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商洛的经济概况
2014年完成生产总值576.27亿元、增长%,位居全省第四;财政总收入42.17亿元、增长6.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9.04亿元、增长13.1%;预计城乡居民收入分别为24930元、7094元,分别增长12%、14%;城镇登记失业率3.22%,物价上涨1.7%,明显低于控制指标。 轻工业
商洛轻工业是在传统手工业基础上以农林牧产品加工为主,依托当地资源开发而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大致经历了传统手工业的恢复和发展阶段(1950~1970年)、以县及县以上国有和城镇集体轻工业为主的起步阶段(1971~1980)、轻工业的发展阶段(1981~1990年)、轻工业的改革改造和调整阶段(从1991年起)。
效益较好的是以利用当地野生水果资源而形成的食品饮料业,以利用当地麦草及野生纤维资源而发展起来的造纸及纸制品业;以利用当地畜产品资源而发展起来的屠宰、制革业;以利用当地蚕桑资源而发展起来的生丝加工业;以利用当地木材及藤条资源而发展起来的木器家具及工艺编织业;以利用当地非金属资源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玻璃陶瓷工业。
重工业
商洛重工业起步于20世纪五十年代中期。
六十年代,重工业以原煤生产、土铁冶炼、火力发电、栲胶生产、炸药制造成为重工业主体。七十年代,全区重工业依然是按照支援农业,服务农业的思路进行建设和安排生产。作出大办地县工业,大办社队工业决定。在全区重化工业中规模较大的主要是:以农用氮肥及氨水生产为主的化学工业;以采煤炼焦为主的煤炭工业;以农机生产、修配为主的机械工业;以采选冶铁为主的冶金工业。到七十年代末,全区有重化工业29户,职工25460人。固定资产原值4463万元,工业总产值(70年不变价)2492万元。八十年代中期,抛弃了过去建厂只注重社会需要而忽视经济效益,只讲政治,不算经济账的做法,企业讲究经济效益的观念基本确立。在投资政策实行“拨改贷”后,重工业发展开始转向以有色金属采、选、冶为主的矿产资源开发上。从八十年代中期至九十年代,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为主的重化工业有了较快发展,“六五”至“七五”期间,建设了商洛冶炼厂、商州市致冷剂厂、洛南寺耳金矿、山阳县精细化工厂、柞水大西沟铁矿采场、商州市金属化工厂、柞水银铅冶炼、商南人造水晶厂、地区建筑陶瓷厂、商州市电化厂、山阳中村钒矿、丹凤皇台铜矿、丹凤县石榴子石研磨材料厂、镇安柴坪砂金矿等22个基建技改项目,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1985年,全区地、县(市)属(以下同)重工业产值6669.5万元,其占全部工业产值的比重的40.5%。1998年重工业产值73726.8万元,其占全部工业产值的比重的76.3%。在乡以上269户重工业中,加工工业116户,占43.2%,加工业工业总产值占重工业的比重为80.4%,重工业中加工业从业员占60.4%。九十年代中期,重工业形成了以矿产冶金为主的结构格局。1995年,在全区乡以上436户重工业企业中,采掘工业158户,占36.2%;原材料工业131户,占30%;加工工业147户,占33.8%。重工业产值57180万元中,采掘工业产值占39.3%,原材料工业占39.5%,加工工业占21.2%。至1999年,全区工业总资产中重工业占83%。在重工业内部,采掘、原料、加工工业比重为42∶39∶18。轻重工业产值比重为1∶3.61。全区共有重工企业361户,从业31799人,产值110925万元。完成工业总产值51292万元,占重工业产值的46.24%。原材料工业企业135户,占重工业企业户数的37.40%。原材料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5672万元,占重工业产值的41.25%。加工工业企业92户,占重工企业户数的25.48%,加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3691万元,占重工业产值的12.59%。从业人员31799人。 1956年,农业合作化,提出“向荒山要粮,让石头搬家,叫土地翻身”的口号,发动群众修坡式梯田。
1958年全区开展数万人的治山治水群众运动,至1960年全区修埝40万条,修石坎坡式梯田60万亩,修石谷坊8万余条,闸沟94万余条,增加沟台地10000亩以上。
1964年,全区各地采用常年基建队修地与农闲突击修地相结合的办法,上劳力32.6万人,投工2192个,移动土石方1754万立方米,新修梯田19130亩,修复河滩地13430亩,新增沟台地6900亩。
1965年10月,商洛专署在丹凤县棣花公社牛头岭召开全区农田基建现场会,形成冬季农田基建的高潮,日上劳29万人。全区组织常年基建队600个,固定劳力11000余人。
1968年8月,商洛专区提出“以土为主,水土结合,因地制宜”的农田水利建设方针。1970年北方地区农业会议后,抽调大批干部到第一线,投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掀起冬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高潮。经过10年奋战,全区新修基本农田65万亩。其中水平梯田27.75万亩、沟台地22.68万亩、河滩地4.64万亩。
1981年,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分户经营。农田基建面临“劳难抽,地难留,钱难筹”等新问题,一些地方农田基建出现放任自流状态。针对新情况,各地采取不少新办法,仍坚持修地不动摇。到1982年,全区总计新修基本农田30万亩,减掉因灾废弃、基建占地,实际净增10.6万亩。
1989年,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决定》,抽调5000名干部到农田基建第一线,组织群众,上劳力60万人,坚持统一规划,连片治理,以村、组为单位进行大会战。当年兴修基本农田5.93万亩,净增5.07万亩。1990年新修地7.96万亩,净增7.26万亩。
1994年,地委、行署提出实现人均一亩基本农田的奋斗目标,1995年又提出户均一亩水浇地的目标,并作出“加快农田水利建设,确保实现‘双一亩’的决定”。全区各地紧紧围绕“双一亩”的建设目标,坚持按照“沿山、沿路、沿沟”的布局,主攻“假平地、坡座子、旱改水”等措施,加大农田水利建设力度,使商洛农田建设每年突破10万亩大关。1991~1999年间共修地99.53万亩,净增73.82万亩,基本农田累计达到209.44万亩,农业人口人均0.97亩。其中水浇地达到48.75亩,户均0.88亩。镇安、洛南和商南县实现人均一亩基本农田。
2014年新增各类市场主体1.3万户,其中企业1735户、个体工商户1.1万户。非公有制经济占比达到51.58%,位居全省第三。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65亿元、增长17.8%,外贸进出口总额3.62亿美元、增长5.76倍。金融机构新增存贷款余额82.08亿元、37.04亿元,分别增长13.93%、14.93%。
㈡ 陕西省商洛市各县GDP排名!
GDP总量
0 c- ~, p& R; H) L1.汉滨区:GDP114.2亿元。(安康1)/ [( O" `% R/ s8 r: J5 F. P
2.汉台区:GDP107.65亿元。(汉中1)
! M5 w. I& `9 X" X$ r3.城固县:GDP77.2亿元。(汉中2)
% ?7 A8 a! w5 L7 f3 l& V4.商州区:GDP67.59亿元。(商洛1)- ^( |6 o( x) Z7 }
5.南郑县:GDP67.0亿元。(汉中3)
c$ B, W) M2 X! g6 ]3 K* }6.勉 县:GDP57.6亿元。(汉中4)
2 P6 @0 n! ?) b7.旬阳县:GDP55.44亿元。(安康2)
9 V( h6 o' ?" l8.洛南县:GDP 47.61亿元。(商洛2)1 O4 B" A0 h5 U$ L3 b. m
9.洋 县:GDP47亿元。(汉中5)7 U# _7 a0 W C# T% @% @% }
10.山阳县:GDP40.38亿元。(商洛3)
5 y5 e1 G- N2 ?+ W! J4 B11.略阳县:GDP38.74亿元。(汉中6)
; n9 @2 v: F: d! p0 _/ s2 |12.镇安县:GDP37.37亿元。(商洛4)) e& A4 E5 [8 W& |5 [$ X" h8 @
13.西乡县:GDP36.1亿元。(汉中7)9 z3 L' ?, W( Y# ?
14.丹凤县:GDP33.37亿元。(商洛5)+ R0 \4 @; |. f& Y
15.宁强县:GDP32.04亿元。(汉中8)1 r3 J% Z; M( h- ^4 v% D' a
16.柞水县:GDP30亿元。(商洛6)/ f. k! I0 O- r5 a9 C
17.商南县:GDP29.61亿元。(商洛7)
+ @8 C1 {/ Z( V6 {18.汉阴县:GDP28.45亿元。(安康3)
( j5 ]3 z8 L* ^& p8 N! B19.紫阳县:GDP28.1亿元。(安康4)7 `0 O5 B8 P6 h
20.石泉县:GDP27亿元。(安康5)' v0 }5 R8 ~2 n4 B" w, O
21.镇巴县:GDP24.87亿元。(汉中9)4 F! c% V- S- O7 F
22.平利县:GDP23.9亿元。(安康6), n% }' B- ?! O l; o ?
23.白河县:GDP20.04亿元。(安康7)
6 W! l* e0 ^# D9 S- U" P24.岚皋县:GDP16.3亿元。(安康8)
8 Q9 V. J+ G* @6 r' G4 C1 ]3 N* a25.宁陕县:GDP11.61亿元。(安康9)
3 b- o( ^+ ~, c5 h: S* B2 Q- u" S% S26.镇坪县:GDP6.8亿元。(安康10)
8 ?9 ]- c) V% I# i! Q. X8 a27.留坝县:GDP5.5亿元。(汉中10): B! Q5 B+ i8 L/ }
28.佛坪县:GDP3.1亿元。(汉中11)7 u/ h4 P; O0 Q! \& N; r9 [
* K# }6 ^8 x( f! X5 C, S) Z- ]; z8 @8 |
地方财政收入. b7 b+ U+ H0 g1 b
1.汉台区:地方财政收入4.51亿元(汉中1)- q8 K* y" M; S% W& s$ p4 s' Q9 f
2.南郑县:地方财政收入2.7亿元(汉中2)
+ B2 ]% t c7 a( l! e' x8 y+ ^. U3 h3.汉滨区:地方财政收入2.22亿元(安康1)$ x0 o1 c3 g$ Y, M1 R0 R3 U) B: z
4.旬阳县:地方财政收入2.11亿元(安康2): a( L% L" V+ d6 v- M" I4 ?
5.商州区:地方财政收入2.02亿元(商洛1)2 X* O/ ]3 F9 V# u; M' p
6.洛南县:地方财政收入1.93亿元(商洛2)
% S1 v" H" X' I. C7.勉 县:地方财政收入1.76亿元(汉中3); q) p1 o: ] E h! |, q6 p
8.商南县:地方财政收入1.41亿元(商洛3)
% f2 N" b$ W, ?4 P8 G5 `+ R2 F9.山阳县:地方财政收入1.32亿元(商洛4)' p. A8 t( [- ] v0 B! R4 ~: X, S
10.略阳县:地方财政收入1.24亿元(汉中4)$ N; {5 ^( h$ F! e1 b
11.丹凤县:地方财政收入1.15亿元(商洛5)
( \# N+ L) H: X/ i! M, n0 W) _ Y9 L12.柞水县:地方财政收入1.07亿元(商洛6)
8 E- \1 B g4 F: a: E$ L1 J13.镇安县:地方财政收入1.04亿元(商洛7)" Z1 L# K) |0 q" u$ S0 F0 |4 X" {
14.洋 县:地方财政收入1.03亿元(汉中5)! ~. k- K8 d$ x4 w8 ?' x( j7 v: E, z
15.西乡县:地方财政收入1亿元(汉中6)
7 W5 r0 q9 e% x% X. B16.紫阳县:地方财政收入1亿元(安康3)
& C$ M2 f8 i, n- G6 l8 h17.城固县:地方财政收入0.93亿元(汉中7)
$ L* w% p5 C& l$ S$ R' G; N18.汉阴县:地方财政收入0.8亿元(安康4)7 t$ |$ w, h+ L+ D8 e
19.宁强县:地方财政收入0.7亿元(汉中8)
4 p" _" m- @1 t+ X4 e; K" R20.石泉县:地方财政收入0.7亿元(安康5). I y" Y/ J6 M0 b0 G" n
21.平利县:地方财政收入0.55亿元(安康6)! t: ~7 Q' p v+ G; Y! L
22.白河县:地方财政收入0.54亿元(安康7)& Z7 X" K" Z/ Z
23.岚皋县:地方财政收入0.52亿元(安康8), u/ G* Z, }- i M' o% m
24.镇巴县:地方财政收入0.45亿元(汉中9)
% S& \ L: v4 F8 l9 S" M' H25.宁陕县:地方财政收入0.3亿元(安康9)
L' }8 H" r) A! {26.镇坪县:地方财政收入0.26亿元(安康10)5 [+ ?$ A4 S$ o( Y
27.留坝县:地方财政收入0.1亿元(汉中10)
/ X7 k* A1 l: V; _8 z2 F! w28.佛坪县:地方财政收入0.1亿元(汉中11)7 b1 B1 p, f$ U( C- O
" C' ]6 `; L5 Y1 a4 ~
㈢ 商南现在发展的怎么样
1.商南县现下辖9个镇、1个街道办事处,23个社区居委会,个村。
2.商南县地处中纬度偏南地带,北部和西北部属暖温带气候区,占49.3%,中部和南部属于北亚热带气候区,占50.7% 。由于北有秦岭天然屏障,阻挡寒潮不易侵入,致使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温度14.0℃,年极端最高温为40.5℃;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2.1℃。与月平均气温的年内变化规律相同,7月最热,元月最冷。年平均降水量803.2毫米,1日最大降水量152.4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7月、8月、9月,以7月为最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68%,年平均风速1.7米/秒(相当于1级风力),年平均日照时数1973.5小时,占应照时数的45%,无霜期216天,大陆性季风气候明显,四季分明。
3. 2011年,商南县人口24.20万人,增长1.1%,其中非农业人口9.96万人,增长4.1%,全年出生人口2307人,死亡人口1356人,人口自然增长率3.95%。
4.2013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53.92亿元,增长12.8%;固定资产投资57.93亿元,增长27.2%;
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93亿元,增长13.8%;财政总收入4.03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91亿元,分别增长7.2%、10.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30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400元,分别增长11.2%和15.8%。 5.金丝峡国家地质公园、水利风景区正式授牌,金丝峡、任家沟省级旅游服务标准化通过省级验收,金丝峡5A级景区创建通过省级初验,闯王寨景区“5.1”正式开放,并成功创建为3A级旅游景区,青山文碧峰景区启动建设。投入6150万元启动建设10个“秦岭美丽乡村”,其中任家沟、太子坪、核桃坪3个村当年通过市上验收命名,任家沟村还入选全国“美丽乡村”试点村。全县年接待游客321.7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15.76亿元,同比增长13%和15.4%,其中金丝峡景区接待游客36.2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1280万元。
㈣ 商南经济情况怎么样
商南县是国定贫困县,工业经济基础薄弱,前几年条件比较差。近年来有较大的变化,GDP每年增速两位数以上,以旅游产业为带动,在全市实现了率先突破发展。
㈤ 陕西省商洛市有几个县各县有多少人口
县级以上行来政区划:
西安市自
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灞桥区 未央区雁塔区阎良区临潼区长安区蓝田县周至县户 县高陵县
宝鸡市
渭滨区金台区陈仓区凤翔县岐山县扶风县眉县陇县千阳县麟游县凤 县太白县
咸阳市
秦都区渭城区 兴平市三原县泾阳县乾县礼泉县永寿县彬 县 长武县 旬邑县 淳化县武功县
渭南市
临渭区韩城市华阴市华县潼关县大荔县合阳县澄城县蒲城县白水县富平县
铜川市
耀州区王益区印台区新区 宜君县
延安市
宝塔区延长县延川县子长县安塞县志丹县吴起县甘泉县富县洛川县宜川县黄龙县 黄陵县
榆林市
榆阳区神木县府谷县横山县靖边县定边县绥德县米脂县佳县吴堡县清涧县子洲县
汉中市
汉台区南郑县城固县洋县西乡县勉县宁强县略阳县镇巴县留坝县佛坪县
安康市
汉滨区 旬阳县 汉阴县石泉县宁陕县紫阳县岚皋县平利县镇坪县白河县
商洛市
商州区洛南县丹凤县商南县山阳县镇安县柞水县
杨凌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杨陵区
㈥ 商洛的人口是多少
截至抄2009年6月1日,商洛市辖1个市辖区、6个县。 商洛市面积19292平方千米,人口241万人(2004年)。 商州区面积2672平方千米,人口55万。邮政编码726000。区人民政府驻南大街。 洛南县面积2562平方千米,人口45万。邮政编码726100。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丹凤县面积2438平方千米,人口30万。邮政编码726200。县人民政府驻龙驹寨镇。 商南县面积2307平方千米,人口23万。邮政编码726300。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山阳县面积3515平方千米,人口47万。邮政编码726400。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镇安县面积3477平方千米,人口28万。邮政编码711500。县人民政府驻永乐镇。 柞水县面积2322平方千米,人口16万。邮政编码711400。县人民政府驻乾佑镇。
㈦ 陕西省商南县有哪几个镇
截至2019年7月,陕西省商南县有9个镇。
9个镇分别为:富水镇、湘河镇、赵川镇、过风楼镇、试马镇、清油河镇、十里坪镇、金丝峡镇、青山镇。
商南,依秦岭而居,源丹江而兴,衔豫接楚、地联八县。气候温和,风光旖旎,物阜民淳。全县辖10个镇(办),108个行政村18个社区,总面积2307平方千米,总人口24.6万。
商南,历史悠久。建县于北魏景明元年,迄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汉刘邦、明闯王曾在此挥戈跃马,奠定霸业;李白、白居易、韩愈、元稹曾在此抒情咏怀,留下不朽诗篇。
现代革命史上,李先念、徐海东、汪锋、程子华等老一辈革命家,在此创建鄂豫陕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建立卓越功勋。
(7)商洛商南县人口经济发展扩展阅读:
商南县的区划沿革:
民国二年(1913)废州府,存县道,商南隶属汉中道。民国二十四年(1935)于商县设第四专员公署督察区(系十九绥靖区),商南县为直辖六县之一。
解放战争时期,商南县曾是豫鄂陕革命根据地的一部分。民国三十五年(1946)8月中旬在太子坪成立商山县民主政府,隶属中共豫鄂陕边区第三地委,第三军分区管辖。8月底,郧商县人民民主政府在赵川马家坪成立。隶属第三分区管辖。
1948年5月,商南县人民民主政府在今河南省西峡县丁河镇成立,隶属中共豫陕鄂边区第二地委、第二军分区管辖,西峡县西坪镇划归商南。1949年8月,机关迁驻赵川店坊河,建立巩固的革命政权。
1914年,属关中道。1928年直属省。
1949年,国民党政权被彻底摧毁,县人民民主政府由赵川迁驻县城,属陕南行政公署第二分区辖。
1950年5月,属商洛地区专员公署辖。
1969年,属商洛地区行政公署管辖。
1969年,属商洛地区。
1996年,商南县面积2307平方千米,人口23.3万人。辖4镇33乡:城关镇、富水镇、赵川镇、试马镇、党马乡、曹营乡、张家岗乡、五里铺乡、徐家店乡、龙窝乡、青山乡、新庙乡、湘河乡、双庙岭乡、魏家台乡、水沟乡、文化坪乡、汪家店乡、店坊河乡、三官庙乡、
石柱河乡、余家棚乡、十里坪乡、梁家坟乡、白鲁础乡、太吉河乡、柳树湾乡、江西沟乡、毕家湾乡、太子坪乡、耀岭河乡、开河乡、梁家湾乡、清油河乡、清泉乡、两岔河乡、沙坪乡。县政府驻城关镇。
1997年,撤销赵川区、湘河区、富水区、东岗区、永青区、白玉区6个区公所的建制,撤销五里铺乡、曹营乡、张家岗乡并入城关镇,撤销店坊河乡、三官庙乡并入赵川镇,撤销龙窝乡并入富水镇,撤销双庙岭乡、湘河乡合并设立湘河镇,
撤销柳树湾乡、徐家店乡合并设立过风楼镇,撤销梁家湾乡、开河乡合并设立梁家湾镇,撤销太吉河乡、太子坪乡合并设立太吉河镇,撤销汪家店乡设立白浪镇,撤销梁家坟乡并入石柱河乡,撤销余家棚乡并入十里坪乡,撤销文化坪乡并入魏家台乡,
撤销耀岭河乡并入水沟乡,撤销新庙乡并入青山乡,撤销沙坪乡并入两岔河乡,撤销江西沟乡并入毕家坪乡。调整后,商南县辖9个镇、11个乡。
2001年,属商洛市管辖。
2001年,撤销十里坪乡、石柱河乡设立十里坪镇,撤销毕家坪乡并入太吉河镇,撤销清油河乡、两岔河乡设立清油河镇,撤销清泉乡并入试马镇。
调整后,商南县辖11个镇、5个乡:城关镇、富水镇、湘河镇、白浪镇、赵川镇、梁家湾镇、太吉河镇、过风楼镇、试马镇、清油河镇、十里坪镇、青山乡、魏家台乡、白鲁础乡、水沟乡、党马乡。
2011年,撤销党马乡并入城关镇,撤销白鲁础乡并入十里坪镇,撤销梁家湾镇、太吉河镇合并设立金丝峡镇,撤销青山乡设立青山镇,撤销水沟乡设立水沟镇,撤销魏家台乡设立魏家台镇。
调整后,商南县辖13个镇:城关镇、富水镇、湘河镇、白浪镇、赵川镇、金丝峡镇、过风楼镇、试马镇、清油河镇、十里坪镇、青山镇、魏家台镇、水沟镇。
2015年,撤销城关镇,设立城关街道办事处,街道办事处驻长新路社区。撤销白浪镇,并入湘河镇,镇名湘河镇,镇政府驻湘河村。撤销魏家台镇,并入赵川镇,镇名赵川镇,镇政府驻前川村。
撤销水沟镇,并入过风楼镇,镇名过风楼镇,镇政府驻徐家店村。在原白浪镇、魏家台镇、水沟镇政府所在地分别设立便民服务中心。商南县并镇后辖9个镇、1个街道办事处。撤并44个村,村改居委会19个,保留101个村。
㈧ 商洛有多少人口
内设商州区,洛南县、丹凤县、商南县、山阳县、镇安县、柞水县六县一回区,196个乡镇答。
截至2005年12月31日,商洛市辖1个市辖区、6个县。
商洛市 面积19292平方千米,人口241万人(2004年)。
商州区 面积2672平方千米,人口55万。邮政编码726000。区人民政府驻南大街。
洛南县 面积2562平方千米,人口45万。邮政编码726100。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丹凤县 面积2438平方千米,人口30万。邮政编码726200。县人民政府驻龙驹寨镇。
商南县 面积2307平方千米,人口23万。邮政编码726300。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山阳县 面积3515平方千米,人口44万。邮政编码726400。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镇安县 面积3477平方千米,人口28万。邮政编码711500。县人民政府驻永乐镇。
柞水县 面积2322平方千米,人口16万。邮政编码711400。县人民政府驻乾佑镇。
* 此处区划地名资料截至2005年12月;面积、人口数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06)》,人口截至2004年底。 *
㈨ 商洛共有几个县啊每个县的人口如何,
内设商州区,洛南县、丹凤县、商南县、山阳县、镇安县、柞水县六县一区,196个乡镇。
截至专2005年12月31日,商洛市辖属1个市辖区、6个县。
商洛市 面积19292平方千米,人口241万人(2004年)。
商州区 面积2672平方千米,人口55万。邮政编码726000。区人民政府驻南大街。
洛南县 面积2562平方千米,人口45万。邮政编码726100。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丹凤县 面积2438平方千米,人口30万。邮政编码726200。县人民政府驻龙驹寨镇。
商南县 面积2307平方千米,人口23万。邮政编码726300。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山阳县 面积3515平方千米,人口44万。邮政编码726400。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镇安县 面积3477平方千米,人口28万。邮政编码711500。县人民政府驻永乐镇。
柞水县 面积2322平方千米,人口16万。邮政编码711400。县人民政府驻乾佑镇。
* 此处区划地名资料截至2005年12月;面积、人口数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06)》,人口截至2004年底。 *
㈩ 商南县的经济状况
2013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53.92亿元,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57.93亿元,增长27.2%;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93亿元,增长13.8%;财政总收入4.03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91亿元,分别增长7.2%、10.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30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400元,分别增长11.2%和15.8%。 商南县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合小麦、玉米、水稻、大豆等粮食作物的生长,也适合油料、蔬菜及其它经济作物的生长、加之劳动力充足,有利于农作物实行精耕细作,集约经营,提高产量。1949年至1985年,商南县粮食生产有较大提高,粮食总产由1949年的1794.5万公斤上升到1985年的5514.5万公斤,增长207%。
1954年至1964年期间,粮食总产徘徊在2850万公斤左右达11年之久。1965年粮食第一次突破4000万公斤。但没有稳定下来,至1969年降到3500余万公斤,是一个明显的下降期,年递减3.3%。
1970年恢复到近4000万公斤。1971年至1975年稳定通过4000万公斤。1976年后均稳定在5000万公斤以上,其中1979年,总产达5923.5万公斤,是一个较长时期持续稳定上升阶段。1988年粮食总产量5919.5万公斤,仍略低于1979年的水平。
1990年粮食总产量达6638万公斤,创历史最高纪录。1991年受干旱的影响,粮食产量仍达到7235.4万公斤,1992年上升到7534.5万公斤。耕地亩产由1949年的67公斤上升到1985年的254公斤,增长了279%。但是粮食产量起伏波动较大。其中1949年至1953年.为逐步上升阶段,总产由1794.5万公斤,直线上升到3024.5万公斤,年递增13.9%。 商南县工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以手工业为主体,生产工具简陋,产品品种少,主要是一些自产自销的火纸、皮纸、草绳、铁制农具、铜制用具、金银饰品、竹木家具、木船等。有酿酒、染布(土法染色)作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商南县逐步建立起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地方工业。其大体发展过程经历了1949年至1951年的恢复阶段(整备阶段);1952年至1957年的起步阶段;1984年至1992年的发展阶段。其间经历了三次大的调整。一次是1959年至1961年三年暂时困难时期的调整;二次是1979年至1981年的调整;三次是1989年至1992年的治理整顿。
1957年,县办工业企业13家,其中国营1家(报社印刷厂),其余12家均是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后组建起来的以手工业生产为主的集体所有制工业企业。1958年至1965年,先后建起了面粉加工厂、农业机械厂、副食品加工厂、云母矿等工矿企业。1966年至1976年10年“文革”时期,商南经济虽然遭受重大损失,但在工业方面,号召“一机带三机”。其间新建工业企业9家。县酒厂、石棉制品厂、机电设备厂、油漆化工厂、水泥厂、工艺编织厂等骨干企业均创建于此时。1978年至1992年,新建罐头厂、造型材料厂、大理石厂、水晶厂、化工厂、金红石选矿厂等骨干工业企业。
1981年工业总产值6673万元(按1990年不变价为7535.72万元,比重35.06%。)其中全民所有制工业总产值2270.1万元,集体所有制工业总产值2220万元,联户和个体工业总产值2182.9万元。全民和集体所有制工业总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67.29%,人均29.39元。
1991年,轻工业产值4250.1万元,重工业产值2422.9万元。1991年商南县国营、集体所有制工业企业73家。其中:国营18家、集体55家。轻工业42家、重工业31家。固定资产原值3361.3万元。职工人均实现利润和税金1061元,上交利润和税金736736元。全民所有制工业为24999元,集体所有制工业为11930元,1992年,工业总产值884.8万元。按所有制分:全民所有制3210万元,集体所有制2896万元,联户和个体2742万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31%。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为5426万元,重工业3422万元。
2013年,全面落实《工业经济三年赶超规划》和促销保产措施,帮助企业争取贷款、融资10.95亿元,柏伦彩印、华瑞微晶玻璃等8个重点工业项目建成投产,天和泥浆、宇隆大理石等6个工业项目建成试产。全县新增规模以上企业3户,累计达到24户,新认定陕西省著名商标3个、名牌产品4个。县工业园区新增入园企业12户,累计达到44户,幸福路一期和沐河寺路建成,秀水路、创业路完成路基工程。总投资95.9亿元的硅科技产业园启动建设,富氢高端水开发项目进展顺利。信用联社改制农商行工作有序推进,县工业园区新设立融资性担保公司1家。全县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3.41亿元、增加值14.5亿元,分别增长35.7%和28%。完成出口创汇610万美元,居全市第一。
2013年,县财政设立农业产业化资金3000万元,全县启动7个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其中试马农业产业园、富水农业产业园分别被认定为省、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茶叶、油茶、生猪三大主导产业稳步发展,新发展无性系茶园2000亩、油茶2万亩、养殖大场大户810户,新命名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7户。农村转移就业8.06万人次、创收9.83亿元。毛河等7个新农村及油坊岭等9个扶贫整村推进项目进展顺利。全县新修基本农田9512亩,治理水土流失129平方公里,新修加固河堤15.5公里,8300名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绿色商南建设稳步推进,完成造林绿化和特色经济林建设5.6万亩,落实森林管护任务301.6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3.5%。实现农业总产值21.71亿元,同比增长5.3%。 2014年,金丝峡国家地质公园、水利风景区正式授牌,金丝峡、任家沟省级旅游服务标准化通过省级验收,金丝峡5A级景区创建通过省级初验,以及闯王寨景区五一正式开放,并成功创建为3A级旅游景区,青山文碧峰景区启动建设。全县年接待游客321.7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15.76亿元,同比增长13%和15.4%,其中金丝峡景区接待游客36.2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1280万元,极大地带动了商南县第三产业的发展。
2014年11月27日,在全国5A级旅游景区景观质量评审会上,陕西省金丝峡景区被赋值92分,顺利通过了资源等级评审关,进入了5A级旅游景区创建预备名单。
2015年春节前后,商南县旅游业出奇火爆,实现了假日旅游安全、质量、秩序、效益四统一目标。共接待游客30.62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 1.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8.42%和36.87%。其中金丝峡景区接待游客0.21万人,门票收入9.14万元。农家乐接待游客0.68万人次,收入突破6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