,集中规划、建设、投入,并较易看到示范效应。
十大专业码头打出“组合拳”
尽管结合了交通、流通、现代工业、城乡建设等众多主题,武汉新港的核心内容仍是港口。航运专家认为,水运的结点不是流动的水或船,而是有实在依托的地面的港口,如上海有洋山港,天津有滨海新区。
根据武汉理工大学编制的初步规划,武汉新港的左岸从黄陂区窑头至黄冈市的蔡胡廖,岸线全长59.72公里;右岸从青山区武钢运河口至鄂州市长港出口,岸线全长71.31公里。港区规划用地3225万平方米,其中包括10大港口作业区,190个生产性泊位。
10大作业区展示了未来武汉新港庞大的“组合实力”。
阳逻一作业区。以钢铁和石油化工品运输为主,规划泊位8个,总通过能力665万吨。
阳逻二作业区。以集装箱和水泥运输为主,规划泊位14个,其中现有泊位5个,总通过能力1130万吨,集装箱105万标箱。
阳逻三作业区。该作业区在倒水河以上部分以集装箱运输为主,以下部分以粮食及石油化工品运输为主。规划泊位24个,其中现有泊位1个,总通过能力930万吨,集装箱250万标箱。
林四房作业区。以煤炭、水泥和非金属矿石运输及煤炭物流配送为主,规划泊位19个,总通过能力3615万吨。
唐家渡作业区。以煤炭及化肥、农药、轻工等货种为主,规划泊位27个,总通过能力1110万吨。
武钢作业区。以金属矿石、钢铁运输为主,规划泊位18个,其中现有泊位10个,总通过能力2950万吨。
北湖作业区。以石油、化工及钢铁运输为主。规划泊位32个,其中现有泊位2个,总通过能力2575万吨。
白浒山作业区。以石油、化工及集装箱运输为主。规划泊位25个,其中现有泊位7个,预留集装箱泊位17个,货物吞吐能力788万吨,集装箱260万标箱。
葛店作业区。以机械、材料、工业制成品等运输为主,规划件杂及多用途泊位25个,总通过能力465万吨。
三江作业区。规划以钢铁、矿建材料等为主,规划泊位16个,总通过能力635万吨。
到2010年,武汉新港将基本建成武钢江北基地码头、南顺石油化工码头、阳逻集装箱二期工程、亚东水泥码头、国家稻米交易中心;到2015年,基本建成林四房配煤中心码头、80万吨乙烯配套码头、白浒山作业区、阳逻三作业区、三江作业区、唐家渡作业区;到2025年,全面完成武汉新港建设。
中部通达世界的水上门户
长江航运的一个特点,是5000吨船舶往上游只能到达武汉长江大桥。这意味着武汉新港是长江流域通江达海港口的起始点。
目前南京以下航道,3万至5万吨船舶可直达,实际上成为海港。武汉至南京航线上,通常只能航行5000吨级船舶。武汉新港建成,就将成为中国中部通达世界的水上门户,中国内河最大的国际性港口。
专家认为,快速发展的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吴家山台商投资区、葛店开发区、阳逻开发区、武钢、化工新城等,对武汉新港建设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武汉城市圈及湖北全省都成为武汉新港的直接腹地。通过长江、汉江水路、铁路、公路包括航空,重庆、四川、湖南、陕西、山西、河南等省市,都将成为武汉新港深厚的间接腹地。
陶德馨说,武汉新港做好了交通的硬基盘,将成为中西部地区走向海外的国际港,可汇集中西部腹地水运货物,开通直达日本、韩国、台湾地区、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国际航线,并提供便利的口岸通关服务。
背景
“首发阵容”:14个项目先行
7日召开的武汉新港规划建设筹备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确定了武汉新港建设将从14个项目起步,概算总投资79.98亿元。这些项目今明两年陆续开工,最迟2015年竣工。它们包括:
南顺石油化工码头。新建2个5000吨级石油化工浮式泊位,建设20万立方米液体化工储存基地,设计年通过能力177万吨。投资5600万元。
武钢江北基地码头。新建4个5000吨级泊位,设计年通过能力433万吨。投资5.3亿元。
亚东水泥码头。新建2个5000吨级散货泊位,设计年通过能力294万吨。投资1.04亿元。
阳逻集装箱二期工程。新建4个5000吨级集装箱泊位,建成后年吞吐能力达到75万标箱。投资10.8亿元。
WIT多用途码头。新建1个多用途泊位(兼顾集装箱与重件),设计集装箱年通过能力10万标箱,货物年通过能力20万吨。投资1亿元。
阳逻三作业区码头工程。规划建设15个集装箱泊位,年设计通过能力250万标箱。投资37.5亿元。
中石油油码头。新建4个5000吨级油品泊位。投资3.6亿元。
全国稻米交易中心配套码头。新建2个5000吨级散货泊位,设计年通过能力109万吨。投资1.8亿元。
林四房配煤中心码头。新建4个3000吨级兼顾5000吨级煤炭泊位(其中3个出口泊位、1个进口泊位),年通过能力1000万吨。投资7.48亿元。
80万吨乙烯配套码头。新建6个2000吨级兼顾5000吨级件杂泊位、3个2000吨级兼顾5000吨级液体化工泊位、1个2000吨级固体危险品泊位、1个3000吨级散货泊位,设计年通过能力650万吨。投资6.5亿元。
左岭化学品码头二期工程。新建1个危化品泊位。投资1.9亿元。
黄冈禹杰物流综合码头。新建3个1000吨级散货泊位,1个5000吨级件杂泊位。投资1.5亿元。
湖北三和管桩综合码头。新建2个800吨级泊位。投资2000万元。
鄂州鸿泰钢铁综合码头。
新建2个3000吨级矿石、钢铁综合码头泊位,设计年吞吐量180万吨。投资8000万元。
亮点
武汉黄冈鄂州三地携手发展
为了推进武汉新港项目,省政府有关部门、武汉市、黄冈市和鄂州市,形成了省市推进、三地联手的合作态势。
这体现在7月7日召开的武汉新港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省和武汉市、黄冈市、鄂州市,共同成立了新港领导小组办公室,以负责武汉新港规划发展的具体事务。办公室设在武汉市,武汉市常务副市长袁善腊任办公室主任,经费由武汉市承担。
对于武汉新港的规划,武汉市常务副市长袁善腊、黄冈市副市长龙福清、鄂州市副市长刘立勇都表示,将组织专人专班,在规划、土地、外贸、工业、港口等部门深度对接。黄冈、鄂州市还表示,将调整本地的工业规划,以对接武汉新港的工业规划。
根据对本地长江岸线资源的了解,黄冈、鄂州两市市长还提出,希望能将武汉新港的规划范围有所扩大,以更好地利用长江资源,发展区域经济。
据了解,目前三市的国土管理部门正利用本轮土地修编,了解武汉新港规划范围内的土地状况,以提出土地利用规划的修编建议。同时实现三地土地规划,与长江流域综合规划、防洪规划、航道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城镇发展规划的重点对接。
影响
江城经济重心或将东移
长期被视为心头大患的“水”,今年成了湖北振兴经济、促进中部崛起的新载体。
以“亿吨大港,千万标箱”为目标,湖北将在今年8月制订出跨越武汉、鄂州、黄冈三地的全新规划,打造中国内河航运最大码头武汉新港。
这个“巨无霸”式的新港占地3225万平方米,10个港口作业区拥有190个泊位,到2025年,货物吞吐量将达1.636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350万标箱,未来将超过1000万标箱。港区同时规划布局“四大产业集群,二条沿江产业带,四大综合物流中心”的产业园区,和“一轴两心四城”的区域城镇体系,以港口带动产业和城市发展。
有专家分析,这片长80公里的带状区域,将带动湖北及长江流域经济发展,形成中部崛起的一个高地。
作为历史悠久的码头城市,武汉依水而生,九省通衢因水得名;百姓也畏水而居,防洪抗汛是每年夏季的重中之重。近年来,相比铁路、公路和航空的发展,相当于16条京广铁路的长江航道并未得到足够重视和良好利用。如今,能源紧缺、油价飙升,黄金水道低能耗、低占地、低成本、大运量的交通优势凸显。
5月7日,省委书记罗清泉提出,建设武汉新港,将其作为实施中部崛起和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试验任务的重要突破口。
有别于普通港口的是,规划中的武汉新港,不仅是集聚生产要素、服务中部崛起的重要平台,也是促进中部国际贸易发展的内河国际港,是促进临港经济和城市组群发展的先导区,它还是集纳了高速公路、航空、铁路和水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
而未来,武汉新港将形成以港口为点,长江为线,带动中部地区“面”上一批产业集群发展的经济成长新模式。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杨松称其为“芝加哥 亚特兰大”的模样。
在武汉新港的初步规划中,长江沿线将建设综合保税区、经济开发区、物流加工区等产业园区,大力发展临港经济,形成物流、钢铁、化工、能源、造船、新型建材、光电通信和现代制造业等产业集群。
到2025年,货物吞吐量达到1636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350万标箱,未来将超过1000万标箱。这相当于每天有至少5000辆大卡车运送6米长标准集装箱从武汉新港出发。
专家认为,这将带动武汉经济重心的东移。
武汉经济目前呈现西南强,东北弱的状况,一个重要原因是西南地区的交通状况明显优于东北地区。在阳逻大桥通车前,从武汉市区通达新洲区及区内的阳逻开发区,都是件困难的事,虽然阳逻与青山隔江而望。
现在情况发展了根本性变化。阳逻大桥建成后,武汉新港规划的南北两岸连成一体,并成为由武汉三环线、武汉绕城高速、106国道、武鄂高速公路、唐家渡长江大桥、沪蓉高速公路等构成的“四纵五横十联线”公路疏港系统的一部分。铁路方面,京九、武九及其间的铁路连接线,形成“工”字形铁路路网。未来还将规划建设阳逻电厂铁路专用线复线、武九铁路至白浒山作业区、北湖作业区铁路专用线等港区铁路专用线项目。
这些交通设施以现代化港口为核心,推动武钢钢材深加工及装备制造产业、80万吨乙烯项目带动的石化工业及下游产业、纺织服装产业、新型建材产业等发展,形成以重化工为主的武汉经济新重心。政府方面还希望以港口建设,带动新城区建设,实现港城互动,促进阳逻新城和武汉化工新城加快发展,形成葛化港口工贸新城、唐家渡港口物流新城等城市组群。
7. 如何看到天津被迫开埠通商的历史意义
不是问教科书式的回答吧?
通过一些史料可以认识到,天津开埠通商,一跃而成为北方经济中心,形成南有上海,北有天津的格局,直到日本全面侵华,天津始终是北中国的金融贸易重地
8. 通商口岸城市的发展
沿海沿江口岸的开放和率先发展,国内外贸易规模的扩大,新的交通格局和物流、人员流、资金流方向的形成,促进了近代中国新的区域整合,并成为影响区域和城市发展的关键因素。
近代区域的经济发展,大致体现出从重要开放口岸沿河流、铁路、公路与依然使用的主要的传统陆上道路,向口岸的内陆腹地逐渐推进的特点。经济区是经济地理学的基本概念之一,它是具有全国意义的地域生产统一体,内部主要通过市场进行密切的联系。各个经济区都有自己的经济中心,这一中心往往由一个大的综合性城市或一组城市所组成,是全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和交通中心,它的发展对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开埠以后,沿海港口城市的逐步成长和对腹地影响的不断扩大,港口城市和腹地经济联系的不断密切,为近代经济区域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大约到20世纪前后,主要以沿海重要口岸城市为经济中心,以它们的腹地为范围,通过主要交通道路密切连接的经济区已经初步形成。到了民国时期,我国至少已存在七大经济区,它们是:以香港和广州为中心主要包括珠江流域以及湘赣黔三省南部的华南经济区,以厦门、福州为中心包括今福建省的福建经济区,以上海为中心主要包括长江中下游和浙江的华中经济区,以青岛、烟台为中心主要包括今山东省和毗邻地区的山东经济区,以天津为中心主要包括黄河流域大部分以及内外蒙古的华北经济区,以大连与沈阳(沈阳是大连沟通东北各地的主要联接点)为中心主要包括东北各省和内蒙古东部的东北经济区。
我国地域广袤,各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差异很大,对经济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尤其是面积广大的华中、华北两大经济区,地跨东部、中部和西部,区域内的经济发展水平明显存在西部不如中部、中部又不如东部的特点。这种差距,除了农耕条件较好的平原和可以通航的河流主要在东部、经济发展程度和人口密度较高的地区主要在东
部、中部次之、西部较差这种地理条件和历史基础之外,主要是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空间进程的差异造成的。1840年以后,尽管农业仍是中国国民经济的主体部分,但外向型经济和近代工商业在经济中逐渐占有重要的地位,并代表了经济的发展方向。东部由于有着众多的较早开放的通商口岸,又有着良好的经济基础,率先得到了发展,并强化了它在中国经济格局中的优势地位,成为中国现代化最主要的基地和辐射源。对于中部、西部地区而言,靠近东部沿海就是靠近现代化源地,可以更快更多地接收到现代化的气息、先进的生产力与文化;靠近东部沿海就是靠近中国的主要市场和世界市场,而是否靠近市场是影响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受上述因素制约,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大致表现出离东部口岸越远速度越慢的特点。西部远离沿海口岸,发展速度自然最慢,而铁路、公路等新式交通兴起较晚、密度比较稀疏这一点,加剧了西部对外联系的不便,也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的进入。可以说,今天中国的东中西三大部分经济差距的形成,主要是现代化的空间进程始于东部沿海再逐步往西推移这一特点造成的。
港口—腹地对近代区域发展的影响,不仅体现在新的经济区的形成和促使东中西三大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扩大上,也体现在同一地区内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上。各地区的发展往往以口岸所在的沿海或沿江一带较快,而在并非沿海沿江的地带,发展较快的往往是在重要口岸通往腹地的主要交通线上担任交通枢纽的城市。今内蒙古的包头市1809年的时候才由村改为镇,后来随着天津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和铁路的向西延伸,包头成为陕、甘、新、内外蒙古的皮张、羊毛的转运中心,以后又取代归绥(今呼和浩特市)而成为内蒙古地区的经济中心。济南因位居南北大通道津浦铁路和山东的东西大通道胶济铁路的联接处,成为山东省内贸易的中心和青岛港口—腹地系统中最大的转运市场。济南在20世纪以后经济上在山东省具有一定的地位,显然和其在山东新的交通格局与港口—腹地体系中的地位有关。
受近代的港口—腹地体系制约,以及新的交通格局和物流、人员流、资金流方向的改变与区域发展差距的影响,一些城市走向衰落,一些城市得以兴起,中国旧的城市分布格局有所改变,城市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的失衡现象进一步加剧。1930年代的建制市,无论人口规模处于何种等级,都以沿海省份占较大的比重,而且人口规模的等级越高,沿海省份所占的比重也就越高,至于人口数量众多的大城市,可以说绝大多数都集中在沿海省份。
口岸城市与位于口岸通往腹地的交通线上的城市的率先发展,还改变了各行政区内部原先的城市分布格局,颠倒了一些城市的经济地位。近代以前,首都或省会、州府治所等不同层次的行政中心,因聚集了较多的消费人口,商品消费量大,工匠人数多,不仅是区内最大的城市,往往也是区域内的经济中心。到了近代,那些以前并非行政中心的口岸城市或位于口岸通往腹地的交通线上的城市,经济发展速度均超过行政中心所在城市而成为区域经济中心,而以前集行政中心和经济中心为一体的首都或省会、府州治所却大多经济地位下降,不再是区域经济中心。
这种行政中心和经济中心各由不同的城市担任的现象,在沿海沿江的不少省份都有存在。例如,山东省的济南和青岛、四川省在重庆直辖市分立以前的成都和重庆、江苏省在上海市分立以前的南京和上海,无不如此。前者都是省会、省内传统的行政中心,后者则是省内的经济中心,主要是在近代才发展起来的城市。如果我们将视野放到比省更大的范围,也可以找到同样的例子,例如北京和天津、北京和上海。北京既是中国的首都,也是北方的政治中心,而天津则是北方的工商业中心。上海不是首都,在设直辖市以前也不是省一级的行政中心,却是中国的经济中心。
有的省会城市位于沿海沿江,本身也是开放口岸,但发展速度慢于省内的其他口岸城市,也会导致省会城市经济地位的下降。例如,福建的福州和厦门、广东的广州和香港(香港尽管割让给英国,但区域经济仍和广东一体)就是这样。这四个城市对外开放的时间约略相等,但福州发展慢于厦门,广州发展慢于香港,省会自难一市独尊。
这种经济中心城市和行政中心城市双峰并峙、原先行政中心城市经济地位下降的现象,还可以使两类城市在区域内的政治重要性倒置。省会城市如果因经济发展速度慢于别的城市,以致经济规模和人口数量在省内都不能保持第一,有时中央政府便会将省会改置到经济中心或经济有望得到迅速发展的新兴的交通中心。河北省的石家庄取代保定、河南省的郑州取代开封都是这样的例子。这种状况不仅出现在省域,也出现在府域、州域甚至县域。广东东部旧潮州府的行政中心向来在海阳县(今潮州市),近代口岸城市汕头兴起,成为府境最大的城市并演变为区域行政中心,最后以汕头作为地区名。厦门原属于福建泉州同安县,城市兴起后成为周围数县的行政中心,而厦门市亦成为这一行政区的专名。
9. 天津被开辟为通商口岸给中国和天津各带来什么影响
中国:1.征收内地抄税完全丧失关税自主权加深殖民程度2.经济附庸3.更深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商品市场原料产地4.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5.资本主义势力侵入内地6.破坏自然经济加速瓦解7.促进民资发展天津:1掠夺市场原料2.经济受控制3.客观促进近代化瓦解自然4.促进天津近代企业出现5.全国先机先进理念
10. 清朝时天津发展的特点
天津的传统文化有着深厚丰富的内涵和突出的特色。表现在建城设卫、生产、商贸、文化、饮食、服饰、家族、民居、交通运输、人生礼仪、岁时节日、信仰及民间艺术与游艺竞技诸方面。
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去世后,其孙朱允文继位为帝,其子朱棣以“靖难”为名,向其亲侄子朱允文发动了争夺王位的战争。建文二年(1401年)九月,朱棣率军由通州“循河而南,渡直沽,昼夜兼行”,破沧州,打通了南进之路。赐直沽以“天津”名,意为“天子济渡之地”。天津老城北门外的渡口处,曾建有“龙飞渡跸”的牌坊以示纪念。
朱棣称帝后,认为“直沽海运商泊往来之冲,宜设军卫”。于是,在明永乐二年至四年(1404年至1406年)先后设天津卫、天津左卫和天津右卫于直沽,并令工部尚书黄福、平江伯陈瑄等筑城浚池,建天津卫城。
天津卫城垣有“赛淮安”之美誉。其长9里13步,高2丈5尺。设4门,门上建有城楼。城垣东距海河220步,北距卫河(南运河)200步。由于初为土筑故至弘治初年已颓圮不堪。弘治四年(1491年)天津兵备副使刘福积累帑项,于弘治六年(1493年)委都指挥使陈达用了2年的时间用砖包砌,在4门之上重建城楼并为4门题镇东、定南、安西、拱北之名。
明代天津的城市生活,具有典型的封建性。在城市上层中,“日以戈矛弓矢为事,……争相骄侈为高。”
清顺治九年(1652年),天津三卫合一,统称“天津卫”,这一名称也成为天津城市的代表。
天津优越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天津农、林、牧、副、渔、盐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其中作为经济支柱之一的渔、盐及手工业生产习俗颇具特色。特别是随着元代漕运的发展,为之服务的手工业发展更为迅速,各类作坊相继应运而生。尤其是开埠以后,帝国主义的经济入侵又从客观上刺激了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以三条石机械工业区为代表的民族工业形成规模。到了清朝末年,天津已成为华北地区民族工业的重要基地。
明代筑城后,漕运发展,商业繁荣,财聚四海,“民喜为商贾”。凭借海河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汇南北舟车,集八方商贾,迎海运漕粮,纳吴越百货,成为华北地区商业中心。清代漕运、盐业、粮业更渐发达,经济空前繁荣,“轮蹄辐辏,舳舻扬帆,往来交错,尽昼夜而无休止”。东门内、北门内及东门外宫南宫北大街,商号林立,钱庄、银号栉比,商贸发达,各业俱兴。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天津,城厢惨遭烧杀抢掠,商民损失额巨,元气大伤,商业萧条。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城墙拆除后,改为东、西、南、北四条马路,店铺贾摊沿街而立。继而北马路的北洋第一商场、国货售品所以及商业总会、天津工商研究总会等私商机构相伴而起,形成以东北角为中心,向北马路、东马路延伸的商业区。从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商业中心逐渐南移到租界地。劝业场、小白楼等街区日渐繁华,周边形成规模商业区。商业资本大量投入,旅店、饭店、商店、影剧院、歌舞厅栉比鳞次而立,尤入夜灯火通明,觥筹交错,轻歌曼舞,是闻名全国的享乐之乡,并有“东方小巴黎”之称,成为天津重要的商业、娱乐、休闲中心。
天津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在20世纪以后出现的“银行热”,尤以民国十六年(1927年)以后进入繁盛时期。作为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银号,发展更为活跃。由于天津金融业可以一直辐射到华北、西北腹地,因而形成北方地区的金融中心。就金融业的总体规模而言,天津仅逊于上海而跃居全国第二位。
随着天津城市经济和商业的发展,商人阶层尤其是盐商阶层的迅速崛起,使城市文化有了长足的发展。清代著名学者纪昀在清代中叶到天津后曾写道:“天津擅煮海之利,故繁华颇近于淮扬。……文士往来于斯,不过寻园林之乐,作歌舞之欢,以诗酒为佳兴云耳。”“豪于家财而风度彬雅”的大盐商们无不广交、延揽南北名士,附庸风雅,形成一个十分特殊的文化圈。驰名中外的由查氏盐商修建的私家园林——水西庄就曾经是当时全国各地文人墨客聚集结社的著名场所。商人的倡导和世俗化的倾向以及城市社会商人与官僚身份的结合成为清代以来城市文化的最显著特点。
带有商业色彩的地域文化,影响着城市居民的风格习尚。特别是自清代咸丰十年(1860年)以后,天津开为商埠,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之典型城市,西方文化的侵入,加之天津人杂五方,使天津的民俗风情丰富多彩,形成了以老城为中心的民间传统文化、以9国租界区为中心的租界文化和以海河三岔河口为中心的漕运(码头)文化相互交融又各具风采的民俗文化风貌,具有都市民俗所特有的个性和魅力。成为浓缩中国近代历史的宝库。
津地饮食丰富,民众爱吃会吃,尤喜食海鲜,素有“当当吃海货,不算不会过”之俗语。民谚“天津卫三宗宝,银鱼、紫蟹、大红袄”中之银鱼、紫蟹皆为天津特有的名贵海鲜食品。由于市内曾有许多清朝遗老遗少、文人、政客、军阀等寓居津门,加之商人之间的交易和达官显贵的宴饮,影响并形成了津人好“下馆子”之风尚。每遇熟人在饭庄相遇,还讲究“添菜”之礼。津人擅长烹饪,口味既有“南甜”,又有“北咸”,且酸、辣、香、麻一应齐备。津菜菜系以扒、烹、烧、炒、煎、烙、烤、煮、炝、凉拌、腌、酱等为主要烹调方式。并以“八大碗”配置宴席菜肴。
民间小吃风味独特,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桂发祥大麻花不仅是旧时朝廷指定的御膳,而且也是今天享誉世界的美食佳品。
天津服饰颇具特色。富足者衣饰追求华丽气派,面料考究,做工精细,款式新颖,极尽豪华奢侈,且不同场合穿用不同服饰。女服更讲镶滚沿边,色彩艳丽,雍容华贵。无论贫富,皆崇尚红色,尤以新妇为甚。而贫困游民,其指身为业,日挣日吃的生活方式决定了其服饰具有典型的职业特点,夏着“短打儿”,冬着“二大棉袄”、“空堂”棉裤,脚腕扎腿带子。妇人则多着“一裹穷”。贫富差异相当明显。
天津旧时曾出现许多显赫一时的大家族,其存在和发展的共同特点是必须有较强的经济基础。同时家族的维系还必须靠家族成员间共同经营一种产业来做依托,实行家长制的管理手段。但天津市区的家族观念相对郊县农村不甚强烈,特别是清代乾隆、嘉庆以来,城市商业经济不断增长,社会控制松动,家族的外部职能受到更多的重视,“家族主义”淡化,大家族减少,并逐渐由复合家族向单一家族过渡。
至于亲族关系则重视母亲家族,“娘亲舅大”,舅舅的权威性可决定外甥的婚姻、分家等诸多事宜。另对结拜兄弟、姐妹及拜认干娘等干亲比较讲究。
传统民居以四合院为主,并有三合院、筒子院、独门独院和门脸房等,尤其推崇大四合套院落,以横向连接的两侧跨院多为富,以纵向连接的进深院落层次多为荣。并讲究装饰砖雕、木雕。城厢内民居多坐北朝南
随着前清遗老、军阀、政客等寓居津门,在租界区内相继营造了不少风格各异的花园别墅、洋楼。这些带有异国风情的豪华宅邸多由外国人设计,像梁启超、袁世凯、徐世昌、张学良以及庆王府的宅邸均为上乘。还有的采用中西合璧,将中国古典园林与西欧建筑风格有机结合,清雅别致。
郊区运输,除河船外,多系单套或双套的两轮木制马车;市内运输,则多为人力双轮或独轮车;一般小贩和短途运输则为肩挑。
城市上层人物代步的交通工具为轿和马,轿又分四人官轿及两人轿。官员乘轿要求走得平稳,而商人乘轿却要轿夫“飞轿”,跑步行进,以示有“派儿”;两人轿,多为妇女乘坐。乘马者多为武官,间有英武少年骑马游猎于近郊。20世纪初,租界地外侨和中国官僚、军阀均拥有私人汽车。有轨电车也以环老城4条马路和日、法、德租界区域绕行。人力车、四轮马车和自行车得到广泛使用。
天津地处九河下梢,为中国北方“泽国水乡”水路交通运输主要靠摆渡浮桥和陆续建的可开启的钢桥。中国革命著名战役之一的平津战役就是在金汤桥会师的。
人生礼仪纷繁复杂,多姿多彩。虽为工商大都会,但思想仍有较浓厚的封建小农经济意识,崇尚封建孝道和伦理,追求多子多福,家大业大,子孙满堂,以养育5男2女为理想生育模式。求子育子诸礼莫不以祈求福寿安康为目的。婚姻依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讲究门当户对,彩礼重聘。无论娶媳聘女皆大操大办,讲排场,比阔气,奢靡至极在所不惜。丧葬之礼更为奢华,缛节俗例儿比比皆是,推崇大出殡,重棺椁,重寿衣,事死如事生。旧时,祝寿讲究宴请宾朋,请戏班唱堂会,并有男不过10(逢10),女不过9(逢9)之风俗,尤对66岁生日格外重视,有“六十六不死掉块肉”之俗谚。
津人为公好义,受元代漕运及居民多为明代屯兵后裔人口杂处五方影响,码头习气、行武之遗风尚存,民众多聚义互助,热心公益,不仅有水会、杠子房、小大院等社会公益职能组织,还因其商贸发达,成立了许多相对具有约束力的民间职业社团组织及客商寓居津门所建的会馆、乡祠。普通居民喜出入相招,守望相助的邻里之情,但攀比之风颇重,好散财“买脸”。
长期漂泊无定的生活,培育了津民喜团聚、好热闹,钟情年节时令的庆贺活动。尤其对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这些传统民俗节日倾注了大量心血,不惜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以火爆、喜庆,尽力渲染和营造年节气氛,并形成诸如“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往家赚”的春节期间特定的传统食俗惯例。
民间信仰广泛庞杂,清中叶以前,共有各类庙宇500余座,儒、释、道及民间或地方崇拜诸神无所不有,庙宇之多,全国罕见。自然物崇拜、动植物崇拜、祖先崇拜、民间杂神崇拜以及跳大神、算命、看风水等活动极为盛行,特别是对神灵的信仰目的性极强,多只祈求保佑现世生人,功利色彩较重。
在诸多民间信仰中尤以对海神天后崇拜顶礼至极,并将其与天津本土文化紧密结合,成为护佑三津的福主和城市保护神。津门历史也多与天后文化紧密相连,不仅有“先有天后宫,后有天津卫”的历史佳话,而且对天津经济、文化、风俗习尚等诸多方面均产生重大的影响。
天津民间工艺美术种类繁多,受宫廷美术、文人美术及世俗欣赏需求影响,地域特色浓郁。泥人张彩塑、风筝魏风筝、刻砖刘刻砖、面塑、木雕、石雕、根雕、杨柳青年画、塘沽版画、剪纸、彩灯、地毯等民间工艺美术作品被称为民间艺术之绝品,名扬海内外。
京剧、评剧、河北梆子、相声、时调、大鼓、快板等大众化戏剧和曲艺在津十分兴盛,这些戏曲虽大都起源于他乡农村或城市社会下层,但最终有的在天津形成正式的艺术流派,有的在天津成熟或“走红”,从而使天津成为中国主要戏曲艺术产生的摇篮。特别是名角儿的演唱,不在天津唱红叫响就难以走向全国,过“天津关”是演员能否成名的标准,因而天津也是培养戏曲名家的摇篮。戏曲的繁荣也使茶园、戏园业大兴,成为旧时民众休闲娱乐的主要场所。
民间音乐舞蹈种类繁多,形式多样,演出团体多以老会、圣会呼之。法鼓、大乐、十番、杠箱、高跷、秧歌等传统乐舞十分普及,各会所在社区居民均以公益事业视之,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平日自娱自乐,为茶余饭后消遣乐事。逢年过节或重大庙会活动出会表演,为本社区争光添彩。闻名于世的天津皇会,在举办期间,曾是民间各道乐舞老会、圣会大显身手,争妍斗艳之大好机会,故每逢皇会举办之时,全民热情参与,最多时有110多道会的表演,近5000余位演员。《天津天后宫皇会行会图》中就有于此的详细记载。这一调动全民情结,达到万人空巷的民间盛会终成为当时“全国各省唯一的神话盛事”。这些民间音乐舞蹈已被今各道民间花会所继承。
民间游艺竞技项目十分丰富,民喜运动,除放风筝、抖闷葫芦、踢毽等全民性普及竞技游艺项目外,部分群体以玩鸟、玩鹰、斗蛐蛐等为乐事,少年儿童尤其是男童的游艺竞技项目则多室外追逐内容
租界社区侨民则多以舞会、音乐会、赛马会、击剑、草地网球、水上快艇、板球、马球、回力球等为消闲方式,这些项目也影响了近代天津的城市生活。
天津 众 维 插 画 培 训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