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浙江的经济情况
2008年的第八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揭晓,浙江省27个县(市)进入中国经济百强县(市)。
其中,慈溪市居第7位,绍兴县居第8位;
余姚市居第11位,义乌市居第12位,诸暨市居第14位,温岭市居第15位,乐清市居第18位;
瑞安市居第20位,海宁市居第21位,桐乡市居第24位,富阳市居第28位,上虞市居第42位,平湖市居第47位,东阳市居第59位,临海市居第60位,嘉善县居第64位,长兴县居第65位,海盐县居第67位,宁海县居第72位,永康市居第74位,玉环县居第75位,象山县居第79位,临安市居第80位,德清县居第83位,嵊州市居第90位,奉化市居第91位,苍南县居第97位。
另外,浙江萧山成了杭州市萧山区,浙江鄞县成了宁波市鄞州区,像这样的县域都退出排名了。
浙江经济发展确是一个奇迹。以1978年与2008年相比,省内生产总值从124亿元增长到21486.9亿元,从全国第14位上升到第4位;人均省内生产总值由331元增至42214元,首次突破6000美元。财政收入从27亿元增至3730.1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连续21年居全国第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2727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258元.据统计,到2001年末,浙江省拥有民营科技企业10366家,技工贸总收入3908亿元,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25%。浙江10000多家民营科技企业中,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有近800家,市县级高新技术企业约700多家,合计占民营科技企业的15%左右。这些企业是浙江经济的中坚力量,在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参与国际竞争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❷ 谁知道浙江省历年的GDP数据
浙江省各市1999年——2003年GDP水平
市地名称 1999 GDP 2000 GDP 2001 GDP 2002 GDP 2003 GDP
杭州市 1225.28 1382.56 1568.01 1781.83 2099.77
宁波市 1041.74 1175.75 1312.69 1500.34 1786.85
嘉兴市 471.89 541.02 604.26 706.43 858.03
湖州市 342.62 377.88 385 422.5 490.75
绍兴市 705.06 779.76 822.54 928.15 1089.28
舟山市 101.37 114.03 126.69 146.01 172.27
温州市 733.19 828.12 932.08 1060.97 1226.44
金华市 500.03 546.52 597.34 680.41 801.6
衢州市 147.49 161.9 176.28 200.31 233.73
台州市 605.00 674.99 747.51 858.31 995.03
丽水市 122.17 136.76 158.97 185.1 220.29
❸ 什么是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
在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巩固和发展已经初步达到回的小康水平,到建党一百年时,答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建国一百年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❹ 浙江的经济对西藏的发展的启示
浙江县域经济发展的实践和启示
qianbao.zjol.com.cn 2007年01月19日 11:37:40 钱江晚报·网络版
浙江省在改革开放之前仅属于中国的中等发达地区,但近几年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一直名列全国前茅,仅次于北京、上海、天津三个直辖市。面对浙江经济高速发展之“谜”,经济界、理论界和新闻界作出了不同的概括,如“市场大省”、“乡镇企业大省”、“老百姓经济”、“草根经济”等。通过调研,我们认为,浙江最大的优势是市场先发优势。市场化取向的改革始于县域经济。在实现向市场经济全面转轨的过程中,县域经济一马当先,首先取得突破。无论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市场化改革,还是国有企业改革、投资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城镇建设体制改革、国有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无一不是从县域经济开始的。以集中交易为特征的专业市场,是浙江市场取向改革的一大特色和重要成果。千百万农民率先闯市场、办乡镇企业、办专业市场、建小城镇、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从事第三产业,继而进行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小城镇综合改革、城镇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改革、事业单位改革、教育卫生科技体制改革等等。伴随着乡镇企业发展而兴起的专业市场,是浙江农民发展市场经济的一大创举。正如浙江人自己所总结的,浙江兴办专业市场的经验就是“办一个市场,兴一种产业,富一方百姓”。浙江专业市场的发展,实际上是一种节约交易成本的制度变革。各类专业市场的发展,使浙江成为全国闻名的“市场大省”。正如浙江省农办主任顾益康所说:“浙江没有特区,完全靠市场,靠所有制改革。千百万人民闯市场,农村工业化推动了整个工业化,农村城镇化推动了城市化。”义乌是一个只有66万人口的县级市,却拥有17万经商大军、10多个专业市场、30余条专业街,在20多个省市设立了30多个分市场、配送中心和10多个边贸点,在国外创办了5个分市场和商业中心,有近10万人在外经商。温州市营销大军在全国建立了40万个销售网点,原来的“前店后厂”已经发展成为“生产基地+销售网络”。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造就了浙江许多产品以市场占有率取胜的格局。
市场要以产业为依托。以民营企业、民办市场、民有资本、民间人才的有机结合为特色的民营经济,是浙江经济最大的亮点,数以万计的民营企业是浙江区域经济的微观基础,乡镇企业是浙江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动力,目前,浙江全省98%以上的乡镇企业转变成了产权明晰的民营经济,增加值、税金、利润等项指标都跃居全国第一。与此同时,大部分小型国有企业和城镇集体企业通过多种形式的产权制度改革,转变为民营经济。民营企业的发展,使当地善于务工、经商的民间人才能得以大显身手。颇有影响的“温州模式”即是明证。
近年来,浙江县域经济的产业发展从起步之初的多样化转向特色化,区域特色块状经济应运而生,成为县域经济增长的支柱。浙江乡镇企业和县域经济已由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的多样化产业和产品结构,发展到小城镇与专业市场、乡镇工业园区建设有机结合,集专业化分工、社会化协作的企业群和特色产业集聚区于一体的特色经济。这种区域块状经济以主导产品、骨干企业、大型市场为龙头,以众多的家庭工业、中小企业配套协作为基础,以特色工业园区为载体,走专业化生产、社会化协作的路子,形成“小企业、大群体”,“小商品、大市场”和“小产品、大企业”的发展格局,涌现出如义乌小商品、永康小五金、绍兴轻纺、海宁皮革、山乘州领带、鄞县服装等特色产业集聚区和一大批产销基地。现在,浙江特色产业超亿元的区块有400多个、产值超过10亿元的区块有200多个。这种区域块状经济,具有高度的社会化分工和专业化协作,并有与之配套的颇具规模的生产资料市场、产品交易市场和专业设计机构、信息机构、展览机构等,决定了其低廉的生产成本和灵敏的市场反应能力,形成了浙江产品质优价廉、款式新颖的巨大竞争优势,铸就了浙江乡镇企业的群体规模、技术和资金等生产要素的集聚优势、品牌的龙头效应,打造了浙江区域经济独特的优势和核心竞争力。
浙江省大力实施以县城和中心镇建设为重点的城镇化战略,拉动了县域经济发展。从1998年起,浙江县域经济从以农村工业化为主导的发展进入了以县城和中心镇建设为重点、以县域城市化提升工业化发展的新阶段。县级城市和136个中心镇,按照中小城市的功能要求进行科学规划建设。各地在确立经营城市的新理念的基础上,运用市场机制,培育多元化的投资新主体,加快城市化进程。现在,浙江全省城市化率已达48.67%,以义乌、东阳、永康等为代表的中等县城迅速崛起,以横店、柯桥、柳市、大唐等为代表的中心镇拔地而起。一个统筹城乡发展,着力城市圈打造的新浙江,正以崭新的面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迅跑。
农村二、三产业和小城镇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浙江农民放弃了小块土地,进企业、进城镇务工经商,这为农业的专业化生产和农业结构调整创造了条件。近年来,浙江省结合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实际,以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大力调整农业区域结构,着力培育区域特色支柱产业和品牌农产品为突破口,大力发展效益农业。浙江省着眼于国内外大市场,充分发挥各地的比较优势,着力培育区域特色支柱产业和品牌农产品,改变“小而全”和自求平衡的农业区域格局,建设区域化、规模化的生产基地,扩大特色产品的生产规模,提高了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形成了近300个万亩以上、总面积700多万亩的特色农业产业带、产业群。同时,围绕品牌农产品,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全省已注册5000多个农产品商标,“品牌响、市场旺”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农民的共识。另外,建立健全市场化的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促进土地使用权向规模经营的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业企业集中,全省涌现了30多万个农业专业大户,还吸引了4000多个工商企业投资农业,投资额超过100亿元。产业化经营带动了农业分工分业,农产品购销大户已发展到30万户。近年来,浙江省各级政府普遍加大了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农户能力、加工增值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有了新的提高,有效地带动了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浙江县域经济大发展、大提高的经验给我们以深刻启示。这就是:充分激活千百万农民的创造潜能,是浙江县域经济蓬勃发展的活力源泉;体制创新的先发优势,促进了县域工业化水平的快速提高;工业化与城市化紧密结合,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城乡互促的发展机制;以现代化建设新目标激励县域经济的新发展,启动了县域全方位投资建设的新高潮。这些无疑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浙江经验对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启示
一、“浙江现象”对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启示
1.县域经济发展最强动力在企业和农户之中。推进浙江经济快速增长的不是政府,而是企业和农户。以温州为例,其发展模式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以家庭经营为基础,以农村能人为骨干。在那里,经商办厂蔚然成风,用著名经济学家钟朋荣的话说,那里“家家户户开发项目,家家户户研究管理,家家户户融通资金,家家户户开拓市场,家家户户承担风险,家家户户都有企业家”,简直就是一场市场经济的人民战争!温州经济连年强劲增长,温州化的浙江经济发展迅猛,最终要归功于充满了生机和活力的企业和农户,归功于市场主体的杰出贡献。
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仍处于落后地位。以辽宁省为例,辽宁省民族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慢,最突出的问题是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发育水平太低,没有市场竞争力,很难形成县域经济增长的内生机制。
2.遍布全国、走向世界的市场营销网络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浙江经济之所以快速发展,除民营经济做出重要贡献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建立了发达的专业化市场和遍布全国、走向世界的市场营销网络。市场的建立,反过来又成为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围绕市场,浙江一些地方的企业如雨后春笋,发展势头之快,出人意料。市场的发展也带动了饮食业、旅店宾馆业、运输业、电信业、娱乐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浙江大力发展专业化市场、促进自身发展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我们发现,辽宁省的民族地区如岫岩县修建了硬件设施较好的市场,然而“有场无市”。究其原因,正是由于没有遵循市场培育和发展的内在规律。建设市场时,一定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要有可行性研究,不搞重复建设,避免市场间的相互冲击,造成城乡资源浪费。要尽可能吸收企业和民间资金参与市场建设。县域内市场的选址和建设,首先,应考虑当地的商品生产水平。其次,要尽可能依托和利用历史上已经形成的产销集散地修建市场,这样可收稳步发展之效。再次,要注意培育新的产销关系。研究市场需求新动向,引进新的适销对路商品,不仅要满足当地市场主体的消费需求,还要设法打开外销市场,这样的市场才有生命力。此外,还要注意吸纳先进的营销方式,如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最后,政府也应履行自己的职能,加强组织协调,提供信息服务。
3.产业集群——区域经济增长的新模式。浙江经济之所以快速发展,除得益于民营经济、专业市场的发展外,“块块经济”(又称产业集群或产业群)成长壮大功不可没。资料表明:诸暨大唐的袜业,是中国“袜业之乡”,现有上万家企业,分布在11个相邻乡镇,120个村,1万多户农村家庭,这一“块块经济”,年产袜子48亿双,产值达80个亿,占全国产量的50%。此外,闻名全国的嵊州领带群、浙东上虞市崧下镇伞具产业群、永嘉桥头镇纽扣产业群、海宁皮革、永康五金、柳市低压电器都有突出业绩。产业群不仅成为浙江经济发展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且被人誉为“未来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模式”而受到推崇。
4.转变观念,为县域经济发展增添新的精神动力。学习浙江经验,特别要学习浙江商人强烈的市场意识、追求财富的冲动、特别能吃苦的精神和“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的创业精神。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要想获取财富,必须支付成本,必须付出劳动。
二、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思路
民族地区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出路是发展县域经济。在发展县域经济的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和解决好六个重要问题。
1.“软”与“硬”的问题。民族地区县域经济之所以比较落后,主要是客观环境、思想观念和发展思路方面还存在着差距。如交通不便、信息不灵,使山里人的思想观念跟不上市场经济步伐,困守在小农经济的小天地中。硬件建设跟不上,又使得发展思路相对滞后。因此,治“软”先治“硬”。路通了,外面的信息流、物流、人流进得来,本地的产品才能出得去。在双向互动的过程中,民族地区传统保守的思想观念将受到冲击,与外来的新的思想观念融合,才能促进民族地区人们的思想解放和观念创新,促进服务意识的不断增强,促进投资环境的日益改善。
2.“工”与“农”的问题。“工”与“农”的问题说到底就是城乡问题,也就是在选择主攻方向、选择发展模式上谁先谁后、谁轻谁重的问题。多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普遍是三次产业“三足鼎立”,农业经济为主体,工业基础相对薄弱,既有的工业企业也大多是劳动密集型、资源消耗型的一般加工业,技术落后,设备老化包袱过重。因此,民族地区要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必须走新型工业化的路子,以工业化推动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通过加快工业的发展,聚集人气,解决富余劳力的出路,进一步推进城镇化的进程。
3.“国有”与“民营”的问题。当前,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面临两个难题:一是国有、集体企业改革转制还在继续,但由于财政困难,难以一下子拿出大量资金安置工人;一是民营企业刚刚起步,需要大力培育和扶持。实践证明,民营经济是最具活力的经济,凡是民营经济发展快的地方,县域经济发展就快。因此,如何围绕财税增收抓经济,以加快民营经济的发展增强县域经济活力,是加速提高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实力的重中之重,也是壮大镇村经济,促进国企改革的关键所在。综观以浙江温州为代表的民营经济发展之路,民营经济具有三个方面的显著特征和独特优势。一是动力机制特别强;二是市场化程度特别高;三是吸纳社会就业、促进共同致富的效应特别明显。基于民营经济的上述特点和优势,结合县域经济的基本特征和现状,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就是对于绝大多数县域特别是那些基础相对薄弱的县域而言,最需要也最宜于发展民营经济。这是因为现阶段的县域经济与民营经济具有多层面的契合。
4.资源与市场的问题。以往加快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仅仅局限在“发挥资源优势上”,但收效甚微。民族地区穷的原因,一是就资源卖资源;二是因陋就简搞加工。受这些思想影响,民族地区工业粗笨重多,科技含量低;低值高耗企业多,高精尖企业少。原因是这一思想忽视了市场要素。即发展经济,资源和市场谁为依托?应该是市场,而不是资源。这也是“温州模式”的精髓。没有资源,可以围绕市场需求做文章,像蜜蜂采蜜一样;反过来,有了市场,资源优势也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和发挥,形成比较优势和发展优势。
5.“内”与“外”的问题。资金、技术、人才是经济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启动资金是最大的“瓶颈”。因此,仅仅靠“内”还不够,还需要内外结合、借外促内。通过政策启动、政府推动、特色拉动等形式,在激活本地民间资本的基础上,加大力度抓好招商引资、引智工作。通过招商引资,发展“造血型”项目,壮大工业,提升工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总量比重,同时拉动就业、刺激消费,繁荣第三产业,不断把县域经济的“蛋糕”做大。
6.“上”与“下”的问题。县域经济是重心下移的经济,需要省、市的大力扶持,必须简政放权,努力为县域经济提供政策保证和体制保障。从目前情况看,省级财政形势尚好,市级财政基本过得去,但是县和镇的财政普遍较为困难。因此,发展县域经济,省、市的工作重心要下移,该放的职权要下放,既要把事权交给基层,也要把职权交给基层,县和镇的积极性、主动性才能上升。当前,尤其要着重解决好县内“条块”的问题,即中央、省属驻县机构与县的关系问题,驻县机构必须贯彻中央、省的有关精神,支持当地经济发展,才能实现“双赢”。
❺ 区域经济发展研究或设计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
2008年以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取得一定成效。2009年,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指引下,在改革实验区的示范下,区域合作将继续推进。从四大区域板块看,在积极财政政策向基础设施领域倾斜的背景下,中西部以及东北地区经济增幅将可能继续超过东部地区。建议建立区域人口流动与经济发展双调控机制,重点解决地区公共服务差距,尽快细化差别化的区域政策,将城乡一体化与城市经济圈结合起来。
2008年以来,中央政府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制定和出台了很多政策措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26个中部老工业基地享受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243个东中部县享受西部大开发政策,多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获批,发布兴边富民行动“十一五”规划,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划规划等,通过政府的引导,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合作进程加快推进,区域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区域经济相对差距有所缩小。
一、2008年区域发展出现的新特点
1.地区经济增长格局发生一定的变化
2008年前三季度,我国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经济增速均超过东部地区,改变了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地区增速一直居各大区域之首的局面。沿海地区增长放缓幅度大于其他地区,当然,其他地区经济增幅也大多出现不同程度回落,但相对回落幅度较小。
以在经济增长中处于重要地位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情况看,2008年1—11月与上年同期相比,除青海、天津、陕西、新疆4个地区增幅提高外,其他地区的增幅均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回落,回落幅度最大的海南省达到了29.4个百分点。分大区域看,东部发达地区特别是长三角、广东、北京等回落幅度较大,与全国平均增幅差距进一步拉大。详见表1。
2.区域合作、布局向纵深推进
环渤海区域在交通物流、环保、人才等领域合作上实现了新突破,积极落实
“京津科技合作协议”、“京津城市流通领域框架协议”,共同打造以京津为核
心的环渤海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和区域流通一体化体系。
9月7日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发〔2008〕30号)明确提出,“积极推进泛长江三角洲区域合作。”为未来长三角向中部、西部继续扩容提出了要求。在长三角城市中,
包括土地政策、户籍管理制度和法律体系、农村金融体制、行政管理体制在内的
各项城乡统筹管理的试验正在悄然进行。
9月27日,《武汉城市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
验总体方案》获国务院批复,该方案确定的总体目标是:把武汉城市圈建设成为
全国宜居的生态城市圈、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优质农产
品生产加工基地、现代服务业中心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成为与沿海三大城市群
相呼应、与周边城市群相对接的充满活力的区域性经济中心。
加上之前的几个特区或实验区,我国已在东中西、南北中形成了大的改革试
验区的布局。
二、地区差距特别是公共服务差距仍比较大
近年来,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仍十分突出。广大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在城乡居民收入、消费水平、市场化程度,特别是基础设施、义务教育、基本医疗、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方面的差距在拉大。针对各地统计数据分析,近年来人均GDP相对差距确实在逐步缩小,但在公共服务方面的差距还在拉的。
三、影响2009年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两个基本因素
影响2009年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等等,不过从区域发展格局看,我们认为有两个因素影响比较大,一是区域政策,二是产业转移态势。
1.区域政策从围绕经济发展向更看重和谐社会建设转变
目前中国区域发展战略包括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推进中部地区崛起、以及鼓励东部率先发展战略。为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近年来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进行了细化和调整,从过去以行政区划分,改为功能协调发展,由此成立多个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设定不同的战略目标、功能和任务。目前已有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包括深圳、上海浦东、天津滨海、成渝经济区、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这显示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正在由南向北、由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从城乡开放向城乡结合,以及向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变化。
2.产业转移对中西部的作用不能寄希望过高
发达国家经验表明,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产业转移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有效配置资源、开拓市场,将土地、资源、劳动力、运输等成本敏感的生产加工环节有选择地迁移到成本相对较低或靠近终端市场的地区,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过程。近年来,东部地区的人工成本、土地成本等方面的比较优势正在不断消失,加之节能减排和新劳动合同法等一系列促进产业转移和结构调整的政策出台, “成本倒逼”迫使东部地区实现产业升级,促进了东部产业向中西部的转移。但是我们注意到,对于东南沿海企业来说,产业转移可以摆脱企业成本不断上升的“瓶颈”,集中资金进行产业升级,又可以享受到中西部正在蓬勃发展的市场,增强企业竞争实力。但很多企业从沿海转移到内陆以后往往遭遇到产业链不配套的问题。无疑,虽然很多企业希望有优惠政策,但越来越多企业更看重当地是否有配套能力,而这种配套能力需要较长的发展过程逐步积累。一些东部沿海地区担心产业转移中发生“产业空洞化”现象,在普遍重视经济增长的背景下,“筑坝拦水”现象频繁发生,而且在经济景气不佳的情况下可能还会加剧。
四、2009年区域经济发展趋势判断
在国际环境不佳、国内经济调整的大背景下,2009年各地区经济增幅普遍下调。基于保增长、促发展、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前提,考虑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变化,我们对2009年区域经济发展趋势判断如下:
1.创意产业在各地经济发展中逐步扮演重要角色
创意产业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附加值产业,其核心生产要素是人、信息和知识,特别是文化和技术等无形资产。据资料显示,全世界的创意产业每天创造的产值高达220亿美元,并以每年5%的速度递增。近年来,创意产业在我国也获得了很快发展,形成了京津创意之都、成渝创意走廊、长三角创意产业群、珠江创意研发都市圈等一批创意产业聚集区,还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创意产业园区和增长点,如北京的798艺术区、DRC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基地,上海的“8号桥”创意产业集聚区,杭州的“西湖创意谷”,长沙的“蓝猫”动漫产业等,已经成为著名的文化和工业旅游的品牌、体现城市文化品位的名片,成为各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城市软实力、提高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
鉴于发展创意产业,可以培植区域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可以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充分的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形成更加鲜明的特色,可以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各地对创意产业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2009年,在外部环境不景气、国内经济面临转型的情况下,创意产业在各地经济发展中将逐步扮演重要角色。
2.产业集群和城市集群互动态势更加明显
目前,我国已形成以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等的城市集群带。在这些产业高度集中的地区,企业产品生产成本低,新产品新技术研发速度快,使这些地区的发展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这种经验正在被不同地区学习和借鉴,从而促进各地区城市群的发展。预计2009年产业集群和城市集群互动的态势将更加明显。
3.中西部地区经济增幅有望继续高于东部
从支出角度看,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更加依赖内需,而东部地区对外需依赖程度相对要大一些(见表4)。仅就外需的直接影响看,显然东部地区所受的影响比较大,中西部地区受到的是间接影响,相对要小一些。
从生产角度看,在十七届三中全会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将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如果没有大的自然灾害发生,2009年我国第一产业发展前景比较乐观,由于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第一产业占比相对较高(2007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东部为6.88%、中部为14.60%、西部15.97%、东北为12.12%),第一产业的快速发展对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作用更大。从第二产业的发展看,东部地区由于外向度更高,中小企业地位更加重要,在外部环境不利的情况下,所受影响更大。由于中西部地区的劳动力成本比较低,从产业转移的角度看,对劳动密集型产业会产生一定的吸引作用。目前,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工业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资源型经济的发展。以东北为例,辽宁省生产与盈利对石油炼化行业依赖程度较大,黑龙江省则依赖石油、煤炭的发展。中西部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如果市场对资源的需求明显减少,会对中西部地区经济产生较大影响。从第三产业看,由于中西部地区基数较低,增长空间更大一些,在相关政策支持下,其增幅可能会更乐观一些。
总体上看,2009年中西部以及东北地区经济增长有望继续维持略高于东部地区的态势。
4.中西部投资增幅与东部地区差距会拉大
近年来,中西部、东北地区投资增幅基本保持领先东部的局面,预计2009年这一态势将继续,而且增幅差距有可能拉大。原因有三:
一是国家投资重点有利于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为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国家将继续推进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涉及交通、能源、水利、机场、油气管道等多个方面。特别是2009年国家支持投资的重点将是基础设施与民生方面,中西部地区这些方面的欠帐较多,投资空间更大。
二是政策导向与支持。相关部门正在完善各项扶持政策,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以便吸引外资向中西部投资。相关措施包括:修订“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和“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在中西部地区设立产业转移示范园区;在长三角、珠三角设立产业转移促进中心,使中西部在沿海地区的招商推介更加正规化、常态化;鼓励有意投资中西部地区的外资企业在境内资本市场上市融资,整合中西部股权结构分散、治理结构规范的企业,使真正依托中西部市场并具有巨大发展空间的行业得到内外资共同的参与而受惠等。政策导向的变化,加上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投资环境的逐步改善以及承接产业转移能力的增强,为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投资继续保持较高增幅创造了条件。
三是企业构成不同对投资的影响不一。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比较看,中西部、东北地区的大企业比重相对大一些,中小企业比重小一些。由于企业效益增幅的下降和市场前景的不明朗,企业自筹投资能力普遍会出现一定的下降,但总体上看大企业融资还是更受金融机构的青睐,其投资会得到更多的金融支持。同时,大企业投资受周期性因素的影响相对要小一些,市场占有、长期战略、竞争力等因素考虑更多一些,而中小企业对短期市场变动更为敏感。两相比较,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投资的资金条件会好于东部地区。
5.消费品需求各区域可能会出现共振局面
消费需求的增长与收入水平、消费结构升级、消费热点转换密切相关。从收入水平及其增长看,各地区居民收入特别是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相对较小,因而消费差距很难进一步拉大。特别是由于国家公共财政体制的建设加速,中央财政支出结构调整为追求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从而使得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严重不足的贫困地区所获得的财政转移支付规模不断扩大。中央财政支出方向的这种调整,相对降低了不同地区城乡居民在人均享受公共福利水平上的差距,促使欠发达地区城乡居民的人均收入相对增长,获益最大的是中西部地区。从收入对消费的影响角度分析,各地区消费增长差距趋于减小就成为必然。从消费结构升级看,东部地区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较大消费升级速度将放慢,欠发达地区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对消费升级的影响也要小一些。
近些年,在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市场总需求中有一种消费共振现象,即这两类收入差距悬殊的地区消费出现同升同降的现象。这是由于发达地区企业有大量来自欠发达地区的员工,这些劳动力输出地的收入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输出的劳动力,当劳动力输入地经济减慢工资下降时,不仅影响当地的消费,也影响到劳动力输出地的消费。
五、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建议
为了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除进一步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建设、建立明确的地区财政支出平衡机制外,我们建议:
1.建立与功能区相匹配的地区发展评价体系
主体功能区规划是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的重要措施,按照要求,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和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要在2008年编制完成。当前,一些地区仍然存在盲目攀比、重复建设、产业结构趋同等状况,不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不利于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提高,不利于地方和全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主体功能区的推进,有利于按照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的原则,明确各区域的主体功能和发展方向,促进区域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协调发展。科学的评价体系和绩效考核,是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重要保障。只有按照不同主体功能区发展的要求,制定各有侧重的绩效评价体系和考核办法,才能使功能区规划真正落到实处。
2.建立区域人口流动与经济发展双调控机制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方面要求提高国家竞争力,努力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另一方面也要求国内区域间协调发展,缩小国内地区之间发展上的差距。实践证明,要同时缩小这两个差距,唯一的办法就是按照健全市场机制和合作机制的要求,建立区域人口流动与经济发展双调控机制,同时调节“分子”和“分母”,允许包括人口在内的经济要素在空间上完全自由流动,做到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在集聚经济资源的同时,也能吸收更多的劳动力和人口,这样才能既提高区域竞争力,又能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现“两个差距”同时兼顾的目的。
3.差别化的区域政策要尽快细化
总体上看,我国区域划分仍比较粗糙,不仅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区域内部的差异问题,而且容易造成区域之间的政策攀比,最终导致区域政策缺乏差别性,容易趋同化。从趋势上看,区域的划分和区域政策的制定都是朝着细化的方向发展的,主体功能区的加快推进,就是为解决区域政策针对性不强的问题。为此,需要切实制定差异化的区域政策,抓紧调整和完善与主体功能区相配套的财政政策、投资政策、产业政策、土地政策、人口政策、环境政策,尤其要抓紧研究加大对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的政策措施,进而明确主体功能区与四大板块发展战略的相互作用机制。
4.产业转移谨防走“弯路”
目前中西部地区的资源、成本优势十分明显。但同时中西部生态脆弱、经济基础薄弱、配套设施不足,面临很大的发展压力。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中西部的城镇建设、产业布局、生态风险、生态安全问题都需要认真考虑。产业转移必须要有长远眼光,在承接转移的过程中,中西部地区要根据产业的运行规律和产业发展的规律来选择,主动科学地承接。中西部地区如果不顾土地、资源、生态以及劳动力等等方面的承载能力,过分夸大在这方面的优势,可能会使中西部在承接转移的过程中盲目乐观
❻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究院和中国区域经济杂志社是不是骗子
中国来社会发展研究院是一所研究自机构。主要做研发、教育、培训、评价。研究范围涉及经济、社科、科技、教育、医疗卫生、能源、交通、宗教、文化艺术等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领域。按照国家法律和政策规定独立从事相关的学术活动,具有自主的专业技术。
❼ 浙江省经济现状分析及发展前景
省委、省政府提出打造“品牌大省”的战略决策,这既是应因宏观调控新形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也是应因浙江经济发展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再造浙江经济发展优势的重大决策。推进名牌战略,是建设“品牌大省”的核心内容。它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及我省经济内涵式发展的要求,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提高产业层次,增强经济竞争力,保证浙江经济继续走在全国前列的重要举措和有效途径。
实施名牌战略
为打造品牌大省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浙江是全国首批实施名牌战略的省份。1992年省政府2号文件提出了宣传和发展名牌产品的战略部署,我省名牌战略围绕重塑浙江产品质量新形象和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基本目标,坚持突出重点,扶优扶强,推动了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目前,浙江省拥有中国名牌产品139个,位居全国第二;浙江名牌产品总数发展到1039种,其中,工业产品819种,农业产品215种,传统特色文化产品5种。名牌产品生产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努力拓展市场份额,企业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持续增强,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逐步提升。据统计,工业名牌产品的销售产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1%,利税总额占40%,出口创汇占全省工业制成品出口额的18%。
实施名牌战略,对地方经济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浙江省不少地方坚持“抓质量、扩规模、增实力、上水平、树形象”的工作思路,内练素质,外树形象,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温州市实施“质量立市、名牌兴业”,产品质量总体水平和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涌现出25个中国名牌产品和2个全国质量管理奖生产企业,集聚了“中国鞋都”、“中国电器之都”、“中国服装名城”、“中国锁都”、“中国制笔之都”等19个国家级生产基地,树立起温州行业品牌的良好形象,也为“品牌温州”创建打下坚实基础。
在实施名牌战略中,广大企业以名牌创建为契机,推动企业质量管理上水平,使全省涌现出一批质量管理的先进典型。他们采用国际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持续开展质量管理评审,积极开展全员质量管理,通过上下道工序调查、质量演讲比赛、技能竞赛、质量知识竞赛、产品比对试验、QC小组成果发表等形式,激发了员工参与企业质量管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营造了浓厚的质量文化氛围,为提升产品质量,创建名牌打下坚实基础。
实施名牌战略,促进传统产业的提升。一些传统产业实施名牌战略后,以技术改造、科技创新为突破口,品种不断创新、品质日益提高,出口、销售收入、利润指标普遍提高,重新焕发了青春活力。代表纺织业国际先进水平的无梭织机,我省拥有率已从几年前的3%,提高到目前的50%以上,我省的传统纺织产业整体得到提升。中国黄酒集团有限公司从上个世纪90年代至今累计技改投入超过6亿元,将电子计算机控制应用到黄酒发酵生产过程中,并对一些黄酒生产中的技术难点进行了攻关,解决了许多困扰黄酒业多年的技术难题。
按照品牌大省要求
深入推进名牌战略
当前,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强势品牌是制约我省“品牌大省”建设的重要因素。我省有些企业虽然在国际上有一定知名度,但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名牌尚未出现;有些企业增长速度很快,但是企业规模不大,品牌集聚和辐射不强,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还很低;不少企业在技术上有所进步,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还是较少,核心技术还是从国外引进;有些企业比较善于在商品市场上进行运营,但能够运用国际资本市场和期货市场来进行运营的还是不多。按照培育品牌、提升品牌、经营品牌、延伸品牌,做到无牌贴牌变有牌,有牌变名牌,培育更多的中国驰名商标和名牌产品,努力创造若干世界名牌,努力打造“品牌大省”的要求,下一步深入推进名牌战略要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提高认识,调整思路,围绕“品牌大省”建设,深化名牌战略。要正确理解和把握“品牌大省”的内涵,积极发挥名牌战略在打造“品牌大省”中的主力军作用。要从品牌教育入手,加大对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业领导的品牌意识教育,通过理论学习、方法学习和实务学习,了解和掌握创名牌的一般规律并能运用于名牌战略的实践中。要调整实施名牌战略的重点方向,积极打造一批具有相当规模的名牌群体。从国内外名牌战略的实践来看,从我省经济结构特点看,以科技创新和现代品牌经营方式,推动特色产业和块状经济产业集群发展,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坚持保护建设和节约整治并重,缓解资源要素环境压力的有效举措。实施名牌战略,必须从最基础的市场调研做起,了解相同产品、相近企业、同一行业的产品市场情况,包括市场空间、市场定位、市场价格、市场服务、市场营销及企业运作模式和企业文化建设,从中寻找市场盲区或盲点,创造名牌的市场空间,形成名牌的发展优势。
(二)加强研究,科学规划,着力培育,提升品牌集中度。要在保持我省现有名牌竞争优势的基础上,认真研究解决品牌建设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和制约因素,研究名牌战略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明确下一步深入实施名牌战略,打造“品牌大省”的总体思路和指导思想。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打造“品牌大省”的战略部署,以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优化、提高综合实力为目标,以深入实施名牌战略为抓手,综合运用各种政策手段,集中资源、力量,着力培育和发展一大批名牌产品,带动全省企业质量水平、技术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推动结构优化、产业升级和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实现我省由“制造大省”向“品牌大省”的跨越。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从浙江经济的实际出发,制定符合浙江经济特点和企业现状的名牌战略实施和发展规划,重点培育、扶持一批国家级名牌和若干世界级品牌,扩展我省名牌的产业领域,提高名牌经济的市场占有率和覆盖面;在打造区域名牌、服务(三产)名牌和农产品名牌上花功夫,带动民营经济、中小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层次,全面提高国际竞争力,塑造浙江品牌的整体形象;发挥名牌的带动及其对资源的整合作用,促进资源的有效整合,促进有限的资源向名牌龙头企业集聚,完善产业链,促进产业提升。
(三)推进区域块状经济向优势名牌集聚,积极创建区域名牌。浙江以企业集群和产业集聚为特征的块状经济,是我省产业经济的一大特色。进一步整合这种块状经济,并将其融入全球化的产业链中,有助于增强浙江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为此,要对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工业园区加速进行整合、扩容和提升,在充分利用现有园区的基础上,突出特色,强化创新,合理布局。要着力弥补产业链上的薄弱环节,着力延伸产业链,形成专业化的分工协作,使块状经济区不仅仅是大量企业的简单集聚,而且成为从产品研发到品牌整合扩展的一个完整体系,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浙江制造”的大本营。要采取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方法,着力打造具有浙江特色的“区域名牌”。
(四)坚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强化政府服务和引导,推进名牌的培育和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对名牌培育和名牌发展所具有的推动作用,把竞争重心调整到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售后服务,增加市场占有率,增强名牌竞争力上来。通过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积极推动企业走品牌之路,引导企业加强对消费需求、营销环节、竞争对手、未来市场变化的分析,结合自身优势调整市场战略,确立品牌形象。要着力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的争名创牌工作。对地方优势产业、省级名牌、有希望争创国家名牌、冲刺世界级名牌的产品和企业进行排队,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力争尽快取得突破。同时,要注重在先进制造业基地的重点行业、高技术产业中培育和发展强势品牌。要营造“千家争名牌、万家创品牌”的氛围,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参与名牌战略实施。进一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进一步优化政府服务经济工作的软环境。持续加大打击假冒伪劣的力度,为名牌的培育和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不断改善名牌评价和推荐工作,建立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和符合竞争规则的评价和推荐机制,确保名牌战略的顺利实施。在长三角地区省级名牌互认协定的基础上,继续推进二省一市名牌战略的交流和联动保护机制。
(五)充分发挥政策杠杆作用,完善品牌建设配套措施。实施名牌战略、打造品牌大省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市场环境、产业结构、金融投资、贸易条件和法制建设等方方面面。仅仅依靠企业自身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国家的力量和政府的行为在推进企业实施名牌战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美国是个典型的市场经济国家,在鼓励企业创造名牌、走品牌发展之路方面有不少积极的政府行为;日本、韩国和欧洲等也在激励企业提高质量、创造名牌方面采取了不少政策措施。广东、山东、江苏、福建等地政府充分发挥政府作用,纷纷出台政策,激励和扶植名牌企业。参考国内外先进经验,我省应该出台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创造名牌、走品牌发展之路。
(六)以品牌建设为抓手,推进中小企业产品质量的提高。我省中小企业量大面广,但相当部分企业创牌意识不强,质量管理水平不高,产品质量稳定性差。因此,提高中小企业质量管理能力和产品的质量,树立浙江中小企业良好的质量形象,是我省实施名牌战略的重要环节。一是品牌带动。通过争名牌创品牌,提升产品的质量和档次。二是对中小企业的质量帮扶。以创自主品牌为抓手,加强质量基础工作,推动产品质量的提高。对中小企业而言,创自主品牌,必须有质量作支撑;而产品质量的提高,又为争创自主品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